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與孩子共享成長快樂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成長故事 幼師讀書心得育兒心得:與孩子共享成長快樂
“你猜今天我的感覺如何?”“我非常快樂——因為今天我上學”!這是《和孩子一起跳舞》中一個主人公美國三歲孩子喬嘉說的話。她在媽媽、老師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了許多美術作品,不管她當什么,她的媽媽都會和她一起扮演。游戲中,那些有關的知識和專用詞匯通過兩人之間的談話輸送到她腦子里,她的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得到了發(fā)展。
一直以來,這句話深深地影響著我,自87年參加工作以來,我所教過的學生最小2周歲半,最大的也就6歲,我同我的孩子一起成長,我愛我的學生,我熱愛我的工作,我要讓我的孩子快樂!我常常告戒自己,不管聰明、漂亮、可愛、淘氣、調皮、不太聰明的,我都必須去愛。做幼兒園工作,大家都知道的,除了教育活動外,保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育工作常常是一些瑣碎的小事,比如洗手、喝水、運動量、打鬧等等,但這些卻是很多家長最關注的,我在帶班時通常是無時無刻在小細節(jié)處觀察著,引導著孩子,每時每刻得關注著孩子。記得在帶小班的時候,很多孩子會因為小便急而尿濕褲子,他們尿濕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掉眼淚,每當這個時候,我首先安慰孩子,“沒事,寶貝,老師知道你是不小心的,老師幫你換”。對剛入園的孩子,我總是親切地稱呼他們的小名,消除陌生感,讓每個孩子都快快樂樂上幼兒園。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因此,我努力使自己要保持良好的風度和氣質,心境持重,心胸開闊,樂觀通達,有較強的自制力。使自己擁有純正的品格,淵博的學識,親切可人的教態(tài)。孩子間常常會有一些小摩擦,因而“狀告”的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發(fā)生,我對孩子從不武斷地加以批評,而是了解情況,學習專業(yè)理論加以分析。有個叫非非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幾乎天天有孩子告他的狀,甚至有家長提出,跟他坐的分開些。我仔細觀察了這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真的要去打同伴,他的行為只不過表明他想要和同伴交往。我認真地找非非談話,并教給他禮貌交往的方式,后來,他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做游戲的時候,還相互幫助。
孩子從來就不缺乏熱情,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孩子問這、問那,我非常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提問,注意引導孩子去探索,去學習,盡量讓孩子得到滿足的答案,而不是隨便應付過去就算。[活動范文吧 f236.COm]
有一次,我組織健康活動,內容是“身體的秘密”。小朋友從外形上歸納出人有頭、頸、軀干和四肢,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出“我知道有心臟和胃”、“還有骨頭、血、肺”、“闌尾炎發(fā)作要開刀的”、“吃下去的東西要到胃里消化的”……幼兒顯然對自己的身體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談到血管時,有孩子問,“老師,要是血管斷了怎么辦呀?”我說“接起來唄”“那用什么接呀?”我想了一下,“老師也得去查查才知道?!痹谡劦较到y(tǒng)的時候,又有孩子問:“營養(yǎng)又怎么到身體各個地方”?“老師,支氣管炎為什么會咳嗽?……
小朋友的問題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招架不住,我說“小朋友,等你們長大以后,學習的本領多了,你就會知道的?!薄鞍?,那要等多久啊?”聽到孩子這樣的嘆息,我心中一緊,是啊,雖說這不是課上要求,但對于他們的問題,如果常常用“你長大了就會知道”搪塞孩子,會不會磨滅好奇心,將給他們留下什么遺憾。我想了想說“明天,等明天老師在書上找到答案以后來告訴你們好嗎?不然的話,你們和老師一起去尋求答案,還可以請教爸爸媽媽呀”。說到這兒,我突然想到:咦,天揚媽媽不就是醫(yī)生嗎?
