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我和孩子站在同等位置上

發(fā)布時間:2020-11-14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教案我上幼兒園 我上幼兒園教案

午餐后,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

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

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

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

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

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

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

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

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

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錄音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發(fā)玩起了“勾勾手”的游戲。

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

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錄音機有點問題,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我們就改成手指游戲吧。

”我關掉錄音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戲。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fā)。

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

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并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第一次帶孩子們到操場上進行戶外晨間體鍛,雖然前一天已經在教室里模擬過兩列小火車變成6列小火車了,但到了戶外,換了環(huán)境,讓小班的孩子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位顯然是有困難的。所以我準備先讓他們試著找到自己的點子。“變成六列小火車!”孩子們看看地上的點子,又看看我,沒有反應,我只好走過去一個一個把他們牽到點子上。“接下來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我并沒有說清游戲規(guī)則就帶著幼兒走了起來,當我說到天黑了,快回家時,只有幾個孩子找到點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還有的孩子竟然跑進了教室?!我連忙一邊拉一邊喊道:“回到點子上的家,不是教室里的家!”說完連我自己都糊涂了

,無奈的看著師傅,尋求“支援”。師傅邊示范邊說,向小班幼兒下達指令前要反復說清要求,不能高估了孩子的能力。隨后,我重新試了幾遍,孩子們終于能按照我的指令來找點子,但我總感覺他們的興致不高,只是為了配合老師,找的并不情愿。這是為什么呢?

下午我觀摩了師傅組織相同的活動,孩子們找的又快又準,氣氛很溫馨很愉悅。兔媽媽帶著兔寶寶找家,中間還穿插模擬了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靜有動,伸個懶腰,梳梳頭,照照鏡子······回家吃蘿卜啦,小兔子們跳回自己的家!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在游戲的情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家,有滋有味的蹲下來假裝品嘗美味的蘿卜?!暗谝慌诺膶殞毑粍?,后面的寶寶往前走,向前靠攏?!睅煾颠呎f邊示范第一列小火車,孩子們接收到指令快快拉好了小火車。這效果可比我上午邊推著孩子邊反復說“向前靠攏”要好多了,畢竟,孩子們不是天才,他們不理解什么是“向前靠攏,”等著你向他們示范,解釋。

同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樣的要求,在游戲化的情境下,使用貼近孩子生活的語言顯然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時刻記住,我面對的是孩子,不是一群訓練有素的機器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或許能讓我們心靈想通呢!

我和孩子們在一起


我們大三班的孩子是散養(yǎng)式的美國教育方式,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剛開始和他們接觸有點不適應,因為他們經常做一些極具挑戰(zhàn)性的行為,為確保安全,我總喜歡向孩子們提一些要求,孩子們常常不以為然,有時候感覺和他們相處就像“戰(zhàn)斗”,想讓他們完全聽指揮,要有“智”和“勇”的較量,我和孩子們還在磨合中,相信我們會親密無間。

早上,王天乙高興地向我跑來,興奮說:“老師,看,我穿的新衣服,我媽媽給我買的。

”“嗯,真帥,你媽媽的眼光太好了!”我夸著他的媽媽,“是我自己挑的,”天乙說,“哦,你和媽媽的眼光都很好。

”我這樣回應著。

文博說:“我家原來養(yǎng)了一條狗,很聽話,我很喜歡,但是生病死了,我家又養(yǎng)了一條,那條狗直追我,嚇得我直哭,媽媽不讓我哭,我還是哭,最后我媽給了我兩腳,都是因為那條狗。

”我和其他孩子們一直靜靜地聽著他的訴說。

陽陽過生日,爺爺送來一個大蛋糕,小朋友表現(xiàn)的異常有禮貌,異口同聲的喊著:“爺爺好!”,“鵬凱小朋友,陽陽過生日,你高興嗎?”老師問,“高興!”鵬凱爽快的回答,“為什么?”老師追問,“因為陽陽過生日,我們小朋友都可以分蛋糕吃。

