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跳《小蘋果》
發(fā)布時間:2020-11-17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蘋果幼兒活動方案 幼兒園蘋果游戲今天課間操,看見小朋友們都在院子里玩耍,于是就拿出錄音機給小朋友們放了一首最近特別火的歌曲——《小蘋果》。
起初,小朋友們都沒怎么注意,過了一會兒,我班的董曉通和張開瑞同學來到錄音機旁邊,跟著音樂一起唱了起來“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兒怎么愛你都不嫌多紅紅的小臉兒溫暖我的心窩點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而且時不時的加幾個動作,做的有模有樣的,不一會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湊了過來,看著他們的積極性特別高,我就問他們:“你們都會唱《小蘋果》嗎?”“會唱,會唱,老師,我不光會唱,我還會跳小蘋果呢!我跳給你看吧!”孩子們歡呼雀躍的說著。
我跟幾個老師就給他們調整了一下隊形,給他們播放著《小蘋果》,他們邊唱邊跳,就連那些不會跳的小朋友也加入隊伍當中,跳的都非常棒,那些不跳的小朋友就在旁邊給他們鼓掌,看的非常入迷。
通過這個小活動,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都非常愛唱愛跳,就連平常不愛說話的小朋友都加入到隊伍當中。
作為老師我們要多給孩子們找樂趣,尤其在活動中更能增加他們之間的友誼,培養(yǎng)他們愛唱愛跳的興趣。
[檢討書大全 Www.JT56W.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請你跟我一起跳、彩色小路
動感的音樂,簡單有趣的動作,讓人不由的也想跟著音樂擺動起來。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學跳韻律操。但是我們有的朵寶卻一直在旁邊看,偶爾跟著老師做一兩個動作。但總是看的時間多做的時間少,和旁邊跟著老師一起轉圈的其他孩子來說這些朵寶多少顯得有些特別。在老師將動作分解講解的時候。他們的小眼睛雖一直盯著老師看,這次他們開始揮動小手跟著老師一起做,但是感覺還是有點羞澀沒有完全放開。
經過事后的了解,朵寶告訴老師因為音樂有一點快,他們有點跟不上。因此在開始的時候他們看得多做的少。但到了教師分解動作講解的時候,我們的朵寶就能跟著老師的口令將動作做的較好。原因無他,因為教師的口令相對與音樂來說更清晰,更機動能快能慢。
對于小班的孩子還說聽音樂做動作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情,因為對他們來說聽辯節(jié)奏及樂句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特別是男孩子這方面的發(fā)展更是慢與女孩子。但是相信只要多聽多練,他們一定能跟上節(jié)奏跳出動感的舞步。
彩色小路
孩子們第一次接觸跳圈的游戲,為了增加游戲的吸引力,我為小班孩子特別鋪設了一跳彩色的“道路”。對于這樣一條“道路”哲哲顯的十分感興趣,在游戲過程中他也能按著圈一個一個的跳,并不時擺動自己的雙手幫助跳躍。但當遇到兩個圓圈并排放在一起時,我們的哲哲開始猶豫了不知該如何進行跳躍了,雖然前面有老師進行示范,但我們的哲哲依舊選擇逐一跳過。而不是兩腿分開跳過。其他孩子也紛紛效仿哲哲,很少有孩子分腿跳。這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但這畢竟是我們的小班孩子第一次接觸跳圈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始終都是興趣盎然的參加活動。這說明我們的孩子還是很喜歡進行體育小游戲的。并且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身體協(xié)調性及耐力,但是卻顯的不夠大膽自信,在遇到小挑戰(zhàn)的時候我們的哲哲選擇了最保險的方式跳過。但是這畢竟是第一次玩這種游戲,相信在多進行幾次類似的游戲時我們哲哲的膽量及身體的協(xié)調性都會得到更高的提升。
神奇的蘋果樹
晨間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陳天祥嘟著小嘴在美工區(qū)認認真真地畫著,畫的是什么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么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被=杯子接著喝?!薄斑@是什么呢?”我指著一個似人非人的圖像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fā)出光環(huán),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把?,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夸獎他。
我這一夸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衛(wèi)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干,能畫出這么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蔽矣芍缘臑槁斆鞯年愄煜楣钠鹫苼?。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丑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guī)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蘋果里的星星
