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父母教育孩子的7大誤區(qū),快來看!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教育孩子誤區(qū)一:不要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
父母不要輕易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一旦諾言許下,則一定要做到堅守不變。無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遠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間最基本的信任也會因此受影響。
教育孩子誤區(qū)二:不要讓孩子產生疏遠感
孩子幼時所承受的孤獨及疏遠感會對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無論工作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要長時間地遠離孩子,要始終將孩子視為生活的中心。
教育孩子誤區(qū)三: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是家庭禁忌
夫妻之間難免會發(fā)生一些口角,但切記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zhí)??粗改浮皬堁牢枳Α薄⑾嗷ブ櫫R,孩子便會陷入一種極度不安與恐懼當中,這最終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
教育孩子誤區(qū)四: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腳的樣子,會幫助他們處理一切事務;另一種即使心中極不耐煩也會等著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謂熟能生巧,在反復的嘗試過程中,孩子便會掌握獨自處理事務的要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從中獲得自信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才是萬金難求的。
教育孩子誤區(qū)五:不要因為上班就對孩子感到內疚
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上班一族便對孩子產生愧疚之感,更不要因為自己在孩子的問題上稍有疏忽便對此事一直念念不忘,惋惜、自責,這只會使孩子對你有更多耍性子的借口,或者說會留給孩子繼續(xù)依賴于你的余地。
教育孩子誤區(qū)六:命令般的語氣會令孩子的心情變壞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fā)號施令或指手畫腳。因此,在打算與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處理某事時,記得要婉轉地對其加以勸導,而不是采用強硬的語氣發(fā)布命令,最好能夠及時給予孩子適當?shù)奶嵝鸦蚴墙ㄗh,使孩子自覺地做出處理。
教育孩子誤區(qū)七: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媽媽不應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而應首先了解孩子對于什么事物感興趣,最好帶他進入相關領域體驗一番,從而自然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動力及關注度。須知,強迫孩子學習極有可能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并對學習失去興趣。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上班族爸媽:教育孩子要避開這些誤區(qū)
現(xiàn)代社會壓力大,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就不能與社會脫軌,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家庭都是隔代撫養(yǎng),這樣的現(xiàn)象也是極為普遍的。上班族父母平時工作繁忙,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有限,但是不管什么時候孩子都是你一切努力的最終結果,因此對于孩子的教育一定不能疏忽。對于很多的上班族父母來說,平時工作不錯,可是在教育上卻總是陷入誤區(qū)。下面列舉了上班族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誤區(qū),希望對于更多的家長來說能夠有警示作用。1、不要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父母不要輕易對孩子許下無法履行的承諾,一旦諾言許下,則一定要做到堅守不變。無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遠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間最基本的信任也會因此受影響。2、不要讓孩子產生疏遠感孩子幼時所承受的孤獨及疏遠感會對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無論工作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要長時間地遠離孩子,要始終將孩子視為生活的中心。3、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是家庭的禁忌夫妻之間難免會發(fā)生一些口角,但切記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執(zhí)??粗改浮皬堁牢枳Α?、相互謾罵,孩子便會陷入一種極度不安與恐懼當中,這最終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4、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腳的樣子,會幫助他們處理一切事務;另一種即使心中極不耐煩也會等著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謂熟能生巧,在反復的嘗試過程中,孩子便會掌握獨自處理事務的要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從中獲得自信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才是萬金難求的。提示:經驗的積累會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即使日后遇到何種困難,他們都不會輕易被挫折擊倒,而只會變得越戰(zhàn)越勇。