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發(fā)布時間:2020-08-24 新生開學需要做哪些調(diào)整 幼兒園需要說課稿 幼師讀書心得育兒心得:父母需要以身作則
首先感謝幼兒園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分享一下我家的育兒心得,我家有兩個小孩,向惠芳是最小的,還有一個7周歲的姐姐,都是符合國家條件出生的。我當初的想法不管男孩女孩生兩個,讓她們有個伴,不至于太孤單,當然現(xiàn)在同時壓力也大了,那我就簡單談談我們家的心得體會,所講之處難免有不科學、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家長指正。
一:孩子在父母身邊,全身心照顧。
為了照顧好這兩個小孩,我從湖南老家把她們(我的兩個小孩和妻子)都接到了我現(xiàn)在工作的太倉,而且我讓我的妻子沒有上班,全職來照顧。之所以這樣做,我的想法是小孩只有在父母身邊才放心,如果像我們外地人一般的做法都是把小孩放在老家讓爺爺奶奶來照顧,自已兩個人都出來工作可以多掙點錢,如果這樣不是說爺爺奶奶是不是盡心盡力去照顧,而是安全不放心,我們經(jīng)常在看到空巢老人帶小孩,老人一不小心,小孩玩水…,被騙被拐賣被侵害還一直不知道…;另外爺爺奶奶也沒有什么文化知識,對小孩的學習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我寧愿現(xiàn)在少掙一點錢,也要照顧好小孩的安全及學習等,畢竟小孩的事情也擔擱不起??!
二:父母需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小孩從一出生,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自已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要,特別是家庭要和睦,不要每天都吵吵鬧鬧,營造一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即使父母之間有什么問題需要協(xié)商,也不要當著小孩的面去爭爭吵吵,更不要去打架,因為這個時候她們已經(jīng)在記一些事情和在想問題,不要給她們的成長制造陰影;其次父母不要有不良的嗜好,比如不要帶著小孩去打麻將,我曾經(jīng)就看到過的有點母親帶著小孩去麻煩館去打麻將,麻將館里煙霧重重,孩子吸著兩手煙,對身心非常不好,同時小孩也在不安全,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走失。另外小孩也在想父母天天在打牌,打牌就是正常的工作嗎?容易讓小孩也養(yǎng)成不良的嗜好;有些父親喜歡抽煙的,我就是,但是我從不在小孩的房間抽煙,既使在客廳我也要求小孩不要在我身邊,或者我去陽臺抽,不讓她們的身心受到傷害。
三:培養(yǎng)正確的生活習慣,禮貌禮儀。
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會影響著人的一生,所以培養(yǎng)正確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首先我們培養(yǎng)的就是要懂得珍惜資源,不要浪費。我們老家是湖南農(nóng)村的,我的父母一輩都非常的貧窮,也很節(jié)約。我不需要我的小孩向我的父母那么節(jié)攢,但是我要求做到盡量不要浪費,比如吃飯,吃多少打多少,盡量吃完,包括吃水果,零食等等都一樣,目前孩子都還做得不錯。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貌禮儀非常重要。從小孩懂事起,我們培養(yǎng)她們懂禮貌,比如:
早上看到老師要說“老師好”,碰到年長的老人打招呼時(當然大人是在場的,陌生人我們是不允許小孩接觸的)請叫“爺爺或奶奶好”,如果與父母年紀相近則叫“叔叔或阿姨好”等。
四:身體的關愛。
俗話說身體是革會的本錢,孩子不僅要吃飽穿暖,受到好的教育,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為了讓小孩長大以后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非常注重小孩的營養(yǎng)搭配,肉食,素材,水果都有沒有斷過。聽相關專業(yè)人士的傳授,喝鮮牛奶有助身高的增長,我們也不惜去購買6元/瓶的去給她們喝。另外周末也會帶她們?nèi)ナ彝饣顒?,如打羽毛球等,鍛煉她們的身體。
五:增養(yǎng)小孩的競爭意識。[零思考方案網(wǎng) zHe135.cOM]
當今的社會不管什么競爭都非常殘酷,不爭不拼不可能會在社會上立足,不可能輕而易舉會贏。所以從小就要培養(yǎng)小孩競爭意識,不認輸,敢拼敢爭的競爭意識。我家的兩個小孩,在她們爭資源的時候,我們就會站出來跟她們說,大的要讓小的,這樣讓大的知道謙讓,同時也讓小的知道感恩,因為是姐姐才會給她,別人是不會的。兩個小孩一定要讓她們先爭,如果不爭長大走入社會也不會去爭,沒有一種競爭的意識,是不會有很大的出息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育兒心得: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我的治家格言: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行為習慣來自家長的言行舉止,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抓起.
