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不上幼兒園的“四字真經(jīng)”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園四季的教案 我上幼兒園的教案 幼兒園大班學的字 對付不上幼兒園的“四字真經(jīng)”今年九月,xx終于上幼兒園了。這是她人生中邁向社會和集體生活的第一步,我們既開心又擔心。開心自不必說,上了幼兒園,她的生活中除了家人還會有老師和同學的加入,通過與更多人接觸漸漸擴大交往面,形成人與人交流的最初感受和體驗,這是成長的重要一步。擔心的是,xx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嗎?哭鬧和生病會如影隨形嗎?我們的擔心在xx入園后很快就被打消了。雖偶有哭鬧,但都能很快就過去。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她每天都能開心的回來和家人談起幼兒園的生活,并且表示喜歡老師和同學。我們不禁暗自慶幸女兒的入園焦慮期渡過的比較順利。
變化出現(xiàn)在11月底。有一天xx回來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為那兒的食物不好吃。這是她第一次說不愿意去幼兒園,情況反常,所以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按理說xx已經(jīng)入園三個月,在適應性方面應該沒有問題,是不是幼兒園的食譜發(fā)生了變化呢?于是打電話給班主任詢問情況,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表現(xiàn)的很好,沒有出現(xiàn)情緒的異常。學校的食譜沒有大的變化,就是xx有點偏食,喜歡吃主食,湯和蔬菜不怎么吃。但每次吃完以后都表現(xiàn)的很開心。放下電話,我們也稍稍放下些心來,晚上找了個女兒心情好的時候問了下為什么不愿意去幼兒園,這次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在幼兒園被兩個女孩兒打了。
xx說的那兩個女孩兒我們都認識,并且家長之間也有交流。從性格上來說,其中有一個女孩比較活潑外向,是有動手打人或推人的行為,以前孩子們在一塊玩的時候有過這樣的舉動。每次女孩兒的家長都及時制止,孩子也表示不再動手了。另一個女孩倒是沒見過和小朋友們有相互推搡的舉動。但是既然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教xx應對的方法。
首先告訴她無論是誰打到自己都要當時及時制止對方,大聲的說:“請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如果對方還有打人的舉動就要告訴老師。第二天我們致電班主任,老師說偶爾有看見小朋友之間動手推搡,但沒有看見xx和同學之間鬧不愉快,并且答應以后會多加留意。
接下來的幾天里,xx對上幼兒園這件事表現(xiàn)出不情愿,有時會央求不去幼兒園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蹲下來擁抱她,并且鼓勵她堅持。孩子嘛,偶爾鬧個情緒不愿去幼兒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也能理解。她倒還懂事,說歸說,每天早上七點都準時起來洗漱好去幼兒園。
直到有一天晚上,大家都睡下半個小時候,床上傳來xx的抽泣聲,邊哭邊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老師打我?!币娝薜膫模疫^去抱起她來輕拍后背。等情緒平穩(wěn)后,問她老師都打了什么地方呀?xx一會兒說是手,一會兒又說是屁股。鑒于近期她不愿意上幼兒園的心理,也不多問,先安撫睡下再說吧。
第二天給班主任打電話,老師一聽就笑了,說有這么件事情:班上來了個實習老師,一天一個男孩打了班上幾個同學,實習老師說不許打人,如果再動手打小朋友老師就要打你了。當時這么說是想嚇唬那個打人的男孩兒,不過班上其他老師聽見以后已經(jīng)及時糾正了實習老師的說法,告訴小朋友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至于xx,這些天早上來園后是有些情緒不好,但吃完早飯以后就沒事了。班主任強調(diào)說,老師一般不會出現(xiàn)打人的情況,一來三個老師之間相互監(jiān)督,二來學校和班級都有攝像頭,這種事情是明令禁止的。
晚上回來我把班主任的話告訴xx,她聽了以后也說是這樣的。見情緒不錯,我們慢慢給她講道理,讓她明白幼兒園周一到周五必須去,周末才能休息兩天。xx點頭表示認可。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去幼兒園時,情況就跟前一天晚上截然不同了。xx先是要吃一塊餅干才肯出門,吃完餅干后不肯穿外套和鞋子。就算我在一邊給出一次警告,仍要固執(zhí)的穿著一件毛衣就走出大門,還邊哭邊說要凍感冒!那天早上北京零下四度,五六級北風,不到兩分鐘xx已經(jīng)凍的流起了清鼻涕,但仍然不肯穿外套。
