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睡前繪本時間,化解兄妹矛盾沖突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繪本教育筆記 繪本教育教育筆記 幼兒園繪本優(yōu)秀說課稿

昨晚爸爸加班回來晚,我一口氣給娃們講了3本好繪本,有2本都更適合QQ而不是VV,甚至成年人也可以看。

印象深刻而應(yīng)時應(yīng)景的是《南瓜湯》。

故事里三個小伙伴,我講的時候就進行了人物代換,這樣更吸引VV一點。沒想到恰恰符合了故事的本意,還順便給外婆洗了腦。

松鼠被比成我(媽媽),貓被比成QQ,小鴨子被比成VV。

這個故事說明這些問題:

第一,生活的真諦不是平靜而完美的幸福,矛盾沖突是難以避免的;

第二,兄弟姐妹間有沖突不可怕,因為有感情的紐帶在。

這個故事對QQ觸動挺大,看到松鼠和貓焦急地等待、尋找出走的小鴨子,他眼眶里飽含了熱淚,到最后我解讀分析生活/沖突/兄妹感情時,他悄悄地把臉藏起來了。我就學著鄧不利多,假裝對什么別的感興趣,由得他悄悄擦掉眼淚。

晚上回家外婆告狀說QQ今天欺負了妹妹幾次,說他“自私”“怎么這么壞”,看到我沒有撲上去大發(fā)其火,還很不滿。我特意把這個故事念給她聽,希望她能懂得這個道理。她自己沒有和兄弟姐妹好好相處過,我又是獨生女,她了解不了兄弟姐妹間的寶貴感情。

我之后又悄悄和QQ說,你看VV多善良,多大度,一句也沒有提被你欺負了,還是外婆說出來。假設(shè)媽媽回家,妹妹撲過來開門就告狀,我肯定要打你一頓吧?哪還能心平氣和在這兒給你講故事呢。媽媽知道你為什么“欺負”妹妹,有時候擔心她太小,弄壞你的東西,或者不會玩什么東西,就像故事里松鼠和貓覺得鴨子太小,不能負責攪南瓜湯。但你可以教她啊,她慢慢長大,學會越來越多本領(lǐng),你們就能和卡梅利多和卡門一樣,共同面對許多困難。你看很多時候卡門都去救卡梅利多呢!以后你要記住,首先,妹妹是我們親愛的小妹妹,要對她寬容,有哥哥樣,因為她對我們很重要,很寶貴,要是她像小鴨子一樣走丟了,你想,爸爸媽媽要傷心,你也會和故事里的貓那樣,很傷心很難過,后悔都來不及。其次呢,不要像故事里小鴨子回來以后,松鼠和貓做的那樣,無底線地縱容小鴨子,哪怕她把南瓜湯攪得到處都是也不管,哪怕她把鍋子燒糊了也不管,這樣并不好,你可以教妹妹怎么做,有危險就告訴她,有本領(lǐng)就教給她,這樣你們就會相處得越來越好的,也會一起越來越厲害。

我覺得QQ都聽進去了,平時他其實已經(jīng)做得很不錯,但終究還是小孩子脾氣,大人對他沒耐心,他也就對妹妹沒耐心。歸根結(jié)底,還是要盡量控制自己,并且盡量減少老人的干擾。

另外一本《一寸蟲》讓我們3個玩得很開心,用我的小拇指量兄妹倆的小胳膊小腿,量了很多東西。

最后一本是《小房子》,主要是講鄉(xiāng)村城市的變遷,除了環(huán)保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孩子們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城市里每個人急急忙忙來去匆匆,幾乎感受不到在鄉(xiāng)村非常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季變換,人們變得冷漠、貪婪。我引導QQ思考:什么樣的人能像小房子這樣,用心去體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世界的細節(jié)?你更喜歡城市生活還是鄉(xiāng)村生活?未來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媽媽爸爸為什么每天匆匆上班?怎么樣才能過上悠閑、優(yōu)雅、慢節(jié)奏的生活?為了將來能像小房子一樣,從渴望體驗城市生活,到被城市的嘈雜擁擠逼得透不過氣來,到逃離城市,重新回歸清新的有蘋果樹有小雛菊的田園生活,要做到這點,你就需要好好學習,本領(lǐng)越大,越能花更少的時間解決生活的需要,越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希望經(jīng)常做一些這樣的引導,能讓孩子逐漸明白,學習的意義、生活的追求。從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懂得自律,自我要求。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沖突問題?


孩子們之間發(fā)生沖突,若不存在病態(tài)性的以大欺小或者沖突中有槍支刀具等較大危險,原則是大人不應(yīng)干預(yù)和評判,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病態(tài)性指的是一方有嚴重的人格問題,如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會沒有底線的傷害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從中獲得快感。)

為什么不干預(yù)?難道孩子以打架等“錯誤”方式表達情緒,大人不應(yīng)該制止,教會孩子什么是有教養(yǎng)的正確人生觀嗎?那我們就來看看家長干預(yù)會造成什么結(jié)果。

