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在學前教育中尤為重要
發(fā)布時間:2020-09-27 學前教育筆記 學前教育教育筆記 學前教育學筆記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在學前教育中尤為重要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眾星捧月似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家里所有的大人幾乎都是圍著孩子在轉(zhuǎn),要什么買什么,吃什么做什么,生氣了要道歉,哭了要哄。長期的寵溺養(yǎng)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他們只知道接受,而不知道付出。家長給了他們無限的關(guān)懷與疼愛,卻不注意培養(yǎng)他們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使孩子以為眾人對他的愛是天經(jīng)地義的,而不懂也不會去愛別人。
所以,在早期教育中,我認為,如何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就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學研究證明,獨生子女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自私,心中無他人,勞動觀念差等消極特點。主要是家庭教養(yǎng)不當造成的。前蘇聯(lián)兒童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影響最大。”所以,在對孩子進行學會愛父母的教育首先,就要與家長們進行徹底的溝通,要讓家長了解對孩子寵溺可能會造成的惡果,讓他們明確要孩子學會愛自己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的愛,更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去關(guān)愛他人。
家園共育表明了幼兒園與家庭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的的不可分割。我們有了家長的支持,才能繼續(xù)我們對孩子好的教育。在家長明確了讓孩子學會愛父母的重要性之后,我們在幼兒園里,就要積極開展這一方面的教育。蒙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涵蓋了做人的根本,讓幼兒從小了解傳統(tǒng)文化,使我們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得以延續(xù),更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學到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三字經(jīng)》同時,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記錄下孩子好的習慣與不好的行為,再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
3——4歲的孩子年齡尚小,如果經(jīng)過我們的正確引導,必定會改變孩子們的小毛病,所以,為了給孩子正確的教育,我們要做的有很多,而首要的,就是要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別人,因為只有付出,才會懂得接納。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觀念:愛,要讓孩子知道
育兒觀念:愛,要讓孩子知道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小朋友的節(jié)日,為了讓孩子們能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jié)日,昨晚我讓家長幫孩子們準備一個節(jié)目,讓孩子們來展示一下自己。今天早上我剛來幼兒園就看見源源小朋友已經(jīng)到了,他阿婆正在叮囑他別忘了今天要表演的節(jié)目。而一旁的源源一邊說知道了,一邊說阿婆再見,似乎有好多的不放心,一邊繼續(xù)叮囑著,一邊離開了教室……一會兒小燁也由阿婆送來了:“呆會要舉手,要好好表現(xiàn),知道嗎?”“別忘了用這個……哎呀,我們的快板怎么沒帶啊,別急,奶奶回去拿?!敝灰娔棠袒厝]多久,又氣喘吁吁的來了,燁燁,奶奶幫你把快板拿來了,呆會要好好表演哦?!笨墒菬顭畈⒉幌矚g那快板,硬是要奶奶拿回去,而奶奶卻拿著快板很堅持,看著這祖孫倆……我的心里驚起一陣陣的波瀾,而這些似乎也曾在我身上發(fā)生過,當時的我就和現(xiàn)在的燁燁一樣,不懂這就是愛,一種長輩對于我們無私的愛,最彌足珍貴的愛,而今我已經(jīng)失去了這份沉甸甸的愛,我不想讓我身邊的孩子也想我一樣因為兒時的不懂珍惜而現(xiàn)在后悔。于是我接過這一塊不一樣的快板:呀,這塊快板真漂亮,燁燁,是你的嗎?他點點頭。誰買的?他小聲的說,是奶奶。我故意拿反了快板,敲了起來……燁燁說:不對,郭老師,你拿反了。哦,是嗎?我反問,疑惑的看著他。只見燁燁變的很有成就感的教起我來了,他阿婆看了也很滿意的離開了。
家長真的很容易就會被我們的孩子滿足,總覺得我們?yōu)楹⒆幼龅囊磺卸际菓?yīng)該的,擔心的是不能把愛全給她們,卻從不考慮孩子們是否知道了我們給予了他們多少愛,以至于不少孩子不知道感恩,只把家長當成索取的源泉,我沉思了……這樣的問題能全怪孩子不聽話嗎……其實在我們愛孩子的同時,也該讓看看我們對他們的愛,了解我們對他們的愛!
