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小班幼兒主動改正錯誤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幼兒園教師怎樣備課 幼兒園孔融讓梨說課稿倔強、要強是目前許多幼兒的一大特點。永翰小朋友便是其中的一員。在家的永翰犯了錯誤,任憑家長怎樣批評,他也不會改嘴、道歉。在園的他則行為自由、不聽指揮,犯了錯誤任憑你怎樣招呼“永翰,你過來?!彼枷駴]聽見似的,根本不理睬。這么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表現(xiàn),確實讓我們很著急。多次與家長交談,家長也是頻頻搖頭,連聲感嘆“哎呀!沒辦法!”。但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對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一些反思。
那天起床后,我正努力地幫孩子們穿衣服。只聽見遠處傳來“哇”的一聲,我問聲望去:一雙鋒利的小虎爪正在業(yè)超面前晃來晃去。我大叫一聲“永翰,你過來!”他轉頭縮了縮手,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似乎沒有想過來的意思。“永翰,你快過來!我要數數了1、2、3……”他還是一動不動。(此時,我正在幫助幼兒穿衣服)見到此狀,我火冒三丈的走過去看了看業(yè)超的臉。見問題不大便轉身嚴厲批評到“永翰,我叫你聽見沒有?你撓業(yè)超干什么?這樣做對嗎?向他道歉……”他還是沒有反應。我心想:這可怎么辦呢?難道這么小的孩子就什么話也聽不進去?誰也管不了?要不硬的不行來點軟的?于是,我一轉話鋒趴到永翰的耳邊小聲地說:“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剛才撓人是不對的,應該向別人道歉,改正錯誤就是好孩子,老師才喜歡?!彼坪躏h了我一眼,表情還是有點不自然。過了一會兒,永翰果然轉過頭來說了一句“對不起”,雖然聲音很小,但我覺得這是他的一次大轉變,同時也是我教育思想的一次大轉變。激動的我,緊緊地把他抱在懷里。YJs21.coM
事后,我認真想了想自己在面對幼兒犯錯時的一些教育方法的確有問題。通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教師在幼兒犯錯時,不能一味的質問“這樣做對嗎?”“你為什么要這樣做?”等等,而應該轉變觀念,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讓幼兒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是非對錯的主觀判斷,這樣有利于幼兒主動改正錯誤。特別是小班的幼兒,他們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比較差,作為教師應該多告訴他們一些為人處事的正確方法而不要一味的批評指責。其次,教師在批評教育幼兒的時候,要盡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也給孩子留點面子,不要當著全班幼兒的面兒,大聲指責、批評,可以適當地采用“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的方式來解決,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會更好!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讓孩子正確面對錯誤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讓孩子正確面對錯誤”,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開學沒幾天,我就發(fā)現(xiàn)假期中剛油漆過的墻壁,剛買的桌子椅子上,就留下了各種鉛筆,油畫棒,畫上去的斑痕。
我多次苦口婆心地對孩子們說了多次:“不要在桌子上,墻上亂寫亂畫,誰如果再亂寫,亂畫,到處亂貼畫,老師就讓他擦干凈”等等。
盡管這樣,斑斑點點的印子還是日漸增多。
一次教學活動課上,我給小朋友們講《小狐貍找朋友》。
突然,周照杰小朋友說:“狐貍不應該到處亂涂亂畫”我靈機一動,這正是教育孩子不亂寫,亂畫題材嗎?于是,追問道:“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跟狐貍做朋友”
“因為狐貍在它們家門口亂寫亂畫,朋友們就不喜歡它了”
“那小朋友們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沒有這些涂上去的臟東西呢?”
