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穿著打扮——一個落傍生母親的肺腑之言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shè)計方案 設(shè)計一個幼兒園教學(xué)活動方案 開學(xué)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 一個落傍生母親的肺腑之言趙忠心
這篇文章是寫給學(xué)齡前兒童家長看的。
可孩子連小學(xué)都沒上,離考大學(xué)還有十多年,家長們還想不到未來高考的事。跟年輕父母談孩子高考落榜的問題,是不是也太早了點兒?是不是違背“寫文章要看讀者對象”的基本規(guī)則了呢?讓人感覺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
不是。
之所以執(zhí)意要向?qū)W齡前兒童的家長傳達一個高考落榜生母親的肺腑之言,是因為與學(xué)齡前兒童的教育和成長有密切的關(guān)系,孩子高考失利的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學(xué)齡前階段。我是希望家長未雨綢繆,早做思想準備。值得一談。
落榜生母親的述說
去年高考錄取結(jié)束以后,一個落榜女生的母親到我家來做客。這位母親是我的朋友,她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認識。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怎么高考落傍了呢?我感到疑惑。
在談到女兒落榜的原因時,這位母親非常傷心而悔恨。我聽了,不禁也扼腕嘆息。
她深有感觸地說:
“在小孩子的穿戴打扮上,家長千萬不要太過講究,太過追求華麗?;叵肫饋恚业呐畠壕驮谶@個問題上吃了大虧。女兒沒有考上大學(xué),這與我有直接的關(guān)系,我都后悔死了,腸子都悔青了。
“我的女兒是個獨生女,她爸爸這一輩人哥仨,那兄弟兩家都是兒子,第三代這輩人中只有這一個女孩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我女兒是“千金難買”,絕無僅有,全家人都視為掌上明珠,格外地關(guān)注她,寵愛她,變著法地打扮她。
“上幼兒園的時候,她要卷發(fā),就給她卷發(fā);他要染指甲,就給她染指甲。她要穿什么衣服,就連姑媽、姨媽、大媽、奶奶、姥姥都爭先恐后地給她買。她的衣服是各式各樣的,多得都穿不過來。家里人都爭著搶著給她買衣服,無非是想把她打扮成漂亮的洋娃娃似的,小公主似的,以尋開心罷了。
“誰知,大人們的無心舉動,卻在她心里種下了過分追求穿著打扮的種子。從幼兒園開始,他就對衣服挑挑揀揀,愛穿的衣服,穿上了就不脫不換,臟了也不讓洗;不愛穿的衣服,從不穿,不少衣服買來后從未穿過一次。哪件衣服能引人注目、賞識、羨慕,就穿哪件。天熱了,該脫的衣服就是不讓脫;天涼了,該穿長袖衣服了,她還是要穿花裙子。每天早晨上幼兒園之前,就為穿衣服要反過來倒過去,折騰老半天,讓家長急得不得了,甚至為此經(jīng)常誤了上學(xué)。
“上學(xué)以后,每天早晨在穿衣鏡前,扭來擺去,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照來照去,又梳頭又抹臉,總得磨蹭半個多小時。別說影響上自習(xí),有時連早點都沒時間吃了。
“上小學(xué)的時候,由于她比較聰明,教材也不算難,對她學(xué)習(xí)的影響還不是太明顯。一到中學(xué),她的功課就越來越不行了。平時,她的眼睛總是注意哪個同學(xué)又穿了一件樣式新穎、別致的衣服,心思根本就不放在學(xué)習(xí)上,能糊弄就糊弄。特別到了高中一二年級,要準備考大學(xué)了,她還是心不在焉,家長著急她不著急。
“我們做家長的,曾多次耐著性子跟她談話,千方百計地教育她,苦口婆心地開導(dǎo)她,給她將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社會競爭的激烈、個人的發(fā)展前途,諄諄告誡她應(yīng)該如何對待高考這‘決定人生命運’的一戰(zhàn),熱切希望她能盡快覺醒。她倒也點頭答應(yīng),表示要好好學(xué)習(xí),但實際行動卻是依然故我,沒有多大的變化。
“到了高三年級,雖然學(xué)習(xí)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在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下,也真的做出了努力。但由于以前的功課學(xué)得不扎實,基礎(chǔ)打得不牢靠,就是再努力也無濟于事。雖然參加了高考,終以失敗告終。
“女兒傷心地哭了好幾天,后悔極了;我們做父母的也深深地自責(zé),埋怨自己,誰叫往往們從小過分地崇愛她,嬌慣她,刻意地打扮她,使她從小就養(yǎng)成了貪圖虛榮、過分講究穿戴、追求打扮的習(xí)慣,而后來又沒有及時教育她,糾正她,改變她呢?現(xiàn)在說什么也晚了,唉……”
孩子的穿著打扮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
我原原本本地轉(zhuǎn)述這位母親的反省,是希望把一個家庭的教訓(xùn)變成普天下父母共同的財富。
