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點點和多咪的信》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活動目標:
1.觀察分析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間的情感。
2.產生用圖畫、符號等方式寫信的興趣,并初步進行嘗試。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電腦、電視機、課件、信封兩個、信紙三張、幼兒每人一張信紙、一支記號筆。
活動過程:
1.觀察分析封面,激發(fā)閱讀興趣。
(1)今天,張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看看,故事里有誰?它們怎么了?
(2)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可是回到家,都很想念對方。你們有好朋友嗎?你想念好朋友的時候,會怎么做呢?
(3)看看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評析:聯系自己感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觀察分析第一封信。
(1)出示第一個信封。你知道這封信是誰寫的?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多咪給點點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第一封信。
(3)多咪對點點說,說什么呢?誰知道?
(4)逐一分析每幅圖畫的意思及冒號和箭頭的意思。注意歸納出時間、地點和事情。
(5)到底多咪是這個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6)好朋友在一起玩,真開心啊,他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氐郊液螅麄冇謺趺醋瞿??
【評析: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給予幼兒想象、表達的機會?!?/p>
3.觀察分析第二封信。
(1)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信上說了些什么?
(2)點點對多咪說些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看看故事里是這個意思嗎?
(4)兩個好朋友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真快樂啊。
4.觀察分析第三封信。
(1)一天早上,多咪收到點點的一封信,看看信上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多咪看了信,也以為點點病了。它急急忙忙趕到點點家,奇怪,家里一個人也沒有,床上也是空空的。多咪緊張地到處找,邊找邊喊:“點點,你在哪里?我來了!”你們猜,點點在哪里?
(3)一起看課件。原來點點在干什么?
(4)多咪問點點:“你到哪兒去了?不是病了嗎?”點點說:“我去釣魚了?!倍噙溆謫枺骸澳阈派袭嬃四闾稍诖采希皇遣×藛??”點點恍然大悟地說:“我是說我睡覺的時候夢到你了?!眱蓚€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了起來。
【在情節(jié)的收放張弛中感受故事的幽默風趣,活動氣氛活躍,幼兒學習積極性高?!浚?)點點的這封信多咪沒有看明白,鬧了這么大個誤會,白擔心了一場,為什么會這樣呢?
(6)我們來把這兩封信比一比,你們有沒有什么發(fā)現?
(7)一般我們寫信的時候,要說清楚時間、地點和要做的事情,這樣別人就容易明白,否則就要鬧出誤會。等你們以后會寫字了,就能把信寫得更明白了。
5.完整欣賞故事。
(1)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2)你們喜歡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嗎?為什么?
6.給好朋友寫信。
(1)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真讓人羨慕。你們有沒有好朋友?想不想給你的好朋友寫信。寫信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幼兒分散自由給好朋友寫信,提醒注意信的格式。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已有經驗的遷移和拓展,體現了一定的延伸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結束部分,可以考慮增添一個律動環(huán)節(jié),讓整個活動更輕松愉悅。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再日常生活中或區(qū)域活動中滲透相關內容,幫助孩子豐富這方面的經驗,不斷發(fā)展孩子的思維。
幼兒百科:信封,一般是指人們用于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狀包裝,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精選】大班語言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點點和多咪的信》
本活動先來引出圖畫書中兩個好朋友的信,然后逐步增強對書面符號、文字的解讀能力,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書信的格式,激發(fā)幼兒前書寫的興趣。最后,“班級郵箱”,讓寫信成為孩子們日常交往的一種方式,使教育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
活動一:點點和多咪的信(一)
目標: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圖畫書信件里的圖畫與符號的含義。
2.對讀信產生興趣,樂意與同伴交流信件內容。
準備:
1.教學大書、自制信封、背景音樂。
2.圖畫書PPT(演示文稿)。
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提問:你收到過信嗎?收到過什么信?(幼兒自由交流。)
2.小結:信是人們常用的一種通訊方式,用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就是把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通過書信表達出來。
二、閱讀圖畫書第一部分
1.認識故事主人公點點和多咪。
2.播放PPT,師幼共同閱讀。
(1)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第一頁。
(2)提問: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他們互相想念,怎么辦?;文章出自..教,案網'有什么好辦法嗎?(打電話、用手機發(fā)信息、寫信……)
3.師幼共同解讀信件內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問:這是誰寄來的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
(2)他們在信里說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們的信嗎?
