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心得:網(wǎng)絡發(fā)達了,怎樣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教育孩子筆記 升中班了教育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整理了教育心得:網(wǎng)絡發(fā)達了,怎樣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響,希望對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孩子,指引寶貝健康發(fā)展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家長很糾結,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觸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上有很多學習用的資料,但是也有很多不良的誘惑。家長到底應該如何取舍,怎樣才能讓孩子享受互聯(lián)網(wǎng)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避開網(wǎng)絡上不良的信息呢?

1、合理運用收藏夾

網(wǎng)上其實有很多專門從事各年齡段的教育網(wǎng),家長可以挑選出評價比較高的一些網(wǎng)站,直接放到收藏夾中。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需要搜索資料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從中尋找。而且,家長要指導孩子如何正確的進行搜索,怎樣規(guī)避無關信息。

2、網(wǎng)上交流

網(wǎng)上交流越來越普及,堵不如疏,不要限制孩子使用QQ等聊天軟件進行交流。不過,要給孩子一個綠色的交流環(huán)境,教會孩子如何分辨交流對象。

而且,很多學生又在網(wǎng)上學習的習慣,據(jù)重慶市調查顯示,有52.9%的學生在網(wǎng)上學習。他們或者和人交流學習經(jīng)驗,或者和人討論問題,或者相認請教難題。由此可見,家長需要進行有效的知道。

3、教會孩子小技巧

孩子對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計算機的了解沒有那么透徹,家長要及時教導。告訴孩子如何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幫孩子節(jié)約時間。告訴孩子一些常見的官方新聞網(wǎng)站和搜索網(wǎng)站等,不要讓孩子想無頭蒼蠅一樣亂找。

父母的指導是必須的,不然的話,就會想小東【化名】遇到的問題一樣。小東今年上初一,他經(jīng)常利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交流。

可是,她經(jīng)常會遇到問題,因為不熟悉網(wǎng)絡信息的甄別,他曾經(jīng)為了尋找一道數(shù)學題的解答,花費了1個多小時才找到一個比較專業(yè)的解題過程。他自己反應,需要在無數(shù)鏈接中一一點開,繁瑣無比。

家長應該正視網(wǎng)絡的優(yōu)點,正確教導孩子使用網(wǎng)絡幫助自身完成一些問題。讓孩子快速準確的找到的需要的資料,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這樣可以有效的縮短上網(wǎng)時間,還能避免孩子形成網(wǎng)癮。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怎樣才能孩子不磨蹭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一分鐘做計算訓練。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看孩子在一分鐘?nèi)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

(3)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shù)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shù)學老師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xiàn)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還可以依據(jù)孩子實情自己設計一些與生活相關在一分鐘之內(nèi)重復做的訓練,如:一分鐘穿扣子(這還可以治療弱視)、一分鐘跳繩等。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以上訓練培養(yǎng)了孩子“一分鐘”時間感,有些孩子甚至會不看表也能估計出一分鐘。這些訓練還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從而珍惜時間。在面對一些瑣碎時間時,孩子就不會覺得無事可做或做不了什么,反而抓緊點滴時間,將作業(yè)化整為零,快速完成作業(yè)。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就更生氣,接著就是無休止的罵罵咧咧。在一片罵罵咧咧聲中,先前磨蹭行為沒改善,反而出現(xiàn)新矛盾——孩子和家長的關系惡化。有的孩子被罵后感覺已受罰而不再去改善自己拖拉的行為。有的孩子甚至用故意磨蹭來刺激家長,因為喋喋不休的責罵傳遞的是信息是“除了罵,我對你的行為已無能為力?!?,是一種無助后借用家長身份來掩飾自己挫敗感的行為。也有些孩子在責罵中挫傷自信,再次面對這個問題時就茫然猶豫,遲遲不敢做,時間還是荒廢了。

所以停止催促,停止責罵!

