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隨筆:我會下來了
發(fā)布時間:2021-02-08 中班教育隨筆筆記 中班教育筆記隨筆 幼兒園我會打招呼說課稿 陽陽是一個非常聰明得孩子,小嘴巴能說會道,非常惹人喜歡。今年是他入園得第二年,作為中班小朋友已經(jīng)進入了哥哥姐姐的角色,所以我們在午睡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調(diào)整。我們先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床位,孩子們紛紛跑去找自己喜歡的小床,他們都開心得準備蓋被子睡覺了。可是他還沒有找到(因為他要幫助其他孩子把鞋子放整齊,這是他的工作),于是當他進來的時候,眼睛瞪得大大的,雖然不說話,但是很明顯的感覺到他生氣了,因為老師沒有給他留床位。于是,我故意問他:“沒床了,怎么辦?”他東瞧瞧西看看,(*^__^*)嘻嘻……“我找到了”。他得意地說?!澳悄闳グ伞!蔽掖鸬馈j栮柛吒吲d興地走到床邊一看,“這么高的床呀,我怎么辦呢?”他撓撓耳朵。我看到他一副著急的樣子,說:“沒事,你能上去的?!彼煺娴乜粗?,嘗試著爬上床??墒窃趺匆膊恍校疫B忙說道“老師在旁邊會幫你的,你一定能行?!庇谑窃谖覀兊膸椭拢栮柕玫谝淮闻来渤晒α?,他在上面很自豪地說:“爬得高看得遠?!蔽覀兌急凰盒α恕?/p>不知不覺孩子們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終于到了起床得時間,我先給陽陽一個大拇指,“你真棒,今天睡得真香。”他開心得笑了。可是他又擔心起來“我該怎么下去呢?”于是,我先讓他觀察旁邊小朋友是怎么下來的,他也觀察得很仔細,一一的把過程都告訴了我。“你得小眼睛真厲害,那你也來學(xué)學(xué)她們吧?!保榱税踩鹨姡蠋熢谂赃吺睾颍?。他一邊說過程一邊試著下來,可是當他下來第二步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敢下來,我對他說:“下來吧。沒事的,老師在旁邊保護你?!豹q豫了好久,還是沒敢下來,我就用手稍微地扶著他,總算慢慢下來了,他也長長地嘆了口氣。n4507.cn
雖然陽陽不會爬上下床,但是他還是聽喜歡睡在上面的。于是我們就在每次的睡覺時間教他怎么自己爬床,怎么樣下來等。一個星期過去了,陽陽終于自己爬了下來,他高興地說:“我會下來了?!闭鏋樗吲d。那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會爬上下床了。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認識到了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會,而是在于老師得知道與孩子的配合,只要你耐心的與孩子溝通交流,細心的照顧孩子,那么他們得成長一定會很健康,很快樂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我班來了個小調(diào)皮
剛開學(xué),我班來了個小朋友東東,東東是出了名的軟硬不吃的小調(diào)皮。
東東來的第一天,就把班里搞了個亂七八糟,上桌子踩凳子那是他的強項。我剛低下頭,就有人說:“老師東東打我,”“老師東東爬到桌子底下了”,“老師東東上桌子了”。我的眉頭皺了又皺。但是毫無辦法。不但這樣,他還經(jīng)常偷偷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甚至連小朋友的玩具都偷偷放進書包帶回家。家長天天找,我是天天頭疼。有時候他在外面玩,上課了,我叫他,他邊用眼睛看我邊跑,我真是拿他沒辦法。
有一天,我在教孩子們讀兒歌,一邊教他們讀,一邊用眼睛盯著東東,不知什么原因,今天他竟然跟著讀了幾句。趁著這個機會,我趕緊夸獎?wù)f“東東真是聽話,讀得真好?!睕]想到這招還真管用,他更加認真地讀了起來。幾遍讀完,我要求孩子們一起讀,沒想到東東竟然會了,我趕緊表揚說:“東東真是聰明,這么快就會了,學(xué)的這么認真,這么快,小朋友,你們說東東聽話不聽話?”孩子們大聲說:“聽話”。我看到,東東有些害羞的偷偷笑了。
從那以后,我感覺東東比以前有了很大進步,我因勢利導(dǎo),見機表揚,現(xiàn)在上課的時候他不再爬桌子上凳子了。在外面玩的時候只要我叫他,他也趕緊往屋里跑了??吹剿倪@些變化,我知道,很快他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聽話了。
小班隨筆:彈珠回來了
強強以前沒有讀過小班,是一個記憶力很強的孩子,老師教的兒歌和故事很快就能記住。但強強的性格比較孤僻,平時不愛說話,不能融入集體。經(jīng)過家訪,我們了解到孩子在家一般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他喜歡一個人在家里玩,有時把玩具都拆掉。在幼兒園里,我發(fā)現(xiàn)兩次把玩具塞在自己的口袋里,一次把拉鏈頭放在嘴巴里嚼,
