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拒絕別人的小賄賂
發(fā)布時間:2020-10-22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拒絕別人的小賄賂
昨天晚飯時間,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擾了我們,打開門,門口赫然站著的是他每天在樓下的小玩伴兒壯壯,壯壯的到來對奇奇奇來說自然是一個驚喜。同時壯壯帶給奇奇的驚喜還有兩塊小蛋糕,奇奇興奮地收下了,還強烈挽留壯壯能一起在家里玩一會兒,但壯壯說他是特意來送小蛋糕的,因為奶奶還在樓下等著他。
壯壯出其不意的到訪,讓我很是困惑,因為據(jù)平時對壯壯的了解,這可是個很小氣的小朋友喲,雖然他們已經(jīng)是很好的朋友了,但平時奇奇在樓下想玩他的玩具他都舍不得分享呢,為何今天會這么大方地主動給奇奇送吃的來了呢?我很詫異地問奇奇:“壯壯大晚上的咋會為送兩塊小蛋糕而專門跑一趟咱們家呢?”奇奇不以為然地說:“因為這是前面他自己提出來送給我的,他說如果我選了他當體委小助手他就會送我兩塊小蛋糕,媽媽,我是因為他表現(xiàn)好才選的他,不是因為他送我兩塊小蛋糕而選的他呢。”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兒呀,知道真相的我這下可是沒辦法淡定了,小朋友之間這樣賄賂的小行為我如何能去縱容呢?話說小朋友之間竟然也會因為某種目地而采取這樣的賄賂小手段了嗎?還真是不能小瞧這一年級的小學生了。
我讓奇奇坐在我對面,讓他看著我的眼睛,嚴肅地對他說:“兒子,這兩塊兒小蛋糕的事兒媽媽要認真的和你談一談。我認為,這兩塊兒小蛋糕你是不可以收下的。”奇奇一聽不愿意了:“為什么呢,媽媽,又不是我向他要的,是他自己提出來送給我的?!蔽艺f:“媽媽問你,你是不是很想吃這種小蛋糕呢?如果你特別想吃,那么想得到它們的可行方法只有兩條,一是你可以用每周媽媽給你的零花錢自己去買,二是你可以把想吃蛋糕的想法告訴爸爸媽媽,然后爸爸媽媽買給你吃。你知道咱們家的規(guī)矩,即使是垃圾食品,但只要是你感興趣的,我們都會至少買一次讓你嘗一嘗的。”奇奇仍然很不服氣,眼淚兒都快急出來了:“為什么呢,為什么他送給我的我就不可以吃了呢?”我認真地和他說:“因為這兩塊兒小蛋糕并不是他真正分享給你的零食呀?這是他賄賂給你的小禮物,如果你收下了,你就有理由也說不清楚了。雖然你說你不是因為小蛋糕的原因而選擇了他當你的小助手,但只要你收下了它,怎么讓別人相信你呢?同學們會誤以為你是因為要了人家的小禮物而做了不公正的事兒呢?!?/p>
奇奇小朋友仍然在糾結中。。。我繼續(xù)開導他:“媽媽相信你一定能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的。有兩句俗語是這么說的,‘貪小便宜吃大虧’‘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不管你將來做什么,都不要貪小便宜,只要不是真正分享給你的東西你都不可以要的,尤其是別人主動送給你的,但只要他是有條件的,你要學會拒絕掉。我們要行得端坐得正,做一個正直的人,才能讓人尊重你,喜愛你!你好好考慮一下,我們現(xiàn)在就把小蛋糕還給壯壯,好嗎?”
