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科學教案《茶具》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0-10 幼兒園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在品茶的過程中初步了解茶葉的功效。

2.通過觀賞茶藝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稱,用途和擺放。

3.享受自主設計茶具擺放帶來的樂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基本茶具、茶具擺放圖片、泡茶視頻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茶具有一定的了解,有過喝茶的體驗

活動過程

(一)通過品茶與談話,引起幼兒對茶葉的功效了解

1.教師給幼兒喝茶,幼兒嘗試說出茶葉的功效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杯茶,請小朋友品嘗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請輕輕把杯子放到原來的位置上,并告訴老師你喝到的茶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師提問幼兒從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嘗試讓幼兒自主說出茶葉的功效。

3:教師對于幼兒給出的答案給出補充和總結

師:小朋友說的非常好,我們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長高。還可以讓我們的女生變的越來越漂亮,男生越來越帥氣。

(二)通過觀看視頻,認識茶具并且了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教師第一次播放視頻,幼兒初步感知茶具的作用

⑴師:茶對我們身體有這么多的好處,那小朋友知道要泡出一杯這么香的茶,需要用什么來泡嗎?

⑵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是茶具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段視頻,看看茶藝老師用哪些茶具泡茶的?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它們用來做什么的?

⑶邊播放視頻,教師邊解說

2.教師第二次播放視頻,幼兒能夠說出茶具的名稱和作用

⑴師:視頻中的茶藝老師表演的非常的優(yōu)美,小朋友們想再看一遍嗎?在看視頻的時候要聽清茶具的名字?想一想它們用來做什么的?

⑵幼兒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說出看到的茶具的名稱和用途。

3.教師通過提問、示范和講解,引導幼兒認識茶具的名稱、用途及個別茶具的使用姿勢,

每介紹一個茶具就要相對應的介紹出這個茶具所相對應的使用姿勢。(包括:隨手泡、茶盒、紫砂壺、公道杯、茶杯、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席和茶盤)

(三)自主操作,學會擺放茶具

1.自主設計茶具的擺放,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出示全部的茶具,幼兒挑選出擺放在茶盤里的茶具

師:茶具家族里有許多的茶具寶寶,哪些是可以放在茶盤里面的,哪些是放在茶盤外面的?(出示PPT,讓幼兒邊說出茶具的名稱邊分類)

(2)教師提出任務,幼兒自己嘗試給茶具擺位置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和茶具寶寶交朋友了。小朋友在班級有自己的位置,那茶具寶寶在茶盤上也有自己的位置,讓我們一起給茶具寶寶在茶盤上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吧!看看怎樣擺放又美觀又方便我們泡茶?它們很脆弱要輕拿輕放哦。yjs21.CoM

(3)幼兒自主擺放茶具,教師進行指導。

2.示范正確的擺放,進行統(tǒng)一指導

(1)幼兒分享各自的擺放結果

師:你的茶盤里擺放了哪些茶具寶寶?它們是怎么擺放的?為什么要這樣(引導個別幼兒展示給大家看)

(2)展示正確擺放的圖片,提出要求:a:公道杯、紫砂壺的嘴都不能對著客人,b:紫砂壺不能被擋住;c:公道杯和紫砂杯是好朋友,它們要面對面靠得近一些;d:茶具不能擺放太分散

師:根據(jù)要求小朋友再調整一下吧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回家擺放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瞧一瞧爸爸媽媽是怎么用茶具寶寶來泡的。

活動反思

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幼兒能夠清楚的知道茶壺的作用是接水已經(jīng)倒水,但他們對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并不清楚。在這節(jié)美術活動課中,以茶壺為題,讓幼兒更直觀的了解茶壺,知道他的組成以及作用。

因為班級里有平時倒水的茶壺,我們就直接先觀察班級的茶壺,根據(jù)之前積累的經(jīng)驗,幼兒能夠直接說出茶壺的各個組成部分是由壺嘴、壺蓋、壺身、手柄組成的。以至于這節(jié)課上的很輕松,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范點撥時,因為有實物,便直接拿實物寫生,幼兒作畫時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作畫。在結束環(huán)節(jié),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壺的外貌特征,裝飾的圖案是否完整,運用的色彩是否干凈、漂亮。在創(chuàng)作方面可以轉動紙張,換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畫時,我主要觀察黃**小朋友,因為在這幾次作畫中明顯能夠感受到他不敢畫,有時候明明是會畫卻不敢畫有時還會哭,在跟他家長溝通過后,今天作畫時,他已經(jīng)能夠下筆,并且主動告訴我他畫了一個小巧的茶壺,但在借形想象時,他又不敢畫而且默默的擦眼淚,從他媽媽那里了解到是由于爸爸外出開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于自己不自信,不敢畫。于是我便輕輕走到他身邊跟他說,沒關系,自己畫出來的都是最棒的。他聽了我的鼓勵,便動手畫了幾筆,又說自己不會畫了,我問他你把茶壺變了什么,他回答說不知道。在點評時,我還是以表揚鼓勵的形式表揚了他的作品。讓他知道自己畫的都是最棒的。

幼兒百科:現(xiàn)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文具店》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tǒng)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對文具店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文具實物,幼兒活動手冊一第31頁。

活動重難點:

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們都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介紹自己知道的學習用品。

師幼集體觀察、認識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2、出示學習用品圖片,討論文具應該怎樣分?