我的好家風小故事:
列舉幾點來談談我的育兒心得:我對小孩從小就比較講信用,答應的事一定給他辦到,從不糊弄,不允許的事絕對明確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對其心軟,所以小孩一般也不會對我耍賴,同時也在他的潛意識中埋下誠實守信的根源。從小孩會走路開始每逢碰到有行乞的老者,我都會把錢送到孩子的手里給他去送,這樣他長大了也定會富有同情心、愛心。我們鄰里之間有好吃的東西總會共同分享,每次我都會讓小孩送過去,讓他從小意識到與人共享、互助的快樂與溫暖,因此孩子就不會是個吝嗇、唯利是圖的人。碰到他特別喜歡吃的東西時我會讓他留出一些給其它家庭成員,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一種習慣,現(xiàn)在有好東西他總會先給家人再給自己,這樣他就不會是個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的人了?,F(xiàn)在孩子已進入初中了,我會經(jīng)常跟他聊天、深談,從中了解他內(nèi)心的想法與價值觀,及時糾正一些負面的思維模式,引導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待人接物。也會跟他講一些我的困境,讓他出主意幫忙解決,把他當成一個小大人平等相待之后發(fā)覺他真能為我解決不少困擾。孩子說我就像他的朋友一樣,很樂意跟我交談,最喜歡聽我講一些為人處事之道。孩子是家長一項最保值的投資,也是一筆潛在的財富,對孩子作出再大的付出我們都是心甘情愿、無悔無怨,所以用對方法才是關鍵。
一直想寫一篇關于教育孩子方面的經(jīng)歷,可就是遲遲未下筆,這次是學校給我的作業(yè)—《我的冶家格言及好家風小故事》限字500以內(nèi)。因此我只提到了個人認為比較可行性方面,待有空再續(xù)寫我曾經(jīng)較為錯誤方面的教育經(jīng)歷,讓大家引以為介。朋友們,有空可多交流各自的育兒經(jīng)驗,大家共同探討、相互學習。
育兒心得:以身作則
育兒心得:以身作則
父母,基本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jīng)歷的角色,育兒,更是這個角色最主要的責任。但我們?nèi)松杏趾孟袢鄙僖婚T專業(yè)的課程來教會我們?nèi)绾稳ヅ囵B(yǎng)孩子,如何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成了我們這些初為人父或初為人母的最大難題。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承了獨特的家教文化。母慈父嚴應該是其中的精益所在,母親的慈愛,父親的嚴厲,相宜得章,形成了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家庭氛圍。而隨著現(xiàn)代社會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方家教模式中“人人平等”的思想極大的沖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更是在年青一代的中國父母中大有市場。
那我們到底是該傳承傳統(tǒng)教育思想,給孩子立上一大堆的規(guī)矩,然后用長輩的身份時刻監(jiān)督著他們?nèi)プ裾請?zhí)行,還是試著拋開身份、放低身段用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方式去影響她們、改變她們。我更傾向于后者。
孩子的媽媽一直有著整潔的習慣,進門后先脫鞋,脫完鞋后一定會將鞋子放置整齊。在女兒還小的時候,我們一直沒有要求女兒也要做到如此,都是我們幫著她放好。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偶然一次發(fā)現(xiàn),她在脫完鞋后,也會仔細的將鞋子整齊放在門口的地毯一角,甚至會反復的調(diào)整,直到她認為橫平豎直,而且還會在固定的位置。這讓我們很有成就感,讓我們相信,大人的一舉一動往往比反復的說教對孩子的影響會更有效果。
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在受著教育。我們總是習慣于用雙重標準去衡量自己和別人,規(guī)定孩子不準做這個,不要做那個,而自己碰到這些規(guī)矩時,卻往往熟視無睹的當它不存在。
記得有一次,和家人吃完飯,因為一件什么事情,我和妻子起了爭論,一不注意,在語氣上有點急。結(jié)果,事實證明我的觀點是錯的,我錯怪了妻子,當時,我也沒當一回事,按照平時習慣,自己錯了,就默不作聲了,這么過去了。突然,女兒對我說道:爸爸,你剛才錯了,應該向媽媽說對不起。這一刻,我無地自容,是呀,平時給女兒講的那些誠信的故事,還有曾對女兒講過的那些淳淳教誨:做錯事情,一定要勇敢的承認錯誤。而我自己為什么沒能做到呢?好吧,趕緊給妻子說對不起,而且是真誠的道歉,不僅僅是為了剛才的錯誤觀點和錯誤態(tài)度,更是向女兒承認自己沒能做到以身作則而道歉。
