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聽歌曲要有所選擇
發(fā)布時間:2020-10-26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歌曲教案 給幼兒講故事 給孩子聽歌曲要有所選擇我喜歡聽歌,所以每天沒事的時候我就會放一些歌曲來聽。結(jié)果這一放歌曲發(fā)現(xiàn)xx小朋友也喜歡呢,每次聽歌的時候xx小朋友都會非常的安靜,而且有時候聽著歌曲她自己就睡著了,還不用我去哄她睡覺,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呢。于是我每天都會把音樂開上那么一會。知道xx的這個愛好后,我每天都要輕松多了,每天**小朋友上學(xué)了,**爸也上班去了,我就讓她自己躺在嬰兒車?yán)锩婊蛘叽采希约壕鸵贿吺帐拔葑踊蛘呦匆路?,她都會很安靜的在那里,除非時間太長了或者肚子餓了。
經(jīng)常做這樣的事情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就是我如果放成人歌曲,xx的耐心不會那么好,于是也j就開始跟著一起聽兒歌,聽多了才發(fā)現(xiàn),成人歌曲聽多了就會覺得膩,那種氣氛還比較容易讓人壓抑,無從發(fā)泄的感覺。輕音樂剛開始聽的時候覺得也挺好的,但是聽久了也會覺得很煩躁,但是兒歌就不一樣了,它非常的有節(jié)奏感,而且很歡快,怎么聽也不會覺得厭煩。所以我想是不是這個原因呢????
以前聽到人家說給孩子聽歌的時候要多聽兒歌,優(yōu)美的歌曲,成人的歌曲聽多了會損傷大腦,當(dāng)時我還不信,總覺得我們很多歌曲都有非常好的旋律,只要給孩子聽就可以了。沒想到只有經(jīng)過了親歷后才知道說的是真實的。于是立馬改正過來。
很多時候,媽媽們都會有和我一樣的想法,總認(rèn)為自己的是對的,而且現(xiàn)在網(wǎng)上很多同樣的事情卻有不一樣的說法也導(dǎo)致不知道誰說的是對是錯。于是干脆就用自己的感覺去做。其實只是忘了一句話,就是選擇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東西才是正確的。我們應(yīng)該多給孩子聽一些積極向上的,快樂光明的歌曲。讓孩子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都健康成長。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題
您還未加入“家長記者團”,點我查看詳情,享受個性化服務(wù)。
[教育觀點]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題--投稿
小朋友洗手經(jīng)常是在水里沾一沾就拿出來了。
媽媽:“你洗干凈了嗎”
小朋友:“洗干凈了”
媽媽:“你涂洗手液了嗎”
小朋友:“涂了”
媽媽:“真的涂了嗎(明明就在孩子身邊看著她洗手)”
小朋友:“真的涂了,媽媽你相信我”
遇到這樣的情景,心理一直很費解,急躁的時候就會和孩子起爭執(zhí),展開關(guān)于小孩子不應(yīng)該撒謊的教育工作。
最近慢慢的有些心得,其實孩子都很單純。她們不知道什么叫撒謊。她們遇到選擇題就會做選擇題。
既然媽媽的問題是個選擇題,洗了還是沒洗,既然有兩個答案就有兩個選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
當(dāng)家長看到孩子選了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答案心理又會不痛快。
對于孩子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可以和她們商量,
但對于那些要求必須要孩子做的事情,就不要用選擇疑問句,而是用簡單命令句。例如
時間到了,我們吃藥好不好?不好?。ㄗ詈蟾悴缓靡拔淞鉀Q”)
先刷牙再講故事好不好?不好,我要先講故事再刷牙。。
諸如此類。。有些孩子的抗?fàn)?,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她們選擇又給了她們選擇。。
一個想講給所有孩子聽的故事
一個名叫葉子的年輕母親,向江蘇臺《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嵐傾訴了這樣一個故事。葉子的女兒蓓蓓上幼兒園,有一天蓓蓓突然打電話給遠(yuǎn)在老家的奶奶說自己不想活了,驚恐的奶奶問她為啥原因,孩子說,她的同桌是個調(diào)皮愛搞惡作劇的小男孩,總是無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負(fù)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師反映了男同桌欺負(fù)她的行為。老師或許是因為偏愛這個表面上表現(xiàn)不錯的小男孩,對蓓蓓說,他是不可能這樣做的,言下之意老師覺得蓓蓓可能在撒謊。蓓蓓稚嫩的心從未受過這么大的委屈,她覺得自己遵規(guī)守紀(jì),誠實善良,沒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搗蛋的壞孩子卻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她感到這個世界非常不公平,頓生絕望之心。奶奶聽完后,趕緊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媽媽,葉子聞聽此事后在驚慌中鎮(zhèn)定下來,思考如何跟孩子溝通。她忽然想到兒童節(jié)期間在電臺里聽到的一個西方廣為流傳的故事《上帝為什么不獎賞好孩子》,她決定講給蓓蓓聽。在美國,一個叫瑪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類似的困惑。小瑪莉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獎,而那個什么都不干、只知搗蛋的弟弟戴維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她質(zhì)疑上帝真的公平嗎?于是她寫了一封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欄目的主持人西勒·庫斯特,而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guān)上帝為什么不獎賞好孩子、為什么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當(dāng)拆閱這樣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們滿意。