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講故事、寫故事與記憶力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給幼兒講故事 幼兒講故事 幼兒教師講故事 幼兒講故事、寫故事與記憶力幼兒講故事與寫故事的能力相差很大,這個相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為孩子不會寫字,而是寫故事更需要“記憶力”。今天幼兒園的博(5歲)寫了一個近似完整的故事,整個過程花了近2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反復見證了“寫故事對記憶力的要求”。不知什么原因,博特別喜歡寫字。我問過博為什么喜歡寫字,他說是因為可以當寫字老師。實際上,在幼兒園,我給學前班每個孩子都有可以當許多不同角色的機會,例如:即使輝不認識幾個字,一樣可以有機會當讀故事的老師。因此,博說的這個原因,還是不能完全說明真實的原因。畢竟博還比較小,博媽以及D老師都沒有鼓勵他寫字。而且博有時要我給他寫字時,我還會時不時拒絕。我猜測他對寫字很有成就感,因為他每次寫完幾個字后,都會拿過我給我看問我寫正確了沒有。我只能實話實說,他的確寫正確了,而且寫得很好。因為此估計他得到了肯定。博因為喜歡寫字,而認識了不少字,與一般孩子因為讀故事而識字很不相同。
今天學前班有4個孩子請假,只來了3個孩子。博如往常一樣來得很早,而且一來就要寫字(他提出一個想寫的字,讓我寫好,他照著寫)。因為,漢字多音字的問題,我對博有一個要求“如果要寫哪一個字,必須用一句話告訴我,要不然我不知道是哪一個字”。我給他稍稍講了一下一個讀音有許多不同字的情況,現(xiàn)在博已習慣了“如果想寫什么字,他會說出一句話來”。
今天博寫的第一句話是“輝弟弟在火車上看見塵哥哥”。我感覺到這是一件事或一個小故事的開始,我就鼓勵博寫一個故事。然后博就開始順著這句話講故事,講了好幾句后,D老師問博“下一句寫什么?”。他會想一會兒,句子寫得越多,D老師每次問他“下一句寫什么?”,他想的時間越長,但在之前他自己順著前一句講故事時都已講述了幾些句。這說明,他在回憶剛才自己的講述,一般可以正確回憶,雖然時間越來越長。當然有時寫的句子完全不是之前口頭講過的,也就是說回憶錯誤。
博寫到十來個句子時,想要放棄了,好幾次說“我不知道怎么寫了?!比缓驞老師不停地用各種問題引導,或換個角色比如媽媽之類的,讓他想一想“下一步會怎么辦?”但博能進行遷移的次數(shù)少,迷惑的次數(shù)多。D老師最后說“我把已寫過的故事讀一遍,然后你自己決定接著寫什么吧?!蔽易x完一遍后,博又可以正常續(xù)寫。當然越來后面,我需要讀的次數(shù)會多一些,但還是能夠讓他知道接著寫什么。
不過,博還是沒有能堅持把故事寫完。雖然他并沒有啥特別的反感情緒,但我還是沒有堅持鼓勵他寫下去了,因為孩子的記憶力還不足以讓他寫得過長。
從這件事的觀察,我認為可以得出兩個合理的猜想:1.寫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2.幼兒還不適合寫較長的故事。
今天博寫故事的事情,讓我想起孩子們在故事課講故事的情景。有的小朋友講故事的能力弱,我原以為原因是:1.媽媽講故事少,模仿的材料少;2.生活經(jīng)驗不足;3.想象力欠缺;4.表達能力欠缺。現(xiàn)在看來,講故事也是與記憶力有一些關(guān)系的,情況與寫故事差不多。
因此,我猜想講故事也是可以鍛煉記憶力的。
既然這篇短文談到了記憶力,讓我想起死讀經(jīng)派的一個觀點“從小讓孩子多讀經(jīng)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在論壇有網(wǎng)友說“一字不差地背語文課文,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提高記憶力當然重要,但鍛煉孩子記憶力的辦法不只一條或二條途徑,我們又何必把它吊死在那些讓孩子討厭學習的練習上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巧妙講故事,省力又益智
巧妙講故事,省力又益智已經(jīng)講了三個故事了,時間也差不多八點了,可五歲的女兒xx纏著媽媽還是要講?!皒x,明天講好不好?”
