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雞小雞在哪里
發(fā)布時間:2020-09-10 幼兒園在哪里教案 幼兒園秋天在哪里說課稿 幼兒故事小雞一、活動背景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緊密相連,孩子們特別喜歡。而小班幼兒的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對游戲的情節(jié)、角色、動作過程容易發(fā)生興趣?!缎i小ji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兒喜愛的歌曲。歌詞中小ji和母ji媽媽的對話能激起幼兒情感的共鳴,好像在和自己的媽媽對話一樣。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扮演母ji,請幼兒以小ji的身份做游戲。幼兒在歡快而又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二、過程實錄(一)活動目標:1.通過對唱游戲活動,感受歌曲的對答情趣與親情。2.在游戲中充分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歌曲,體驗對唱活動的快樂情趣。3.在游戲活動中,學會孵小ji(撕貼)的方法。(二)活動準備:·1。各種小動物的胸飾人手-:一只。(小ji、青蛙、小牛、小狗、小貓等)2。與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景“ji窩”、“草地”、“花園”3.蛋寶寶(橢圓形黃色蠟光紙)中間用縫紉機踩好小ji的外形。剪好圓形、三角形、ji4.錄音機: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比較悠揚的樂曲一段。(三)活動過程:師:“小ji一一”幼:“哎一—”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花園去玩,好嗎?”幼:“好的一”教師和幼兒邊唱邊跳進活動室,在花園的籬笆旁坐下。(評析:開始部分讓幼兒以小ji的身份進入角色,比較有效地產(chǎn)生“喚醒”的效果兒的情緒振奮起來,精神集中起來。)2。在游戲中學唱新歌《小ji小ji在哪里》。(1)學對歌詞。師:“小ji,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幼:“好的。”師:“小ji小ji在哪里?”幼:“嘰嘰嘰嘰,在這里?!睅煟骸靶i小ji在哪里?”幼:“嘰嘰嘰嘰,在這里?!?2)學唱歌曲。師:“ji媽媽用好聽的聲音來問,你們會用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嗎?”即用琴伴奏。師:“小ji小ji在哪里?”幼:“嘰嘰嘰嘰,在這里?!?p>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幼教隨筆:畫上的“小雞雞”
源源和小朋友又開始畫畫了,一會兒,一條漂亮的褲子出現(xiàn)了,小朋友又在討論別的話題,早已淡忘了剛才的事情,看著這幅作品,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做出批評孩子的傻事。
有一次,美術(shù)活動是畫自己的好伙伴,小朋友可高興了,邊說邊畫,特別興奮。畫了一會兒,他們又在一起交流自己的“佳作”。源源指著自己的畫正在向樂樂介紹呢!我也忍不住走過去湊熱鬧:“你畫的是誰呀?”源源說:“老師,我畫的是大浩!這是我?!睒窐氛f:“老師,他還給他們畫上了小雞雞呢!”源源很自豪的看著我,從孩子的眼睛里,我看到一片純真……源源還興致勃勃的說:“在這兒!”我想,孩子正是認識性別的年齡,他們是十分天真的,而成人更不要顧弄玄虛。于是,我笑了:“你真棒,能區(qū)分男孩和女孩了,不過把小雞雞露出來可不好,會生病的,快給你的好朋友畫一條褲子吧,看誰畫的漂亮!”“好??!”
源源和小朋友又開始畫畫了,一會兒,一條漂亮的褲子出現(xiàn)了,小朋友又在討論別的話題,早已淡忘了剛才的事情,看著這幅作品,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做出批評孩子的傻事。
小手放在哪?
每一個寶寶的模仿能力都是非常強的,他們是天生的模仿專家。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追隨的對象。他們愛好新事物,喜歡效仿成人的行為習慣。在幼兒的眼睛里始終保持疑惑的眼神,他們不了解成人的世界是怎樣的所以特別新奇。我們時常聽見小朋友喜歡唱成人的歌曲,常常聽見小朋友在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說過的話,例如:“你要聽老師的話,不聽話就不接了!”“不吃飯的話讓警察抓你?!弊鳛槔蠋?,和小朋友天天相處在一起,每天在幼兒園幼兒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會受影響。一天,吃過午飯,我請王資琪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我坐在旁邊聽她在與幼兒交談,仔細聽聽我都覺得那些言語都似曾相識,只聽她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小腳怎么放?小手怎么放?坐得不神氣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歡他了?!蔽仪椴蛔越男α恕T瓉砟切┰挾际俏移綍r無意間經(jīng)常說的,小朋友都記在心里了。雖然表面上看幼兒模仿教師的語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得仔細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我們敲醒了警鐘。幼兒沒有分辨好壞的自控能力,他們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小班社會活動反思:雞公車
“小朋友,你們見過只有一個輪子的車子嗎?”
