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一生幸福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教育孩子筆記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前幾天,同事打電話閑聊,無意中聊起了孩子,他有個可愛的女兒,比寶寶貝貝稍大點,可懂事了。他說開了個家長會,問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一時語塞,心想不就是孩子怎么快樂怎么著唄!可沒敢發(fā)表淺論,聽聽他怎么轉(zhuǎn)達最標準答案。他講述專家最后在廣東得到一個家長的最佳答案,轉(zhuǎn)述如下:“培養(yǎng)孩子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一生幸福!正確的幸福觀是享受當下的生活,不斷追求新的目標!”
細細一想,和我前些時間寫的一篇文章有點類似,就是我對孩子的一小點要求,和對孩子以后的期望是什么,現(xiàn)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我們的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們作家長的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孩子?
這是《我要上春晚》節(jié)目中的一個鏡頭
,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當時的武文博,一個即將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也就是說還在上大班的孩子,曾經(jīng)上過星光大道。小小年紀妙語連珠不說,接茬特別快,叫你意想不到的對白竟然出自他之口。孩子的父親看起來很時尚,剪著好看的長發(fā),文博呢,則剪著與眾不同的類似老虎紋的只有中間才有的發(fā)型,特別酷。文博唱的是《神曲》,后來在大家的邀請下拿著根“俺家的大蔥”唱了首“甩蔥歌”。記不住的地方孩子巧妙的卷著舌頭“2、2、2”(音符發(fā)音)的唱,全場爆笑。董卿問博文:“長大了干什么呀?”“我要做個燒餅店的老板?!薄盀槭裁匆鰝€燒餅店的老板呀?”“因為我愛吃燒餅,我還能做給爸爸吃。”、、、、、、
孩子的話樸實無華,擲地有聲。孩子的表情是自然的,是坦蕩的、、、、、、
文博完全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比如當個科學家、政治家、甚至將軍、、、、、、【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wǎng)】
但孩子竟然出人意料的回答了董卿阿姨的提問,我想這個答案不是許多人能夠滿意的,特別是在這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代,這在許許多多家庭是不允許的。我特別想說:“我挺佩服文博的。能在中央電視臺這個大舞臺上,理直氣壯的說出自己的渺小理想,是多么難得可貴的事情。試問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說自己不喜歡的話,違背自己的意志,只是為了取悅別人,為了博得一笑而活。多少人直到離開這個世界也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就是因為環(huán)境所逼,父母所愿。”
文博的父親是偉大的,給孩子自由的天空,支持孩子的理想,不給孩子畫框框,不給孩子下套套。
我想試著學文博的父親,給孩子放飛理想的條件,支持他干合法的工作。只要他快樂,以后勢必會把他的快樂傳遞給他周圍的人,想想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雖然孩子可能也會像文博一樣有小小的理想
,我也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即使難免有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阻力,哪怕是他的父親。因為我始終知道:是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快樂?。?!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幸福感
一位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焙苌僭馐艽煺鄣暮⒆娱L大后會因不適應(yīng)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近年來,一種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發(fā)達國家興起。這種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
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內(nèi)在的品質(zhì)。幸福狀態(tài)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zhì)卻十分穩(wěn)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chǎn)生樂觀的素質(zhì)。教育和心理衛(wèi)生專家?guī)缀豕J,對挫折的良好心態(tài)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yǎng)孩子“幸福品質(zhì)”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要培養(yǎng)出這種品質(zhì),父母應(yīng)重視家庭中寬松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盡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yīng)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盡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yīng)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guān)系,而這種關(guān)系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guān)系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chǔ)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
