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父母皆禍害”?觀點大PK

發(fā)布時間:2021-03-29 感恩父母活動總結(jié) 幼兒感恩父母活動總結(jié)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jié)

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獨立的人格,父母沒有權(quán)力強行填充?!案改附缘満Α??觀點大PK。我同情雙方,支持“80后”。

對“50后”和“80后”的對抗,我的觀點是同情雙方,支持“80后”。

“50后”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代,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境遇不好,接連經(jīng)歷各種政治運動、天災(zāi)、人禍,而“80后”一代,是中國第一代的獨生子女,父母只有這樣一個孩子,所以他們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這個孩子的身上。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他們往往會把負面的社會境遇轉(zhuǎn)化成對孩子的期望,導致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過度,我們應(yīng)該理解父母這種樸素的愛子之心,但對此造成的結(jié)果不能接受。

“50后”父母,他們在孩子的養(yǎng)育上,物質(zhì)上確實已經(jīng)非常寬松,他們將一切都給了孩子,一個父母能做的該做的,他們?nèi)慷甲隽?。但是在孩子的社交、?yīng)試、職業(yè)選擇上是全面控制,甚至不少家長在孩子結(jié)婚后還是全面地操控,特別是父母對男生比女生控制得更多。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長到20多歲,而心智還遠不成熟,在心理上還是無法擺脫父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帶孩子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來帶孩子?

明明和阿龍是大學校友,結(jié)婚有孩子后,經(jīng)過商量他們決定由父母來帶孩子,可究竟讓誰的父母來帶呢?他們?yōu)榇诉€頗費了一番思量。他們考慮到爺爺很暴躁,喜歡一人說了算,在家里從來不給奶奶說話的機會,而姥姥和姥爺卻整天有商有量的,姥姥姥爺?shù)男愿駮⒆拥某砷L有利,于是便婉轉(zhuǎn)地回絕了爺爺奶奶想帶孫子的好意,而是選擇了姥姥和姥爺。實踐證明他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如今豬豬已經(jīng)快3歲了,活潑開朗,見人就叫,很惹人喜愛。

評說:正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為了孩子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包括為孩子選好的玩伴,合適的保姆,甚至于如果要由長輩來帶孩子,究竟是讓爺爺奶奶還是讓外公外婆來帶,父母都要想仔細,因為孩子會從與自己長期相處的人身上學習他們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久而久之便會受到影響,古人說過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保姆活潑開朗,善良大度,耳濡目染就會影響寶寶的性格;保姆沉默寡言,不善與人相處,孩子也就隨之效仿。保姆性格中的優(yōu)缺點很有可能成為孩子性格中的潛在因素。如果保姆有某些專長,如喜歡唱歌,擅長繪畫、手工,就會培養(yǎng)寶寶相應(yīng)的興趣并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給孩子選擇玩伴。總之,如果你希望孩子身上具備哪些品質(zhì),在選擇孩子身邊的人時,就要注意他們是否具有這些品質(zhì)。

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網(wǎng)友“天天彤”: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在老師眼里,他是個充滿暴力的孩子?!坝變簣@老師常常給我打電話,叫我管管兒子,甚至有一次還讓我把兒子接回家,以后不要去上課了。”原來,兒子在幼兒園時,跟小朋友玩著玩著,就容易發(fā)脾氣,亂扔東西,用臟話罵同學,有時甚至會動手。可是兒子長得白白凈凈,很討人喜歡,看不出脾氣這么差。我很傷心,可是老師也不會冤枉孩子。

心理老師解答:的確老師不會冤枉孩子,可是孩子為什么看上去沒那么差的脾氣,實際又是另一回事呢,我想原因就出在你和你老公的身上吧,你也說過常常和老公吵架,而且你老公吵架的時候還會罵臟話。試想想,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會有什么效果?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沖擊。網(wǎng)友林家媳婦對此直接指責道“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看看這個孩子的父母都是怎么當?shù)陌 保W(wǎng)友御姐控坦言“孩子的性格一半先天一半后天發(fā)育的,這個孩子要改過來已經(jīng)有難度了”……

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孩子,那么身為父母的你們是不是先從自身找問題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與離婚相比,孩子對父母吵架的心理體驗更為明顯,受到的直接傷害更大。生活在父母經(jīng)常吵架、打架的環(huán)境里,孩子又怎樣會不受到影響呢?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很多家庭瑣事分不清是非對錯。當各自總是試圖據(jù)理力爭的時候,就難有家庭的和睦。這個時候,家長們應(yīng)該理性想想孩子了!