最后,奇奇雖然有幾分不情愿,但還是同意我把快要到嘴兒的小蛋糕送還給壯壯的奶奶了。處理完這事兒后,他便又恢復了開心的小模樣。晚上入睡前臥談時,我又刻意提起了這個話題,想加深一下他的印象,奇奇馬上反應道:“媽媽,我知道了,也記住了,別人送的東西只要是有條件的我都不可以要的,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分享,放心吧,我以后不會這樣了!”嗯,真的希望他能記住了喲,希望他能在小朋友的小賄賂面前經(jīng)得起誘惑喲。
想起昨晚把小蛋糕還給壯壯奶奶時她說的話了,她不認為這是件多大的事兒,她覺得這蛋糕吃了也沒有啥關系,她只是想讓她的孫子兌現(xiàn)他的諾言。為了顧及情面,我還是笑呵呵耐心地和她解釋:阿姨我覺得這真不是一件小事兒,出于這種原因送的蛋糕孩子是堅決不能收的,希望您不要生氣,希望您也能跟壯壯解釋一下,孩子錯誤的行為咱們家長是不可以支持的。估計那奶奶最后還是生氣了,但我不可能就因為怕她生氣,而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故息,真心希望壯壯奶奶在回家后能仔細地再想想這個問題的,希望她能想得通,希望這件小事兒不會影響到兩個小孩子間的友誼。
教育重在細節(jié),要關注每天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小事兒,因為再小的事兒都是給孩子進行正確引導的契機呀,我們家長都不要忽視。當?shù)谝淮伟l(fā)生這種事情的時候,利用這個時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最好效果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觀念:學會拒絕
育兒觀念:學會拒絕
孩子們都回家了,幼兒園也變得靜悄悄了。我拿著衣服下樓,突然從西面的操場上
傳來一聲聲大哭聲,一看,媽媽背著包,兩手環(huán)抱著小女孩的背,小女孩狂哭著,一旁
的奶奶一手拿著熱水瓶,一手抱著孩子的床被,很費力的走著。我快快走上去幫忙拿下
熱水瓶,問清原因。原來這個小女孩是小班的孩子,媽媽放學領著她去看望奶奶,在奶
奶那里玩玩就不想回家了,也就發(fā)嗲了。奶奶在旁叨嘮說都是爺爺寵慣了,媽媽也說很
犟的,想怎么樣就要這樣的。我說:“放下她,讓她先哭了夠,等情緒穩(wěn)定了再與她交
流?!眿寢屢埠苈犜挼?,放下了她??尚∨⒕吞稍趫龅厣希揖妥哌^去,把她扶起來
,漂亮的臉蛋上滿是委屈,我說:“好漂亮的小寶寶,起來地上很臟的?!蓖nD了一會
看見了她媽媽又大哭起來,又躺了下去,翻滾起來。我讓她媽媽和奶奶躲在一旁,再讓
門衛(wèi)室的阿姨去抱她,這時她見到自己的媽媽奶奶不在了也就乖乖的愿意讓阿姨抱了,
哭聲變得很小了,我拿出了好東西,她很想要小手伸了出來,我就說:“跟媽媽說對不
起,我以后聽話了!”伸出來的小手就縮了回去,還使勁搖頭,并不要了,哭聲也就慢
慢地起來了。
以上的一幕相信很多家長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吧。如:孩子隨父母外出,看到什么
都說“我要”,父母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就會喊著叫“不!我要”,還會躺在地上撒潑
耍賴,直到父母滿足了他的要求才算完事。出現(xiàn)這種難以收拾的局面,是父母對孩子的
要求一貫處理不當?shù)慕Y果。如:有的孩子喜歡吃果凍,常常是吃了一個又一個,面對孩
子提出的過量要求,父母一般都是馬上拒絕,可往往在饞嘴孩子的軟磨硬泡面前,父母
又轉(zhuǎn)而做出了“給”的決定。這樣的情況用不了幾次,孩子就會把父母的心理摸清楚了
,知道只要自己堅持“不,不。不”,只要再三強調(diào)“要,要,要”,父母總會“給,
給,給”的,只要拼命吵鬧,只要反抗下去,就能達到目的。久而久之,父母反倒成了
被孩子控制的對象。
以上上述情況的父母,應該吸取教訓、防微杜漸。在孩子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的時
候,父母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認真考慮后再決定是否答應他的要求。一旦決定是“不
行”,那么就是“不行”,而不是“可能不行”,更不能是在多次要求之后又變成“行
”。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你心愛的小寶寶的哭喊面前。但是,為了