當天下午,揚揚媽媽來接孩子,我就跟她交談了一下,看她能不能抽時間為孩子講課。揚揚的媽媽陳醫(yī)生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陳醫(yī)生帶了一些圖片和醫(yī)用器械來到幼兒園,為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動的健康課《身體的秘密》?;顒又?,小朋友不時向醫(yī)生阿姨提問:白細胞是什么?人為什么會發(fā)燒?人為什么會出汗?糖尿病為什么不能吃糖?原始人變成人的時候生病嗎?誰給他們治?。咳嗽趺磿L高?為什么心不跳了人要死掉……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陳醫(yī)生一一做了解答。她把白細胞比作警察,把支氣管比作通道……小朋友聽得專心致致。課后,他們圍著陳醫(yī)生問這問那,陳醫(yī)生說:“真喜歡這些孩子,他們聰明好學,愛刨根問底”。她表示,下次有機會還會來給孩子上課。夏添小朋友課后說,“老師,阿要叫我爸爸來,那你們可以問交通法規(guī)的問題啦,因為我爸爸就是警察!”這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同樣享受了成長的快樂。
我相信,只有樂觀才會有希望,只有樂觀才有信心。所以我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積極鼓勵孩子,“不要緊的,再想想辦法,一定能夠解決困難的。”比如,有個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做紙工很好,他心里就非常對自己不滿:我怎么這么笨呢?甚至告訴他的父母“人家很聰明,我是個笨小孩!”這個時候,我就引導他,讓他知道只要認真學,一定能行的。在他成功的時候,他得到了快樂,并體會到,“我是能干的?!?/p>
孩子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我愿與孩子共同快樂地成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共成長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共成長
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小小的、美美的、可愛的;我有一個大家庭,我們三口子與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熱鬧鬧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的女兒一天天長大著,我的心智也隨著她的成長一點點更成熟著。
由于我們家家庭成員多、年齡偏大,作為家里的小小人,人小鬼大的她也總有自己的那一份優(yōu)越感、依賴感。爺爺奶奶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總是愛指揮他們給她取來;爸爸媽媽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如果是我們不提倡的(比如棒棒糖、薯片),她會哼哼很久“要那個……要那個”就是不說名字出來。如果是我們不反對的,她會問“可以嗎?好嗎”,經(jīng)同意后自己去拿;其他小朋友或者鄰居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自己早就一溜煙跑去拿了。所以就從拿東西就能看出獨生子女寶寶家庭教育方面的一點端倪:祖輩的寵愛,不過也造就了小家伙看“山水”的精怪。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家寶寶會看臉色、見風使舵是機靈、好玩,話是這樣說,但我也擔憂會不會把孩子變成“小滑頭”。于是,作為教育我家小寶的“帶頭人”,我和我老公一起想了一些自認為有點小作用的方法:
第一、不在孩子面前說成人的不是。就是我們在女兒面前,及時發(fā)現(xiàn)對方有什么差錯或者不對的地方,也不要大聲的指責,在耳邊輕輕提醒或者事后說一下,這樣有利于建立家長的威信和形象。當然有時候我們2人故意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如不洗手就吃飯、回家鞋子脫了東倒西歪等,然后就2人唱雙簧一樣說說對與錯。女兒在旁邊看著的時候,往往一邊笑一邊學話:“不洗手就吃飯,當心肚子痛;媽媽的靴子腰斷了,攤在地上真難看”等等。