他在煩惱中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正是在這次婚禮,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槎Y上牧師主持完儀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于激動,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幽默地提醒說:“右手已經(jīng)夠完美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裝扮左手吧?!闭悄翈煹倪@一幽默,讓他醍醐灌頂,右手成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非常完美了嗎?西勒·庫斯特得出結(jié)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同理,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給孩子們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上刊登,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zhuǎn)載,成為一篇影響深遠(yuǎn)的勵志名文。令人驚喜的是,小蓓蓓瞪著清澈的眼睛聽完了媽媽講的這個故事,茅塞頓開地說:“媽媽,你為什么不早點給我講這個故事呢!”顯然,孩子釋然了,因為她明白了生為好孩子,就是老天對她的最好的獎賞,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無論西方的好孩子,還是我們中國的好孩子,聽了這個故事,心靈得到撫慰和升華,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點。右手之所以成為完美,是因為它幾乎無所不能地幫人們做好了吃飯、倒茶、寫字、勞動、娛樂等眾多事情,這也意味著它與生俱來地要不知不覺地多一分辛勞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擔(dān)當(dāng);好孩子之所以成為好孩子,是因為他習(xí)慣性地經(jīng)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經(jīng)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這種善行流入別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愛。就像大樹之所以成為大樹,是因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又默默無聞地蔭護著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甘心處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沖撞,沉淀了河川的渾濁,而成其大。一個名叫葉子的年輕母親,向江蘇臺《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嵐傾訴了這樣一個故事。葉子的女兒蓓蓓上幼兒園,有一天蓓蓓突然打電話給遠(yuǎn)在老家的奶奶說自己不想活了,驚恐的奶奶問她為啥原因,孩子說,她的同桌是個調(diào)皮愛搞惡作劇的小男孩,總是無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負(fù)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師反映了男同桌欺負(fù)她的行為。一個名叫葉子的年輕母親,向江蘇臺《今晚我是你的DJ》的知名主持人文嵐傾訴了這樣一個故事。葉子的女兒蓓蓓上幼兒園,有一天蓓蓓突然打電話給遠(yuǎn)在老家的奶奶說自己不想活了,驚恐的奶奶問她為啥原因,孩子說,她的同桌是個調(diào)皮愛搞惡作劇的小男孩,總是無事生非地捉弄她、欺負(fù)她,有一次她忍受不住了,向老師反映了男同桌欺負(fù)她的行為。老師或許是因為偏愛這個表面上表現(xiàn)不錯的小男孩,對蓓蓓說,他是不可能這樣做的,言下之意老師覺得蓓蓓可能在撒謊。蓓蓓稚嫩的心從未受過這么大的委屈,她覺得自己遵規(guī)守紀(jì),誠實善良,沒有得到肯定,而老在暗地里搗蛋的壞孩子卻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她感到這個世界非常不公平,頓生絕望之心。奶奶聽完后,趕緊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媽媽,葉子聞聽此事后在驚慌中鎮(zhèn)定下來,思考如何跟孩子溝通。她忽然想到兒童節(jié)期間在電臺里聽到的一個西方廣為流傳的故事《上帝為什么不獎賞好孩子》,她決定講給蓓蓓聽。在美國,一個叫瑪莉·班尼的小女孩也曾遇到跟蓓蓓相類似的困惑。小瑪莉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獎,而那個什么都不干、只知搗蛋的弟弟戴維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她質(zhì)疑上帝真的公平嗎?于是她寫了一封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欄目的主持人西勒·庫斯特,而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guān)上帝為什么不獎賞好孩子、為什么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當(dāng)拆閱這樣的信件,他的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們滿意。