(3)引導幼兒重點解讀冒號(表示“我想對你說”的意思)、箭頭(表示閱讀的順序)、多幅圖畫(想表達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讀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請你完整地讀一讀點點寫給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兒從收信人開始讀到落款處。)
(2)小結:寫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讓別人看懂。
三、完整閱讀第一段故事
1.播放PPT,師幼共同邊看邊講述故事。
2.小結:點點和多咪想到了寫信這個好辦法,他們用圖畫、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相約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活動二:點點和多咪的信(二)
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信件中圖畫、符號所表達的含義。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準備:
圖畫書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兩封、自制郵箱一個、自制小問號圖卡若干。
過程:
一、回憶故事,產生讀信的興趣
1.提問:前幾天我們認識了兩個好朋友??蓯鄣陌唿c狗叫什么?(點點)漂亮的貓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講講吧!
2.播放PPT,師幼共同講述故事第一段(開頭至“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二、分組閱讀回信,互動交流
1.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兩個好朋友又想念對方了,于是他們繼續(xù)寫信。你們猜猜,信箱里會有誰寄來的信呢?
2.教師打開自制郵箱,出示兩封回信,并貼在兩塊白板上。
提問:這回兩個好朋友又會在信里說些什么呢?你們一起試著讀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讀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貼上小問號圖卡。
4.幼兒交流分享。
(1)針對第二封信提問: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說了什么?
(2)針對第三封信提問:多咪收到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3)提問:這兩封信一樣嗎?為什么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產生誤會了呢?
5.小結:寫信和畫畫不一樣。有時侯畫畫不一定能講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時用符號、圖畫、文字來表達,或用多幅有順序的畫來表達。只有寫清楚時間、地點、要干什么事,別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播放PPT,師幼共同觀看。
2.提問:你覺得點點和多咪用寫信的方式好嗎?為什么?你想給誰寫信嗎?
3.小結:寫信真是個好方法,下次我們也來試試給好朋友寫封信,告訴他你想說的話,好嗎?
活動三:給朋友寫信
目標:
1.產生寫信的興趣,嘗試給朋友寫信。
2.體驗給朋友寫信的樂趣。
準備:
信紙、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郵筒一個,背景音樂,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說說想寫的信
1.師幼共同回憶故事:點點和多咪寫了幾封信,分別說了什么?
2.你想給誰寫信?想對好朋友說些什么呢?
3.幼兒互動討論。
4.請1~2名幼兒口述信的內容。
二、談談信怎么寫
1.提問:寫信時要注意些什么?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用自編兒歌小結:收信人姓名寫上面,點好冒號把話講,寄信人姓名寫下面,時間地點干什么,寫滿一行換一行。
三、試試獨立寫信
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嘗試寫信。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適宜的圖畫和符號表達信的內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兒寫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郵箱里。
四、讀讀朋友的信
1.打開自制郵箱。哇!里面好多信!會有誰的信呢?誰會寫信給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將信分發(fā)給收信人。
(1)提問:你收到的信里講了什么讀了這封信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2)請幼兒自由閱讀收到的信,并鼓勵他們與同伴分享。
(3)運用實物投影儀,邀請3~4名幼兒集體分享信的內容。
五、理解寫信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信有信的格式,可以用符號、圖畫或簡單文字寫信。我們班里有個郵箱,你有什么想對好朋友說的話可以通過信告訴他,每周五開一次郵箱?;丶易x讀好朋友的信,真開心啊!
