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就這樣愛上豬

發(fā)布時間:2020-12-01 愛上幼兒園說課稿 愛上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豬的教案

平時帶兒子的時間總是太少,國慶長假帶著他去超市,看著他高興的樣子,我的心情好極了,不過偶爾也有一點心酸:陪兒子的時間總是太少!

超市里總是琳瑯滿目,一家三口一起逛逛也是別有趣味,兒子直奔目的地——玩具汽車總是他的最愛。拿起這個愛不釋手,拿起那個舍不得丟,小孩子嘛,就由著他玩。

過了一會兒,不知是玩膩了,還是看到了什么,他竟然放下了汽車!我們很奇怪,看他原來被一只小豬形狀的抱枕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只黃色的小豬,圓嘟嘟、胖呼呼的很是可愛,一見之下,心里也是喜歡,可又覺得一個男孩子,這樣的玩具似乎下太合適,便狠了心:不買。

好不容易回了家,本以為小孩子過了也就忘了的。第二天一早,兒子便要求出去玩,帶出門竟哪也不去直奔超市,找到那只小豬便不放,一個勁地親,這孩子,還真是……

交了錢回家,兒子一路象抱了寶貝,不時還要親親,我便奇怪,兒子平常對這些毛茸茸、軟綿綿的玩具沒什么興趣的啊?瞧他那走也抱、坐也抱、吃也抱、睡也抱的樣子,我真是納了悶了。

下午,哄他出去玩,要求不帶小豬,兒子便不怎么想出去,親了小豬一會,說:小豬做了個夢,夢見寶寶一起玩!

我忍不住親了兒子一口,原來為了小豬的夢,兒子連男子漢形象也不顧了,就愛小豬!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怎樣讓孩子從小就愛上看書?


我們知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也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還知道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所以盡早讓孩子愛上讀書,對孩子的學習和認知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這件事吧!

一、讓孩子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

給孩子制造一個能親近文字的環(huán)境,在房間時原家具、物品上,都貼上寫有臺燈、桌子、床等名稱的卡片,在孩子床前掛上色彩鮮艷的看圖識字掛圖。開始時,孩子也許不會在意,但時間久了,他會開始主動地想知道墻上貼的是什么。有了主動的求知心理,再教他就很容易了。所以要讓小朋友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不能只一味強迫他學習,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對文字有興趣,并使他主動想要知道,激起了他的求知欲望,他就會愛上看書啦。

二、讓孩子對書里的故事產(chǎn)生興趣

父母平時要多看書,孩子的天性在于模仿,他看到你在看書就會學著你的樣子,拿起書看起來。首先要和孩子一起看書,給他講書里面千奇百怪的故事。并且父母可以針對書中某些情節(jié)和孩子一起動手表演,逗他笑,讓他知道這些好玩的東西都來自于這些書籍。當孩子對書里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后,可以給他一些文字少的圖畫書,對書中畫的東西,如一只貓,一條狗,父母可以對其進行講解和介紹,圖文并茂的給孩子講故事。這樣堅持下去,相信不久孩子就會拿起書本看起來啦。

三、讓孩子知道你的知識是從書里得到的

在平時父母可以向孩子炫耀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東西,然后告訴他你知道的都來自于書本。甚至可以告訴他,想和媽媽一樣厲害就要多看書,多看書才能長大。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在腦子里有這么一個概念:書里有很多很多奇妙的事情,有很多不讀書的人所不知道的事情,而這么一個觀念一旦形成,那么孩子自然就會愿意靠近書籍,愿意從書里多翻閱一些知識。

四、經(jīng)常帶孩子去圖書館

書店里環(huán)境好,比較安靜,首先讓孩子要平靜的去看書。圖書館里往往有很多人在看書,孩子一看到,就會想到人們都愛看書,書一定是好東西,我也要看,這時候父母就要參與進去幫助孩子進行閱讀了。利用人們都在看書這種氛圍來感染孩子,他很快就會記住圖書館這么個地方,父母也不要忘了把孩子感興趣的書買下來在家里幫助他閱讀,尤其要對他進行知識拓展。

