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方素珍:閱讀力是競爭力,給孩子讀些什么書?
發(fā)布時間:2021-02-24 幼兒園說課稿力 力的教案幼兒園 什么是教育筆記去年你讀了多少本書?今年的閱讀計劃是怎樣的?作為家長的你,在給自己制定讀書計劃的同時,是否也包括親子共讀時間?
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花婆婆”方素珍在接受搜狐教育《智見》采訪時說,長期閱讀能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對兒童的語言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幫助。她注意到,有些父母比較注重短期效果,希望孩子讀了一本書之后,能牢牢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和深遠意義,理解它的遣詞造句、描寫手法和意境,這是“讀書”而不是“閱讀”。她還提到,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可供下載的有聲繪本故事,但還是鼓勵爸爸媽媽要自己念給孩子聽,因為世界上沒有誰的聲音可以取代爸爸媽媽的聲音。
在許多世界級的評比指標中,國民閱讀能力已成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關(guān)鍵指標。國家越重視閱讀教育,國民的閱讀能力越好,國民的整體素質(zhì)就越高,國家的競爭力自然也隨之提升。在芬蘭,閱讀是全民習慣;PISA測試中,芬蘭青少年在閱讀評比中多次稱霸,于是芬蘭有了“閱讀之國”的稱號,芬蘭教育也享譽全球。加拿大人對讀書的崇尚程度也很高,溫哥華公共圖書館大力推廣“嬰兒故事時間”、“學步兒童故事時間”、“學前故事時間”,以鼓勵家長提早帶孩子進入閱讀模式。
繪本是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
閱讀既然如此重要,如何在茫茫書海中選擇適合孩子的書呢?對于學齡前后的孩子,繪本,是最好的選擇。繪本也稱圖畫書,這兩個詞語,都源自于英文PictureBook。以讀圖為主的繪本,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長期閱讀能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對兒童的語言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幫助。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學齡前兒童的讀物中,繪本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被公認為是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
國外兒童經(jīng)典繪本《你要去往多少美妙的地方!》(OH,THEPLACESYOU‘LLGOU!)作者,蘇斯博士(1904-1991),20世紀美國最知名的童書作家之一,一生創(chuàng)作48種精彩繪本,是美國教育部指定的重要閱讀輔導讀物。
孩子的童年是一張單程票,錯過就沒有了,尤其0-6歲是各項能力的發(fā)展黃金期,這時候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最好時候。但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強,所以選擇繪本時可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圖畫精美、文字流暢、與孩子生活相關(guān)、適合孩子口語表達的繪本。
2.每個孩子興趣愛好不同,需求也不同,偶而讓孩子自己選喜歡的繪本。
3.可先上網(wǎng)找繪本的書摘和書譯,不要只聽別人說,也要自己先讀讀看。
4.選擇有聲譽的出版社引進的繪本,或本土原創(chuàng)有口碑的繪本。
5.榮獲世界大獎的繪本。
6.可供孩子相互談論的故事,比較能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7.最重要的是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父母的陪讀更是重要的關(guān)鍵。
睡前一刻鐘是建立親子關(guān)系最好的時刻
“一本書也許只有幾頁,你得一輩子都在讀它,親子共讀也許只有那么幾回,他會一輩子懷念?!?/p>
學齡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如果白天很忙沒有時間陪在孩子左右,那么睡前至少15分鐘給孩子講故事則是建立親子關(guān)系最好的時刻。不見得讀多深奧的書,也不需要多專業(yè)的朗讀技巧,重要的是親力親為,把握與孩子共處、共學的短暫時間。
雖然現(xiàn)在有很多可供下載的有聲繪本故事,但還是鼓勵爸爸媽媽要自己念給孩子聽。因為世界上沒有誰的聲音可以取代爸爸媽媽的聲音,甚至沒有辦法取代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穆曇?。建議自己先讀一遍,覺得有趣或者溫馨的語句可以翻譯成自己的語言跟孩子分享。如果你不擅長講故事,就用朗讀的,一字一句地朗讀就好。比起故事情節(jié)的精彩程度,溫暖的臂膀、溫柔的聲音更能讓孩子一輩子記住這個故事,從而成為他最美好的回憶。
方素珍曾經(jīng)改寫過一首詩,原文是“一首詩也許只有三五行,你得用一輩子寫它,一個人也許只愛那么一回,你得一輩子都在想他?!彼阉某伞耙槐緯苍S只有幾頁,你得一輩子都在讀它,親子共讀也許只有那么幾回,他會一輩子懷念。”以此來說明繪本是爸爸媽媽跟孩子增進感情最好的橋梁。
閱讀是read,讀書是study
有些父母比較注重短期效果,希望孩子讀了一本書之后,能牢牢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和深遠意義,理解它的遣詞造句、描寫手法和意境,這是“讀書”而不是“閱讀”。
