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年齡偏小的孩子上大班該不該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首先來談談思維上的發(fā)展:中班幼兒跟大班幼兒年齡上也許只差一歲,但在思維特點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很多在大班孩子看來淺顯易懂的東西到了中班孩子的眼里就變成了高深莫測了,我們總說:“跳跳就能夠得著”,可是當孩子天天跳,時時跳卻總也夠不著時,他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甚至興趣了。

孩子從學不會到不會學,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力的發(fā)展。

再從技能發(fā)展水平上來談談:大班幼兒能根據(jù)主題較好地完成一幅美術作品,而中班幼兒則在涂色、布局、背景、畫法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大班幼兒能認識更多地字,而大部分中班年齡的幼兒則在速度、數(shù)量上都相對吃力;再比如,大班孩子在自理上已經基本上完全不用老師操心了,而中班年齡的幼兒有時還常常需要別人或老師的幫助,所有的這些都讓幼兒的自尊心受挫、有壓力,從而產生失落感。

更嚴重的是:孩子會覺得老師不喜歡我,所以我也不需要做好,反正我還小這樣的想法。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是非??膳碌?,因為孩子從內心深處就失去了各方面發(fā)展的動力和興趣,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讓自己處處落后于人。

當大班的孩子連中班孩子的水平都達不到時,是孩子的悲哀、老師的悲哀、更是家長的悲哀。yJS21.CoM

真希望這個問題能盡快得到解決,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對家長的負責,更是讓我們不負于"老師"這個稱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不該忽視的膽小的孩子


班上總有一些膽小的孩子,他們性格內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們不愛說、不愛玩、不愛交往,只是靜靜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著別人游戲、玩耍。盡管他們的智力并不比別人差,有時也躊躇滿志、躍躍一試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覺較差,害怕失敗,怕被人取笑而情緒低落。有時,自己明明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而不敢舉手。他們常常是被人遺忘的一個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性格內向,很少說話,做什么事總愛鉆“牛角尖”。由于家庭過分寵愛,養(yǎng)成了她軟弱、膽小的性格。別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而已是大班的她還時時哭著鼻子來幼兒園。為了能讓她適應集體生活,改變懦弱、膽小的性格,在活動中我時常鼓勵她,肯定她,多給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來園遲到了,小朋友們已經在做操了,坤坤責怪她說:“佳佳,你那么晚來,我們馬上要上課了?!奔鸭疡R上傷心地抽泣起來,她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承受不了。我輕輕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說:“佳佳,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擱了是嗎?相信你下次一定不會遲到的?!奔鸭崖犃宋业脑捴棺×丝蘼?,但她的情緒仍然很低落。因為她自我感覺太差了,太在乎別人對她的態(tài)度了。針對他感情不易轉移的特點,我就請她做我的小幫手,為小朋友發(fā)發(fā)蠟筆,把體育用品送還體育室等等,以此來分散她的注意力,樹立成功感,增強她的自信心。而當她做完一件事后,我就笑著鼓勵她說:“謝謝你,佳佳,你真能干?!苯K于,佳佳的臉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其實,佳佳很聰明,她知道許多事,有時很想告訴大家,但又怕講錯,別人笑話她。一次,我問小朋友:“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幾個孩子高高地舉起了手,我剛想請,突然發(fā)現(xiàn)佳佳的手在桌邊微微動了一下,但又看了看那些高舉的小手,又遲疑地放了下去。我立刻請她回答,她漲紅了臉,用很輕的聲音說:“是元宵節(jié)?!薄笆裁矗覀儧]聽見?!毙∨笥讶氯缕饋?。佳佳有些不安了。我連忙笑著肯定她說:“佳佳,你說得很對,小朋友沒聽清楚,你再響亮地說一遍,好嗎?”我請小朋友們靜靜地聽。佳佳望了望我,終于鼓起勇氣響亮地重復了一遍,小朋友們?yōu)榧鸭训倪M步鼓起掌來。