孩子們之間常見這種情況,發(fā)生沖突,情緒能量急劇上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彼此口角甚至扭打和哭鬧。通過這些過程,情緒能量逐漸耗盡,第二天又毫無芥蒂的玩到一塊去了。這就是身體自動釋放創(chuàng)傷的過程,人類如此,動物也如此。童年是自發(fā)體驗各種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地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沖突,嬉笑怒罵,童年百態(tài)。孩子本身對各種體驗沒有評判,全然經(jīng)驗過,就會即不執(zhí)著也不恐懼任何一種狀態(tài),發(fā)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自然界中的動物也會遭遇創(chuàng)傷,比如生命受到威脅、爭斗、失去伴侶等,但少有野生動物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因為它們會在應(yīng)激狀態(tài)過后,通過吼叫,抖動,奔跑等肢體動作自動消耗過多的激素,釋放恐懼憤怒悲傷等能量。只有最聰明的人類才會長期在某個創(chuàng)傷中停留,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人類擁有頭腦,會評判和干預(yù)自然的能量流動,并形成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比如兩個孩子打架,大人發(fā)現(xiàn)后,及時制止并且各自拉回去教育。本來在哭鬧扭打中的孩子,不得不停止肢體動作,忍住抽泣,進入“平靜”狀態(tài),這種平靜不是創(chuàng)傷釋放后的真平靜,而是能量凍結(jié),既創(chuàng)傷的能量卡在體內(nèi)。

第二天兩個孩子相見,因為體內(nèi)凍結(jié)了應(yīng)激能量,見到對方會再次引發(fā)創(chuàng)傷感受,雖然還在一起玩,卻無法如從前一樣親密。所謂心理疾病,就是未釋放的創(chuàng)傷能量長期累積固化而成,也是生理疾病的根本成因。

我們再看看限制性信念如何產(chǎn)生。A父母很嚴厲,回去揍了孩子一頓,警告孩子以后再打架惹事,下場就是挨打、禁止玩游戲等懲罰,后果很嚴重;B父母較溫和,告訴孩子打架這種行為很沒教養(yǎng),讓父母感到為難傷心,以后要學會克制謙讓。

A長大成人后,公司做得很大,有一天發(fā)現(xiàn)合作伙伴有不誠信行為,A內(nèi)心憤怒,但為了大局考慮,選擇忍讓,只是小提醒一下,期望合作伙伴自動改正。后來合作伙伴越來越離譜,嚴重損害公司利益,二人發(fā)生激烈沖突,徹底決裂,公司損傷慘重。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在童年沖突被父母介入的過程中,A潛意識里被寫入這樣的信念:“我若和別人發(fā)生沖突,會遭受更嚴重的懲罰?!边@個信念,導致A無意識的回避沖突,同時引發(fā)更嚴重的沖突,再一次“重溫”童年的創(chuàng)傷感受,無論事業(yè)還是親密關(guān)系,都容易重復(fù)這樣的模式。

再看看B的未來會發(fā)生什么?B長大后果然成為父母期盼的溫文爾雅的人,但常被女友抱怨缺乏男子氣概。有一次女友和別人發(fā)生沖突,分明是對方欺負女友,B卻選擇克制,安慰女友說咱們不跟那些沒素質(zhì)的人計較,為小事發(fā)生沖突不值得。女友感覺很憋屈,抱怨B膽小,不夠愛自己。B解釋說,我不是膽小,本來事情不算大,如果對方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我肯定挺身而出,為你獻出生命都不怕。女友意識上也覺得有道理,但這樣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和男友心里距離越來越遠。

為什么B并不膽小,也不是不夠愛女友,卻經(jīng)常選擇忍讓,不像男人一樣挺身捍衛(wèi)女友的尊嚴呢?因為B的潛意識在童年被植入這樣的信念:“發(fā)生沖突會讓愛自己的人傷心,而忍讓則會使大家都高興。”在這種信念的操控下,一發(fā)生沖突B就選擇忍讓,哪怕實際上讓女友傷心。

潛意識里的限制性信念,像木馬程序一樣,左右人的行為,人被控制卻不自知。我們會用頭腦的各種說法合理化解釋自己的行為,以為自己的行為是理智選擇的結(jié)果,比如B會以為忍讓是有教養(yǎng)的明智選擇。

限制性信念還有一個嚴重漏洞:情況越危急,越執(zhí)著于固有信念。B的女友最終難以忍受他的退縮,要和B分手,結(jié)果B卻變得更加“溫和”,更加回避沖突。有一個女性來訪者說老公要和自己離婚,理由是嫌自己太依賴,事事都要請教老公該怎么辦。老公明確指出再這樣我們就離婚,可來訪者卻變得更加弱小無助,連家里換一桶水都要問老公怎么辦。這就是潛意識信念的運作機制,越危急,越不能轉(zhuǎn)彎。

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能夠解決矛盾,但不是成熟心智的主動選擇,能量始終被阻塞。如果B能意識到自己的制約,哪怕下一次面對沖突依然選擇有教養(yǎng)的,不發(fā)生口角的方式,但能量層面并不堵塞,不會讓女友感到憋氣委屈。

孩子的能量像天然流動的河流,一會平緩,一會湍急,有平流有漩渦,一切本是無常的體驗,但父母長期的評判,會讓無常的能量表達固結(jié)成恒常的心理創(chuàng)傷。孩子的各種生命狀態(tài),難免讓我們已經(jīng)充滿制約的頭腦焦慮不安,若能自己去面對那份不安,不評判干預(yù)孩子,可能再一抬頭,孩子已經(jīng)轉(zhuǎn)換到其它狀態(tài)了。忍不住自嘲:孩子本無事,父母自擾之。