第二、不總是用“我要打你了”來威嚇孩子??偸强吹胶芏嗉议L會說:你再不聽話,我要揍了。這句話到底有多少用,我自己覺得用處不大。打孩子可能可以解決一兩次問題,但長期以往,孩子也麻木了,家長也弄得身心疲憊。另外有的家長只喊不打,弄得“狼來了”一般,孩子也對你的這套方法不感冒。還有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打罵造成心理上的問題,與成人的疏遠,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把打人這種方法運用的自己生活中,一不順心或者不悅,就打人解決問題。我家女兒不聽話的時候,我老公曾打過她2次,結果有一次還失手打傷了寶寶的小嘴唇,弄得全家唏噓不已。事后老公想到了另外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打”女兒最愛的娃娃“巧虎”。女兒因為自己不乖,爸爸要揍巧虎的時候,她馬上蒙住眼睛不敢看,每當這個時候,老公就會假裝打一下,然后我在旁邊扇風和女兒說:快和爸爸說寶寶不會再亂扔東西了,爸爸別打巧虎了。女兒果然乖乖的給“巧虎”說情,挺奏效的。
第三、不要總對孩子用“我很忙”的借口。每天下班回到家,真的很累,但我必做的事情就是陪女兒玩。玩顏料、玩扭扭車、玩橡皮泥、玩紙頭或者看繪本,甚至一起吃吃小餅干聊聊天也覺得很有趣。晚上女兒洗好澡睡覺前,我也總會陪她再游戲一會。到臨睡時她總會要求我講一個故事或者唱歌給她聽,摟著我的脖子入睡。這樣的感覺我很享受,雖然我的工作只能放到她熟睡后做、造成我每天入睡時間都在11點左右,但是我也不后悔每天花幾小時陪她一起說話、游戲。09年參加了心理學教授曹子方老師的報告,內容就是0-3歲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她就說到“幼兒3歲前不能離開父母,不能把孩子以任何借口扔掉。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情感?!辈芙處熯€舉了不少例子告訴我們早期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獲益匪淺。況且我相信,你現(xiàn)在怎么對她,她今后也會怎樣回報你。
這是我在女兒成長中的小心得,但在其他方面也還有讓我頭痛不解的困惑,需要我繼續(xù)尋找有效的方法,和女兒共同成長。
家長——與孩子共享成長快樂的伙伴
兒子的出生,給我們溫馨的小家?guī)砹藷o限樂趣。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這種樂趣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總讓我們感動不已,如:兒子多年被評為學校的“道德實踐小明星”、“三好學生”;代表學校參加了嘉興市的少代會;20多篇文章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順利通過了電子琴的10級考試;擁有的博客“響丁丁”時常位居學?!巴脑贰鼻傲校黄胶娨暸_“佳音有約”曾以《在感動中感動》為主題對兒子作了專題報道等。如今,兒子已是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了,一路走來,我們共同分享著他成長的快樂,同時,更收獲著為人父母的欣慰與自豪。點點滴滴,似乎一下子很難言表,只能略說一二。
一.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懂得回報,這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為此,我們首先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榜樣行為來影響孩子,如適時地給父母買件衣服,父母生病時悉心照顧,和孩子一起買了水果看望等,讓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親情,學會照顧,學會感恩。所以,在兒子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
從小到大,媽媽在我身上付出得真是太多太多,那么,我們該怎么回報呢?媽媽生病了,爸爸又出差了,我想,我是家里的男子漢呀,于是,我就先把曬在外面的衣服收進來疊整齊,然后走到床前,輕輕地給媽媽敲敲背,捏捏腰,揉揉肩,還不時地問媽媽:“現(xiàn)在好多了嗎?”“媽媽,您還需要點什么?”這樣,媽媽的病好得可快了!
有時,我的調皮會惹媽媽生氣,但是,我會用寫短信的辦法和媽媽道歉、交流、;在母親節(jié)到來時,我會親親我的媽媽,向她說:“母親節(jié)快樂,媽媽,您辛苦了!”;在教師節(jié)到來時,我又會對媽媽說:“媽媽,教師節(jié)快樂,您可要注意身體?。 痹趮寢屵^生日時,我會親手給媽媽做一張賀卡,寫上我對媽媽的祝福;我還給媽媽洗過腳呢。我知道,我為媽媽做的事情還很小、很少,但媽媽說:“我是個會感恩的孩子,感恩的孩子最可愛!”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做懂得感恩的孩子吧,這樣,世界會更精彩!
