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數(shù)學教案《鋪地磚》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重難點)

2、通過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鋪地磚”;幼兒用材料:學具“鋪地磚”、操作單頁5-20。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PPT,提問。)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師:那你們想不想像這些工人師傅一樣,設計建造出美麗的圖案?(想)那我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大的本領。

2、教師出示4塊地墊。

師:用4塊地墊鋪地板,可以有幾種鋪法?

教師先后請幾名幼兒上前鋪一鋪,鼓勵幼兒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將不同的鋪法記錄在黑板上。

3、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這些鋪好的地板一樣大嗎?為什么?

4、交流小結,得出結論:

雖然拼出的形狀不一樣、擺放的位置也不一樣,但都是用相同的4塊地墊鋪成的,說明它們一樣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條小路,提出問題。

師: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驗證結果。

⑴、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鋪在小路上,通過點數(shù)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比較小路面積的大小。

師:我們將小正方形分別、依次鋪在3小路上看看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

⑵、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3條小路一樣大嗎?為什么?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⑶、交流小結:

遇到眼睛無法判斷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小圖形,如小正方形去測量大圖形的大小;3條小路都用了6個小正方形,說明它們一樣大。

3、請幼兒用學具中的小長方形測量、比較小路的大小。

師:我們再用小長方形依次鋪在這3小路上,比比3條小路的面積還一樣大嗎?

(將小長方形擺放在3條小路上,進一步感知小長方形數(shù)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戲。

1、請幼兒完成操作單頁第一頁“變魔術”的活動。

2、游戲:拼圖形。

請幼兒用學具中同樣數(shù)量的小三角形拼擺圖形,與同伴比較拼出的圖形的大小,感知面積的守恒。

【活動反思】

本堂課我是運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方法對數(shù)學實踐類課做探索的,課后我作了如下反思:

1、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方法的介入,固然能將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能解決一些在課堂中自已無法解決的生活實踐體驗,學生能共同探討的環(huán)境中,在強烈的興趣驅動下,興奮地參與學習活動,但我透過現(xiàn)象作冷靜思考,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干擾的因素:如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脆弱,無疑給學生的學習活動進程帶來了制約與干擾,尤其表現(xiàn)在個別學習能力薄弱的同學身上,熱情與欲望總得不到很好的傾瀉而使他們留有遺憾,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得到發(fā)展,此類問題不得不使我們深思。

2、“數(shù)學和生活同在”,豐富的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如何讓學生通過課堂掌握解決生活問題方法,提高生活實踐的能力,最終更好地走向生活這是我們窒待研究探索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在數(shù)學學習中,如何讓學生掌握一種建模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大有裨(bi)益的,這堂課中,如果將師生合作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歸結成能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在個性中找到一種解決生活問題的共性,我認為,本設計也就為學生的學習找到了源頭與歸宿。

幼兒百科:地磚是一種地面裝飾材料,也叫地板磚。用黏土燒制而成。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shù)磚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空間存在形式,正確點數(shù)立方體磚塊的數(shù)量。

2體驗數(shù)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磚塊若干。

2遮擋關系復雜的圖片四張(見活動材料)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復習學習過的立體圖形。

教師出示大小和顏色各不相同的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讓幼兒從中找出所有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并能說出它們共同的特征(六個面、六條邊、六個頂點、立體圖形)。告訴幼兒這些圖形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叫“立方體”。

2、動手操作:搭積木。

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等16頁,觀察頁面上的四個造型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搭建頁面上的一個造型。

第一組:搭建頁面左上角的造型。

第二組:搭建頁面右上角的造型。

第三組:搭建頁面左下角的造型。

第四組:搭建頁面右下角的造型。

請幼兒在桌面上搭建,四組的桌子依次并排,以便后面的觀察和計數(shù)。)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教師要實施指導。教師重點觀察第三組和第四組幼兒是怎么搭建的,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建方式)。

3、請幼兒依次從各個角度觀察,并計數(shù)每個造型分別用了幾個立方體。

幼兒集團回答每個造型用的磚塊數(shù)量。待幼兒回答完第三組和第四組造型使用磚塊的數(shù)量后,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啟發(fā)幼兒從各個角度觀察找出造型看中被遮擋的部分。)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答案呢?(啟發(fā)幼兒思考驗證答案的方法:把造型拆散,數(shù)一數(shù)它用了幾個磚塊。)

請第一組幼兒分工合作拆除第三組搭建的造型,并恢復原型。

第一組幼兒商量誰負責拆除并計數(shù)磚塊數(shù)量,誰負責恢復原型并計數(shù)磚塊數(shù)量。

請第二組幼兒分工合作拆除第四組搭建的造型,并恢復原型。

第二組幼兒商量誰負責拆除并計數(shù)磚塊數(shù)量,誰負責恢復原型并計數(shù)磚塊數(shù)量。

教師小結并表揚表現(xiàn)好的幼兒和其他方面取得進步的幼兒。

4、出示遮擋關系較復雜的造型,請幼兒看圖數(shù)立方體并說出其中被遮擋的部分。完成幼兒書上的練習題。

活動反思: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huán)節(jié)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jié)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huán)節(jié)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注重互動的有效性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

幼兒百科:磚塊意思是指一塊磚。

幼兒園大班教案《鋪地磚》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2、通過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鋪地磚”;幼兒用材料:學具“鋪地磚”、操作單頁5-20。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PPT,提問。)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師:那你們想不想像這些工人師傅一樣,設計建造出美麗的圖案?(想)那我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大的本領。

2、教師出示4塊地墊。

師:用4塊地墊鋪地板,可以有幾種鋪法?

