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手指編故事》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手指游戲,創(chuàng)造出各種形象.并能用完整的語言流利、完整的表達。

2.幼兒愿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敘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并學會安靜傾聽故事。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講述。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能用手指模仿出不同的動物。

2、物質準備:故事準備《路上的大石頭》,手指游戲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理解教師發(fā)出的指令,跟隨教師進行手指游戲創(chuàng)編故事。

難點:幼兒能夠安靜的傾聽他人的說話并能夠大聲的在幼兒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玩手指游戲,進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兩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三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四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烏龜,五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鳥飛,提問:

(1)我們的手指游戲中出現了那些動物?我們的手指真神奇,可以變出各種動物,寶寶們可要充分用自己的小腦袋想想我們的手指能變出什么動物喲。好了接下來先看老師怎么做,小朋友們認真看。

(2)寶寶們注意看:老師的手指會說話,你們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辮子……)yJs21.com

(3)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4)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5)老師做了這么多手勢.你會做什么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6)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么故事。(幼兒先模仿教師用手指游戲講故事,教師有必要將動作拆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大家一起做一做、說一說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5)誰愿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6)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3.創(chuàng)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著怎么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活動延伸:

幼兒在活動過后嘗試用手指游戲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指游戲,和爸爸媽媽進行手指故事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需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興趣和自主性,更需要教師對整個活動的把控能力,要充分發(fā)揮以幼兒為主體的特點,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敢說、想說、能傾聽。將手指游戲運用到講述活動中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興趣,活動內容也較為豐富,符合教師和幼兒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但是活動中由于自己對活動過程有遺忘,導致目標三沒有達成,因此在活動之前應該多準備充分,避免類似情況發(fā)生。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設計游戲、音樂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準備了小貼畫來鼓勵幼兒。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保護手的方法。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難點是了解五個手指的不同名稱。

活動準備

1.硬紙板做的“大手”。

2.每人5個可以套在手上的小指偶。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大手”做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2.引導幼兒進行指偶表演,認識每個手指的名稱。

教師套上指偶進行表演,依次介紹手指的名稱。

教師看著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教師將指偶分發(fā)給幼兒,請幼兒在五個手指上套上指偶,練習做手指操。

3師生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手。

4.教師做總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等各個方面得到很大的啟發(fā),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等觀點;設計個領域活動,加強老師幼兒之間的整合與滲透,能夠準確了解幼兒學習,個性等各方面,但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先引導幼兒認識手,認知手的一切,讓他具有一定的現實性,讓幼兒在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認識方法。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人類的手指蘊涵著人身的許多秘密。伸出您的手指來,讓科學家給您看看“手相”。

中班優(yōu)質語言教案反思《手指編故事》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起來,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真實、有趣的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本次活動意在通過采用幼兒都喜歡的手指游戲作為引子,將手指游戲和故事講述相結合,在調動幼兒興趣的基礎上運用手指游戲做出不同的形狀,再由教師通過語言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由幼兒選擇感興趣的動物進行編故事,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意愿,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手指游戲,創(chuàng)造出各種形象.并能用完整的語言流利、完整的表達。

2.幼兒愿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敘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并學會安靜傾聽故事。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能用手指模仿出不同的動物。

2、物質準備:故事準備《路上的大石頭》,手指游戲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理解教師發(fā)出的指令,跟隨教師進行手指游戲創(chuàng)編故事。

難點:幼兒能夠安靜的傾聽他人的說話并能夠大聲的在幼兒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

五、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玩手指游戲,進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兩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三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四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烏龜,五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鳥飛,提問:

(1)我們的手指游戲中出現了那些動物?我們的手指真神奇,可以變出各種動物,寶寶們可要充分用自己的小腦袋想想我們的手指能變出什么動物喲。好了接下來先看老師怎么做,小朋友們認真看。

(2)寶寶們注意看:老師的手指會說話,你們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辮子……)

(3)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4)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5)老師做了這么多手勢.你會做什么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6)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么故事。(幼兒先模仿教師用手指游戲講故事,教師有必要將動作拆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大家一起做一做、說一說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5)誰愿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6)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3.創(chuàng)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著怎么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六、活動延伸:

幼兒在活動過后嘗試用手指游戲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指游戲,和爸爸媽媽進行手指故事游戲。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需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興趣和自主性,更需要教師對整個活動的把控能力,要充分發(fā)揮以幼兒為主體的特點,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敢說、想說、能傾聽。將手指游戲運用到講述活動中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興趣,活動內容也較為豐富,符合教師和幼兒寓教于樂,寓學于樂。但是活動中由于自己對活動過程有遺忘,導致目標三沒有達成,因此在活動之前應該多準備充分,避免類似情況發(fā)生。

幼兒園中班教案《手指數數》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理解動詞的具體含義,能用相應的動作表達出來。

3、認讀重點字詞:敲、叉、切、捏、鉤。

4、樂意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6、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有手指游戲的經驗,對詩歌中提到的物體有一定認識。

2、物質準備。

自制數字寶貝1—10、和數字相對應的實物、字卡、音帶。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游戲:音樂《找朋友》,幼兒隨音樂找到自己的朋友入座。

二、感知理解活動

1、引導語:

小朋友剛才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自己的朋友。你們看!(出示數字寶貝)

2、師幼互動:

⑴、請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數字寶貝和平??吹降臄底钟惺裁床煌??老師的數字寶貝會變魔術,請小朋友閉眼。(數字寶貝不見了,變到了老師的魔袋里)。

⑵、請幼兒猜猜魔袋里的物品時數字寶貝幾變成的?(數字寶貝1—小棍、數字寶貝2—剪刀……)

請幼兒說說這些物品,都有什么作用呢?(小棍,敲敲敲;剪刀,剪剪剪……)

⑶、將實物按詩歌的順序排列,幼兒根據實物圖完整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

三、游戲活動:

1、游戲:接龍游戲。

根據實物圖朗讀詩歌,可師幼朗讀、幼兒分組朗讀。

師(幼):小棍1……

幼:敲敲敲(邊做動作邊朗讀)……

2、游戲:看誰反應快。

引導語:再次請幼兒閉上眼睛,猜猜數字寶貝帶來了誰?(出示字卡)依次向幼兒介紹數字寶貝的朋友——字卡。

師:小棍1……

幼兒迅速找到敲……字卡,讀出字詞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創(chuàng)造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可根據幼兒對詩歌的理解進行詩歌的動詞創(chuàng)編或是數字創(chuàng)編。

1、動詞創(chuàng)編:我來敲門,敲敲敲;我會剪紙,剪剪剪……

2、數字創(chuàng)編:鉛筆1,寫寫寫;鴨子2,游游游……

五、結束活動

數字寶貝給我們變了好看的魔術,我們還和數字寶貝的朋友(字卡)做了好玩的游戲。數字寶貝還有一個更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去數字的世界里遨游吧?。◣ьI幼兒觀看VCR《數字歌》,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幼兒對數字的認知。)

活動延伸:

1、園內延伸(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投放掛圖、音帶、字卡,幼兒進行朗讀、識字,并引導幼兒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

圖書角:幼兒閱讀詩歌(劃指跟讀)《手指數數》。

益智區(qū):幼兒做詩歌讀本第七頁的練習“連線做動作”。

2、家庭延伸。

⑴、親子游戲《接龍游戲》。

家長和幼兒共同朗讀詩歌,家長:小棍1……。孩子:敲敲敲……。家長可和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朗讀,也可同孩子一起進行詩歌創(chuàng)編。