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父母必須要明白該拒絕時就堅決地拒絕的道理。從長計議這樣做是
很值得的。當你看到那些在公共場合被孩子糾纏得十分尷尬的父母時,你就會慶幸自己
的明智了。
有些孩子非常愛發(fā)脾氣,而且一旦發(fā)起脾氣來就驚天動地。甚至能昏過去。對于這
樣的情況,家長可以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暫時回避一下,讓孩子一個人待一會兒。一方
面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平靜一下,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明白,發(fā)脾氣并不能解決問題,家長
是不會因為他發(fā)脾氣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的。等孩子冷靜下來以后,再與孩子講道理,
并教給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以便今后親子之間的交流。
育兒觀念:孩子你要學會拒絕--我不愿意
育兒觀念:孩子你要學會拒絕--我不愿意小區(qū)里很多門店都有那種彈珠游戲機。投一元硬幣進去,就會吐出10個小鋼珠。然后,把小鋼珠投進制定的槽中,拉動手柄,小鋼珠就會彈起來,然后落下來。如果恰好小鋼珠經(jīng)過亮燈的通道,就會以2倍、4倍、6倍、8倍不等的倍數(shù)返還出來。要是沒有從亮燈通道里出來,就沒有了。前天下午,我從幼兒園里接回寶寶,帶他去一家店里買雙涼鞋。這家店有兩臺彈珠游戲機。寶寶想玩,我就去老板那里換硬幣。給了老板5塊錢,他給了我5個硬幣。本想著給寶寶玩一個硬幣就可以了,結果他一下子把5個硬幣搶過去了。寶寶便在一個游戲機上玩了起來,我在不遠處等他。老板有兩個孩子大約5~7歲的樣子。他倆圍在寶寶的左右,也很想玩。等寶寶拉動手柄的時候,他倆就幫忙把游戲機扳傾斜,以便控制珠子盡量從亮燈通道出來。如果真的從亮燈通道里出來了,他們一起高興歡呼。“給我玩一個珠子吧,我剛才幫你了!”小姐姐說?!敖o我一些吧,我也幫你了!”小哥哥說?!敖o我點,給我點......”這兩個小朋友嚷嚷著?!敖o你1個,給你3個。”寶寶把珠子分給他倆。這兩個小朋友拿到珠子后,就到旁邊的游戲機上玩。很快輸?shù)袅耍诌^來向?qū)殞氁?。寶寶在他倆的不斷勸說中,又分給這兩個小朋友了一些。就這樣反復著。我在旁邊看著,心想,“兒子啊,你的珠子快要被他們要光了。要是長大了,這樣子會不會被人欺騙啊?”在小哥哥小姐姐又問他要時,突然,寶寶護著自己的珠子,“我不愿意分給你們了。”寶寶拒絕了!我感到非常欣慰。學會拒絕,這是一個多么重要的能力啊。孩子,當你長大后,面對不良的誘惑時,希望你也會這么拒絕;當你面對別人的甜言蜜語時,你也會分辨并拒絕。學會拒絕,會讓你遠離傷害。
育兒觀念:讓孩子告別小氣
育兒觀念:讓孩子告別小氣
和這群孩子相處已經(jīng)兩個月了,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會表現(xiàn)出小氣的特點。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感覺和需求,從不考慮別人。他們總會說“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杯子”、“我的娃娃”“什么都是我的“……
現(xiàn)在的家庭里,父母將過多的愛給了孩子,即使是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也會無條件的妥協(xié)。好吃的蔬菜先給孩子吃,好吃的水果先給孩子挑,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以為自己是中心,不管在幼兒園還是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圍著我轉(zhuǎn),造成了幼兒自私、小氣的心理。
當孩子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家長應該和老師一起努力,抓住鍥機、及時教育。
首先,一個家庭要創(chuàng)造分享的家庭氛圍。而在學校里也要創(chuàng)造分享的學校氛圍,讓孩子學會分享??梢詮囊淮闶抽_始,開始孩子可能會哭或哀求。但是我們應該正確引導,不能讓步。只要一個孩子學會分享更多的孩子就會學習。