家有“害羞兒”父母需注意


“陌生人焦慮”在6個月-1歲和5-6歲的小孩中表現(xiàn)明顯,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長期影響,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幫助其度過敏感期。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五六個月大時,突然一反常態(tài),原來誰都讓抱的孩子突然變得退縮、哭泣、怕生起來,陌生人越是接近,他就越是退縮。家長們不僅納悶,孩子這是怎么了?

案例

當牛牛媽和她的一個“陌生”朋友進來時,7個月大的牛牛正坐在書房的地板上擺弄著他的玩具?!澳吧迸笥炎叩脚EI磉叄瑥澫卵鼇碇鲃雍团E4蛘泻簦骸班?,牛牛,你好!”只見牛牛盯了“陌生人”一會,竟突然哭起來,轉(zhuǎn)向媽媽爬了過去。

牛牛媽說,牛牛小時候一點都不認生,那時候他乖巧的很,誰見了都想抱一下,而且牛牛很少哭,沒想到長大了幾個月,反而認起生來了。

7個月大的牛牛見陌生人就哭

專家說,6個月-1歲的孩子,是孩子自主意識提高比較快的一個階段,此時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思考,因此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物的防備心也明顯提高,表現(xiàn)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在早期教育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為“陌生人焦慮”。

“陌生人焦慮”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xiàn),只是由于孩子天性的不同,焦慮的程度有所差別,出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一般“陌生人焦慮”出現(xiàn)在6個月-1歲的孩子,而且到1歲時,這種情況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五六個月大時,突然一反常態(tài),原來誰都讓抱的孩子突然變得退縮、哭泣、怕生起來,陌生人越是接近,他就越是退縮。家長們不僅納悶,孩子這是怎么了?

案例

當牛牛媽和她的一個“陌生”朋友進來時,7個月大的牛牛正坐在書房的地板上擺弄著他的玩具。“陌生”朋友走到牛牛身邊,彎下腰來主動和牛牛打招呼:“嗨,牛牛,你好!”只見牛牛盯了“陌生人”一會,竟突然哭起來,轉(zhuǎn)向媽媽爬了過去。

牛牛媽說,牛牛小時候一點都不認生,那時候他乖巧的很,誰見了都想抱一下,而且牛牛很少哭,沒想到長大了幾個月,反而認起生來了。

7個月大的牛牛見陌生人就哭

專家說,6個月-1歲的孩子,是孩子自主意識提高比較快的一個階段,此時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思考,因此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物的防備心也明顯提高,表現(xiàn)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在早期教育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為“陌生人焦慮”。

“陌生人焦慮”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xiàn),只是由于孩子天性的不同,焦慮的程度有所差別,出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一般“陌生人焦慮”出現(xiàn)在6個月-1歲的孩子,而且到1歲時,這種情況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五六個月大時,突然一反常態(tài),原來誰都讓抱的孩子突然變得退縮、哭泣、怕生起來,陌生人越是接近,他就越是退縮。家長們不僅納悶,孩子這是怎么了?

案例

當牛牛媽和她的一個“陌生”朋友進來時,7個月大的牛牛正坐在書房的地板上擺弄著他的玩具?!澳吧迸笥炎叩脚EI磉叄瑥澫卵鼇碇鲃雍团E4蛘泻簦骸班?,牛牛,你好!”只見牛牛盯了“陌生人”一會,竟突然哭起來,轉(zhuǎn)向媽媽爬了過去。

牛牛媽說,牛牛小時候一點都不認生,那時候他乖巧的很,誰見了都想抱一下,而且牛牛很少哭,沒想到長大了幾個月,反而認起生來了。

7個月大的牛牛見陌生人就哭

專家說,6個月~1歲的孩子,是孩子自主意識提高比較快的一個階段,此時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思考,因此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物的防備心也明顯提高,表現(xiàn)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在早期教育中,這種現(xiàn)象被稱作為“陌生人焦慮”。

“陌生人焦慮”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出現(xiàn),只是由于孩子天性的不同,焦慮的程度有所差別,出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一般“陌生人焦慮”出現(xiàn)在6個月~1歲的孩子,而且到1歲時,這種情況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陌生人焦慮”幾乎每個孩子都有

