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幼兒學習故事 教育學習筆記 教育實踐活動學習筆記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吸取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身為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要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幼教。
平常多看看優(yōu)秀老師的教學心得,教課視頻,多跟有經(jīng)驗的教學能手或專家交流,并向但他們取經(jīng),再融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時刻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努力做到更好。平常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跟同事交流商討,這樣既解決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同時也給同事們增添了教學經(jīng)驗,古話說,合作共贏。平常多跟同事交流,有一個和諧溫暖的工作氛圍,對我們的教學情緒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同事的好建議好經(jīng)驗,我們也要及時學習,或許他們的經(jīng)驗不適合我們,但是我們多動腦,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巧妙地把他們好的教學經(jīng)驗方法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方法,我們平時也要多看書,做筆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們會越走越遠。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不斷的鼓勵與正能量來引導她們
經(jīng)過了一周時間的適應和鍛煉,小五班的小朋友們基本都已經(jīng)認識自己的學號了。在拿有著對應學號的小水杯、小餐盤的時候,也基本不會發(fā)生拿錯的情況了,讓我感到很是欣慰。
這一天,在結束完上午的集體教學后,又到了小朋友的用餐點時間。小朋友們井然有序的小便洗手,自己吃餐點。吃完后還會自己把盤子放到統(tǒng)一的小桌子上,由保育員阿姨進行統(tǒng)一清洗??捎猛瓴忘c的白妹妹卻不管不顧自己桌子上的小水杯和小盤子,一心想著在娃娃家和小貓咪做游戲。
我來到了娃娃家的門口,問她“妹妹,你的餅干吃完了嗎?”“吃完了呀!”她還很高興的和我說?!澳浅酝炅孙灨珊韧炅怂?,還要做什么事情呀?你是不是忘記了?”當我問出這個之后,她有點迷茫。我指了指她的桌子,和她的視線一起看向了水杯和餐盤。她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東西并沒有去放好之后,卻和我說“老師你幫我放一下吧好嗎”我剛想用平時一直和她們灌輸?shù)囊粋€道理來勸她時,邊上一個弟弟已經(jīng)替我說出了這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稚嫩的語氣卻是大大的道理,白妹妹聽了之后,有點猶豫想起身了,我又鼓勵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寶貝你給大家做個好榜樣,可以嗎!”有了動力后的她,馬上起身去把自己的小水杯和餐盤放好了。
養(yǎng)成他們的好習慣,是需要不斷的鼓勵與正能量來引導她們。我在之后又對白妹妹的行為進行了表揚和肯定,果然接下去她都可以自己很自覺地進行管理了!
在探索中不斷成長——報紙龍的發(fā)現(xiàn)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霸谔剿髦胁粩喑砷L——報紙龍的發(fā)現(xiàn)”!
這周的龍獅館要制作報紙龍,我投放報紙、即時貼、彩紙等,孩子們一下子被色彩豐富的新材料給吸引了,我還在展示區(qū)里放了一條制作完成的“報紙龍”。
孩子們看到這條“龍”一下子興奮起來,個個躍躍欲試。
我沒有告訴幼兒這報紙龍獅如何制作的,而是請他們自己先去觀察,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活動開始了,通過協(xié)商后,幾名幼兒先做了分工,文文負責卷報紙,杰杰負責粘,迦迦負責最后的收尾工作——裝飾。
過了一會兒,問題發(fā)生了。
“用報紙怎么才能卷出“神龍”彎曲的造型呢?”文文有疑問了。
“用手彎出龍的造型不行嗎?試一試吧。
”他們開始嘗試,但發(fā)現(xiàn)并不能將造型固定住,看來這個方法失敗了。
“把報紙彎起來,用透明膠粘住行不行?”迦迦提出了建議。
“那試試吧”幾名幼兒又開始嘗試,但是粘好后發(fā)現(xiàn)制作成的“龍”看起來是一段一段的,不自然,看來這個辦法也不可行。
孩子們有點氣餒了,坐在椅子上不知道怎么辦。
“怎么樣,你們成功了嗎?”我走過去說。
“我們試了好幾種方法,可是龍的造型拗不出來。
”迦迦無奈的說。
“你們去看下老師是怎么做的吧。
”在我的啟發(fā)下,孩子們都圍到了展示區(qū)。
