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怎么應對不愛去幼兒園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9-28 送孩子去公立幼兒園 送孩子去私立幼兒園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入園焦慮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xiàn)的狀態(tài),只不過是有的孩子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好,就能夠很快的適應,如果孩子的調劑能力比較差就會有很長的一段過渡期,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
有一位叫蘭蘭的小朋友,從小由奶奶帶大,現(xiàn)在已經(jīng)3歲了,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力,爸爸媽媽決定送蘭蘭去幼兒園,可蘭蘭卻怎么勸說也不肯去。東東是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不知什么原因,近幾天突然不愿意上幼兒園了。蘭蘭和東東的媽媽都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造成孩子不肯上幼兒園的原因很多,對于初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首先是因為不熟悉環(huán)境,特別是所接觸的人的改變,會使孩子感到陌生、不習慣,從而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其次是因為生活方式不適應,孩子從個體活動過渡到有規(guī)律的集體活動,難以適應。
對于上過幼兒園已有一段時間的孩子來說,原因就比較復雜了??赡芤驗樗谟變簣@做事遇到了困難或受到批評,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身體不舒服,還可能是因為生病或其他原因,隔了一段時間沒上幼兒園,對幼兒園產(chǎn)生了陌生感。以上兩種情況,父母要分析原因,采取適當?shù)拇胧瑒訂T孩子上幼兒園。
怎么應對不愛去幼兒園的孩子
對初上幼兒園的孩子,主要應做好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一、多給孩子講幼兒園有趣的事,引起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
二、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熟悉老師,熟悉環(huán)境,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適應能力。
三、了解幼兒園提出的有關教育孩子的具體要求,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給孩子安排與幼兒園相應的作息時間,縮短家庭與幼兒園生活、衛(wèi)生習慣方面的距離,使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間接經(jīng)驗。
四、講明道理,并給孩子以鼓勵,使孩子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初步理解上幼兒園的意義,從而能自愿地上幼兒園。
對已上過一段時間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要深究原因,對癥下藥:
一、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事遇到了困難或受了批評,父母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或找出做錯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難,承認并改正錯誤,做個堅強的孩子。
二、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對于合理的要求,要盡量滿足;對不合理的或雖合理但一時無法滿足的,要向孩子講明原因。若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體不舒服,可暫時不上幼兒園,在家觀察;也可送孩子去幼兒園,但要和老師說明情況,以便老師在必要時給予照顧。
三、對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間隔一段時間沒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讓孩子對重返幼兒園有一個心理準備。同時,送孩子上幼兒園要持之以恒,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隨意中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知識:孩子不愛午睡怎么辦
第一次與馨馨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fā)現(xiàn)她非常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唯一一直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馨馨這種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1、幼兒已經(jīng)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不斷地聽到有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尋著聲音找過去,原來馨馨還沒睡著。
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fā)出均勻的呼吸聲,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xiāng)中,這時我忽然聽到泓印的告狀聲:“老師,馨馨老是拽我被子!”原來又是馨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馨馨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間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和她家長聯(lián)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最好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jié)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lián)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yǎng)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進行培養(yǎng)、教育,也就慢慢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秩序敏感期,讓孩子在統(tǒng)一的時間睡午覺,其實是培養(yǎng)孩子集體意識與集體責任感的一種形式。盡管許多幼兒園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時間,但有些孩子卻怎么也不愿睡,怎么辦?
調皮好動的孩子往往精力充沛,所以,不愿意在作息時間睡午覺。除了生病不舒服以外,還有的這種習慣就是在家里養(yǎng)成的,對于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1、睡前不要劇烈運動。
睡前大量運動會造成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高度興奮、難以平定,此時應注意讓孩子在睡覺之前處于一種安靜、平和的精神狀態(tài)之中;
2、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氣氛。
一個好的睡眠氣氛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時應注意關掉強燈,放些輕柔音樂,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寶寶快速的入睡;
3、老師耐心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對幼兒園的環(huán)境感到陌生,沒有安全感從而無法入睡時,此時,老師可以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放松警惕性,慢慢入睡;
4、睡前不要訓斥孩子
睡前訓斥孩子容易造成孩子情緒壓抑。從而影響入睡的質量,此時忌諱睡前不大聲訓斥孩子,也不要不要給孩子講可怕的故事和看恐怖的影視片、圖書等。
5、睡前適當夸獎孩子的優(yōu)點
在孩子睡覺之前釋放的夸獎下孩子的優(yōu)點與進步,不僅有益于孩子自信與自尊的建立,而且會讓孩子輕松愉快地進入夢鄉(xiāng)。
7、家長與老師積極配合
及時跟家長進行溝通,在家也要一樣遵循幼兒園的作息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育兒知識:孩子愛哭怎么辦?