我們面前的孩子雖然離參加高考尚有些時日,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是很值得年輕父母借鑒的教訓(xùn)?!耙宋从甓I繆,毋臨渴而掘井?!币阑加谖慈唬獾媚贻p父母不由自主地做出讓自己后悔終生的事。
俗話說:“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泵總€人的衣著打扮,都各有自己的追求和講究,別人也不好說三道四。但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他的文化修養(yǎng)和精神狀態(tài),也折射出他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
穿著打扮,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對人的成長、發(fā)展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特別是對小孩子的影響,比對成年人的影響還要大,還要深刻。
正如這位母親所說,家長刻意打扮孩子,無非是為了好玩兒,“尋開心”。家長絕沒有要把孩子引向邪路的用心。
然而,天下的事,往往是“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家長沒有把孩子看成是正在成長中的人,而只是把孩子當成家長開心、解悶的“小玩意兒”或“小寵物”。這個做母親的就是在這種“不經(jīng)意”中,實際上是給孩子一個“導(dǎo)向”,使孩子不知不覺地形成了一種價值取向,養(yǎng)成了一心一意追求穿戴打扮的習(xí)慣。把心思都放在了這事上,必然會影響她的“正業(yè)”——“讀書學(xué)習(xí)”,該下功夫的事不下功夫,不該下功夫的事,下的功夫太多了,必然在成長的道路上遭受挫折。
年輕父母從這件事中,應(yīng)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培養(yǎng)教育孩子沒有小事。就是吃喝穿戴這些小事也要有所注意,不能太隨意。現(xiàn)在,家里的孩子越來越少,不少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經(jīng)濟條件又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點,無可非議。但是,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過分,過分了,就要走向反面。
孩子的穿著打扮要樸素、大方、得體,要與孩子的年齡、性別、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不要刻意追求怪異、別出心裁、獨樹一幟。
穿著要整潔,但不要過于講究。小小的孩子,男孩子就“西裝革履”,儼然一個“紳士派頭”,女孩子“花枝招展”,模仿過去十里洋場的“交際花”,這不利于孩子參加游戲活動。
小孩子穿著可以繼承民族傳統(tǒng),但最好不要把孩子打扮成電影中過去的地主老財?shù)哪樱m招人眼球,引人注目,但讓人看了并不舒服。
小孩子的穿著打扮是家長,特別是母親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文化素養(yǎng)最為形象、生動的展示。一看孩子的穿著打扮,就可以看出家長的追求是低俗還是高雅。家長應(yīng)該加強這些方面的自我修養(yǎng)。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幼兒園小朋友穿衣打扮也要注意
琪琪媽媽這幾天可忙壞了,琪琪是剛上幼兒園,入園心理問題也是剛剛安撫好,這不老師又開家長會了,是關(guān)于孩子每天上學(xué)穿衣服的規(guī)定,雖然學(xué)校里面也有園服,可是孩子不是每天都穿的,為了讓孩子穿的舒服一點,媽媽在給孩子穿衣服時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要給孩子穿緊身褲,像牛仔褲之類的,而媽媽都會認為這種褲子孩子穿起來好看,殊不知這種緊身牛仔褲面料比較硬,再加上緊身,孩子上廁所很不容易脫下來,孩子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對孩子的身體也沒有好處的。
2.不要給孩子穿背帶褲,背帶褲看起來很洋氣,但是這種褲子穿起來一方面上廁所比較麻煩,另一方面孩子在戶外玩大型玩具時容易勾住,甚至?xí)斐缮kU,這些危險的事例新聞上經(jīng)常報道。
3.不要給孩子穿墜滿了小珠子的衣服,因為小珠子都是用線縫上的,很不結(jié)實,很容易脫落,脫落后孩子都喜歡拿著珠子玩,放在鼻子里,嘴巴里,耳朵里,都會發(fā)生危險的,這些都是致命的東西。
4.不要給孩子穿長裙,天氣一暖和,商場里各種漂亮的小裙子,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小公主,裙子可以買,但是不要在學(xué)校穿,因為長裙很容易被小朋友給踩到,不方便體育活動,所以孩子穿寬松舒適的褲子比較好。