“我發(fā)現(xiàn)了,應該要把報紙卷起來,卷得緊緊的,頭往上卷,身體往下卷,尾巴再往上卷,翹翹的,一邊卷一邊固定造型,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那我們試一試吧,說不定就是這樣的呢。
”孩子們又開始了新的嘗試……
大班幼兒喜歡嘗試有難度、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所以在制作前我并沒有告訴他們報紙龍制作的方法。
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新材料十分感興趣,而且在制作時能夠協(xié)商、分工、合作、探索,當遇到問題時,他們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是非常值得表揚的。
在幼兒的探索無果,興趣低下時,老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正確、適時的引導能讓孩子們產生新的方法,提高制作興趣。
這個活動利用報紙制作龍,不僅使幼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讓我再次體驗到:玩具材料不一定是最貴的才是最好的,價格不等于價值。
在孩子們的世界里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塊小石頭勝過一輛汽車……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廢舊材料的作用,制作出多種玩具,讓孩子從玩中得到發(fā)展,滿足幼兒需求。
不知道本文“在探索中不斷成長——報紙龍的發(fā)現(xiàn)”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在探索中不斷成長——報紙龍的發(fā)現(xiàn) 大班
這周的龍獅館要制作報紙龍,我投放報紙、即時貼、彩紙等,孩子們一下子被色彩豐富的新材料給吸引了,我還在展示區(qū)里放了一條制作完成的“報紙龍”。孩子們看到這條“龍”一下子興奮起來,個個躍躍欲試。我沒有告訴幼兒這報紙龍獅如何制作的,而是請他們自己先去觀察,然后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顒娱_始了,通過協(xié)商后,幾名幼兒先做了分工,文文負責卷報紙,杰杰負責粘,迦迦負責最后的收尾工作——裝飾。過了一會兒,問題發(fā)生了。
“用報紙怎么才能卷出“神龍”彎曲的造型呢?”文文有疑問了。
“用手彎出龍的造型不行嗎?試一試吧?!彼麄冮_始嘗試,但發(fā)現(xiàn)并不能將造型固定住,看來這個方法失敗了。
“把報紙彎起來,用透明膠粘住行不行?”迦迦提出了建議?!澳窃囋嚢伞睅酌變河珠_始嘗試,但是粘好后發(fā)現(xiàn)制作成的“龍”看起來是一段一段的,不自然,看來這個辦法也不可行。孩子們有點氣餒了,坐在椅子上不知道怎么辦。
“怎么樣,你們成功了嗎?”我走過去說。
“我們試了好幾種方法,可是龍的造型拗不出來。”迦迦無奈的說。
“你們去看下老師是怎么做的吧。”在我的啟發(fā)下,孩子們都圍到了展示區(qū)。
“我發(fā)現(xiàn)了,應該要把報紙卷起來,卷得緊緊的,頭往上卷,身體往下卷,尾巴再往上卷,翹翹的,一邊卷一邊固定造型,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那我們試一試吧,說不定就是這樣的呢?!焙⒆觽冇珠_始了新的嘗試……
大班幼兒喜歡嘗試有難度、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所以在制作前我并沒有告訴他們報紙龍制作的方法。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新材料十分感興趣,而且在制作時能夠協(xié)商、分工、合作、探索,當遇到問題時,他們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是非常值得表揚的。在幼兒的探索無果,興趣低下時,老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正確、適時的引導能讓孩子們產生新的方法,提高制作興趣。這個活動利用報紙制作龍,不僅使幼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讓我再次體驗到:玩具材料不一定是最貴的才是最好的,價格不等于價值。在孩子們的世界里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塊小石頭勝過一輛汽車……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廢舊材料的作用,制作出多種玩具,讓孩子從玩中得到發(fā)展,滿足幼兒需求。
學習使人進步
孩子年齡的增長,我感覺到自身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越來越多了,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再按過去那種指令和被服從的模式在孩子身上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抵觸情緒了,另一方面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怎樣也能換位思考,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呢?