我坐在小椅子上整理孩子們的作品,奕寒和宜霖就站在椅子后面,小手不停地敲著我的背,好舒服呀,好幸福呀,我讓他們歇會兒,來捶背的孩子更多了,我被包圍了。

鵬凱到醫(yī)生叔叔那測視力,他左顧右盼的,就像在猜謎語,視力0.5,醫(yī)生叔叔說:“小家伙,你要注意保護眼睛哦!”“我等著今天回家讓我爸領我練練,再到你這測一次。

”鵬凱很認真的說。

陳老師說:“剛來幼兒園不幾天,不自覺的感到累呀!”鵬程是個有心的小大人,“老師,感冒了,要多喝水!要是累了怎么辦呢?”“我今天回家上網查查,明天告訴你。

”陳老師好一陣驚訝,好一陣感動。

在幼兒園里工作,天天和孩子們相處,也許會失去一點莫名的什么,卻能收獲無數(shù)的最純真的感情。

讓我們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


一位教授在課堂上曾經念過一首詩——《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幾年過去了,這首詩依然時常縈繞在我的耳際?!拔以谇懊娴戎恪!笔沁@首詩的首句。教授那滿含深情的渾厚嗓音,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

十幾年過去了,我在春去秋來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但是,作為教師,我的教育理念是否真正認識到一切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我的教育方法是否符合孩子的期待,我的一言一行是否真正實踐了對孩子的尊重,寬容和珍惜,是否關注到了孩子的所思所想,關注到了孩子內心深處的成長渴望和精神需求……身為啟蒙教育者,我不敢掉以輕心。但是現(xiàn)實中,還有人在端著教育者的權威架勢,機械的“管教”著孩子;還有人對孩子缺乏耐心,急于求成,隨意評價。每到這時,我就會告訴他們教授當年念的那首詩;告訴他們成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隨便的話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打擊孩子的自信,甚至埋沒又一個愛迪生……

讓我們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吧!給他們機會,希望和信心,用尊重,理解和寬容去呵護孩子美麗而脆弱的心靈,就像呵護自己的眼睛。

讓我們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吧!在孩子走累的時候,張開雙臂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一份真誠的鼓勵。

這一個路口等不到,還有下一個,再一個……

教育的藝術,在于永遠不做結論,永遠都有可能。

坐到幼兒的位置上


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我連喊了幾遍“請安靜”后,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錄音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發(fā)玩起了“切西瓜”的游戲。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們班的錄音機有點問題,很多小朋友聽不清故事.我們就改成手指游戲吧。”我關掉錄音機,和孩子們一起玩起了手指游戲。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fā)。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并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我和孩子一同成長


彈指一揮間,在幼教行業(yè)工作十四年了,回想那一個個在我手中精心呵護和辛勤教育茁壯成長的孩子們,回味著一次次聽到家長一聲聲的謝謝時,我的心里是快樂的,滿足的----因為我和孩子一同成長,見證著一顆顆幼苗長成參天大樹。2013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湖北省幼兒教師轉崗培訓。在這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面前,我認真而謙卑,從文艷芳和楊文玲兩位老師的師德報告到幼教專家的專業(yè)課程指導,短短十二天的學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必須用專業(yè)知識來武裝自己,用高尚的師德來提升自己,真正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

