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變變”整理賽
發(fā)布時間:2020-08-22 幼兒園教案變變變 幼兒園說課稿線條變變變 幼兒園小班顏色變變變說課稿育兒心得:“變變”整理賽
背景:
“魔尺”是大二班孩子在餐后自主活動時最喜歡玩的一款游戲材料。一根小小的魔尺在孩子們的手里千變?nèi)f化,在孩子的心里其樂無窮,在孩子整理時卻是“慢”而“亂”??鹱永餄M是“長長的小蛇、尖尖的長槍、高高的長頸鹿”···過會兒又會傳來:“老師,魔尺的筐子被柜子頂住了放不進去”、“老師,小朋友不肯收,還在玩”。
問題后的討論:
針對整理時遇到的問題,我們展開討論:你們覺得自己整理得好嗎?為什么那么拖拉,理得亂七八糟?有的說:“大家都很喜歡玩,不舍得收”。有的說:“收的太急,隨便一放就走了。”還有說:“魔尺形狀各種各樣,太亂了,放不平?!蹦敲?,怎樣收整會又快又整齊呢?
尋找收整好方法:
談到方法,孩子們各抒己見:“我們要規(guī)定時間,2分鐘內(nèi)收好?!薄白兊钠狡降牟藕梅拧!崩蠋焼枺骸盀榱朔奖闶照銈兇蛩阕兪裁??有的說變球,有的說變汽車,也有小朋友說“收的時候都變一樣的東西不就很整齊了嗎!”“即使收整齊了,怎么解決拖拉?”孩子們說:“我們來比賽,看誰變得快呀!”
“變變”整理賽
經(jīng)過討論,孩子們覺得每次整理環(huán)節(jié)大家可以選擇變:“輪廓柔和”、“形狀統(tǒng)一”的魔尺,而且要進行比賽。所以,我們的“變變”整理賽就誕生了。今天是“誰是球王”、明天也許是“汽車總動員”或“長頸鹿樂園”等,都是小朋友自己決定和選擇的變化主題?!白冏儭闭碣愐婚_展,差不多1分半鐘后,魔尺們都能整整齊齊地躺進筐子被送到玩具柜中。
整理習慣的培養(yǎng)必須落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也不只是靠機械的說教?!白冏儭闭碣愐杂變喝菀捉邮芮蚁矚g的游戲形式讓他們在協(xié)商、嘗試、創(chuàng)造、競賽中主動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心得: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育兒心得: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中一班)
時間:2018-4-25下午04:27:41來源:小劍橋幼兒園作者:中一班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p>
“為什么呢?”
“我不要最后一個。”
“我保證,今天一定很早去接,以后再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了。”
“我不要去幼兒園!”“我還是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
今年五月下旬起,一日之晨便始于女兒和我這樣令人頭疼的對話,接下來就是哭鬧、斥責,這樣亂哄哄的早晨持續(xù)了兩周多。情況非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更加嚴重了。到了六月的某一天,一直喜歡早起的女兒找了各種借口不愿起床,勉勉強強穿好衣服,又開始不要洗臉不要刷牙,然后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地哭,嘴里念叨著還是那句不去幼兒園。那天,女兒平生挨了第一頓狠揍,但是滿屁股的烏青并沒有阻止她的哭鬧和強烈抵觸幼兒園的情緒,反而破天荒地狠狠咬了強行抱她的爸爸;那天,女兒破天荒地不是因為生病留在家里,因為沒有人勉強得了她踏進好玩的小三班教室;那天,女兒也破天荒地強烈反抗了她那么喜歡的媽媽、爸爸、外婆和老師們。
雖然知道孩子都是追求完美主義者,也知道四歲是一個典型的逆反期,但是真正面對孩子獨立意識發(fā)展過程中頭一次出現(xiàn)的強烈負面情緒,我卻倍感困惑和無力。道理講了很多遍,家中和幼兒園也沒有其他原因可尋,難道成長就一定是要把乖寶寶變成執(zhí)拗不講理的小魔王嗎?當時,女兒的情緒已經(jīng)引發(fā)了我的負面情緒,我越焦慮越擔憂,就越失去耐心,我的急躁同時又在加深她的負面情緒。從那天她挨打以后破天荒咬爸爸可以證明,這種情緒上的互相感染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以暴制暴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直至有一天,有段話出現(xiàn)在我面前,如醍醐灌頂:“如果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次晚接讓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你是否能接受這件事?這無所謂好事還是壞事,它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孩子就是有這樣的感受,關(guān)鍵是,我們是否可以接納它,而不是因此產(chǎn)生很多的擔心?是否可以坦然面對孩子每次去幼兒園時的哭鬧,接納她每次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那件事的負面感受?”讀完這段文字,深吸一口氣,內(nèi)心就突然輕松下來,迷惑困頓了許久眼前終于豁然開朗?!敖邮堋薄敖蛹{”“坦然”,方法就是這么簡單,因為愛很簡單,真理同樣簡單!但是,簡單并不意味著容易,要接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接受她可能長時間的情緒反復,接受她的不完美。自覺自愿地接受即接納,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懷坦然,真正的平和淡定,因為孩子其實非常敏感,他會敏銳地感受到父母的內(nèi)在情緒(盡管我們覺得可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如果內(nèi)心很煩躁,就算沒有對孩子聲色俱厲,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我們的焦慮和擔憂,常常會加重或壓抑孩子們所經(jīng)歷的負面情緒,如果我們允許孩子哭,接納孩子哭,孩子的負面情緒隨著眼淚釋放出了,孩子也就自我療愈了。其實,真正脆弱、恐懼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經(jīng)常擔憂著孩子成長中的變化,焦慮著孩子成長后與我們的分離,淡定而堅定是需要多么強大的精神力量。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送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是來幫助我們內(nèi)在變得更強大更充實,他們就像我們的鏡子,如果我們內(nèi)在寧靜平和,孩子亦會寧靜平和。所以,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強大孩子的內(nèi)心力量,首先要強大自己的內(nèi)心力量。