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zhì)條件的優(yōu)厚并不是與孩子的幸福感覺成正比。在適當?shù)奈镔|(zhì)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zhì)以外,如何在內(nèi)心創(chuàng)造一種快活的情緒。西方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痹S多教育家強調(diào)在“挫折教育”中應(yīng)培養(yǎng)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種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nèi)容就是培養(yǎng)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和家長應(yīng)認真培養(yǎng)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讓孩子們幸福一生的教育
孩子都喜歡被善待、喜歡長大、需要小小的驚喜刺激他的感受。幸福的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包括自信、樂觀、有控制世界的感覺。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你孩子的這種特性能很容易被發(fā)掘出來。
讓孩子無拘無束
成功的孩子才會經(jīng)常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但你要做的是讓他有能力迎接一生的挑戰(zhàn),不讓誘惑充斥他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減壓的機會,玩或者學習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自由活動一下、讓他們的想象自由馳騁。不受時間限制地去捉螢火蟲、堆雪人、或者看蜘蛛織網(wǎng),都能給你的孩子帶來生命的驚嘆。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為什么不放下你手中的活,從被你排得滿滿的生活里走出來一會兒,和孩子一起追尋這種快樂?你會發(fā)現(xiàn)浴缸里洋娃娃們的生日晚會上也有一段奇遇。
教孩子關(guān)心別人
孩子需要感受到他是集體中有價值的一員,要讓他能夠通過一些意味深長的方式觸及到別人的生活。給他更多接觸別人的機會,讓助人為樂的感受慢慢走進他的心靈。你可以選一些他不想要的玩具送到孤兒院。。在超市里,讓他選一些家里不需要的商品援助給貧困區(qū)。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做小熊用的布可以給坦桑尼亞醫(yī)院里的孩子做一件衣服。即使是兩歲的孩子,只要你告訴他,他的視野里就能夠注意到這些東西了。
接觸自然
和孩子一起去滑雪,或者一起在公園里玩,和孩子一起騎車,可以讓孩子更健康、更茁壯,還能讓他擁有更多的歡笑。經(jīng)常運動能讓孩子身心放松,能讓孩子有健康的體態(tài),也能讓孩子因為自己能完成一些體育運動而獲得自豪感。如果你鼓勵他去做他喜歡的運動,或許他還能從這項運動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發(fā)自內(nèi)心地大笑
給他講笑話、唱兒歌、告訴她你自己遇到的可笑的事,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好處。這純粹是生理上的好處,當你大笑的時候,可以緩解緊張情緒,吸入更多氧氣、讓你的心靈有一次自由的翱翔。
表揚得有技巧——不要只對孩子說:“做得真棒!”
當孩子有進步或者掌握了一門新技能的時候,你要能指出你觀察到的細節(jié),說:“你描述的英雄真形象,好像就在我的眼前。”或者“我喜歡你這種畫樹的方法”這遠比一句空洞的贊揚要好得多。
同樣,不要過分獎賞孩子。這樣會使孩子更重視他所得到的獎勵,而不是他做了什么。
給孩子吃有營養(yǎng)的東西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任性、暴躁(而不是病了),他可能是餓了。如果還沒到吃飯時間,給孩子找些有營養(yǎng)的東西吃。吃得好能讓孩子情緒更穩(wěn)定,表現(xiàn)得更有禮貌。合適的食物有:酸奶、新鮮水果、干果、花生、帶果醬的全麥面包等。
讓藝術(shù)走進孩子的心靈
毫無疑問,你一定聽說過古典音樂能促進大腦發(fā)育的理論。而且接觸音樂、舞蹈、以及其他任何類型的藝術(shù),都能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彈鋼琴、聽音樂能給孩子一個情緒發(fā)泄的出口,這是孩子表達對自己、對世界的感受的一種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這種感覺來自于他對藝術(shù)的感受過程,無論是他在學鋼琴,還是參加幼兒園的演出,都能讓孩子覺得他是優(yōu)秀的。
微笑
對孩子微笑能讓孩子感到更舒服。這是在用最快的方法對孩子說:“我愛你!”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一定要擁抱他。有專家說:擁抱就像一個人的營養(yǎng),每天給一個人4次擁抱,僅是生存需要。給他8次擁抱,他能保持好的狀態(tài),給他16次擁抱,他才會成長。而且,你要記住,每次擁抱和微笑對你和孩子都是有好處的。
聆聽
沒有什么比你能專心聽孩子講話對他更重要了。這是在表示你很關(guān)注他。想做一個更好的聆聽者嗎?不要似聽非聽,如果孩子和你講話的時候,你正在兌帳、在做家務(wù),請你停下來,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無論你在做什么,都不要打斷他,讓他把話說完或者直接說出他表達的意思,即使這些話你以前已經(jīng)聽過了。
適時地讓步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有時當孩子做得不是很好,你想糾正或者完善他的時候,卻在不經(jīng)意間破壞了孩子的信心。如果孩子擦過的地板,你再去重新擦,你是在告訴孩子他做得不夠好。
如果你下一次還想糾正孩子做過的事,請你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會影響健康和安全嗎?
2.這件事會從現(xiàn)在開始影響你10年嗎?