小朋友都站起來去找,一會兒,紛紛跑來說:“老師墻上有,桌子上有”
“有那麼多臟東西,我們想個辦法,把那些臟東西去掉吧”
“老師用毛巾擦,再蘸點洗潔精’
于是,我給了每個小朋友一塊抹布,他們都認真的擦著,擦著。
可是只有磁瓦上的能擦干凈,墻上桌子上擦不干凈。
老師:“幫我們想個辦法吧”
我告訴小朋友們:“這些是擦不干凈的,只能用油漆,涂料重新刷了,而且這些油漆,涂料有毒,只能等到放假才能刷了”
小朋友們聽了都紛紛表示,一定不能在墻上亂寫亂畫了。
不知道本文“讓孩子正確面對錯誤”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教隨筆:這樣糾正孩子的錯誤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能僅用批評的方法,有時候,換一種口語,也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們在做游戲時總是很淘氣,特別是小男孩,一會兒追逐打鬧,一會兒滿地亂爬,真實叫人頭疼。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我都會苦口婆心勸說它們:“快起來,爬在地上會弄臟衣服的,多不講衛(wèi)生呀?!焙⒆觽兙蜁磺樵傅恼酒饋恚梦也蛔⒁?,又舊態(tài)重現(xiàn)。哎,真拿它們沒辦法。
今天下午戶外活動時間,我?guī)Ш⒆觽兺妗柏堊嚼鲜蟆钡挠螒?,剛分配完角色,一轉身,佳偉、凡森、希平等,幾個淘氣的孩子,又趴在地上了,我剛想制止,又轉念一想,笑著對“小老鼠”們說:“小老鼠”們,你們看,你們的洞有這么多口子,小貓來了不費勁就會把你們全吃掉的,你們還不趕緊聯(lián)合起來把洞補好。”這一招還真靈,我剛說完,趴在地上的小朋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給孩子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
我們班的韜韜,是個內向、安靜的小男孩,一直在班里表現(xiàn)不錯,樂于和小朋友玩耍,還經常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活,老師經常表揚他。一天下午入園時,他媽媽把我叫到外面,悄悄地對我說:“今天中午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韜韜把幼兒園里的拼圖帶回家了。問他為什么,他說是自己很喜歡,想玩一玩再給老師拿回來?!蔽衣犕旰艹泽@,又一想他畢竟是個孩子,因為喜歡偷偷帶回家,而且能想著再帶回來,說明他還是知道對錯的,應該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
韜韜的媽媽走之后,我便偷偷的觀察他。他似乎覺察到他媽媽對老師說了,知道了他偷拿拼圖的事,所以他也在觀察老師。我假裝沒有看見他,不去理會他。他發(fā)覺老師的注意力沒在他身上,便小心翼翼的把拼圖從口袋里掏出來,悄悄地放回原來的盒子里,一邊放還一邊觀察著老師,放完了如釋重負一般,長出了一口氣,神情輕松地玩起來。下午,我便臨時調整,讓小朋友玩拼圖,大家都玩得很開心,韜韜也一樣?;顒咏Y束后,趁機對小朋友進行了愛護班里的玩具、物品的教育,特別講了沒有老師的允許,幼兒園的東西不能帶回家,韜韜的小臉都紅了。這以后,我沒有把這件事在班里再提過,他也沒有再犯過這樣的錯誤。
這件事對我感觸很深,我很慶幸自己能這樣處理,保護了小孩子脆落的自尊心。也許,我把這件事當做一個典型,在班里對他嚴厲的批評,讓他、讓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心生畏懼,也能達到不再犯類似錯誤的目的,可他以后就要活在其他孩子鄙視的目光里,“小偷”的嘲笑聲里,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快樂了。
孩子小,自控力不高,只要他能認識到錯誤,我們就要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這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正確應對幼兒的語言錯誤
-->
由于受發(fā)展水平和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幼兒在語言學習的起始階段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對于這些錯誤,教師的要求不應過于嚴格和;刻’而應以保護幼兒語言學習的積極性為主。當然,這并不是讓教師采取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而是要求教師在仔細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在一El生活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逐漸減少錯誤的發(fā)生,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一、語音的錯誤及應對措施
幼兒發(fā)音具有多變性,連構音異常在不同的情況下發(fā)音也不同。例如說“很短”時發(fā)得很好,但是說“弟弟”時則發(fā)音不清。也就是說,其錯誤的類型會受到不同語音的組合或是不同語詞內容結構的影響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一般而言,歪曲音的情形比較一致,也就是說幼兒可能一直是以那種方式發(fā)那個音,而省略音和替代音則缺乏一致性。
一個人在學習語言的長期過程中,為什么無法學得標準語音,其中真正的原因不易探知。一般認為,構音異常的原因相當復雜,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如構音器官、智能發(fā)展,或心理上的問題如人格特征和情緒情感,還有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如不良的學習對象給予的影響等。