“嘸——,媽媽,我還要聽,你再講?!眡x使勁搖著媽媽的手臂。
“媽媽工作了一天,回家后又燒飯洗碗,很辛苦,想休息了,明天再講吧?!?/p>
“不,媽媽,再講一個!”女兒在懇求。
“不講了!一個也不講!要聽,你自己去點易讀寶?!?/p>
“哇——”xx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樣的情景,許多家庭都在無數(shù)遍地重復著。如今,年輕的父母都明白這樣的道理:給孩子講故事有助于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智力的開發(fā),于是,特地買來了大量故事書,每天晚上一個一個地講給孩子聽。可講著講著,父母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了,每晚,一個不夠要兩個,兩個不夠要三個……發(fā)展到最后,講故事成了父母的負擔,不得不向孩子討?zhàn)垺2恢v吧,覺得對不起孩子,連這么一點正常的要求都不能滿足;講吧,又實在感到麻煩和疲勞。怎么辦?有的父母買來了易讀寶,讓孩子自己點著電子書聽讀。易讀寶可省去人工朗讀,解放了父母。起初,孩子還喜歡,可時間一長,有的孩子就不滿足了:一是可以用易讀寶的故事畢竟有限;二是易讀寶沒有互動,總感覺不夠親切。許多孩子還是想聽父母親自朗讀,哪怕普通話不準,哪怕這個故事已經(jīng)重復了無數(shù)遍。這就給年輕的父母出了難題:如何盡量滿足孩子的胃口需求而又避免自己重復講述的麻煩與疲勞?要解決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智慧地科學地講,具體地說,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一是輪流對講。給孩子講故事,不能老是捧著書讀,照本宣科,而是要經(jīng)常變換方法。小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一個故事,聽十遍八遍都不嫌多。講這種已經(jīng)講過多遍的故事時,可以采用輪流對講的方式,就是父母先講幾句,再讓孩子來講幾句。孩子雖然不認識字,但是看著畫,自己也能講一些。比如講《白雪公主》這個人人喜愛的故事,大人先講第一段:“從前,有一個小公主,她的皮膚像雪一樣白,大家都叫她白雪公主。在白雪公主很小的時候……”到這里戛然而止,要孩子接下去:“她的媽媽就去世了?!比缓笤儆筛改钢v幾句,孩子講幾句。這樣輪番著講,既可以減輕父母的朗讀強度,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有著一石雙鳥的作用。如果孩子接得順,父母要大力表揚。
二是猜讀續(xù)接。在講新故事時,父母不要一口氣把故事從頭到尾馬上讀完,可以在中途停幾停,讓孩子根據(jù)已有的信息,來猜一猜下面的情節(jié)。比如講《狼和小羊》的故事,在講到這里時:“小羊說:‘狼先生,您住在上游,我住在下游,我怎么可能把您的水弄臟呢?’狼無話可說,但它還是不肯放過小羊?!眴柡⒆樱航苹睦菚檬裁崔k法呢?要孩子來思考。當故事發(fā)展到小羊委屈地說:“狼先生,那怎么可能呢?去年我還沒生下來呢?”時,又可以停一停,讓孩子猜狼又會怎么辦。一開始,孩子可能會亂猜一通,但如果講清狼的特性,再巧妙引導,多猜幾次,孩子的猜讀能力就會強起來。猜讀續(xù)接,既可以減輕單一朗讀的疲勞,又能增強孩子的主動參與,有利于孩子想象力發(fā)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互動閱讀。
三是即興編創(chuàng)。有時,老故事講膩了,新的故事書身邊又沒有,可孩子還是想聽。怎么辦?就來個共同即興創(chuàng)編。父母擬出幾個相關(guān)的事物,再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大家一道編故事,看誰編得合理和有趣。比如根據(jù)“風箏、小鳥和蜻蜓”來編一個關(guān)于飛的故事,或者根據(jù)“蚯蚓、泥鰍、螻蛄”編一個關(guān)于鉆洞的故事。編創(chuàng)故事,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對孩子要求不能太高,目的不在于能編出什么故事,而在于讓孩子明白:故事就是聰明的人編出來的,作為小孩子,不能光是聽,要學會自己編創(chuàng)。
