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托付給電視機行嗎?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洗衣機說課稿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豐富的少兒節(jié)目,把孩子長時間地“拴”在電視前,忙碌的父母也趁此機會歇口氣。于是乎,“電視寶寶”越來越多。寶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電視節(jié)目的對白,家長又驚又喜,覺得孩子多看電視能學到有益的知識。把孩子托付給電視機,真的行嗎?豐富的少兒節(jié)目,把孩子長時間地“拴”在電視前,忙碌的父母也趁此機會歇口氣,于是乎,“電視寶寶”越來越多。寶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電視節(jié)目的對白,家長又驚又喜,覺得孩子多看電視能學到有益的知識。把孩子托付給電視機,真的行嗎?
家長:“電視保姆”好嗎?
3歲的玉宇是個標準的“電視寶寶”。在電視節(jié)目的選擇上,他屬于“雜食型”的,動畫片喜歡,廣告也喜歡,媽媽喜歡的《快樂大沖關》他也喜歡,看到節(jié)目中闖關的男子落水了,他還會冒出一句:“媽媽,這個叔叔不行啊?!倍旱脣寢尯湍棠坦笮Α?/p>
玉宇出生時,他的媽媽已經(jīng)40多歲,奶奶70多歲。爸爸、媽媽忙于自己的工作,奶奶身體不太好,電視機便成為他幼時的“伙伴”和“保姆”?!跋掳嗷氐郊?,我已經(jīng)很累了,還要做飯,干家務,只能讓孩子自己看電視?!庇裼畹膵寢専o奈地說。
父母很忙的時候,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豐富多彩的電視節(jié)目可以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待上一兩個小時。這時,家長們不用擔心孩子們會闖什么禍,可以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
但是,這樣做會不會對孩子們有害呢?孩子該不該看電視?看多長時間的電視合適?這些問題也會讓不少父母感到困擾。
這種擔憂并非多余?!坝行┘议L因為自己太忙,或者一些老年人、保姆在看孩子時,圖省事,就讓電視機代替自己看孩子。這種做法并不是最佳選擇。”鄭州市兒童醫(yī)院兒??聘敝魅吾t(yī)師焦敏說。
專家:看電視無益孩子社交能力發(fā)展
“5歲以下的兒童,眼睛發(fā)育還不成熟,近距離、長時間地看電視,對孩子的眼睛是種損傷?!苯姑粽f。雖然孩子也能從動畫節(jié)目中獲得一定的知識,譬如說“虹貓藍兔”系列動畫片,但看電視是一種被動吸引的過程,看電視的時候,孩子的腦電波處于不活躍的狀態(tài),所以長時間看電視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并不好。
據(jù)有關資料表明,兩歲以下孩子大腦的健康發(fā)展,需要與人互動與溝通,而電視無法滿足這種要求。對于2歲以上的孩子來說,過度看電視則可以導致肥胖以及不能發(fā)揮學習潛力。電視中的暴力內容會使孩子們變得好斗,廣告內容又使得孩子們產(chǎn)生更多的消費欲望?!昂⒆娱L時間地被電視吸引,沉溺于虛擬的世界里,會在一定程度上混淆現(xiàn)實生活和虛擬世界的界限,電視節(jié)目侵占了孩子大量的時間,其社交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苯姑粽f。
建議:讓孩子與圖書玩具為伴
焦敏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會與親密的人建立“依戀關系”,有時片刻都不愿離開父母。但對于幼齡期的孩子,不僅與父母之間存在“依戀關系”,更是“伙伴關系”建立的關鍵期,應該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而不應和電視機為伴,坐在那里做白日夢。
但家長們畢竟不可能把電視和孩子完全隔絕開來。就像玉宇的媽媽一樣,電視機確實能幫上她的忙。正因為如此,處理好孩子與電視的關系顯得越來越重要?!胺浅:玫挠變汗?jié)目,可以適當?shù)刈尯⒆涌匆恍?。尤其是自身太忙、陪伴孩子較少的家長,更應該抓住一切機會和孩子培養(yǎng)親子關系。即便是看電視,家長也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一邊看一邊啟發(fā)孩子,把看電視的過程變成一個和孩子互動的過程,從而有助于促進親子關系的發(fā)展?!苯姑粽f。
對于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正是人格和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期。在國外,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一些家長甚至會放棄工作,專心照顧孩子。雖然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那樣做,但是家長們在忙碌之余,最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相處。
另外,讓孩子遠離電視,做一個健康寶寶,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遠離電視,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以兒童圖書、益智玩具或其他事物來戒掉孩子的“電視癮”。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嗎?