教師先后請幾名幼兒上前鋪一鋪,鼓勵幼兒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將不同的鋪法記錄在黑板上。

3、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這些鋪好的地板一樣大嗎?為什么?

4、交流小結,得出結論:

雖然拼出的形狀不一樣、擺放的位置也不一樣,但都是用相同的4塊地墊鋪成的,說明它們一樣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條小路,提出問題。

師: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驗證結果。

⑴、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鋪在小路上,通過點數(shù)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比較小路面積的大小。

師:我們將小正方形分別、依次鋪在3小路上看看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

⑵、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3條小路一樣大嗎?為什么?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⑶、交流小結:

遇到眼睛無法判斷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小圖形,如小正方形去測量大圖形的大小;3條小路都用了6個小正方形,說明它們一樣大。

3、請幼兒用學具中的小長方形測量、比較小路的大小。

師:我們再用小長方形依次鋪在這3小路上,比比3條小路的面積還一樣大嗎?

(將小長方形擺放在3條小路上,進一步感知小長方形數(shù)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戲。

1、請幼兒完成操作單頁第一頁“變魔術”的活動。

2、游戲:拼圖形。

請幼兒用學具中同樣數(shù)量的小三角形拼擺圖形,與同伴比較拼出的圖形的大小,感知面積的守恒。

幼兒百科:面積是表示平面中二維圖形或形狀或平面層的程度的數(shù)量。表面積是三維物體的二維表面上的模擬物。面積可以理解為具有給定厚度的材料的量,面積是形成形狀的模型所必需的,或者用單一涂層覆蓋表面所需的涂料量。它是曲線長度(一維概念)或實體體積(三維概念)的二維模擬。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鋪小路》


活動設計: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中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

活動目標:

1、認識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換關系。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數(shù)學操作活動。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鴨子頭飾、圖形卡片實物、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配套課件:中班數(shù)學公開課課件《鋪小路》

活動過程:

討論兩個半圓形該放在什么地方,歸納出兩個一樣的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形,同時一個圓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半圓形。

三、游戲:踩石頭

教師手中隨機出示圖形卡片,請幼兒迅速站到地板相同圖形的旁邊,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游戲結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鴨子回家。

課后反思:

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后,“踩石頭”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改正錯誤。

圖形轉換的內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某些圖形的轉換關系,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鋪墻磚》


設計意圖:

幼兒對幾何形狀的學習需要視覺感知和觸摸動作的聯(lián)合作用,通過自身的操作和探索才能逐步精確化。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點,借助于巧妙的情境,讓幼兒通過拼搭得到充分探索幾何圖形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多有關圖形的經驗,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感知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與大正方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2、在情境游戲中主動探索,感受拼圖的樂趣。

3、提高思維的靈敏性,鍛煉手部小肌肉群。

活動準備:

1、教具:,共設計了三組幻燈片,分別體現(xiàn)了圖形拼搭的三個層次。幻燈1(兩種圖形的組合):在動物新村的背景基礎上,繪制三座房子,依次搭配三種動物頭像(代表三動物的家),然后動畫出示6個圖形(◣、▄、|各兩個),每種圖形顏色不一,分別拼貼于房屋的正方形白墻:幻燈2(四個小圖形的組合):同樣的背景繪制兩座房子,分別代表小貓和小狗的家,動畫出示8個圖形(小■、小▲各4個),并拼貼于正方形白墻;幻燈3(一大兩小圖形的組合):森林背景,繪制了維尼、皮杰兩個動物的房子,動畫出示3個圖形(|1個、■2個),拼貼于維尼的房子外墻。投影儀,大房子圖一張。

2、學具:作業(yè)單人手一份(附后)、不同顏色和大小的幾何圖形若干(與作業(yè)單中的房子尺寸匹配)、擺放圖形的操作盤、固體膠若干、立體動物貼。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1、指導語:小熊維尼聽說動物新村在進行舊房改造,他決定去看一看。(點擊PPT出現(xiàn)維尼形象)

2、幻燈1——依次出示三座房子,請幼兒猜猜各是誰的家。(房子后閃出灰兔、胖豬、羊羊三個動物頭像)

3、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指導語:房子的外墻要貼瓷磚,可是動物們力氣太小,所以就請維尼來幫忙運墻磚,看看維尼給他們搬來了哪些漂亮的墻磚?(幻燈1逐步點擊,請幼兒分別說出圖形的顏色和名稱。)

二、感知兩種圖形與大正方形問的組合關系

1、繼續(xù)播放幻燈

1,給三座房子貼上墻磚,

指導語:這么多漂亮的磚頭,也不知道小動物都喜歡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問問他們吧!