3~6歲的幼兒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全部語音。對于幼兒的語音學習,教師應該堅持給他們提供正確的語音榜樣,讓幼兒在語言學習E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教師的語言是幼兒學習的范式,良好音質、清楚不急躁的構音,最適合幼兒模仿。其次,給幼兒多提供練習發(fā)音的機會,包括聽音練習和發(fā)音練習。聽音練習主要向幼兒提供正確的發(fā)音樣板,讓幼兒利用聽覺對正確語音產生印象并形成記憶而固化下來。聽音練習有音像聽音、教師示范聽音、幼兒榜樣聽音等不同的練習形式。發(fā)音練習則是讓幼兒練習說話,進行正確的發(fā)音。練習的方式有活動教學練習、游戲練習、日常生活練習、專門練習等不同形式。如教師和幼兒的口語交談、講故事、念兒歌、猜謎語、練習繞口令等不同途徑都能練習口語的發(fā)音能力。最后,隨機糾正幼兒的錯誤發(fā)音。如果幼兒的語音錯誤是由于智能因素而引起的,教師糾正錯誤的空間可能比正常智能的幼兒要小。但與正常幼兒一樣,教師可以從環(huán)境、語音示范等方面努力來減少此類錯誤。當幼兒和自己說話的時候,教師應看著他,顯示出教師對他所說的內容很感興趣,讓幼兒覺得他有充裕的時間把話說清楚。如果幼兒的語音出現(xiàn)了錯誤可以根據情況立即糾正,但是不主張連續(xù)糾正,而應通過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場景反復糾正。
二、詞匯的錯誤及應對措施
幼兒的詞匯量幾乎每年增長一倍。據國內外相關研究統(tǒng)計,3歲幼兒的詞匯量為1000~1100個,4歲時達到1600~2000個,5歲時為2200~3000個,6歲時可以達到3000~4000個。盡管其中存在個體差異,但是總的來說幼兒期是人生詞匯量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幼兒對詞匯的錯誤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受認知水平影響引起詞匯的縮小和擴張,二是缺乏對詞匯的深刻理解。
前一種情況中,如幼兒把“狗”理解為自己家的、某種顏色的狗,認為其他狗都不是狗,此為詞匯的縮小。幼兒只把詞匯限定在一定的具體對象上,而不能擴展到其他的事物。與此相反的是,如幼兒把所有四條腿、能跑能跳的動物都稱為“狗”,此為詞匯的擴張。不管是詞匯的擴張還是詞匯的縮小,都反映了幼兒思維的狹隘性。后一種情況,幼兒會把“活潑”和“熱鬧”等同,把“狡猾”和“聰明”混用,把“新鮮”和“新奇”混淆,這些詞匯或許是因為某個音的相似,或許是因為體現(xiàn)的事物性質類似而導致幼兒把它們混為一談。
面對幼兒的詞匯錯誤,教師首先應該相信幼兒有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當幼兒從直覺行動思維發(fā)展到具體形象思維直至抽象邏輯思維時,隨著生活范圍擴大、生活經驗增加,幼兒的語言在量的積累過程中也在實現(xiàn)質的飛躍。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區(qū)分詞匯。不僅要準確得體地為每一種事物命名,還要通過相同、相似事物的對比分析,讓幼兒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形成簍念。如讓幼兒明白貓、狗、老虎等都是動物,布娃娃、積木、海洋球、手槍等竺苧要具。最后,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要把詞匯的深層意義及其運晶竺情境向幼兒闡述清楚,并讓幼兒練習運用詞匯,在反復操練的過程中形成意義和情境、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穩(wěn)固聯(lián)系,減少錯誤發(fā)生的概率?!?/p>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我們需要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分享,而教育筆記可以幫助老師完善教育方法和措施,怎么樣寫出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篇一】
這天活動課后,孩子們陸續(xù)的上廁所小便,忽聽一陣吆喝聲:“老師,夢鑫的牙快要掉了”,“老師她的牙只剩下一小塊”。我快速跑進廁所,見一群孩子圍著夢鑫,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看到夢鑫的眼淚快要流出來,很害怕的樣貌,我安慰她說:“夢鑫別害怕,不要緊,過幾天就會長出個新牙的”。應對這狀況,我腦海中有一種想法:此刻大班的孩子已到了換牙的年齡,盡管中班時接觸過膚淺的牙知識,但有些孩子對換牙現(xiàn)象還是有些恐懼,很有必要大家再一齊學習。
我就和孩子開始互動起來:“平時老師經常見有些孩子的牙變黑,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老師是平時不刷牙造成的?!薄袄蠋熓浅蕴翘嗔恕!薄袄蠋熯€有,奶喝的太多,也會造成牙齒不好,變黑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澳堑粞赖臅r候怎樣辦?”我繼續(xù)問?!暗粞朗且獡Q牙了,我們不要害怕”,“掉的牙叫乳牙,長出的牙叫新牙,也叫恒牙,恒牙才結實?!背龊跷业囊饬希⒆觽儗Q牙也有些了解。我夸獎說:“小朋友明白的還真多?!边@時,我再看夢鑫時,她臉上露出了笑容。