繪本推薦|經(jīng)典的睡前讀本《Goodnight Moon》


繪本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口,通過繪本孩子可以學習科學知識、自然規(guī)律、了解善惡美丑。它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小編帶領(lǐng)大家一起讀一本經(jīng)典的繪本——Goodnight Moon《月亮晚安》。

1947年發(fā)行長踞暢銷書排行榜不同的譯文版本發(fā)行已超過1000萬本被紐約公共圖書館選入「本世紀具有影響力的經(jīng)典書籍之一」

第一次讀這本書,覺得有些幼稚,只適合低齡的小朋友,不過,經(jīng)典的魅力大家不要忽略,仔細閱讀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到底是什么秘密呢,大家可要認真閱讀嘍~

在綠色的大屋子里,有一架電話機,一個紅氣球,還有兩幅畫兒

畫的是什么呢?

the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

and there were three little bears sitting on chairs

一幅畫上,是一只正在跳過月亮的母牛;一幅畫上,是三只坐在椅子上的小熊。

and two little kittens and a pair of mittens

and a little toyhouse and a young mouse

還有兩只小貓,一副手套,一個玩具房子,還有一只小耗子。

and a comb and a brush and a bowl full of mush

and a quiet old lady who was whispering hush

一把梳子,一個刷子,一碗糊糊,

一位安祥的老婆婆,正輕輕地說:“噓……”

Goodnight room. Goodnight moon.

晚安,屋子。

Goodnight moon

晚安,月亮。

Goodnight cow jumping over the moon.

晚安,跳過月亮的母牛。

Goodnight light, and the red balloon...

Goodnight bears,Goodnight chairs

晚安,燈光。晚安,紅氣球。

晚安,小熊。晚安,椅子。

Goodnight kittens,Goodnight mittens

晚安,小貓。晚安,手套。

Goodnight clocks, Goodnight socks

晚安,大鐘。晚安,短襪。

Goodnight little house,and Goodnight mouse

晚安,小房子。晚安,小耗子。

Goodnight comb and Goodnight brush

晚安,梳子。晚安,刷子。

Goodnight nobody, Goodnight mush

晚安,不在這里的人。晚安,糊糊。

and Goodnight to the old lady whispering hush

晚安,說“噓”的老婆婆。

Goodnight stars

Goodnight air

晚安,星星。晚安,天空。

Goodnight noises everywhere.

晚安,所有角落里的聲音。

完整的繪本就是這樣,麻麻們,有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秘密嗎?

1.主角的秘密

這只小兔子有沒有很熟悉,不錯就是逃家小兔啦,當寶寶讀到那個系列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親密感。

2.光的秘密

畫面越來越暗,符合時間的界定,非常符合孩子入睡的過程

3.時間的秘密

作者是非常嚴謹?shù)?,隨著時間的推移,夜幕降臨,月亮升起的角度也就不同。

...

還有更多的秘密等待媽媽和寶寶一起挖掘!

閱讀前準備:

1.媽媽要提前進行朗讀,熟練表達。

2.提前觀察一下屋里的擺設(shè),看看能不能進行現(xiàn)場互動,給寶寶更多的輸入

3.房間的燈光要調(diào)到合適,寶寶可能在閱讀中就睡著了哦~

讀完這本書,讓孩子學會友好的對待他的“朋友”,臨睡前道晚安,道了晚安就要睡了哦,怎么樣?Goodnight Moon《月亮晚安》是不是一本還不錯的繪本呢?

繪本館是國內(nèi)首家免費專業(yè)兒童繪本館,近萬冊精選繪本,如果你有喜歡的,不妨來預(yù)約借閱哦!

處理孩子間矛盾的三個錦囊


錦囊1:袖手旁觀,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糾紛

當孩子與同伴發(fā)生糾紛時,父母應(yīng)先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孩子在自己處理糾紛的過程中,才能學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父母的“袖手旁觀”介入法,具體的操作可以是:

一、假裝沒有看到孩子的糾紛,繼續(xù)忙自己的事情。

二、對孩子的糾紛,表現(xiàn)出漠不關(guān)心的樣子。這并不表示父母完全不關(guān)心孩子的沖突,很多時候,父母憑經(jīng)驗可以知道有些小糾紛不用干預(yù)和調(diào)解,孩子自己能平息和處理沖突。

有時,家長的介入反而使孩子的小糾紛擴大化,有的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來幫忙了,就更“起勁”了,反而鬧得兇。

錦囊2:“自然后果法”,讓孩子在體驗和反省中解決糾紛。

“自然后果法”是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幼兒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每當孩子有過失行為時,成人不要人為地去限制孩子的自由,而是用過失產(chǎn)生的后果去約束孩子的行為,從而使孩子明白其危害,并下決心不再重犯的教育方法。實踐證明“自然后果法”具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獨特效果,它遠比單純的說教或直接的斥責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錦囊3:規(guī)則內(nèi)化,讓孩子在范例模仿中解決糾紛。

孩子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父母在幫助孩子解決沖突的時候,提供具體的指導讓孩子去模仿,是符合孩子思維特點的。有的孩子已經(jīng)能分辨是非,但是不知道具體該怎樣做。必要的行為指導和練習,有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幫助孩子內(nèi)化交往規(guī)則。

作為父母,要盡量地引導孩子寬容待人,理解他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為他們將來與人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解讀兩代人的育兒沖突


兩代人經(jīng)常會在哪些方面產(chǎn)生矛盾?