故事中長大的孩子聰明,可怎么講故事,這里大有講究。
父親幼兒教育:故事的威力
突然的腳痛今天有所緩解,本來是要去跑步的,但經(jīng)不住娘倆的勸,看著餐桌上的炒雞蛋,就應(yīng)允了。
兒子跌破自己搬來的椅子上對我說:“爸爸,弟弟來盛飯,爸爸來搬好哇?”是與平常是倒過來的。母親是個菩薩心腸,從不讓他盛飯,怕他浪費掉。我應(yīng)允了。
吃飯時,她讓小老虎問我,今天的雞蛋好吃么哇?是弟弟打蛋,點灶火,倒油,炒蛋,上盆的。我簡直不可信,可她這樣說,我不得不信了。兒子吃著自己盛的飯和自己炒的雞蛋,吃的速度很快,而且很有味。我不禁又給他講起了故事。
我很會說故事,不管是現(xiàn)成的或現(xiàn)編的,都能說的有聲有色,我的學生聽得雙眼直直的,何況小老虎了。我一直覺得講故事對孩子的思維和與孩子的感情培養(yǎng)有著不可低詁的作用,在我嚴格要求下孩子對我有點悚的情況下
,我覺得講故事已迫在眉睫了,就是基于孩子聽不太懂。不久前開始的故事時刻,孩子顯然很吃這一套,聽得津津有味,欲罷不能。孩子從未如此的糾纏,一種幸福感鼓動著我。
在嚴厲的父親面前,讓孩子如此的纏綿,我做到了。
我和兒子講故事
從兒子三歲時起,講故事就成了我和他每晚的“必修課”。如今兒子六歲了,講故事依舊是我倆每晚的話題。我們講故事的方式也由當初的我講他聽,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我問他講、他講我聽、他編我聽。
我問他講。比如講《小鴨得救了》這個故事:一只小鴨在一口枯井邊玩,一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小鳥看見了,趕忙去請大象伯伯來救小鴨。大象伯伯大步中亞一看,扭頭就走,走到小河邊,用鼻子吸足了水,跑到枯井邊,把鼻子里的水放到枯井里。大象伯伯來回跑了幾趟,小鴨浮出了井口,終于得救了。講完故事后,我問兒子:①是誰救了小鴨?②是誰請來大象伯伯的?③大象伯伯怎么救小鴨的?④為什么小鴨不會被水淹死?⑤小雞會游泳嗎?由于兒子專心致志地聽故事,因此這些問題都能順利地回答。兒子回答完問題,我又設(shè)置了一個問題讓兒子來思考:小軍、小明兩個小朋友踢足球
,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棵大樹的樹洞里,伸手掏夠不著,怎么辦?兒子想了好一會兒說:“用水灌,球就出來了。”我還鼓勵兒子想其他辦法,兒子很積極地動腦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兒子的注意力得到了培養(yǎng)。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兒子學會了思考。
他講我聽。有的故事我講過幾遍后,兒子比較熟悉了這時我就要求兒子把這個故事講給我聽。兒子講故事的時候,不光講情節(jié),而且一些精彩的詞語我也要求兒子用原話來說。比如,在《白雪公主》故事中,對白雪公證形象的描繪是:“嘴唇紅得像櫻桃,皮膚白得像雪,頭發(fā)像黑檀木一樣閃閃發(fā)亮。”我要求兒子能準確地講出來。有時候他忘記了,我提醒他,他能馬上回憶起來。兒子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句與句之間的銜接是學齡前兒童及小學低年級兒童說話中的一個弱點,許多孩子不懂得怎樣銜接兩個句子,常聽見孩子在說話時反復使用“然后”“后來”等詞。在兒子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用詞的技巧,讓他學會使用一些轉(zhuǎn)折詞和表示時間的詞,提高他語言表達能力。