現(xiàn)今社會,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選擇,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幼兒教育,各位家長往往是為了挑選一個稱心的幼兒園,挖空心思,各種對比,而真正為孩子找到了一個各方面都如意的幼兒園,把孩子送入園之后,就長長出一口氣,仿佛自己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剩下的所有問題通通交給幼兒園就可以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知道,幼兒教育并不是片面的全部由幼兒園完成的,幼兒園的教育是重要的一環(huán),而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對接與配合,則顯得更為重要。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有一個理解與消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有父母的配合與鞏固,對幼兒教師來說的一種肯定,對孩子來說是支持,對于父母本人,更是一種參與的孩子成長的一種體驗,孩子在幼兒園重要的不是學習知識,而是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與人交往的技巧等等看不到的東西,雖然看不到,但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卻是比知識要重要千萬倍的,只有掌握了這些,孩子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與人的交往,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會如魚得水,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而家長與園方的配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園共育,則是培養(yǎng)與鞏固孩子這一階段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
對于孩子來說,成長向來不會輕松,不但需要不斷學習文化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的待人接物方式,也是需要不但完善并充實的。在幼兒園學到的知識,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很多知識點,對于孩子來說只是一時新鮮,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將這些只是加以拓展并運用,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介入并參與進來,將家庭生活變成課外小課堂,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家長朋友們,您還覺得,把孩子交給幼兒園,自己就萬事大吉了嗎?
育兒知識:別讓孩子過度依賴電視機
育兒知識:別讓孩子過度依賴電視機
觀看電視已經(jīng)成為了當代家庭常見的一種日常消遣方式,而這種消遣方式也深的孩子們的喜愛,適當?shù)膴蕵穼】瞪顏碚f是有必要的,但若是長時間呆在電視機屏幕前那就不要了,現(xiàn)在也有一種病叫做電視病已經(jīng)漸漸的在兒童群體中出現(xiàn)。
兒童電視病并非所指是生理疾病,而是一種習慣上引發(fā)的疾病,并且有可能引起心理上的疾病,孩子過于沉迷電視帶來的精彩而減少了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流,影響了日常生活。
例如部分孩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但是到了課堂卻變得消沉懶散,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和父母關系緊張等,這些癥狀統(tǒng)稱為電視病。
兒童電視病高發(fā)于家庭關系緊張的家庭,例如父母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讓孩子整天呆在家里面,孩子沒有事情好做感到無聊了就會長時間的看電視。
另外一些父母關系緊張也會引起孩子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焦慮,他們?yōu)榱颂颖墁F(xiàn)實而選擇觀看電視,其結果是孩子越來越沉迷電視不可自拔。
長期沉迷電視的孩子會表現(xiàn)出生活消極,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電視病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熱議話題,也應該引起父母們的注意,預防孩子電視病,關鍵還是要幫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其他積極的樂趣,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首先,父母要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工作忙碌的同時家庭教育也是不可以忽略的,此外多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和社會有更多的聯(lián)系,讓他們能夠跟自己的小伙伴有更多的接觸,多做些戶外運動,轉移孩子對電視機的注意力。