第二,讓孩子學會贈與。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大方的寶寶就要讓他學會贈與。在家里,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把玩具、衣物等捐出來,讓他知道:自己的東西應該拿出來和與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在孩子做出好行為的時候父母應該及時肯定、贊揚。在學校里,老師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零食、玩具拿出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讓孩子享受分享帶給他的樂趣,并喜歡分享。
第三,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要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或不能及時滿足的要求,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能過分遷就。因此,父母和老師要有想法。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
第四,要引導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很多活動中,需要好朋友之間互相合作,所以。讓孩子在合作后感受到做事情的成就感,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快樂。這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大方、共享的心態(tài)。
要讓孩子告別自私、小氣的心理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希望,要讓這份希望茁壯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
育兒觀念:別讓大人的話傷害孩子
育兒觀念:別讓大人的話傷害孩子
來園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和家長再見后面帶笑容地和老師打招呼,然后走進了活動室,戰(zhàn)重益的媽媽悄悄地告訴我,她家孩子今天沒有吃早餐,順便遞給我兩個包子。再看看這孩子,一臉的不高興,“重益,你怎么了?能告訴老師嗎?”我走過去問他。孩子沒有吱聲,我旁邊的老師告訴我她可能知道原因,原來昨天下午戰(zhàn)重益的媽媽因為工作忙忘了接孩子了,這孩子可能因為這生氣了吧?“孩子,媽媽工作忙,咱都大了,懂事了,原諒媽媽這一次,咱先把飯吃了,這樣才是好孩子,老師最喜歡聽話的孩子了,我看我們重益最懂事了。”在我的再三勸說下,孩子還是不太情愿地把早飯吃了,孩子的臉上始終沒有露出笑容,一直悶悶不樂,我也是一臉的迷惑,我特意安排幾個孩子在活動時主動找他玩。
中午離園的時間到了,回家吃飯的孩子陸陸續(xù)續(xù)地被接走了,重益坐在那掉眼淚了,旁邊的孩子跑過來告訴我:“尹老師,我們沒有欺負重益,他自己在那掉眼淚呢?!蔽易叩剿母埃Я吮н@孩子:“孩子,我覺得你一直都有話想對老師說,只是有點不好意思,對嗎?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們可以一起商量解決問題呀。”孩子忍不住了,邊哭邊告訴我:“昨天晚上因為媽媽忘了接我,爸爸和媽媽吵架了,爸爸要和媽媽離婚,我不想沒有爸爸,更不想沒有媽媽,老師我要怎么辦呀?”“孩子,這事我可以幫你解決呀?!蔽乙贿叡еf道,一邊和他商量怎樣讓爸爸媽媽和好,他終于開心的笑了。
下午離園后,我主動和重益的媽媽聯(lián)系了一下,重益的媽媽認識到作為家長有時候做得有些不妥,也主動和孩子解釋了一下。在這里我也想對所有的家長說幾句:別因為一點小事而在孩子面前爭執(zhí),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你的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把孩子傷的很深;在孩子面前要讓孩子體會到父母之間的關愛,因為這種愛是可以傳遞的,孩子會被這種愛感染。讓我們的孩子沐浴在這種愛的氛圍中健康快樂的長大吧!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的環(huán)境!