平日里有時我喊一遍:“雅文,洗手吃飯了”。她坐著不動,說句等會兒。當我第二遍、第三遍隨著聲調越來越高,火氣越來越大,她才不緊不慢地行動時,我感到我的權威受到了動搖,心情沮喪,開始有種挫敗感了。為此我向朋友,一位比較優(yōu)秀的媽媽取經(jīng)。交流中我們都有這種共識,孩子大了,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間了。當她對你不同意的事情提出為什么時,我要正面面對她的提問,要給她列出我不同意的理由,讓她從心里上接受,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告訴她不行就是不行,沒有理由,你必須服從。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她才會學著尊重你。第一遍喊她時她沒有行動,不妨去看看她在做啥?;蛟S她在看書,那就告訴她媽媽辛苦地做好了飯等著她呢,看完這一頁讓書也休息一下。或許她會告訴我她正在想事情,那就請孩子吃飯時和我們共同分享她的思考。命令式的語氣只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雖然認識到了這些,但在現(xiàn)實中怎樣才能控制住情緒和語氣這是我作為家長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的課題。希望有經(jīng)驗的家長們能多介紹寶貴經(jīng)驗,也希望王雅文小朋友看到這篇文章后能懂得媽媽也只是個普通人,在和雅文共同成長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
教育隨筆:不要折斷孩子的想像的翅膀
教育隨筆:不要折斷孩子的想像的翅膀
最近,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班上許多小朋友把樂百氏瓶上的小蓋兒留下來裝在兜里,為了防止他們把小瓶蓋兒放進嘴里出危險,我便讓他們把小蓋兒扔掉??墒屡c愿違,留小蓋兒的小朋友反而多起來。尤其是以世欣為首的男孩子,兜里總是鼓鼓囊囊的,紅色、綠色,每個人都有好幾個。
小朋友們?yōu)槭裁磳π∑可w兒感興趣呢?我要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們好像是有意躲避我,一見我走近,就往兜里裝著什么,試了好幾次也沒結果。后來,我就沒像看見一樣,趁他們不注意玩的正起勁兒的時候再接近他們。問題終于弄清楚了:原來,小朋友們喜歡玩的汽車城里沒有警車。于是,世欣等幾個小朋友就把留下來的小瓶蓋兒放在車頂上當警燈。紅色的當救火車的燈,綠色的當警察的巡邏車燈。
我暗暗佩服孩子們的想象力,沒想到在大人眼里是廢物的東西,卻可以被他們當做好東西利用上??墒?,不能讓他們總把小瓶蓋兒裝在兜里呀,既不衛(wèi)生,也不安全。于是,我開導小朋友們:你們都是小司機,警燈可不能隨便亂放,萬一丟了,汽車就不能當警車或者巡邏車了,多可惜呀!幾句話提醒了孩子們,他們一個個從兜里掏出小瓶蓋兒交給我。我把小瓶蓋兒沖洗干凈并找來膠布,和孩子們一起把小瓶蓋兒粘在小汽車上,再涂上漂亮的顏色。瞧,一輛輛巡邏車、救火車、救護車立刻神氣活現(xiàn)起來,變得威風凜凜的,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
裝好了小頂燈之后,我又給孩子們留下一個任務:在回家的路上觀察一下什么車有頂燈,這些車是做什么的。第二天,孩子們的回答真讓我驚訝,我都沒注意到原來那么多種車都有“小頂燈”。
現(xiàn)在想來,如果當初我只是一味的限制他們不去玩小瓶蓋兒,而不是引導他們將想象轉化為創(chuàng)造活動,那將失去多好的教育時機呀。不僅如此,孩子還可能因我的限制而從此折斷想象的翅膀。
不斷變換剪紙的方法,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根據(jù)主題活動的需要,在巧手加工坊里制作面具,孩子們對剪紙面具特別感興趣,一到了游戲時間,孩子們爭著到巧手加工坊活動。陽陽也參加了此次的活動,他拿起剪刀就開始剪,由于沒有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把紙張給剪壞了,這下他急了,說:”老師,能不能再剪一張啊!”在我的答應下,他重新嘗試著去做,這次,他不再那么急的動手,而是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怎么制作面具,首先,確定了面具的內容是做小豬,其次,注意面具的大小,最后,學剪面具細小部分的方法。