這或許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榜樣,跟孩子一同成長。
育兒心得: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育兒心得: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首先很感謝幼兒園舉辦“立德樹人好家風”的征文活動,讓我們家長有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機會。作為張澤蘊(以下簡稱可可)的家長我認為幼兒園固然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因素,但家長更是孩子人生不可或缺的領路人。制定良好的家規(guī)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規(guī)范行為習慣、提高能力,更能從現(xiàn)在開始指引孩子以后的人生旅程。下面我就怎么教育可可談幾點自己的體會,不足之處請園領導、老師們指正。
可可剛生下來的時候我們就想著要把她培養(yǎng)一個氣質(zhì)優(yōu)雅、獨立、有主見、有智慧,能夠堅守自己的信仰而不為外界誘惑的孩子。網(wǎng)上搜集了好多育兒經(jīng)驗、好家規(guī)等等,條條框框一堆,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可可根本不買賬,她根本不聽那些你講的什么規(guī)定。有一次我們不準她喝汽水,她反問我們?yōu)槭裁茨銈兡芎取N覀儫o言以對,是哦我們大人總是嚴于孩子、寬與自己。經(jīng)過反省我們認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教育孩子,也是鞭策自己。
一、父母的愛,讓孩子成長的更安心
父母的愛是促使孩子茁壯成長的養(yǎng)分。讓孩子體會的關心和愛護,孩子才會聽從家長的建議與意見,教育才能更有效的進行。所以,我們這樣做:每天清晨和睡前,微笑著親吻她一下;游戲的時候,給她一個鼓勵和贊賞的眼神;上街的時候拉著她的手;高興的時候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沒事的時候摟著她,說說幼兒園的趣事。當然女兒長大后,作為父親拍拍她的肩膀,看電視的時候挨著但不摟著保持一定的距離會更好一點。
二、積極樂觀,給予孩子健康的精神面貌
想要孩子有個健康的心態(tài),那么你自己就要給孩子樹立不挑剔、不抱怨、熱愛生活的好榜樣。所以我們這樣做:比如有時候上街給她買衣服或帶她吃飯,店家因為忙或者環(huán)境差服務不周到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不挑剔、不埋怨,更不能發(fā)火;在路上碰到乞丐不要一臉嫌棄的表情,要保持一種樂觀、寬容、同情的心境,給她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為孩子的身體健康負責,更要為她的精神健康負責。作為孩子成長道路的領路人,我們只有保證她的精神是積極向上的,才可能保證她今后的美好幸福人生。
三、尊重孩子,培養(yǎng)獨立、自信的特質(zhì)
在當下的社會里,有的時候父母對于孩子過分“包辦”,而使我們的孩子慢慢缺少主見,喪失自己作決定的權利。所以我們這樣做:出去吃飯的時候,我們會先問可可今天吃什么呢,當她只點肉肉時,要及時給她建議,如果配上一點蔬菜會更好,她一般會欣然接受。當她自己棄權時,一定要告訴她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孩子的未來,如果我們總是鼓勵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nèi)ケ憩F(xiàn)自己,他們就會真的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孩子。
四、激發(fā)勇氣,不做心靈脆弱的孩子
現(xiàn)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刻意的避免讓孩子吃苦,總是會盡量地給孩子更多的關照和呵護。熟不知久而久之孩子性格中就會缺失一種優(yōu)秀特質(zhì),它就是堅強。所以我們這樣做:以前可可晚上很怕黑,有一次晚上我?guī)Э煽勺矫圆?,故意躲在黑暗的陽臺,發(fā)出聲音讓她來找我,起初她不敢來,聽到我的笑聲后,漸漸的克服了內(nèi)心的恐懼把我抓到了,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說“寶寶真棒,不怕黑了么”。當你的孩子懼怕什么事情不敢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不妨循循善誘,逐步引導,使她在不知不覺中消除心中的障礙,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
五、學會分享,讓孩子遠離自私