育兒心得:請不要賄賂你的孩子
育兒心得:請不要賄賂你的孩子
其實,學好功課、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本來是適齡兒童應該學會并做好的事情,也是從小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生活等好習慣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但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現(xiàn)代家長望子成龍的溺愛心理升級,每個孩子的身上都凝聚著父母、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殷切期望。于是,幾乎所有的父母們總是絞盡腦汁地培育自己的孩子,甚至以金錢、物質(zhì)等形形色色的“紅包”來賄賂孩子,以求速成。這種狹隘的報酬觀念嚴重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例子:還在禹兒很小的時候,爸爸便誠惶誠恐地變著法子激勵孩子去做好我們認為他應該做好的事,促使其努力實現(xiàn)家長所希冀的目標。兩歲時,禹兒很賴床,媽媽經(jīng)常允諾孩子“早早起床,媽媽給你買泡泡糖”;幼兒園里,為使孩子能好好學習,便鼓勵孩子“獲得一枚小紅花獎勵100元”;孩子病了,為讓其很好地配合醫(yī)生打針吃藥,就說孩子“等病好了,爸爸帶你吃羊肉串”……如此而已,我們經(jīng)常采取這樣一些所謂的“絕招”來賄賂孩子。而孩子也動輒以金錢、物質(zhì)相要挾,今個自己洗手洗臉了要買冰淇淋,明個自己穿衣服要玩具,甚至給爸爸端杯茶水也要跑腿費。為了給孩子樹立誠實信用的大丈夫形象和君子風度,每每對孩子有承必諾,有求必應,只要孩子聽話就行了。然而,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卻著實讓父母都得到了教訓。
禹兒5歲那年春節(jié),幾個朋友來寒舍小聚,禹兒逐一問好,朋友們正紛紛夸贊孩子有禮貌。突然,禹兒大喊:“叔叔,俺都給你拜年了,你還不給俺壓歲錢啊?”一句話讓滿屋子的人瞠目結舌,此時此刻,才恍然醒悟賄賂孩子所帶來的種種窘?jīng)r。其實,向長輩問好是應該的,這是一種禮節(jié),正如幫媽媽做家務一樣,這都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的,豈能處處講錢?
心理學家指出,兒童的某些行為如只靠單純的外在刺激維持時,刺激一旦減弱或消失,其行為也隨之消失。由此可見,短期內(nèi)靠紅包賄賂確能刺激兒童的行為,但長此以往則不利于兒童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孩子做事只貪圖獲得錢物,而不是為了鍛煉培養(yǎng)自己,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毋庸置疑,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鼓勵,但真正的鼓勵來源于內(nèi)心的贊許和精神上的支持。當孩子學習進步時,家長除了與其共享歡樂外,更應幫助他分析進步的原因并找出不足,激勵他向更高的目標努力。當孩子不愿做家務時,家長應講清勞動是人的生存需要,設法培養(yǎng)鍛煉他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責任感。這樣就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主動地強化這種行為。反之,單憑金錢和物質(zhì)上的賄賂來達到鼓勵的目的,無疑于南轅北轍,它帶給孩子的只會是負面效應:對金錢的片面認識、幼小的心靈上打上種種不健康的烙印,以至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成長。
真誠地提醒各位家長,請不要賄賂你的孩子!
育兒觀念:別處處讓著孩子
育兒觀念:別處處讓著孩子
宋xx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當她講到“如何促進孩子的情感發(fā)育”時,讓我感覺到身為幼兒老師職責的重大與光榮。
隨著421型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的變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說的話就是圣旨,家長們也習慣了對孩子處處謙讓,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母愛,父愛的溫暖。久而久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認為:我就應該吃最好的,我就應該玩我最喜歡的,我就應該是這個家庭的核心……
生活中充斥著這樣的場景。公共汽車上,坦然的坐在座位上的是孩子,母親卻在旁邊毫無怨言的垂手站立;飯桌上,最好吃的飯菜孩子一伸手就拉到了面前,家長也就自覺的縮回了伸向那菜的筷子;電視機前,媽媽正在饒有興致的看電視劇,孩子進來了,不由分說的換成了動畫片……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fā)生著,也許有些家長已經(jīng)習慣了,習慣了“處處讓著孩子”。
其實,一個孩子站一路或坐一路對他的身體發(fā)育可以說是毫無影響的,但養(yǎng)成貪婪、自私的習慣卻是貽害無窮的。