如果答案是不,那就順其自然吧。當然,讓孩子獲得生活技能是養(yǎng)育孩子的一部分,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比關(guān)心餐桌上刀叉是不是放在正確的位置更重要。
教他解決問題
從系鞋帶到安全地過馬路,孩子掌握每一種技能,就向獨立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其實知道問題解決了,就能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棒。當孩子遇到障礙,被同伴笑話或者問題讓他迷惑不解的時候,你可以通過以下幾步幫助他:
1.告訴他問題是什么。
2.讓他描述一下他希望得到的結(jié)果。
3.告訴他什么樣的步驟能實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
4.判斷他是否能通過自己的能力達到目的,或者需要幫助。
5.如果他需要幫助,要讓他相信它隨時可以得到幫助。
給孩子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在某個方面有天才般的本領(lǐng),為什么不讓他展現(xiàn)一下呢?他喜歡書嗎?你做飯的時候讓他讀給你聽。他對數(shù)字很敏感嗎?購物的時候,讓他幫你挑選價格最合適的商品。當你調(diào)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并展現(xiàn)出你對他的表現(xiàn)很滿意,你就有開辟了另一條讓孩子更自信的小路。
幸福,有一扇門
幸福感是跟著情緒走的,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對待自己、如何擁抱生活。如果你家里的成員能將快樂和幸福的感受分給每個人,你的孩子也會覺得很幸福。學習能力的好壞有50%是遺傳的。即使你的孩子經(jīng)常悶悶不樂,或者容易喪失信心也不必害怕。你可以幫助他去發(fā)現(xiàn)更多樂觀的前景。
如何引導他面對失望
生活不會總是按照孩子的意愿前行?;蛟S他想小睡一會的時候,他的毯子還沒干,或者他的出玩計劃被取消了。了解他的失望心理,然后告訴她如何解決:“寶貝兒,我知道你喜歡你的毯子,我們來把這本書讀完,毯子就干了?!辈灰鲆曀母惺堋⒆右粋€很小的否定態(tài)度就能擊倒他,漸漸變成憤怒。
與此同時,要避免孩子陷入她的悲傷情緒里。對孩子的問題過分關(guān)注,可能會導致她無法再面對新的問題,要告訴他們壞的事情發(fā)生了,但你需要翻開新的一頁。
教孩子鑒賞他擁有的東西
給孩子買東西,即使是他想要的,也不能讓他真正感到快樂。唯一的結(jié)果是他想要更多的東西。告訴孩子他所擁有的玩具的是什么,怎么玩兒,并且和他一起玩這些玩具。給他解釋為什么不可能小朋友有什么,他就有什么。設(shè)計一些活動,比如給小魚喂食,讓他享受玩的過程,而不是注意花了多少錢。
偶爾允許孩子有厭倦情緒
不要一聽到孩子抱怨:“沒什么好玩的?!蹦憔蜎_過去和她一起玩。孩子應(yīng)該學會怎樣自娛自樂。讓孩子列一個“我煩了的時候該做什么”的表格,然后貼在冰箱上,把他要的書、拼插玩具、繪畫筆都放在他很容易就能拿到的地方。如果孩子還在抱怨他無事可做,你不妨建議他做一些家務(wù),比如整理他自己的房間,可能他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好玩的事情。
讓孩子掌握新的技能
和她玩的過程,也是讓她掌握新的技能的過程。一步一步地教孩子完成一些有價值的任務(wù),比如包禮物、使用瓶子開蓋器等。完成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所獲得的成功,能讓孩子獲得滿足感。這時不需要你的表揚,他就已經(jīng)自我感覺非常好了。教他切面包片,打開雞蛋放進烤箱里,然后,讓他把自己做好的早餐端到餐桌上,他會覺得非常自豪和幸福。
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
有自制能力的孩子比那些需要你不斷提醒和反復要求的孩子要幸福。學習自我控制對孩子有積極意義上的幫助,他更容易交到朋友。自我約束是能讓他一生快樂的基本因素,就像高樓大廈的地基一樣。如果你的孩子養(yǎng)成了隨心所欲的壞習慣,即使他犯了錯誤也會覺得自己自己是對的、是驕傲的。
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導讀:如今,有些媽媽把培養(yǎng)“神童”作為孩子的早教目標,而一些媽媽則希望讓孩子擁有快樂自由的童年。下面是一位家長的想法?你是否有同感呢?