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兒子雖然皮膚黑了點,但是,他會關心人,會照顧人,包括學校的同學、老師,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他,夸他是個可愛的孩子。由附小出刊的《英雄教育》第23期上對兒子進行了專門的報道——《真正的孩子“響丁丁”》。06年5月的“母親節(jié)”,平湖電視臺“佳音有約”還以“因為感動所以感動”為主題,專門為兒子拍攝了一個專題片進行了播放。二.環(huán)境營造——讓孩子學會讀書
“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愛看書的孩子可以獲取無窮的知識和智慧。為此,我們努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看書氛圍,一方面,在家庭中為孩子開辟書櫥,并借助生日等時機把書當作最好的禮物贈予孩子,另一方面,晚上或雙休日,盡可能地自己也看書,讓孩子在良好的看書氛圍中喜歡看書。同時,與孩子經(jīng)常性地逛書店,讓書店成為孩子向往的地方。如今,孩子已深深地喜歡看書,臨睡前是一定要看會書的,出去走親戚也時常會帶上一本書,甚至上衛(wèi)生間也手捧一本書。07年4月,我們非常榮幸地被平師附小評為“書香型”家庭,相關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在學校展出,當然,這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激勵,從這以后,孩子看書的熱情更加高漲了,知識面和表達能力也就日趨提升。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兒子已有20多篇文章在全國各級刊物上發(fā)表,其中的一片文章還獲得了全國“安徒生童話杯”一等獎的好成績。
三.賞識鼓勵——讓孩子學會奮進
孩子需要賞識,他們的人格需要尊重
育兒心得:孩子,快樂地成長吧!
育兒心得:孩子,快樂地成長吧!
引導孩子成長,這里面的藝術太有意思了。我深感“拿捏”角色中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意境。然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而美好童年的標志就是快樂、自由!
在快樂的前提下,孩子會積極地廣泛思考,主動了解世界,會更容易接收訊息與知識。今天的幾項活動讓我發(fā)現(xiàn)了并證實了這個秘密。
談話不離開心話題。在接孩子放學時,我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好玩嗎?有什么有趣的事?女兒牽著我的手一蹦一跳地,非常驚喜地說:媽媽,小學的數(shù)學果然簡單?。ㄓ變簣@時,老師曾多次善意地當著孩子的面對家長說她數(shù)學不太好,給她心理產(chǎn)生了很大的陰影。今天終于釋然!)還有今天我當值日生了,我擦了欄桿和墻壁,很好玩!還有我們學了保健操了,我覺得我做得最認真……聽到這樣的回答,何止是女兒開心?
陪孩子去玩是件重要工作。晚餐過后,按計劃,孩子要寫好日記和計劃才能出去玩。在此,我強調了玩的重要性:寶貝兒,快點把計劃和日記寫好吧,簡單一點好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多玩一會兒了!
能多玩,誰不喜歡?她速度確實快了,但絕對是簡單而不草率。我想這也許有兩個原因:一是她目標明確,所以思路就清晰;二是她完全認識到寫計劃和日記是她自己的事不能草率。
認識大自然是件快樂的事。傍晚女兒在戶外玩滑輪,遇到一堆沙土,我鼓勵她把鞋脫了,好好去玩。女兒高興壞了,用小手又是畫又是抓,又是堆又是砌,又是挖又是拍。在抓的過程她發(fā)現(xiàn)兩處沙子的感覺不一樣,一種是顆粒狀的,抓得越緊越要漏下來;而另一種是綿綿的。孩子從中了解到了沙子與水泥的感官區(qū)別,以及各自的用途。
讓快樂自始至終。晚上入睡前我用滑稽搞笑的方式編輯故事,把“sweater、boots、hat、scarf、sunglasses、cape、mask”等單詞串聯(lián)起來,女兒聽得很有趣,不僅完全明白這些詞所指的意思還調動了她的學習興趣。為了保持她的學習興趣,在她央求我繼續(xù)講一遍時我拒絕了,讓她期待明天再聽吧。
比賽。孩子總是喜歡比賽中獲勝的快樂。于是我在讀書時間和她“比賽”睡最先能將一段國學經(jīng)典背下來,猜出一段英文視頻所表達的正確意思;意在提高她動手能力與做事效率時,比賽誰最先把衣服洗好、把房間整理得最干凈整齊,最先洗漱好,最先吃好飯等等,整個過程快樂有趣。女兒總在“獲勝”中建立自信,增強了時間觀念。
孩子的童年何其短,給孩子一個快樂、自由、有趣的童年太有必要,而這挑戰(zhàn)的是父母的智慧。與孩子一起成長,真的,很快樂!