延伸活動:幼兒每天向班級郵箱自由投信,教師則每周五開郵箱,讓幼兒繼續(xù)嘗試寫信和寄信,并體驗寄信與收信的樂趣,為下一個活動“到郵局寄信去”做好鋪墊。
活動四:到郵局寄信去
目標:
1.認識郵票,初步了解寄信的基本步驟,嘗試寄出自己寫的信。
2.體驗信在傳遞信息、溝通情感方面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準備:
1.幼兒已寫好寄給好朋友或家人的信。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填寫地址、郵編。
3.聯系好附近的郵局。
過程:
一、參觀郵局
1.引導觀察郵局的外觀、設施及郵箱顏色,提醒幼兒安靜參觀,小聲與工作人員打招呼。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寄信人在做些什么,郵局的工作人員是怎樣工作的。
3.邀請工作人員介紹自己的工作,如蓋郵戳、分揀信件、出售郵票等。
二、集體寄信
1.幼兒分組選舉代表去購買郵票。
2.引導幼兒認識郵票:郵票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用?
3.告訴幼兒寄信必須貼郵票,貼了郵票就表示已付寄信費,郵票有多種面值。
4.引導幼兒到操作臺封信口,并將郵票貼在信封的右上角。
5.引導幼兒將信投到郵箱里。
三、師幼共同小結
1.提問:寫信、寄信方便嗎?為什么?
2.小結:寫信、寄信真方便,郵遞員會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給收信人,讓他們及時看到我們寫的信。
附:點點和多咪的信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牵慨敾氐礁髯缘募?,他們總是很想念對方。
多咪決定寫信給點點,她的信是這樣寫的。多咪請小白鴿把信送給點點。點點看了信說:“我知道多咪在說什么?!?/p>
第二天中午,太陽站在山頂上,多咪和點點在大樹下見面了。他們一塊兒放風箏、打羽毛球、吃冰淇淋,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點點回到家后,也寫了一封信給多咪,他的信是這樣寫的(圖,略)。點點請小白鴿把信送給多咪。多咪接到點點的信,高興地說:“我知道點點在說什么?!?/p>
第二天太陽下山時,月亮和星星靜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多咪敲敲點點的門,說:“點點,我來了!”于是,多咪和點點就坐下來吃餅干、喝果汁,然后在月光下跳舞。他們跳啊跳啊,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有一天早晨,多咪收到點點的信。多咪看完信,說:“點點生病了,我得趕緊去看他?!倍噙浼奔泵γs到點點家去。奇怪?點點家一個人都沒有,床上也空空的。多咪緊張地到處找,邊找邊叫:“點點,點點,你在哪里?我來了!”點點滿頭大汗地從遠處跑來。多咪問:“你去哪里了?你不是生病了嗎?”點點說:“我去釣魚呀!”多咪說:“你的信上畫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生病了嗎?”點點恍然大悟說:“我是說我睡覺的時候夢見你了!”兩個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了起來。點點說:“謝謝你這么關心我,我請你吃烤魚!”
活動反思:
在解讀第一封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箭頭”的含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在這部分,要分析得詳細,將信的時間、地點、事情都分析清楚,讓幼兒知道信上的圖畫表示的含義,以及寫信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接著,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讓幼兒來解讀,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圖片詳細地觀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礎上,幼兒已經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在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老師的提問可以再具體、詳細一點,讓幼兒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其中重要的詞語可以和幼兒講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讓幼兒復述完整的故事難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師邊講幼兒邊補充的方法進行,重復的話語可以讓幼兒來說,降低一點難度,這樣的話,幼兒的參與性更強。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讀得不夠清晰,所以以至于讓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寫的信的內容時,幼兒回答得沒有邏輯,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內容來講,而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整個活動的重點就應該放在解讀第一封信上,只有這個步驟到位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才會走得順利,思路才會正確。
幼兒園大班主題活動:點點和多咪的信
本活動先來引出圖畫書中兩個好朋友的信,然后逐步增強對書面符號、文字的解讀能力,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書信的格式,激發(fā)幼兒前書寫的興趣。最后,“班級郵箱”,讓寫信成為孩子們日常交往的一種方式,使教育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
活動一:點點和多咪的信(一)目標: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圖畫書信件里的圖畫與符號的含義。
2.對讀信產生興趣,樂意與同伴交流信件內容。
準備:
1.教學大書、自制信封、背景音樂。
2.圖畫書ppt(演示文稿)。
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1.提問:你收到過信嗎?收到過什么信?(幼兒自由交流。)2.小結:信是人們常用的一種通訊方式,用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就是把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通過書信表達出來。
二、閱讀圖畫書第一部分1.認識故事主人公點點和多咪。
2.播放ppt,師幼共同閱讀。
(1)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第一頁。
(2)提問: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他們互相想念,怎么辦?有什么好辦法嗎?(打電話、用手機發(fā)信息、寫信……)3.師幼共同解讀信件內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問:這是誰寄來的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2)他們在信里說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們的信嗎?