5、不要因為上班就對孩子感到內疚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上班一族便對孩子產生愧疚之感,更不要因為自己在孩子的問題上稍有疏忽便對此事一直念念不忘,惋惜、自責,這只會使孩子對你有更多耍性子的借口,或者說會留給孩子繼續(xù)依賴于你的余地。提示:面對家人時也要始終保持著那份自信。請記住,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才是對家人及自己的最大鼓勵。6、命令般的語氣會令孩子的心情變壞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fā)號施令或指手畫腳。因此,在打算與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處理某事時,記得要婉轉地對其加以勸導,而不是采用強硬的語氣發(fā)布命令,最好能夠及時給予孩子適當?shù)奶嵝鸦蚴墙ㄗh,使孩子自覺地做出處理。提示:人的心理有時就是這么奇妙,如同那隨風搖擺的蘆葦一般,受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起伏不定,變幻莫測。7、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他人是非純真的孩子就如同一面鏡子,他會將無意中自父母身上學來的言行如實反映出來。倘若父母吐露對于保姆的不滿,或是背地里對孩子的老師肆意謾罵,即便那只是一種無意行為,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輕視自己的保姆或老師。提示:父母的言行舉止,哪怕只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動作、小習慣也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8、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媽媽不應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而應首先了解孩子對于什么事物感興趣,最好帶他進入相關領域體驗一番,從而自然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動力及關注度。須知,強迫孩子學習極有可能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叛逆心理,并對學習失去興趣。提示:首先就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使他們有個穩(wěn)定的情緒,父母給了他們足夠的愛,他們自然也會為不辜負父母的信任及期待,做出最大的努力。9、不要將孩子視為人生負擔撫養(yǎng)孩子長大的過程會令你感到疲憊與傷心,但孩子為你帶來的幸福卻遠勝于它。當然,就經濟方面而言,有了孩子以后定然要比兩人生活時拮據(jù)很多,但孩子所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一定會讓你感覺這一切都很值得。10、再苦再累也不要對孩子發(fā)脾氣無論處于何種情況下均不能使孩子對媽媽的工作產生反感。出于本能,孩子們都不希望媽媽離開自己,因此他們會認為媽媽之所以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之所以會發(fā)脾氣、抱怨,都是因為媽媽需要去工作。所以,上下班時,媽媽一定要始終保持微笑,令孩子感到上班對于媽媽而言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孩子認同“上班族媽媽”的形象。提示:倘若這一天真的非常疲憊,媽媽可以將自身狀態(tài)如實地講給孩子聽,告訴他自己為什么會不高興,告訴他自己也需要休息,并嘗試取得孩子的諒解。讓孩子學會去理解、體諒人。
誤導孩子教育的4大誤區(qū)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出這句話。有些媽媽們回答「寶貝,你是從媽媽肚子里來的」,有些媽媽們則回答「你是我們撿來的」。
后者的回答也許是一句玩笑話,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問出這類問題時,意味著他已經有了淺顯的性認識。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了。
在給孩子做性教育的時候,家長們最常進入以下 4 個誤區(qū)。
誤區(qū) 1
性教育太早沒有用
有些家長會說:我的孩子還小,沒有必要講這些。
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家孩子太小。
其實,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有了性別意識。
性別教育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
家長們在給孩子買東西,挑花樣、選顏色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做性別教育。
所以,性教育,從 0 歲就已經開始了。
誤區(qū) 2
性教育容易導致性早熟
當孩子問起一些性問題時,有些家長羞于啟齒,刻意回避。
家長千萬別去回避這些問題,你不告訴他,他也會自己去找答案。
街頭巷尾充斥著大量的流產、墮胎廣告,孩子并沒有辨別信息真假的能力,這些信息很容易讓孩子迷失。
有些孩子則過早地出現(xiàn)了性行為,而家長則要承擔孩子發(fā)生性行為的后果。
掌握一些小技巧解答孩子的性問題,可以避免孩子發(fā)生錯誤行為。
誤區(qū) 3
孩子不問我不答
大部分家長不會主動和孩子聊起性的話題,總覺得這方面有些隱晦。
其實,在適當?shù)膱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孩子會印象更加深刻。比如:
當我們在給孩子清洗私處的時候,就可以主動聊起性器官的話題。當然,我們要想一想怎么和孩子說,孩子才能聽的懂。
這個時候,就可以告訴孩子哪些部位別人是不能觸碰的。
又或者當媽媽們來例假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為什么要穿和孩子類似的紙(wei)尿 (sheng) 褲 (jin)。
誤區(qū) 4
性教育只能防性侵
如果,你認為性教育只能防性侵,很遺憾,你做錯了。
性教育,不僅能防性侵,還能教孩子怎么做人,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95 后的平均戀愛年齡已經提早到 12 歲左右。從這個數(shù)字可見,孩子們在初中甚至小學就會開始他們的戀愛生活。戀愛則容易刺激孩子們發(fā)生性關系。
如果性教育不及時跟上,等到孩子在性行為上受到了傷害再來教育恐怕為時已晚。
性教育,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教會孩子愛惜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尤為重要。
來看看明星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明星也是平常人,明星媽媽爸爸對于養(yǎng)育自己的寶寶又有什么絕招和經驗呢?想知道嗎?那就快來取經吧!