英文的閱讀是read,讀書是study,它們是兩個不一樣的單詞。閱讀應該是悠閑的、自主的,而讀書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例如考試)。但是中文的“閱讀”和“讀書”幾乎沒有區(qū)別,常被混為一談,其實和孩子一起閱讀五顏六色的圖畫和故事,更能刺激孩子的聽力和視覺,加上觸感(懷抱)和聽覺(聲音),這樣的閱讀,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刺激,也是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社會規(guī)矩的過程,不像讀書那么功利或是要求立刻產(chǎn)生效果。孩子從咿呀學語到能說出簡單的句子,表達完全的意思,需要父母和孩子對話或用講故事的方式去訓練,因此給孩子講故事,不只能促進親子關(guān)系,也是訓練孩子語文能力最好的方式,而繪本正好是共讀最好的工具之一。從生活習慣、行為規(guī)范、情緒疏導,到文化價值觀和人生信仰,都在繪本中可以找到,透過溫馨的共讀,自然而然就傳遞給孩子良好的觀念。
閱讀力是未來的競爭力
二胎政策的放開導致一年有將近2500萬的孩子降生,如何跟2500萬個小朋友去拼未來競爭力呢?大量學生學習的實際案例證明,閱讀力是保證學生高效率、高質(zhì)量學習的核心能力,不僅決定著學生現(xiàn)在從事學習考試的學習能力,而且影響著學生未來從事社會工作的競爭能力,也就是說:閱讀力=學習力=競爭力。著名經(jīng)濟學博士余世維在《孩子的競爭力,父母教最好》一書中曾寫道:“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力,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而且是越早越好。”Yjs21.Com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學者發(fā)現(xiàn),童年時期的閱讀不僅能開發(fā)想象力,還能決定孩子長大以后是否能擁有高收入。這項研究的作者對來自9個歐洲國家、生于1920至1956年間的6千人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果表明,家中藏書豐富的那些人收入最為豐厚。學者們認為,童年時期的閱讀有助于孩子在學校取得好的成績,還可以為進一步獲得好的教育和高收入的工作奠定基礎(chǔ)。
研究分析機構(gòu)NOPWorld最新公布的排名顯示,中國進入最喜愛閱讀國家排名的前三,每周閱讀8個小時。越來越的中國家庭開始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再忙再累也別忘睡覺前為孩子打開一本書,為他輕輕的朗讀。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親子閱讀是什么?
當今社會,親子閱讀已經(jīng)被很大一部分的準家長們所認可和推崇。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如何科學有效的和孩子一起閱讀呢?父母應如何正確選擇孩子閱讀的書籍呢?親子閱讀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準父母們快來一探究竟吧!
什么是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就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孩子和父母通過書和閱讀建立聯(lián)系,增進溝通,豐富孩子的課外閱讀。寶寶與父母一起閱讀,可以共同汲取知識,共同進步,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增加了,感情也會遞增,可以共同收獲讀書帶來的歡笑與共鳴。通過親子閱讀,可以讓孩子更勇敢、有自信、對知識的渴望,最后收獲快樂的果實。
親子閱讀的好處
關(guān)鍵期:
3-6歲是父母培養(yǎng)兒童閱讀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語言能力開始慢慢形成,孩子開始接受新的知識,認識他們眼中的社會,所以父母要有效利用這一時期,充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當然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可以適當閱讀,但是要慢慢培養(yǎng),不可過分要求,太心急。
好處:
1.親子閱讀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興趣,鍛煉他們的口才和表述能力,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yǎng)他們的情操,讓讀書成為孩子的愛好和習慣。
2.親子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鍛煉他們的思維,是一種自主性的學習,在小時候就奠定了基礎(chǔ),對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3.親子閱讀可以讓小朋友更喜歡與父母交流,體會到他們對自己的親情和愛,感受到母愛和父愛的偉大,對自己的關(guān)心和愛護,這對寶寶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4.親子閱讀可以通過很多方面開發(fā)孩子的腦力。閱讀不但可以增加閱讀方面的能力,還可以全方位的激發(fā)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起著啟蒙的作用。
5.親子閱讀可以促進思想乃至心靈上的交流,產(chǎn)生共鳴,從小培養(yǎng),到長大后,孩子會更愿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思想,更愿意交流。
親子閱讀的現(xiàn)狀
1.對親子閱讀的理解有偏差
有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到一成的父母認為親子閱讀只對學齡前的兒童有效果,孩子上學念書以后,會自己學習,所以父母不應該陪伴,不然會造成過度依賴父母。因此大多數(shù)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會一直和孩子一起閱讀,等孩子一畢業(yè),父母的讀的參與和熱情就會大打折扣而逐漸消失。