經(jīng)過商討后,他開始了嘗試,可是當剪到細小部分時他顯的沒有耐心,剪錯一兩次就干脆不剪了,于是我就嘗試著通過旁邊能力強的孩子去影響他。使孩子領悟到了做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慢慢地他終于完成了自己制作的面具,不停的對同伴說:“面具做好了,你們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大膽創(chuàng)作更多的不同形式的面具,并不斷變換剪紙的方法,讓他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經(jīng)過這次的剪紙活動,使他在做事方面變得認真了,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在各方面的堅持性。
教育隨筆:斷了超人夢
教育隨筆:斷了超人夢
星期六的晚飯后,多多又在看電視。奶奶走過去陪在多多身邊,這次奶奶太粗心了,沒去看多多在看的什么動畫片。坐下來沒多會兒,多多從椅子上飛躍到離椅子一米多的床上。奶奶當場嚇的不輕。當然多多沒有跳到床上,是趴到床上的。這已經(jīng)超越了多多的運動能力,想來是動畫片給予了多多超能。想想真后怕,奶奶馬上問多多:“你是在學超級飛俠嗎?”多多滿臉恐懼的神色,發(fā)不出一點聲音,只是點下頭。
再問:“超級飛俠是會飛的,多多也想飛,怎么辦呢?”多多是一臉芒然啊。爸爸和奶奶怕多多產生不良的后果,繼續(xù)進行引導。讓多多再學超級飛,從他現(xiàn)在的床上飛到旁邊的沙發(fā)上。在爸爸和奶奶的鼓勵下,多多勇敢地一躍。這次吃了苦頭,右膝蓋碰到沙發(fā)角上,多多有了可以哭出聲的理由?!巴弁郏彝弁哿恕痹僮尪喽嘧鲲w躍的動作,怎么也不愿意去做。爸爸坐到沙發(fā)上,縮短了床與沙發(fā)的距離。看多多還不敢跳,爸爸還用個軟軟的枕頭放到腿上,這樣的話雖說足夠安全,但多多是嚇壞了,嘴里說著“不要,我就是不要?!边€拼命地搖頭。
想來通過讓多多親身體驗來痛的教育,多多再也不會去做什么超人了,也足以了斷多多超人的夢想??赡懿蛔尪喽喈a生自卑心理,爸爸對多多說:“超人不是想有就有的,他要努力學習才有的,多多以后要認真學習,會有超人的本領?!蹦棠虒Χ喽喟职钟钟行碌恼J識,比奶奶想的多啊,考慮的很周全。
在被現(xiàn)代電子媒體包圍的今天,在我們越來越倚重電視這個電子保姆的時候,我們該讓我們的孩子看什么呢?我們該如何給他們選擇他們愛看我們也愿意讓他們看的動畫片呢?
這值得我們來思考。象上面多多的事例,很慶幸多多旁邊有奶奶作陪,發(fā)現(xiàn)問題馬上進行有效的解決。不要等問題來了再去補救,就恨之晚也。
不良習慣不容遷就
昨天早上,我跟往常一樣接待孩子入園。馬文浩小朋友也有媽媽領者來到幼兒園。剛進門,馬文浩媽媽便對我說:“老師,今天中午我想把浩浩接回家吃午飯?!蔽艺f:“噢,是有什么事嗎?”她支支吾吾地說:“噢……是有點事兒。”看到她不方便說,我也就沒再問。第二天自由活動時,我聽到一個小朋友在問馬文浩:“馬文浩,你今天還回家吃飯嗎?”馬文浩說:“不,今天幼兒園吃米飯,是我最愛吃的?!甭犃艘院?,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我便蹲下來問他:“浩浩,昨天媽媽為什么把你接回家呀?”他低下頭不說話。我又說:“老師知道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請你回答我好嗎?”終于,他小聲地說:“因為昨天我不想喝幼兒園做的紫菜湯……”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我感覺非常生氣,但我沒有責備孩子,因為錯不全在孩子。我想,我應該找馬文浩的媽媽好好談談,我要告訴她,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容遷就,請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的工作,不能幫幼兒找理由去回避問題。家長應正確地引導孩子,給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飲食習慣,這樣才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