而作為我們教師也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樂施好善一點,給孩子多一點信心,給孩子多一些鼓勵,給孩子多一份理解,給孩子多一次機會,相信我們定會“用心靈贏得心靈”——贏得孩子的心靈,贏得家長的心靈。
育兒觀念:愛孩子要學會鍛煉孩子
育兒觀念:愛孩子要學會鍛煉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帥哥。記得剛?cè)雸@時,懵懂的他對我是連打帶踹,還拽壞愛紅主任的項鏈。兩個月來,經(jīng)過我們的愛心教育,他變成了既聽話懂事又有禮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園時,我都要和家長交流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和在家中的表現(xiàn),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更好的達到家園共育。記得有一次,騏駿的媽媽對我說:“老師,幼兒園門口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大爺說我家騏駿面黃肌瘦,有這樣那樣的病。本來騏駿就特別愛生病,幾乎每個月都得輸一次液,聽老大爺這么一說,我心里還很難受。我笑著說:“他是不是不好好吃飯?”“那可不,每次吃飯都是我們追著喂,到現(xiàn)在連筷子還不會用呢!實在不吃的時候我就把零食都給拿出來,讓他挑著吃。孩子不聽我們的話就聽老師的,老師,您幫我說說他吧!”我很幽默的說:“必須的!
我暗想:這個年齡的孩子都能獨立進餐了,俊俊也不能例外,一定要讓他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于是,我和騏駿媽媽協(xié)商首先掐掉孩子的各種零食,其次,我開使了育人計劃。區(qū)域活動時,我每次都把《泥球喂奇奇》的材料讓他來操作。一開始,我讓他用勺子來喂,等他用勺子的能力越來越熟練了漸漸地用筷子來喂,并鼓勵他:騏駿真棒,能把奇奇的小肚子喂飽,奇奇需要豐富的營養(yǎng)長高個子,還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騏駿呢?是不是也要用自己的小手喂飽小肚子,這樣豐富的營養(yǎng)才會跑到你的身上去呀!騏駿也會長高個子更帥更聰明的。騏駿眨著小眼睛看著我說:“老師,我以后一定自己吃飯,我要長高個子,要聰明。”事后,我還和奇駿有個約定,每次入園時,都要摸摸他的小肚子是不是吃飽了,只要吃飽了,就獎勵一朵小紅花。
其實,我覺得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作為家長或老師,應(yīng)該學會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的人生,哪怕時常摔跤,我們也只需要遠遠看著,在心里為他喝彩加油。
育兒心得: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
育兒心得: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
光蔭如梭,在幼兒園老師們辛勤的教育下,豆豆從開始上貝貝班那個離不開奶奶,隨時都捧著老師臉哭著、嚷著要奶奶,咿咿呀呀的小寶寶變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增強,他已不在是我們眼中曾經(jīng)的那個小寶寶了,他有時會抓住大人的缺點提出意見,直接質(zhì)疑大人們前后矛盾的說話。
孩子出身后是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家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從小就給孩子以身作則,對他承諾過的事情再難也一定要做到,即使偶爾做不到也要提前和他做好解釋工作,目的就是想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在興趣愛好方面,我們一直都讓他自由的成長,培養(yǎng)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家長強加給他的興趣愛好。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將來有一番作為,所以部分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設(shè)計一個雄心壯志的計劃,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過給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就給孩子安排學各種學習班,一旦教育偏離了設(shè)計的軌道,就會認為孩子“不聽話”、“沒有出息”,我們一直都認為這樣不可取,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是從他這個年齡過來的,這個階段我們更多的是培養(yǎng)好他的生活習慣,教會他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強制他學習和種技能和理論知識。我和孩子的爸爸首先在孩子的教育上始終能達成一致,就是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經(jīng)給自己設(shè)計的未曾完成"宏偉藍圖"拿過來讓孩子來替我們?nèi)ネ瓿伞S變旱臅r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樂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引導”和“鼓勵”。我們認為豆豆只是個平凡的男孩,我們沒有給他設(shè)計任何的遠大理想,我們只是希望他開開心心上學,開開心心生活,健健康康成長。所以作業(yè)完成不好時,我們更多是要幫助他找出差錯的原因,而不是一再批評他,我們是要讓自己意識到以便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和豆爸工作很忙,豆爸在外地工作,一般孩子都是由老人來帶,生活方面都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照顧,老人都會把孩子當做“寶”來喜歡或討孩子開心。如果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意見不統(tǒng)一時,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tǒng)一時,孩子就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家庭和睦聯(lián)盟,是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紀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是背著孩子溝通達成一致,而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執(zhí)不休。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步增長,孩子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平時我們多采用溝通辦法,口氣婉轉(zhuǎn),