給孩子表揚,堅持表揚——

不妨在第一招中設題由易之難。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甚至將其做得快的原因指出來,如“我感覺你比昨天快多了,尤其是你先做好了準備,把上學要帶的所有東西提前放在了門口。我們一起出門都早了些。所以今天我們都要感謝你啊!”。但千萬不要說成“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只表揚,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過表揚,孩子想“快”的動力被激發(fā),信心也就增強。

第三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內(nèi)部的作業(yè),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家長會布置什么讀英語,孩子剛讀完英語,家長又安排做奧數(shù)題等等??傊议L給孩子安排得相當充分。孩子也看出問題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自己有空閑時間,家長就會安排任務。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yè)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因為孩子沒完成老師的布置的作業(yè),家長也就不會另外安排任務了。這樣,孩子用消極的抵制行為逃避額外學習任務的同時,失去了最寶貴的時間,養(yǎng)成了磨蹭習慣,淡漠了時間觀念。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在孩子寫作業(yè)前,先要求孩子說出所有作業(yè),依孩子在校作業(yè)量來再酌情布置有針對性的額外作業(yè)。并讓孩子把與作業(yè)相關的資料(如字詞典)、用品(墨水、茶杯)準備好就近安全放置,以免孩子為找這些而中斷作業(yè)。然后和孩子一起預估當天作業(yè)需完成的時間(設定一個一般時間和一個最底限時間),告知孩子在符合作業(yè)要求的前提下提前完成作業(yè)多出的時間自己支配,記下孩子開始寫作業(yè)時間。例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最底限時間一小時五十分鐘),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玩他喜歡的玩具,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看一會書,即使玩一會游戲也不為過。而如果到了最低限時間還沒寫完則不準再做,先前做的無論多少都算沒有做,將其作業(yè)沒收不予帶到學校。這就和孩子平時考試一樣打鈴收卷沒寫完也就不能再繼續(xù)寫,最后影響的是自己的成績。亦可用一些事例告知孩子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工作而造成也重后果的事來明白磨蹭拖延的后果,如工廠因為在規(guī)定時間沒完成客戶的訂單而要賠償由此造成的客戶一切經(jīng)濟損失,且先前完成的產(chǎn)品都不能算。約定好并認真執(zhí)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學會分類整理

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找襪子用了十分鐘,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很多老師也常說有些孩子上課時總在找東西,講試卷滿書包找,記筆記滿抽屜找,老師已講一大半他還沒找出來。前面老師講的他一句也沒有聽到。哎,怎一個“找”字了得?其實這不怪孩子,怪家長。誰叫我們自己把孩子生活 一切都攬了呢?我們常說“你只要學習就夠了,其余那是我們的事?!币路春昧?,我們替他們收拾好放進衣柜;書桌亂了,我們幫他們整理;房間臟了,我們忙得不亦樂乎。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卻以愛的名義剝奪了他們實踐鍛煉的時機。孩子們還要一臉無辜的聽著我們教訓他們總是磨蹭拖拉。經(jīng)驗是積累的,而且很多能力錯過了最佳時機就再也不具備了。不要幻想等他們大了后就都會了。

將物品放在固定地方,用后歸還;分類放置物品;凡事都列計劃;定期清理雜物等等都是在節(jié)約時間。

沒有什么比時間更重要的了,時間可創(chuàng)造財富,財富換不回時間。孩子學會了管理時間,就擁有了財富,擁有了快樂!

怎樣才能夠避免對媽媽過分依戀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基本上在孩子生病或疲勞時會非常依戀媽媽,這時候媽媽也會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

這種母子依戀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孩子,除了自己的媽媽外,對其他人都很排斥,這樣下去總是會讓媽媽覺得非常累,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孩子對媽媽過分依戀。

過分的依戀對于孩子發(fā)展有著很多不利的影響,過分依戀媽媽,會讓孩子對別的事物缺少興趣、會阻礙興趣愛好的發(fā)展,孩子會減少和別人相處的機會。在孩子上學了以后,也會非常不適應,還容易生病,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要解決孩子對母親過分依戀,就要逐漸讓孩子與其他人多接觸,讓孩子走出家門去接觸大自然環(huán)境,這樣可以看到許多樹木花草、汽車、更多的人,高樓大廈等,以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對其他事物和人的興趣,逐漸地熟悉了環(huán)境后。

孩子會主動要求到外面去,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了,愿意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逐漸克服對母親的過分依戀。在自然環(huán)境中可以學到、看到更多的事物和人,對孩子的視、聽感知覺器官也是一個很好的刺激,促進視覺和聽覺的發(fā)展。

在與其他人或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也會學到一些本領,更可喜的是,在孩子2歲以后上幼兒園時,能很快適應集體生活,從而大大減少了困擾母親的煩惱。

勿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孩子


父母們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傳染對寶寶,并影響著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應該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

心態(tài)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tài)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你的情緒,誰作主?