(3)引導幼兒重點解讀冒號(表示“我想對你說”的意思)、箭頭(表示閱讀的順序)、多幅圖畫(想表達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讀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請你完整地讀一讀點點寫給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兒從收信人開始讀到落款處。)(2)小結:寫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讓別人看懂。
三、完整閱讀第一段故事1.播放ppt,師幼共同邊看邊講述故事。
2.小結:點點和多咪想到了寫信這個好辦法,他們用圖畫、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相約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活動二:點點和多咪的信(二)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信件中圖畫、符號所表達的含義。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準備:圖畫書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兩封、自制郵箱一個、自制小問號圖卡若干。
過程:
一、回憶故事,產生讀信的興趣1.提問:前幾天我們認識了兩個好朋友??蓯鄣陌唿c狗叫什么?(點點)漂亮的貓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講講吧!
2.播放ppt,師幼共同講述故事第一段(開頭至“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二、分組閱讀回信,互動交流1.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兩個好朋友又想念對方了,于是他們繼續(xù)寫信。你們猜猜,信箱里會有誰寄來的信呢?
2.教師打開自制郵箱,出示兩封回信,并貼在兩塊白板上。
提問:這回兩個好朋友又會在信里說些什么呢?你們一起試著讀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讀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貼上小問號圖卡。
4.幼兒交流分享。
(1)針對第二封信提問: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說了什么?
(2)針對第三封信提問:多咪收到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們想的一樣嗎?
(3)提問:這兩封信一樣嗎?為什么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產生誤會了呢?
5.小結:寫信和畫畫不一樣。有時侯畫畫不一定能講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時用符號、圖畫、文字來表達,或用多幅有順序的畫來表達。只有寫清楚時間、地點、要干什么事,別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賞故事1.播放ppt,師幼共同觀看。
2.提問:你覺得點點和多咪用寫信的方式好嗎?為什么?你想給誰寫信嗎?
3.小結:寫信真是個好方法,下次我們也來試試給好朋友寫封信,告訴他你想說的話,好嗎?
活動三:給朋友寫信目標:
1.產生寫信的興趣,嘗試給朋友寫信。
2.體驗給朋友寫信的樂趣。
準備:信紙、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郵筒一個,背景音樂,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說說想寫的信1.師幼共同回憶故事:點點和多咪寫了幾封信,分別說了什么?
2.你想給誰寫信?想對好朋友說些什么呢?
3.幼兒互動討論。
4.請1~2名幼兒口述信的內容。
二、談談信怎么寫1.提問:寫信時要注意些什么?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用自編兒歌小結:收信人姓名寫上面,點好冒號把話講,寄信人姓名寫下面,時間地點干什么,寫滿一行換一行。
三、試試獨立寫信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嘗試寫信。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適宜的圖畫和符號表達信的內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兒寫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郵箱里。
四、讀讀朋友的信1.打開自制郵箱。哇!里面好多信!會有誰的信呢?誰會寫信給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將信分發(fā)給收信人。
(1)提問:你收到的信里講了什么讀了這封信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2)請幼兒自由閱讀收到的信,并鼓勵他們與同伴分享。
(3)運用實物投影儀,邀請3~4名幼兒集體分享信的內容。
五、理解寫信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信有信的格式,可以用符號、圖畫或簡單文字寫信。我們班里有個郵箱,你有什么想對好朋友說的話可以通過信告訴他,每周五開一次郵箱。回家讀讀好朋友的信,真開心啊!
