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diào)孩子學(xué)習(xí)防騙知識很重要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學(xué)習(xí)故事 教育知識幼兒 教育基礎(chǔ)知識筆記 強調(diào)孩子學(xué)習(xí)防騙知識很重要要過節(jié)了,這些天,朋友間聚得也多了,于是關(guān)于孩子受侵受傷受害一些事情與一些新聞越聽越多,除了感嘆某些自已無能力的事情外,想想,家長們可做的其實除了細心看管外,提高孩子自身防騙防害意思也非常重要。幾個媽媽聚到一起聊天,想法亦是如此。我們與孩子說得最多的,便是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這些孩子往往都能做得到,而騙術(shù)往往層出不窮,前段時間南方臺便有過這樣的新聞,孩子被老鄉(xiāng)抱走。這也就是常說的熟人誘惑法。所謂熟人誘惑法,便是騙子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或小名,孩子有可能也認識該人,騙子可能會與孩子說,自已是受孩子家人委托來帶孩子回家或去其它地方。n4507.cn
還有的便是鼓勵夸獎法。騙子利用孩子單純、善良、樂于助人的心態(tài),引誘孩子幫忙指路。比如,“小朋友你好,請問肯德基在哪個地方?”孩子若指引說,“不遠的,就在前面過去。”這時騙子便說了,“小朋友你好熱情喔,謝謝你的幫助。只是,叔叔剛來這邊,不熟悉,你可以帶叔叔去肯德基么?”如此一來,有些孩子恐怕是指引著路跟著走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記得告訴孩子,要記得爸爸媽媽電話,有時可以找警察叔叔,卻忘了再多提醒孩子,還要做多一點,凡有事時第一時間要先與家人和老師確認,打電話或說我要去問問老師等。如碰到有人問路,我們可以幫忙指路,但不幫忙帶路?;蛟S孩子不明白,為什么不能帶路,我們不是該樂于助人么。那么可以換個方法告訴孩子,在樂于助人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已,還有叔叔阿姨也可以在我們的指引下往目的地走一點然后再繼續(xù)問路。
還看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小女生在超市一角被老年男人強吻強抱卻不出聲,更別說尖叫。因此,我們一定要記得提醒孩子,遇到此類事情一定要大聲呼救。我們周圍總有熱心人。
有時,或許孩子小,對這些事情的單純說教不容易接受。我們可以給孩子選讀類似繪本,我家就有《湯姆走丟了》。這類繪本就不單止告訴孩子在商場時不可以一個人亂跑等,還可以積極引導(dǎo)孩子若有問題時該找誰,應(yīng)該積極面對。還也可以在看到這類新聞時叫上孩子一起看、一起討論,還可與孩子一起玩這類模擬場景游戲,比如,“我們在肯德基了,叔叔說不知道廁所在哪,想讓你帶他去呢?”等等。有些時候,孩子的思維能力可能有限,那我們能做的便是預(yù)防性與孩子一起想辦法,給孩子灌輸應(yīng)對方式。
人心總有缺失,或許現(xiàn)實的社會有些事情不符合自已的想像,只是,我仍然愿意,帶著努力去相信,明天一切美好。
這一路,只愿都吉祥。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的感覺很重要
孩子的感覺“天很冷,你要多穿件衣服!”
“我不冷..."
"胡說!這么冷還說不冷,我都凍得直哆嗦,你一定要再穿件毛衣!”
......
“寶貝,再多吃一點!”
“我飽了?!?/p>
“不行!才吃了這么點兒,怎么可能就飽了?你一定還沒有飽,再吃點兒!”
......
“爸爸,我怕......"
"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一點兒都不可怕!你怎么那么膽小,沒出息..."
......
"這水太涼了,不要再游泳了,趕緊上來!”
“我不覺得涼啊,挺舒服的?!?/p>
“我說涼就是涼!你趕緊起來,要感冒了..."
......
“明明是你不對你還生氣!你有什么理由生氣?!”