育兒心得:讓孩子快樂地成長
育兒心得:讓孩子快樂地成長
非常欣喜地看到,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她知道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她的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強,還漸漸學會了忍耐、堅持等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我知道,她能有這樣的進步,歸功于老師們不厭其煩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也得益于我和她一起每天溫習幼兒園學到的知識。每天孩子放學后,正好我也下班了,于是,我和她一起做游戲,溫習她當天學過的東西。由她當老師,我當小朋友,她要求我做好,我于是正襟危坐,很認真的樣子。蓉蓉站在前面,學著孫老師或是王老師的樣子,教我背兒歌或是繞口令。我最喜歡她背繞口令《虎和兔》,既節(jié)奏緊湊又抑揚頓措。她還會給我講算術,學著孫老師的樣子說:小朋友,告訴我,3添2是多少。我的回答必須是她在幼兒園學到的那種回答方式:孫老師,我告訴您,3添2是5。
就這樣,我們每天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復習了她當天學到的東西(唱歌、畫畫、游戲、娃娃家等),使她能夠溫故而知新。同時,在各種角色扮演中,她感受到了無比的快樂和自豪,學的也會更加起勁。
我想,每個家長都有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方法,我很樂意向大家共享,讓我們的孩子在家長、老師的教育和輔導中快樂地成長。
育兒心得:開心快樂伴孩子成長
育兒心得:開心快樂伴孩子成長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和所有有的母親一樣,用愛心、真心撫育女兒健康、開心、快樂成長。養(yǎng)育小孩真是漫長又艱巨的工程。我從胎教—閱讀—放手—溝通—旅游五個方面淺談自己的育兒心得:
音樂——兒童啟蒙教育、開發(fā)智力。
從懷孕初期,我就開始音樂胎教。孩子出生后,更是每天堅持陪她聽鋼琴曲、輕音樂、兒童曲等。四個月時,她會無意識的發(fā)出“媽媽”的聲音;5個月時,買了CD唐詩30首,每天反復播放一首給她聽?!肮Ψ虿回撚行娜恕?,一周歲多時,有次喂她吃飯,她竟然說了一句“粒粒皆辛苦”,我非常驚喜,可見她聽的唐詩,無意識就記住了,長期堅持的胎教、早教終于換來可喜的回報。
閱讀——兒童博覽群書、豐富精彩。
自從孩子會有意識地喊媽媽的時候,就開始教她認漢字,慢慢能用簡單的句子和我說話,我就有意識地教她背一些簡單的古詩。每次聽她哇哇背唐詩,看著她快樂驕傲的神情,我暗自欣喜,便及時表揚鼓勵她。晚上入睡前,我用精彩的故事伴她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三周歲,當她學會300漢字,慢慢有了閱讀的能力.就經(jīng)常帶她去書城,她看到琳瑯滿目的書籍,歡喜地去尋找自己喜愛的圖畫書,全神貫注地開始閱讀,每次都流連忘返。從此養(yǎng)成每天閱讀、寫作的良好習慣: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記錄每天覺得開心、有趣的事;二年級開始寫作文,也比較簡單,只要語句通順,沒錯別字就好。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寫作水平漸漸有所提高。隨著年齡、學識的增長,閱讀量逐日遞增,寫作與日俱長。閱讀多多益善,受益終生。
放手——兒童自由自在、鍛煉獨立。
有句名言:孩子箍得太緊反而是一種傷害。平時多讓孩子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樣孩子才會更懂事,更體貼,更懂得關心長輩。3周歲時訓練她自己穿衣和鞋子,但對她來說有點費勁費時,不想動手,就叫我來穿,我就鼓勵她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上一年級了,讓她自己整理書包、文具用品等,剛開始不是很整齊整潔,過了兩月就很棒了。隨著自理能力的增強,安全意識也逐漸提高,試著讓她獨自上學。剛開始,難免會擔心、牽掛,悄悄跟在身后,用余光目送她安全到校。二年級開始便能獨自上學、放學。鍛煉她獨立自主的能力,學會放手,何嘗不是另一種母愛呢?