延伸活動:幼兒每天向班級郵箱自由投信,教師則每周五開郵箱,讓幼兒繼續(xù)嘗試寫信和寄信,并體驗寄信與收信的樂趣,為下一個活動“到郵局寄信去”做好鋪墊。
活動四:到郵局寄信去目標:
1.認識郵票,初步了解寄信的基本步驟,嘗試寄出自己寫的信。
2.體驗信在傳遞信息、溝通情感方面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準備:
1.幼兒已寫好寄給好朋友或家人的信。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填寫地址、郵編。
3.聯系好附近的郵局。
過程:
一、參觀郵局1.引導觀察郵局的外觀、設施及郵箱顏色,提醒幼兒安靜參觀,小聲與工作人員打招呼。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寄信人在做些什么,郵局的工作人員是怎樣工作的。
3.邀請工作人員介紹自己的工作,如蓋郵戳、分揀信件、出售郵票等。
二、集體寄信1.幼兒分組選舉代表去購買郵票。
2.引導幼兒認識郵票:郵票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用?
3.告訴幼兒寄信必須貼郵票,貼了郵票就表示已付寄信費,郵票有多種面值。
4.引導幼兒到操作臺封信口,并將郵票貼在信封的右上角。
5.引導幼兒將信投到郵箱里。
三、師幼共同小結1.提問:寫信、寄信方便嗎?為什么?
2.小結:寫信、寄信真方便,郵遞員會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給收信人,讓他們及時看到我們寫的信。
附:點點和多咪的信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每當回到各自的家,他們總是很想念對方。
多咪決定寫信給點點,她的信是這樣寫的。多咪請小白鴿把信送給點點。點點看了信說:“我知道多咪在說什么?!?/p>
第二天中午,太陽站在山頂上,多咪和點點在大樹下見面了。他們一塊兒放風箏、打羽毛球、吃冰淇淋,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點點回到家后,也寫了一封信給多咪,他的信是這樣寫的(圖,略)。點點請小白鴿把信送給多咪。多咪接到點點的信,高興地說:“我知道點點在說什么?!?/p>
第二天太陽下山時,月亮和星星靜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多咪敲敲點點的門,說:“點點,我來了!”于是,多咪和點點就坐下來吃餅干、喝果汁,然后在月光下跳舞。他們跳啊跳啊,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有一天早晨,多咪收到點點的信。多咪看完信,說:“點點生病了,我得趕緊去看他?!倍噙浼奔泵γs到點點家去。奇怪?點點家一個人都沒有,床上也空空的。多咪緊張地到處找,邊找邊叫:“點點,點點,你在哪里?我來了!”點點滿頭大汗地從遠處跑來。多咪問:“你去哪里了?你不是生病了嗎?”點點說:“我去釣魚呀!”多咪說:“你的信上畫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生病了嗎?”點點恍然大悟說:“我是說我睡覺的時候夢見你了!”兩個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了起來。點點說:“謝謝你這么關心我,我請你吃烤魚!”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整點和半點》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了解秒針、分針、時針的運行關系。
2、認識整點、半點的讀法及記錄方法。
3、在活動中誘發(fā)幼兒形成遵守時間與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關各種時鐘的幻燈片;時鐘一面,可活動鐘面一只;表示7、8、9、10點鐘的鐘面各一只,時間記錄卡各一張。
2、學具:幼兒觀察記錄表每人一份,活動鐘面每人一份;實物時鐘4只。
活動過程:
一、調動已有經驗,回憶相關知識。
1、前段時間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了有關時鐘的調查,知道時鐘有好多好多種。現在請你看看老師從網上下載的鐘,看看你認識它嗎?
2、依次出示幻燈片,幼兒講名稱。
3、剛才我們所見到的只是時鐘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還有其他的種類,我們以后再來探討。
4、上次我們已經認識過鐘面,來告訴大家,最長的針叫(秒針),有點長的針叫(分針),最短的針叫時針。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字(12),最上面的是數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請你好好回憶一下,時鐘里的指針是朝哪一個方向走的?(1……12)對了,這樣的方向就叫順時針方向。
二、交流調查表,說說自己在什么時間,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我們人為什么要使用鐘嗎?