“這一個輪子的車子樣子有點怪怪的,有點像什么?”
“你覺得這輛車像只大公雞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伴隨著一個個有趣的問題,我和孩子們一起愉快地走進了“雞公車”這個活動中,開始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探寶經(jīng)歷。
說實話,“雞公車”我也是第一次接觸,當我看到這個活動名稱時,我也納悶了一陣,雞公車到底是何方神圣?為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我在活動之前,上網(wǎng)查閱了相關(guān)的知識。原來“雞公車”是我國古人常用的一種交通工具。在平原鄉(xiāng)村的小路上,人們常常會推著雞公車運貨物,或是送婦女帶孩子走親戚,回娘家。因為雞公車的外形像只大公雞,而且行進時木輪發(fā)出的聲音也像公雞叫,所以,人們也叫它為“雞公車”。可以說,“雞公車”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支瑰寶。
當我對“雞公車”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就開始構(gòu)思設(shè)計活動的流程。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和當初的我一樣不了解“雞公車”,但是隨著活動的推進,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被這有傳奇色彩的“雞公車”所吸引,并逐漸地走近“雞公車”,感悟“雞公車”的內(nèi)涵,從而也感受到了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特有的精神!
在這個活動中,我的感悟有以下幾點。
一、清晰的活動流程。
在設(shè)計活動時,我就考慮了很多,并果斷地設(shè)計出簡單而清晰的活動流程。從“理解雞公車——感受雞公車的獨特之處——體驗模仿雞公車游戲的快樂”三大方面加以實施。就這樣,在清晰的流程中,我與孩子們一步步感悟雞公車,也將活動的重、難點逐一擊破。
二、巧妙的電教手段。
巧妙的電教手段是活動的推力器,在這個活動中,我將網(wǎng)上搜索的一些雞公車的資料、圖片有效地組合通過自制幻燈片的播放,有效地利用了幻燈片,幫助幼兒提升了相關(guān)雞公車的經(jīng)驗,也促使孩子的無意行為轉(zhuǎn)化為有意行為,發(fā)揮了提醒、暗示的有效作用。
三、靈活的相互比較。
俗話說:“有對比才有鑒別”。小班孩子的思維具有形象性,他們認識事物也是直觀的。雞公車他們而言,畢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如何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雞公車——一個新生、陌生的面孔呢?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與之對比,孩子們通過把雞公車與他們熟悉的自行車、汽車想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輕松地發(fā)現(xiàn)了雞公車的特點和與眾不同之處。在比較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也顯得更主動了!
透過這個活動,我感到雖然有的課題我們并不熟悉,但通過鉆研教材,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手段,效果也是不錯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師幼是共同學習的,共同成長的!
科學活動隨筆:我知道‘小雞雞’也是單數(shù)
我在組織科學活動“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這個活動中,發(fā)生了很精彩的一幕?;顒影凑瘴翌A設(shè)的過程拉開帷幕,孩子們積極地參與著活動,仔細地記錄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當討論的時刻開始時,孩子們把自己的記錄大膽地說著,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頭部的單、雙數(shù)記錄的比較多,而對整個人體的單、雙數(shù)還沒有意識到。于是,我就重點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軀干、四肢上的單、雙數(shù)。一開始,孩子們還是不大理解我的意思,他們除了想到頭部的各個器官以為,就是想到“衣服、鞋子”等這些外在的東西。好不容易,孩子們領(lǐng)會了我的意思,漸漸走上了我引領(lǐng)的方向,“老師,軀干有一個是單數(shù)”“膝蓋有兩個是雙數(shù)”……我暗暗竊喜“孩子們總算懂了”,到這里我打算要結(jié)束我的活動了,因為我覺得孩子們已經(jīng)了解知道了人體上的單、雙數(shù)。在我的潛意識中也只是頭部、軀體和四肢,而沒有想到軀體上的一些敏感的器官。
在結(jié)束之前,我又不經(jīng)意地問了一句:“身體上哪里還有單、雙數(shù)?”我看見超超把手舉得很高,我就請他來回答。他輕輕的說:“我的‘小雞雞’是單數(shù)?!薄笆裁??”我一時聽得不仔細。他害羞地輕輕地說:“‘小雞雞’是單數(shù)。”頓時孩子們笑了起來,我也經(jīng)不住笑起來了。他被大家的笑聲搞得更加難為情了?!皩ρ剑以趺礇]想到呢!身體上還有一些敏感的器官,他們確實也是有單、雙數(shù)之分的呀!”為了把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資源利用起來。我忍住笑聲,表揚了超超的發(fā)現(xiàn),隨后又問:“還有嗎?”頓時原本即將結(jié)束的活動又活躍起來了。
“我知道‘小雞雞’也是單數(shù)”,超超小朋友的回答頓時使沉悶的活動又活躍起來了,使孩子們的思路頓時開闊起來了,他們紛紛舉手發(fā)言,說著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有的說“肚臍眼是單數(shù)”,有的說“乳房是雙數(shù)”,更有的孩子說“媽媽生了我一個是單數(shù)”有姐妹兩個的小朋友馬上接上去說“媽媽生了我和弟弟兩個是雙數(shù)”。
我感謝孩子們的精彩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人體充滿了興趣,他們是那么的天真。面對他們的天真無暇,我們教師該怎么引導他們呢?我慶幸我沒有因為孩子們的哄堂大笑而加以阻止,我更慶幸我們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愛,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可愛、他們的天真、他們的新奇、我們的活動將更加的精彩。
危險在哪里
幼兒園里,孩子在游戲和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危險的事情,身邊經(jīng)常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但是由于沒有親身的體驗,危險又是不可能預知的,所以孩子們常常意識不到他們的危險性。如何避免危險事情的發(fā)生呢?作為老師又該如何引導幼兒關(guān)注身邊存在的危險因素呢?