溝通——兒童開心交流、開發(fā)情商。
一個人20%來自天才,80%來自溝通交流。因我電力工作繁忙,孩子幼兒時期都由保姆帶,沒有很好的親子溝通。上一年級了,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之間有些不融洽,女兒回家沒有及時和我談自己的心事,于是我意識到因自己的疏忽而導致女兒悶悶不樂。自那以后,無論多忙,我每天都會騰出時間和女兒交流,我和她一起分享在校發(fā)生的趣事、一起面對不開心的事情、分析原因、解決矛盾。四年級了,女孩兒閱讀能力更強,組織能力、同學間的溝通交流也與日俱增,每天保持愉悅心情。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我尊重她的隱私。
旅游——兒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學得開心,玩得更精彩。學中玩,玩中學。并用相機記錄孩子難忘的美好瞬間、存入電腦,經(jīng)常給孩子看看、成為永恒的開心回憶。同時寫寫游記,增加作文題材、進一步鍛煉文筆。
時光飛速如電。昨天,她還是小不點兒,淚眼汪汪地牽著我的衣襟;今天,像小雛鷹一樣翱翔在藍天!培養(yǎng)一個孩子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一次辛苦付出,都有可喜的回報。最后,愿我們的家長要做一個學習型的家長,為了孩子健康、開心、快樂,要不斷學習,積極與學校老師配合,共創(chuàng)孩子美好未來。
我與兒子共成長心得
我與兒子共成長心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優(yōu)劣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yǎng)”。
說句實在話,在兒子還在他母親的腹中的時候,我多次在我的大腦中描摹過他的模樣,剛出生時的,幼兒時的,少年時的,青年時的......在他的身上,寄托著我的希望。
再說句實話,兒子出生時,除了興奮與高興,其實我也是一個還沒成熟的孩子,剛剛走上工作崗位,許多東西都要學習。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這些年,我對兒子的教育從未放松過,即使現(xiàn)在,他成為了一個大學生,這種教育也未停止過。
從兒子呱呱墜地到現(xiàn)在長成一個二十幾歲的優(yōu)秀的大學生,我只能這么說,我教育兒子成長,兒子也讓我成長,我們爺倆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他由一個嬰兒長成青年,我從一個新手的爸爸長成今天的兒子口中的老爸。個中酸甜苦辣,只有過來人才能真正理解個中滋味。
兒子的教育,可以說是從胎兒時就開始了,聽音樂什么的,不過也沒見他和別的孩子有什么明顯不同的地方。至于那些教育孩子成材的書籍也是兒子未出生就開始研究的,沒辦法,誰讓咱手生,第一次當爸爸,做家長,沒經(jīng)驗呢。
如果讓我說一說兒子二十多年的成長中,我有什么好的方法手段談不上,但也是有一些可以談一談的。
第一句,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要重視早教,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機。小孩一出生,就在學習,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如何教育好自己孩子,既是對家長品行的檢驗,也是對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更是為社會做好樹德樹人的工程添磚加瓦。
對子女從小就培養(yǎng)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以避免陷入因少知而迷、因不知而盲、因無知而亂的困境。
孩子的教育是從他有自我意識就要開始的,而且是隨時隨地的有目的的教育。不要小時候,覺得孩子還小,說點錯話,做點錯事,都以小來解釋。這樣,等孩子到了十幾歲,再去教育,孩子的許多本性已經(jīng)形成,教育就顯得晚了。
第二句,要想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教育就不再是單純的知識上的教育,而是涉及到做人的方方面面。這個我想,咱們現(xiàn)在的許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一次考試,孩子成績下降個幾名,那家長可能會覺得天都塌了半邊。其實,對一個孩子來說,優(yōu)秀的品質、良好的習慣、過硬的能力更重要!因為這些才是孩子將來在社會的立足之本!走向社會時,誰還看你上學時學習好不好,誰還用你上學時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價你工作做的好與壞,你成就的高與低呢?