在里,主流的想法還是以學為主,孩子們時間排得滿滿的,家長們一邊抱怨著一邊繼續(xù)給孩子加壓??墒俏覀兲鲂∩?、高考等壓力,想一想,我們到底要把孩子養(yǎng)成什么樣?
我就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像我一樣的普通人:
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在合適的時間找到一個合適的普通人;
在合適的時候生一個像她一樣可愛的孩子;
在每天面對工作的壓力、處理家庭的矛盾的同時,也享受著生活的快樂。
所以:
我沒做到的事情不要孩子也做到。我小時候沒有天天考100分,她也不必,我沒上清華北大,她也不必。
我和她平等說話。
我讓她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包括面對老師的批評,和小朋友的矛盾。我可以給她建議,但決不幫她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主意自己拿?!?/p>
陪伴她是和她一起玩,而不是自己忙自己,看著她,或者盯著她做作業(yè)。
我和孩子一起看書,比看電視好。
時常帶她逛書店,讓她有足夠的時間自己挑選喜歡的書,而不是我要求她看的書。
讓她幫我做家務(wù),每個人都要為家庭作貢獻。好吃的東西也要分享,魚肚皮上的肉不是只有寶寶吃,我和姥姥都很喜歡。
我不關(guān)注她成績?nèi)绾?,我每天問她在學校高興或者不高興,有固定的時間和我們交流,聊聊班上有趣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和孩子爸爸有適度的親密動作,拉手、擁抱、親吻,爸爸媽媽相愛,她也會去找一個相愛的“王子”。
每天抱她,在校園門口親吻她再說“再見”,她以后也會這樣愛她的孩子。
一直用欣賞的目光看她,只有在這個年齡才會有這樣的童真??此砷L,看她煩惱,看她動心眼,看她淘氣,看她犯錯誤。一直比較相信“紅顏薄命”,太完美的女孩給人壓力,有點兒無傷大雅的小缺點,才有親和力。我們培養(yǎng)的是孩子,不是在制作毫無瑕疵的藝術(shù)品。當然,如果孩子是生俱來的天才,那就讓他盡情登攀。
“說話算數(shù)”是有效的魔咒,從小到大都堅持,約好的事情沒有例外,事先未約定,爸爸媽媽適度妥協(xié)吧,到底她還是個孩子。
獎懲分明,懲罰不是動手,以大欺小是可恥的。
批評的是行為,不是孩子本身。請將行為錯誤和孩子的品性完全割裂開吧。相信每個孩子天生就是天使,凡間的塵埃才讓他有出錯的機會。爸爸媽媽要時刻記住“我愛你,但不愛你的小毛病?!辈灰f帳,不要說:“你就是不認真,你看XXX,你一直都是,你從來就BLABLA”,請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說:“抓緊時間,上課要認真,按時完成作業(yè)。”這些他們都聽不懂。
不輕易動怒,控制好情緒,才能教出有禮有節(jié)的孩子。
不輕易把獎勵和她應(yīng)該完成的責任劃等號。只有超出的部分才能獎勵,就象工作中績效A+才能拿到額外獎金。經(jīng)過努力得來的東西,她才會珍惜。
堅決不上奧數(shù),我只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普通人,不要天才的培訓目的來折騰她。(有數(shù)學天分的孩子不適用)
帶她打牌、游泳、騎車、唱卡拉OK、逛街,普通人的娛樂早點教她。
選一樣她終生受益的愛好,做到比一般人強,比專業(yè)差。我們現(xiàn)在彈鋼琴,也許有孩子打羽毛球什么的。
堅持體育鍛煉,帶她和小朋友玩團隊游戲。
十二條黃金法則 讓你培養(yǎng)出幸福孩子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二、教導他關(guān)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jié),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三、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練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四、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五、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yīng)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六、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七、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shù)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yīng)”,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八、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九、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十、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guān)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十一、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十二、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shù)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jīng)歷”它的成長過程。請記住這句話:“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p>
別讓學習成了孩子唯一的生活目標
別讓學習成了孩子唯一的生活目標上周五一位媽媽帶著一年級的女兒來托兒所取被子,當拿被子時,孩子告訴媽媽被子是自己疊的.那位媽媽表露出很吃驚的樣子,并轉(zhuǎn)身問我,被子真的是孩子自己疊的嗎?我說是的,在這里的孩子,被子我們都會要求孩子自己疊,這樣也是緞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媽媽聽了很高興地說:"不會吧!還會疊被子了,在家她是什么都不會弄呢!我當時想這么大的孩子疊被子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件很難的事,就看我們家長有沒有要求和引導孩子這樣做.