有一次,我班的一個小朋友,由于,座椅子的姿勢不正確摔倒在地上,頭上起了個小泡泡。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在全班開展了找“危險”的活動。
我讓孩子們找一找,說一說哪些地方有危險,孩子積極響應(yīng),并很快分頭去找,不一會兒,有的幼兒急急忙忙跑過來告訴我:“有的小朋友搬椅子不小心,容易碰到別人”“在外面玩時,有的小朋友瘋跑容易摔倒”“有的幼兒跑時故意撞到別人”“有的小朋友帶的玩具太危險,容易碰傷眼睛”······真是不著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原來孩子們的身邊存在這么多潛在的危險因素啊!
我及時地引導幼兒,原來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這么多危險,那我們該怎樣預防危險事情的發(fā)生呢?一旦遇到這些危險又該怎么辦呢?“我們以后走路時小心,不瘋跑”“好好坐在椅子上,不晃來晃去”“看到別人又危險要及時告訴他”······看到孩子們七嘴八舌忙著出主意,我心里很高興。我又告訴孩子們,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危險,比如:不要把小東西弄到鼻子里,在幼兒園里一旦遇到危險一定不要驚慌,要盡快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與他人的協(xié)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雞媽媽講故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今天區(qū)域時間你選擇了圖書區(qū),看著你拿著區(qū)域牌不緊不慢的走進去,心里在想你會安安靜靜的去玩耍嗎?帶著疑問一直觀察著你,只見你進了區(qū)域后拿起了一本繪本隨意的翻看著,很安靜,雜亂的翻看過去后繪本放回原位,又拿起了一本,然后又拿起了雞爸爸的頭飾戴在了頭上自言自語的說今天我做雞爸爸。這時候陳景豪也走進了圖書區(qū),你對他說:“吳佳軒,你做雞媽媽吧,我們做一家人,好不好”“好呀,那我做雞媽媽吧”。吳佳軒回答。很快一家人就這樣組成了。你們拿起一本繪本用那可愛的小手指指點點,嘴巴里還嘀咕著老師給你們呢講過的故事,一頁一頁的翻過去,沒有像以往那樣亂翻、快翻,而是很認真的閱讀著。直到區(qū)域結(jié)束你們都沒有很吵鬧。
老師的聲音:
從這次活動中老師觀察到原來平時里淘氣的你也有安靜的一面,第一次看到你如此安靜耐心的閱讀,這個就是你成長的過程,老師為你開心為你驕傲,加油!
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今日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戚家山掃墓,一路走來沒喊過累還主動關(guān)心其他小朋友,并安慰馬上就到了,不要著急。山上你很認真的聽著老師講訴革命烈士的事跡。默哀后,我們開始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大行動,你戴著手有模有樣的撿起地上的垃圾,連一小塊甘蔗也不放過,嘴巴里還說著:“這是誰呢,為什么不把甘蔗扔到垃圾桶里呢?”當小甘蔗被放進你的環(huán)保袋子里后,你回頭又看到了一張報紙,你拿著報紙喊著:“這是誰的報紙,還要不要了呢?”見無人應(yīng)答,你只好把報紙放到的垃圾袋里,看著你那戴著手套的小手還不是很熟練的把報紙塞進垃圾袋里,老師覺得你成長了。
老師的聲音:
在班級你是個不愛管“閑事”的小朋友,今天管“閑事”的舉動讓老師覺得很欣慰,你不但做了一名成功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還光榮的晉升為“閑事”小管家,加油,寶貝!