五、多和孩子進行知識提問

對孩子看過的書里的內(nèi)容或某些問題進行提問,并且提問他這些知識來自于那些書籍,一定要要求孩子記住書名。多和孩子進行比賽,讓孩子感到知識很多自己知道的還不夠,他就會主動提出要父母多買書給他看啦

綜上只要做到以上這些,相信不久你的孩子就會愛上讀書啦。

這就是孩子眼中的愛


做家長的,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那在孩子們眼中,愛到底是什么?看到這群4-8歲的孩子的回答,感覺世界無限美好。

1、"我奶奶得了關(guān)節(jié)炎,再也不能彎下來涂腳趾甲。于是我爺爺總是給她涂,甚至當他自己的手得了關(guān)節(jié)炎也是這樣。這就是愛。"(麗貝卡-八歲)

2、"愛就是當我媽咪給爹地泡咖啡,在給他之前先嘗一口,看看味道是不是還可以。"(丹尼-七歲)

3、"愛就是當你在房間里拆開新年禮物時,讓你停下來去聽的東西。"(鮑比-七歲(哇!)

4、"愛就像一個小老太婆和一個小老頭兒,盡管他們彼此很了解,但卻仍然是朋友。"(湯米-六歲)

5、"在鋼琴獨奏會上,我在臺上,很緊張。望著臺下,所有人都在看我。我看到爹地沖我揮手微笑,只有他一個人這么做。我就不再感到緊張了。"(辛迪-八歲)

6、"媽咪愛我勝過所有人。沒有人像她那樣在晚上吻著我入睡。"(克萊爾-六歲)更多育兒知識請加微信號:wsgmama

7、"愛就是在媽咪把最好的雞塊給爹地的時候。"(伊萊恩-五歲)

8、"愛就是媽咪看到爹地一身臭汗的樣子卻仍然說他比勞勃德尼洛還帥。"(克莉絲-七歲)

9、"愛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卻仍然舔你的臉的時候。"(瑪麗?安-四歲)

10、"我知道我姐姐愛我,因為她把她所有的舊衣服都給了我,而她卻不得不出去買新的。"(勞倫-四歲)

11、"當你愛上某個人,你的睫毛忽上忽下的,小星星從里面出來。"(這會是什么樣子...卡倫-七歲)

12、"愛就是當媽咪進衛(wèi)生間看到爹地在里面,而她卻并不覺得惡心的時候。"(馬克-六歲)

這樣叫寶寶最可愛


名字是區(qū)別人與人的稱呼,而昵稱呢就要親切些,可以叫得有個性,用來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那大家都來說說在家里爸爸媽媽們對自己寶寶的昵稱吧

網(wǎng)友媽咪:這樣叫寶寶最可愛

碩媽瞇:我一般都習慣叫他寶貝或阿妞(閩南話對孩子的愛稱)有時候也叫碩碩一直都沒給他取小名(他爸爸說男孩子取什么小名叫碩碩就可以了)

彤彤媽:在家里嚴肅時就叫寶寶的學名,平時叫彤彤,表示親近的時候會叫她小屁屁或小狗狗.剛開始叫彤彤小狗時,她也說媽媽是大狗,可后來她知道那是喜歡她才叫的,就讓叫了,每次叫她,她還學小狗叫呢

昊媽咪:因為我家昊爸爸小名叫大為,所以昊就叫小為為!哈哈

深海微塵:我家琪琪有好多的哥哥姐姐表哥表姐,所以叫她“妹妹”,只不知以后會不會是姐姐

果果:我家寶寶小名就叫“果果”,她奶奶會叫她“妮妮”,這也是我們潮州人對小女孩的昵稱

夕子姐姐:偶女兒原來的昵稱叫寶寶和囡囡,可是后來有一次去健康檢查,醫(yī)生說一定要叫她名字,讓她對自己的名字有所記憶,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昵稱就叫婷婷,不過偶爾偶還是會叫她囡囡的。

小木子:我們叫諾諾的多,有時也叫寶寶,寶貝,小臭屁,小壞蛋什么的。。。不過她現(xiàn)在會說我不是小壞蛋,你才是大壞蛋!