女作家魯雅在《正能量讓孩子的內(nèi)心強大》一文談到:愛分五個層次,第一層是關(guān)注孩子是否吃飽喝足,其次是舍得花時間陪孩子,然后是思考教育的目標,四是能幫助孩子,五是父母肯提升自己,并幫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在愛女愛子的路上,改變自己,提升自己,這是我們都應(yīng)該努力前行的方向。漫漫的修煉之途,讓我們一起共勉。
育兒心得:性格上的改變
育兒心得:性格上的改變
楊楊還有2月就滿5歲了,現(xiàn)在是XXXX中二班的學生,由于公司搬遷的原因,我家10年時搬到了石巖,兒子也換了學校,轉(zhuǎn)到了XXXX,已經(jīng)過了兩年,在學校學習的兩年期間,在學校老師的教育和關(guān)心下,兒子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性格上的改變
兒子比較內(nèi)向,性格上還有些孤僻,與陌生人溝通時比較膽怯。造成這樣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家庭原因?qū)е碌模谛『⒑苄r,常與大人呆在一起,很少與同齡的其他小孩一起玩耍,什么事都由大人照顧,且大人都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標準去要求小孩,慢慢的,小孩的天性被壓抑,而且不喜歡與人溝通,特別是不與同齡左右的小孩溝通。慢慢的性格上開始越來越內(nèi)向和孤僻。針對此,要多鼓勵小孩與其他小朋友互動,每次小孩有半點的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肯定,鼓勵他繼續(xù)努力,這樣小孩慢慢會開始接受其他人。這兩年來兒子在性格上有了很大的調(diào)整,這很大一部份取決于學校老師的幫助與支持,能夠付出全部的愛心和耐心不斷給予鍛煉的機會,且在取得稍許的進步時不斷的鼓勵他。我想通過家庭和學校雙方的努力,小孩的教育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2、獨立生活能力的提升
兒子剛進入學校時,連自己上廁所吃飯都不能自理,在經(jīng)過這兩年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各方面的綜合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會自己穿衣,吃飯,拿筷子,可以拿筆,而且姿勢還很標準,可以書寫簡單的數(shù)字,而且也懂得了很多生活的道理。有天我與他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后來他告訴我,有好吃的要與大家分享,要把最好的給別人,聽到這些,我還是比較開心,懂得分享的人,才是快樂的。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這兩年學校不斷的從基礎(chǔ)的道德教育入手,讓小孩從小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對小孩后續(xù)影響將非常大。
3、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對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們每天下班回家比較晚,不能陪兒子復習在學校學習到得知識,所以經(jīng)常不能完全記住老師教授的知識,一天早上起床后,兒子主動找我跟我說,叫我今天早點回家,陪他復習字寶寶,說昨天老師在陪他復習字寶寶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很多回答不上來的,對兒子的主動我很開心,所以馬上就答應(yīng)他了,晚上也提前回到家了,陪他復習字寶寶,兒子很主動的學習,也很積極,在后續(xù)幫他復習字寶寶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兒子比以前認識了更多字寶寶,為兒子的進步感到開心,兒子在學習上的轉(zhuǎn)變,跟學校老師對他的耐心教導是分不開的。
孩子的教育問題小到關(guān)系到一個家庭的未來,大到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未來。大家都知道小孩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市面上有的人對教育重視不夠,出現(xiàn)了教育無用論,這是可怕的,當然還有另外一部份人做過了,從小就過多的給小孩太多的學習壓力,而且更多的注重一些技能層面上的培養(yǎng),忽略了育人更應(yīng)重視立德為基本。還有一部份人更是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忽略了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所以對于教育小孩,我們應(yīng)對教育有正確的認識,過猶不及,而且要充分發(fā)揮家庭的作用,讓教育變成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wù),這樣中國的教育方可得到改善,中國的未來將會更強大。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育兒心得:讓孩子私心變愛心
現(xiàn)在的寶寶都是家里的獨苗,寵著慣著在所難免,可當家長的有沒有想過,當你用愛心呵護孩子時,是不是在有意無意間滋生了他們的私心。
第一次意識到兒子有“私心”,是在他3歲的時候。那天他過生日,我給他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很精致,上面還有誘人的水果,漂亮得大家都不忍心吃它,最后還是我,握住兒子拿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幾份。吃蛋糕的時候,我和他的爸爸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塊。想不到這下可惹了大禍,兒子先是吃驚地看著我和他爸爸,繼而開始生氣落淚。又哭又鬧,不依不饒……最后兒子終于鬧騰夠了,不再理睬我們,躲到他的小房間里半天不出來,蛋糕也沒吃一口,弄得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覷,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隱約猜到,可能是因為我們分吃了他的奶油蛋糕。難道孩子有了“私心”?