原因分析

除了6個月-1歲這個階段,5-6歲也是孩子自主意識提高的另一個高峰,此時,孩子的認知能力顯著提高。依照心理發(fā)展來看,5-6歲之間是人生正常的“害羞期”,這期間的孩子多半不習慣和陌生人獨處,也不喜歡和陌生人溝通、交流。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才會慢慢克服害羞。

由于害羞的孩子很少惹禍或制造麻煩,所以也很少被人注意,因此越來越沉默。大部分害羞的孩子,往往缺乏一套社交技巧,他們常常很難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更不愿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告訴他人。

“雖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陌生人焦慮’的敏感期,但是‘過度保護’也是造成害羞兒的主因之一,這類孩子會如溫室中的花朵,很難禁得起挫折與壓力?!绷蝴惼颊f。

五六歲時“陌生人焦慮”表現(xiàn)為害羞

專家建議:讓孩子慢慢信任陌生人

孩子完全是看家長的“臉色”來決定他對陌生人的態(tài)度的,因此在面對陌生人時,家長要給孩子時間,讓他一步步去接近陌生人;“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你越強迫,他越會覺得自己面臨危險;更不要隨意離開他,那只會讓他更恐懼,不會讓他勇敢。”

因此,家長要多點耐心,多給他一點成長的時間。如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陌生人”時,可以對陌生人微笑,并且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讓孩子慢慢放下戒備心,讓孩子認識到“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過后,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個“陌生人”是誰,是干什么的,跟我們的關(guān)系怎樣,以后見到他,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等。做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對事物的認識有個漸進的過程,過渡地去認識社會。

除此之外,專家還建議,陌生人也要善于做一個更敏感、更和善的陌生人。如果身邊有孩子處于“陌生人焦慮”敏感期,陌生人最好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后再和孩子微笑、打招呼等,最后再慢慢走近孩子,與他溝通交流。

多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

孩子想盡快度過“陌生人焦慮”,應(yīng)該多參與社會活動,如參加公園的戶外活動;帶孩子多串門,參加一些家庭聚會,交朋友;多到人多的地方去,讓孩子從少到多地去接觸同齡孩子,鼓勵他去嘗試更多的事情,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

參加這類的活動,會讓孩子慢慢理解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guān)系。但是由于處于“陌生人焦慮”的敏感期,因此這類孩子由于防備心太強,不會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因此,盧丹映建議,家長應(yīng)該主動帶孩子做這類事情,如家長先主動和孩子們玩,讓孩子觀看一段時間別的小朋友后,再試探地問他:“你想不想一起跟小朋友玩呢?這里的很多小朋友,他們都跟你一樣呢!”

游戲和故事提高孩子認知

為了讓孩子盡快度過“陌生人焦慮”敏感期,最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認知,梁麗萍建議,可以通過玩游戲和講故事等形式。如通過游戲老鷹抓小雞、圍圈跳舞等,讓孩子理解老師和孩子間的關(guān)系、孩子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等。

另外,講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故事中包含大量的社會知識、自然知識,以及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家長可以講“聞雞起舞”、“程門立雪”等故事,都可以豐富孩子對人類社會的認知經(jīng)驗。

對于大孩子來說,小孩子的行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差,但是孩子此時處于模仿階段,對于6個月~1歲的小孩子來說,家長可以試著抱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主動去做某些事情,讓孩子模仿,讓他感到“陌生人”是值得信任的,陌生環(huán)境也是安全的。

小孩缺乏自信、膽小也是感統(tǒng)中的觸覺失調(diào)的主要表現(xiàn)。觸覺失調(diào)的人,比較內(nèi)向,而且愛獨處,不喜歡到戶外玩,怕到人多的地方,喜歡粘特定的人,而運動能力不好。因此,當孩子已經(jīng)不處于“陌生人焦慮”敏感期,卻長時間過于敏感,則可能是感統(tǒng)失調(diào)。

感覺統(tǒng)合失調(diào)會造成腦功能的反應(yīng)不全,從而引發(fā)學習上的困難。最終,學習上的困難會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信心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專家建議,一旦有此情況,應(yīng)帶小孩去醫(yī)院進行感統(tǒng)能力測試,醫(yī)院和早教機構(gòu)都有系統(tǒng)的感統(tǒng)訓練的方法。