一個下雨的早晨,我無意中收到了強強給我的幾顆“彈珠”,他的奶奶還讓強強對我說一句話,可能是孩子的聲音太輕,我沒有聽清楚這句話,于是我問:“強強,我們班級里有很多彈珠的,你不用拿來的,留著在家里玩吧?!边@時強強一言不發(fā)地站著
,他的奶奶輕聲地告訴我:“這幾粒彈珠是強強從幼兒園里帶回來的,我批評了他,讓他把彈珠帶來,對老師說下次不會再拿了?!痹捯魟偮洌屛一腥淮笪?,原來強強剛才對我說的一句話是“陸老師對不起,我下次不會再拿了。”
很快到了晨間談話的時間,我把談話的內(nèi)容臨時進行了改動。我沒有批評強強,而是表揚他,表揚他知錯能改,還以一朵紅花作為鼓勵。那時我從他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讓我甜到了心里。晚上我在他奶奶面前表揚強強能小朋友一起玩。
此后,我一直暗暗地觀察強強的行為,讓我欣喜的是:孩子逐漸與同伴一起做游戲,一起玩;有時還會親近老師,和老師說說悄悄話,有時還會舉手發(fā)言。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鉆石,無端的侮辱、責罵、冷嘲熱諷,會令璀璨的鉆石蒙上塵垢,只有溫暖的愛,真誠的賞識,還有充分的尊重,才能令鉆石時刻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正如強強還小,在與人交往方面欠缺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時會犯錯誤是難免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成人正確的引導(dǎo)。注意的是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讓孩子從小學(xué)會“知錯能改“,明白知錯能改還是個乖孩子。成人要充分尊重孩子,用愛去引導(dǎo)孩子改正錯誤,千萬不要奢侈你的表揚和鼓勵!
教育隨筆:我會跳繩了
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平衡能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孩子們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我班從十月初展開了對孩子們的跳繩訓(xùn)練活動。
還記得第一次的跳繩活動的時候,老師剛剛給孩子們講解了跳繩的方法后,就有一個孩子一口氣連著跳了十幾下,這可把周圍的小伙伴們羨慕壞了,一個一個趕緊練了起來。等掌握了這項本領(lǐng)之后,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要在老師跟前“得瑟”一番:“老師!你看!我會跳了!”“老師!看我!看我!”兩三次活動下來,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jīng)掌握了跳繩這項本領(lǐng),在我們跟前“炫耀”的內(nèi)容也變成了:“老師!快幫我數(shù)數(shù)我能連著跳幾下!”“我剛才連著跳了十一下!”……
大多數(shù)孩子們都在飛速成長,他們見證自己的成長,見證彼此的成長,是興奮的、欣喜的。但是在一個集體之中,個體差異總是存在的,有的孩子一學(xué)就會,有的孩子練一會兒就會了,但是也有的孩子學(xué)習(xí)跳繩會感覺很吃力。在我欣喜地感受到孩子們的進步時,也發(fā)現(xiàn)班里兩位孩子手里拿著跳繩卻不好好練習(xí),于是我將她們叫到我跟前展示她們的練習(xí)成果。果然她們并沒有學(xué)會跳繩。我想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diào)性較其他孩子差一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看到其他孩子都學(xué)會了跳繩,而自己卻一直不會跳,又缺乏老師的關(guān)注,就自然而然地自我放棄了。于是我跟她們詳細地講解了跳繩的方法,示范了跳繩的分解和合成動作,還專門讓她們在我面前練習(xí)。兩個孩子跳一下,絆住了;跳一下,絆住了…從她們
的臉上我能看到,其實她們也很著急,于是我讓她們先理清楚要先做什么動作后做什么動作,做的時候慢一些再慢一些……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天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跳繩的方法了!雖然她的動作很慢、很不連貫,但是當她從繩子一邊跳到另一邊的時候,她給了我一個又甜又大的笑容,好像在用另一種方式在向我炫耀她的本領(lǐng)呢!
讓我欣喜的是,這位學(xué)的慢的小朋友的進步比任何人都要快,第二周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已經(jīng)可以連貫地跳繩了,又過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她居然可以不間斷地連跳好多次了!