2.讀書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不夠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人講究裝修的好看和高貴,華而不實。而書房則過多的起著裝飾的作用,缺乏實用性,導致孩子不能安靜的學習,所以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舒服、光線充足的閱讀環(huán)境非常重要。可以選擇一個采光很好的位置,擺放一張書桌和一個孩子夠得著的小書架,供孩子自己選擇和閱讀,盡量營造一個輕松安靜的氛圍,孩子會更有興趣閱讀。
3.閱讀材料的選擇不科學
父母為孩子挑選閱讀的書籍,應該根據(jù)孩子的喜好和需求,還應挑選這個年齡段孩子可以看得懂的書籍,不要以為可以無限地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而盲目選購過于專業(yè)的書籍??梢詭和黄鹑ミx購,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在這基礎(chǔ)上,再自己判斷可否購買。選擇的書籍的范圍不應局限于某個方面。
4.共讀的時間不夠
如今,隨著世界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人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父母也不斷增加對孩子的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的投入。報名各種課外班,學習奧數(shù),舞蹈,樂器之類,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越來越少的父母能花費足夠的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有時候常常會被一些電子設(shè)備所取代。所以,父母每天應保證不少于10分鐘的共讀時間,與孩子一起進步。
5.父母共讀的方法不科學
父母時常根據(jù)自己的心情來決定是否共讀,導致了共讀的不穩(wěn)定性。有時候興趣高漲,心情好時,會愿意花費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然而比較勞累或者沒有興致時,常常會出現(xiàn)拒絕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情況。父母應多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和情緒,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應認識到共讀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讀書方式。只有堅持,才能收獲共讀帶來的好處。
如何選擇親子閱讀書籍
選擇閱讀書籍應根據(jù)寶寶的年齡劃分:
1周歲前
1歲以前的嬰兒還是懵懂時期,拿到什么就喜歡塞在嘴里,喜歡亂扔,所以應選擇清洗方便和滅菌的無毒合成樹脂或布制成的書籍。這些書籍也比較結(jié)實,不容易被撕破。這時期的嬰兒對顏色的靈敏度很高,喜歡彩色的書籍,所以父母可以挑選那些文字不多。但是有很多鮮明的圖案和插畫的書籍,他們不但能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水平,還可以引起嬰兒的注意,增加他們的興趣。
2周歲前
父母可以買一些耐翻閱的卡片式書籍給孩子,文字較少的兒歌類圖書,或內(nèi)容簡單的童話書都是合適的選擇。
3周歲前
3歲的寶寶已經(jīng)有著不錯的理解能力,對事物也有自己的認知,這時期應該嘗試給孩子選擇情節(jié)較豐富但容易理解的故事書,最好還有注釋。開發(fā)孩子腦力和動手能力的圖書或者啟發(fā)性的書也是可以選擇的。
3-6歲
這時期的孩子已經(jīng)逐漸開始懂事,也有自己的思維了,對事物有著自己的想法。可以嘗試著挑選較為復雜的書籍,百科全書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激發(fā)孩子閱讀能力的六要素
閱讀能力包括哪些?
“閱讀是閱讀主體對讀物的認知、理解、吸收和應用的復雜的心智過程,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人們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動,是人們從事學習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手段之一?!?/p>
閱讀能力是指完成對文章的閱讀所應該具備的本領(lǐng),包括對撼文章感知、理解、鑒賞的具體閱讀活動,以及順利完成閱讀所必需的正常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個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閱讀能力有以下六個要素:
1、認讀能力。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一般包括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chǔ)的。
2、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文中重要詞語和養(yǎng)分詞語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內(nèi)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和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鑒賞能力。文學的鑒賞能力是對文學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朱自清認為這是一種“情感的操練”。
4、評價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風格特征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5、活用能力。是指閱讀的遷移能力,是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6、閱讀技巧。包括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肯定要從六要素入手,循序漸進。首先,就是激發(fā)興趣,提升閱讀力,讓書籍引領(lǐng)孩子的成長!