他編我聽。聽了許多故事后,兒子學會了自己編故事,如《貝貝和小宇》《貝貝長翅膀》《媽媽永遠年輕》《幼兒園的一天》等。雖然有些故事編得比較幼稚,但充滿了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展現(xiàn)了他豐富的想象力。每當他給我講他編的故事時,我總是帶著贊許的目光看著他,認真地聽他講故事。聽完后,表揚他,鼓勵他多編故事。有時還把他編的故事記下來,再讀給他聽。他看到自己編的故事被媽媽用筆記錄下來了,會高興得蹦起來。這是孩子的夢,我們做父母的應(yīng)該讓他有夢,應(yīng)該讓他的思想插上翅膀,去搏擊長空。
我和兒子已經(jīng)講三年的故事
,我們還會講很多很多的故事……
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聽故事
我們是普通的三口之家,我和愛人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家的寶貝叫朱弈陽,就讀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幼兒園小四班。我們是工薪階層的家庭,什么都很簡單化,唯有學習是重頭戲,所以家里最多的就是藏書,我的,愛人的,兒子的,我們則變成了大書蟲和小書蟲。
說到育兒的點滴,我們雖都是教育工作者,但真的很懺愧,我們是很不合格的家長,陪伴孩子學習游戲的時間是有,但耐心教育的次數(shù)卻不多,很多的時候是因為工作疲勞之后的不耐煩,唯有一件事是在堅持做的,就是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聽故事。
我是喜歡看書的,打小就喜歡,所以我的孩子還坐在搖籃里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開始給他看書了,因為自己的喜好,提前給他灌輸了起來。雖然那時候他還不會說話,他只會把書扔來扔去,還會把精美的書給撕破,連老人家也認為這是不必要的事情,但我一直堅持著。剛開始的時候,寶貝會把書一次次地扔出搖籃,我會一次次地撿起來給他,后來他開始翻弄起彩頁,我就教他怎么拿書,怎么翻書,會走以后,寶貝就會看書了,而且會有模有樣地坐著安安靜靜地翻一會。于是我就開始從不同的途徑來收羅適合兩歲孩子看的書,只要晚上有時間,我就陪他一起看書,一個故事,兩個故事一直到好多故事,從簡單的圖畫書到有字的故事書,剛開始他喜歡反復聽他最喜歡的故事,年齡稍大了以后,他對新書感興趣,所以我就隔一陣買,隔一陣買,我把買衣服的愛好轉(zhuǎn)成了買書,幾乎每個晚上,寶貝都會跟隨我沉浸在故事的王國里。讓我欣喜的事發(fā)生了,打這以后,家里的書本即使已經(jīng)講過很多遍,但都是完好無損的。兩周歲不到的時候,他能把一個簡單繪本《小豬奴尼》從頭講到尾了,打這以后,全家都支持我給孩子買書、看書了。
寶貝兩周歲過后,有一段時間我和愛人都比較忙,沒辦法,就把孩子托給了老人,在打包的時候,我特意在袋子里裝了幾本書。愛人跟我打趣:老人又不會講故事,你拿來做什么?但我還是堅持裝了進去。后來老人告訴我們,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晨醒來的時候,陽陽都會拿書看,老人看在眼里就忍不住了,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講了起來,結(jié)果被小家伙推翻了:奶奶,不是這樣講的,于是反過來他教育起了老人家。在不知不覺間,小家伙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看書的好習慣。
但沒人講故事給寶貝聽是多么遺憾的事情啊,隨即,愛人在網(wǎng)上買了一個會講故事的小布丁,這里的故事講得比我生動多了,而且內(nèi)容很豐富,但寶貝一開始不適應(yīng),吵著要媽媽講故事,我就故意找借口推脫,一段時間過后,他逐漸喜歡上了小布丁,每天睡覺都要抱著,聽完幾個故事才肯睡覺。