今天這位孩子又來到托兒所,說是在這里過幾天,等媽媽放假了再一起回老家.上樓后我問這孩子:"今天不是去學校取成績單和暑假作業(yè)嗎?你怎么不去?"孩子說:"我媽媽會幫我去拿."說完就開始打開帶來的書包,取出一張數(shù)學試卷,一本數(shù)學口算卡,一本書法字貼,一本畫畫本,一本日記本.我說你不是放假了嗎?怎么還有這么多的作業(yè)?孩子卻說:"這都是我每天必做的作業(yè),不管放假還是上學都一樣."我試探著問:"你每天都做這么多,那你自己覺得作業(yè)多不多?"女孩低著頭回道:"不多呀!一個晚上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不做作業(yè)我會無聊,沒別的事可做."可以聽得出這孩子在家除了作業(yè)沒別的活動.為了不打擾她寫作業(yè),我對她說,你若有做不來的難題就叫我一聲.說著我?guī)е鴰讉€小點的孩子離開了寫字桌.
過了一會我再回到女孩子身邊時,看到他把數(shù)學試卷寫完了.我拿著試卷問,你這試卷都復查過沒?女孩回道:"不用復查,等晚上回家媽媽會批改."我聽了拿起她的數(shù)學口算卡翻看了一下,里面每一頁都有打分,并且每頁都有一小題錯,錯題后面都有訂正.我問女孩你錯了一題有沒有想過若自己再復查一遍就能發(fā)現(xiàn)?女孩說:"這樣就太浪費間時了,我只算一次.我媽媽也要求我一次就要算正確."哦!那若錯了媽媽會怎么說?女孩看了看我說:"我媽媽說若有錯題就一直練,堅持每天練."我說:"那你起不是很多時候都在做重復的題?"孩子接過我手中的數(shù)學口算卡說:"那也沒辦法,媽媽要求的."說著開始寫書法字貼.
到中午吃飯了,女孩還有日記和口算卡沒完成.午飯后午睡時,女孩說睡不著.我問:"為什么呢?"她卻說:"今天的日記不知道寫什么好."我說你每天都要寫嗎?女孩子說是的.這也是媽媽要求的.為了讓她早點睡.我說:"那今天中午睡不著,就可以寫成日記了."女孩一聽眼睛一亮高興地說:"是哦!我怎么沒想到呢?"我在想若她媽媽看了她今天的日記會不會明白孩子為了完成任務(wù)的這種壓力?女孩終于放心很快地入睡了.
下午一起來,女孩又忙著趕作業(yè),直到下午四點多才全部完成.我問女孩,你不是說平時你兩個多小時就能完成的嗎?女孩說是的,平時作業(yè)也是一樣,但我在學校會完成一部份,回家再寫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了.原來是這樣,當時我聽她說兩個多小時,還在想換成xx用四個小時寫完都有點困難.
看女孩寫完作業(yè)了,我于是跟她聊:"你上學時每天放學回到家都做些什么?"女孩說:"回到家就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就沖諒,然后就睡覺."每天都這樣?女孩聽了,點了點頭.我又問:"那你有沒有幫媽媽洗碗,拖地呀?"女孩提高聲回道:"我媽媽說我只要做好作業(yè),別的什么都不用做."我說那你自己的東西和房間誰幫忙整理?女孩馬上回道:"我媽媽呀!"與女孩對話,可以得知這孩子每晚除了作業(yè)就是睡覺,并且不光是上學時段,暑也不例外.
雖然說女孩在媽媽的培養(yǎng)下,字是寫得不錯,日記也寫得很好,并且畫也畫得很棒.但我認為一個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學習不是他們生活唯一目標.很多家長都愿意在孩子的生活瑣事,以及課外和手工作業(yè)中幫助孩子.還有的家長認為,做這些與學習無關(guān)的事會浪費孩子學習時間.就一味的要求孩子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別的事一概不用孩子操心,都會有大人來幫孩子做.殊不知這是一個可怕的慢性毒藥,孩子漸漸會失去動腦、動手的機會,有些孩子到了學校不會搞衛(wèi)生,不會系鞋帶,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大腦也會失去了鍛煉機會,在孩子以后的學習或生活里慢慢地就不會去用腦思考.育兒眼光要放長遠點,不要只看到眼前孩子的收益就以為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