孩子變得貪婪起來,謙讓的想法少了。一旦要讓他做出一些讓步,他就會感到十分委屈,一旦不能受到特別的照顧,他就會感到受到了冷落,他對被關注的要求大大提高,也就非常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
一個愛子心切的母親為了滿足五歲的兒子的愿望,在寒冬臘月,跑遍了整個北京城去買香蕉,當母親說想吃一口香蕉時,兒子卻一把搶過香蕉說“這是我的,你不能吃?!?/p>
這就是你那捧在手心里的寶貝!這就是你那用一切溫暖培育出來的花朵!母親掩面而泣,但她是否知道,孩子這么自私都是她長期自我犧牲,處處讓著他的結果。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接受照顧,已經(jīng)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已經(jīng)習慣了母親的謙讓,孩子已經(jīng)認為那才是最合理的。
讓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學會關心,讓孩子從小就在愛和貪欲之間做出明確的選擇。孩子學會了愛,第一個愛的會是我們,孩子學會了貪婪,第一個傷害的也會是我們。這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注,也無需處處讓著他,要讓他們從小樹立起平等的意識。所以,當孩子用他們稚嫩的聲音說“媽媽,你吃一個”的時候,請接受它。
教孩子學會拒絕
教孩子學會拒絕最近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女兒總是和我要東西,說是她的好朋友xxx要的(大班的一個孩子)。索要的東西倒是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頭花之類的小東西上。我第一次滿足了她的要求,第二次也滿足了她的要求,但是第三次我拒絕了。因為我看見那個女孩趴在地上從閨女的貼畫紙上往下扣貼畫,把她喜歡的貼畫都拿走了(是那種貼在硬塑料紙上的塑料貼畫,一張也沒有太多。)。開始女兒沒說什么,可是后來,她看到貼畫都快沒了,她開始著急了,說:“你別拿了,再拿我就沒有了。”而那個女孩的媽媽就在旁邊熟視無睹地聊天,根本不干涉她女兒的這種行為。所以當女兒再次提出,她的這個好朋友想要她頭上戴的頭花以后,我斷然拒絕了。女兒還是不死心,和我說:“我和她說了,要和我的媽媽討論討論?!边@丫頭,還要和我討論呢,但是我明確地說:
“寶貝兒,我不能答應你這個要求,第一,我買不到這樣的頭花了。第二,她需要東西應該和她自己的媽媽說,而不能總是讓你和你的媽媽說,我不是她的媽媽,沒有義務總是給她買東西。你還不能賺錢,不能總是答應送別人東西,等你將來自己賺錢了,你愿意送給誰東西都沒關系,我不會干涉。”我不知道女兒聽懂我的話沒有,但是我希望她能夠了解,她的這種善意可以會讓這個小朋友養(yǎng)成經(jīng)常和別人索要東西的壞習慣。
今天同事和我說的一件事更加堅定了我拒絕的決心,我想我以后不會輕易滿足女兒答應給別的小朋友的要求了。
我中午沒事兒的時候和同事聊天,說起來女兒**總是答應送給別的小朋友東西的事。我說**小朋友這么點兒一個小人兒卻總是送給別人東西,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對待??偸谴饝?,就怕**小朋友的要求會升級,不答應吧,又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同事就給我講了一件事兒,這件事兒讓我堅定了拒絕的決心。
同事說,她兒子的班上就有過這樣的事兒。一個小姑娘的父母因為經(jīng)常出國,所以會給她帶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于是小姑娘經(jīng)常把父母帶回來的紀念品帶到學校去??墒撬母改竻s發(fā)現(xiàn),小姑娘帶去的東西經(jīng)常是有去無回,問她就說是被同學要走了,而且每次都是那一個同學把她的東西要走了。
開始的時候,父母還沒說什么,但是總是覺得挺可惜的,因為他們給女兒帶回來的紀念品僅此一份,被要走了就沒有了,而且以后在去那個國家的機會也不多。但是,惋惜歸惋惜,他們也沒有過多的對女兒說什么。但是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卻讓這個小姑娘的母親很生氣。
這次小姑娘帶了一個紀念品到學校去,回來同樣是不見了。母親問起來,小姑娘說,這次是真的不見了,不是被人要走的,因為那個同學一直問她要,她沒給。開始母親沒說什么,可是后來越想越不對,她懷疑是不是那個同學拿走了她女兒的東西。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這個母親到學校找到了那個經(jīng)常和女兒要東西的那個同學。她很親切地對那個孩子說:“孩子,我家的xxx丟了一個xx,聽說是你撿到了,你看你明天能不能給她帶回來呢?那個東西對她來說很重要。你看,阿姨今天給你帶了一個禮物來換那個東西好不好?”小孩子到底還是小孩子,第二天,那個同學真的把那個紀念品帶來了。這個小姑娘的母親的猜測沒有錯,她確實是偷拿了別人的東西。
所以同事和我說,不要隨便讓孩子答應別人的要求,這樣不僅對自己的孩子不好,對要東西的那個孩子也不好。如果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了經(jīng)常給人東西的習慣,將來總是會受到個別小朋友索要東西,因為她根本沒有學會拒絕;而那個經(jīng)常要別人東西的孩子,如果能要到還好,得不到就會采取強硬的手段得到。如果還是得不到,那就有可能采取偷的手段,那會對這個孩子造成終生的影響。這樣,家長無所謂的態(tài)度就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的價值觀。