專家提醒

不處敏感期卻長期敏感,警惕感統(tǒng)失調(diào)

孩子6個月-1歲、5-6歲是“陌生人焦慮”敏感期,表現(xiàn)為除了父母外,看到陌生人就哭。

父母用錯招會害了孩子


孩子鬧著要家長不肯買

一對年輕的父母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逛超市。逛到兒童玩具貨柜時,小男孩說什么也不肯走了,他要買一輛小汽車。家長不給買,孩子哭鬧著非要買不可。家長剛開始還和孩子講道理:“家里已經(jīng)有很多汽車了,不能再買了?!焙⒆硬宦?,還是鬧著要。家長接著說:“今天已經(jīng)給你買很多東西了,這個就不能買了。”孩子還是鬧,不肯罷休。家長忍無可忍,生氣了:“你這孩子怎么這樣,這么不聽話。”“寶貝聽話,我說了多少遍了,我們有很多汽車了,今天不能再買了……”罵孩子不聽,家長開始轉(zhuǎn)為哄。孩子還是哭鬧著要買:“我喜歡,我還要,還要?!奔议L開始提高聲音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焙⒆硬桓以僬f話了。家長高興了:“這才聽話嘛。走吧?!焙⒆颖患议L拖著走了,一臉的委屈。

用錯了招害了孩子

帶孩子逛商場,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家長肯定免不了,上面的情景是最常見最普遍的一個,家長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呢?教育專家認為,以下父母的招數(shù)都是錯誤的。

1.強行帶走

父母勝利了,小男孩不敢再鬧著要玩具,被父母帶走了,“不是我不想買,而是我害怕你了”。這個時候,親子關(guān)系就受到了影響。

有些孩子一看家長不肯買,就躺或坐到地上打滾哭鬧,但家長不吃這一套,你哭你的,我要么打你兩下,要么直接抱走拖走,才不管你如何撕心裂肺地哭喊。孩子的內(nèi)心遭到重創(chuàng),這類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會不斷地和家長對抗,直到長大了家長抱不動的時候,“給家長好‘果子’吃?!?/p>

2.父母妥協(xié)

“我就哭,拼命地哭,讓其他人看著,看到你不好意思,你一定會給我買。”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鬧,馬上妥協(xié),最終孩子如愿以償。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三兩次后,孩子就會很有經(jīng)驗了,更增強了他下次“哭鬧打滾的信心”。

專家觀點:孩子哭鬧買和不買都不對

遇到孩子這樣“不聽話”的時候,給不給孩子買呢?“我會買”或“我一定不會買”,家長的答案不外乎這兩種。其實,買和不買都不對。

首先,家長沒有說服孩子,買了自己心里不高興,覺得是對孩子的妥協(xié);不買孩子心里不高興,于心不忍。這表現(xiàn)出來家長教育孩子的不成熟。因為家長的不成熟才把自己夾在中間,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孩子沒錯,因為孩子只是“喜歡,想買”。

其次,孩子為什么會哭鬧?很多家長說是想買,其實不是,孩子哭鬧,是家長沒有尊重他們。試想,從孩子懂事起去逛商場,看到的都是“家長想買什么東西就掏錢買什么”,但“為什么我想買東西身上沒錢,向爸爸媽媽要,為什么他們就不肯掏呢?”在孩子心里,這是極大的不平等。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聰明對策:事先約定事中提醒事后總結(jié)

家長們會問,那到底要怎么辦呢?

非常簡單,在每次出門前和孩子約定好:“孩子,爸爸媽媽帶你去商場,爸爸要買什么,你要買什么,媽媽要買什么,除此之外,我們什么都不能買了??梢詥??”一般孩子會答應(yīng),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見,要商量好了再出門。

到了商場,孩子遇到不在計劃之內(nèi)自己還想要的東西時,家長只要提醒他“我們說好的,不能買其他的”,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非常講理,盯著想要的東西,盡管滿臉渴望,但還是會同意:“那就下次再買吧。”還有些孩子在提醒之后還會要,家長千萬不能答應(yīng),因為是約定好的,這是家長建立威信,“說話算數(shù)”的最好時候。

回到家里,再和孩子總結(jié)一下,“今天你想買的那個東西,我們討論要不要下次買”,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很重視我、很愛我,我一定要聽話”。

總結(jié):

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被告知要聽什么話。孩子是最講道理的。孩子不講道理往往是因為無理可講。而約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長執(zhí)行得要好得多。

父母怎么讓孩子學會“大方點”


父母怎么讓孩子學會“大方點”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會經(jīng)常遇到小的矛盾和沖突。對孩子來講,這能促使他們慢慢地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guān)系,知道蠻橫、不講理,任性和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并從中學會寬容,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

其中“原諒別人”有著獨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識,知道“我”與“他人”的含義。

2、有利于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適應(yīng)能力與合作精神。

3、能幫助孩子學會寬容、忍讓,為別人著想。

4、能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諒別人呢?