培養(yǎng)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三要素
閱讀能力包括哪些?
“閱讀是閱讀主體對讀物的認知、理解、吸收和應用的復雜的心智過程,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人們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動,是人們從事學習的最重要的途徑和手段之一。”
閱讀能力是指完成對文章的閱讀所應該具備的本領(lǐng),包括對撼文章感知、理解、鑒賞的具體閱讀活動,以及順利完成閱讀所必需的正常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個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閱讀能力有以下六個要素:
1、認讀能力。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一般包括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它是以一定的識字量為基礎(chǔ)的。
2、理解能力。閱讀理解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包括:文中重要詞語和養(yǎng)分詞語的理解能力、文中重要內(nèi)容的功能的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和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鑒賞能力。文學的鑒賞能力是對文學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朱自清認為這是一種“情感的操練”。
4、評價能力。是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形式、風格特征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5、活用能力。是指閱讀的遷移能力,是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6、閱讀技巧。包括朗讀技能、默讀技能、速讀技能、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肯定要從六要素入手,循序漸進。首先,就是激發(fā)興趣,提升閱讀力,讓書籍引領(lǐng)孩子的成長!
一、從小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思維能力的提高、智力的開發(fā)都是以語言為基礎(chǔ)的。孩子在七、八歲時求知欲最旺盛, 好奇心最強烈,所以要抓住這個關(guān)鍵時期,在小學階段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他的全面發(fā)展。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興趣,就要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用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究的積極性。比如,家長可以利用閑余時間,帶孩子一起閱讀經(jīng)典詩歌和短文,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文章的美及語言的魅力。同時鼓勵孩子自己閱讀,讓他在反復讀、細讀、品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為他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幫助他更好的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
二、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位作家說過:如果閱讀粗略,養(yǎng)成了不良的閱讀習慣,將成為終身之果??梢?,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讓人終身受益。所謂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要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持之以恒地汲取知識;就是要在閱讀時,引導孩子養(yǎng)成認真的閱讀態(tài)度和正確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認真檢索、勤查字典的習慣;就是要養(yǎng)成愛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就是要養(yǎng)成能圈、點、勾、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十分重要,這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引導,長期堅持,長期重視。
三、堅持大量課外閱讀
“腹有詩書氣自華?!蓖ㄟ^大量的閱讀積累,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會有顯著的提高。要達到大量積累的效果,只靠學校的課本教材和課堂時間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家長鼓勵孩子堅持大量課外閱讀。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知識水平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籍,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真正提升閱讀理解水平。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以上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三點提升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建議大家不妨試一試這三種方法,相信您如果能堅持下去,終究會有驚喜!
為什么記憶型閱讀扼殺想象力?
不少朋友因為知道我讀書比較快,經(jīng)常問,你讀那么快,能記住嗎?我先是愕然,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記???繼而的是釋然,在一個以死記硬背為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國家,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基因使然。我的意思是說,死記硬背的學習基因,無意識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