不知道這樣的對話在大家做父母的和孩子之間有沒有出現(xiàn)過。我回想自己的童年,發(fā)現(xiàn)這樣的對話幾乎天天都有,而且也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一直到前兩年我和我先生去參加了一個關(guān)于婚姻和家庭的營會,其中的一個講題叫做“感覺就是感覺,感覺沒有對錯”時,我才醒悟到,原來感覺是自己的,是真實的。雖然這個講題是針對夫妻關(guān)系的,可是我覺得在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當(dāng)中不也應(yīng)該帶入這種概念嗎?對同一個東西或是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這是多么正常啊。
可為什么作為夫妻一方,作為父母,我們那么不能理解和接受配偶或是孩子的不一樣的感覺呢?做父母親的,因為覺得自己是大人了,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得正確判斷,就一直否定孩子的感覺。孩子覺得“不冷”,父母覺得“冷”,父母就立刻判斷孩子的感覺是錯的并糾正。孩子對很小的事情感覺害怕,父母作為大人無法體會無法理解,只能強加否定,更甚者還帶上嘲諷。想想看,作為孩子,雖然年紀小,有自己的感覺也是多么天經(jīng)地義的事,卻一再地不被接納,不被認同,他們是多么迷惘,多么無奈,甚至嚴重的會不相信自己,會否定自己,壓抑自己,變得無法正確認知和判斷自己的感覺。
自從學(xué)習(xí)了這個功課都,我和先生都討論并下了決心,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在面對孩子有和我們不一樣的感覺和看法時,我們的態(tài)度和做法。之前,我們也是和我們的父母輩一樣,類似上面的對話也時時都出現(xiàn)在我們和孩子之間?,F(xiàn)在我們改變了,比如,如果我們覺得天氣冷,而孩子不覺得,我們會先接納她的感覺,會說“你不覺得冷,是嗎?”然后說出我們的感覺“可是爸爸媽媽覺得好冷呢!”這樣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但是沒有誰是對誰是錯。如果孩子因為不覺得冷而不愿意多穿衣服而大人卻擔(dān)心著涼的話,我就會把衣服帶著,她如果一直不覺得需要穿,就不要穿。比如孩子害怕什么,我們也會先說“你害怕它,對嗎?爸爸(媽媽)知道了?!比缓笤傧朕k法解釋和引導(dǎo)她。如果孩子還是怕,那就接受,我們的孩子何必要如此無畏呢?很多事情等他們慢慢長大了,對這個世界有更多了解了,也就不再害怕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我做晚飯的時候跟我說她肚子餓了,而明明在一個小時前她才吃了她的下午茶點。這個時候,我會問她“你是真的肚子餓,還是只是嘴饞了想吃零食呢?”(因為我們家的規(guī)矩是吃正餐前不可以吃零食或是別的東西)如果她還是堅持說是“肚子餓了”,我就會說“我知道你的肚子餓了,但是現(xiàn)在快要吃飯了,你不可以再吃其他的東西。再忍耐一下,晚飯很快就好了。”認同孩子的感覺并不意味著順從他們的要求。認同了孩子的感覺,之后再加以引導(dǎo)和教育。這樣,同時也在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育兒知識:告訴孩子什么才重要
育兒知識:告訴孩子什么才重要
0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0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03.讓孩子養(yǎng)成愛衛(wèi)生的好習(xí)慣。
0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0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0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0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jīng),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dǎo)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0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09.不要把當(dāng)年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xiàn)。
10.關(guān)愛孩子但適當(dāng)時候適當(dāng)?shù)膽土P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dāng)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jié)合孩子的表現(xiàn),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guān)于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shù)教育,培養(yǎng)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dǎo)、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于教育。也許沒有科學(xué)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愿,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xiàn)。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yīng)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zé)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jīng)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xiàn)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2.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dāng)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養(yǎng)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夸獎孩子。以免孩子養(yǎng)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xí)氣。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來、自己的東西不給別的吃、乘車不購
專家:培養(yǎng)習(xí)慣比學(xué)知識更重要
新學(xué)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不少小學(xué)生特別是剛從幼兒園升學(xué)的一年級學(xué)生感到不適應(yīng):上課遲到、昏昏欲睡、鈴聲響了不知道該干什么、放學(xué)文具丟了……教育專家表示,這是“幼小銜接過程中的學(xué)習(xí)、生活習(xí)慣問題”,家長要協(xié)助老師幫孩子盡快適應(yīng),習(xí)慣比知識更重要。
最好晚上睡早點
開學(xué)當(dāng)天,漢口百步亭一小學(xué)一年級教室門口,8:30晨會鈴響后,有近十名小學(xué)生陸續(xù)趕到。班主任王老師表示,除了因為天氣下雨,孩子還不適應(yīng)小學(xué)的作息時間也是一個原因。她說,小學(xué)一般要求在8:30以前到校,而且要在家吃早飯,這樣孩子早晨起來的時間就提前了。中午,小學(xué)的休息時間一般是2個小時,不能像幼兒園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時候就很困乏,聽課質(zhì)量也不理想。