總結:家長對孩子每日觀看電視的時間以及內容都要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內容上要有所控制,讓孩子看些傳遞積極正能量的內容,同時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等,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把快樂還給孩子
把快樂還給孩子
上大班后,家長們聊天的重點從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轉換到了孩子的學習、成長、興趣班、培優(yōu)班上面來了,對比一下,似乎海海是個不學無術,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小懶豬了,回家和海爸說起來,心里忐忑不安,回家和海爸聊起此事,誰知道海爸居然說:“把快樂還給孩子,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而且說學齡前兒童本身就是不適合學習才叫做“學齡前”,說幼兒園的生活以強身健體和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為終極目標。
仔細想起來,海爸說的是有幾分道理,看看海爸似乎也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些以前從來沒有說過的道理。當海海逐漸長大,他對媽媽的崇拜和迷戀已經(jīng)慢慢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驚呼:“媽媽,你居然不會游泳?”、“媽媽,為什么爸爸的羽毛球水平很高,而你的羽毛球水平那么矮涅”、“媽媽,你為什么不會下圍棋”、“媽媽,為什么爸爸賺錢比你多(不知道從哪里學來的)。。。。。。”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媽媽越來越覺得自己學疏才淺,爸爸的優(yōu)點卻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海海挖掘“媽媽,你怎么開車象蝸牛一樣,而爸爸開車象飛機一樣?”、“爸爸公司打球水平好高噢,贏了媽媽分局,都是因為我給爸爸加油”、“爸爸,你陪我去騎自行車好不好?媽媽騎車太慢”、“爸爸,我們去游泳,不帶媽媽去,她太笨,學了那么久都學不會”海爸最近工作稍稍輕松一點,陪的孩子玩球、騎自行車、游泳、帶孩子去郊游,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鐘了,院子里還不時傳來父子二人快樂的笑聲,那是父子二人在騎自行車。用海爸的話說是享受短短的親子時光,當孩子長大,他有自己的愛好及朋友,你和他的共同語言會越來越少。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特朗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而且要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我們現(xiàn)在的家長已經(jīng)將自己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還美名其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也許,當我們拋開滿滿當當?shù)男谐瘫?,放慢自己的腳步,跟著孩子的節(jié)奏享受生活。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聽的故事,一起唱快樂的歌,和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
把快樂還給孩子,你會和孩子一起收獲快樂!
把孩子交給“魔鬼”
很多家長對“魔鬼”這個詞頗為忌憚,其實“魔鬼”的定義在某個概念范疇里,我們理解為“磨難”。對于孩子來說,它是可怕的、恐懼的、不想去招惹的;然而對于家長來說,必須理智地認同它是無可避免的。既然是非人力可以阻攔的,不如在它到來之前,把我們的孩子鍛煉成“鋼筋鐵骨”,足以和它抗衡。
小時候特別火的一個節(jié)目叫《正大綜藝》,介紹一間學校對小學生進行死亡教育,教會孩子認識棺材、墓碑,甚至是骨灰,教他們正視死亡這件事。我父親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反應很大,痛斥他們神經(jīng)病,嚇壞孩子,叫我不要繼續(xù)看下去。
是的,這就是我父親的過度保護,在我對死亡這件事情充滿好奇,有求知欲望的時候,阻斷了可怕真相對我的驚嚇。但是這樣的做法真的可以保護我一生嗎?后來我出國求學,第一次直接面對死亡這個其實很常見的事情時,我的反應過度,因為它給我的驚嚇大于常人,心里留下很深的陰影,這應該是父親始料不及的。他本能地對我啟用了防護罩,但是那個防護罩并沒有一直隨我成長,沒有陪我踏出國門。