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減少居高臨下的家長制批評作風。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很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孩子當作朋友一樣的溝通我們認為是比較好的。比如說看電視、玩電腦時間長了,我們采用“提醒制”,告訴他再過幾分鐘該休息了,應(yīng)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等等。
孩子有時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因為他還太小,更多的就是靠父母和老師去引導,前段時間我和豆豆商量著給他報了個羽毛球班,我的想法是小男孩多接觸體育會對他的體質(zhì)有好處,而且長大了到哪拿到球拍就能打球,是一種技能。孩子一開始不是太喜歡說每個周末都要去學太辛苦,其實我知道他心思,周末他想在家玩電腦,于是我就和他說我們先去看一下,如果確實不好玩,我們下次就不去了,但去過幾次后,從發(fā)球到接球,到和小朋友之間交流,發(fā)現(xiàn)他玩得很開心了,現(xiàn)在每到周末他自己就主動要求去打球。接下來呢,還是要考驗家長的耐心,只要寶寶喜歡,我也會一直堅持帶他過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yīng)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jié)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jīng)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愿。我們作為父母,從小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孩子長大了才能離開父母去實現(xiàn)他自己遠大的理想,承擔起他自己的社會責任,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棟梁”。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xiàn)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總之我們認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孩子當朋友一樣的交流,再配合好學校老師境況好他的生活、學習能力,只要父母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育兒觀念:讓孩子在愛中快樂成長
要讓孩子在愛中快樂地成長,首先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是形成正確思想和優(yōu)秀人格的基礎(chǔ)。確實是這樣,孩子從出生到少年時期,絕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對孩子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環(huán)境包括很多,如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良好的智慧環(huán)境、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等,我認為這其中最生要的是民主、平等、互愛、和睦家庭人際環(huán)境。父母之間和睦友愛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父母平等、民主有愛地對待孩子是孩子成長的基礎(chǔ)。孩童處于從無知到有知的成長階段,孩子犯錯誤父母應(yīng)該以平等的身份和交友的心態(tài),耐心地向孩子講明錯在哪里,使他明辯是非,懂得道理,改正錯誤,吸取教訓,不斷成長。決不能對孩子呵斥、打罵。這種方法往往是父母生氣,孩子受到皮肉之苦,最后錯誤得不到改正,孩子小小的心靈留下了創(chuàng)傷。
有一件事,我感觸很深。我家兒子和鄰居家的孩子同歲,他們經(jīng)常一起玩,晚飯后常常到鄰居家和鄰居家的孩子玩“益智磁力片”,去的次數(shù)多了,再加上兩個孩子玩起來不管不顧,鄰居孩子的奶奶不太樂意了。一天晚飯后孩子又要去鄰居家玩,我對他說“不要去玩了”,兒子問“為什么”,我說“他們家奶奶不喜歡你去玩”,兒子卻說“我是去和平平玩呀?”說完兒子就開了門,我從門口把他拉回來,我一轉(zhuǎn)身,他又開了門要走,我順手打了他兩巴掌,兒子哭了,喊著“我就要去!”我馬上意識到,孩子的倔強脾氣又上來了,再打也無濟于事。兒子開門走了,我沒有阻止他。這次他只玩了一會就回來了,回來后我沒有出聲,孩子的眼睛一直盯著我看,我走到哪里,他就在后面跟到哪里。實際上孩子出去后,我也有些后悔,不該打孩子。睡覺時間到了,兒子乖乖躺在床上,這時我座在他床邊,對他說“今天媽媽不應(yīng)該打你,媽媽不讓你去,是因為對門奶奶的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你們玩得時間太長,影響奶奶休息?!眱鹤勇牶?,懂事的點了點頭,對我說“媽媽,我再也不去玩了”。
事后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已,我的打壓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是溫和友愛的說服,讓他改正錯誤,在此我要勸父母們,當發(fā)現(xiàn)了孩子有錯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已的情緒,當情緒穩(wěn)定下來時,再處理孩子的錯誤。用打罵來教育孩子是最愚蠢的,這只能表明我們家長的智慧解決不了問題,才能用打罵的方式解決問題。
及時表揚、贊美孩子的良好行為,可以激勵孩子產(chǎn)生無窮的動力和自信。中國教育家陶知行深刻的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及時的表揚孩子,沒有表揚,就沒有教育。是啊,我們成年人都想被別人肯定、被別人表揚,何況是孩子呢?當孩子樂顛樂顛的把在幼兒園里畫得畫拿到我們面前時,當孩子興沖沖得把在幼兒園得到的小紅花放在你手中時,當他端上一杯水,讓你喝的時候,他會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你,等著你的表揚。這時我們做父母的應(yīng)該心神領(lǐng)會,對年幼孩子的表揚不能太籠統(tǒng),模糊,類似于“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真棒”等,而應(yīng)該讓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同時也能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guān)注和愛。一次我兒子高興得把他在幼兒園畫的一幅畫拿給我看,畫的右下角貼了一朵小紅花,我馬上問兒子這幅畫為什么得到了小紅花,“畫得好”,
“哪里畫得好?”,
“老師說顏色涂得好”
“樹葉是綠色的,你怎么涂黃色的?”