5.不要給孩子穿帶帽子的上衣,同樣這種帶帽子的衣服,在游戲的時候,也會造成危險,比如滑滑梯,很有可能滑滑梯上的小柱子會刮住帽子,進而會勒住寶寶的脖子,這樣也是很危險的。
6.不要給孩子穿短褲,夏天一到無論男孩女孩,媽媽害怕孩子熱到,通常會給孩子買小短褲穿到外面,短褲確實很涼快,但是夏天蚊子多,會叮到孩子的腿,還有每天戶外活動,孩子比較興奮,很容易摔倒,穿短褲孩子的腿裸露到外面就會擦傷。
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要把孩子穿衣放到重點,上幼兒園我們就以衣服安全舒適為主,可以給孩子穿純棉的運動裝,這樣孩子活動也很方便,給老師也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像小長裙媽媽可以分場合讓孩子去穿。當然每年因為幼兒穿衣不當造成危險的也很多,以上幾點請家長看看自己有沒有給孩子穿衣造成隱患。
孩子成長中父母應(yīng)扮演好的四個角色
孩子成長中父母應(yīng)扮演好的四個角色
守護者——照顧好孩子但是不能插手過多
作為孩子的守護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孩子,在這里說的照顧并不是事事代勞。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遇到了一點困難就忍不住插手,這樣其實是讓孩子錯失了很多鍛煉自己的機會。這里并不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對這件事情的難度有一個簡單的評估,如果確實是孩子自己無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導(dǎo)。
伯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潛能
當今社會孩子成績優(yōu)秀并不算的什么優(yōu)勢,還要讓孩子有特長。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的特質(zhì),家長一定要認真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特質(zhì),并且把這個變成孩子的優(yōu)勢。家長可以每天都表揚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自信,這樣孩子們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但是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不能讓孩子覺得大人表揚只是一種敷衍。
導(dǎo)師——給孩子生活的建議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導(dǎo)師。再做孩子的導(dǎo)師之前,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讓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導(dǎo)師不能過于武斷,不要覺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權(quán)威,就給孩子立規(guī)矩、定條件,我們就是給孩子提供建議的,和孩子是平等的,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大人的建議。
伙伴——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路上的煩惱
大人也有小時候,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呢?孩子也需要一個成長的伙伴和他一起分擔(dān)成長中的煩惱。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伙伴,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和孩子一起面對,共同商討應(yīng)對策略。
一個偉大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個偉大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故事
父親去世10年后,在我的“軟硬兼施”下,母親終于同意來鄭州跟著我——她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這一年,母親70歲,我40歲。70歲的母親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歲月又縮減了幾厘米,看起來更加瘦小,面容卻仍然光潔,不見太多滄桑的痕跡,頭發(fā)亦未全白,些許黑發(fā)倔強地生長著。
我們借了一輛車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收拾妥當,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兩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麥子專門為我們磨的,這種面有麥香。但那天,那兩袋面我決定不帶了,因為車的后備箱太小,我們要帶的東西太多。母親卻堅持把面帶著,一定要帶,她說。