佳佳的成功機會多了,自信心也大了?,F(xiàn)在她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有時爺爺、奶奶來接她,他還不愿意回家,上課時也能大膽地舉手發(fā)言??粗狞c滴進步,我無比欣慰。是的,老師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膽小的孩子,將愛灑向“被人忽視的角落”,使他們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在自信中獲得自尊,在自尊中獲得自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這將對他們的一生非常有益。

不該忽視的乖孩子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真是一個“乖孩子”。

你看,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我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師,我要汽車”“我要小飛機”……唯獨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著我?!澳阋嫱婢邌?”“要”她輕輕地說?!澳阆胪媸裁?”無語,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或不答,其行為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

二、分析

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表現(xiàn),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行為常有退縮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定會影響幼兒的人格健康,導致幼兒一生的心理障礙,使幼兒產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響他的人生歷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乖孩子”,應及早覺察幼兒的退縮行為,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以幼兒克服退縮行為和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通過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縮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方方性格內向、膽小、不善與人交往。

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方方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講永康話的外婆和講宣平話的奶奶照顧,由于生活在混雜的方言環(huán)境中,較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使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3、方方有過嘗試失敗的體驗,使其不敢與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兒園就讀,她那不同與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話和宣平話,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從而使她產生了退縮行為。

三、對策

1、家園配合,發(fā)展語言。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語言障礙,要想使其問題行為得以矯正,首先應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經與方方的父母溝通,他們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我們的矯正活動。我對他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場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二是父母必須盡量抽時間多與她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如給她講故事,多和孩子交談、做游戲。讓家長打開家門,走出封閉的小天地,給她尋找伙伴或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改變家長那種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過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環(huán)境的同時,使其內斂的情緒得以放松。在此基礎上,我在班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幫助方方的活動。

2、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布朗芬布倫認為:“發(fā)展是人與環(huán)境的復合函數(shù)?!杯h(huán)境對人的性格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小班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環(huán)境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會產生心理焦慮,那是很自然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感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真誠、溫暖的愛,從而使幼兒對老師產生信任。

早晨來園時,我面帶微笑地主動抱抱她、親親她、迎接她,有禮貌地向她問好,從簡單的對話中引起孩子說話的欲望。課后和她玩“木頭人”“猜拳”“豬尾巴”等游戲;午睡起床后,變著花樣給她梳不同的發(fā)型;有空就主動尋找話題,與她聊天交談,如:“你這件衣服真漂亮,是誰買的?”“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你最愛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幫助她解決困難,讓她相信依靠老師,使她感到老師像朋友,老師喜歡她。

3、尋找“閃光點”,引導同伴接納、關愛他。

單純有老師的關愛還是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也同樣了很重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集體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學。我還有意識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和她游戲、交談、給她以積極的影響。我還為她安排了生日活動,讓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兒集體的溫暖,感受老師和小伙伴的關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圍在她的身邊。有送的小紅花、有的送圖畫、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著《生日快樂》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辭“祝你生日快樂”。方方捧著禮物,聽著歌聲,她神情異常,眼睛有點濕潤了。

我發(fā)現(xiàn)《生日快樂》、《兩只老虎》等歌曲,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方方也喜歡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方方喜歡韻律性較強的兒歌,于是經常請方方上臺為大家朗誦。方方不愿也不敢上臺,我就請幾大膽的孩子陪著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臺上低著頭不張口,但我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為她鼓掌、加油。漸漸地,盡管她很膽怯,盡管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但方方終于能在眾人面前張口了。通過經常性地唱歌、念兒歌,方方用完整語句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她的自信心也增強。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給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睂ψ孕判牟蛔愕挠變海哂型丝s行為的幼兒。我們要為其增強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訣”,即讓她體驗成功。