對此,有專家稱,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讓剛?cè)雽W(xué)的孩子在晚上8點半左右入睡,到高年級也不超過9點鐘。
用鈴聲培養(yǎng)時間觀念
“上小學(xué)以后,多了一種聲音——鈴聲(現(xiàn)在通常以音樂代替)。有的孩子不知道鈴聲是干什么的,有的聽到鈴聲還想再玩一會兒,不愿意進教室”,武珞路小學(xué)一年級雷老師表示,這是由于剛?cè)雽W(xué)的孩子時間觀念還不夠強。
市教科院專家稱,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除了要教會孩子認識時鐘,可以在家刻意地強調(diào)一下時間的概念,比如,2點了,該睡午覺了;5點了,該吃晚飯了;8點了,該洗澡了。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就會明白,到什么時間就應(yīng)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夠拖拖拉拉,也不能夠隨意改動。
讓孩子獨自處理自己的事
上學(xué)以后,需要自己保管和記住的東西一下子多了許多,許多小孩子以前并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缺乏獨立意識。武珞路小學(xué)一年級雷老師介紹說,常有學(xué)生橡皮擦、鉛筆等掉了不愿意去撿,這樣一學(xué)期下來老師那里有大量的文具沒有人認領(lǐng)。
市教科院專家稱,有些父母對這些現(xiàn)象并不重視,覺得一支鉛筆沒有多少錢,丟了可以再買,但自己的東西自己獨立保管好,是對孩子責(zé)任心的培養(yǎng)。父母可以讓幼兒自己收拾和擺放自己的玩具,同時讓孩子獨立去記住一些重要的東西,比如明天的作業(yè)和要帶的東西。即使孩子忘記了,家長最好也不要提醒,老師會批評他,有過幾次教訓(xùn)后,孩子就會明白,記住老師交代的任務(wù)是自己的事情。
參加班級勞動讓小手靈巧起來
漢口百步亭某小學(xué)一年級王老師稱,從上課第一天的班級勞動情況看,大多都是家長替孩子在做。她說,孩子入學(xué)后,還是要參加一些班級勞動,如擦桌子、掃地、擦黑板等。
市教科院專家稱,孩子如很少參加班級勞動容易遭受挫折。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就應(yīng)該安排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讓他們的小手靈巧起來。
榮譽感對孩子很重要
榮譽感是什么?解釋起來非常繁瑣,但是通俗地來說就是個人存在的價值高,同時別人能夠接受你。日常生活中充斥著集體榮譽感、團隊榮譽感、班級榮譽感,當(dāng)然還有個人榮譽感。那么,孩子的榮譽感具體是什么呢?爸爸媽媽要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呢?
一、什么是孩子的榮譽感
孩子的榮譽感,是一種能促進孩子奮勇向前的動力。榮譽感可以提高孩子待人接物做事的積極性,促進孩子積極地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意義。??
二、孩子缺乏榮譽感的壞處
1.孩子缺乏榮譽感,平時就只會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同時不會去主動幫助他人,為人相對也比較自私。
2.孩子缺乏榮譽感,沒有什么明確的目標和渴望。??
3.孩子缺乏榮譽感,對自己的價值認識比較差,不知道自己能夠創(chuàng)造出多大的價值,這一般都是因為自卑或者自信心不足所致。??
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
1.孩子的榮譽感不是一出生就有的,主要是通過后天的培養(yǎng)出來的,這期間少不了爸爸媽媽的努力。對于孩子的一些行為,如果是值得表揚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夸獎,千萬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
2.表揚孩子要講究一個度,根據(jù)孩子的所作所為,適度地表揚和鼓勵孩子,這樣才是對孩子的肯定,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就會更努力了。??
3.單憑家長的表揚還是不夠的,孩子非常喜歡被稱贊,他們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贊許。因此,老師也要適當(dāng)?shù)亟o孩子一些鼓勵,一來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行為被認可了,二來還可以讓孩子更好地與人交流。??
4.給孩子定下目標,讓孩子知道該往哪里努力,又或者是孩子有目標的話,爸爸媽媽要善于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長處,讓孩子知道該往哪里努力,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
5.學(xué)會尊重孩子,但當(dāng)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也要給予適當(dāng)?shù)呐u,嚴重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一點小懲罰,不過,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所在,知道該如何改正錯誤。??
榮譽感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精神動力,所以爸爸媽媽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榮譽感,讓孩子有前進的方向。
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壞”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謂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好”孩子不敢將自己的問題袒露出來,他們不想因此破壞在家長、老師、同學(xué)眼中的形象,他們活得很累。所以,很多的“好”孩子都成了兩面派,表面上樂觀快樂,內(nèi)心深處卻悲觀孤獨。
然而,上述問題被家長和教師忽視了。有很多高學(xué)歷的父母,總是自信自己的教育方式?jīng)]有問題。一個高中生曾在來信中說道:父親是復(fù)旦大學(xué)的教授,母親是某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從小家庭就給了她一種無形的壓力,當(dāng)她轉(zhuǎn)入一所新的重點高中后,因為一時不能適應(yīng)學(xué)校環(huán)境以及長期以來家庭給她的壓力,她的學(xué)習(xí)成績開始下滑,然后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直到高考前,她的恐懼達到了極點,最后她想到了自殺……幸運的是,這個女孩得救了,但女孩的父母仍沒有意識到是他們的教育出了問題,他們一直認為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知恩圖報。
天下哪有生來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師,更需要好的父母!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要每個父母重視的。(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賞識教育研究所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