這天的午點是蘋果,我聽見尚博用很輕的聲音說道:“又是蘋果。”聽到他的話,我忽然想起前些天讀過的一篇文章,名字就是《蘋果里的星星》,意思是在切蘋果時我們總是習慣豎著切,而橫著切時,蘋果里的籽就像一顆小星星。于是我說:“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給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一個有星星的蘋果?!甭犃宋业脑?,孩子們眼里充滿驚奇,嘴里還不停地重復著我的話:“有星星的蘋果?”于是.我橫著切了一個蘋果,并請第一桌的一凡先來領蘋果,她領到蘋果后說:“蘋果里真的有一個小星星。”這下。孩子們都爭著要看,還嚷著:“我也要有星星的蘋果?!蔽夷闷鹆硪话胩O果說:“看誰還能得到有星星的蘋果?”教室里頓時安靜極了,我把蘋果一個個橫著切開,讓孩子們看,晉碩說:“老師,你是把蘋果放倒了切的?!彼闯隽似渲械膴W秘。孩子們領回帶著小星星的蘋果都先看著里面的小星星,眼中充滿了喜悅。結果,孩子們吃蘋果時都吃得很干凈,沒有人浪費,還說今天的蘋果真好吃。同樣的蘋果,切法不同。出現(xiàn)了不同的圖案,孩子們就喜歡吃。而且不浪費。由這件小事我想到.在教育中有些時候我們不防換個角度來處理問題。同樣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同樣的孩子,站在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育效果。可見,因人、因事用多元的角度來施教,對幼兒的發(fā)展是有益的。
小手舉起來
在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的孩子們都會很認真聽我講著,但卻發(fā)現(xiàn)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能夠積極舉手發(fā)言并且思維活躍的總是那么幾個孩子,如張瀟文、鞏俊毅、李姿鳴、彭玉涵等。然而,另外有一些孩子卻很少發(fā)言,常常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為什么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fā)言呢?是因為對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從而使得思緒游離與活動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為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fā)言的有幾種不用的原因所在,并隨后采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有的孩子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并及時對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yǎng)成大膽發(fā)言的好習慣。對于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將注意力及時引回來。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盡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孩子給以物質性的獎品來刺激他們,如小粘貼、糖、小饅頭等,激發(fā)孩子們通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愿望。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里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響亮了許多。看到那一只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
那是一個關于蘋果的季節(jié)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常常會問我自己,什么是科學?答案是深奧、莫測、未知的世界。那什么又是屬于孩子們的科學?答案是縮小號的深奧、刪減版的莫測和已能用肉眼觀察的世界。誠然,這樣的回答是不合格的,直到有一次我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有關于蘋果的故事,相信與您分享完后,您必定和我一樣,會有另外一番的回味與感悟。
那年,果園里的蘋果大豐收,果園里的孩子們也一起來分享各種各樣的“蘋果”,先是摘到一張?zhí)O果圖片,這時孩子“眼”前出現(xiàn)了一枚紅紅的圓圓的蘋果,再是摘到一張?zhí)O果字母卡,這時孩子“眼”前出現(xiàn)了一串字符的蘋果,然后是一枚真實的水果,這時孩子的“鼻子”告訴孩子這是香香的蘋果,“嘴巴”告訴孩子這是甜甜地、脆脆的蘋果,“小手”告訴孩子這是硬硬的、會滾得蘋果,“耳朵”告訴孩子這是可以發(fā)出咚咚聲響的蘋果。。。。。。
小小的蘋果讓我倍感慚愧,面對那些孩子,我的行為時不時的讓他們“失明”、“失聰”、“嗅不出”或“嘗不到”,徘徊在蘋果周圍,久久不能與之親密相擁。