VIVTOR媽咪:那很多了……寶貝、貝~、小肉肉(滬語)、肉肉、多多、囡囡、小囡……哈哈

杰杰:杰杰自已說自已叫杰寶

這樣教育孩子不是愛


做父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職業(yè),因為不僅要心甘情愿地全身心付出,而且即使做得費力、不開心了,也不能辭職不干。做父母還是個技術(shù)活,即使兢兢業(yè)業(yè),仍然有可能事與愿違,比如以下的八個教育誤區(qū)就是中國父母很難全部避免的。

1.為保全面子,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在公眾場合,孩子用哭鬧“要挾”父母,父母迫于顏面只好乖乖“就范”,這樣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心理學上,這關(guān)系到對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yǎng),也關(guān)系到父母權(quán)威的樹立。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一方面要打定主意,教育孩子遠比面子重要,即使眾目睽睽,不該滿足的要求決不可輕易松口;另一方面,可以用其他新刺激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quán)利。中國父母雖然疼孩子,但經(jīng)常把孩子看作是沒有獨立人格的“不完全的人”:孩子的房間想進就進,日記抽屜也是公然“檢查”。其實,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具有隱私權(quán)的公民,受法律保護。如果不想孩子長大后到處吃虧,那么從小就要開始保護孩子包括隱私權(quán)在內(nèi)的各項權(quán)益。

3.把自己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父母不僅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續(xù),還把他們當成彌補自己人生缺憾的最后機會。父母的這種補償心理,會讓孩子錯失成為他們自己的機會。其實,父母應(yīng)該為孩子的成長負責,而不是孩子為父母的理想負責,這才是符合進化論、適應(yīng)社會發(fā)展的。不管在什么職業(yè)什么崗位,把自己的分內(nèi)事做好就是成功,拼兒子并不是真英雄。

4.成績代表一切。當今中國,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匱乏,孩子們不得不靠成績來競爭。不過,考試不是唯一重要的,它只能考察知識的掌握,不能考察知識的實際運用。所以,在督促孩子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實際能力。

5.早起就是好,睡覺就是懶惰。現(xiàn)在未成年人學習任務(wù)重,睡眠普遍不足,對身體和智力發(fā)展都有影響,可有的父母還擔心孩子貪睡。為了追求“聞雞起舞”而催孩子早起沒有問題,但關(guān)鍵是,孩子無法跟古人一樣“日落而息”,于是早起就成了疲勞戰(zhàn)。

6.孩子就應(yīng)該專心讀書,不用分心做家務(wù)。做家務(wù)不僅能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放松學習中緊張的神經(jīng),還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從而加深親子關(guān)系。

7.只要學習好,缺乏幽默感和情趣是無所謂的。學習成績并不能伴隨孩子一輩子,而活潑幽默的性格能讓孩子一生好人緣,不管逆境順境都能快樂生活。

8.撒嬌是不合理要求的借口。很多父母把孩子的示愛或撒嬌看成是“提要求”的信號,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情感內(nèi)斂的文化使然,另一方面是父母把成人世界的物質(zhì)化套到了孩子身上。其實,根據(jù)心理學的期待效應(yīng),多正面看待孩子,他們會回饋給你驚喜。

你這樣夸孩子,他就不會再努力!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多夸孩子,所謂“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理念當然沒錯,但在具體的操作中,夸什么、怎么夸其實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如果運用不得法,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一、孩子不能這樣夸經(jīng)常聽到很多家長動不動就夸孩子“真聰明、真漂亮、真帥!”