“媽媽,這是秋天啦,秋天樹葉都會變黃的”
我聽了后,連忙表揚孩子觀察大自然真仔細,并鼓勵他以后更留心觀察自然事物。兒子高高興興地點了下頭“嗯”。
表揚會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減少不良行為習慣,作為父母要拿出更多時間,孩子每一個細微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都對他以后性格和人生觀、價值觀地行成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更多的關(guān)注孩子,促使孩子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育兒路上方法尤為重要
近期在朋友圈中瀏覽了一篇文章,是韓國的首席媽媽養(yǎng)育6個子女的故事。這位媽媽就有著漂亮的履歷,出生于首爾,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在迪克遜大學學習社會學,后進入波士頓大學研究生院,取得社會學博士和人類學博士,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
這個母親真的很驚人啊,這不僅讓我想到了我的大姑媽,她家里有三個名牌大學生,而我的姑媽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我的其中一個表哥還是畢業(yè)于北京理工大學呢。我說這些其實是想告訴各位寶媽,孩子的優(yōu)秀和父母的文憑職位沒有關(guān)系,只要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確,哪一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這也讓我陷入沉思,因為木木寶貝總是很貪玩,除了玩玩具就是看電視,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來改變這一切,每次做作業(yè)他的心都在電視那里,總是不能專心寫作業(yè)。最近我還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我覺得好像我有些管得太多了呢,總是會說寶貝這里不對那里不好,看來以后還是要多學習一些育兒方法,我也不要求寶貝要多優(yōu)秀,只希望寶貝可以自己自覺地去學習吧!
育兒觀念:讓孩子學會“教”自己
一個晴朗的上午,幼兒園迎來了新一批上親子園的孩子,他們都是提前來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體驗生活的。運動活動開始了,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玩拋球的游戲,場上有兩位媽媽引起了我的注意。
菲菲媽媽在很認真地教菲菲往上拋球,可菲菲就是不理她,始終在自己玩球,媽媽邊往上拋球,邊著急地喊著:“寶寶,照著媽媽這樣往上拋。”“寶寶,你看媽媽拋得多高呀,寶寶照著媽媽這樣往上……”“寶寶,別玩了,快學媽媽這樣用力往上拋?!彪m然媽媽著急地邊喊邊做著動作,可孩子始終沒有跟著媽媽做過一次往上拋球的動作,依然照著自己的想法在玩球。
佟佟媽媽也在認真地教著孩子,佟佟同樣專注于自己的踢球動作。媽媽見孩子沒有和自己一樣做動作,就走過去看著孩子踢球,并在旁邊表揚:“佟佟真棒,竟然會用腳踢球了?!辟≠∫宦爧寢屧诒頁P自己,馬上抬起頭對著媽媽開心地笑了一下。媽媽馬上抓住時機:“佟佟這么棒,一定還會用手玩球吧?”聽媽媽這么一說,佟佟馬上把球用手撿起來,并開始往前扔球。佟佟媽媽并沒有馬上示范今天想要“教”的玩法,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往前扔球,扔了幾下,孩子開始和媽媽對扔球,這時媽媽故意將球往上一拋,大聲喊道:“佟佟,快接住哦?!辟≠÷犚妺寢尩囊?,馬上跑過去接拋上去的球,雖然沒接住,但孩子特別高興。這時,媽媽說:“佟佟往上拋,媽媽來接?!辟≠「吲d地往上拋球,媽媽故意沒有接到球,并豎起大拇指表揚佟佟:“佟佟真厲害,竟然能往上拋球了,而且比媽媽拋得還高呢!”佟佟高興地又開始繼續(xù)往上拋球,而且一次比一次拋得好。
同樣是“教”,為何相差甚遠?問題就出在這個“教”字上。
從古至今,我們常會把施教者看作主導方,受教者則是被動學習方。雖然受西方理念的影響,我們也在嘗試逐步改變施教者與受教者的關(guān)系,將受教者看作平等一方,但真正付諸行動時,我們的示范、要求都很明確地規(guī)定著孩子需要做什么、要怎樣完成,一旦不按照施教者的想法去做,就會被認為是孺子不可教也。
那么,如何在教育中保持成人與孩子之間互動的平衡呢?《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到: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忽視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
菲菲媽媽扮演著施教者一方,不停地教孩子應(yīng)該完成的動作,忽視了菲菲本身對皮球的好奇心,最終孩子不但沒完成今天的任務(wù),反而扼殺了繼續(xù)探索的積極性。
佟佟媽媽則截然相反,從尊重孩子開始,循循善誘逐步遞進,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欲,又很好地完成了學習內(nèi)容。從她的做法中可以歸納出三點。
1.尊重孩子的興趣、
佟佟對踢皮球很好奇,這時媽媽并沒有否定孩子的行為,而是給他時間去探索,自己只是在旁邊安靜地觀察。這不僅給了孩子探索時間,也給了媽媽思考用何種策略去引導孩子學習的時間。
2.肯定孩子的行為。
整個活動中佟佟媽媽始終運用的是鼓勵、表揚的話語,且表揚和鼓勵并不空洞,后面總會附上具體內(nèi)容。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是對他行為的一種肯定,也促使他想要做得更好,以博得媽媽的進一步肯定。從而出現(xiàn)了孩子愿意主動跟著媽媽玩球的行為。