現(xiàn)在獨生子女很多,嬌生慣養(yǎng)似乎已是每個家庭的普遍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間經(jīng)常看到一些孩子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熱火朝天:這個發(fā)卡是我的,不許你碰。所以我們這樣做:經(jīng)常帶著可可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時候我們會帶很多零食,玩累的時候我們會對可可說:把餅干分給你的好朋友們好嗎,大家一起玩、一起吃才是好朋友?,F(xiàn)在可可已經(jīng)意識到分享能夠讓她和她的朋友們快樂,更能讓她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
六、懂得感恩,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現(xiàn)在家長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父母辛苦,熟不知根本原因在于家長沒有給孩子制造一個感恩的機會。所以我們這樣做:每次我們幫可可洗完澡洗衣服的時候,都會跟她“訴下苦”:爸爸媽媽下班好累哦,還要幫可可洗澡洗衣服,腰都直不起來咯。久而久之她會偷偷跑過來看看我們問:是不是很累啊。有天突然說那我?guī)湍愦反钒伞8袆拥奈覀円凰?。所以有時候不在圍著孩子轉(zhuǎn),讓孩子懂得去考慮別人的感受,知道怎么去關心人,不知不覺中她已成長成一個有愛心的小公主。
最后分享一段哈佛家訓里面的話,與大家共勉:
少一份責備,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寬容;
少一份責罵,多一份尊重;
少一份懷疑,多一份信任;
少一份命令,多一份商量;
少一份限制,多一份自由;
少一份要求,多一份以身作則;
少一份“無微不至的照顧”多一份自己動手的機會。
育兒:家長要以身作則
育兒:家長要以身作則前幾天,閨蜜跟我打電話,隨便聊聊家長里短的,然后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孩子,她女兒剛好比xx小一歲,現(xiàn)在也在上幼兒園,她問我:聽說你家xx現(xiàn)在都可以自己讀書了,我家孩子現(xiàn)在連她上學的書都找不到,而且經(jīng)常都是今天新買一本書,過幾天就不見了,要嘛就是臟兮兮爛糟糟的。而且一到放學,人都找不到了。你是怎么做的???我也跟你取取經(jīng)唄!
其實說實在的,我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經(jīng)驗,只是我當時是新手媽媽,帶著孩子不敢到處走,也不認識幾個人,所以基本上都只是呆在家里玩,可是一大一小娘倆在家不能只是干瞪眼啊,于是就開始找玩具跟孩子一起玩,等到快兩歲的時候,在網(wǎng)上看到別人說想要孩子愛上學習,得從小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基本上孩子的未來很多行為習慣都是跟父母差不多的。我也想我的孩子成為一個愛學習的人,反正我在家呆著也沒事做,于是也開始學習怎么去教育孩子。
一開始的時候,xx根本就不聽,你讀你的,她玩她的,可是時間久了,孩子也漸漸的有了興趣,開始來抓我手上的書,我就給她看,然后拿起另外一本書來讀。反正我拿哪一本她就搶哪本,于是我開始抱著她一起讀,因為都是小人書,圖文并茂,我在讀書的時候也會用白話跟她講書上的內(nèi)容,或者裝作小動物們的樣子,xx小朋友聽的很開心。而且在xx開始看我讀書的時候,我都是讀一個字就點一個字,這樣讀什么讀到了哪孩子都知道。孩子的模仿力很強,記憶也非常好。等我不在的時候,xx就會自己拿著小書去讀,也學著我的樣子,一個字一個字的去點,讀到不認識的字就會問我。沒想到不到兩歲半,那種小人書她都可以自己讀了,而且隨便點一個字都是認識的,有時候不認識的時候她就會把一整句都重新回憶一下,然后會說哦是XXXX字。
倒是現(xiàn)在,搬家到這邊后總覺得還沒穩(wěn)定,孩子也沒上學,而且住在一樓,到處都是孩子在玩。我呢也因為孕期總是沒有耐心,也沒怎么管,xx就天天想著玩游戲,或者找小朋友玩,都沒有惦記一下要去看書或者做什么。
明年xx就上小學了,孩子的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現(xiàn)在看著孩子好像不是太有學習的欲望了,怕等她到了上學的時候有厭學的情緒,覺得現(xiàn)在還是過于懶散了。現(xiàn)在要改正習慣還來得及,只是環(huán)境是這樣的,所以孩子總是跟著環(huán)境而變化,所以在最近當我孕期的反應不是太大的時候,我就開始帶著xx到附近環(huán)境優(yōu)雅一點的地方去玩,順便帶上書本,孩子玩一會后自己會找書來看看,有時候帶著她去公園,也有別的小朋友帶著書一起看,有時候去圖書館看看,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看書,所以孩子自然的周圍的人就成了孩子的榜樣,xx也非常認真的看書了。所以當你的孩子不喜歡看書,天天想著玩的時候就多帶孩子去時候?qū)W習的環(huán)境去吧,我們不能讓孩子整天的在學習中度過,但是也不能只是隨心的讓孩子漫無目的的去玩,不管做什么都不要過。有松有緊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育兒觀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則