她這樣說的時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著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試探著去摸。果然,在底部,軟軟的面里有一小團硬硬的東西。如果我沒猜錯,里面是母親要給我們的錢。
把錢放在糧食里,是母親很多年的秘密。十幾年前,我剛剛結(jié)婚,在鄭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據(jù)的時候。那時,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個像樣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親托人捎來半袋小米。后來先生將小米倒入米桶時,發(fā)現(xiàn)里面藏著500塊錢,還有一張小字條,是父親的筆跡:給梅買個衣柜。出嫁時,母親給我的嫁妝中已有買衣柜的錢。后來她知道我將這筆錢挪做他用,便又補了過來。那天晚上,我拿著10元一張厚厚的一沓錢,哭了。那些年,母親就是一次次把她節(jié)省下來的錢放在糧食里,讓人帶給我,帶給大姐二姐,在我們都出嫁多年后,仍貼補著我們的生活。但那些錢,她是如何從那幾畝田里攢出來的,我們都不得而知。這一次,即使她隨我們同行,也還是將錢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來,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帶回來后,我把錢取出來交還母親,母親說,這是我給童童買車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孫,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要輛賽車,因為貴,我沒有給他買,上次回老家,他許是說給母親聽了,母親便記下這件事。2000塊,是她幾畝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們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舍得的人,對我們,對親戚,對左鄰右舍,愛舍得付出,東西舍得給,錢舍得借,力氣也舍得花。有時不知道她一個瘦小的農(nóng)村婦人,為什么會這樣舍得。母親住下來,每天清晨,她早早起來做飯,小米粥、小包子、雞蛋餅……變著花樣兒。中午下班我們再也不用急趕著去買菜,所有家務(wù)母親全部包攬。陽臺上還新添了兩盆綠瑩瑩的蒜苗,有了母親的家,多了種說不出的安逸。
心韻解讀:母親多年的“秘密”,就是對孩子們從未間斷的關(guān)愛,他們其實會一直記住,并從母親的這些行動里感受到她最濃烈而無聲的愛。很多時候,我們過多地用“語言”教育孩子,然而“潤物細無聲”,父母的行為其實早就烙在孩子的心上,并真切地感受與領(lǐng)悟背后的一切。
母親帶來的兩袋面,一袋倒入桶里,另外一袋被先生放到了陽臺上。過了幾天,我卻發(fā)現(xiàn)陽臺地板上的那袋面被移到了高處的平臺上晾曬。先生是個粗心的人,應(yīng)該不會是他放的,我疑惑地問母親,她說,啊,我放上去的,曬曬,別壞了。我一聽就跟她急了,那平臺,一米多高,那袋面,六七十斤,身高不足一米五,體重不足90斤的母親,竟然自己把它搬了上去。我沖她大喊,你怎么弄上去的?那么沉,閃著腰怎么辦?砸著你怎么辦?出點兒什么事怎么辦……一連串地兇她。她卻只是笑,圍著圍裙站在那里,等我發(fā)完脾氣,小聲說,這不沒事嗎?有事就晚了!我還是后怕,但更多的是心疼。直到母親向我保證,以后不再干任何重活,我才慢慢消了氣。
母親來后不久,有天對先生說,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學(xué)回家來吃飯吧,我都來了大半個月了,沒見他們來過呢。先生是在鄭州讀的大學(xué),本市同學(xué)的確很多,關(guān)系也都不錯,起初還會在各家之間串門,但現(xiàn)在,大家都已習(xí)慣了在飯店里聚會。城市生活就是這樣繁華而淡漠,不是非常親近的,一般不會在家里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釋,媽,他們經(jīng)常在外面聚呢。母親搖頭,外面哪兒有家里好,外面飯菜貴不說,也不衛(wèi)生。再說了,哪兒能不來家呢?來家才顯得親。然后,母親態(tài)度堅決地讓先生在周末把同學(xué)們帶回家來聚一聚。我們拗不過她,答應(yīng)了。