首先,我認為幼兒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是一項愛的工程。我是一名農村幼兒園教師,和孩子相處的十四年,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十四年。農村幼兒園沒有優(yōu)越的教育環(huán)境,相對薄弱的師資隊伍缺乏高端、先進的教育理念,但是我飽含對幼教的滿腔熱情??粗裸露?歲幼兒長成能說會道,能寫會畫,能唱會跳的大班孩子,我心里不知有多開心。有時,一向性格嚴肅的我會為他們的淘氣與無知而火冒三丈,有時我又為他們的可愛和單純而暗自偷笑,有時我為及時探查到孩子的疾病得以積極治療而驚喜,有時我為處理好家園矛盾而充滿成就感,這一切都讓我堅信----幼兒為本,師德為先。1999年19歲的我走上幼教崗位,僅僅每月300元的工資,十四年后雖仍然只有1000元,但我用清貧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印證著一切為了孩子,奉獻也是一種美。愛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沒有愛,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動力和源泉。孩子們是一顆顆稚嫩的幼苗,需要作為老師的我們辛勤的培育澆灌,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關心和關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在愛的懷抱里長成參天大樹,國家棟梁。其次,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決定著教育的優(yōu)劣。我們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啟蒙人,我們教育中的一點一滴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只有老師不斷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目標,規(guī)劃新的發(fā)展,使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在教育實踐中,空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時時讓我內心充滿危機感。如何能迎刃有余的勝任教學工作成了我尋求的目標。在反思與迷茫中幼教專家的指引,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說是一種驚喜,不僅能學習到幼兒教育專業(yè)知識,而且能近距離的聆聽到省內外教育領域專家及園長的講座。培訓的科目包括幼兒園五大領域學科的設計與指導,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素養(yǎng),幼兒的有效學習及其指導策略等等。專家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真實的教學案例說話,從案例中列舉教育現(xiàn)象,羅列教育行為,分析教育觀點。講座理論深刻,案例豐富詳實,貼近教學實際,我被他們的講座內容深深的吸引著。學習像一縷陽光,折射出我的不足,指引著我在教育領域的摸索前行。五大領域的學習,使我如沐春風,茅塞頓開;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素養(yǎng)學習,使我感覺到肩上的重擔非比尋常;通過本次培訓,不僅解決了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也使我對本職工作有了深深的理解。想成為一名專業(yè)的幼兒教育者,首先必須樹立敬業(yè),樂業(yè)的教育觀。把幼教當成事業(yè)來干,努力追求最好。其次,關愛兒童,認可兒童,平等對話,與孩子形成學習的合作共同體,善于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再次,具體扎實的吹拉彈唱,讀寫畫描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掌握多元的教學方法,善于適時合理的策劃,組織,實施活動。還要不斷的踐行反思,不斷的學習,善于總結,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成為一名專業(yè)的幼兒教師。幼教專家淵博的學識,對知識的信手拾來,侃侃而談和精準獨到,我充分認識到:做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的關系,"以幼兒為本的幼教,適應社會的幼教"出發(f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重視示范的作用,做好表率,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理想的目標。

每當我聽到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心中涌起一種由衷的感動;每當我看見孩子們充滿想象的圖畫時,心中升起一種無比的自豪;每當聽見那一聲聲響亮的"老師好"時,心中蕩起一陣愛的漣漪……從那天真無邪的笑臉中我看到了純真,從那活潑、調皮的身影中我感受到了可愛,從那童言無忌的話語中我讀到了真誠……我在感動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悟-----從事幼教事業(yè)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卻收獲了幸福。與其說是我們給孩子帶來了知識,不如說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也伴隨著我們一同成長。

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孩子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是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所以,教師首先要摘下大人的面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并與其交流思想;其次,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管理,聽取并采納孩子的合理化建議;再次,當孩子犯下錯誤時,不要一味地批評,要幫其分析原因,引導其改正不良習慣;最后,家長不能溺愛孩子,不要讓孩子有“至高無上”的家庭地位感。

蹲下身子和幼兒共同玩耍,共同學習,這樣才能促進師生的感情,認真關心每個孩子,無論丑美、干凈和臟的,當孩子們學不會時,你平靜、耐心地去教幼兒,有一次軍軍的數(shù)字“2”無論怎樣都寫不好,我教他2像小鴨,寫時,先從頭部開始,要圓滑,脖子要長一點,身體要平,并拿著他的手教了幾次,當他自己寫時,我給予他鼓勵,看到他寫出第一個“2”時那高興的樣子,就是我們教師所希望的。