育兒觀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則
“老師,軒軒小朋友在大門外哭,你快去看看吧”。我聽到雯雯的話,邊走邊想,每天早上都是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今天這是怎么了?轉(zhuǎn)身走到門口,只見軒軒的媽媽和幼兒園的老師怎樣哄勸,拖拉,就是不肯進幼兒園,還哭叫的天搖地動,引來了家長的圍觀。家長們感到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不肯進幼兒園,我問孩子的媽媽,“孩子在家有沒有讓你買玩具”“沒有,前幾天剛買過一個奧特曼”“在家有沒有鬧過不愉快的事”“沒有,孩子來園之前還挺高興的,拿著奧特曼,這不我放到手提包里了?!焙⒆右恢笨迋€不停,我讓家長先帶他回家,摸清孩子不肯來的原因后,在慢慢的做思想工作。
第二天,早上,我在園門口迎接小朋友,遠遠的,我看見軒軒來了,走近時,軒軒又不肯進幼兒園,但這時的情緒比前一天好“軒軒,早上好,今天這么乖”我先把表揚的話說出去,軒軒沒有說話,他媽媽說:“你向老師問好,你看老師多喜歡你,快跟老師去吧”軒軒極不情愿,我趕緊拉住他的小手說:“來,我們一起進去吧”并向他的媽媽說:“你幫我做一會警察,看住陌生人,我送軒軒會教室,回來后,我問軒軒的媽媽,是什么原因?qū)е滤辉竵碛變簣@。
軒軒的媽媽說:“孩子在家整天要買玩具,看見什么就買什么,不給他買,他就坐在地上大哭,家里的玩具太多了,他爸爸說,你再買玩具我就告訴你老師,讓她訓你,還說,把他的玩具都扔掉,所以他要在家看著他的玩具,怕爸爸都給他扔了”。
聽了軒軒媽媽的話,我的心情不能平靜,孩子貪玩是天性,孩子在玩玩具中,可以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為人父母,在平時要多學習一些孩子心理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一定要謹言慎行,由于孩子年齡小,對大人說的話,判斷力差,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和家長的話,句句都是真理,因此,我們不能隨便說一句話恐嚇孩子,對孩子產(chǎn)生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育兒心得: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在家里,兒子對我的話不是很聽,也許正處于逆反期,叫他上東他上西,叫他上南他偏上北,但今天張老師跟我說的有關兒子的一件事讓我很震撼——看來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重要。
在班里,老師為教育活動能順利進行,經(jīng)常會給孩子們調(diào)換一下座位。今天張老師說:“陽陽,你在那里看不見來這里吧”,于是兒子坐到了張老師指定的位置欣賞教師的示范。到了操作環(huán)節(jié),兒子不聲不響地回到了剛開始坐的第一排位置上。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老師點評,發(fā)現(xiàn)陽陽看不清楚后,張老師說:“陽陽你看不到就來這里呀?!庇谑撬チ死蠋熤付ǖ奈恢?,誰知,他聽完后,又回到當初坐的第一排位置上。活動結(jié)束后張老師問他:“陽陽,你怎么喜歡坐到這里來?”兒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媽媽說了,勇敢地孩子坐第一排?!碧炷?,平時對老媽的話嗤之以鼻的兒子,竟然把我的話原原本本記心里了。
我記得是有那么一次,當時兒子上中班,老師說他不愛舉手,一提問就往后縮,我告訴他:“勇敢自信的孩子坐第一排,聽得認真,看得仔細,學得好,你可以試一下啊。”誰知在大班的第二年他用上了。
可見,正確的事情父母就應該正面?zhèn)鬟f給孩子,即使當時他做不到也無妨,也許他會在出其不意的時候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誠信教育——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要跟著去。她對兒子說:“你在家,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彼齽倧募猩匣貋?,看見曾子想要捉豬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痹诱f:“(妻子),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親的教導?,F(xiàn)在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讀完之后,我們更多的是看到曾子的愚蠢和固執(zhí)。