3、根據(jù)文具類別,個別幼兒扮演文具店統(tǒng)計員,將學習用品找出來,分類

并圈出來統(tǒng)計并記錄學習用品的情況。

4、教師示范在相應的空格里統(tǒng)計出一種學習用品的數(shù)量。

應區(qū)分汽車、牛奶、皮球、毛巾不屬于學習用品之中。

三、幼兒操作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2、互相交流、檢查,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顒訉哟我逦?,做到層層深入。

幼兒百科:文具包括學生文具以及辦公文具、禮品文具等。現(xiàn)代的釋義應該指辦公室內常用的一些現(xiàn)代文具:簽字筆、水筆、鋼筆、鉛筆、圓珠筆等;以及筆筒等配套用品。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旋轉玩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用各種方法了解旋轉。

2、能大膽嘗試讓紙條旋轉起來的方法。

3、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回家收集會旋轉的玩具。

2、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圖片制成課件。

3、旋轉的玩具若干:旋轉飛機、陀螺、風扇、呼拉圈等。

4、畫有實線的長方形和有圓心的圓片紙片人手一份、剪刀、牙簽、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T:你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旋轉嗎?為什么會旋轉呢?

1、根據(jù)幼兒回答演示課件。

2、這些物品怎么會旋轉起來的?

二、玩能旋轉的玩具,了解玩具的旋轉

T:今天,我們帶來了許多玩具,它能不能旋轉起來?為什么能旋轉起來?

我們來玩一玩,發(fā)現(xiàn)讓它旋轉起來的秘密。

三、小結: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T:你的玩具有沒有旋轉起來,怎么會旋轉起來的?

小結:因為他們都有一個中心點。

四、嘗試操作:我來做旋轉玩具。

1、T:這兒一張長方形的紙條和圓片紙,你能讓它旋轉起來嗎?請你來試一試。

2、幼兒操作

幼兒小結:T:紙條為什么不能旋轉能?請幼兒自由回答并示范給大家看。

3、探索怎樣讓紙條和圓片旋轉起來。

T:紙片上有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你覺得要讓你的紙片旋轉起來,需要什么材料?

教師小結:要讓紙片旋轉起來,首先我們要找到他們的中心點,我會提供給你們剪刀、回形針、牙簽,結合這些材料找到他們的中心點,你的紙片就會旋轉起來。

五、幼兒再次操作。

幼兒經(jīng)驗交流分享:我是怎樣讓紙片旋轉起來的!

六、幼兒自主玩或交換玩:我的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活動建議和延伸:

1、家園共育

家長帶著孩子尋找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物品等積累有關物體旋轉的經(jīng)驗。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主題環(huán)境:提供各種旋轉物體的實物及圖片

展示幼兒手工制作的成品

(2)科學探索區(qū):提供多種能旋轉的玩具:陀螺及各種旋轉玩具

3、活動延伸

手工區(qū):提供畫有實線和中心點的長方形及圓片紙;回形針、小夾子、牙簽等供幼兒活動結束后繼續(xù)操作。

4、日?;顒?/p>

引導幼兒繼續(xù)尋找生活中會旋轉的玩具及物品。

活動反思:

在上本課時,教師應注意準備稍微結實一點的線,不能太細,準備的紐扣要稍微大一些且是2個孔或4個孔的,在用線穿孔時教師應做詳細的指導說明,不然幼兒自制的玩具就沒有辦法轉起來。美術教學過程主要是在教師的啟發(fā)和指導下幼兒積極參與體驗美術的過程,沒有幼兒的主動、熱心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美術課堂教學。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兒童非常喜歡的游戲課,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用自制的會轉的玩具吸引住了幼兒生,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讓孩子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讓孩子產(chǎn)生非常濃厚的嘗試和游戲的欲望,這時教師進行指導教學,讓幼兒在學習基本的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嘗試將自制玩具進行變形、裝飾,使它更有趣味性,讓幼兒在愉悅的心情和環(huán)境中自由地玩耍,在玩耍中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整節(jié)課的評價應該是活動過程的評價,幼兒能積極地參與,快樂地活動著,這就是成功的。

幼兒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體,即是沙、石、泥、樹枝等等的非人工東西,對玩具應作廣義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賣的供人玩的東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聽的和觸摸的東西,都可以叫玩具。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及教學反思


目標預設: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茶葉的特征,樂于運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仔細觀察、記錄茶葉在泡水前后的變化。

3、初步嘗試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重點:

1、能大膽地用語言、身體動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嘗試泡茶。

活動準備:

4個茶葉罐裝好適量的茶葉、小勺4個、透明杯子每人1個、保溫杯16個、集體記錄單1張、錄像《認識茶葉》、音樂、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裝好茶葉的茶葉罐,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

請幼兒從聽、聞、摸等多種感官來猜想罐子里裝的是什么。

(以游戲猜猜的情景引出茶葉,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究的意識。)

2、引導幼兒觀察干茶葉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茶葉的顏色、形狀、硬度、味道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原有記錄總結過程:(觀察、記錄)

從視覺、觸覺、味覺等來感知干茶葉的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干茶葉的理解,并對干茶葉特征進行總節(jié)并記錄。

3、引導幼兒觀察泡水后茶葉的變化幼兒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開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觀察茶葉在杯中的變化,互相交流。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教學反思:

中國的茶文化是我國的代表特色之一,現(xiàn)在正式采茶時節(jié),孩子們對茶的認識不多,這次學習通過看、聞、品,讓孩子對三種茶有了初步的認識,看——看茶葉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狀態(tài)、色澤的變化,聞——茶葉的香味,品——感受幾種茶葉的口味,全面地讓孩子感知了解。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厚,也調動了孩子的基礎經(jīng)驗,看到過爸爸、媽媽喝茶,和今天的學習聯(lián)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對茶的認識。這里將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將對茶的認識的延續(xù),激起他們新的學習的欲望。

幼兒百科:茶是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fā)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無毛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通訊工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現(xiàn)代信息交流的幾種方式。

2、關注生活中的先進科技產(chǎn)品,感知現(xiàn)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豐富多樣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興趣,樂于與他人交流。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通訊工具。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有關通訊工具的圖片2、調查表——我家的通訊工具

活動過程:

一、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家里的通訊工具

大家說一說,你們家里有哪些通訊工具,它們有什么用?

二、欣賞故事,感知幾種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交流方式。

1、教師講述故事,從開始到“啊,太好了,大海的波濤聲!我聽得很清楚。媽媽說?!眴枺郝糜蔚牡谝惶?,豆豆是怎樣讓媽媽聽到大海的聲音的?

2、教師接著講述故事,到“我好象和你們一起看到了日出?!眴?豆豆是怎樣讓媽媽看到豆豆的畫畫的?

3、教師將故事講述到最后問:豆豆是怎樣讓媽媽看到豆豆的城堡的?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現(xiàn)代通訊工具。

1、觀察圖片,說一說有哪些現(xiàn)代通訊工具?它們有什么特點?

2、仔細觀察電話機上的鍵盤,說說:少了什么?請幼兒幫著添畫數(shù)字。

3、觀察畫面上的傳真機和電腦發(fā)送E郵件的直觀圖象,知道這些通訊工具的傳遞特點。

4、啟發(fā)幼兒想一想: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通訊工具?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移動電話、磁卡電話、可視電話,還有傳真機、電腦等,它們都能方便我們與別人聯(lián)系,我們給它們起一個名字:通訊工具。

活動反思:

1、現(xiàn)代社會是飛速發(fā)展的社會,通訊工具時刻伴隨著我們。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認識通訊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設計這節(jié)課,讓孩子們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去感受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本節(jié)課學生積極性高,充分與別的小朋友交流,達到了預設的目標。2、只有個別孩子似乎交流的較少,可能是準備的時間不是很充分,我會在以后的活動中逐步滲透有關通訊方面的知識,讓每個孩子都有所收獲。

幼兒百科:通訊是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報道形式。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文具店》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tǒng)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對文具店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旋轉玩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用各種方法了解旋轉。 2、能大膽嘗試讓紙條旋轉起來的方法。 3、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2020-09-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及教學反思 目標預設: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茶葉的特征,樂于運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仔細觀察、記錄茶葉在泡水前后的變化。 3、初步嘗試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
    2020-11-1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工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與人們的關系。 2.學習正確使用卷筆刀、刨筆器、訂書機、掃帚、簸箕等工具。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
    2020-10-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通訊工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現(xiàn)代信息交流的幾種方式。 2、關注生活中的先進科技產(chǎn)品,感知現(xiàn)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豐富多樣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興趣,樂于與他人交流。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通...
    2020-10-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tǒng)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對文具店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

2020-09-2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用各種方法了解旋轉。 2、能大膽嘗試讓紙條旋轉起來的方法。 3、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2020-09-12 閱讀全文

目標預設: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茶葉的特征,樂于運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仔細觀察、記錄茶葉在泡水前后的變化。 3、初步嘗試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

2020-11-1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與人們的關系。 2.學習正確使用卷筆刀、刨筆器、訂書機、掃帚、簸箕等工具。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

2020-10-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了解現(xiàn)代信息交流的幾種方式。 2、關注生活中的先進科技產(chǎn)品,感知現(xiàn)代信息交流方式的豐富多樣和方便快捷。 3、有操作現(xiàn)代通訊工具的興趣,樂于與他人交流。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通...

2020-10-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