我有意識地為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自從她開始信任我,喜歡走到我身邊后,我就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她完成。我多給她發(fā)言的機會,聲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說,就多鼓勵她。提供給她鍛煉的機會。如“請你去叫豆豆進來梳頭?!薄罢埬惆堰@本書給冰冰”等,積極為她創(chuàng)設與同伴主動交往的機會。每當她完成任務后,就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幫助她勇敢地邁出主動與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經過一年的家園配合,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說話,能主動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友好地參與游戲。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現(xiàn)在還經常邀請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還能上臺朗誦兒歌、唱歌了,在幼兒園開展的“小歌手”比賽中還得了三等獎。方方的自信心增強了,漸漸與小朋友產生了認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縮了。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改變以為那種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關心、身體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發(fā)展水平的陳舊觀念。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是個“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幼兒期是幼兒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時期。應抓緊這個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識,消除產生心理健康的隱患,實行早期干預、治療。

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工作中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將永遠記住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蔽疑钚牛褐灰嘈庞變海瑹釔塾變?,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為他們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不該冷落孩子的童心


玩具柜里擺放著一塊好長時間沒人認領的手帕。一次大掃除,我順手拿起了這塊手帕丟進了垃圾桶,誰知宇宇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塊手帕是我撿到的嗎?”聽到這話,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識到什么??吹接钣畹哪樕鲜纳袂?,我想到了很多……

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我們常教育幼兒“拾金不昧”,而實際上,幼兒撿到的一個發(fā)夾、一粒紐扣……卻經常受到我們的冷落。是啊,僅從經濟價值來衡量這些東西,的確沒有多大意義,然而生活中許多事物,它們存在的實際意義是不能單用經濟價值來估量的。像這樣對幼兒撿到的東西不以為然、棄置不顧,實際上是在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一個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在成人看來,可能很不起眼,但在孩子看來,它卻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得不到肯定和激勵,孩子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損害。

教師是孩子的領路人,肩負著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銳的洞察力,透過事物看本質、見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

該不該“拉下臉”?


作為剛開始工作的新教師,面對著的不只有新的同事、新的環(huán)境,還有新的班級,今年有幸接手了大五班的孩子,剛到班的感受就是這些孩子都挺乖巧??墒菦]想到的是,第一天我上午班的時候,這些可愛的孩子,儼然變成了一個個“小惡魔”,你追我來我追你,我就拉住其中一個,我蹲下身去說:“軒軒,我們自由活動是讓你去玩玩玩具或者看看書,都是在座位前方的區(qū)域里,這里是不能亂跑的?!避庈幝牭搅它c點頭,可是沒過多久,這些孩子又開始亂跑了,甚至還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音,我不得不用鋼琴聲來阻止他們。他們也聽到了,于是就回到了座位前。上課時,有很多孩子都在講話,于是我提高了嗓門:“管好自己的小嘴巴,不要講話了?!睕]過多久,又開始有小聲音,這次,我立刻拉下了臉,用了最大的嗓門:“老師講話的時候,底下的小朋友要學會保持安靜,我們是大班孩子了,不需要老師提醒好幾次了。”這次,他們似乎是被我嚴肅的臉色以及聲音嚇到了,一節(jié)課順利的上下來了。

新老師的我,經驗還不足,特別是面對大班孩子,大班孩子已經能夠適應換了新老師的環(huán)境,但是他們也是會“看人”的,也許知道我是新老師,所以很多孩子都不怎么怕我,有一天,我看了《爬上豆蔓看自己》這本書,里面講到,要讓孩子打心底里喜歡你敬重你,那么你說的話他們都會聽。是啊,這是我現(xiàn)在要考慮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們敬重我,聽我的話,適當?shù)臅r候也是應該“拉下臉”,體現(xiàn)一下我的威嚴。我的腳步不停,對教師這項職業(yè)的探索也不會停止。

小孩子就是應該疼大人的


今天下午放學時,我心里一直暖暖的,不為別的,只因我聽到了孩子說了這樣一句很貼心的話——小孩子就是應該疼大人的。

同時,我也享受到了“被寵”的感覺。

下午接孩子時間,我總是牽著前面小朋友的手和他一起走。

由于高方銘小朋友平時站隊總是惹惹前面的,戳戳后面的,于是,我把他安排到最前面。

我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走。

方銘驚訝的說:“趙老師,你的手怎么這樣涼呀?”我說:“老師的手就這樣,其實老師不冷的。

”可他不信,用勁握著我的手。

過了一會兒,覺得這樣還不行,他讓我摸摸他衣服里面的毛毛說:“老師,你看看我衣服。

”我不明白說:“哦,你衣服很暖和。

”接著,他把我的手放在他衣服里,又用另一個手使勁攥著我的手,我這才明白,原來孩子是想讓我的手趕快變暖和,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呀!我感動地說:“方銘,你真疼老師,謝謝你。