三周歲到了以后,我開始增加了一些益智類的書,比如說走迷宮,找不同,拼圖等,一開始他沒有耐心,我也著急,寶貝看書的興趣也明顯淡了,轉(zhuǎn)向看動畫片了,和愛人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一下子給予的太多,于是我放慢了腳步,先給他找相同,再找不同,先玩益智類的玩具,再看益智類的書,一直到入園前,他嘗試拼10塊以下的簡單圖形,開始走簡單的迷宮,開始和我一起做他所謂的益智類的作業(yè)。
入園以后,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也逐漸提高了,因為平時我們只是注重他的傾聽習慣和閱讀習慣,所以我們很感謝老師,雖然他有些內(nèi)向,但老師會積極的鼓勵,雖然他發(fā)言聲音輕,但老師會耐心給他響亮發(fā)言的機會。上學后的每個晚上,我有時會因為忙碌,就在一邊自己看書,他也會自己手捧著書看很長的時間,我知道,他現(xiàn)在會主動地專注地看書了。
我從小與書為友,現(xiàn)在我的寶貝也與書為友,這或許就是一個好習慣的傳承,希望我們的寶貝徜徉在書的倉儲里。
給孩子講故事能改善注意力
給孩子講故事能改善注意力
媽媽們也許都發(fā)現(xiàn)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孩子的共性。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比如1~2歲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最多不會超過3分鐘。如何改善寶寶的這種現(xiàn)狀呢?
專家分析,這類孩子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較大的氣質(zhì)特點,應(yīng)該及早給予幫助,否則到學齡時期就會出現(xiàn)多動癥癥狀。對于這類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提高注意力。講故事前,先與孩子面對著面手拉著手坐好,然后再有聲有色地講故事,并經(jīng)常用眼神和體態(tài)、語言與孩子交流,還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參與講故事。直到發(fā)現(xiàn)孩子的注意力實在無法堅持集中時,立即宣布“今天故事講到這里,明日繼續(xù)”。隨著聽故事時間的延長,注意力的提高,可以發(fā)展到讓孩子收聽廣播里的故事。其他活動形式也可按類似方式進行。
在訓練孩子注意力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剛開始訓練時,可能孩子并不合作,這時切忌打罵孩子,否則他們會對訓練產(chǎn)生厭惡情緒,導致訓練無法深入進行。
2。訓練內(nèi)容一定要圍繞著“玩”字,切忌認字、寫字或課堂式教育。
3。訓練時間長短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與特征決定,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與要求孩子。
幼兒園里的故事
幼兒園里的故事
(一)腰疼
昨天早上送寶寶上園,寶寶要和媽媽談“早上心”,下午接寶寶,要求談“下午心”,晚上上床睡覺,摟著媽媽的脖子要談“晚上心”。我的個兒子呀!
從早到晚,凡是寶寶眼睛睜著的時候,想法多得不得了,話比想法更多。知道媽媽不會總是不耐煩地聽自己“嘮叨”,但是媽媽肯定不會拒絕和自己談心,寶寶就變法找著借口跟媽媽說話。
在床上,寶寶放松了,回憶著一天的經(jīng)歷。漫無邊際地和媽媽閑聊。突然,寶寶想起了一件事情。
媽媽,我今天呀,腰疼得很。
啊!哪里疼,怎么個疼法,為什么疼?
媽媽一邊揉著寶寶的腰,一邊緊張的問。
為什么呀?媽媽,我怕說了你會生氣。
怎么會呢,趕快說,媽媽絕對不會生氣,但是寶寶哪里出問題了媽媽必須知道。
奧,媽媽。哎呀……
寶寶吞吞吐吐。
快說呀!急死人了。
今天呀,中午我們老師讓我坐在床上,一直坐著。坐得我腰疼的呀。
那你為什么不睡著呢,坐床上干什么,睡著多舒服呀。
媽媽,我不能睡。老師不讓睡。
啊,又是為什么呀,大中午不讓睡覺干什么呀!