(1)幼兒向小動物提問:“灰兔、灰兔,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呀?”課件快速閃出綠色,請幼兒找出對應的綠色三角形墻磚,以及和它對應匹配的紅色三角形,幻燈演示拼貼。

(2)再次提問:“胖豬、胖豬,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呀?”課件快速閃出粉色,幼兒找出對應的粉色長方形,同時匹配紫色的長方形。

(3)羊羊的演示方法同上。

2、小結:在這里,2個三角形、2個長方形擺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三、通過主動探索感知四個小圖形與大正方形間的組合關系

1、播放幻燈2,出示小貓、小狗家的兩座房子。

指導語:灰兔、胖豬、羊羊家貼了漂亮墻磚的事在動物新村傳開了,大家都想請維尼來幫忙,這次維尼會幫小貓、小狗運來什么樣的磚頭呢?(動畫點擊:出現(xiàn)4個小正方形、4個小三角形)

2、指導語:看到四個小圖形,動物們犯了難,小朋友來試試看,能不能拼到正方形的白墻上去?(幼兒在作業(yè)單上操作探索)

3、投影儀打出“大房子圖”,提供眾多對應圖形,讓孩子上前展示探索的結果。

4、指導語:看來4個小正方形和4個小三角形是可以拼到大正方形墻上的,我們趕緊把這個秘密告訴小貓和小狗吧!(操作幻燈2,將圖形拼貼完整)

四、感知大小組合的圖形與大正方形間的關系

1、指導語:看到動物們的新家這么漂亮,維尼和他的好朋友皮杰馬上回到了百畝森林,決定把他們住的房子也重新打扮一下。(播放幻燈3,請幼兒猜猜兩座房子分別是誰住的,然后點擊跳動頭像,增加孩子們的參與興趣。)

2、點擊幻燈3,出示維尼搬來的三塊墻磚:紅色長方形、黑色正方形和紫色正方形,提問:三塊墻磚也可以拼到正方形的墻上嗎?(幼兒自我探索拼擺)

3、請幼兒上前,在投影儀上展示自己拼擺的結果。

4、繼續(xù)播放幻燈3,演示維尼是如何拼的,并請幼兒指出維尼的拼擺錯誤。(提醒幼兒拼擺的時候,不能讓墻磚貼到白墻外面。要邊對邊、角對角。)

5、教師小結:維尼的家用一個高高的長方形,2個小小的正方形墻磚打扮,其實用大圖形和小圖形組合,還有很多其他的貼法呢,

(說明:幻燈3中,皮杰的房子沒有進行墻磚裝飾,留白的原因是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進行不同的創(chuàng)意拼搭。)

五、探索多種貼墻磚的方法,體驗拼圖的樂趣

1、指導語:皮杰也想來貼墻磚,還有維尼家族的其他成員,他們房子的白墻都要裝修,那我們一起來幫幫忙吧!

(請幼兒取出皮杰和維尼成員的立體貼,將動物頭像貼在作業(yè)單的房頂上,代表各個動物的家。)

2、指導語:老師有個要求,每個動物的房子貼的方法都要不一樣,如果墻磚都一樣的話,他們該找不著自己的家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個別幼兒可能還會重疊,可單獨糾正,引導孩子想出多種辦法,拼擺完成后用固體膠粘牢。

4、介紹交流自己貼墻磚的方法。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shù)磚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空間存在形式,正確點數(shù)立方體磚塊的數(shù)量。 2體驗數(shù)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
    2020-11-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鋪地磚》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2、通過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
    2020-11-20 閱讀全文
  •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鋪小路》 活動設計: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中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 活動目標: ...
    2020-08-21 閱讀全文
  • 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鋪墻磚》 設計意圖: 幼兒對幾何形狀的學習需要視覺感知和觸摸動作的聯(lián)合作用,通過自身的操作和探索才能逐步精確化。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點,借助于巧妙的情境,讓幼兒通過拼搭得到充分探索幾何圖形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多有關圖...
    2021-05-24 閱讀全文
  • 大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魔力地磚》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魔力地磚鋪路,了解不同的路徑組合。 2.個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學習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3.在游戲中體驗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魔力地磚(四組)、起點5個、城堡圖片5...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空間存在形式,正確點數(shù)立方體磚塊的數(shù)量。 2體驗數(shù)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

2020-11-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 2、通過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

2020-11-20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中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 活動目標: ...

2020-08-21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 幼兒對幾何形狀的學習需要視覺感知和觸摸動作的聯(lián)合作用,通過自身的操作和探索才能逐步精確化。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點,借助于巧妙的情境,讓幼兒通過拼搭得到充分探索幾何圖形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多有關圖...

2021-05-2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魔力地磚鋪路,了解不同的路徑組合。 2.個人操作和合作操作中,學習動手動腦解決問題。 3.在游戲中體驗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魔力地磚(四組)、起點5個、城堡圖片5...

2019-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