他在煩惱中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正是在這次婚禮,他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槎Y上牧師主持完儀式后,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于激動,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幽默地提醒說:“右手已經(jīng)夠完美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裝扮左手吧。”正是牧師的這一幽默,讓他醍醐灌頂,右手成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那些善良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被委屈,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非常完美了嗎?西勒·庫斯特得出結(jié)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同理,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給孩子們回了一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上刊登,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zhuǎn)載,成為一篇影響深遠(yuǎn)的勵志名文。令人驚喜的是,小蓓蓓瞪著清澈的眼睛聽完了媽媽講的這個故事,茅塞頓開地說:“媽媽,你為什么不早點給我講這個故事呢!”顯然,孩子釋然了,因為她明白了生為好孩子,就是老天對她的最好的獎賞,自己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無論西方的好孩子,還是我們中國的好孩子,聽了這個故事,心靈得到撫慰和升華,由衷地生起自豪感,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心向善的支點。右手之所以成為完美,是因為它幾乎無所不能地幫人們做好了吃飯、倒茶、寫字、勞動、娛樂等眾多事情,這也意味著它與生俱來地要不知不覺地多一分辛勞和苦痛,多一分使命和擔(dān)當(dāng);好孩子之所以成為好孩子,是因為他習(xí)慣性地經(jīng)受住了冷漠和忽略,經(jīng)受住了委屈和挫折,而這種善行流入別人心田的是沉默的大愛。就像大樹之所以成為大樹,是因為比小草承受了更多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而又默默無聞地蔭護著路人;就像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是因為甘心處下,包容了激流直下的江河的沖撞,沉淀了河川的渾濁,而成其大。
我的話孩子愿意聽: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缺乏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卻沒注意到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苯?,勞動部育嬰師資高級培訓(xùn)專家對記者表示:“想讓孩子‘聽話’,家長的著力點就是做一個‘我的話孩子愿意聽’的父母。讓孩子有主見也不難,但家長應(yīng)該把著眼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能夠把握’的美妙感覺?!?/p>
專家提醒: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注意細(xì)節(jié),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盁o論是學(xué)習(xí)、購物、吃飯、穿衣等生活的各方面,家長都應(yīng)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促使孩子在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p>
具體建議:
選擇前
——給孩子更多機會去選擇,盡可能少提或者不提意見,真正讓孩子做主,讓孩子從中自然地積累經(jīng)驗。
選擇時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不提太多的意見,即便他們選錯了,除非對他們造成傷害的,否則不要輕易糾正。不要害怕出“問題”,這是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和成本。
選擇后
——假如孩子的選擇是適合的,家長和孩子一起高興。假如選擇有誤,家長也不要指責(zé)和諷刺,孩子自己已經(jīng)從中獲得教訓(xùn)。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說,下次依然給他們機會,“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更好”。
幫助孩子要“有所保留”
又是一個新的學(xué)期開始了,迎來了又一批可愛稚嫩的笑臉。重新回到我喜歡的崗位上我很愉快同時又多了一些困惑與不安!面對新的孩子,面對新的課程,面對新的理念,我感到自己又開始了一次新的旅程!
在新學(xué)期開始我第一個新的舉措便是“有所保留”的幫助。小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受集體生活。很多時候他們需要老師的幫助。以前我總是要求自己好老師就應(yīng)該給孩子無私的幫助。從學(xué)習(xí)到生活只要孩子需要我就無私的付出。在我的“無私幫助”下,孩子們滿足了,家長們滿意了,我自己也問心無愧了。然而用新的課改理念來重新審視我的無私幫助,才恍然頓悟,孩子的主動性被我“好心的收藏”了,孩子的發(fā)展被我“善意的抑制”了。我反思自己的幫助,調(diào)整自己的幫助。于是我欣喜地體驗到了孩子們的聰明和能干!
星星閃閃一:做薯條
開心娃娃的小餐廳里晨晨遇上了麻煩事,他的小薯條做不好,于是他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而我只是走到他的身邊,拿起紙輕輕地在紙的一端撕了一些小口子。然后我對晨晨說:再試試,晨晨一定行的!在我的鼓勵下晨晨又一次拿起紙片,往下一撕,成功了!一條、兩條越撕越有勁,不一會兒滿滿的一盒薯條做好了!“好香哦,讓我嘗一嘗吧”看著我饞饞的摸樣晨晨的臉上露出了滿意、快樂、自信的微笑!