楊瀾:只希望孩子快樂
不覺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yǎng)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于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于丹:向孩子學習
于丹認為她身為母親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向孩子學習,共同成長。千萬不要把小孩子當成一個接受吃的、接受喝的、接受教育的小載體,他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他的想法往往會教育父母。
王海珍:鼓勵淘氣
我跟他一起玩,他現(xiàn)在太小,我沒有管束太多,在地上爬,弄臟點沒關系,只要不磕著碰著就行。我覺得男孩淘氣是好事,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我們應該去鼓勵。
劉儀偉:記錄孩子成長
“什么時候拉臭臭,什么時候吃了1/3個蘋果,這些都要記下來?!弊蛱?,劉儀偉在電話中笑著向記者表示,育嬰記錄是一定要做的,現(xiàn)在他已經記了厚厚一本。
李連杰:尊重孩子
女兒早在6歲時就已經兩次榮獲全國舞蹈大賽的金牌冠軍。當有人問他如果女兒希望向演藝圈發(fā)展,他是否會支持時,李連杰表示,自己會尊重女兒對自己人生和事業(yè)的選擇。
王艷:與孩子親密相處
為了做好媽媽,王艷學了很多育兒的知識,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王艷的理想是,付出時間去和球球相處,與他建立一份親密的感情。跟上他的腳步,和他一起成長,這樣就可以永遠和他做朋友。
父母3大誤區(qū)扼殺孩子天分
誤區(qū)一:孩子發(fā)呆就是有問題
如果媽媽看到孩子一個人坐在房間里,什么都沒做,只是看著窗外的天空發(fā)呆,一般都會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或者是在浪費時間。
鄒小兵認為,孩子發(fā)呆也是一種學習,盡管可能本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處于一種學習狀態(tài)中。他介紹說,學習分為“外顯性學習”和“內隱性學習”,前者表現(xiàn)為學習英語課程,學習某項技能等,后者則是一種無意識學習。
他還說,在我們覺得什么都沒想時,大腦也是在儲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識去努力地實行而已。
誤區(qū)二:“迷信”智力測試
圓圓快3歲了,在說話、運動、背兒歌、數(shù)數(shù)等許多方面與同齡寶寶比起來,似乎差一些。媽媽帶著圓圓去做智力測試。
面對著很低的測試分數(shù),媽媽難過不已?!爸橇y驗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據(jù)這個分數(shù)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簽,那么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對這些孩子的成長發(fā)展造成傷害?!?/p>
鄒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后于心理學的實際發(fā)展,只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很可能因此而抹煞了孩子其他能力的發(fā)展。
誤區(qū)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這些行為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笨孩子”的表現(xiàn)。
鄒小兵教授介紹說,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xiàn),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
鄒小兵還舉例說,“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
80后父母育兒的3大誤區(qū)
曾經在人們心中還是孩子的“80后”也開始為人父母了,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對自己的幼兒教育想法和做法過度自信的群體,在育兒過程中,往往喜歡根據(jù)自身成長經歷總結相反的教育方式,甚至下意識照搬父母教育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寶貝。專家說,80后父母在家教問題上存在的問題將會左右到孩子未來的發(fā)展。
下面總結了幾個80后家長教育子女中的誤區(qū),讓我們看看這些錯誤,您身邊有沒有。
誤區(qū)一:
愛孩子就給他最優(yōu)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話說: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讓我們有條件為寶貝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物質生活條件!經常能聽到家長之間溝通如何為孩子選購精加工營養(yǎng)品,經常看到孩子手中幾百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長帶著未滿6歲的孩童穿梭于各類學習班,而忽視孩子在成長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體驗的過程。
“看似家長的投入?yún)s并非適合寶貝的成長?!庇捉虒<艺J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從父母處直接經驗的獲得,在生活中學會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學會學習?!安粦獙W習視為結果的展示,更應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促進。家長需要從孩子自身需求出發(fā)、從寶貝年齡特點出發(fā),讓寶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根本生活學習過程的快樂體驗?!?/p>
誤區(qū)二:
教育孩子啥事都講民主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們崇尚自由、民主,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凡事也要民主。
有的家長認為對于孩子的每個要求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認同就是先進的、民主的。在家庭教育中無具體評價的賞識,如在孩子做對任何事情時,家長的贊賞語言都會是“寶寶真聰明”,不忍心拒絕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無理要求的不快,認為這樣可以給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教養(yǎng)環(huán)境。
專家認為,這樣的做法恰恰忽視了一點:沒有原則的“民主”是對孩子一味的縱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看似‘民主’的教育環(huán)境卻是讓孩子陷入欲望滋生的‘黑洞’,使得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帶來的快樂,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能在社會生活中換位思考,從而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p>
誤區(qū)三:
把孩子當小大人對待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希望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愿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
初為人父母的80后家長對自己寶貝有著較高的期望,甚至將孩子當做自己的翻版培養(yǎng),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設計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項目、用成人定勢思維來規(guī)范寶貝的行為。
“當寶貝用自己的視角來認識世界時,家長不斷地將自己的意識灌輸?shù)胶⒆拥念^腦中,使得孩子說大人話、做大人事兒,為此家長還沾沾自喜?!睂<姨嵝鸭议L,隨著寶貝的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點,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為孩子選擇活動,忽視寶貝自身的需求從而讓孩子們產生逆反的心理?!霸诩彝ソ逃?,‘教育’二字是雙邊活動,不僅僅是家長教育子女,孩子們的行為也是教育父母的過程,年輕的父母應在家庭教育中視子女為伙伴,放低自己的年齡試著用兒童的思維方式與寶貝共同思考、游戲,擺正家庭教育的天平?!?/p>
父母陪伴孩子的3個誤區(qū)
父母陪伴孩子的3個誤區(qū)
1、可以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么大問題,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睡到中午才起來,那就成問題了。關鍵是等到寒假結束,需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guī)律作息,由于原先生物鐘已經打亂了,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對策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guī)矩來,稍稍寬松一些,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但這并不意味著寒假沒有規(guī)矩。睡懶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時候。
2、可以徹底放松
有不少家長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于已經上學的孩子來說,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yè)還是要完成的。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有一定時間練習,不能隨意間斷,即便在寒假里也需要堅持。
對策
父母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guī)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guī)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于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么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3、讓孩子“宅”在家
孩子在家或僅是老人陪伴,容易一整天抱著電子設備??刺嚯娨暋⑼骐娔X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不僅容易發(fā)胖,而且精神狀態(tài)也不好,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對策
周末家長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逛逛,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家長上班的時候,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還可以鼓勵他跟小區(qū)里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自有他們的樂趣,也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
注意不要給他太多“不可以”,手、臉、衣服、鞋子弄臟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時候讓他盡興,不要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
教育孩子的誤區(qū):“打”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免不了經常犯錯誤,有的父母對孩子犯錯而采取的方法是:打。其實,打孩子既傷了孩子的身體,又會讓孩子形成逆反的性格,這種方法要不得。