1、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yīng)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

2、當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糾紛時,家長可適當給予撫慰,并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別人的不對之處,明辨是非后,妥善處理。

3、疏導、轉(zhuǎn)移孩子對矛盾結(jié)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檢討自己的過失,寬容伙伴的缺點與失誤行為。

4、告訴孩子對朋友要以誠相待,對其錯誤要幫助改正。要讓孩子知道,原諒他就是給他改正的機會;寬容忍讓有利于增進友誼。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樣,遇到矛盾或沖突時能寬宏大量,不計較得失,能夠高姿態(tài),不怕吃點虧,“能饒人處且饒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與教育,孩子才能在相應(yīng)的時候做到原諒別人。

6、教給孩子掌握原諒的標準。分清是非,正確處理所發(fā)生的問題,哪些應(yīng)采取原諒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諒。首先要明白原諒、忍讓不等于沒有原則,不是放棄批評與反抗。對小是小非,沒有嚴重后果的個人沖突,無意的損傷等盡可能的不要計較,要加以忍讓與原諒。對影響友誼與集體榮譽,會造成較大損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壞行為等,絕對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諒。但要采取靈活的方式,誠懇的態(tài)度去加以批評、制止。切忌粗魯簡單,不注意場合、分寸,或言辭過激、盛氣凌人。這樣不利于糾正錯誤,反會增加極抵抗情緒,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時,讓幼兒體驗一下不原諒別人的害處:因為總是與人斤斤計較,毫不容人,小朋友們就會害怕或不喜歡與你做朋友,不會原諒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原諒。養(yǎng)成霸道、蠻橫、自私、無情的壞習慣,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會會吃大虧。

父母的這5種冷暴力會對孩子造成一萬點傷害


冷暴力,顧名思義是一種用冷漠,冷淡對人施以精神暴力的一種。在婚姻關(guān)系中,冷暴力的危害逐漸引起社會的重視,有人說冷暴力比一般暴力對人的傷害還要大。

其實冷暴力不僅僅存在于婚姻關(guān)系,在親子關(guān)系中也常常存在,很多時候家長情不自禁的行為,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并且這種冷暴力將對孩子產(chǎn)生致命的傷害!

我們統(tǒng)計了以下5種最容易發(fā)生在家長身上的冷暴力方式,并分析了帶來的嚴重后果,也列出了解決辦法。希望對各位粑粑麻麻們有幫助!

一、你很忙,當孩子呼喚你的時候,顧不上孩子

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家長比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時候,無意的忽視孩子的呼喚,有的干脆就是對孩子不耐煩,故意裝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孩子受到忽視,會采用粘人,淘氣和破壞性行為吸引家長的注意,或者放棄獲得父母的關(guān)注,親子關(guān)系走向疏遠。

正確做法:當你很忙,或者已經(jīng)不耐煩的時候,孩子呼喚你,也請你做出及時響應(yīng),哪怕是這樣回應(yīng):爸爸/媽媽現(xiàn)在有點忙,稍后來陪你,好嗎?

爸爸/媽媽有點手頭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嗎?

請注意,回應(yīng)孩子的時候請看著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二、你正在生孩子的氣的時候,孩子呼喚你的時候,你不想理他,想給他點顏色看看

這種情況多半發(fā)生在孩子淘氣,犯錯后,爸爸媽媽怒氣未消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選擇故意拒絕應(yīng)答孩子,以示懲罰。

不良后果:孩子可能意識不到爸爸媽媽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錯誤行為有關(guān),無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錯誤,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為產(chǎn)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影響親子關(guān)系。

正確做法:看著孩子的眼睛,平靜的對孩子說,因為你剛才的錯誤,我很生氣,需要自己冷靜一會,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錯了什么,并且道歉獲得我的原諒,在獲得我的原諒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會。