先生分別給同學(xué)中幾個關(guān)系最親近的老鄉(xiāng)打了電話,邀請他們周末來我們家。周末一整天,母親都在廚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學(xué)陸續(xù)過來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禮品。我將母親做好的飯菜一一端出,那幾個事業(yè)有成、幾乎天天在飯店應(yīng)酬的男人,立刻被幾盤小菜和幾樣面食小點吸引過去。其中一個忍不住伸手捏起一個菜餃,喃喃說,小時候最愛吃母親做的菜餃,很多年沒吃過了。母親便把整盤菜餃端到他面前,說,喜歡就多吃,以后常來家里吃,我給你們做。那個男人點著頭,眼圈忽然就紅了,他的母親已經(jīng)去世多年,他也已經(jīng)很久沒回過家鄉(xiāng)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飯卻吃得足,話也說得多。那話的內(nèi)容,也不是平日在飯店里說的生意場或單位里、社會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來,說到家鄉(xiāng),說到父母……竟是久違的親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熱鬧起來。母親說,這樣才好,人活在世上,總要相互親近的。
母親來后的第三個月,一個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門,是住在對面的女人,端著一盆洗干凈的大櫻桃。女人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送給大娘嘗嘗。我詫異不已,當初搬過來時,因為裝修走線的問題,我們和她家鬧了點兒矛盾。原本就不熟絡(luò),這樣一來,關(guān)系更冷了下來,住了3年多,沒有任何往來。連門前的樓道,都是各掃各的那一小塊兒地方。她冷不丁送來剛剛上市的新鮮櫻桃,我因摸不著頭腦,一時竟不知該說什么好。她的臉就那樣紅著,有點兒語無倫次,大娘做的點心,孩子可愛吃呢……
我才恍然明白過來,是母親。母親并不知道我們有點兒過節(jié)兒,其實即使知道了,她還是會那么做,在母親看來,“遠親不如近鄰”是句最有道理的話。所以她先敲了人家的門,給人家送小點心,送自己包的粽子,還送自己種的新鮮小蒜苗……誠懇地幫我們打開了鄰居家的門。后來,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她的孩子也經(jīng)常來我們家,奶奶長奶奶短地跟在母親身后,親好得猶如一家人。
鄰居們,不僅僅是對門,前后左右,同一個社區(qū)住著的許多人,母親都照應(yīng)著。她常在社區(qū)的花園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幫他們照顧孫子。不僅如此,還有物質(zhì)上的往來,母親常常會自制一些風(fēng)味小點,熱情地送給街坊四鄰,這也是母親在農(nóng)村生活時養(yǎng)成的習(xí)慣。小點心雖然并不貴重,卻因有著外面買不到的醇香味道,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個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親要我們送些錢過去。因為是來往并不親密的同事,我們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親卻堅決不答應(yīng),說,人這輩子,誰都可能會碰到難事,你舍得幫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會舍得幫你。孩子生病對人家是天大的難事,咱們碰上了,能幫的就得幫。我們聽了母親的。
在母親過來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職,在單位的推薦選舉上,他的票數(shù)明顯占了優(yōu)勢。先生回來笑著說,這次是媽的功勞呢,我這票是媽給拉來的。我們才發(fā)現(xiàn),最近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竟然空前好起來,那種好,明顯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誠。一個字都不識的母親,只是因為舍得,竟不動聲色地為我們贏得了那么多,是我們曾經(jīng)一直想要贏來卻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說過的話,你舍得對人家好,人家才會舍得對你好。于她,這是一個農(nóng)村婦人最樸實本真的話;于我們,無疑是一個太過深刻的道理。
心韻解讀:母親的智慧帶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奇妙的變化,幫助她重新建立與人互動的模式,正面地溫暖孩子的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在批評、指責(zé)孩子的時候,也應(yīng)該想想自己是否盡到“老師”的責(zé)任,給到孩子正面的引導(dǎo),鼓勵孩子前進。
溫煦的日子里,我很想帶母親到處走走??赡赣H因為天生暈車,坐次車如生場大病,于是常拒絕出門。那個周末,我決定帶她去動物園。母親說,沒有見過大象呢。動物園離家不遠,幾站路的樣子。母親說,走著去吧。我不同意,幾站路,對一個70歲的老人,還是太遠了??伤謭詻Q不坐車,我靈機一動,媽,我騎車帶你去。母親笑著同意了。我推出車子,小心地將她抱到前面的橫梁上,一只胳膊剛好攬住她。抱的時候,心里一疼,她竟然那么輕,蜷在我身前,像個孩子。