打孩子有許多危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態(tài)度越打越強硬,甚至會發(fā)展到與父母對抗乃至自暴自棄的程度;面對家長的壓力,孩子表面服輸?shù)珒刃牟环?,認為“好漢不吃眼前虧”,形成看風使舵、看臉色行事的習慣;“逼”孩子產生絕望、報復的心理,如,有的孩子就視親人為仇人,甚至發(fā)生殺死親人的慘劇;父母動不動就打孩子,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性格,在行為上也會給孩子一種攻擊性示范;父母打孩子,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喪失大人的威信……
筆者認為,當孩子有不良行為時,為人父母的要從孩子的長遠角度考慮,循循善誘地引導、娓娓地教誨,一定能使孩子在一點一滴中形成正確的行為或習慣。孩子獲得的不是皮肉之苦所帶來的消極被動的警戒,而是深刻于心靈深處的做人的感悟。
俗話說,兒女好,窮家可以變富家。反之,富家必然變窮。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中長期投資,教育孩子尤其要重視品德和性格,做父母的責任就在于此。
父母應走出“聽話”教育的誤區(qū)
“聽話”,這是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口頭禪。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這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下人們的一種共識。
一位咨詢者談起父母對他進行聽話教育的歷程?!靶〉臅r候,姥姥照看我,媽媽上班前總是反復叮囑,要聽姥姥的話。媽媽下班回來之后也常常問我,今天聽姥姥的話沒有。我三歲后上了幼兒園,媽媽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兒園,臨走時也總是一句話,聽阿姨的話;每天晚上去接我,也常常問我,今天聽阿姨的話沒有。我上小學時,每天都叮囑我聽老師的話,上課要用心聽老師講。上了中學還是經常叮囑聽老師的話。后來我工作了,也經常叮囑我要聽領導的話,看領導的臉色辦事。好像在我的記憶中,‘聽話’二字是媽媽對我講得最多的?!?/p>
盡管沒有做過大規(guī)模的調查研究,但從我平時對家長教育孩子的觀察和我對一些同學的訪談中,可以總結出“聽話”是中國家長對孩子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字。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對不對呢?對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孩子在小的時候,自理能力很差,讓孩子按照父母或保護人的意愿去活動,避免出現(xiàn)危險,這無疑是對的。但是,孩子逐漸長大,自我意識逐漸得到發(fā)展,在這個時候,父母的叮囑、關心、愛護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總用“聽話”兩個字抽象、概括地進行教育。
總是用“聽話”兩個字去教育孩子,勢必在孩子的幼小心靈里灌輸一種觀念:大人的話,包括父母的話、老師的話都是對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獨立思維的發(fā)展,限制了兒童獨立行為的發(fā)展,限制了兒童質疑精神的發(fā)展,會給孩子形成唯唯諾諾的性格創(chuàng)造條件。
試想,一個孩子處處、事事按照父母的話去做,按照老師的話去做,他沒有自己提問題的心理空間,沒有表達自己看法的余地,再夸大地講,他不是變成一個機器人了嗎?自己的言行是受別人支配的。試想,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能有創(chuàng)新人格嗎?能有創(chuàng)新意識嗎?能有創(chuàng)新能力嗎?他們大概只會看著父母的眼色辦事,看著老師的臉色辦事,看著領導意圖辦事。
我們不是一概反對聽家長和老師的話、聽領導的話,而是說要通過孩子的理解,本人獨立的思維,批判性地去接受別人的話,而不能千篇一律地“聽話”,不折不扣地“聽話”。
中國家庭教育要求“聽話”的傳統(tǒng)是中國小農經濟在家教問題上的反映。小農經濟時代,求得生活安安穩(wěn)穩(wěn),不惹是生非,不出頭,孩子乖乖地長大做一個老實人就可以了。這種小農經濟下聽話教育觀念培養(yǎng)不出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人,培養(yǎng)不出敢作敢為、敢為真理而奮斗的人。
聽話教育是缺乏民主的教育。封建時代的家庭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孩子要絕對服從父母,這種家庭教育缺乏民主的精神,也是社會生活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
如今人類社會已進入了新時期。新的時期呼喚著心理素質高的人才,新的世紀必然會造就數(shù)以千萬計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科學精神的高級人才,也將造就數(shù)以億計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科學精神的普通勞動者。中國家庭傳統(tǒng)的聽話教育已遠遠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了,不徹底改變家庭的聽話教育無法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要、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無法適應新世紀對普通勞動者的要求。
哪個家庭改變教育觀念快,哪個家庭就為孩子成長帶來益處。我們家長眼光要放開,胸襟要寬闊,要看到孩子的未來,看到未來世界對孩子的需要,把我們今天的家庭教育與21世紀需要人才的要求相適應。
我們反對“聽話教育”并不是反對孩子什么都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什么都不聽老師的話,并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反對父母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