所以,當我遇到“魔鬼”的時候,它沒有保護到我。
在我自己有了兩個可愛的小朋友之后,我堅決地把孩子交給了我們所懼怕的“魔鬼”。大人的觀念里,孩子們是可愛的、懵懂的,是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但是,家長們,當你們勇敢地放開孩子,讓他們去直迎磨難的時候,他們的小宇宙爆發(fā)出來的能量,是超乎我們想象的。
原來,孩子們的能量遠遠大于我們所以為的。
兒子5歲的時候,機緣巧合參加錄制了一個當時非?;鸬膬和袆宇惣o實節(jié)目,這個節(jié)目讓我們全家都受益良多。5歲的孩子,和一個同年齡的小伙伴只身從自己從小成長的城市出發(fā),到另一個城市尋找早已隱身好的媽媽。這兩個小家伙僅僅依靠身上的一點零錢和一張討喜的嘴巴,到處求助,一步步找到尋找媽媽的方法。那天拍攝氣溫高達41℃,兩個孩子在烈日下步行,這是平時習慣空調的孩子們沒有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過一天的奔波周折,孩子們疲憊至極,在半夜抵達以為的目的地,才發(fā)現(xiàn)找錯地方了。一連串的打擊,孩子們沒有挫敗,決定找個酒店入住,第二天精神抖擻地繼續(xù)尋找媽媽的蹤跡。當兒子準確找到我們的藏身之地時,小臉上滿是汗水、污漬,這和平時精致造型的帥小伙截然不同,但是依然帥氣無比,因為自信的光芒遠遠超越了平時藏匿在媽媽身邊的乖巧可愛。
一次旅行讓兒子迅速成長,也讓我堅定了“為難”他的決心。后來在他的成長軌跡里經(jīng)??梢钥吹綃寢尦龅母鞣N難題、各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我對兒子過于嚴厲,然而每次經(jīng)過“為難”的洗禮,兒子的戰(zhàn)斗指數(shù)就會精進一級,性格也就越發(fā)開朗。天生樂觀的兒子開始喜歡享受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為難”,嘗試在“為難”中照顧媽媽和妹妹,這些都是他日后錚錚鐵骨的堅實基礎。
最近和一位幼教專家策劃了一場孩子們的拓展訓練,非常艱苦。籌備前,我本能地開啟媽媽模式,替孩子們各種擔心、各種做PlanB,專家堅定地告訴我:“相信孩子,他們會回饋你更多!”事實確實如此,孩子們完成艱難訓練計劃的同時,也對這個過程回味無窮,對自己小宇宙爆發(fā)出來的能量非常自豪,再次驗證了,“魔鬼訓練”絕對是孩子成長強化的催化劑。
“魔鬼”不可怕,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的時候,小時候所謂的“魔鬼”會是他們最難忘,也是最感恩的回憶。事實上,可怕的是住在大人心里的魔鬼,因為它會影響大人對孩子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正視魔鬼,接納并把孩子交給它,也許魔鬼和天使就是一線之間,跨越這一線距離的是我們對孩子的信任和肯定。
把童話留給孩子
在近期播出的《爸爸出哪兒》中,每一位萌寶的爸爸都扮演了動畫中的角色,用另一種方式與自己的孩子玩耍,在這些父子關系中,不得不說“傻白甜”諾一王子,面對觀音姐姐時的表現(xiàn),那個西游記十級學者,就算是看到了史上最奇葩的觀音娘娘,還是會那樣虔誠的雙手合十、誠心跪拜。而當問及愿不愿意做善財童子時,但你以為他會歡天喜地的追隨而去,他卻給了一個360度的回旋:我怕去了之后,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就像劉燁說的,孩子的世界就應該有童話,由此,你是否能夠窺見到,童話對于孩子意味著什么呢?1、幻想既是孩子的特點,又是童話故事的靈魂3~6歲的孩子,是存在著泛靈心理的,他會賦予很多非生命體以生命,常會把玩具當做伙伴進行游戲、交談。而當孩子們進入到同樣的充滿著幻想藝術的童話世界后,他會看到立刻喜歡上這里所有的有靈性的花草魚蟲,并將自己代進這個世界中,享受著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美好世界。2、童話可以豐富孩子的情緒情感童年時期,是豐富孩子各種感覺、情感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在童話中他可以體驗到喜怒哀樂、關愛、堅強與勇敢、善良與邪惡等等。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yōu)榱撕⒆樱偸菚蚨嗷蛏俚碾[瞞孩子很多事情,而孩子想要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就必須對這些事情有所理解。而此時,童話就會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他可以在童話中體驗到各種單純的、復雜的感情,孩子的同理心也會在童話中得到培養(yǎng)。3、有些對抗,就只能在童話中解決很多人會反對那些有對抗、有戰(zhàn)爭、有血腥場面的故事,認為這些對孩子有害無利,卻不知那些對抗的主角,也代表著孩子自己內心掙扎與矛盾的對象。在童話中勝利的一方,就代表著自己內心某一角色的勝利,通過這種看似幼稚的、簡單的象征過程,孩子獲得成長、獲得勇氣與智慧。4、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童話的力量為什么孩子們都喜歡睡前聽故事呢?