途中要經(jīng)過兩個路口,其中一個正好在鬧市區(qū)。小心地騎到路口,是紅燈,我輕輕下車,還未站穩(wěn),卻有警察從人流中穿過來,走到我面前說,不許帶人你不知道嗎?還在前面帶。說完,低頭便開罰單。母親愣了一下,攥著我的胳膊要下來,我趕忙扶穩(wěn)她,跟那個年輕的警察說了聲對不起,解釋說,我母親暈車,年紀大了,不能坐車,我想帶她去動物園看看……
警察也愣了一下,這才看清我?guī)У氖且晃焕先?,還不等他說什么,母親責(zé)備我,你怎么不告訴我城里騎車不讓帶人呢?然后堅持要下來。我正不知所措,那個警察伸手一把攙住了母親,大娘,對不起,是我沒有看清楚,城里只是不讓騎車帶孩子,您坐好。然后他忽然抬起手,向我認認真真地敬了個禮。接著,他轉(zhuǎn)身讓前面的人給我騰出一個空間,打著手勢,阻止了四面車輛的前行,招手示意我通過。我?guī)е赣H,緩緩地穿過那個寬闊的路口,四面的車輛靜止行人停步,只有我?guī)е赣H在眾人的目光里驕傲前行。
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受到如此厚重的禮遇。因為母親,因為舍得給予她一次小小的愛,一個萍水相逢的年輕警察,便舍得為我破例,舍得給我這樣高的尊敬。這禮遇,是母親送給我的。
母親是在跟著我第三年時查出肺癌的。結(jié)果出來以后,有個做醫(yī)生的朋友誠懇地對我說,如果為老太太好,不要做手術(shù)了,聽天命盡人事吧。這是一個醫(yī)生不該對患者家屬說的話,卻是真心話。和先生商議過后,決定聽從醫(yī)生的安排,把母親帶回了家。又決定不向母親隱瞞,于是對她講了實情。母親很平靜地聽我們說完,點頭,說,這就對了。然后,母親提出要回老家。
母親在世的最后一段時間,我陪在她身邊。藥物只是用來止疼,抵擋不了癌癥的肆虐。她的身體飛快地憔悴下去,已經(jīng)不能站立,天好的時候,我會抱她出來,小心地放在躺椅上,陪著她曬曬太陽。她漸漸吃不下飯去,喝口水都會吐出來,卻從來沒有流露過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許黑發(fā)依舊倔強地蓬勃著,面容消瘦卻光潔,只要醒著,臉上便漾著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爸他想我了。媽,可是我舍不得。我握著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輕輕地。梅,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來,輕輕將手抽回,拍著我的手。但是這一次,母親,我舍不得。我說不出來,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母親走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從村頭排到村尾,除了親戚,還有我和先生的同學(xué)、朋友、同事,我們社區(qū)前后左右的鄰居們……很多很多人,里面不僅有大人,還有孩子,是農(nóng)村罕見的大場面。
“
心韻解讀:母親只是用一顆舍得愛人的心,圓滿了與孩子們之間的關(guān)系。唯識深層溝通很多案例中,許多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充分的愛,甚至根本沒有得到任何的關(guān)愛,這種愛的匱乏的親子關(guān)系,往往源于父母那顆不舍得愛人的心,只要把心敞開,彼此的心才能完整地鏈接在一起……”
隊伍緩緩穿行,出了村,依稀聽見圍觀的路人中有人議論,是個當官的吧?或者是孩子在外面當大官的……母親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親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見過大的世面,亦沒有讀過書,沒有受過任何正規(guī)教育,她只是有一顆舍得愛人的心。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場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無意間為自己贏得的。
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信號交換
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信號交換
在出生時胎兒只有一個任務(wù),那就是攜帶著遺傳基因和母親對他的期待:從母腹中順利地出來。
我這兒還要談一下母親與孩子之間的信號交換。孩子出生前在子宮里感到非常舒服,唯一的不足是那兒的空間越來越擁擠了。所以那一刻就不可避免地到來了:現(xiàn)在你必須出來了!第一次陣痛向他傳達了來自母親的第一個信號。通過宮縮,她告訴孩子:現(xiàn)在要把你擠出去!孩子收到了這一信號,如果他不是很懶的話,就馬上開始配合著去完成這項分配給他的任務(wù)。孩子以自己的努力來支持母親,他慢慢地滑向子宮頸,以行動來回應(yīng)母親的信號。為了不致壓迫到胎兒,陣痛一般是間隙性地發(fā)生。剛開始時陣痛的間隔比較長,然后逐漸加快。陣痛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5分鐘,2分鐘,1分鐘,半分鐘)。對孩子的呼喚越來越急迫:你必須離開子宮了,你必須出來了!