⑵、家長可輔導孩子學習書寫詩歌讀本的第3—4頁的漢字,要提醒孩子注意書寫的姿勢和字的筆畫、結構。

活動反思

這首詩歌以幼兒的需要為基礎,把語言活動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雖然是大班上學期教學內容,但根據中班幼兒的語言教學目標和本班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在對中班的下學期幼兒的實際教學活動中并不是很困難,教師以魔術師的身份和幼兒進行互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guī)模式,大大的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迫不及待的等待老師帶來下一個魔術、玩下一個游戲。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對幼兒的提問采取了開放式提問,以幼兒為主體,鼓勵幼兒大膽的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只是作為“旁觀者”的角色來做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建立的全新的師幼互動關系的提問方式,培養(yǎng)了幼兒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變通性、精密性,還有利于鍛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各環(huán)節(jié)的進行較為流暢,相比較來說在幼兒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顯得稍弱一些,可能是創(chuàng)編對中班幼兒來說由于幼兒的知識經驗稍顯欠缺而導致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繼續(xù)改進,也希望老師、同行們對整個教學活動多提寶貴意見!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大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部動作的靈活性,了解手指的用處,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手指》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了解手指的用處。

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手指圖片、豆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觀察老師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老師身體的什么部位在動?

幼兒:肩膀在動,胳膊在動,膝蓋在動,腳在動,腰在動,手指在動......

2、老師伸出一根大拇指——很棒

老師伸出兩根手指——耶

老師伸出三根手指——OK

老師伸出四根手指——切切切切切

老師伸出五根手指——拍拍拍(你好你你好)

3、在屏幕中出示六張圖片,讓幼兒觀察

(1)師:讓幼兒說一說有幾張圖片?(六張)

六張圖片中有一張不是用手指做的事情,是哪一張?

幼兒:是第三張,用腳在走路

(2)哪一張是用手指在動的?在干什么?

幼兒:第二張圖再用手寫字(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

第四張圖再用手拿筷子(用到了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

第六張圖再用手搭積木(五個手指都用到了)

第一張圖再用手開門

第五章圖是在用手按鈴

4、讓幼兒自己表揚自己(唱歌的方式)

5、老師講小故事——五根手指的故事

提問:幼兒喜歡哪根手指?

6、游戲:抓豆子比賽(白蕓豆)

老師先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的抓豆子,讓幼兒看看能抓出幾個豆子,然后用多個手指頭去抓,看能抓幾個豆子。

讓幼自己體驗抓豆子,哪些手指合作能抓的最多?(手指全部合作,會抓的更多)

活動延伸:

學習手指操

手指操兒歌:

一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呀爬。

二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

三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

四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螃蟹,爬呀爬呀爬。

五個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花蝴蝶,飛呀飛呀飛。

六個手指頭啊六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老黃牛啊。

七個手指頭啊七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望遠鏡啊。

八個手指頭啊八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小手槍啊。

九個手指頭啊九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小鉤子啊。

十個手指頭啊十個手指頭啊變啊變啊變成好孩子坐坐好。

活動反思:

手指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活動緊緊圍繞目標來展開。引導幼兒聯(lián)系已有經驗探索未知,想象表現各種有趣的手指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從而大大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與動手能力。發(fā)展手以及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
    2021-03-05 閱讀全文
  • 中班優(yōu)質語言教案反思《手指編故事》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起來,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真實、有趣的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本次活動意在通過采用幼兒都喜歡的手指游戲作為引子,將手指游...
    2020-09-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手指數數》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理解動詞的具體含義,能用相應的動作表達出來。 3、認讀重點字詞:敲、叉、切、捏、鉤。 4、樂意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
    2020-12-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大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部動作的靈活性,了解手指的用處,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手指》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了解手指...
    2021-04-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手指謠》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快樂手指謠》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復習點數1——5,幼兒熟悉紅、黃、綠、藍四色,發(fā)展幼兒十指協(xié)調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快樂手指謠》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熟...
    2021-04-09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

2021-03-05 閱讀全文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起來,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真實、有趣的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本次活動意在通過采用幼兒都喜歡的手指游戲作為引子,將手指游...

2020-09-3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美,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2、理解動詞的具體含義,能用相應的動作表達出來。 3、認讀重點字詞:敲、叉、切、捏、鉤。 4、樂意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

2020-12-19 閱讀全文

大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手部動作的靈活性,了解手指的用處,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手指》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了解手指...

2021-04-05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快樂手指謠》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復習點數1——5,幼兒熟悉紅、黃、綠、藍四色,發(fā)展幼兒十指協(xié)調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快樂手指謠》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熟...

2021-04-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