星星閃閃二:出汗啦
今年的秋天仿佛推遲了腳步,9月的天氣依然艷陽高掛。鍛煉了一會的孩子們已是滿頭大汗!“寶寶們,好熱哦,要不要休息一下呀”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贊同。我們一起坐在攀巖墻的下面休息!阿姨為我們準(zhǔn)備了擦汗的毛巾?!靶≈炖蠋?,我的背上都出汗了,麻煩你幫我擦下好嗎?”我有禮貌的請求搭班老師的幫助。我的話音剛落,就看見幾條遠(yuǎn)本伸向老師的小毛巾轉(zhuǎn)移了方向。
“小雪,你幫我擦一下好嗎?”
“媛媛,你幫我擦擦背心上的汗,等下我也來幫你好伐!”
我和小朱老師相對的會心一笑,我們的幫助已經(jīng)通過我們潛移默化的示范傳遞給了孩子!
留一點空間,留一點幫助!我們給孩子留一點,卻能帶給孩子更多的自主和獨立!這樣的“有所保留”何樂而不為呢?。?/p>
給兒童選擇榜樣要有針對性
導(dǎo)讀:婚姻受傷害的女性對《灰姑娘》及其他童話故事中的順從女性角色都極其認(rèn)同,總相信會有白馬王子或英雄相救。女孩子如果長期以這些角色為榜樣,長大后必然會受到很大傷害。
英國《衛(wèi)報》報道:瑞典認(rèn)知心理治療會議發(fā)表報告指出,看《灰姑娘》過多,可能會影響女孩的心理健康。受《灰姑娘》等童話故事影響深的女孩,長大后即使被自己的愛人虐待也只會保持沉默,因為她們誤以為忍耐、憐憫和愛可以改變自己的另一半。
英國德比大學(xué)的心理治療師史密茨訪問了67名感情受過傷害的女性,其中有61人是連續(xù)遭受感情創(chuàng)傷。她們相信忍耐、同情和愛可以改變伴侶;相反,沒有受過傷害的女性都認(rèn)為忍耐、同情和愛不是改變另一半的積極方式,與其繼續(xù)受到傷害,還不如早日離開。
史密茨通過對照兩組受訪者研究發(fā)現(xiàn):婚姻受傷害的女性對《灰姑娘》及其他童話故事中的順從女性角色都極其認(rèn)同,總相信會有白馬王子或英雄相救。女孩子如果長期以這些角色為榜樣,長大后必然會受到很大傷害。她們不明白,問題的核心是自己救自己。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聽!
父母都愛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麗又殘酷,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一顆樂觀的心,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聽!
1、孩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
自你出生那天起,注定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喜好、修養(yǎng)、性格都不同,所以,我們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喜歡自己,比如有人會因為你的相貌、成績、愛好等等不喜歡你,總之,你必須認(rèn)清這個現(xiàn)實。
但是,這并不是什么壞事,你更不用因此而否定自己。堅持做自己就對了,別忘了,爸爸媽媽永遠(yuǎn)在背后支持你!
2、孩子,多說謝謝
孩子,作為父母,我們給你生命、撫養(yǎng)你、照顧你,這已經(jīng)對你是最大的恩惠。
除了我們,你身邊的任何人,都沒有義務(wù)去這么盡心盡力幫你,所以,當(dāng)別人幫你一次的時候,一定記得要認(rèn)真的說聲謝謝;若別人不想幫你的時候,也不應(yīng)該心懷怨恨,要讓自己心中充滿正能量。
3、孩子,凡事靠自己
孩子,你身邊任何人,都不能陪你一輩子,
我們會老;你的兄弟姐妹,也要忙于自己家庭,的生活瑣事;就連你的孩子,早晚也會離開你,去成家立業(yè)……
所以,你必須得有自己的愛好,有健康的身體,自己快快樂樂地走到最后!
4、孩子,生命無比珍貴
孩子,活著是最美好的!
人到中年,爸爸媽媽越來越明白生命有多可貴,比起那些功名成就浮云,我們更希望你平平安安的活著。
所以,答應(yīng)我們,在你最無助、最痛苦、最孤獨的日子里,你都要選擇堅強地活著,不要輕言自殘、輕生,你的生命是我們給的,你無權(quán)放棄。
5、孩子,常回家看看
你一天天長大,你的路會越走越寬,你會越飛越遠(yuǎn),但爸爸媽媽恰恰與你相反,我們會日漸便來,我們的世界會越來越狹窄。
所以,今后,不論你工作多忙,請抽空多回家看看,嘗一嘗我們?yōu)槟阕龅娘?,我們老兩口最大的歡樂,莫過于看看你,只要你過的很好,我們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