小雞寶寶走迷宮、物品配對
早上區(qū)域游戲時,小朱、紫嫣兩個孩子來到了益智區(qū),玩起了“小雞寶寶走迷宮”的游戲。只見他們兩個人每人拿著一只小雞在迷宮上走來走去,不一會兒就聽見小朱說:“我到家了!”紫嫣聽到小朱這樣說,連忙也說:“我也到了”可是她是拿起小雞寶寶,就放在了終點,“穿墻”而過。這時朱文博說:“你走錯了!你犯規(guī)了,不能這樣的!”兩個人就吵了起來,聽到吵聲,我連忙過去了解情況,請小朱幫助紫嫣。聽到我說的話,小朱也教紫嫣如何走迷宮。但在走完后,兩個孩子都沒有走第二遍,開始自由擺弄著玩耍了。
每次在游戲時,孩子們都是興趣濃厚,但游戲一定時間后,幼兒就會將游戲規(guī)則拋之腦后。紫嫣看到小朱已經(jīng)到達終點,她也著急想到終點,從而出現(xiàn)了破壞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小朱聽了我的話也對同伴進行了幫助。《指南》中指出: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幼兒能聽從成人的勸解。從今天的游戲中可以看出:小朱的能力相對較于紫嫣要強一些。而迷宮的路線是死的,大多數(shù)孩子走過一遍就失去了興趣,所以這個游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孩子們游戲的需求了。
物品配對
早上依依來到了益智區(qū),玩起了“物品配對”的游戲。看著她很認真的尋找了起來,可是配對到最后總有一對物品:牙膏和水壺是不對的,于是依依跑過來向我求助:“老師,最后這個不對,我找不到了。”我過去一看:她將牙膏、牙刷、杯子、水壺弄錯了。我說:“牙膏和牙刷是好朋友,牙刷和杯子也是好朋友,杯子和水壺也是好朋友,它們幾個都是好朋友?!甭犃宋业奶崾?,依依高興地說:“它們都是好朋友,可以讓一起”說著就把牙膏、牙刷和杯子放在了一起,然后我還看見她拿著牙膏牙刷表演起了刷牙來。
我們在預設(shè)這個游戲時是一對一的配對:牙膏牙刷、杯子水壺。但配對游戲的難點在于并非是一對一的進行配對。有些物品可以和多樣物品進行配對,就例如上面案例里的牙膏牙刷和杯子的這個情況。在家這三樣物品精=經(jīng)常是擺放在一起的,所以依依在一開始的配對:牙刷和杯子這樣配對也沒有錯的。小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在老師的一步一步的幫助指導之下,正確的完成了操作,發(fā)展幼兒的想象、思維。
小面包原來在這里
這天下午,午點是面包和蘋果。
每位幼兒一個蘋果和兩包面包。
家豪小朋友只吃了一包面包,當他要吃第二包面包時,籃子里卻一包面包也沒了。
咦?面包怎么少了一包?
于是我問:“小朋友,誰多拿了一包小面包?”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不知道!”
但是,孩子的眼睛是不善隱瞞和掩蓋的。
我從三十雙眼睛里發(fā)現(xiàn)了一雙驚慌的眼睛,接著有了一個低垂的小腦袋。
我原想立即質(zhì)問他,但又一轉(zhuǎn)念:這會令他難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
于是我微笑地說:“誠實的孩子大家都喜歡,做錯了事不要緊,只要勇敢的承認,而且能改正錯誤,照樣是誠實的好孩子。
如果做錯了事情還不承認,那就是一個撒謊的孩子,別人是不喜歡他的!”停了一會,我又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悄悄話的游戲,小朋友們都把要說的話悄悄地告訴老師,有什么話都可以說,老師替你們保守秘密。
”
全班幼兒都興奮起來,爭先恐后的走過來趴在我的耳邊說起了悄悄話。
有的說周末要去動物園,有的說她想要個洋娃娃,還有的說他喜歡老師。
過了一會。
那個“低垂的小腦袋”終于走過來了。
他走到我的身邊悄悄地說:“老師,我多拿了一包小面包,還給老師。
”說著,偷偷的從口袋里掏出了那包小面包放在我的手心里。
我微笑著若無其事的把面包收了起來,又悄悄地把這包小面包放在籃子后邊。
等到做另一個游戲時,趙婧涵發(fā)現(xiàn)了那包小面包。
我裝作驚喜的說:“哦,面包原來在這里!”
小朋友們都樂了,我發(fā)現(xiàn)“低垂的小腦袋”終于露出了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