各種各樣的“蘋果”傳遞出各具特點的信息,各種各樣的“蘋果”挖掘了孩子們的各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由此,讓我突然間頓悟,原來孩子們的科學就是讓我們引導他們充分的觀察與嘗試,調動一切能接觸自然事物的感官能動性,通過不同的途徑來認識和判斷同一事物,從而得到對同一事物的多元認知。
今年的果園依舊豐收,果樹上綴滿了各式各樣的果子,除了蘋果,還有蜜桃、雪梨、鮮橘。。。。。。相信只要您善于管(觀)理,勤于施(思)肥,一定能摘得您心目中那顆鮮美的果實。
我們一起來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抹上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搓搓,手上泡泡沖干凈,小手甩三下?!边@是從我身邊的孩子們的嘴邊唱出歌聲。他們邊唱邊認真的洗著手,小心翼翼的決不把水弄到自己的衣服上和地磚上,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正確洗手,把手洗干凈,不玩水才是老師喜歡的乖寶寶。
回想起幾天前這些孩子在廁所玩水的情景,真是歷歷在目。每當飯前便后,或者小手臟了,他們都要去洗手,偷偷的在角落玩水,每次洗手出來不是這個衣服袖口濕了,就是那個衣服濕了,有的還會把褲子也弄濕,。可是自己的手呢,卻還是臟的,不是沒洗干凈,就是手上還有肥皂泡泡。于是我在幼兒洗手時,在旁邊督促他們,告訴他們洗手時要注意什么,水龍頭開得小一點,洗完手把小手在水池里甩甩,把水甩掉。我把《洗手歌》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教給他們,告訴孩子們要節(jié)約用水,千萬不可以玩水,那是浪費水資源。通過幾天的努力,大部分孩子都不再玩水,用正確方法的洗手。
“卷起袖,淋濕手……”聽著那幼稚清脆的童聲,看到地上是那么的干干凈凈,每個小朋友的衣服也都是干干的,手也洗得干干凈凈,我也終于松了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
大家一起來搬山
吃飯是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老師都知道,每天三頓飯是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為每個班上總有幾個吃得慢,挑食的孩子。我們班也不例外,有一大批身材矮小的孩子,吃飯?zhí)貏e頭疼,為了讓他們心情愉快的進餐,我們想了許多方法,可管不了幾天又沒用了,必須又換新招。
今天中午,孩子們照舊端了一大碗,暖洋洋地坐下,有幾個比筷子,有幾個在碗里挑來揀去。我則巡視,觀察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這時,我發(fā)現(xiàn)同同的碗里被她扒成了一個大坑,使我突然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對了,辦法有了!于是我說:“孩子們,你們都聽過愚公移山的故事吧?你們看咱們碗里的米飯像不像一座山,咱們也來學老公公吧?不過是把這座山移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要全部移完,不剩哦!”孩子們聽我這么一說,立刻來了勁,“我們要移山”!這時,他們爭先恐后地行動了起來,我不停地用語言鼓勵他們:“看,文文的山移走了一半”!“喲,明明的山挖了一個大洞”!“老師,我全部移進肚子里去了”!“那還想不想再移一座山呢?”這樣孩子們勁頭很足,兩碗飯吃得干干凈凈,而且,還比平時快。我不禁為自己的突發(fā)奇想暗自感到高興。其實,孩子們是很天真的,他們很喜歡游戲的形式,我們就可以用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來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哥哥環(huán)節(jié),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起來做手指操
今天上課組織全班小朋友們一起玩了一個小游戲——手指操。還沒等我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們早已迫不及待在下邊喊道:“老師,老師,快教我們怎么做!”于是我就給小朋友們邊示范邊講解注意事項,在我做示范的同時小朋友早已投入到游戲當中,聽得非常認真,動作也學得非常到位。
我讓小朋友們邊做邊嘴里說著手指操歌謠:小小手兒玩一玩,兩只小手來比賽;看看誰的反應快,左手拳、右手剪,右手拳、工手剪;左手六、右手三,右手六、左手三,快快、哪只小手反應快,快快、我的小手反應快。整堂課小朋友們玩的非常高興。
俗話說:“十指連心”、“心靈手巧”。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手是身體的大腦”,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對于嬰幼兒來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顒拥氖鞘?,得到鍛煉的是大腦。手的動作與人腦的發(fā)育有著極為密切和重要關系,對語言、視覺、聽覺、觸覺等的發(fā)展也有極大的助益。所以,我們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多組織小朋友們動動手做做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