媽媽,因為中午我不想睡覺,老師就讓我和馬雨欣,還有別的不睡覺的小朋友坐著。
哈哈。原來這樣呀。寶寶精力過剩,周末中午常常不睡覺。在幼兒園肯定情況也不好,打擾別人,故老師讓他坐著,不滿意老師的做法,繞著彎子表達他的情緒——腰疼——差點讓我坐得生病了。哈哈。哈哈。媽媽就差捧腹。
(二)蛋殼里的紅棗
幼兒園的體檢結(jié)果出來了。好家伙,寶寶既缺鐵、又缺鋅?,F(xiàn)在的孩子怎么回事。什么食品都供應(yīng)充足,動不動還缺這少那,真是沒有辦法。怪不得小東西最近一兩個月天天喊著吃瘦肉,并且每頓飯都要求吃。以后呀,可要小心,凡是孩子一段時間對什么食物特別的感興趣,一定要留心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快補吧!鋅,靠食補可能慢,干脆買了口服液。鐵嘛,雞蛋,瘦肉,紅棗,綠葉蔬菜、動物肝臟、血液、芝麻醬、花生,都含有豐富的鐵,可以搭配給寶寶吃。于是,開始行動。寶寶倒也吃的挺配合的。
周天讓孩子吃菠菜時,告訴寶寶,菠菜里含有豐富的鐵,要多吃,而且還要吃紅棗,也有很多鐵在里面。
媽媽。我給你說,哈哈。寶寶面帶笑容瞇著眼睛,前仰后合。
看著寶寶狡黠的樣子,媽媽知道肯定又是搞怪的什么事情。每次寶寶說可笑的事情時,自己先樂得不行。
媽媽,我給你說,早上老師給了我兩顆紅棗。我把雞蛋剝開把雞蛋吃了,然后用蛋殼把紅棗包住了,老師根本不知道。哈哈。
嗯……,怎么能這么做呢,不想吃可以還給老師,跟老師說自己不喜歡吃,下次不要發(fā)給自己。怎么能那樣子去騙老師呢?
媽媽做生氣狀。
寶寶收起了笑容,很委屈。媽媽,我說了,可是老師每次總是發(fā)給我。我真的不喜歡吃。
幼兒園的一日三餐是營養(yǎng)膳食,老師發(fā)給孩子們紅棗肯定是合理搭配,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孩子不喜歡吃,老師必須讓吃,產(chǎn)生了矛盾,孩子就想出了這樣,既不讓老師生氣,還能解脫自己的辦法。
兒子從小就不愛吃棗。無論是新上市的鮮棗還是儲存的干棗,都不吃。最讓他聽話的幼兒園的老師也不能改變他?,F(xiàn)在他想出了這樣一個最他來說“兩全其美”藏匿紅棗的招,媽媽真是不知道該欣賞兒子的聰明可愛的小腦袋,還是該責備寶寶。
寶寶給媽媽說了這件事情,可能心里就坦然了??磥韹寢尩某雒娼o請老師幫助解放一下兒子的思想,讓他改變習慣愛上紅棗,而不是把它藏起來。
教養(yǎng)筆記:我給女兒講繪本故事
教養(yǎng)筆記:我給女兒講繪本故事
記得那年某時,在得知上天將賜予小天使的那一刻。我的反應(yīng)跟所有準父親一樣:欣喜如閃電般瞬間刺激著身體的每個細胞;甜蜜如涌泉般瞬間奔向身體的每一處毛孔。但興奮過后,卻又有一種使命感促使我在問自己:我的將來會是一個好爸爸嗎?怎么做才能當好爸爸呢?我能成為女兒心目中的英雄嗎?腦海也不時的憧憬出各種形象:時而穿著帶S標志服隨時保護著她們母女;時而卻穿著睡衣雙手捧著繪本故事書在給女兒細細講述……“嗯,還是從好朋友開始做起吧”我對自己說。
還是上天的安排。我與女兒間的講繪本故事馬拉松卻也在接下來的日子拉開了帷幕。
要說第一次給女兒講繪本故事,還是在“未來媽媽”俱樂部老師的見意下開始的。睡前,在妻子的催促下,打開繪本,新奇地對著愛人隆起的肚子開始講述:“從前啊,有個國王……”起先有些不自然,但久而久之,卻能感受到小家伙在那里側(cè)耳聆聽,時而聽得閉眼陶醉,時而卻在她的空間里手舞足蹈。