三、當你帶著情緒與孩子相處,對于孩子提出的建議響應(yīng)不熱情或者干脆拒絕

不良后果:孩子無從了解你消極情緒背后的原因,他們會歸結(jié)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愛自己,從而缺乏自信,對自己產(chǎn)生負面評價和內(nèi)疚的感覺,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確做法:忘記其他與孩子無關(guān)的不良情緒,珍惜與孩子相處的美好時光,全情投入到與孩子的活動中,表現(xiàn)出興趣和熱情,并且及時贊揚孩子的奇思妙想。

四、表面與與孩子玩耍,陪伴孩子,其實心猿意馬,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會處于這種狀態(tài),看著電視,低頭看著手機,看起來在陪伴孩子,實際上是心不在焉的應(yīng)付孩子。

不良后果:孩子會模仿這種心猿意馬的做事方式,導致專注力下降,影響學習,并且會模仿這種與人相處的行為模式,從而形成不良的社交習慣,長大后會用這種模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正確做法: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質(zhì)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確實暫時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訴孩子現(xiàn)在有點事情,稍后來陪他獲得孩子的理解。

五、孩子犯錯后向爸爸媽媽道歉,爸爸媽媽直接拒絕或者冷漠對待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父母怒氣沒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還想繼續(xù)懲罰孩子的做法。

不良后果:孩子就是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夠認識錯誤,并且能夠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孩子的認識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自尊心很強。如果爸爸媽媽不能給出積極響應(yīng),孩子對于自己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做法產(chǎn)生質(zhì)疑,影響以后類似問題的處理?;蛘邔е潞⒆舆^于沉浸在自責和內(nèi)疚情緒中不能自拔。影響身心健康。

正確做法: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yīng)該及時給出正面的響應(yīng),告訴孩子犯錯就改是很好的行為,能夠用勇于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對孩子做出積極的鼓勵和引導。

心理學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fā)展;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對他人也是漠不關(guān)心,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尤其是他們在處理自己家庭問題時也可能出現(xiàn)障礙。

因此還請爸爸媽媽,改變自己日常中的冷暴力行為,陽光,積極,正面,專注的陪伴和引導孩子!

永遠正確的父母讓我害怕


永遠正確的父母讓我害怕

吃飯這件事情,有的時候很能反映一個父母親的教養(yǎng)風格。

常見有的家長,每頓飯都跟打仗一樣地度過。從上桌起,就給孩子滿上一碗飯,放到孩子面前。接下來,把魚肚子雞胸子的肉夾下來一大筷子,堆到飯上面,再把其他如青菜之類也往碗里放。到基本難以看見米飯以后,吩咐孩子:好好吃。孩子動勺子筷子的速度稍微慢點,會加一句:快點吃。如果孩子拒絕吃,那么很有可能軟磨硬泡,恩威并施的招數(shù)就來了。僵持個十幾二十分鐘后,孩子開始亂跑或者玩食物,耐性好的會一遍遍糾正追著喂,耐性不好的,可能就是喊打喊罵了。最終要么是孩子含淚自己把已經(jīng)冷掉的飯菜送進嘴,要么是做家長的一口一口地塞到孩子嘴巴里。

這樣的家長,在傳統(tǒng)的眼光看來,是原則界限分明,責任心強的好家長。這樣的家長可能為了讓孩子吃好飯,自己從加輔食開始就沒有正經(jīng)吃過一餐。這樣的家長談到孩子,也經(jīng)常是能夠歷數(shù)孩子的缺點和需要改善的行為,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地耳提面命,不改變孩子絕不停止。

說實話,我很怕這樣的家長。

這樣的家長讓我害怕的地方,就是他們永遠是正確的:孩子吃飯應(yīng)該注意餐桌禮儀,應(yīng)該專心專意吃,應(yīng)該注意營養(yǎng)均衡,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維生素一樣不能少;出門見到人要打招呼,做錯事情要第一時間道歉,師長的指令要不打折扣地迅速執(zhí)行。問題是世界上正確的事情太多了,一樣一樣堅持做下來,好累啊。

再就是,通往正確的路上,太多不那么正確的事情發(fā)生了。注意用餐的禮儀和質(zhì)量時,吃東西的快樂感覺走掉了,和諧的家庭溝通氛圍也不見了;被逼著哄著叫人時,自如地交往溝通的感覺沒有了;被強迫道歉時,平復(fù)心情和反省自己的時間走掉了;被推著前進或者離開時,留戀的美妙被破壞了,或許自我和個性也被抹殺了。