在中國有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愛哭的林黛玉和開朗的薛寶釵,最后的下場嚴格說起來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在一般人的觀念里,愛哭總讓人覺得很誨氣、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莫明其妙的跟著情緒不穩(wěn),這是人之常情。
實際上,無論是成人或小孩,哭有它正面的意義。想想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如果不哭,接生人員都要想辦法讓我們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從那一刻以后,我們卻要想盡辦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點違反常理。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當然,我們并不贊成孩子沒事亂哭,一點小事就用哭來表達,這是情緒表達不適當,不純粹是哭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教導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哭,而且不該哭的時候不要哭。
孩子愛哭的原因
那么,我們也要了解:為什么孩子總是哭得不是時候?才能夠適當協(xié)助他們管理情緒。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fā)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jīng)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xiàn)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xié),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父母的態(tài)度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xiàn)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找出問題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義,但哭得不是時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緒本質負向、慣用哭來達成目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大人對孩子太兇、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較容易表現(xiàn)出愛哭的傾向,你的孩子愛哭是屬于哪種原因呢?找出來才有辦法協(xié)助他。以下的親子生活現(xiàn)場實例,跟你分享解決方法。
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后,除了哭,其他什么都不會,你說怎么能不讓人揪心?
改善親子教育方式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兇、太嚴厲?或者太保護?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xié)。最后,還要給孩子時間,協(xié)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覺輕松、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fā)現(xiàn)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于抑制孩子的哭。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恰當?shù)淖龇ㄊ?/p>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認可,產(chǎn)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guī)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tài)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給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于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么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jīng)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里。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后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
育兒知識:怎么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育兒知識:怎么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馨,從而對父母更加親近與尊敬。
1、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父母應安靜、專心地傾聽,但不給予評判。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聽話行為,但必須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例如,他可以告訴父母他對小伙伴有多生氣,但父母不能允許他通過嘲弄或打人來表達他的生氣。
2、向孩子顯示你正在聽他講
父母的關注鼓勵著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想法和感受。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他,保持目光接觸,并仔細地聽。同時還要通過點頭或不時地“嗯……,是的……”等來顯示父母對他的注意。
3、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時地總結、重述或復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導致這種感受產(chǎn)生的情境原因。僅僅傾聽和理解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用語言對他所說、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應。但盡量不要逐字地重復孩子的話,應使用相似的語言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4、學習傾聽孩子的話語
多數(shù)人都習慣說話,不習慣聽話,尤其是父母面對孩子,更是滔滔不絕,要他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聽孩子說,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聽孩子說,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爸爸、媽媽想要有個聽話孩子,必須先要“聽”孩子說“話”。要養(yǎng)成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并不很困難,只要告訴自己“少開尊口”,耐心傾聽,就可以了。
5、用鼓勵、說理代替責罵
長期責罵孩子,孩子就會把“懶得理你”掛在嘴上,當孩子以這種對抗的態(tài)度對待父母時,其實他對爸媽的失望已經(jīng)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為,長久以來,他和父母溝通不良,干脆“免談”。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放低姿態(tài),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溝通;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找到不聽話的癥結所在。
育兒知識:孩子撒謊應該怎么辦?
育兒知識:孩子撒謊應該怎么辦?