至此,我終于忍不住發(fā)火了。如果那天早上你在路邊看見有個生氣的媽媽動作粗魯?shù)脑诮o一個女孩兒穿外套,并且拉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女孩兒過馬路,唉,那個人很可能就是我。后來冷靜下來想想,家里近期很平靜,我們陪伴她的時間沒變,也沒有什么讓女兒不開心的事。據(jù)老師反應xx在幼兒園表現(xiàn)還不錯,也沒有和小朋友發(fā)生不愉快。排除了外界原因以后,推測有可能是孩子遇到了發(fā)展中的問題??赡苁且患屯瑢W之間的小事,也可能是老師說的一句話讓她心里不舒服,又或是別的在大人看來的小事情。但是由于還不能將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述清楚,就拿不去幼兒園作為一個說辭。我們試過了很多種方法,勸說,鼓勵,講道理,似乎效果都不好。最后想到了用冷處理的方法。
還是一天晚上本來好好的睡了覺,隔了十幾分鐘xx突然哭起來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嗯,知道了?!蔽移届o的說。她重復了六次,我一樣的話回答了六次。到了第二天早上,和以前一樣哭著不肯去幼兒園,不穿外套,每次她哭著說“不想去幼兒園”或是“我很難過”時,我都平靜的說“嗯,知道了。”然后該干嘛干嘛。這一招還真管用,不講道理,不要勸說,也不哄著,只是平靜而堅定的告訴她知道了,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第一天過后晚上回來就說了兩次不想去幼兒園,我同樣的話應對她。過了第二天,她見我這副鐵板的態(tài)度也就不說了,情緒似乎也好起來。幾天過去了,偶爾還說不想去幼兒園,我就“四字真經(jīng)”回答她,體會到了我的態(tài)度,覺著再多說也沒什么意思,索性就不說了。
與其說是“四字真經(jīng)”的作用,不如說是理性態(tài)度的重要性。作為家人,每當看見寶貝遇到困難都是最心疼,最焦急的那個,但是成長中的路必須是她自己一步步的走。有時候我們管的越多,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就越大。勸說,鼓勵和講道理是我們應當要給予的,但有時候,冷處理,留出一些讓孩子自己處理情緒的空間,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對付孩子粗口的四大對策
1、懲罰法
如果孩子長大一點了,仍有這種行為,可以先嘗試“訂立規(guī)則”,規(guī)定寶寶不能再說粗口,如果犯規(guī)就要受到小懲罰,要注意懲罰的度,過度會讓他反感,只要給點懲罰讓他學會反省就好;當寶寶做到時,及時給予表揚。
2、引導法
寶寶一般并不清楚粗口的真實含義,因此無需詳細向他解釋他剛剛說的話如何粗俗,只要告訴他這樣的話會讓大家不喜歡他。嘗試心平氣和地問寶寶:“寶寶,罵人好不好?”,一般寶寶們都清楚罵人不好,所以當他回答“不好”時,你就可以進一步教育他這樣是在罵人,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在溝通的過程中嘗試了解他說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達什么,告訴他要發(fā)泄這樣的情緒可以用什么字眼來替代粗口,當他接受你的意見時,應及時表揚他。
3、凈化環(huán)境法
創(chuàng)造文明的環(huán)境,不僅父母要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身邊的環(huán)境會讓孩子接觸到粗口,應努力制止,提醒別人要注意。例如寶寶的其它小伙伴有說粗口的壞毛病,就應當及時制止,你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手段,以防止他對寶寶產(chǎn)生影響。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說粗口,應鄭重警告,盡量讓孩子遠離這些環(huán)境,否則再純凈的孩子也會被污染。
4、忽略法
當寶寶說粗口的時候,不妨把它當成是一些平凡的字眼,不要給予過份的關(guān)注,切忌因此責備寶寶甚至打?qū)殞?,這樣只會加深他對粗口的印象。
對付寶寶的16個“不愿意”
1.寶寶不愿上幼兒園
·家長在寶寶入園前就應當為寶寶做好準備,如提前講幼兒園的好處、參觀幼兒園,引發(fā)他對幼兒園的向往。還可以請已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對他說說幼兒園的種種樂趣。
·不要因為寶寶哭鬧就心軟了,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要給老師百分百的信任,上學途中千萬不要偷偷地溜去學校探視。