我敢打賭,在西方國家,無論你讀書多么快,沒有幾個人會問你:“Did you keep them in mind?”這句話說出來一聽,就知道很搞笑。他們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他們會問:“What is your reflection on that book?”他們期待你的觀點,不是你背下來多少你讀過的內(nèi)容。
西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There is no more Learning:Education is a Strictly“MEMORIZATION”System now.”教育早已經(jīng)淪落為生產(chǎn)“死記硬背”呆子的標準化生產(chǎn)線。連西方的教育家都在抱怨他們的教育淪落為“記憶訓練系統(tǒng)”,我天朝的境況可想而知嘍。
提問、質(zhì)疑、懷疑能力,比能記住多少知識重要一萬倍。
小時候我們天生都是科學家,我們在提問中學習,我們問天為什么是藍的,為什么會下雨。10萬個為什么,這是孩子的發(fā)問,也是一種學習模式。但學校教育反而讓我們停止發(fā)問,我們的腦袋用來裝答案,并且及時清空——為了下一次考試騰出地方。
所以,你看,問出:“你能記住嗎?”這樣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對么?我們進學校之前是個問號,進了學校慢慢變成了句號。失去質(zhì)疑精神是“記憶型教育”對孩子們好奇天性最大的扼殺。
左腦思維型民族通常嚴謹,盛產(chǎn)邏輯嚴謹?shù)恼軐W家、工程師。如德國人、日本人。右腦思維型民族通常浪漫,多孕育多才多藝、多愁善感的藝術(shù)家。比如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
中國人,少數(shù)精英左右腦都很發(fā)達。但多數(shù)人,如無特別訓練,多數(shù)在初中之后徹底變成左腦型。左腦用來儲存知識,右腦用來胡思亂想。
咱們中國人多數(shù)是左腦型,經(jīng)由中高考“升華”后,變成了缺乏嚴謹邏輯思維的左腦型,就剩下了左腦的“死記”功能。右腦很少用,沒有太多世界級的文學家、音樂家、藝術(shù)家便是證據(jù)之一。
刻意培養(yǎng)出來的左腦型國家通常害怕差異,認為差異就是大逆不道、離經(jīng)叛道??匆粋€國家人們穿的衣服便可窺豹一斑這個國家人們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從這點講,中國確實進步了不少。但從根上,我們距離“百花齊放”還很遠。對比一下國內(nèi)國外的《好聲音》選手便可知。中國的歌手通常很自豪地說,他們說我的聲音特別像誰誰誰,西方的歌手說,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為我的聲音獨特。中國文化講究一致性(Conformity),也叫趨同文化。
不會讀書的人就是只用左腦記憶,很少用邏輯去質(zhì)疑,用右腦想象的人們。所以,“記憶型”閱讀教育是導致人不會讀書的病原體之一。
那么應該如何讀書呢?沒有一個老司機會死記具體的路,老司機把握的是大方向。大方向?qū)α?,走那條小路都無所謂。讀書也一樣,讀書要先見“森林”,再見“樹木”。不能死記“樹木”,忘了“森林”。
更加重要的是要“讀而思”。邊讀邊提問、質(zhì)疑。讀書最大的益處是激發(fā)想象力和靈感,不是看誰記住的知識多。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就是要:邊學邊思!
我們?nèi)狈ο胂罅Φ母粗皇恰坝洃浶汀遍喿x教育導致的知識權(quán)威主義。知識權(quán)威主義把一切與“記憶”儲存相異的“信息”視為敵人、洪水猛獸。
“記憶型”閱讀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是非黑即白型。腦子里只有與“記憶”相符或者不相符兩個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標準。世界實際上是多元的,到處都是悖論。
所以,一位哲學家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相符者“昌”,不相符者“亡”。“記憶型”教育培養(yǎng)不出批判精神的個體,因為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個體一定對“記憶型”教育嗤之以鼻。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注意,古人說的是熟讀,沒讓你背熟。肯定有人要出來反駁我了,難道背誦沒有一點意義?我的答案是:是的,幾乎沒意義。
你肯定接著問,那為什么那么多牛人能背誦很多名篇,名句?我的答案是:能夠背誦是熟悉之后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而不應該在一開始就成為目的。背誦是八股文化,不是創(chuàng)新基因。
閱讀的真正意義之一是Make invisible visible(見所不能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們大部分人要經(jīng)歷人生三階段:一、單純階段;二、犬儒階段;三、知道世界的真相卻仍然熱愛生命,于黑暗中看到光明。
讀書的意義之一便是這樣,看到黑暗,并于黑暗里看見更大,沒有霧霾的藍天、白云、陽光。
(原文題目:我們?yōu)槭裁慈狈ο胂罅Γ?/p>
親子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昨天晚上,正在與家人聊天時,言一不愿意了,因為到了他的睡前講故事的時間了,只見他抱來幾本書,說道:“媽媽不要說話,媽媽給我將故事?!比缓笪倚χf:“好吧!我們開始講故事吧!”
每天臨睡前給言一念半小時左右的書,這已經(jīng)是彼此之間的習慣了。言一喜歡聽我時而舒緩,時而夸張的語言和表情。我呢,則喜歡看他認真聽故事的神態(tài),時而微笑,時而點頭,時而點頭,時而摻和一些他自己的所思所想。
這種習慣已經(jīng)保持一段時間了,日積月累,言一現(xiàn)在對他的好多故事的內(nèi)容。都非常清楚,在將這本書的時候他能夠告訴你另一本書上也有相干的內(nèi)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他也能與書中所講的道理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夠養(yǎng)成一個自覺的閱讀習慣,所以與言一的親子閱讀我會繼續(xù)進行下去。
首先(),在給言一講故事的時候,我會逐漸增加故事中體溫的難度。這樣,一方面可以訓練他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讓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慢慢地就能讓言一試著自己敘述故事內(nèi)容了。
閱讀不能脫離生活,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好方法,比如經(jīng)常留意一些報刊、宣傳冊子、海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