當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產(chǎn)生沖突時,您是如何處理的?

您是否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讓矛盾各方都滿意?

一方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傳統(tǒng)經(jīng)驗,另一方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比較認可現(xiàn)代的育兒理念。在撫養(yǎng)教育第三代的問題上,祖父母輩和父母輩經(jīng)常會在很多觀念以及細節(jié)上意見不統(tǒng)一,有時甚至會有相當大的矛盾。

★教育沖突

送入園PK待在家

宇軒媽媽(私企文員,孩子3歲半):我的孩子出生時,婆婆自告奮勇來給我們帶孩子,對孫子親得很,但是畢竟上了年紀,體力有限,她很少帶孩子出去玩。雖然我一有空就帶孩子出去,但是工作忙。久而久之,孩子養(yǎng)成了內(nèi)向、孤僻的性格。鄰居和朋友們都說:滿三周歲就把他送到幼兒園吧。和小朋友們在一起可以使他活潑一些,也能學習與人交往和相處??墒俏移牌艌詻Q不同意。她說:咱小虎心太善,身體又弱,到幼兒園肯定受欺負。

點評:讓婆婆看看幼兒園的孩子是多么開心和快樂地成長吧。眼見為實,她就會知道孩子們在集體中生活是會獲得更多開心的。

大方PK小氣

佐佐媽媽(小學老師,孩子5歲):在教育的問題上,我是比較注意從小培養(yǎng)的,但是婆婆有點愛貪小便宜,比如說在幼兒園玩,老師給小朋友吃餅干,兒子也要,她就不注意細節(jié),讓兒子自己拿。我每次帶兒子出門,都要帶個小包,里面裝點零食,還有我覺得小孩子喜歡吃是正常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大人的態(tài)度。婆婆比較節(jié)約,兒子吃了人家的,等兒子自己有食物的時候,她也不讓兒子分給別的小朋友吃。

點評:過度節(jié)約就是小氣啦,如果不好意思和婆婆開口說,那就讓老師做個中間人,多對婆婆進行幾次“教育”吧。

早教PK放養(yǎng)

貴進媽媽(警察,孩子3歲):老人常說:“你們小時候不也這么帶大的嗎?”我主張早給孩子認知實物,多與孩子交談,認真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老人家經(jīng)常在一邊竊笑,認為我煞有介事,對孩子說大人話,認為孩子聽不懂;我主張多給孩子選擇和決定的權(quán)利,經(jīng)常與孩子商量達成協(xié)議,共同決定做某件事情,老人認為我是多此一舉,慣孩子……

點評:讓老公勇敢一些,把當年的生活環(huán)境和現(xiàn)在的飛速變化做個對比,讓老人家們意識到生活是每天變化的,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生活沖突

當面PK避開

黃老師(海珠區(qū)某幼兒園):我們班有個孩子,他的爺爺在家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抽煙,媽媽不好意思去說老人家,讓爸爸去,但是爸爸覺得這沒什么,他小時候就是這么長大的。最后媽媽就讓孩子對爺爺說,“爺爺,你經(jīng)常抽煙對身體不好,而且你抽煙把身體抽壞了,就不能帶我出去玩了,還要住醫(yī)院,生病打針很疼的”。說了一次后,他的爺爺抽煙的時候就開始避開孩子了。

點評:這種做法還不錯,既能讓老人感受到孩子對他的愛,又能起到避免吸二手煙和兩代人的正面沖突。

喂母乳PK喂奶粉

雅宣媽媽(百貨公司管理人員,孩子4歲半):我的那個婆婆呀,簡直固執(zhí)得沒有辦法說她,而且花樣還特別多,我女兒剛出生時,她不讓吃母乳,非說奶粉好。當時是七月份,特別熱,每次我要給女兒喝水時她就不同意,說是餓了要喝奶粉,不過我也沒聽她的。后來又不給女兒用奶瓶,非要用勺子喂水喝,說這樣不會給她養(yǎng)成叼奶嘴的習慣,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點評:哭笑不得之余還是要反思下生活方面的不同,孩子還小,若不及時糾正,長大之后有負面影響可就后悔莫及了。

答應(yīng)PK拒絕

石媽媽(公司職員,孩子三歲):我覺得現(xiàn)在老人帶孩子都會有寵孩子的行為,去超市,孩子要吃什么,老人都給買。我知道老人也是愛孩子,并無過錯,只是有時方法不對。主要看我們家長怎么去和老人們溝通了,比如上街之前,就和孩子說好,今天我們?nèi)ナ裁吹胤剑毁I東西,要是買東西,只能買幾樣之內(nèi),不能耍賴,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我們和老人也要商量好,孩子在外面只是好奇,看到什么都想擁有,但是買回來也就是三分鐘熱度,所以不要總是答應(yīng)孩子的要求。

點評:就算經(jīng)濟允許,買一些孩子只是一時好奇的東西也是不好的,媽媽要抓住奶奶的愛心,和平商量后,與孩子約法三章,制定家規(guī)來克制這種行為。

★祖輩育兒三大優(yōu)勢

從以上兩大沖突結(jié)果來看,似乎盡是祖輩的不是,其實未必如此!