一天,刮著大風,大班的嘟嘟一個人站在陽臺上很久。老師喊他回來。嘟嘟說:“我想跳樓?!崩蠋熜睦铩翱┼狻绷艘幌?,怕刺激孩子,裝作平靜地說:“這么高的樓,跳下去,人會摔死的?!?/p>

“我就想死。”

“你死了,爸爸媽媽多難過?。 ?/p>

“我就想讓他們難過。他們吵架,都說死,我很難過。”

嘟嘟說著眼淚流了下來。老師把嘟嘟緊緊抱在了懷里。

顯然,嘟嘟的情緒反應是不健康的。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小腦袋里會有奇思妙想,但一般跟死啊活啊是不沾邊的。就算是孩子單純模仿大人,沒心沒肺地說了這些生與死的話題,那也不是這樣的。

無論如何,這都不是5歲孩子應有的表現(xiàn)。

故事背后的故事

嘟嘟的爸爸媽媽都是公司職員,工作繁忙,早出晚歸,無暇照顧嘟嘟的飲食起居,更無心關注嘟嘟的情感世界。老師發(fā)現(xiàn),這對夫妻都是情緒化的人,家里的情緒環(huán)境要么熱火朝天,要么寒氣逼人。這冰火兩重天的家庭氛圍全然取決于嘟嘟父母的工作狀態(tài)和由此帶來的情緒變化。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情緒氣氛似乎處在某種失控狀態(tài)。

爸爸媽媽天天跟嘟嘟生活在一起,感情上卻很少有真正的交流。嘟嘟不僅經(jīng)受著親情饑渴,他的情緒世界還時時遭遇“交通堵塞”。嘟嘟的不良情緒反應和情緒行為,跟他的家庭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

孩子的情緒行為深受父母情緒行為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善于模仿,爸爸媽媽的情緒語言、情緒行為營造著嘟嘟的情緒環(huán)境,自然也成了他的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情緒化的父母會誘發(fā)并且造就孩子的不良情緒。嘟嘟的故事告訴我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當父母的尤其應該。

你的情緒,你作主了嗎?

你也許會說,我可不是情緒化的人,更不會像嘟嘟爸媽那樣情緒波動,喜怒無常。我的情緒當然自己作主,誰會把自己情緒和心情交給別人來處理,讓別人作主?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并不受我們的自主控制,有時候甚至是“跟著別人的情緒和感覺走”。嘟嘟的爸爸媽媽的情緒基本受他們所在公司的控制,受工作狀態(tài)控制,顯得很被動。

壓抑情緒≠控制情緒

有人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不形于色。中國自古就有“報喜不報憂”之說。不過,這里所謂的控制情緒,其實只是把壞情緒埋藏在心底,這只能叫作壓抑情緒。跟情緒管理學所說的控制并調節(jié)的情緒,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那些善于壓抑自己情緒的人,一是因為他在某種壓抑環(huán)境里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時間長了也許就成了習慣;二是現(xiàn)代人通常浮躁而忙碌,無暇顧及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會用心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情緒,顯得麻木而遲鈍。

一個簡單的測試

你的情緒誰在作主?請看下面的選擇題——

面對一件令人生氣的事情,你一般是這樣做的:

A.屏住,告訴自己不能發(fā)火,將怒氣深埋內(nèi)心,假裝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

B.發(fā)飆,會用罵人、動手等行為,向對方表示“我很生氣”。

C.心里怒火萬丈,但是不會主動找對方溝通化解,只是等待時間或別人的解決。

D.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處在憤怒狀態(tài),但是努力想辦法,尋找適合的方式主動跟對方溝通,以期解決問題。

情緒管理學的解說

A。表面看上去,這是一種情緒控制行為,其實是一種情緒壓抑,并非真正意義上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壓抑情緒的后果是積聚已久的消極情緒到了一觸即發(fā)的時候,一切都會失控,而且無法挽回。

B。完全讓自己的情緒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失掉了理智的掌控,顯得失控而放肆,惡語傷人只會使事情激化,后果更嚴重。

C。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狀態(tài),讓自己的情緒跟著別人的感覺和情緒走,消極地等待時間的化解,被動地等待別人的主動。