不能夸孩子漂亮是因為漂亮是先天遺傳,而非孩子后天努力的結(jié)果。如果一定要說,要感謝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自己。與“漂亮”這個詞具有類似特點的當然還有一些,比如“帥”,比如“聰明”等。這些先天的優(yōu)勢,不應(yīng)該成為孩子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因為它很有可能會誤導(dǎo)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驕傲自大虛榮浮躁的不良習慣,以為單靠外表、靠小聰明就可以獲得回報,從而承受不了挫折與失敗,導(dǎo)致抗壓性也就是逆境商數(shù)(AQ)降低。事實上,心理學上有個研究,顏值高也就是漂亮、帥的人通常更容易占到便宜,因為人們往往更樂意與這類人打交道,甚至很多人會覺得顏值高的人更聰明等等。毫無疑問,這些因素都會導(dǎo)致?lián)碛羞@些所謂“先天優(yōu)勢”的人更容易沾沾自喜而忽略應(yīng)有的努力與付出。所以,如果你從小就這樣夸孩子,豈不是更害慘了孩子?

二、孩子應(yīng)該這樣夸不能夸孩子的先天優(yōu)勢,那夸什么呢?

夸后天就對啦!你可以夸孩子自身的努力,夸他通過努力所得到的進步,夸他通過努力所修煉出來的內(nèi)在的美好特質(zhì),比如善良、誠實、有禮貌、懂得分享等??傊芭Α?,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zhì)。到底應(yīng)該怎么夸?給大家5點建議。

1、夸行為而非結(jié)果

表揚孩子過程中好的行為,而不是事情的結(jié)果。這種表揚最有助于孩子恰當?shù)卦u價自己,正確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從而增強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考了100分,你就可以表揚孩子:“你這個學期學習很努力,進步很大,你自己從中獲得了自信,爸爸媽媽也很為你高興?!倍皇恰澳憧剂?00分,爸爸媽媽很高興!”“學習很努力”是行為,為什么不提“100分”這個結(jié)果呢?因為不建議大家在孩子面前過于強調(diào)分數(shù),讓孩子把重點放在努力學習的過程和行為上就好,

另外一種情況是,孩子經(jīng)常會“好心”辦“壞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飯后就自己去刷碗,結(jié)果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孩子以后也許就不敢嘗試了。要看到孩子“努力自己動手刷碗”的行為是好的,是值得表揚的,所以你完全可以冷靜地先夸獎他:“你想自己做事,這個很好,媽媽很高興?!碑斎唬诳隙ê⒆拥男袨楹?,你還可以再加上一句“廚房地滑,碗也很滑,下次要小心點哦!”這樣一來,孩子的心情自然就放松了,以后不僅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干其他家務(wù)。

2、夸具體而非泛泛或夸張

不要總是泛泛地對孩子說“很好、你真棒、你真乖!”之類,這會導(dǎo)致孩子聽了后沒什么感覺,也找不到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因為他不知道你到底夸的是他哪里。也不能用太過夸張的程度詞匯如“你最棒!你最牛!”之類,這容易導(dǎo)致孩子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盲目自信甚至自大自滿。

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看完書后,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你只是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不錯。”表揚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指什么。如果你說:“你自己把書收拾這么整齊,我真高興!”下次孩子就會更用心做好這件事。

表揚孩子的常用句式有兩種,一種是以“我”開頭,強調(diào)家長的滿意與欣賞,比如:“我很高興,因為你自己修好了玩具。”一種是以“你”開頭,強調(diào)孩子的努力與進步,比如“你真棒!因為你按時上床睡覺了?!?/p>

3、當眾夸比私下夸效果更好

咱們中國人向來含蓄內(nèi)斂,就連外人夸自己孩子時,也總是不好意思接受,必定要找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來回應(yīng),以示謙虛,更別說當眾去表揚自己的孩子了。殊不知,“表揚可當眾,批評最好單獨”,當眾夸獎能讓孩子感覺更有面子更受重視,因而激勵效果也更好。你不妨想想自己被當眾表揚時的那股歡喜勁,自然就會“己所欲,施與孩子”了。

具體來說,當眾夸有2種方式,一是夸孩子真實存在的優(yōu)點和行為,一是夸孩子暫時不具備但你希望他擁有的優(yōu)點和行為。后者雖然是句“謊言”,但“善意的謊言”所飽含的信任與期待的力量,往往會具備“點石成金”的神奇魔力哦!