所以,經(jīng)常被別人索要東西的孩子的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
而經(jīng)常帶回不是自己東西的孩子的家長就要注意了,請你了解一下這個東西的來源,真的是別的小朋友心甘情愿贈與的,還是你的孩子強行和別的小朋友要的,抑或是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否則,你的無所謂的態(tài)度或者是“占了便宜”的心理可能會害了孩子一生。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寬容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寬容
現(xiàn)在的80后90后漸漸開始有自己00后寶寶,身為雙獨生子以及四位隔代長輩守護的獨苗,00后們正在經(jīng)歷著史無前例的高濃度的“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甚至經(jīng)常為了誰有機會來帶寶寶展開大戰(zhàn),搶到的人如獲至寶,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大人們更不會讓寶寶受一點委屈。曾看見有個家長帶孩子去公園玩,孩子摔倒了,家長說:“都怪地不平,都怪地不好,打它!”家長狠狠地跺了地幾腳,孩子也學著家長的樣子用力跺了幾腳地,正準備要哭的孩子就轉(zhuǎn)悲為喜了。不得不承認,這似乎是一個哄孩子好辦法,但是卻會直接導致這樣的結果:那個家長帶孩子去坐滑梯的地方,一個小朋友在孩子的后面滑下來,用腳碰了孩子一下,孩子大怒,追著那位小朋友就要打......
其實家長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對孩子好,都希望孩子快樂,然而,快樂也有很多方式,這種復仇帶來快樂卻是萬萬要不得的。
讓孩子學會寬容,似乎是每個家庭都容易忽略的教育,然而寬容卻是一個讓孩子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美德。什么叫寬容呢?寬容很簡單,在生活中,面對一個小小的過失,常常是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語,便會獲得包涵諒解,這就是寬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為一件小事、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使人不理解或不信任,但不苛求他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這也是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以平和的心態(tài)待人處事,是一種愛心的體現(xiàn)。擁有它,會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愉快。
有一篇文章是這樣說的:一位母親帶孩子去外國旅游,結果由于隨團的孩子較多,導游小姐一時疏忽將孩子落在了網(wǎng)球場,等找到孩子時,孩子因為一個人在空曠的場地受到驚嚇,哭得非常傷心。不久孩子的媽媽來了,看到自己哭得慘兮兮的孩子,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自己的女兒,并且很理性地告訴她:“已經(jīng)沒事了,那個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緊張,也十分難過,她不是故意的?,F(xiàn)在你應該親親那個姐姐的臉,安慰她一下。”只見那個小女孩踮起腳尖,輕輕地親吻蹲在地上的導游,并柔聲告訴她:“別擔心了,已經(jīng)沒事了。”
這位偉大母親的寬容確實讓人感動,相信她的孩子也會成長一個寬容的人。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教育自己兒子時這樣說:“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選,孩子,你就先把寬容挑出來吧!也許和平與安靜很珍貴,不過擁有寬容,你就可以奢侈地消費它們。寬容能松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萬不得已才動用恨的武器;寬容會使你隨和,把一些很重要的東西看得很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沖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靈過夜。于是,每個清晨,你都會在希望中醒來。一旦你擁有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獲笑容?!?/p>
學會寬容,學會大度,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整天被不滿、怨恨心理所控制的人是最痛苦的人。讓孩子學會寬容,也是學會了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