而另外一個孩子,雖然協(xié)調(diào)性較差一些,通過努力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她的進步:從怎么都不能把分解動作連到一塊兒,到慢慢地把握了分解動作,再到后來嘗試著把動作連起來,到現(xiàn)在,這個孩子也可以跳繩了,雖然連貫性差了一些,但是比起從前怎么都不能把“甩繩”、“跳繩”兩個動作連到一起的樣子,已經(jīng)是莫大的進步。相信只要多加練習(xí),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的發(fā)展,這位小朋友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掌握跳繩的本領(lǐng)啦。
“堅持就是勝利?!边@句話雖然老套但是一點都不錯,所有遇到的困難,只要在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內(nèi),我們就應(yīng)該引導(dǎo)他們不斷嘗試、堅持下去,培養(yǎng)他們不輕言放棄的寶貴品質(zhì)。
幼教隨筆:下雨了
當孩子們出現(xiàn)問題時,當老師的要設(shè)身處地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弄清問題出在何處,引導(dǎo)孩子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到戶外活動時間了,我剛要組織孩子們出去,同班老師說:“外面下雨了?!蔽易呓扒耙豢矗坏孛娑紳窳?,雨還在悄悄下著。
“哎,真沒勁,怎么會下雨呢?”“就是啊,為什么呀?”孩子們議論著,眼巴巴看著窗外。
我知道,此時孩子們并不是真想知道下雨的原因,而是覺得玩不成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我理解孩子們的想法,也接受孩子們沮喪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我要設(shè)法引導(dǎo)孩子們把消極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情緒。于是,我也跟著說:“就是的,怎么會下雨呢?”我的話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的目光一起轉(zhuǎn)向了我。抓住機會,我的話鋒一轉(zhuǎn):“不過,春天下雨有沒有好處呢?”
孩子們馬上興奮起來:“有好處,剛發(fā)芽的小樹喜歡下雨。”
“小花也喜歡下雨,下雨小花才開得多呢?!?/p>
“對呀,小動物也得喝水。雨下在地上,小螞蟻、小蝸牛就有水喝了。”
“下雨還能讓空氣變干凈呢!雨停了咱們再去玩,對身體還有好處呢!”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說起下雨的好處,剛才沮喪的情緒早已煙消云散。
當孩子們出現(xiàn)問題時,當老師的要設(shè)身處地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弄清問題出在何處,引導(dǎo)孩子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教育隨筆:我的牙長不出來了
教育隨筆:我的牙長不出來了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開始逐漸換牙。一天在戶外活動時,琳凡的一顆牙快要掉下來了,她用手一拔掉了下來,凱凱給他拿著,她自己去漱口。過了一會兒,一位小朋友著急地跑來說:“老師,琳凡的牙讓凱凱給弄丟了,張琪哭了?!蔽亿s忙走過去,孩子們正著急地滿地找牙呢,琳凡更是慌得不知所措。琳凡哭著說:“媽媽說了,上牙要往床低處扔,下牙要朝房頂上扔,這樣,牙才會長出來。瞧我這顆牙,就是因為弄丟了到現(xiàn)在還沒長出來?!闭f完,又哭了起來。我笑著正要解釋,凱凱遞過一顆牙,另一只手捂著自己的嘴。原來正巧他也有一顆牙正要脫落,一狠心拔下來要還給琳凡。
我告訴孩子,新牙長得慢不是因為弄丟了舊牙,原因有很多,如缺鈣呀、牙床較厚呀、營養(yǎng)不良呀等等。老師小時候也和你們一樣這么認為,老師當時也弄丟過牙,你們看,老師的牙不還是長得好好的嗎?聽了這話,琳凡和凱凱如釋重負地笑了。
后來,我進一步了解到,班里絕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有這樣的錯誤認識,而這些都源于他們家長的錯誤觀念。我意識到,在保教過程中,不僅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給予細心呵護,而且還要結(jié)合家長的認識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提高家長的認識,家園配合,共同培養(yǎng)。
教育隨筆:小誤會帶來了驚喜
我們班的朱晨霖是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可愛又聰明。但是這個孩子總是懶洋洋的,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唱歌他張張嘴巴沒聲音;集體游戲他也愛玩不玩的。有時老師用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們唱歌或表演,他卻不為獎品所動,真讓老師無可奈何,我奇怪:這孩子怎么就像溫開水似的沒點活力呢?怎樣才可以激起他的積極性呢?
機會來了,今天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讓我看到了朱晨霖的進步。午覺后,小朋友都起床了,大一點的孩子都把自己的被子疊好去廁所了。朱晨霖的個子小,以往該疊被子時就一聲不吭地溜走了。怪了,今天我卻看到他正在用力地推被子,而且被他推的被子疊得很整齊!我立刻驚喜地說:“朱晨霖,你真棒!把被子疊得這么整齊呀!”他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再仔細看一看那床被子,哈!誤會?。≡瓉砟谴脖蛔拥闹魅私裉鞗]到幼兒園來呀,被子根本就沒拉開蓋過,當然整整齊齊的啦!這時候我再看看朱晨霖,他正在認認真真地疊自己的被子呢!我裝做沒有看出來的樣子說:“恩,朱晨霖真不錯!還要再疊一床被子呀!”