最最恐怖的是,總是正確的父母背后,只能是總是錯誤的孩子。一個在總是錯誤中長大的人,無論做什么都難以幸福的。而且因為他們總是錯誤,父母不得不在他們長大后繼續(xù)提點他們,如何選專業(yè),如何找工作,如何找戀人,如何結(jié)婚,如何帶孩子。這個循環(huán),好恐怖。

孩子越小,就請越多給他一些不錯誤的機會吧,正確如否,讓孩子自己在時間里去檢驗。把指向孩子的評判的食指收回來,讓它加入手掌的陣營,孩子困惑時,收回你的手拿出你的心來傾聽;孩子傷心時,用指腹給他們擦去眼淚,用手掌抱過孩子讓他們在你懷里盡情哭泣;孩子困頓時,用手掌在后面推他們一把助他們前進;孩子專注時,用手掌托住你的下巴悄悄地欣賞他們的專注;孩子有所成就時,鼓掌表示你們的自豪。孩子不需要父母親永遠正確,孩子需要父母親做的事情,也許僅此而已。

相關(guān)推薦

  •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帶孩子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來帶孩子? 明明和阿龍是大學校友,結(jié)婚有孩子后,經(jīng)過商量他們決定由父母來帶孩子,可究竟讓誰的父母來帶呢?他們?yōu)榇诉€頗費了一番思量。他們考慮到爺爺很暴躁,喜歡一人說了算,在家里從來...
    2021-09-07 閱讀全文
  • pk觀后感 您是否對寫作品名的觀后感有所疑問呢?在欣賞過程中,我們對影視的劇情會有獨特的見解。?把學習收獲記錄下來寫進觀后感是不錯的選擇,老師們經(jīng)常會安排我們來寫觀后感作文,值得分享的“pk觀后感”編輯為您整理了,我相信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您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2024-07-29 閱讀全文
  • 父母吵架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網(wǎng)友“天天彤”: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在老師眼里,他是個充滿暴力的孩子?!坝變簣@老師常常給我打電話,叫我管管兒子,甚至有一次還讓我把兒子接回家,以后不要去上課了?!痹瓉?,兒子在幼兒園時,跟小朋友玩著玩...
    2021-12-07 閱讀全文
  •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隨著二胎三胎的放開,很多家庭都有幾個寶貝,但有些父母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而偏心其中一個。那大家知道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以及父母偏心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03-17 閱讀全文
  • 家有“害羞兒”父母需注意 “陌生人焦慮”在6個月-1歲和5-6歲的小孩中表現(xiàn)明顯,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長期影響,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幫助其度過敏感期。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五六個月大時,突然一反常態(tài),原來誰都讓...
    2021-03-10 閱讀全文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來帶孩子? 明明和阿龍是大學校友,結(jié)婚有孩子后,經(jīng)過商量他們決定由父母來帶孩子,可究竟讓誰的父母來帶呢?他們?yōu)榇诉€頗費了一番思量。他們考慮到爺爺很暴躁,喜歡一人說了算,在家里從來...

2021-09-07 閱讀全文

您是否對寫作品名的觀后感有所疑問呢?在欣賞過程中,我們對影視的劇情會有獨特的見解。?把學習收獲記錄下來寫進觀后感是不錯的選擇,老師們經(jīng)常會安排我們來寫觀后感作文,值得分享的“pk觀后感”編輯為您整理了,我相信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您解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2024-07-29 閱讀全文

網(wǎng)友“天天彤”: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在老師眼里,他是個充滿暴力的孩子。“幼兒園老師常常給我打電話,叫我管管兒子,甚至有一次還讓我把兒子接回家,以后不要去上課了。”原來,兒子在幼兒園時,跟小朋友玩著玩...

2021-12-07 閱讀全文

隨著二胎三胎的放開,很多家庭都有幾個寶貝,但有些父母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從而偏心其中一個。那大家知道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以及父母偏心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下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03-17 閱讀全文

“陌生人焦慮”在6個月-1歲和5-6歲的小孩中表現(xiàn)明顯,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長期影響,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幫助其度過敏感期。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五六個月大時,突然一反常態(tài),原來誰都讓...

2021-03-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