平等、和藹地對待孩子,孩子將會有意想不到的進步。

我和孩子們共同學習


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我像往常一樣帶著孩子們出去跳繩。雖然已經練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了,但是仍然有幾個小朋友不會跳。于是我邊給個別的小朋友做示范,邊告訴他們跳繩的技巧。跳了不一會,我發(fā)現(xiàn)平時那幾個總喜歡在我眼前晃來晃去的孩子不見了,我四周環(huán)顧了一下,發(fā)現(xiàn)他們蹲在草地南面墻角的橡膠墊上。我心想:這幾個家伙又開始偷懶了。于是我放下跳繩大步流星地朝他們走過去?!拔梗∧銈冊诟墒裁??”他們被我的聲音嚇了一跳,但是不舍得走開??粗麄兙劬珪竦卦谘芯浚乙埠芎闷娴囟紫孪肟磦€究竟。康瑞看我湊過來,趕緊做了個手勢:“噓!老師,你要小點聲,不然它就不見了?!甭犓@么一說,我的好奇心更強烈了?!笆裁礀|西?”龍龍緊接著說:“墊子下面有條很長很長的蟲子,不信你看看?!表樦种傅牡胤剑铱吹搅艘粭l蜈蚣?!鞍?!蜈蚣有什么稀奇的啊,我以為是條小蛇呢!”聽到我這么說,康瑞一改往日調皮的面孔,嚴肅地看著我說:“老師,你別小看這條蜈蚣”看著他的樣子,我突然覺得好笑,得意地說:“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小時候就見過,數(shù)不清看過多少回了?!蔽也灰詾槿坏幕卮鹬?/p>

“那老師我要考考你蜈蚣有多少條腿?”康瑞拋給了我一個問題。被他這么一問,我頓時愣住了,是呀,蜈蚣有幾條腿呀?平時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經??匆婒隍?,光知道蜈蚣有很多條腿,但從未仔細地去觀察它究竟有多少條。

此時我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真對不起,這個問題老師確實不知道,等會我們回教室,一起查一查好不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

待戶外活動結束后,我和孩子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網上去查一查蜈蚣到底有多少條腿,通過資料顯示:原來蜈蚣種類有3000多種,根據(jù)各地區(qū)環(huán)境的不同,足的數(shù)目從15對到191對不等。而且有些蜈蚣是有毒的,不能去碰它。同時有的蜈蚣還可以通過提煉,治多種疾病……

通過給孩子們講解,讓我也學會了不少的知識,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是在和他們共同學習,通過這件小事也認識到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在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每個人都是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得到提高。知識的模式不是固定的,就像孩子們一樣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累更多寶貴的知識經驗。

遇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


孩子的心理與世界和我們成人的相差甚遠,同樣的一件事情在孩子與成人眼中或許是天差地別。所以在對待孩子所出現(xiàn)的問題時我們需要認真地思考,謹慎地處理。

在今天的區(qū)域活動中,程子珩和郭志浩小朋友在益智區(qū)游戲。在他們玩的積木中夾雜著一根聰明棒,兩人都非常的喜歡,你爭我奪的鬧了起來。我過去問清了緣由,鼓勵倆孩子商量怎么辦。這時他們到挺客氣說:你先玩會兒我再玩。孩子們嘴巴上說的很好,可是我一轉身又吵了起來。我站著看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倆孩子其實都守著你玩一會兒我玩一會兒的原則,可是由于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耐心不夠或者說忍耐的時間有限,再有孩子對時間長短的理解不像成人。一會兒時間在孩子的眼中或許只是轉個身的時間。所以,他們就因為“一會兒”又鬧了起來。于是我想只有用孩子可以理解時間的方法,才能解決他們的矛盾也是最好的方式。我想的辦法是:用數(shù)字描述時間的長短。于是,我對倆孩子說:你們會數(shù)數(shù)嗎?孩子們點了點頭。我接著說:你們都想玩但只有一根,你們可以一個一邊玩一邊數(shù)數(shù),數(shù)到二十,然后換過來好嗎?倆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了一下覺得可行就答應了下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遠遠地看著他們一個認真地玩著一個一邊嘟囔著(應該在數(shù)數(shù))一邊在玩,然后再換過來,沒有再發(fā)生摩擦。