D。是相對較好的情緒管理方法。意識到了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生氣憤怒,但是,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和激化,而且避免了“自我被動狀態(tài)”,經(jīng)過理智分析,找到不良情緒的根源,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化解這種情緒。

作情緒的主人,首先要學會體察情緒

對父母來說,如何作自己情緒的主人尤其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體察和了解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經(jīng)常遭遇的一個情景——

面對添亂的寶寶

忙了一天,媽媽下班回家,正在廚房手忙腳亂地洗菜準備燒飯,一個電話打過來。媽媽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兒去接電話。電話里,對方抱怨同事,抱怨客戶,抱怨老公,向媽媽倒了一大堆“情緒垃圾”……媽媽好不容易掛了電話回到廚房,發(fā)現(xiàn)寶寶玩水玩得不亦樂乎,渾身上下濕掉了。

繼續(xù)燒飯,還是收拾孩子、給他換衣服?媽媽火冒三丈。

這里有3種選擇,你會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

1.(孩子是存心搗蛋)大聲吼孩子,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

2.(知道不完全是孩子的不對,但是心里的火氣實在憋不?。┡瓪鉀_沖地給孩子換衣服,怒氣沖沖地嘮嘮叨叨;

3.(哦,我現(xiàn)在疲憊加煩躁,朝孩子發(fā)火多半是我的錯,我不累的時候,孩子玩水,我的火氣好像沒這么大。但是,我現(xiàn)在實在憋得慌)得,坐下來喝杯茶,吃個蘋果,休息一刻鐘,晚飯晚一點開飯問題不大。

分析:

有1、2表現(xiàn)的大人,爆發(fā)以后往往會選擇后悔,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這是發(fā)生在父母身上最常見、最典型的“遷怒”行為。第3種表現(xiàn)的父母,則清醒地體察到自己情緒,知道自己怒氣的真正原因,并且在自己生氣的時候及時合理控制住情緒。這是對自己情緒負責、對孩子負責的媽媽。

父母們的不良情緒對寶寶所造成的傷害,家長們在生活中多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在小孩子們的面前時,更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美國育兒避免七種不良家教


有關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避免以下七種不良家教:

(1)父母品質不好:父母本身行為不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品行習慣。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氣筒,從而易被社會上的惡習所吸引,自暴自棄或逆反攻擊別人。

(3)父母文化素質低,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多表現(xiàn)為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使子女無所適從,容易流浪社會,出現(xiàn)各種行為問題。

(4)嬌慣溺愛型:由于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貪婪、懶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適應社會能力差,依賴性強,易受壞人引誘,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

(5)放任型:有些家長忙于工作、掙錢,認為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忽視了孩子的教育;還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無計可施而放任自流。

(6)矛盾型:父母間或與祖父母間,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態(tài)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護,孩子利用這種護短心理,說謊,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7)心理虐待型:目前打罵虐待孩子的少了,但由于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缺乏,心理虐待現(xiàn)象極為嚴重。一是剝奪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戲、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發(fā),望子成龍心切,逼著孩子學這學那,或盲目地與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諷刺挖苦孩子為刺激手段;二是負性心理刺激過強,對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記、跟蹤等,在他們眼里孩子總是不夠好。孩子好的行為不能得到及時的鼓勵,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成了問題兒童。

很顯然,不良家教的危害是嚴重的,直接影響著兒童的心身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常認為孩子小、不懂事,不注重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教育,一味地強制命令。有的家長抱怨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心血和財力,結果還是出了問題。這主要是以大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孩子的期望出發(fā),沒有根據(jù)孩子的心理和氣質特點因材施教所致。因此,重視兒童的心理衛(wèi)生,搞好家教,做到因材施教,才是防治不良家教的基本原則。

父母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導,但不喜歡父母的嘮叨。那么,指導與嘮叨有什么不同呢?

一、指導是親切的,是言簡意賅的;嘮叨則往往會有責怪、警告的成份。

二、指導是一種促進,是引而不發(fā),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而嘮叨常對孩子表現(xiàn)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三、指導的后果是孩子情緒穩(wěn)定,心情愉快;而嘮叨則是反復的單調刺激,使孩子厭倦、反感、苦悶。嘮叨的結果會形成兒童行為惰性,你不說幾次,孩子就不會去做。這種惡性循環(huán),還會導致子女獨立自主的積極個性被破壞。

一個人嘮叨,首先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對自己講出去的話,做了的事,由于不放心才會一次又一次的重復。再就是,個性屬于軟弱和緊張型的人特別容易嘮叨。

那么,父母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呢?