從兒子呀呀學語開始,我每天至少要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那時說交流這個詞雖然有些早,但我的確是在和兒子交流。及至到兒子稍大一些懂事了,上學了,這個習慣都沒改變過。這樣的交流,拉近了兒子與我的距離,也是教育兒子的一個方式方法。
兒子也有叛逆的時候,讓我們接受不了。這個時候,就多方想辦法,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想一些策略,說與兒子斗智斗勇也不為過,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在我們父子的嘮嗑中解決了。所以,我覺得要想讓孩子能夠接受家長的教育,保持與孩子的近距離是首要的,因為親情的力量是巨大的!讓自己成長起來也很重要,畢竟教育不是單方面的,你的教育,他得聽才成!與兒子的PK中,我學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方法,現(xiàn)在則用在了我的教育中,也算是我的收獲吧。
家長要做好子女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強調家長的言傳身教。因為“其身正不令隨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子女能不能正常、健康的成長為社會有用的人才,父母負有重大責任。家長必須“一日而三省吾身”,時時刻刻反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以自身良好的品行影響家人,從而影響孩子、教育孩子,使其健康成長。能夠把得到的道德修養(yǎng)和知識付諸行動,在實際生活中身體力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力戒言過其實。
比如說兒子一些習慣的養(yǎng)成吧??赡苁且驗槁殬I(yè)的原因,平日里我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愛人是一個非常愛清潔的人,我也教育兒子要清潔,可我自己有時因為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有時亂扔東西的習慣,兒子小的時候,就總是盯著我,用他那童稚的聲音,說我亂放東西。為了兒子,我努力改掉了二十幾年的壞毛病。
所以,這些年里,孩子就是我的一面鏡子,讓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為兒子眼中的反面教材。
這里,與其說我在教育兒子成長,莫不如說,兒子也教育我成長,我們共同成長!
現(xiàn)在有不少家庭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績,父母問孩子最多的是“作業(yè)寫了嗎?”,“考了多少分?”,“排第幾名”?,“上補習班去!”,卻放松了對孩子生活能力、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和鍛煉。教育孩子,要引導優(yōu)秀品格,樹立遠大志向,培養(yǎng)突出才華,鼓舞堅強勇氣,克服不良缺點,缺一不可,既要積累學識,又要以真善美情操滋養(yǎng)。
在這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長,有德無才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才無德是廢品。
所以,我始終把修身立志作為自己價值追求。在以思想的教育為主的條件下,我以自身的行為引導孩子的行為,力求讓他往有道德情操高尚路上前進。與此同時,我還對他進行遠大理想教育,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志當存高遠,慕先賢”,“人若無志,非人也”。樹立遠大的志向,自強自立,這樣才能適應任何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立于不敗之地。
當然,孩子固然需要引導,但不可太過功利,尊重孩子的個性,我們應該順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長。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長。和兒子一路走來,一起成長的路上,兒子鞭策著我,我引導著兒子,其實也挺快樂、幸福、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