”誰知,他竟像“小大人”似的說:“老師,小孩子就是應該疼大人的。

”說得我心里甜甜的。

記得方銘媽媽以前說過孩子很懂事,知道大人忙了一天很累,晚上吃了飯后,自己一個人到樓下找小伙伴玩,而不是纏著大人。

那時,方銘媽媽臉上洋溢著幸福,很是滿足。

直到現(xiàn)在,我也有了這種感覺,也享受到了“被寵”的快樂與幸福。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的,只是我們沒用心觀察。

只要我們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他們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小手應該放在大腿上


“大門關緊,小手鎖??!”這句話已經成為我們班孩子坐坐好的一個順口溜了??此坪芎唵蔚囊痪湓?,沒想到在無意見,卻讓孩子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老師,我把小手放在下面上,行嗎?”一天在休息的時候,小益跑過來來問我。

聽到孩子這樣的問題,我有點不高興了,反問了小益,“你說呢?”

“老師,可以的啊,我就是可以做到的啊,小手是可以放在下面啊。而且很舒服呢!”

“那你做給老師看看!”我對小益說。

聽到我的話,小益很開心,很快的小益把小手放在了下面,再看他的樣子,我發(fā)現(xiàn)他整個人都趴在了大腿上。

“你說這個樣子好看嗎?”我問他。

“我覺得很好看?。 ?/p>

“那你說如果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你這樣坐好嗎?”

小益搖了搖頭,但是看他的神情,感覺還是不服氣似的。于是我繼續(xù)問他了,“小益,老師上課的時候,你如果這樣坐,你能看到老師在做什么動作嗎?”小益還是搖了搖頭,“那現(xiàn)在你應該知道怎么坐了吧?”

“但是,老師你只是說只要把小手鎖住好了,小朋友都是放在上面的,小手也是鎖住的,我放在下面,小手也是鎖住的啊,而且,我不是也坐好了???”

聽到孩子這樣的回答,我吃了一驚。

老師經常說“大門關緊,小手鎖住”只是想讓孩子坐端正了,能看到老師的動作,聽到老師的說話,我們并沒有過多的去注意小手應該放在哪里,因為定性的思維讓我們覺得小手本來就是應該放在上面的,因為只有放在上面,孩子才能做到更好,也許孩子比我們想的更多,“大門關緊,小手鎖住”小手也可以放在下面,因為這樣也是一種鎖住的方法,盡管看不到老師在做什么了,聽還是能聽到的。

小益的話,讓我重新在幼兒的課堂上講了一次,也讓我明白了,小孩子的思維說簡單其實是不簡單的,他們能想到的有很多,只有老師做正確的示范動作,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更好的讓孩子去理解。

只有自己做好了,做規(guī)范了,用自己的言行更能使孩子養(yǎng)成尊重事實的意識。

孩子,你不聽話,我該怎么辦?


與家長交談和接觸時,常聽到這種反映,說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讓他吃飯,讓他洗臉,大人喊很多遍他們都無動于衷,好像沒長耳朵一樣,使做父母的毫無辦法。

一是做父母的無論要求孩子做什么,總喜歡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復許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來洗手,你快點不行嗎?”,“快點吃,大口吃,快點往下咽!”不停地嘮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習慣了,變得毫不在乎,漫不輕心。

二是正當孩子做一件事時,這時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孩子自然不會情愿,不會順從,就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與家長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不愿服從家長,對家長的話視作耳旁風,這時的“沒耳朵”,其實是一種反抗。

總而言之,孩子“沒耳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責任在家長身上。當你要求孩子時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溫和的、帶有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講話,講完后再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一時任性不聽話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大聲喊叫。要求孩子有時可用眼神,用手勢示意,這樣可減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會有“耳朵”了