·要讓寶寶明白這個原則他去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上班一樣,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2.寶寶不愿叫人
·在出門前預先告訴寶寶如果遇到熟人該怎樣對待,如果寶寶表現(xiàn)良好,回家大大表揚;如果表現(xiàn)不佳,要就明確指出“沒有禮貌的小孩大家都不會喜歡。”
·當寶寶拒絕叫人時,不用硬逼他,你可以把話題轉(zhuǎn)移,等寶寶放松后反而有可能會想要表現(xiàn)一下,自動自覺地重新開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時在場,而這個孩子很樂意叫人。就適當?shù)乩靡幌逻@個條件。表揚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寶寶好勝爭寵、愛模仿的心理打開金口。
·帶寶寶外出時遇到熟人,你可以先跟別人打招呼,給寶寶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寶寶不肯叫人,那么告訴他,點頭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種方式,讓他學著試試看。
3.寶寶不愿整理玩具
·平時就要培養(yǎng)寶寶自己動手的能力,即使寶寶做得不好,你也不要去干預,寧可在他做完后再偷偷地重新整理一遍。
·給寶寶一個大盒子,告訴他這是玩具們的家,和寶寶一樣,玩具們每天都要回家的。由寶寶來送它們回家好不好???
4.寶寶不愿與人分享
·寶寶的自私很多時候是家長慣出來的。如果寶寶把手中的東西拿給你吃,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拒絕,否則,時間一長,他會以為任何好東西就是應該屬于他一個人的了。
·要引導寶寶換位從別人的角度著想,例如:“寶寶玩不到這個玩具很難受,那么玲玲玩不到這個玩具是不是也很難受?”讓寶寶體驗對方的情感和需要,出自內(nèi)心地愿意和對方共享。
·多讓寶寶結(jié)交朋友,多和同伴玩耍,要有意識地引導寶寶與他人共享,當寶寶與他人共享時,要及時表揚,肯定他的共享行為。
5.寶寶不愿洗頭
·寶寶不愛洗頭,很多時候是怕臟水流進他的眼睛和耳朵,媽媽在給寶寶洗頭的時候,一定要選無刺激性的香波。
·把寶寶仰天抱在腿上,讓他拿住一塊干毛巾捂住眼睛,自己擋住流下來的臟水。
·別把寶寶當作一個臟瓶子,洗的時候一本正經(jīng)默不作聲。媽媽應該一邊給寶寶洗頭,一邊和寶寶說話、講故事什么的,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增加你們的感情交流。讓洗頭成為一項親子活動。
6.寶寶不愿洗澡
·讓寶寶養(yǎng)成勤洗澡的好習慣,把洗澡當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間和洗澡水的溫度很重要,寶寶要是覺得太冷或太熱,當然就會鬧別扭了。
·在澡盆里放一兩個小玩具,也很管用。對大一點的孩子,鼓勵他自己洗就能調(diào)動他洗澡的積極性。
·對于不喜歡用澡盆的寶寶,可以讓他和你一起淋浴,記得腳下要放上防滑墊哦。
7.寶寶不愿穿衣服
·盡量少給寶寶穿套頭衫,誰也不喜歡被蒙在黑漆漆的一個布袋子里。
·多夸贊這件衣服穿在寶寶身上有多漂亮,給寶寶描述一下衣服上有什么圖案,能隨口編個故事就更好了。
·和寶寶比賽誰穿衣服穿得快,有時候你可以故意讓寶寶贏,以增加他的積極性。
8.寶寶不愿換尿布
·寶寶總是不能忍受躺著一動不動,媽媽可以嚴肅地跟寶寶說明:換尿布的時候到了。態(tài)度要堅決。
·先把某個小玩具塞給寶寶,再讓他躺好,看看能不能分散他1分鐘的注意力。
·在給寶寶換尿布時媽媽的手一定要溫暖,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先捂暖自己的手再脫寶寶的褲子吧。
9.寶寶不愿理發(fā)
·選一個寶寶喜歡的理發(fā)師比選一個技術(shù)出色的理發(fā)師更重要。選好后最好能長期固定下來,當陌生的理發(fā)師變成了自己的朋友后,寶寶就更不會排斥他來動自己的頭發(fā)了。
·先告訴寶寶電推子會發(fā)出“嗡嗡”聲,讓他有個心理準備,避免被嚇哭。
·讓他知道頭發(fā)理好后會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們會更喜歡他。
·如果寶寶實在不愿意讓別人來理發(fā),那爸爸媽媽就買個理發(fā)器,自己動手給寶寶理一個帥氣的發(fā)型吧。
10.寶寶不愿剪指甲
·乘寶寶睡著偷偷剪。
·告訴寶寶指甲長了后,里面就會爬滿“小蟲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
·跟寶寶說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從小剪到大,右手從大剪到小。
11.寶寶不愿斷奶
·媽媽在準備斷奶之前就應該讓寶寶多嘗試用杯子喝水、喝奶。慢慢地減少寶寶吃奶的頓數(shù),平時多給他吃一些輔食,適應一下。
