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隨筆:手指歌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幼兒園小班語言手指歌說課稿 幼兒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本教材選擇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手指歌是幼兒喜歡的手指游戲,這個游戲能激發(fā)幼兒較強的想象力,促使幼兒在接觸教材時初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我在活動的一開始,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只手,然后告訴孩子手指的名字。如:大拇指,然后請孩子出示相應的大拇指。說對了,表揚。接下來認識下一個手指。等孩子認識了手指,孩子們自己參與了,這就為順利的教學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給幼兒手指名稱的知識儲備。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師、幼的“教”與“學”就更得心應手。
在玩《手指歌》這個游戲時,孩子判斷色彩的準確率很好,能正確說出各個手指的名稱?;顒右画h(huán)緊扣一環(huán),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的游戲形式,幼兒學習比較輕松、愉快!進而讓幼兒體驗成功學習的喜悅。在活動中我充分抓住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了解幼兒的需要,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這節(jié)課還是出現(xiàn)了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雖然用圖片排版的方式能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并且能讓幼兒實實在在的感受到自己創(chuàng)編的完整兒歌,但是卻禁錮了幼兒的思想,幼兒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我準備的圖片實在跟不上孩子跳躍騰飛的思維。另外,把動作過于細致的分解成是哪幾個手指完成的,讓代表這個手指的幼兒起來做出動作,大大降低了幼兒的積極性,并且難度過于大,實際是大家一起做跟能讓幼兒感受身體游戲的樂趣。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托班教育隨筆:手指會“融化”
漸漸地,小托班的哭聲消失了,我又開始發(fā)現(xiàn)了寶寶們的一些新問題,那就是自信心的缺失和膽怯心理的發(fā)生。一個月的時間,小托班寶寶的日常規(guī)范也多多少少學習了一些,只要上課小手放桌上的習慣也慢慢養(yǎng)成了。可是課間課間愛吃手指和撕咬衣服的習慣還是很普遍的,我們班的寶寶會無意識的把手指頭放到嘴里。
有一次,我組織寶寶集體在教室里玩玩具,我發(fā)現(xiàn)豪豪沒有和大家一起拼玩具反而在那咬手指玩。于是,我就主動去和他一起玩玩具,他仿佛很沒有自信的又開始撕咬衣角并且默默地不說話。這些小毛病無意識的進行著,我試圖去阻止他,可是沒有一次性成功。于是,我開始和他單獨坐下來私下交流起來,我說:“豪豪
,你有沒有吃過雪糕呀?你是不是會把雪糕放到嘴里咬呀咬,咬呀咬,最后甜甜的雪糕化成了水就跑到你的肚子里去了呀。”豪豪點點頭。我又說:“如果你繼續(xù)把手指放到你的嘴里玩,那么過幾天呀你的手指也會融化了跑到你的肚子里去了,那如果你沒有了手指,你就沒法吃好吃的東西,也沒法玩好玩的玩具了?!币粫墓Ψ?,豪豪慢慢的把手指從嘴巴里拿了出來,并且以后再也沒有咬手指的習慣了。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想教育好孩子,也許一些善意的謊言會勝過一些大的道理或者責罵。
教育隨筆:從興趣入手學兒歌
教育隨筆:從興趣入手學兒歌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xiàn)“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fā)展”的教學思想。經(jīng)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xiàn)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jù)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huán)境中,同時,再配上優(yōu)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jù)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jù)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xiàn)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教育隨筆:牽手
教育隨筆:牽手
每次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占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牽手當小班長,以“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滿足孩子們的心愿,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握一下他們的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凈”。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被蛘哒f:“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薄拔野职值氖直饶愕拇蟆?”隨后臉上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聲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對,沒有搶排頭的了。先搶一陣,再站隊的現(xiàn)象徹底地消失了。
“一個好的教育家,應該是半個心理學家。”此時,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認識。孩子們搶排頭,主要是想站在老師身邊和老師親近,引起老師的注意,通過皮膚接觸,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老師主動給孩子們一些撫慰性言語和動作,是迅速縮短教師與孩子們的距離,親近孩子們,滿足他們愿望的好方法。
教育隨筆:你我手牽手
跋山涉水時,有手于手的攙扶;患難共苦時,有心與心的靠攏,這是美好友誼的真實寫照。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們彼此手拉手,用真心與笑容建立友誼的堡壘。
進入中班以來,與幼兒園里的同伴不再陌生,牽手更是平凡。平日里老師的手牽著孩子的手,孩子的手牽著同伴的手……我們彼此手牽手,是接納,是友好,是關懷,是尊重,也是合作。
本月主題活動《你我手牽手》從引導幼兒感知美好友誼的開始,知道友誼對人來說非常的重要,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通過故事《夸夸好朋友》發(fā)現(xiàn)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愿意夸獎、肯定他人,會用語言、肢體動作肯定他人。再體育游戲《有你真好》中,幼兒三人一組合作前行,統(tǒng)一步伐,學習遷就彼此的行進節(jié)奏,感受朋友之間互助互愛的友情,體驗“有你真好”。