教育隨筆:不該冷落孩子的童心


教育隨筆:不該冷落孩子的童心

玩具柜里擺放著一塊好長時間沒人認領的手帕。一次大掃除,我順手拿起了這塊手帕丟進了垃圾桶,誰知明明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塊手帕是我撿到的嗎?”聽到這話,我猛然一愣,似乎意識到什么。看到明明的臉上失望的神情,我想到了很多……

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我們常教育幼兒“拾金不昧”,而實際上,幼兒撿到的一個發(fā)夾、一粒紐扣……卻經常受到我們的冷落。是啊,僅從經濟價值來衡量這些東西,的確沒有多大意義,然而生活中許多事物,它們存在的實際意義是不能單用經濟價值來估量的。像這樣對幼兒撿到的東西不以為然、棄置不顧,實際上是在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一個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在成人看來,可能很不起眼,但在孩子看來,它卻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得不到肯定和激勵,孩子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損害。

教師是孩子的領路人,肩負著育人的重任,一定要以敏銳的洞察力,透過事物看本質、見精神,切勿冷落孩子的美好童心。

相關推薦

  • 低年級孩子該不該讀名著 一位老師曾在一個小學語文教育網站上,看到其他老師在讀書會欄目里推薦學生閱讀文學作品《飄》,推薦的熱門書中還包括《簡·愛》、《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這些作品雖然都是經典,但卻不適合兒童閱讀。 《蒲...
    2021-03-0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  《虎媽貓爸》赤裸裸地揭開了為人父母心中的痛點: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學習,才能拼出孩子一個更確定的未來。戲里那些瘋狂做法延伸出的話題是,把孩子送到學前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孩子該不該上幼小銜接班? 其實我...
    2021-05-22 閱讀全文
  • 該不該教孩子念唐詩? 該不該教孩子念唐詩?看孫瑞雪的《愛與自由》,受益很多。但也有一個困惑。她說,孩子的審美情緒高于成人。不要以為孩子只需要卡通畫。她認為孩子完全看得懂世界名畫。 我認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給孩子教...
    2020-11-10 閱讀全文
  • 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yè)? 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yè)?這是個讓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 反對陪孩子寫作業(yè)的人會說: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yè),相當于變成了一個監(jiān)工。而孩子從骨子里是不喜歡被監(jiān)視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陪...
    2020-12-26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該不該打孩子 育兒觀念:該不該打孩子 我的周圍有些朋友在談育兒時,會說孩子打一打也沒什么,孩子會因此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所以以后會“長記性”。而我總是急切的想要與他們爭辯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給...
    2020-11-20 閱讀全文

一位老師曾在一個小學語文教育網站上,看到其他老師在讀書會欄目里推薦學生閱讀文學作品《飄》,推薦的熱門書中還包括《簡·愛》、《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這些作品雖然都是經典,但卻不適合兒童閱讀。 《蒲...

2021-03-08 閱讀全文

 《虎媽貓爸》赤裸裸地揭開了為人父母心中的痛點:我們該怎樣讓孩子學習,才能拼出孩子一個更確定的未來。戲里那些瘋狂做法延伸出的話題是,把孩子送到學前班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孩子該不該上幼小銜接班? 其實我...

2021-05-22 閱讀全文

該不該教孩子念唐詩?看孫瑞雪的《愛與自由》,受益很多。但也有一個困惑。她說,孩子的審美情緒高于成人。不要以為孩子只需要卡通畫。她認為孩子完全看得懂世界名畫。 我認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給孩子教...

2020-11-10 閱讀全文

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yè)?這是個讓很多家長頭痛的問題。 反對陪孩子寫作業(yè)的人會說: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yè),相當于變成了一個監(jiān)工。而孩子從骨子里是不喜歡被監(jiān)視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陪...

2020-12-26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該不該打孩子 我的周圍有些朋友在談育兒時,會說孩子打一打也沒什么,孩子會因此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所以以后會“長記性”。而我總是急切的想要與他們爭辯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給...

2020-11-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