1.積極和懶惰
許多母親都說新生兒在這一階段似乎已表現(xiàn)出他的性格特征:孩子積極地配合母親;他有點懶惰,需要外界的幫助;他非常克制,不想活動,根本就不想出來,需要強有力的幫助。
這些對性格的早期描述,我和妻子也曾在我們四個兒子那兒觀察到。我把他們出生時的情景都拍攝下來,很有啟發(fā)性,如果把這些早期觀察到的特征與他們以后的發(fā)展進行比較,可以確定性格的基本特征確實是一脈相承的。至于陣痛時間的長短對此沒有什么關(guān)系,至少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它只是影響生產(chǎn)過程本身。
我們頭兩個兒子的出生是非常得快,就像子彈出膛一般。他們好似急著要看到陽光。他們體格健壯。我們所有的孩子出生時都有4千克重,所以在通過狹窄的產(chǎn)道時都有困難。我們的老大現(xiàn)在仍與當年出生時一模一樣,他是一道閃電,他是一個快槍手,非?;钴S,什么事到了他手里都必須立即處理,毫不拖泥帶水。老二稍微平靜些,他出生時也稍慢一點,但他表現(xiàn)出更大的獨立性。在出生時,當頭出來后他就自己把手伸了出來。他很獨立。他在出生時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現(xiàn)在也仍是那樣,他比其他兄弟更獨立,他很少需要別人的幫助,自己能安排好一切。
老三就完全是另一種模樣了,最好全世界都來幫助他,大家都來為他服務(wù)。那么現(xiàn)在呢?他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孩子,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但他出生時的表現(xiàn)仍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他很希望有人來幫助他,希望別人為他服務(wù),期望我們到他那兒去,而不是反過來。被動的特性一如既往。第四個兒子出生時很平穩(wěn),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他還太小,所以要確定他會如何發(fā)展還為時過早。
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可以說,出生過程由遺傳決定,而且胎兒想要積極地進行協(xié)助,這對于他們從現(xiàn)在開始形成的基本性格特征意味深長,因為一個胎兒以他們的行為,不管是積極的、自主的、消極的、平穩(wěn)的、快速的,等等,對向他們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做出了回應(yīng)。我們有機會準確地記錄到他們給出的相應(yīng)信號。
2.出生后
孩子生出來了。我不想談?wù)摲置涞膭?chuàng)傷以及類似的事,但無可爭辯的是:新生兒體驗到全新的刺激,這是他生平第一次體驗。他與母親分離了。他的皮膚感受到了過去不曾有過的刺激:冷、熱、陌生東西放在皮膚表面時的碰觸。嬰兒第一次感受到饑餓,這種饑餓又不能像在母腹中那樣馬上可以得到食物的輸送而緩解,現(xiàn)在他們必須要發(fā)出信號來要求得到食物,他常常必須等待著人們來喂他。光線落在他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他逐漸能分辨各種不同的光線。他的耳朵能聽到聲音了。簡而言之,在出生時以及出生后,大量的新刺激涌向新生兒,剛開始時雜亂無章,他必須對此進行整理和歸納:光、聲音、觸摸、感受。面對如此嘈雜的刺激沖擊,新生兒最初只能用哭叫來對此做出第一聲回應(yīng)就不令人感到驚異了。對新生兒來說這一切太多了!他需要休息和安撫。如果這時候他很快得到母親的乳頭,他就會平靜下來。哺乳的過程形成了一種穩(wěn)定的節(jié)奏,同時讓新生兒感到有人照料自己,所有其他的刺激都不再重要。
這時新生兒需要安靜,這樣他才能對新的刺激進行整理。他需要從所有事物中區(qū)分出哪些信號對他來說是重要的。
3.天使的手指
當一個嬰兒出生時和在出生后最初的一段時間里,我看到了一個我想要稱之為宇宙的階段。在猶太教法典中講了一個非常動聽的故事。故事中講道,每一個孩子在母腹中發(fā)育成長時,都會有一個天使從天堂降落人間,悄悄地把所有宇宙的知識告訴了他。在出生時天使把一個手指放在嬰兒的嘴上,這樣他就把一切都忘了。由于天使的這一碰,我們每個人的上嘴唇都有一個小小的凹槽。
還要補充一點:我們中的有些人并沒有把一切都忘卻,或者他們能夠更容易或者更快地回憶起來。也就是說,我們并不是在學(xué)習(xí)新的知識,而是在回憶天使對尚在母腹時就告訴我們的關(guān)于宇宙的知識。
即使在出生后我也能看出兒童與宇宙的相關(guān)性。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一個大我。他們還不能區(qū)分我和非我。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新生兒仰面躺著,他還不能活動,但他的眼前突然出現(xiàn)一個東西:一只手,一個腳,一張臉。嬰兒這時還不能區(qū)分這個在他眼前出現(xiàn)的手是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他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一切都還屬于那個大我。換句話說,一切都屬于一個大的生命,是它的一部分出現(xiàn)在他的視覺范圍內(nèi)。從嬰兒能夠觸摸物體的那一刻開始,他才能區(qū)分兩種現(xiàn)象。如果他抓住自己的腳,就會產(chǎn)生兩種觸摸的感覺:一是手抓住腳的感覺,二是腳被抓的感覺。如果他用手去抓母親,他只能單方面地產(chǎn)生一種觸碰的感覺,即只有手的感覺。那個一開始以一個大我方式呈現(xiàn)的世界逐漸分化了。嬰兒意識到,這個世界中不是僅僅存在一個我,而是一個我和一個非我。在那個大我階段,嬰兒就能區(qū)分愉快的刺激和不愉快或混亂的刺激。這些刺激不僅來自于自身內(nèi)部,也來自于外部:來自內(nèi)部的有諸如餓、脹、堵塞;來自外部的有冷、熱、喜歡或不喜歡的味道、感到愉快或不愉快的觸摸。所有的這一切都還沒有和那個非我聯(lián)系起來,而是一切似乎都還屬于那一個我。