2、鐘與我們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已經做過了一個調查,將自己活動的時間記錄了下來,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調查表,說說你在什么時間在干什么?你只要說出長針在幾,短針在幾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好我們先自己說。
3、誰愿意上來說給大家聽。(請3—4個小朋友上來說)。
4、說的真好,鐘面上的指針在不停的發(fā)生著變化,它們在運行中有什么關系呢?
5、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幾個時鐘,請你看看里面有幾根指針,(兩根)你猜猜看是哪兩根針呢?(分針與時針),那秒針在哪兒呢?聽(滴答)聲就是秒針在跑。那他們兩在運行時有什么關系呢?下面請我們小朋友們去玩一玩,看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撥指針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方向撥。
6、說說看,你們都發(fā)現了什么?說的真好,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表示一個小時。
7、那么長針、短針指著的數字又是表示幾點鐘呢?別急,老師來向你們介紹。
三、認識整點、半點以及它們的記錄方法。
1、好,先請你們聽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小明秋游》,邊講邊出示相關時間的鐘面。
3、講述后提問:
(1)、小明去秋游了嗎?為什么沒去成?
(2)、他該幾點鐘起床,他是幾點鐘起床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了?
(4)、他為什么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課后反思:
優(yōu)點: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在課的開始部分利用謎語和色彩鮮艷的多媒體課件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2.小組合作,探究新知。在活動中,我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讓幼兒自主學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交流等多種形式,調動幼兒多種感官進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3.游戲化教學,符合幼兒認知規(guī)律。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多種游戲形式,如:敲一敲、師幼競賽、拿票坐車去玩等,在游戲中幼兒進一步認識了鐘表,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了發(fā)展。
4.教具、學具準備充分,鐘面和實物鬧鐘達到人手一份,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操作材料。
不足:
1.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還有待加強培養(yǎng)。
2.教師的語言要注意兒童化。
幼兒百科:時鐘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計時器,人們通過它來記錄時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多給我一點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守恒,知道物體的大小和多少不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2、通過比較,驗證物體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繩子、紙(長方形、正方形)、瓶中的水、杯子、若干蛋糕圖片。
活動過程:
一、多給我一點
1、熊媽媽為小熊準備了早飯,你們看,是什么(出示蛋糕圖片)
2、提問:你們猜熊媽媽用什么辦法讓小熊覺得蛋糕變多了呢?
3、幼兒討論,教師注意傾聽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
4、讓我們來看看熊媽媽是怎么做的吧?教師將蛋糕分成兩塊。
二、原來一樣多
1、你覺得蛋糕變多了嗎?你是怎么知道蛋糕沒有變多?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演示:把兩塊蛋糕組合成一塊,引導幼兒了解蛋糕只是被分成了兩塊,并沒有變多。
3、出示牛奶,你們來想一想怎樣可以讓小熊覺得牛奶變多了呢?
幼兒討論并根據幼兒的回答演示。
總結:我們把蛋糕(牛奶)看成一個整體,熊媽媽就是把這個整體分開了,變成了幾個小部分,如果把這幾個小部分又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三、還是一樣的多
1、今天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你們可以玩一玩,也把他們分成幾部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請幼兒說說是怎樣玩的,然后比較一下整體和部分由什么不同?
小結:整體比他的每一個部分都大,每一個小部分都比整體小。
四、游戲熊媽媽還給小熊準備了很多蛋糕,熊媽媽都把蛋糕切成了兩塊,請你們幫小熊找一找還有半塊蛋糕再哪?看看誰找的又快又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不僅涉及到了物體大小和多少守恒,但都是通過教師操作的方式來完成的,對幼兒來說,她并沒有切身體驗,只是得到了一個概念。而且對于一個活動來說,一次包含兩個有關于守恒的概念,內容有點多。
幼兒百科:物體,指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一切有形體的物質,一般分有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