4、語言+非語言效果更棒

表揚孩子時,不要光用語言,要記得多配合你的非語言表達,讓表揚的效果翻倍哦!比如,距離孩子近一些,身體前傾,溫柔含笑地看著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視能表示你的鄭重其事,讓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為意義很重大。而近距離和身體前傾、微笑,都能夠更好地感染到孩子,讓他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喜悅與欣賞。如果你能再有一些親昵的肢體接觸動作,比如擁抱、摸摸腦袋、拍拍肩膀、摸摸臉蛋甚至親吻等,都能強化表揚的效果。因為孩子除了感受到你的表揚,還能感受到更多被你的珍愛,從而強化內(nèi)在的安全感。

5、控制好夸獎的頻率和程度表揚再好,也需要合理控制。一味地每次必表揚、表揚必“高調(diào)”,讓孩子只生活在贊美聲中,很容易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愛慕虛榮,不表揚就不努力,批評就更聽不進去了。

三、到底該如何把握尺度呢?

其實,表揚孩子的進步,一定要確立一個目標,一開始,當孩子的行為向這個目標前進時,即使進步很小,你都要馬上提出表揚。接下來,孩子這種行為越來越多之后,你就要逐步提高對行為的要求,降低表揚的程度,同時減少表揚的次數(shù)、拉長表揚的間隔時間。最后,當目標完全達到,孩子新的行為習慣完全建立起來,稍許的表揚就足以使這種行為得到維持,你只要間歇性地偶爾給予表揚就可以了。這樣,你才真正幫助孩子完成了從他律到自律、從外驅(qū)到內(nèi)驅(qū),形成穩(wěn)定的內(nèi)在品質(zhì)。

育兒心得:這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寫作業(yè)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什么時候,孩子都是更喜歡玩兒,而不是安安靜靜坐在一邊寫作業(yè)的,有些時候,孩子玩兒游戲玩得投入,就會忘記寫作業(yè)。這很常見,家長不要太過焦急,若是管教的方法不對了,很有可能會讓孩子鬧情緒的。

寫作業(yè),對孩子來說,是一件讓他感到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怎么樣增加孩子寫作業(yè)的主動性,讓孩子不對寫作業(yè)產(chǎn)生抵觸,才是家長應(yīng)該思考的事情。

如何提醒孩子寫作業(yè)

趕緊寫作業(yè)!不寫完不許吃飯!

快點寫,怎么還沒寫完?不要磨蹭……

面對家長這樣的話語,自覺一些的孩子,就會認真的完成作業(yè),不自覺的孩子在磨蹭之中,雖然很是不情愿,但他也會把作業(yè)寫完。不過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寫作業(yè)已經(jīng)沒有一點兒興趣了,他僅僅只是在完成任務(wù)而已。

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采用命令的口吻,而很少使用詢問的話語,在提醒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完全可以問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來,你該怎么做......”之類的,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zhuǎn)換成主動學習。

孩子寫作業(yè)時家長應(yīng)該怎么做

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是需要大人的陪伴的,年齡越小的孩子,自制力就越小,有大人在的時候,孩子無論是寫作業(yè)還是做家務(wù),效率都會提高;但如果大人不在,孩子做事就磨蹭得沒完沒了。

不過,孩子寫作業(yè)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注意不要在孩子寫作業(yè)的屋子接待客人;也不要在陪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看電視,玩兒電子游戲,吃東西;更不要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讓孩子做別的事情;不要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挑孩子毛病,訓(xùn)斥孩子。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寫作業(yè)的注意力,讓孩子分心,不在專注于寫作業(yè)了。

如何減少孩子對寫作業(yè)的抗拒

大多數(shù)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學習中,都不喜歡總是接受命令,這會讓人很是被動,完全沒有參與進去的積極性。孩子寫作業(yè)也是如此,沒有參與心理,自然也就對這件事有一個無所謂的態(tài)度,甚至于,不愿意完成它了。