3.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佟佟媽媽從孩子用腳踢球開始,利用他對球的好奇心,逐步從用腳玩球引導到用手玩球,再從用手扔球引導到向上拋球,孩子始終是活動主體,是一個主動學習者,這也給孩子很大的探索空間,而不是生硬地完成當天向上拋球的動作技能。從當天的活動來看,我們只是看到孩子玩得很開心,也很好地完成了當天的任務(wù);從長遠來看,正是因為媽媽很好地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肯定孩子的探索行為,才會促使孩子對更多的事物有好奇心,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品質(zhì)。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養(yǎng)方式的逐步改進,兒童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信息來源越來越廣泛,他們喜歡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找到答案,讓學習活動變得不再枯燥。但這不是否定施教者的影響力,而是我們從直接的“教”,逐步變成引導性的“教”,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孩子一步步尋找所要的答案,讓孩子學會“教”自己,這種主動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
育兒觀念: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育兒觀念: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一是不能縱容嬌慣?,F(xiàn)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掌上明珠?
不能打?不能罵?吃要高檔?穿要名牌?玩具隨要隨買?不買就
收不了場?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表現(xiàn)得很明顯?由此讓孩子養(yǎng)
成許多不良習慣?到頭來孩子還要怪罪父母“你們?yōu)槭裁淳筒焕?/p>
解我們這一代?”對于孩子的錯?不能包容?要適時指出哪些是
對的?哪些是錯的?對的就繼續(xù)鼓勵?錯的就幫助孩子一起糾正?
同時?要培養(yǎng)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長就不要包辦替代。
二是注重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永遠是孩子
最直接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將對孩子的人生起到很大的示范作
用。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就象現(xiàn)在很多父母
不許孩子沉迷網(wǎng)絡(luò)?自己卻通宵達旦?對網(wǎng)游樂此不疲?父母要
孩子不要抽煙飲酒?自己卻整天煙霧繚繞?酒氣熏天?如何讓孩
子做到?正所謂?己所不欲?無施于人?
三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能力。第一要用眼睛認真的觀察生活和周
圍的環(huán)境?第二要用耳朵認真地聽別人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第
三要用手認真的記錄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成日記??第四要
用腦認真思考看到的、聽到的、記下的?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觀
點?第五要用嘴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準確地表達出來。要做到這
些?需要有一個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但只要堅持做了?孩子的
觀察能力、寫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就會逐步得到鍛
煉和提高。
四是要善于與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總高高在上?動不動就老子
長老子短?總認為我生你養(yǎng)你?你就應(yīng)該聽我的話?按我的意志
辦事。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孩子也有孩子的隱私?孩子也有孩
子的觀點?要善于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溝通?自己說的孩子
不理解?要講明道理讓孩子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錯了的也不要
為了一己面子將錯就錯?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當然?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他們有
自己的個性特點?在教育孩子時?還得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努
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潛力點?不要去抹殺孩子的個性?有針對
性地培養(yǎng)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