時光推移,隨著女兒出世的第一聲啼哭、牙牙學語、跚跚學步、到踏入她的蒙養(yǎng)殿堂----幼兒園……直到現(xiàn)在,園里的繪本故事也自然成為她的所愛,似乎打開圖書的那一刻,便打開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所以每逢周末接孩子,她會象只快樂的小鳥,飛跳著給你一個擁抱。然后遞給我們愛書袋,催促我們講里面的故事。而我講故事的功底呢,隨著日積月累,也在不斷提升。幾年北京生活的普通話,再加上點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在一次幼兒園老師的指點下,又學會了利用變聲來替換角色,功力不說爐火純青吧,但也算得心應(yīng)手。所以每每與她媽媽的“故事較量”中總能得到女兒的首選。
記得有一天的下午,我?guī)е鴰追制>牖氐郊?,迎接我的是正在翻閱繪本故事的母女倆。女兒見到我更是二話不說,提著繪本就奔向我,嘴里喊著“爸爸講故事?!薄鞍职钟行├哿?,還是媽媽繼續(xù)給你講吧?!逼拮釉谶吷蟿竦馈!安宦铮职纸o我講!”女兒還是堅持,同時用稚嫩的眼神詢問我。“好,來!爸爸給你講,寶貝女兒?!蔽疫呎f邊把他抱到我的座位挨著,打開故事書。
這本書的故事主題其實很簡單,是主人公與怪獸間的善惡斗爭。但情節(jié)卻發(fā)展得跌宕起伏、幾經(jīng)周折。在我繪聲繪色的描述下,女兒則在一邊緊鎖小眉,忽閃著睫毛,緊盯著書本,完全進入了故事的角色。當講到主人公遭遇失敗跌入山谷,又僥幸地找到密室正準備解救親人時怪獸卻再次出現(xiàn)。一場決定勝負的大戰(zhàn)正蓄勢待發(fā)時,我的聲音卻戛然停止了。等了幾秒,女兒的注視也書本轉(zhuǎn)移到我的臉上。而我也帶著幾分詭異的笑容對視著女兒。女兒終于安奈不住了,說:“后來呢,爸爸后來呢!”而我的反應(yīng)是故作痛苦輕輕地咳了幾聲說:“爸爸好像嗓子有些干了,哎呦!”妻子在邊上朝我皺了皺鼻子,做了個鬼臉,似乎揭穿了我的把戲。女兒看了看我,一咕嚕下地。在她媽媽的幫助下,顫顫巍巍地端來一杯白水。我接過水,押了一口。心理卻想:“這賣關(guān)子可不能這么輕易結(jié)束嘍。”于是續(xù)而又痛苦地說道:“不錯,好女兒!只是不幸的是爸爸的肩又感覺酸疼酸疼的,哎!不好講啊”再看女兒的反應(yīng),果然,她認真地起身,爬到我背后,拽緊的小拳雨點般地輕輕落在我的肩背。還不時關(guān)切地問:“爸爸是這兒嗎?…還疼嗎?”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這話確實不假啊。這哪是簡單的捶背啊,對我來說,此等享受簡直就是被女兒打通了任督二脈。什么疲勞、什么煩惱都隨之煙消云散了,換來的只有家庭給予的溫馨。
當然了,給女兒講故事的回報不是每次都是享受。一次,在女兒聽完一個環(huán)保主題故事后,發(fā)現(xiàn)女兒變了。每次餐后,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女兒拿著遞給她的餐紙撕下一半擦嘴,另一半疊好,放回原處。嘴上還自豪地喃喃自語:“保護樹木?!边@還不算,遭遇還在后面呢。
由于我家的熱水源到洗漱臺有段距離,所以每天刷牙,我會習慣性地打開熱水朝向放水,等熱水源到洗漱臺間水管內(nèi)的冷水放盡,洗臉時就能得到熱水了。也不知哪天早晨,刷牙中的我,突然看見女兒出現(xiàn)在我身邊,順著小凳,湊到洗漱臺前把水一關(guān),崩著小臉,認真地對我說:“爸爸!你不是跟我說過,地球還有很多地方遭受著缺水嗎?那你還浪費水?”那表情,酷似一個將要開罰單的交警。還好我反應(yīng)快,立即陪著笑臉,豎起拇指樂呵呵地對她說:“說得好,你是對的。其實……其實吧……冬天洗臉用冷水還有助于面部毛孔收縮呢,呵呵!好,不錯。”