盡管祖輩的育兒觀有些陳舊,但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和您共同的,都是愛孩子的。所以年輕的父母,請不要輕易否定祖輩的育孫工作,在發(fā)生育兒沖突時,要退而三思,看看祖輩育兒的這三大優(yōu)勢,再心平氣和跟老人好好溝通吧。

經(jīng)驗優(yōu)勢

老年人在養(yǎng)育自己孩子的全過程中,處理過許多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親眼目睹并參與了一個或幾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的全過程,既有成功的經(jīng)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積累了豐富的育兒經(jīng)驗??赡苡行┙?jīng)驗已經(jīng)過時,但在孩子健康方面、做人道德方面,祖輩的經(jīng)驗教訓仍有作用。

耐心優(yōu)勢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而年輕的父母正處在火氣旺盛的青壯年期,加之平時工作壓力大,普遍患有“耐心缺乏癥”。而祖輩家長經(jīng)歷了人事的紛繁,步入了晚年,生活安定,心氣平和,他們有更多的耐心給孫輩講道理。

時間優(yōu)勢

大多年輕父母都是雙職工,早出晚歸。而祖輩大多退休了,時間充裕。許多祖輩覺得自己年輕時忙于工作,沒有更多的時間教育兒女,愿意將過去的這份遺憾彌補到孫輩身上。事實上,在教育孫輩的過程中,祖輩重新體驗了生命的趣味,生活重新又豐富起來。

★專家點評

兩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況等方面的不同,對待很多問題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對于隔代教育,父輩要做到:

1.尊重理解父母

不管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采取了怎樣的育兒方式,其出發(fā)點總是好的,要尊重理解老人的用心良苦。從這一點出發(fā),懷揣著對父母的感激之情,所有的矛盾便有了得以調(diào)和的出發(fā)點。

2.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

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作為爸爸媽媽要注意發(fā)現(xiàn)祖輩不同的性格特點,作為引導。比如,爺爺可能很幽默、會很多傳統(tǒng)的小游戲,奶奶可能很有愛心,外公可能很嚴肅等等,在隔代教育中,要發(fā)揮祖輩和父輩對孩子不同的教育功能。如果祖輩以前是做教師等行業(yè),他們的教育理念應(yīng)該和父輩們差距較小,所以可以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來教養(yǎng)孩子。

3.大膽地商議

在教養(yǎng)問題上如果出現(xiàn)了分歧,那么開誠布公地商量是最好的方法,免得老人覺得在家里沒什么地位、是兒女給他的下馬威等。

★編者建議

祖輩:當好配角

祖輩要擺正心態(tài),孩子的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自己是起輔助作用的。另外,教育也是科學,是與時俱進的,不要太固執(zhí)己見,要虛心聽取年輕一輩的意見。

父輩:理解+策略

祖輩在撫育孫輩時,最容易出現(xiàn)包辦孩子的一切事務(wù)和滿足孩子一切要求的現(xiàn)象。遇到這樣的情況,年輕一輩家長應(yīng)當有策略地應(yīng)對:

1.不公開指責

不要在孩子面前互指對方的不對,這樣容易讓孩子不知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或者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誰的話也不聽。

2.好好溝通

我們也是父母的孩子,可以和父母好好溝通,不要一看自己看不慣的事就沖老人使臉色,說出難聽的話,這樣誰都下不來臺,老人也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就更加難處了,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3.迂回戰(zhàn)術(shù)

如果遇到那種特別固執(zhí)的老人,可以默不作聲,先把孩子從老人身邊帶開,盡量讓孩子和老人單獨處得時間減少,管教孩子時不要在老人的面前,過后讓老人的子女好好和老人說(媳婦不要和公婆直接沖突,女婿不要和丈人直接沖突)。

4.親歷親為

還有一點最好別把孩子寄養(yǎng)在父母那兒(只是指大多數(shù)情況下),有時間就盡量自己帶!

家長如何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


家長如何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

一、家長掌中的“寶”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家庭教是獨生子女,這個一家人的珍寶可都是父母的貼心肉,打不得,罵不得,可以說是個個都跟供祖宗似的奍孩子。家長的這種超乎重視也導致了,孩子必須在自已的視線范圍內(nèi)或是生怕孩子受到別人欺負的心理。

可是大家數(shù)家長的這種嬌奍方法,造成了孩子就算有錯,也舍不得打罵,這使得自已這寶貝不行的心頭肉在別人那受了欺負,就會被家長無限的放大,看成了天大的事。

其實,小孩子在與一起玩的小朋友玩耍時發(fā)生摩擦或是起了沖突,今天被個小胖子推了,或者明天被個稍大一點的孩子打了,這種是很正常的事,難道成人與成人之間的交往就都很順利,一絲摩擦也沒有?這種事情誰敢打保票不會發(fā)生?