在提醒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可以把命令的語氣、詞匯進行改變,比方說“快去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才能吃飯!”改成“我們在吃飯前是不是有件事情還沒做?寶貝,你說這件事是什么呢?”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遇到問題,家長注意引導(dǎo)孩子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最終結(jié)果,這樣能讓孩子更有成就感,從而對孩子產(chǎn)生激勵作用,減少對學習的抗拒。

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產(chǎn)生抗拒之后,那他在這件事情上,能夠有好成績的可能也就非常小了。所以說,只有讓孩子從心底不在抵觸寫作業(yè),才能讓孩子積極心甘情愿的去寫作業(yè),也意味著讓孩子有意識去主動完成作業(yè),而不是在家長的反復(fù)催促中完成作業(yè)。

這樣對付愛唱反調(diào)的孩子


跟孩子講道理是件頭疼的事。有些家長反映,自己口沫橫飛地講道理,孩子卻巋然不動,兩耳不聞父母聲。只有沖他喊時,孩子才不情愿地拉回思緒,但更多是左耳進、右耳出。最后孩子繼續(xù)唱反調(diào),各種搗亂,將所有道理拋諸腦后。

當我們回想自己年少的生活,發(fā)現(xiàn)自己也討厭聽父母的各種大道理。它們總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個個地套在腦袋上,要求自己不準出錯。然而時至今日,當我們轉(zhuǎn)換角色成為孩子的父母,卻不知所措地重復(fù)著長輩的老套路。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又不喜歡聽,這到底有用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或者聽到不少家長這樣抱怨道:“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難養(yǎng),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讓他做什么,他不僅不做,還偏要制造更大的麻煩出來。孩子總是跟我唱反調(diào),怎么講道理都沒用!”

比如這樣的案例,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

【案例1】凡凡今年3歲,最喜歡惡作劇。每當媽媽講電話時,他總是干擾:要么坐在旁邊模仿動物叫聲哇哇大鬧,要么爬上媽媽的膝蓋,試圖搶過電話;要么打開電視,將音量調(diào)至最大聲……總之他的各種搗亂,令媽媽傷透了腦筋。

【案例2】盼盼今年7歲,不讓她干什么,她偏偏要干什么,把廚房的食物撒得滿地都是,故意摔電視的遙控器,父母要是說她兩句,她摔得更起勁。去拜訪親戚時,她總是倔強地抿著嘴巴,不愿意打招呼。

【案例3】小單今年15歲,有什么心事都不再跟父母講了,反而喜歡跟朋友外出,一回家就躲在房間里。如果父母問他一些事情,他不僅不愿意講,有時甚至會發(fā)脾氣,說一些“說了你們也不懂”、“你們根本就不了解我”這樣的話。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會感覺到似曾相識嗎?當你的苦口婆心失去作用時,你也許會想著把孩子塞回肚子算啦,怎么老是給自己找罪受。如果你急于尋求辦法,不妨將問題一分為二地處理。

Part1.唱反調(diào)?

孩子愛唱反調(diào),不愿意聽父母的話,可能是因為他在成長階段出現(xiàn)了叛逆期。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經(jīng)歷三次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出現(xiàn)在2歲左右,稱為“寶寶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自我意識逐漸萌芽,越來越有主觀能動性,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地順從家長的安排。他們也開始很難接受新的事物,常常處于兩個極端“要——不要”、“行——不行”,并且以對抗性行為為快樂。

第二個叛逆期出現(xiàn)在7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兒童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大人,不喜歡長輩的干涉,做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但他們也會脆弱地依賴父母,不講道理,顯得特別嬌氣。

第三個叛逆期出現(xiàn)在12-18歲,是大家常熟的“青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依據(jù)個性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和心理生理發(fā)育等問題,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唱反調(diào)”表現(xiàn)。孩子既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又害怕遭遇否定,而顯得敏感多疑,多愁善感。

孩子遭遇叛逆期時,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唱反調(diào)行為,其實是正?,F(xiàn)象。這說明孩子已經(jīng)開始觸碰這個世界,逐漸形成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培養(yǎng)起他的好勝心時,也會推進他的成長。但是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得不到家長的正確引導(dǎo),就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多疑、不合群等等,反而造成惡劣的親子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得不償失。

Part2.講道理?