抓住孩子的年齡階段,適時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這節(jié)互動課,增強了孩子們對換牙知識的了解,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緊張害怕了。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篇二】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園里??蓚バ∨笥褏s不一樣別的小伙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僅一只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jié)脫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此刻走路還不是很穩(wěn),語言表達潛力也比較差。對于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隨時帶著他,牽著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fā)現(xiàn)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脫,并不時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說:“老師,我也要去玩?!币痪湓?,讓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個性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說:“偉偉,必須要留意,不要摔倒?!币贿呡p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只“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我的理想,自我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伙伴一樣去玩耍、去游戲、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說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fā)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fā)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游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最后鼓起勇氣,對老師說:“老師,我也要去玩”。老師就應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煉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讓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游戲,都就應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群眾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明白并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幫忙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xiàn)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篇三】
我們班的孩子從入園以來睡覺情況都很好,涵涵小朋友很活潑,很有個性,但每天午睡時都會睜著大眼睛,不肯入睡,嘴里一邊說:“我不想睡覺”。
午睡時間到了,孩子們安靜的躺了下來,一心想玩的涵涵坐了起來,“老師,我想尿尿!”“好,回來之后要馬上睡覺!”過了一會,涵涵怎么還沒有回來,這時才發(fā)現(xiàn)涵涵在洗手間走來走去,“涵涵你在干嘛?”“沒干嘛!”我們回到了寢室,涵涵卻怎么也不肯上床,“老師,我不想睡覺!”我對涵涵說:“睡覺是為了讓小朋友下午時更有精神的玩呀!”不管怎么說,她就是不肯入睡。
一天中午,大部分孩子都睡著了,只見涵涵在床上,不肯躺下,以前用過許多的方法都沒用,我走到她跟前,撫摸著她的頭發(fā)說:“涵涵的頭發(fā)真漂亮,幫你梳個辮子吧!”梳完頭發(fā)之后我們一起來到鏡子前,涵涵看到鏡子中的自己開心地笑了,“涵涵等你睡覺起來我再給你梳一個更漂亮的發(fā)型!”涵涵使勁點了點頭,在短時間里甜甜的睡著了。
之后每天在上床之前涵涵都會說:“老師,我不想睡!”過一會自己又說:“老師,等小朋友起來后你可再給我梳個漂亮的小辮子!”最后都會不知不覺的睡著了,而且睡的很香。
每次起床之后給涵涵梳完頭發(fā)她都會的到鏡子前去照一照,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有時候只需一句話、一個眼神、一件小禮物,還有一個小承諾,都會讓孩子們感到滿足,不要讓午睡成為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們知道睡覺能讓自己的身體長高是一件開心的事。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篇四】
周四,我們班級有個小朋友在快要吃午飯時,跑過來跟我說:“老師,張倩肚子痛。”于是我過去問她:“張倩,肚子哪里痛?痛的厲害嗎?”在確認不是很嚴重的狀況下,我決定讓她先吃飯吧,吃好后還是不舒服再聯(lián)系家長。
飯都沒吃多少,她就不吃了,頭趴在桌子上,飯菜也還都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吃好的已經在玩了。當時我還在吃飯,我想等我吃好去收拾一下吧。但是就在我這么想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她的前面的小朋友放好自我的飯盒后,跑進來問了她幾句,然后把她的桌子上的飯盒拿去放好,還用抹布幫忙擦桌子。當時我就感到一股濃濃的暖意。
我一向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照顧別人。老師不提醒的事情很少會自我去做的??磥硎俏姨凸懒撕⒆?。他們讓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感受著班級里一股股暖意……