在小孩子之間起到?jīng)_突的時候,只要在合理打鬧的范圍內(nèi),家長都不應(yīng)該干涉,因為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也許小孩子在鬧過之后一會就好了呢。所以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受欺負,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回來的這種做法完全屬于多余,因為孩子在玩耍時,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下,這是常會發(fā)生的事,沒什么了不起的。

二、孩子“打不還手”,認為長大會懦弱

有些家長認為自已的孩子總是被打被害人欺負,而不敢還擊,長久下來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膽怯、懦弱,將來無法適應(yīng)社會的競爭。家長的這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在害了孩子。

現(xiàn)今社會雖然需要競爭力,但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的闖社會也是很難成功的。當代社會需要合作、團隊,而一個人進入到一個團隊中,不可能沒有任何的矛盾和沖突,如果豪不退讓,一點虧也吃不了,那些人不是你的父母,他們不會無下限的容忍你,這時你要怎么辦,集體的工作環(huán)境你還能適應(yīng)嗎?所以說孩子之間的摩擦是需要家長在旁從中調(diào)節(jié)的或是看孩子自已的處理,不要讓你的觀念害了孩子的將來。

三、不要放大事態(tài)

由于小孩子還不大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已的想法,所以當一個小孩子看見一個喜歡的小朋友時往往都會用自已的小手來牽小朋友的手,來表示自已的喜愛之情。但小孩子的手腳并不知輕重,常常導致誤傷這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學會正確的對待和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問題,遇到危險的事情也要學會保護,這種正確的培奍、引導問題,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教育。

孩子之間的矛盾究竟孰是孰非?

孩子之間為什么會產(chǎn)生矛盾?首先,三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開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認為這是我的、那是我的,還不懂得分享、合作、輪流這些游戲中的規(guī)則,爭搶玩具是常有的事;再者,幼兒此時正處于語言發(fā)展時期,口頭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內(nèi)心的一些要求和意愿無法及時、合適地表達出來,故而常用行動來代替;還有一點就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自然處于中心,大家都為他服務(wù),他會得到及時、高度的滿足,然而當他面對其他小朋友的時候,這種“特權(quán)”便被剝奪了,自然無論從心理、情感還是行為上,他都需要改變,而這個改變是需要慢慢學習的。?

當然,小朋友之間產(chǎn)生攻擊行為也并不是完全出于惡意。有的孩子是因為太喜歡對方了,忍不住要摟一摟、抱一抱或者拽拽頭發(fā)甚至咬一口,這些沒輕沒重的舉動都是想要引起對方的注意,他們渴望互相交流,得到彼此的喜愛。

為什么有的孩子富于攻擊性,而有的孩子卻相反呢?

我們知道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兒童出生后就有氣質(zhì)即神經(jīng)類型的差異,如有的孩子活潑靈敏,有的則沉靜呆板。我們做父母的成人之間都有這樣的差異,就更別說孩子了,孩子的氣質(zhì)類型與他的社會性發(fā)展,比如對他人情感的感知、如何與對方相處等等是緊密聯(lián)系的,這就是為什么面對爭吵,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yīng)。我們只能在順應(yīng)孩子天性的基礎(chǔ)上積極地引導,而不能由著家長意志進行強行改變,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為什么父母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急于得到解決呢?

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掌中寶,不能被欺負,更不能有任何損傷,孩子被欺負了,心疼不說,面子也無光,這是家長疼惜孩子又愛面子的心態(tài)導致;同時,社會競爭的激烈給大家一個感覺: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如果從小就不會反抗,不會保護自己,不會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長大后勢必要落后,要挨打,這是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導致的。其實未來成功靠的是綜合素質(zh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德行、情商,并不是簡單的厲害與否,更不能幼稚地以為孩子敢還手就是勇敢,以后就能成大事。?

分析了這么多,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不用我說,家長們也應(yīng)該有所反省。?

第一,不要舍不得。

孩子之間的矛盾是他們那個世界里的童話,有著我們成人不可理解的邏輯和秩序,很多家長不都感慨曾經(jīng)有過家長之間還在那里爭吵,可是孩子卻已經(jīng)和好了的尷尬局面嗎?所以家長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矛盾很簡單,根本用不著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個勝負??晌揖褪遣蝗绦暮⒆邮芷圬?,怎么辦?社會環(huán)境如同天氣,不可能總是風和日麗,下雨了我們都要尋找解決辦法,淋淋雨會讓他學得更快,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挑戰(zhàn)是必要的,家長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在合適的度內(nèi),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第二,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

有些家長認為應(yīng)該禁止孩子和那些有攻擊性的孩子交朋友,這種逃避的辦法也不可取。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是個體社會性發(fā)展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孩子要長大,要走向社會,他需要承擔他所必須承擔的風險和責任,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quán)利,家長不可用成人狹隘的眼光評判和限制。?