或許還有更多更好地方法處理今天發(fā)生的問題,但是我很開心我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以他們的視角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所在,選擇適合孩子特點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和理解并達成了共識,更解決了他們的摩擦。遇事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讓“一會兒”的問題延伸成許久。

相關推薦

  •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第一次帶孩子們到操場上進行戶外晨間體鍛,雖然前一天已經在教室里模擬過兩列小火車變成6列小火車了,但到了戶外,換了環(huán)境,讓小班的孩子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位顯然是有困難的。所以我準備先讓他們試著找到自己的點...
    2021-04-14 閱讀全文
  • 始終和孩子站在一邊 前幾天,在批學生的日記時讀到了兩個母親的故事。第一個故事:小王的媽媽在小王十二歲生日的這一天,用生銹了十幾年的筆為心愛的兒子寫了一首小詩,感謝兒子給他的人生帶來的美麗與豐富、幸福與快樂!盡管小詩很稚嫩...
    2020-09-16 閱讀全文
  • 下午放學我在車站等車作文 小學語文是我們進入學校學習的基礎科目之一,而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里的作用非同小可。為了幫助我們發(fā)散思維并培養(yǎng)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通常老師會讓我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公交車記事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公交車記事作文應該怎么寫嗎?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下午放學我在車站等車作文》,供大家參考...
    2022-09-18 閱讀全文
  • 身為家長以后應該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 這本書反復看了三遍,提筆時還是無從下筆。內心即歡悅又沉重。 這本書既豐富又有新東方校長精彩評述,又有王修文老師的傾心之作。愛孩子是我讀到本書從頭到尾的教育理念,一個孩子的成長即不能缺失家庭教育,也不能...
    2020-07-23 閱讀全文
  • 站在孩子的角度啟發(fā)和引導 一大早,班里的老師就皺著眉頭對我說:“這些日子天氣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就是不愛喝水,道理說了一籮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終不高,真拿他們沒辦法。” 看著老師們無奈的樣子,...
    2021-05-02 閱讀全文

第一次帶孩子們到操場上進行戶外晨間體鍛,雖然前一天已經在教室里模擬過兩列小火車變成6列小火車了,但到了戶外,換了環(huán)境,讓小班的孩子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站位顯然是有困難的。所以我準備先讓他們試著找到自己的點...

2021-04-14 閱讀全文

前幾天,在批學生的日記時讀到了兩個母親的故事。第一個故事:小王的媽媽在小王十二歲生日的這一天,用生銹了十幾年的筆為心愛的兒子寫了一首小詩,感謝兒子給他的人生帶來的美麗與豐富、幸福與快樂!盡管小詩很稚嫩...

2020-09-16 閱讀全文

小學語文是我們進入學校學習的基礎科目之一,而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里的作用非同小可。為了幫助我們發(fā)散思維并培養(yǎng)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通常老師會讓我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公交車記事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公交車記事作文應該怎么寫嗎?為此,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下午放學我在車站等車作文》,供大家參考...

2022-09-18 閱讀全文

這本書反復看了三遍,提筆時還是無從下筆。內心即歡悅又沉重。 這本書既豐富又有新東方校長精彩評述,又有王修文老師的傾心之作。愛孩子是我讀到本書從頭到尾的教育理念,一個孩子的成長即不能缺失家庭教育,也不能...

2020-07-23 閱讀全文

一大早,班里的老師就皺著眉頭對我說:“這些日子天氣干燥,可班里的有些小朋友就是不愛喝水,道理說了一籮筐,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就是不管用,班里的出勤率始終不高,真拿他們沒辦法?!?看著老師們無奈的樣子,...

2021-05-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