糾正孩子錯誤的習慣幼兒園小班教育筆記【篇五】
下午戶外活動時,我和小朋友進行了談話,請小朋友們說說自我中午吃了什么。很多小朋友都用心踴躍的發(fā)言,告訴同伴自己這天吃了肉還吃了青菜。小可卻躲在后面不吱聲,一副欲言又止的樣貌。我裝作看不見,對發(fā)言的小朋友大加贊揚,并告訴他們怪不得他們這么聰明,原先是什么食物都吃的原因。之后告訴他們說:“吃魚會讓小朋友更聰明,天天喝牛奶小朋友的個子會更高?!毙】陕牭竭@兒,擠過來說:“老師,我這天喝了牛奶?!蔽颐念^說:“怪不得你長這么高呢?真棒!那你這天還吃了什么?是魚、是肉還是青菜呢?”小可立刻又不吱聲了。我明白她這天有沒有好好吃飯。我轉過身對其他小朋友們說:“小可明天再來告訴大家除了喝了牛奶還吃了什么,好嗎?”小可使勁兒的點點頭。當天晚上,小可的媽媽給我打來了電話,說小可晚上回來要吃魚了,老師說洋洋吃了魚變得更聰明了,她也要吃,還要打電話告訴老師。我能夠感覺到電話另一頭的人有多么得高興。
有了初步嘗試的成功我更有信心了。我常用談話、游戲、獎勵的方法鼓勵孩子不挑食。平時和家長們進行金點子分享,孩子們吃飯?zhí)羰车默F(xiàn)象還真得到了改善,我也進行了經驗總結:孩子的飲食要定時定量,盡量不讓他們吃過多的零食。增加孩子的運動量,促進孩子的食欲,對幼兒多誘導多鼓勵,使孩子增強進食的信心。家長烹調食物時要注重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逐步糾正孩子的挑食現(xiàn)象,養(yǎng)成好的飲食習慣。
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
我們大班剛開學幾周,我就發(fā)現(xiàn)新的畫報擺出幾天后,封面與內芯就分家了,水彩筆用了幾次,不是少了筆帽就是少了幾支,新的玩具拿出來沒多久也會變得七零八亂的。
盡管我反復強調孩子們要愛惜幼兒園的玩具、學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讓孩子們自己去體會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
于是,玩具損壞了,我收起來了;圖書撕破了,我就收了起來,不再添置新書;彩筆、蠟筆顏色不齊了,我也不提醒了。
一段時間下來,孩子發(fā)現(xiàn)沒有書看了,也沒有玩具了,畫畫時想用的顏色也不齊了,他們就覺得難受了,也開始著急了。
見此,我對孩子們做成了一次教學活動《物品去哪兒了》,讓孩子們自己來討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他們都爭先恐后地講了起來,不用老師多費口舌,孩子們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沒有書看,沒有玩具玩,沒有蠟筆用是他們自己不愛惜的結果。
后來我把新書、玩具、蠟筆都補齊了,孩子們都能很愛惜物品了,班上的新書、玩具、彩筆少掉的情況也減少了很多。
總結:對于大班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單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我們當老師只要運用適當的方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讓孩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錯誤效果會更好,切忌以教師為中心,讓幼兒無條件地服從。
換種方式讓孩子認識錯誤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是美術課,在活動前我對幼兒說要注意衛(wèi)生,不要在桌子上畫畫。
活動結束后我把幼兒的美術作品收集起來,這是魏世玲跑過來告訴我:“老師,你看這個桌子上有彩筆畫”。
我一看,可不是桌子被畫的五顏六色。
這時已有幾個孩子圍過來,他們一邊用眼觀察我的表情,一邊說“不是我畫的”,以前我遇到這種事情,總是把孩子狠狠地批評一頓。
今天也許是因為孩子們小心翼翼的眼神,我改變了主意,而是笑著說“畫的真棒”是誰畫的呀?“我”陽陽自豪的說,我引導孩子們一起看那副畫:太陽、小鳥、花。
這時偉豪小聲說:“老師你不是說桌子上不能畫畫嗎”?“對呀”!我假裝醒悟的說:“畫的不錯,可惜畫錯地方了”。
這時大家七嘴八舌的說了很多畫在桌子上的缺點,最后偉豪和陽陽一起找來了抹布,大家認真的擦起桌子來,邊擦還邊說:老師我們以后再也不在桌子上畫畫!現(xiàn)在我班的孩子每次美術課都很注意衛(wèi)生,并且都把自己畫的畫交給我,我把它們放到活動角中,以此來激勵幼兒。
怎樣讓孩子上幼兒園不哭
三歲的小寶寶們入園一周了。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這一步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戰(zhàn)爭。走進幼兒園,你會感受到此起彼伏的哭潮??蕹敝?,接下來這一個月還將面臨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教學活動,游戲交友等行為習慣及至生病等種種情況。
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玩得都很開心,但是第一天開始上幼兒園,便沒有了爸爸媽媽的陪伴了,他們覺得十分害怕,不安全,所以從爸爸媽媽離開幼兒園那一刻起,就開始不停地哭,這樣的情景短則一個星期,長則一個月有余,對這種小朋友,我們首先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玩一些玩具,告訴他幼兒園可以認識新的朋友,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告訴他爸爸媽媽來接他的具體時間,其次,多抱抱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增加他的安全感,如果說理,轉移注意力都對此類孩子不起作用,我們會適當使用冷處理法,給他一些玩具讓他自己去玩,當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活動時,會吸引他參加并給予一定的關注。