那天開始,結(jié)局是可想而知的。大冬天的,每天早晨,我被涼水澆得面部肌肉幾近麻木,還得掛著笑容跟她們一起出門。
繪本故事一直伴隨著女兒的成長。當然,我與女兒間的繪本故事馬拉松也遠遠沒有結(jié)束。故事是我們對孩子傳播知識的工具,它更是我們對孩子傳達愛的紐帶。有一天,女兒湊到我耳邊問我:“爸爸,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宇航員,你的理想是什么呀?”我想了想,微笑著說:“我的理想是當李雨嘉的好爸爸?!迸畠河眯∧樫N著我。我知道,這是女兒在表達對愛的感知。祝福你!孩子。也希望你能把我們對你的那份愛,傳播給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傳播給屬于你的下一代。
孩子多講故事更能發(fā)揮想象力
孩子多講故事更能發(fā)揮想象力
不記得是從最近哪一天開始了,奇奇小盆友迷上了給我們講故事,他原話是這樣說的:“媽媽,你想聽什么故事呢,只要告訴我名稱就行了,我一定會給你好好講故事的?!痹瓉硪恢倍际俏覀兘o他講故事多,現(xiàn)在人家自告奮勇的要給我們講還真是求之不得呢,于是我便每天都“歡天喜地”的等著晚上點故事聽他給講了。注意,是我出題目讓他來講喲!
每天晚上入睡前,他都會說媽媽,你想聽什么故事呢,快告訴我吧!于是,我便起個故事名稱,有時他會出口就編個故事講出來,雖然故事情節(jié)簡單且語句不是百分百的通順,但也是有情節(jié)的有頭有尾的。有時他會對我起的名稱說他還沒有想好呢,要等想好了過幾天再講給我聽,我便說好,呵呵。
下面的三個小故事就是我創(chuàng)意的名稱然后奇奇花幾秒鐘創(chuàng)意的內(nèi)容,哈。。。
《小蟋蟀唱歌》有一天呢,一只小蟋蟀特別想學唱歌,于是它仔細找教唱歌的學校,后來終于找到了,在它學會唱歌了后一天晚上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正唱歌時,突然聽到“呯”的一聲響,把小蟋蟀嚇了一大跳,抬頭一看原來是家里的小燈泡被燒壞了。小蟋蟀就再也不敢唱歌了。
《小豬喝水》有一天一只小豬到沙漠里玩,走著走著它覺得非???,突然他看到前面有個湖,于是他一頭就扎了下去,結(jié)果弄了一身的沙子。哈。。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小豬看到的是海市蜃樓。
《螞蟻搬豆》有一只螞蟻在外面玩,他看到了一個豆子可是呢自己又搬不動。于是他趕緊跑回家找他的小伙伴來幫忙,可是等他們回來后卻發(fā)現(xiàn)豆子不見了。于是他們就往家走,結(jié)果走著走著忽然飛過來一個豆子,他們驚喜壞了,趕緊抬著這個豆子回家??墒堑忍Щ丶液?,發(fā)現(xiàn)沒辦法吃它,因為它太硬了。于是又一起把豆子抬到外面扔掉了。
我在享受這聽故事的快樂的同時也不停的琢磨奇奇講的故事內(nèi)容能反映出他的什么心理。同時也知道他清楚了什么是海市蜃樓,豆子是硬的,喜歡和小伙伴合作。。。所以聽孩子編故事真的是好處多多呀。
培養(yǎng)孩子每天給你講個故事吧,讓孩子的想象力帶著你飛翔的同時還能盡享愉快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