最近的研究認為,新生兒常常把頭轉(zhuǎn)向母親所在的方位,以滿足最初的需求,但同時他也會把頭轉(zhuǎn)向其他有母親氣味的物體方向。母親的聲音也同樣能吸引他們。我不能肯定嬰兒已經(jīng)把母親當作環(huán)境的一部分還是看作他自我的一部分。
父母需扮演的三個“角色”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jié)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fēng)順。顯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過于極端,失之偏頗,并不可取。聰明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不當“法官”,學(xué)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nèi)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quán)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nèi)心需求,并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quán)利為惟一宗旨。
不當“裁判”,學(xué)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yīng)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wù)。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隊”,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贊美孩子,還要引導(dǎo)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zhàn)友。
不當“馴獸師”,學(xué)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zhàn)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jù)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xué)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quán)威”,轉(zhuǎn)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暗纫坏取笔呛苡杏玫?。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cè)?,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家庭教育誤區(qū)之穿著不當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此,不少的父母注重把自己的孩子盡量收拾得漂亮一些,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有的父母以為讓孩子打扮得另類或與眾不同才叫美,才能引起別人的欣賞、贊嘆和羨慕。
有一個母親,她為孩子專門訂做了一套小西裝,穿上小西裝的孩子在社區(qū)里走來走去的,不少的爺爺奶奶說這個孩子像個小紳士。在學(xué)校里,老師和同學(xué)也都說這位穿西裝的同學(xué)很帥氣,像個小經(jīng)理。這位母親聽到后樂滋滋的??墒且荒暌院?,小西裝就不合身了,母親第二年又做了一套。就這樣,這個孩子一年一套西裝地穿著??墒?,有一天孩子卻說:“媽媽,我總穿西裝,別人都笑我太古板。”媽媽就對他說:“他們是嫉妒你?!?/p>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往往都是時尚的成年女性的季節(jié),她們穿著一些漂亮性感的夏裝,一來可以降溫清涼;二來可以彰顯自己的美好身材,一舉兩得。然而, 在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夏季童裝,特別是女童的夏季服裝,也越來越向成人女裝的款式與造型方面靠攏。兒童夏裝的款式確實很多,露背的、緊身的、吊帶的、超短的,應(yīng)有盡有。一到夏天,漂亮?xí)r尚的童裝就特別好賣,新款一上市,很快就脫銷。
家住大學(xué)路某小區(qū)的一位李阿姨,她有一個剛?cè)龤q多的小女孩兒,長得特別活潑可愛,因此,李阿姨就經(jīng)常買一些花花綠綠的衣服給小孩子穿。李阿姨說,由于現(xiàn)在是夏天,天氣比較炎熱,她就給小孩兒買了一些無袖的或者是小吊帶的童裝,好讓小孩兒既漂亮又涼爽。
可這位李阿姨不知道,兒童皮膚的黑色素細胞發(fā)育還不夠成熟,一般來說,黑色素在陽光照射下,會分泌黑色素顆粒來遮擋紫外線。如果兒童穿得過于暴露,則可能因為紫外線強烈照射而出現(xiàn)皮膚曬黑、曬傷,因而變得粗糙,甚至出現(xiàn)紅、痛、腫以及光過敏現(xiàn)象等。況且,八歲以下的孩子并不適合使用防曬用品。所以,建議家長在天熱帶孩子外出時,不要穿太暴露的服裝,并適當防護。同時,最好不要給孩子穿緊身衣,特別是腈綸、滌綸面料做的,兒童服裝還應(yīng)以寬松、棉質(zhì)為主。
小女孩兒的穿著應(yīng)以活潑可愛、美觀大方、舒適健康為主,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審美意識。如果穿得可愛、活潑,并且適合活動,那倒無妨;但如果給孩子穿得過于暴露、太性感,這樣的話,不僅難登大雅之堂,而且得不償失,時間久了,更會給孩子朦朧的審美意識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