令我驚喜的是,到了區(qū)角活動的時候,懶洋洋的朱晨霖竟然和小朋友一起收拾起地上散落的物品了,以往他都是玩完就走,看到他的進步,我又及時地給予了表揚。更開心的是,到了第二天的午飯時間,吃完飯后他居然主動幫老師收拾飯碗了。他象變了個孩子,總是積極地幫助小朋友和老師了,臉上總洋溢著歡欣的笑容,那種淡漠的表情也不見了,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也多了,和同伴也玩得更開心了……
想想以前,朱晨霖小朋友很少受到表揚,因為他對什么都缺乏積極性,不積極回答問題,不愛活動,更別說幫助小朋友和老師了。這次偶然來個小誤會,使他意外地得到了表揚,并體會到了被表揚的甜蜜和快樂,于是就積極地做好事,希望再次得到表揚。
我感謝這次小誤會,同時我感受到,也許對于那些象朱晨霖小朋友這樣的孩子我們也可以不妨制造些“小誤會”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保教隨筆:蠶寶來了
清明節(jié)后湯思宇從家里帶來了蠶寶寶,孩子們不認識蠶寶寶,“不好了,這里有毛毛蟲!”小朋友大聲叫道?!霸趺磿忻x呢?”“它會不會把我們種的土豆和番茄都吃掉呀?”小朋友們都在議論著?!斑@個才不是毛毛蟲,它是蠶寶寶,是我媽媽養(yǎng)的?!彼加钫f?!八r候是黑黑的,小小的,現(xiàn)在變成這個樣子了。”“什么,蠶寶寶還會變呀?”這下大家都來了興趣?!八院筮€會變嗎?”于是我們就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在主題墻下開辟了“飼養(yǎng)角”,以飼養(yǎng)可愛的蠶寶寶為線索,開展了《蠶寶來了》的主題探索。
孩子們每天自己收集桑葉,自己喂蠶。我們老師在飼養(yǎng)蠶方面知識也是空白的,我們圍繞孩子們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如:“蠶寶吃什么?”“蠶寶喝水嗎?”“蠶寶的嗯嗯是什么樣的?”“蠶寶是什么吃的?”等等問題,和孩子們共同上網(wǎng)收集資料,了解飼養(yǎng)的要點。
通過飼養(yǎng),他們知道了蠶的生長過程和生活習(xí)性。當他們觀察到蠶不吃桑葉了,于是他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蠶為什么把頭抬起來?蠶在找什么?他們通過自己向同伴請教了解到蠶要爬蠶山去結(jié)繭了,蠶山要怎么做?這些問題正是“適宜的探究問題”的來源。孩子們針對如何做“高高的蠶山”,他們主動到區(qū)角中去收集高高的物體來做蠶山??滋╁泛退加顝拿拦^(qū)找來了一把稻草,把稻草插在奶粉罐子里作蠶山;彤彤找了一些樹枝,把樹枝插在花瓶里作蠶山;佳佳則把土豆莖作為高高的蠶山。
教育隨筆:咕咚來了
《咕咚來了》這個故事想必許多人小時候都看過或聽過,對此故事的趣味以及荒誕還記憶猶新吧。故事講述的是個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大森林,里面住著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墒怯幸惶?,這些小動物們卻被“咕咚”,一個奇怪、可怕的聲音震住了,“是什么怪物?”“咕咚來了!”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地引發(fā)了所有動物的奔跑……到底發(fā)生什么了呢?走進這個故事,你就會知道答案。
小小的故事不僅充滿了趣味,還隱含了大大的寓意,給幼兒帶來趣味的同時也能引發(fā)幼兒的思考。
在和幼兒一起進入《咕咚來了》這個主題的日子里,我們首先從故事入手,讓幼兒傾聽故事、熟悉故事和復(fù)述故事,了解動物的對話、感受動物們的情感,為故事表演做一個前期的鋪墊。在故事的王國里暢游過后,幼兒對故事里的咕咚發(fā)生了興趣。什么是咕咚?咕咚長什么樣?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學(xué)習(xí),幼兒不僅了解木瓜的結(jié)構(gòu)、特征、以及用途,還可以憑借《木瓜恰恰恰》這首好聽的樂曲和打擊樂器好好地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