其一,不要信口開河。比如說,規(guī)定孩子做好作業(yè)再開飯,但有的父母話雖講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餓,就沒事找事地說:“你餓不餓?““快做快做,飯都涼了。你還想不想吃飯?“諸如此類自相矛盾的話,反映了自己感情的軟弱,說話不算數(shù),沒有威望??朔Z叨,首先在對孩子講話前要經(jīng)過一番理智過濾,不能信口開河。

其二,不要強行命令。多和孩子講悄悄話,家庭語言的低聲調是母子關系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氣氛惡化。如果讓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親切的語言在他的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尤其對幼小的孩子,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悄悄一句話比你大聲喝斥的作用大得多。

其三,不要事事叮囑。可以說,家長對孩子講的話雖然多,但許多都沒有講到點子上。事無巨細,都反復強調叮囑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寧,大人為孩子不聽話而氣憤,孩子在繁雜的語言環(huán)境里定不下心來做功課,結果會適得其反。

特別是對處在青春發(fā)育期的孩子,他們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有時更容不得家長的過度嘮叨。

逆反心理反映了當代青少年的特點,因為進入了青少年階段以后,比如說孩子的小學期是幼年期,到了18歲已經(jīng)就是一個成熟期。小學階段有很重要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依賴性,但是到了18歲以后往往想走向獨立。青少年階段就是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的階段。

他們要自我發(fā)展,但是知道還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他們認為自己會有很強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識面的缺乏,還要去繼續(xù)學習與奮斗。

在這樣情況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種闖蕩的特點,當然還有一種自閉的特點,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同齡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訴家長。

所以當家長過度詢問和建議,即使是正確的,但由于他們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的也是持反對意見的。

這樣產(chǎn)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這應該是青少年階段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

所以,家長不必驚慌,只要孩子沒有什么過激的言行,或者突然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和交往人群,就不要過度頻繁的嘮叨。

對待青春期孩子一些超前的社會觀,家長盡量多與孩子溝通并予理解。

少嘮叨,多指點,用讓孩子佩服和贊同的觀點與之交流,那么孩子的一切你必然了解于自己心中。

相關推薦

  • 怎樣才能孩子不磨蹭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一分鐘做計算訓練。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
    2021-05-14 閱讀全文
  • 怎樣才能夠避免對媽媽過分依戀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基本上在孩子生病或疲勞時會非常依戀媽媽,這時候媽媽也會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 這種母子依戀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孩子,除了自己的媽媽外,對其他人都很...
    2021-05-15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聽話 到現(xiàn)在眼看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可是孩子們愛說話吵鬧的毛病還是會有。到底要怎么才能夠讓孩子們聽話呢?其實也許這個想法的本身就不是完全正確的。孩子有別于我們成年人,他們的自控能力、注意力等都是比較弱的,我...
    2021-05-01 閱讀全文
  • 勿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孩子 父母們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傳染對寶寶,并影響著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應該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 心態(tài)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tài)將決定誰是坐騎,誰...
    2021-03-19 閱讀全文
  • 美國育兒避免七種不良家教 有關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避免以下七種不良家教: (1)父母品質不好:父母本身行為不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品行習慣。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氣筒,從而易被社會上的惡習所...
    2021-04-23 閱讀全文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一分鐘做計算訓練。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

2021-05-14 閱讀全文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基本上在孩子生病或疲勞時會非常依戀媽媽,這時候媽媽也會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 這種母子依戀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孩子,除了自己的媽媽外,對其他人都很...

2021-05-15 閱讀全文

到現(xiàn)在眼看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可是孩子們愛說話吵鬧的毛病還是會有。到底要怎么才能夠讓孩子們聽話呢?其實也許這個想法的本身就不是完全正確的。孩子有別于我們成年人,他們的自控能力、注意力等都是比較弱的,我...

2021-05-01 閱讀全文

父母們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傳染對寶寶,并影響著寶寶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應該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 心態(tài)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tài)將決定誰是坐騎,誰...

2021-03-19 閱讀全文

有關專家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避免以下七種不良家教: (1)父母品質不好:父母本身行為不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品行習慣。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氣筒,從而易被社會上的惡習所...

2021-04-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