·晚上那頓奶是寶寶最不愿意斷的,斷奶的這幾天,不如讓爸爸來哄寶寶睡覺吧。
·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鮮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鼓勵寶寶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媽媽也不要拒絕他。
12.寶寶不愿睡覺
·有些寶寶會依戀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愛的玩具、媽媽的衣服等,你可以將這些東西放在他的身邊,但一定要記得經(jīng)常清洗哦。
·寶寶常會以哭鬧、離開小床等方法“要挾”父母,達到不睡覺、不離開父母的目的??蓮膶殞?個月開始,用漸進式方法進行訓練他乖乖睡覺:
①如已習慣抱著或搖動著入睡,先停止搖動,僅抱著睡。時間為4—5天:
②放入小床并繼續(xù)摟抱和撫摩;
③不再摟抱,代之以拍背;
④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邊;
⑤不坐床邊,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寶寶入睡后離開;
⑥在寶寶入睡前離開。
·有些寶寶半夜醒來后就不肯再睡了,這時候你一定要堅決地將他放回小床,別與他閑談,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讓他明白,晚上是用來睡覺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對于年齡稍大的兒童,可配以某種形式的獎勵,例如墻上掛一張圖,每獨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貼一顆星星等等。
13.寶寶不愿吃蔬菜
·把寶寶不愛吃的蔬菜集中起來,做得色彩鮮艷一點,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蔬菜太生硬的話寶寶一定不愛吃,可以在做菜的過程中加一點山慈菇粉和奶油,把菜燉得爛一點。
·爸爸媽媽要做好榜樣工作,帶頭多吃蔬菜,并表現(xiàn)出津津有味的樣子。千萬別在寶寶面前說哪個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誤導寶寶。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餃子或者餡餅里,寶寶既可以換換口味,又攝取了多種營養(yǎng)。
14.寶寶不愿刷牙
·好話鼓勵。寶寶刷過牙后,一定要多夸他小嘴巴真香啊,牙齒好白啊。不刷牙的小孩子媽媽不喜歡……
·讓寶寶自己挑選可愛的牙刷、牙膏、水杯,在他刷牙的時候,播放《刷牙歌》,把刷牙當作游戲一樣。
15.寶寶不愿看醫(yī)生
·去醫(yī)院之前,盡可能讓寶寶知道待會兒醫(yī)生檢查時會使用什么工具,比如聽診器、溫度計等,只要寶寶乖乖的,這些東西都不會引起痛楚的。
·買個造型逼真的玩具醫(yī)療箱,和寶寶玩醫(yī)生看病的游戲,讓他了解這個過程。
16.寶寶不愿吃藥
·告訴寶寶不吃藥的話就要打針了,讓他自己選,大多數(shù)的寶寶自然是寧愿吃藥也不要打針的。
·要盡量想方設法減少藥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夠接受。比如,用兩層果醬夾一層藥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進。湯藥要煎得濃濃的,分幾次喂進。魚肝油類藥物可滴在餅干上給寶寶吃。
不上幼兒園的理由
不上幼兒園的理由
上幼兒園成為航航每天的“頭疼”大事。
小家伙,對于幼兒園--------航媽到現(xiàn)在還不清楚他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從起床的那刻,就會和航媽,航爸說不去幼兒園,在家里;
到吃飯的時候,還會和航媽,航爸說幼兒園下班,沒有人;
去上學的路上,仍會和航媽,航爸說幼兒園不去,在家里。
一路上,小鬼會想出很多理由,借口不走去幼兒園的路,
直到進了幼兒園,小鬼就會停止一切“壞主意”,乖乖的上教室。
或許他很明白:
只有在家里,在路上盡量爭取不去幼兒園的機會,
一旦進了幼兒園,那就是一切注定無法改變。。。
(自從上周六,航爸和航航說了一句,星期六不上幼兒園,幼兒園休息。
現(xiàn)在一提去幼兒園,航航的回答就是就改為星期六幼兒園休息,不上幼兒園。)
上周二(19日),航媽帶航航去的幼兒園,
小鬼一路上不開心啊,一個勁的說不去。
剛走到樓下單元口,航航指著和幼兒園相反方向的路說:“媽媽,我們買包子吧?!保▋刹媛房冢?/p>
航媽回答:“今天吃過早飯,有雞蛋粥;不買包子?!?/p>
航航撒嬌道:“航航買包子,買包子,這邊,這邊?!?/p>
航媽抱著他也不多說,朝幼兒園方向進發(fā)。
到了下一個三岔路口,航航又指著和幼兒園相反方向的路說:“媽媽,買菜嗎?”