兩三歲的寶寶在一定時期內可能會撒謊,但是他們那時候可能還不能理解說謊話與說真話的概念,這種無傷大雅的謊話雖然不會造成什么很大的影響,但是一旦孩子形成了撒謊的習慣就會不利于今后的發(fā)展。孩子撒謊應該怎么辦呢?孩子撒謊的真正原因。
1、因害怕受到懲罰而撒謊
孩子不小心弄壞了什么東西,害怕媽媽會責罵,所以通過說謊來尋求避難所。兩三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斷,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做錯了事時,會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選擇撒謊。特別是已經(jīng)有過做錯事被懲罰的經(jīng)歷,就會通過捏造謊話來掩飾錯誤。解決方式: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說真話的寬松環(huán)境,告訴孩子人都會犯錯,但是犯了錯應該勇敢地承認。當孩子主動說了實話之后,家長應該先表揚孩子的誠實,然后再去妥善處理孩子的錯誤。
2、因表現(xiàn)欲萌動而撒謊
幼兒時期,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會愈發(fā)強烈。當孩子學會了一首新歌,或是學會了一種新的游戲時,就會高興地向父母展示。表現(xiàn)欲強的孩子希望能夠在父母這里得到自我的認同感,在表現(xiàn)欲的驅使下,孩子會不自覺地說出一些“大話”,這種“大話”往往被父母理解為說謊。解決方式:父母首先要在言語上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肯定他們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與積極性。然后再對孩子給予客觀的評價,逐漸培養(yǎng)孩子對于自我客觀的認知。
3、受成人言行影響而撒謊
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成人在社會交往中一句漫不經(jīng)心的謊話,都有可能會被孩子模仿。特別是父母經(jīng)常當著孩子的面說這些謊話,孩子以后更容易出現(xiàn)類似的說謊情況。還有可能是家長答應了孩子什么事但是沒有做到,這樣孩子會覺得大人在說謊,那他以后也會不自覺地說謊。解決方式:家長一定要在寶寶面前樹立良好的威信,要知道身教勝于言教。當父母告訴孩子要說實話時,也要注意反思自己是否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同時,許諾孩子的事情就要認真履行,如果不能兌現(xiàn)要向孩嬰兒紙尿褲排行榜子說明理由,取得孩子的諒解。
4、為取悅父母而撒謊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如果表現(xiàn)得好就會非常高興,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對孩子大聲訓斥。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為了取悅父母而說謊,而父母還可能因為不了解情況而強化孩子的說謊行為。解決方式:父母對于孩子的期望應該盡量合理,只有適當?shù)钠谕拍艹蔀楹⒆忧斑M的動力,否則只會成為孩子的壓力,讓孩子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同時,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充分的尊重,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育兒知識: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家長怎么做?
育兒知識: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家長怎么做?
1、了解孩子真實想法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先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癥下藥。
根據(jù)孩子的反應,判斷孩子究竟是不想交朋友,還是想交朋友但不知道方法。如果是后者,家長可以針對具體情況給孩子出謀劃策,逐步幫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2、觀察孩子的人際關系
如果從孩子問話中得不到有效信息,也可以從觀察孩子在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入手。比如家長到幼兒園接孩子時,可以讓他和別的小朋友再多待一會兒,看看孩子對哪些小朋友的靠近有好感。這樣通過分析孩子的社交取向來引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3、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凡事都要包辦代替。長久如此,讓孩子形成依賴性格。一旦離開家長也會缺乏主見,更不會主動去和別的孩子互動,也就導致了孩子經(jīng)常獨來獨往的局面。
家長平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比如自己收拾玩具。鍛煉孩子主動做事的意識,這樣等孩子慢慢自信心增強,也就愿意找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4、給孩子創(chuàng)造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
孩子剛剛進入陌生環(huán)境,往往難以融入集體。對于這樣的情況,家長可以主動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到家里做客,或者和別的家長一起組成“友誼互助小組”,引導孩子一起玩耍。平時也要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盡量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給孩子言傳身教溝通方法。
5、老師要及時和家長溝通
孩子在家和幼兒園表現(xiàn)不一致,多半是所處環(huán)境差距太大的原因。這時,家長要和幼兒園老師多溝通交流,盡量營造相近的規(guī)則和環(huán)境,從而孩子才能快速適應集體生活。
6、多給孩子鼓勵和重視
孩子不合群可能是由于缺乏重視造成的,家長可以嘗試用表揚和鼓勵的方法引導孩子。
例如,孩子主動和別的小朋友講話,要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讓他意識到主動社交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孩子自己做出嘗試。
想要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話,下面十句話多和孩子說說,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哦~
1、“不用怕,去嘗試吧,我相信你能做到”
2、“我們會一直在你身邊,永遠愛你”
3、“我發(fā)現(xiàn)你......(改變、進步、能力),你做得很好,我很高興”
4、“可以和我談談你的感受嗎......我能理解你”
5、“沒關系,下次你能做得更好,對嗎?”
6、“今天你當家,你來做選擇,我們聽你的安排”
7、“交朋友是件開心的事,你會和別人相處得很好”
8、“你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夢想,如果是有意義的,我們都支持你”
9、“你有能力管好自己,你能獨立完成,我們期待你的表現(xiàn)”
10、“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學著認識自己,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