瑞典童話作家林格倫說過,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dǎo),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dǎo)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dǎo)的。這恰恰告訴了我們,“講道理”應(yīng)該是一種聲東擊西的語言指導(dǎo),而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管制。

說到底,大多數(shù)家長不會講道理,往往扭曲成說教,最后嘴巴都講干了,孩子依舊我行我素,氣得家長只能吹胡子瞪眼。講的道理是對的,但講的方式卻是錯的。

換句話說,講道理也需要“學習“。只有拿捏好尺度,才能讓孩子乖乖聽話,順利渡過叛逆期。

講道理的三個訣竅:

1.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并做一些猜測,了解他唱反調(diào)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為了引起家人的關(guān)注,是因為反感父母的指使,還是溝通不暢?家長應(yīng)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波動,不要總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多用“我覺得……因為……我希望……”的句式,讓他感覺被重視。

2.多鼓勵,少批評。通過家長的引導(dǎo),讓孩子建立積極的情緒和心理,可以通過講故事和玩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實踐中明白道理。家長也可以適當忽略孩子的叛逆行為,讓他發(fā)覺到他的行為得不到任何關(guān)注時,也就慢慢地覺得無聊而不再唱反調(diào)。

3.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和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比如孩子不喜歡寫作業(yè),你可以問他:“你是希望我陪你一起寫作業(yè),還是邀請同學來家里跟你一起寫作業(yè)?”比如孩子不喜歡穿衣服,你可以問他:“你是愿意穿著外套去上學,還是把外套放在書包里,等你冷了再穿?”這些都會讓孩子學到,當每個人都得到尊重的權(quán)利時,自己也懂得了尊重他人。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就這樣愛上了幼兒園 孩子就這樣愛上了幼兒園這個學期,開學第一天,兒子還是哭唧唧的不太愿意去幼兒園,到前幾個星期,我發(fā)現(xiàn)他竟然要求我晚點去接他,說他沒玩夠呢.我真是沒想到啊,這個學期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愛上了幼兒園. 首...
    2020-10-23 閱讀全文
  • 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的故事 1、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的故事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 這天天氣不錯,沒有...
    2020-08-05 閱讀全文
  • 睡前故事: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這天天氣不錯,沒有云,連一點兒風也沒有。可小老鼠一清...
    2022-01-20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故事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 1、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的故事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 這天天氣不錯,沒有...
    2020-10-13 閱讀全文
  • 這就是愛作文 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作文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去看待同一個主題,通過寫作能夠提高我們的寫作技巧和情感表達能力。而要寫好作文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今天我推薦一篇網(wǎng)絡(luò)文章,介紹了與“這就是愛作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非常感謝你選擇閱讀,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2023-11-27 閱讀全文

孩子就這樣愛上了幼兒園這個學期,開學第一天,兒子還是哭唧唧的不太愿意去幼兒園,到前幾個星期,我發(fā)現(xiàn)他竟然要求我晚點去接他,說他沒玩夠呢.我真是沒想到啊,這個學期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愛上了幼兒園. 首...

2020-10-23 閱讀全文

1、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的故事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 這天天氣不錯,沒有...

2020-08-05 閱讀全文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這天天氣不錯,沒有云,連一點兒風也沒有。可小老鼠一清...

2022-01-20 閱讀全文

1、先這樣再這樣就可以啦的故事 最近這里搬來一位新鄰居,就是那個樂呵呵的大河馬,他穿著滿是大口袋的衣服,每天仰著脖子往天上看。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傻乎乎的。 這天天氣不錯,沒有...

2020-10-13 閱讀全文

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作文可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和理解去看待同一個主題,通過寫作能夠提高我們的寫作技巧和情感表達能力。而要寫好作文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今天我推薦一篇網(wǎng)絡(luò)文章,介紹了與“這就是愛作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非常感謝你選擇閱讀,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2023-11-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