為什么孩子會纏著我們說各種各樣的事情呢?因為那些故事,可以滿足孩子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因為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孩子可以安心的去體驗那些身邊所不會發(fā)生的、長大后或許會遇到的事情;孩子可以感受天馬行空世界中,那些豐富多彩的奇幻感受。心存童話的孩子是善良的,不同年齡的孩子,就應該有著那個年齡所特有的故事,我們不要著急給孩子灌輸所謂的知識,不用害怕孩子會深陷其中。其實,他比你更會合理的運用故事,來去自如的分辨現(xiàn)實與童話世界。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昨天晚上上了一下QQ,碰到我的老師。我說,稿子還沒寫出來,因為帶孩子。真是急。而且孩子老是不肯早點睡覺。
老師在報社工作。他是怎么樣的人呢?他不認識我的時候,給我出過一整版專版,我寫的每一篇稿件,他都會親自批閱指點。甚至他自己的投稿心得,都要和我分享。關于男女關系,他這樣說:……要相信,快樂重要,但倫理同樣重要。只有在一個方框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聽罷我的牢騷,他就問:“孩子不睡時,做什么?”我說:“折騰、在我身上跳啊、笑啊,發(fā)現(xiàn)種種有趣的事啊?!苯Y果,我的老師說:陪他!相信我,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歲月會將他推向他人的懷抱,你會失去美好的愿望。只有當下建立親密的深刻的記憶,你才有可能挽住一線的牽扯。你的一切并不重要,因為,你原本是要在為母之前完成的,你占用了他的時間了。我是多么的羨慕你的時光啊。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愿放棄許多別人認為有用的。其實,孩子要的是依附。多少人覺得帶孩子是苦和累,忘了這是結緣??上?,我原來真的不懂。
把快樂給孩子,就是把世界給了他。除此之外,其實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從內心說,我是多么愿意你完美地完成角色。
……
我真的覺得很有感觸。是的,成為了母親,就意味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職責,應該學會承擔,更要學會享受。付出的同時,一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把握孩子教養(yǎng)黃金時機
什么是早期療育?我的小孩需要接受早期療育嗎?所謂早期療育是針對有發(fā)展遲緩的兒童所提供的治療與教育。早期療育透過包括:醫(y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社會福利等不同專業(yè)之整合介入,解決發(fā)展遲緩兒童各方面之發(fā)展落后或異常問題。早期療育可減輕發(fā)展遲緩所造成的影響,并可以補救或預防造成兒童發(fā)展問題的發(fā)生,開發(fā)這些孩子的潛能。早期療育可單獨針對兒童或和家庭一起安排療育。療育可以在機構、家里或醫(yī)院中進行。通常療育可以在發(fā)現(xiàn)遲緩后任何時間開始,不過根據(jù)研究顯示,療育越早開始效果越好。為什么要及早療育?遲緩兒童及早施行療育可以促進這些兒童的發(fā)展,而早期療育也可以對這些家庭提供支持。根據(jù)兒童發(fā)展的研究,人類學習和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時期是在學齡前幾年。當一個孩子有發(fā)展遲緩或缺少機會學習時,早期療育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一個發(fā)展遲緩孩子沒有及早療育,那么在以后時間學習特定的技能可能就會有困難。所以只有盡早接受療育,這些兒童才可以將自己的潛力發(fā)揮。另外,早期療育也可以對這些發(fā)展遲緩兒的家庭提供支持與幫助。有特殊兒童的家庭經(jīng)常會感到失望、社會隔離、無奈與無助,或被別人貼上標簽,而發(fā)展遲緩兒童的存在,也可能會影響家庭的和諧,進而干擾兒童的發(fā)展。殘障兒童的家庭常被發(fā)現(xiàn)夫妻離婚比率和自殺率增加。早期療育除了提供療育外,也可以提供相關信息與 社會資源給父母,讓他們懂得如何教養(yǎng)他們的孩子,并得到社會的支持與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休閑和放松自己。早期療育真的有效嗎?經(jīng)過近 50 年的研究,早期療育的確對這些兒童有幫助,也對家庭和社會有長期幫助。接受早期療育的遲緩兒將來需要比較少的特殊教育,甚至有些兒童可以融入正常班級與一般兒童上課。早期療育成功的關鍵因素?越早開始越好:許多研究顯示越早療育越有效。當診斷出小朋友有發(fā)展遲緩后,盡快讓他們接受療育所得到的效益最大。孩子家長的參與也是重要的。如果兒童家長有足夠的技能在家里應付這些兒童的特殊需要,早期療育的成功機會也越大。發(fā)展遲緩兒的照護不單只是兒童本身,還有他的家庭,因此需要的不只是醫(yī)療團隊的投入,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
你知道怎么對付磨蹭的孩子嗎?
你知道怎么對付磨蹭的孩子嗎?