相信通過這一主題的學習,孩子們在認識自己和同伴的基礎上,懂得欣賞自己和他人,學會與人合作,知道一些交往禮節(jié),將自己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中。
教育隨筆:手指游戲對小班幼兒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對于幼兒來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在做手指游戲活動時,大腦、眼、手同時協(xié)調運動與發(fā)展,對視覺、聽覺、觸覺、語言等功能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手指游戲,就是利用手來進行表現(xiàn)、想象、創(chuàng)造,通過手部動作和對應言語去構造情境而開展的游戲活動。小班從入園之初就把手指游戲融入了幼兒的一日生活。
首先,將手指游戲作為活動開展前的“熱身運動”,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既鍛煉到手指的小肌肉群,既整理了活動秩序,又為活動的導入做了鋪墊;其次,將手指游戲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讓手指游戲滲透到常規(guī)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建立常規(guī)。如:“誰的小手藏得好——我的小手藏得好。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痹诮M織幼兒課前活動時,可以運用這樣的手指活動集中幼兒注意力,培養(yǎng)幼兒課前活動中的常規(guī)習慣。通過手指游戲讓幼兒有序地學習班級常規(guī),對于幼兒是非常適用的。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時間短,當孩子們對活動失去興趣時,可以巧妙的利用幼兒熟悉的手指游戲,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將活動繼續(xù)開展下去。此外,還將手指游戲作為幼兒餐前、離園等過渡環(huán)節(jié)時的小游戲,讓教師組織幼兒集中、排隊變得簡單、輕松。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數(shù)學學習扎根于兒童的生活和經(jīng)驗,由于幼兒年齡小,對于數(shù)的認識和理解記憶都很模糊,運用手指游戲幫助孩子學習數(shù)學,如:一座房、兩塊糖、三把傘、四把槍、五副眼鏡、六碗湯、七只白兔、八頭象,再加九朵小紅花,十個小朋友笑哈哈!孩子在游戲中既鍛煉了協(xié)調能力,還能理解數(shù)的概念。
俗話說:“手巧心靈,心靈手更巧?!笔种赣螒蜃尯⒆拥闹腔墼谥讣饷劝l(fā),不僅能夠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和控制能力,更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
教育隨筆:該放手時就放手
萌萌從家里帶來一本新圖書,認真地坐在那看著,明明看見了,高興地跑過去,搶著要看,萌萌連忙把書藏起來,不給明明看。明明流著淚,撅著嘴巴,一臉被欺負的樣子,跑過來跟我說:“老師,萌萌不給我看圖書!”看到這種情景,也許有的父母會趕緊去哄明明,把萌萌的圖書拿給明明,或者給明明重新找一本書。這樣的結果會怎樣呢?顯然,明明不會再哭了,而且很高興。但明明會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是對的,自己不高興、哭鬧是有道理的,這種情緒成為他獲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樣。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排除對他的注意,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也許他會哭一會兒,這個沒必要擔心,適當?shù)目奁鼘ι眢w是有利的。相信他不會哭的時間很長,沒人理會自然會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強,他會靜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書?知道生硬的搶奪不起作用,相信態(tài)度會有所轉變,友好地跟伙伴交談——“萌萌,我和你一起看書,好嗎?”、“萌萌,我給你用我的彩筆,你給我看看你的書,好嗎?”、“萌萌,我的好朋友,剛才搶你的圖書是我錯了,對不起!我們一起看書,好嗎?萌萌不會再次把書藏起,結果是兩個小伙伴一起高興地看書。相信明明以后再也不會粗暴地搶書
日常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一一處理,一些所謂的“幫助”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造成孩子的膽小怕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不良習慣的形成。所以要求我們對孩子適當放手,遇到問題時,首先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相信比我們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11月隨筆——兒歌之妙用
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的衣服也穿的越來越多,因此,每天午睡穿脫衣服的過程便成了我們最忙碌的時刻,手里已經(jīng)在不停的幫忙了,可是還有孩子在一邊哭一邊喊:“老師,我不會穿衣服?!边@樣沒幾天下來,我和小聞老師就有些支持不住了,決定開始有意識的教孩子們穿衣服,有些能力強的幼兒在幾次的學習以后就已經(jīng)掌握了穿衣服的本領,可是還有個別幼兒手把手的教就是不肯動一動,可急人了。
有天下午午睡起床,班里又出現(xiàn)了上面的鏡頭,靈機一動我拉起一件衣服一邊示范一邊說:“我是能干的小朋友,抓住衣領翻跟斗,左鉆洞,右鉆洞,整整齊齊不受凍?!蔽疫€沒說完
,教室里一下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用好奇的眼神看著我。我順勢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邊念兒歌邊學穿衣服,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跟上來了,我再“小紅星”來打打氣,就連我們最不愿意動手的松松小朋友也努力的把手從袖子里伸了出來??粗⒆觽兡歉闭J真的樣子,最后我給每個孩子都獎勵了一個光榮的“小紅星”。
穿衣服,對大人來說事情很簡單,但是對于一個剛脫離家庭中“眾星捧月”地位的孩子來說又是異常困難。靈活、有趣的兒歌不但教會了幼兒穿衣服的方法,而且為枯燥的學習過程增添的無盡的樂趣,事半功倍。我想,以后只要我們勤動腦,再難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的。
教育隨筆:手語風波
今天的課堂再上一堂語言課,內容是看圖講故事,為了幫孩子們理解故事內容,我邊講邊演示著,孩子們聽的可認真了,接著我請孩子們創(chuàng)編剛才的故事,只見琪琪沒有講述,而是在那兒手舞足蹈,同桌的小朋友都盯著她一個人看,看著她的表情和動作,我覺得非常生氣,嚴厲地說出了她的名字,旁邊的云云說:“老師,琪琪說這個圖上的小朋友是聾啞人,她見過聾啞人,正在給我們打手語呢。”我看了看剛才掛圖上的內容,可不是么,真的就像一個聾啞人的故事,我對著琪琪說:“你觀察的可真仔細。老師都沒有看見,你能把你的故事說給我們大家聽聽么?”“好的”。琪琪大聲的說著自己編的故事,說完了,還說道:“老師,我昨天看了電視上有好多聾啞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還跟著學習了許多手語呢。”
都說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許多孩子的行為背后是美好的愿望和良好動機,我請全班小朋友跟著琪琪學習手語,同時也讓我明白了,生活中我們只要有耐心去觀察了解,才能避免誤讀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