航媽回答:“媽媽不買菜,下午接航航的時候再買。”
航航開始扭動身體,:“航航買菜,這邊,這邊買菜?!?/p>
航媽抱著他也不多說,“先上幼兒園,放學媽媽接你再去買?!?/p>
航航開始鬧情緒:“我不去幼兒園,回家?!?/p>
航媽說:“那我們?nèi)ビ變簣@看看,有小朋友老師航航就上學,要是沒有小朋友和老師航航就回家。好吧?!?/p>
航航回答:“好。”
就這樣,小鬼和航航斗志斗勇的來到了幼兒園門口,
一進大門,航航就說:“么有,沒有小朋友,老師。”
航媽指著教師的窗戶說:“航航你看,教室里是誰啊。是不是很多小朋友呢。(其實也就4-5個)”
航航不加思索的回答:“沒有,什么都沒有。沒有小朋友,沒有老師。”
航媽抱著航航走到教學樓,保健老師在門口檢查發(fā)紅牌牌,
看見航航說:“今天怎么哭了啊?”
航媽回答:“不想來,今天要再家里?!?/p>
航航接過紅牌牌雖然心里不情愿,臉頰上還帶著兩行淚,
但還是很自覺的自己朝教室走去,把紅牌牌放在自己的照片上面。
航媽透過窗戶看著航航在小桌子上玩玩具,
孩子,你總要長大的;要學會獨立。
對付不聽話寶寶的小錦囊
1.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在發(fā)現(xiàn)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每次都用一種面孔、一種說理的方式,孩子會感到厭倦。你完全可以變換一些花樣,因事制宜,嘗試孩子能接受的各種方式。比如問題出現(xiàn)時先簡單處理一下。然后在有時間的時候再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去動物園、參觀博物館、郊游等等形式,結(jié)合看到聽到的事物深入地闡明你要告訴他的那個道理。在沖突的當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評,但是在事后進行這種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2.暫?!诤⒆右粫r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說:“我不想現(xiàn)在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稍后再來談論它吧。”
3.教孩子道理——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澳阃嫱甑耐婢卟粦撾S處亂丟,下一次請把它放入它應該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應該讓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樣,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丟在街上不讓你回家,你覺得對不對?”
4.講話的出發(fā)點要積極——不要這樣來對孩子說,“我要說多少次你才會去刷你的牙齒呢?”而應該說,“去刷你的牙齒,我想知道你什么時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凈?!?/p>
5.向孩子解釋而不是威脅——當孩子向你說他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給孩子一種解釋的權(quán)利,讓他簡短地解釋他為什么需要做這件事,之后向他解釋清楚這樣做錯在哪里,他有沒有理由這樣做,以及正確的做法。
6.珍惜每一個機會——不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當行為舉止上,其實每個沖突發(fā)生的時候,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機會,你不要放過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教育你的孩子。
7.給予激勵——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8.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一場表演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余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尊重孩子請求的權(quán)利。
9.擺脫武力威脅——當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挨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為什么打你?”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fā)拒絕與你合作。
10.友善的態(tài)度——如果你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正常的音調(diào)與和藹的態(tài)度的話,孩子會更有可能認真地聽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