案例分析:
早晨,囡囡在床上磨蹭了半個小時不起來,爸媽急得不得了,在抱怨的同時趕忙給她系扣子,可囡囡一點也不急。洗臉時又是磨磨蹭蹭,把手按到洗臉盆里半天不動,爸爸說她,囡囡有理地反駁:“我慢慢洗,才能洗干凈?!泵刻熳钕纫粋€上桌吃飯,最后一個吃完。對囡囡的磨蹭,爸媽實在頭疼啊,怎一個“累”字了得。
寶寶磨蹭,你動氣不如動心,找出原因才是解決之道。
從寶寶的角度看
1、和注意力發(fā)展特點有關
2~5歲的寶寶注重力不集中,很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初衷。邊干邊玩是造成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磨蹭的主要原因之一。
2、和動作的不熟練有關
年齡越小,神經(jīng)肌肉活動越不協(xié)調,動作的不熟練導致了寶寶做事緩慢。
3、和沒有時間緊迫感有關
寶寶的思維具體形象,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沒有概念。寶寶做事的動力,往往是盲目地服從大人的要求,并不懂得時間的價值和浪費時間的危害。
4、和先天的氣質類型有關
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思維、言語和動作上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膽汁質的寶寶言語動作急速難于自制,多血質的思維言語動作敏捷,黏液質的思維言語動作遲緩,抑郁質的言語動作細小無力??梢姡ひ嘿|和抑郁質的寶寶是“天生”的慢性子他們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跟不上別人的速度,哪怕你發(fā)脾氣也快不起來。
從成人的角度看
1、和成人衡量的標準有關
做事緩慢磨蹭是一個相對概念,不能說寶寶做事慢就是磨蹭,慢不慢不能與成人相比,而要與同齡人相比。通常大人覺得寶寶磨蹭主要是因為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其實寶寶表現(xiàn)得已經(jīng)很好了。
2、和成人過多的包辦代替有關
爸媽常常感到與其讓寶寶自己做,比如吃飯,還不如喂他吃來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寶寶鍛煉的機會,寶寶的惰性會因此越來越強。
從事情本身來看
有些寶寶對于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難度較高,都會妨礙他做事的速度。如囡囡在屋里玩厭了,想到外面去玩,媽媽非讓她把弄得亂七八糟的玩具收拾整齊,她不高興又非干不可,自然就磨蹭了。
“小磨蹭”提速方案
1、玩比賽提高做事速度
經(jīng)常與寶寶搞一些小比賽,如比賽吃飯。比賽穿衣,使他在游戲中提高動作的敏捷程度。還可以和別的寶寶比賽,如“你看隔壁的貝貝已經(jīng)去幼兒園了如果你不快點,幼兒園的老師就會表揚貝貝,批評你了”。這時寶寶會很高興地趕緊把事情做完。
2、和時間“賽跑”每天進步一點點
幫寶寶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做某件事所用的時間,然后記錄每天實際完成所用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讓寶寶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fā),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這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
3、記數(shù)法督促完成任務
與寶寶事先講明白,看數(shù)到第幾聲的時候他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等他準備好,你說“開始”就計數(shù),“1、2、3、4,5……”,寶寶為了完成任務,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shù)開始的時候,他的動作依然很慢,你就故意數(shù)快一點,讓他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他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shù)速度,讓他有盡快完成的希望。如果你總能很巧妙地常常使寶寶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把事情做完,就能使他獲得成功的感覺。只要及時完成了任務,就要口頭表揚他哦。
4、體驗“磨蹭”帶來的后果
你首先估計出寶寶盡最大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然后規(guī)定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讓他繼續(xù)做下去,時間一到就停止。如到了吃飯時間,他仍然不愿吃飯,或慢騰騰地吃,到時間就把飯菜收起來,對他說:“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蓖瑫r杜絕給寶寶吃零食,等他一會兒餓了又沒東西吃的時候,就會嘗到磨蹭的苦頭,認識到吃飯磨蹭的害處。
5、小鬧鐘——學會管理時間
和寶寶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么時間起床,洗漱用多長時間,吃早點多長時間,都做出合理的安排。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在寶寶做一件事之前上個鬧鐘,到點時鬧鐘鈴聲大作,提醒他時間夠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鬧鐘嘀嘀答答地響,對寶寶就是一個督促,容易產(chǎn)生緊迫感。
在提高寶寶做事速度的同時,一定要告訴他,動作快不等于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在做好的同時,速度能再快一點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