第三,不要妄下結(jié)論。

小朋友之間的個性差異很明顯,但各有優(yōu)勢,而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和后天環(huán)境教育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年輕父母不可隨便認定孩子是否就是一個愛打架的壞孩子或者一個軟弱膽小的笨孩子,更不允許給孩子灌輸這樣的判斷標準。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缺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才是這個階段小朋友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素質(zhì)。

第四,不要就事論事。

認為孩子受欺負就是膽小、懦弱,要想不被欺負,就得還手,比對方還厲害!這種思維大錯特錯。威信靠什么來建立,難道就是打架、爭斗?其實智慧、情感、德性的力量比這種身體的力量要大得多,我們不是要教孩子怎么還手,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小朋友,身邊的好朋友多了,他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里的權(quán)威。

所以我們要看到事情背后,往遠處想,孩子要戰(zhàn)勝的不僅僅是這個曾拽一下她小辮子的小男孩,而是以后她所要面對的更多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來自方方面面,絕對不是“還手”可以解決得了的。

睡前親子閱讀的十大繪本推薦


每晚的睡前時光,你是怎么陪孩子渡過的呢?哄睡難嗎?怎么讓娃安靜下來,做好睡覺準備呢。這里,給大家推薦10本適合睡前親子閱讀的繪本。

繪本內(nèi)容的多樣性、豐富性,就體現(xiàn)在這里。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場景,給孩子選擇不同的繪本,比如睡前繪本、節(jié)日繪本等等。

這里,給大家一個參照,你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書??傊?,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一起輕松愉快讀起來,就是最好的親子共讀時光。

1、We All Fall Asleep

這是一本極其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每個開頁都特意分成了家長朗讀的parent's page和孩子讀的child's page。也就是說,這本書本來就是要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的!

大家會發(fā)現(xiàn),給孩子讀的部分十分簡單,而且還是家長朗讀部分中出現(xiàn)過的詞,比如the pigss are sleeping, shhh等。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fā),怎么才能讓孩子參與到繪本朗讀中來?可以給他們喂一些及其簡單的問題,也可以一句話故意不說完,把后半截留給孩子補充,比如the pigs are......等孩子說sleeping。點擊收聽

2、The Napping House

這本書的文字和插畫都可以說是匠心獨運。文字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句子的重復(fù)和疊加。這讓故事像兒歌一樣具有了節(jié)奏和韻律感,非常適合大聲誦讀。

故事發(fā)生在一棟房子里,窗外嘩啦啦下著大雨,房里的人和動物都睡得很香。那么這個看似平常的故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呢?打開扉頁,咦?大家看到了嗎?在郵箱的小旗子上,有只會發(fā)光的——跳蚤!這只跳蚤可是整個故事的關(guān)鍵哦。

在進行親子共讀的同時,家長不妨讓眼尖的小朋友們找找書中人物和動物在房間里的位置,及他們的睡姿表情的變化。點擊收聽。

3、Don't Let the Pigeon Stay Up Late!

天已經(jīng)黑了,鴿子耍賴不想睡覺。他哈欠連天,連眼睛都睜不開了,還是不肯睡覺,費盡心思找了一堆借口:看教育類電視、聊天、數(shù)星星、喝水……最后連兔寶寶都用上了,真讓人沒辦法!

你會讓鴿子晚點睡嗎?鴿子活脫脫就是家中的小寶貝啊,他豐富的肢體語言、眼神與表情,還有耍賴的小個性,拿他沒辦法,又不忍心責怪。點擊收聽

4、Llama llama red pajama

羊駝媽媽給羊駝拉瑪講完故事、留下good night kiss后,害怕孤獨的、孩子氣的、希望得到媽媽繼續(xù)關(guān)愛的羊駝拉瑪,進行了一系列上串下跳吸引媽媽注意力動作,而最終成功獲得滿足。

《Llama Llama Red Pajama》是一本適合晚上孩子睡覺之前,媽媽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繪本。它不僅在語言上頗具韻律感,還是一本good night、傳遞母愛及有效和孩子互動的繪本。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很多時候和羊駝拉瑪沒有太大區(qū)別,孩子氣、耍小脾氣、希望獲得關(guān)愛、關(guān)注……碰到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時,我們怎么做的?不妨跟羊駝媽媽學習哦。點擊收聽

5、Nighty-Night, Sleep Tight

寧靜的夜晚,爸爸媽媽都已入睡,寶貝躺在小床上會不會孤單?沒關(guān)系,有動物寶寶們陪他一起入睡。這本書告訴孩子,所有的動物都睡著了,他們都在陪你睡覺,而且,還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動物畫卷,從印度洋中的小丑魚,到非洲剛果的黑猩猩。

大家恐怕也想不到,哄睡故事里還有地理學和動物學知識吧。

6、Good Night Gorilla

夜深人靜,動物園的管理員去跟動物們一一道晚安。調(diào)皮的大猩猩拿走了他掛在身后的一串鑰匙,從籠子里溜了出來,還偷偷放出了大象、獅子、長頸鹿……就這樣,動物們悄悄地跟在管理員身后回了家……

要說到這本繪本,幾乎是一本無字書,故事中除了good night,就是幾個動物名,一共9個詞!畫面很豐富而且寫實, 只要孩子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很多笑料,就能發(fā)現(xiàn)跟生活中的自己一樣頑皮的舉動、眼神,以及曾在媽媽臉上看到過的面對孩子的惡作劇的驚訝表情!點擊收聽

7、How Do Dinosaurs Say Goodnight

恐龍如何說晚安?哇!調(diào)皮的恐龍終于要準備上床睡覺了,小朋友,讓我們來看看恐龍是如何向爸爸媽媽道晚安的呢?他們會任性的哭鬧、亂丟泰迪熊娃娃、或是搖擺它那又巨大又厚重的尾巴呢?