2---3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家長要理解孩子這種反應,孩子白天在幼兒園哭的太多,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讓他喝一些淡鹽水補充體力,還要讓孩子早睡早起,睡足9---10個小時。
一種小朋友又哭又鬧,還把幼兒園的玩具扔得亂七八糟,吃飯的時候故意把飯菜弄在衣服和桌子上,打人咬人,在地上打滾,時不時地開門就要玩外跑,這類小朋友性格比較外向,個別的比較暴躁,他們喜歡把不高興發(fā)泄在外界環(huán)境上面,對這類小朋友,我們主要以講道理為主,讓小朋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注意多給他愛的關懷,還會適當地對他的進步進行一些獎勵,像語言上的表揚和物質上的小紅花等等。
小朋友好奇心重,在幼兒園看到很多家里沒有的東西,立刻產生了興趣,去幼兒園的前幾天很高興,不哭不鬧,也不嚷著叫爸爸媽媽來接,但是過了幾天,當他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環(huán)境,知道自己要每天重復時,就會厭煩,開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滿,這類小朋友懷有對新環(huán)境的向往心態(tài),他們性格大多活潑開朗,喜歡刺激的事物。利用他們送我好奇心,我們會多介紹在幼兒園里他還不知道的事物,比如我們會帶他去別的班級看看,告訴他哥哥姐姐們都在做什么,轉移他的視線,也是很好的方法,小朋友看到新鮮的事物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發(fā)生的事,如果寶寶對幼兒園生活沒興趣了,想回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家長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讓孩子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起一個間接情感寄托的作用,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環(huán)境和老師伙伴初期起到熟悉,溫暖的情感安慰作用。
老師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家很開朗的,什么都說,什么都樂意去做,但是我們去發(fā)現(xiàn)他們在幼兒園里不說話,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這類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沒有哭,但是心里卻在默默地流淚,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聊天玩耍,建立感情。讓他消除恐懼感,慢慢熟悉幼兒園生活,從心底盡快信任老師。這類孩子甚至比其他類型的孩子更加需要愛,
比如;當看到孩子情緒不好時,我們可以找一個最可愛最漂亮的毛絨玩具送給他并說;“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讓孩子感覺老師是可以隨時給予他幫助的朋友。在老師試圖打開孩子心扉的同時,家長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交流,讓孩子看到這樣的親切場面,幫助老師和孩子盡快建立感情。
有的小朋友本來在玩玩具,但看到身邊有小朋友在哭,不一會兒,他也會眼淚汪汪,終于忍不住大哭起來,這也正是所謂的“羊群效應”。這類小朋友容易受人影響,碰到這樣的情景,我們會帶他們出去走走,去操場上玩耍,把他和愛哭的小朋友分開一會兒,等他們心情平靜一點兒后,再慢慢告訴他們。幼兒園是美好的地方,他們可以在幼兒園獲得好多新鮮有趣的東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時的不適應。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等幾個形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容易被帶哭的情景創(chuàng)編故事來誘導孩子,通過講故事創(chuàng)編游戲的過程來誘導寶寶愛上幼兒園。
不同的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于老師更多地了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w子盡快適應幼兒園教育。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伶,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fā)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夸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比如老師夸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小會兒,寶寶真棒,不簡單,真勇敢,幼兒園老師真漂亮,幼兒園玩具真多啊!幼兒園有這么多小伙伴啊…
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寶寶。我們要相信孩子的適應力,他們很快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變哭泣為笑臉,并且愛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