我們會不以為然的認為,和小屁孩說出的話,只要哄得不讓他們不哭鬧就可以,沒有必要認真。在我們的眼中,孩子就是孩子,他們和大人們沒有在一個層次。大人們是拿著雙重的標準來對待的。我們也一直教訓孩子,做人要誠實守信,做人不能欺騙別人,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長篇大論。我們會認為孩子長大了,一切都會懂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在謊言和欺騙中讀過童年的,誠信到時離他們很遠。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個謊言就是,你別哭,你聽外面狼來了,或者是你別哭,你再哭,我就把你送人了。這是我們聽到的第一個謊言。我們的家長們也許沒有意識到,這就是我們對孩子的第一次失信。雖然孩子開始真的相信你所說的話,慢慢的隨著年齡,他們也就懂了。孩子懂得不止是你所說的是謊言,更多是你的話對孩子心靈的傷害。一種是讓孩子心中產(chǎn)生了恐懼的陰影,另一種是讓孩子知道原來謊言可以隨意的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被騙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我們開始學會走路了,我們喜歡跟著大人們轉(zhuǎn),大人們煩我們了,大人就會說,你在這兒好好的玩,我給你去什么好東西??傊?,大人們找好多的借口,只要能夠讓他們離開,剩下的就是空氣了。孩子相信了第一次之后,慢慢的學的聰明了,開始也不相信大人了。這時候,大人們會暴露出他們兇殘的一面,大人的呵斥孩子,讓孩子不要跟他們。這樣做讓孩子懂得了,原來謊言拆穿之后,緊接的應該是惱羞成怒的發(fā)作吧。
我們開始上學了,大人們總是愛給孩子許諾。只要你能夠考到多少名,或者是你能夠考上多少分,我會給你買一個什么東西?或者是我?guī)闳ナ裁吹胤酵妫炕蛘呤强謬樅⒆?,如果考不到什么分?shù),我會將你打死,送人之類。家長說的多,做到的不多。家長只是每一年中愛重復著自己的這些話,孩子也看清了家長言語的分量,過著一種得過且過的生活。慢慢地彼此之間也就適應了。孩子知道家長的許諾只是一張永遠兌換不了的空頭支票。也學會了用這種辦法個很多人承諾。隨意的承諾,卻沒有想到承諾背后的責任和信任危機。
……
誠信教育是一種以身作則的教育。她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不需要太多的動機,只需要我們在生湖中做好我們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身影中找到誠信。關于誠信教育,我們不要基于某一天偶爾的驚天動地的大事需要誠信,而是立足于我們身邊的小事。誠信教育伴隨我們的一生,隨時隨地的儲存,某一天的提取。誠信的建立需要榜樣,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一生發(fā)展考慮,做好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和誠信相關的小事,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誠信的環(huán)境中,而不是欺騙的環(huán)境中。
育兒心得:孩子需要愛心
育兒心得:孩子需要愛心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以前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那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huán)境。他們期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期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我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溫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于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xiàn)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系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zhuǎn)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職責心。從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溫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里不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