作者用幽默的手法,由恐龍來扮演孩子的角色; 除了能夠認識各式各種的恐龍,亦讓它們帶領(lǐng)著孩子,溫柔、乖巧的進入夢鄉(xiāng)!點擊收聽

8、Time For Bed

每個孩子年幼的時候都有被媽媽哄著入睡的經(jīng)歷,或許講上一個故事,或許輕唱一首歌謠。每個小孩的媽媽是這樣,動物界也不例外。《Time For Bed》向我們講述的便是動物媽媽們的睡前悄悄話。

當夜幕低垂,喧囂逐漸散去的時候,大自然正上演溫暖人心的一幕。動物們的小小孩兒們正漸漸進入夢鄉(xiāng)。媽媽們在一旁守候,輕撫著小寶貝,或給予一個溫暖的擁抱,讓孩子們感到安心愜意。動物寶寶們,安心睡覺吧,媽媽們會一直陪著你!

9、Tell Me Something Happy Before I Go To Sleep

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輕柔的色彩,繪者創(chuàng)造了一幅幅生動熟悉的睡前場景:小兔子在床上翻來覆去,換了好多姿勢,就是睡不著。這些場景,是不是很像你家的小寶貝呢?

這時,小兔子Willa就尋找最親近的人幫助。而令人感到溫馨的是,哥哥通過好多方式,終于讓Willa安心,沉沉地進入夢鄉(xiāng)。

10、 Can't You Sleep,Little Bear

這個溫柔的故事描繪了在熊洞里的一個不眠之夜,大熊拿出所有的耐心,試圖安撫怕黑的小熊,并讓它意識到黑暗并沒有什么值得怕的。當所有的提燈都無法減緩小熊的緊張情緒,大熊使出了愛的必殺技——明亮的月光、與閃爍的星星!

這個睡前故事自出版以來,受到世界各地無數(shù)小朋友的喜愛,作為一本跨越時空的永恒經(jīng)典,它榮獲無數(shù)大獎,并被翻譯成15種語言,銷售超過700萬冊。

相關(guān)推薦

  • 化解矛盾的名言警句 快速認錯,及時道歉,心平氣和地協(xié)商解決問題。名人經(jīng)典語句可以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好的名人格言可以成為我們生命中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哪里可以找到相關(guān)的名人格言呢?這里有一份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精心收集的“化解矛盾的名言警句”的資料,十分感激您耐心讀完這段句子!...
    2024-08-25 閱讀全文
  • 如何化解夫妻育兒的矛盾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們期盼了好久的小寶寶, 然而自從他加入我們的兩人世界,卻爭吵不斷。 這到底是過度時期的短暫危機? 還是我們夫妻間的感情真的出問題了呢?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令人多么興奮的事,寶...
    2021-12-30 閱讀全文
  • 解決親子間沖突方法——轉(zhuǎn)化方式 導讀:父母”這個角色,對于我們有著諸多的要求,實在不是一件輕松、隨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諸多要求中,最要緊的是觀念的清晰、合理以及心態(tài)的恰當。所謂觀念,就是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以...
    2021-11-06 閱讀全文
  •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五篇 俗語云:未雨綢繆,事半功倍,實施計劃需有架構(gòu),架構(gòu)也要周全。在深思熟慮后,作者為您整理了這篇精心挑選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為了更好地為您服務(wù),我們建議您在添加本站為收藏的同時,也關(guān)注我們的最新動態(tài)!...
    2023-10-06 閱讀全文
  •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匯總 幼兒園開展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有著行為指導的作用,幼師和幼兒們在活動中一起游戲,可以更好地增進班級之間的凝聚力。為了讓活動更加更加有教育意義,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時間去準優(yōu)秀的方案。那么,哪些幼兒活動方案寫的不錯呢?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匯總,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根據(jù)...
    2024-01-15 閱讀全文

快速認錯,及時道歉,心平氣和地協(xié)商解決問題。名人經(jīng)典語句可以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好的名人格言可以成為我們生命中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哪里可以找到相關(guān)的名人格言呢?這里有一份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精心收集的“化解矛盾的名言警句”的資料,十分感激您耐心讀完這段句子!...

2024-08-25 閱讀全文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們期盼了好久的小寶寶, 然而自從他加入我們的兩人世界,卻爭吵不斷。 這到底是過度時期的短暫危機? 還是我們夫妻間的感情真的出問題了呢?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一件令人多么興奮的事,寶...

2021-12-30 閱讀全文

導讀:父母”這個角色,對于我們有著諸多的要求,實在不是一件輕松、隨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諸多要求中,最要緊的是觀念的清晰、合理以及心態(tài)的恰當。所謂觀念,就是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以...

2021-11-06 閱讀全文

俗語云:未雨綢繆,事半功倍,實施計劃需有架構(gòu),架構(gòu)也要周全。在深思熟慮后,作者為您整理了這篇精心挑選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為了更好地為您服務(wù),我們建議您在添加本站為收藏的同時,也關(guān)注我們的最新動態(tài)!...

2023-10-06 閱讀全文

幼兒園開展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有著行為指導的作用,幼師和幼兒們在活動中一起游戲,可以更好地增進班級之間的凝聚力。為了讓活動更加更加有教育意義,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時間去準優(yōu)秀的方案。那么,哪些幼兒活動方案寫的不錯呢?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匯總,相信你能從中找到需要的內(nèi)容!根據(jù)...

2024-01-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