從那次開始,我們便格外留意起兒子的行為,果然發(fā)現(xiàn)他的“私心”在慢慢滋長。有一次,鄰居家的小朋友來我們家里做客,看見他心愛的玩具車后用手輕輕地摸了一下,他立即大聲發(fā)作:“別動!那是我的玩具車!”嚇得那個孩子趕緊縮回了小手,鄰居很不高興地帶著孩子走了,弄得我和丈夫一臉尷尬。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jīng)歷一段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這不僅源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家教的客觀環(huán)境造成的??吹絻鹤尤找媾蛎浀摹八叫摹?,我們開始反思起兒子的教育來:難道是我們對他的教育出了問題?
兒子剛出生時,我們家的經(jīng)濟條件并不好,我和他爸爸都是上班族,每個月還要還月供。盡管如此,在“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思想支配下,兒子喜歡的食物,我們一點都不吃,全部留給他;兒子喜歡的玩具,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買給他,哪怕自己勒緊腰帶。爺爺奶奶更是傾盡所能滿足他的愿望。雖然我們也明白這中間有溺愛的成分,但是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總覺得盡可能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zhì)條件才是對他的愛。久而久之。兒子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好東西應(yīng)該留給他吃,好衣服應(yīng)該買給他穿,小小的“私心”就日漸膨脹起來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和丈夫趕忙商討解決的辦法,最后一致認為:愛孩子,應(yīng)該保留一份愛,不能再滋生他的私心。以后再吃東西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和他分食,哪怕不喜歡的東西,也吃一點。剛開始,兒子看到我和他分享一塊好吃的水果或者食物,自然很吃驚,很不習慣,甚至用各種方式表達他的不滿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他慢慢地不再鬧騰了。
每天晚上臨睡前,我和他爸也有意給他講些文明禮讓的小故事。講到家喻戶曉的《孔融讓梨》時,兒子偏著小腦袋,稚聲稚氣地問我:“孔融為什么要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呢?我沒有哥哥和弟弟,我不用讓?!蔽夷托牡貙λf:“禮讓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是好孩子應(yīng)該做到的,你雖然沒有哥哥弟弟,可是你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小伙伴,所以你也要向孔融學習啊!”他聽后,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后來有一次,朋友從外面回來帶給我一些精美的水果。我隨手放在客廳的餐桌上,兒子從幼兒園回來,看見后,一把抱在懷里,用小鼻子聞聞?wù)f:“真香啊!”我以為他老毛病又要犯了,誰知他只是把玩了一會兒。然后說:“我想吃水果,咱倆一起吃吧!還有……”他歪著頭看我,“我想留一份給媽媽,媽媽你同意嗎?”這次輪到我吃驚了,看著兒子天真爛漫的笑臉,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知道,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心里開始有別人了。
育兒心得:孩子的點滴改變
育兒心得:孩子的點滴改變
周二收到老師的通知,請家長利用空余時間寫一篇育兒經(jīng)驗。呵呵,說實在的,收到這個短信,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jīng)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日子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剛剛與孩子接觸時,自己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發(fā)展,也買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有時候會發(fā)覺,實際要按照書中所教那樣去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兒也要家庭成員都要配合這個舉動,相信這個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難上加難。
琦琦在家里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就是太好動,干什么都有點座不住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帶孩子學習古箏,能靜下心下做事?!?/p>
孩子剛上幼兒園,作家長是最擔心的,就特別怕孩子不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離開了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哭鬧,可讓我吃驚的是,第一天送琦琦上幼兒園,看著那么多的新生都圍著老師在哭,她竟然沒有哭,當然我們之前也有和她做過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說,到了幼兒園,就是自己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媽媽去上班,下午會來接她回家,她答應(yīng)了,到了幼兒園她真的沒有哭。這個情況對于媽媽來講,真的是很吃驚的,同時也知道孩子其實自我的內(nèi)心調(diào)節(jié)功能是挺強大的。從一開始上幼兒園到現(xiàn)在快畢業(yè)了,琦琦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表現(xiàn)得積極,陽光的。
在琦琦成長的過程中,我感覺得到她的一點點的改變,她非常喜歡學習,每天上學都會早早起床,也很喜歡老師們。每天回家都會像只百靈鳥一樣的傳播,每天在學校里發(fā)生的快樂的事。琦琦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傳播快樂,陽光自信,在第一次參加拉丁舞比賽時,就充分表現(xiàn)了出來,一點也不怯場。琦琦大多時候很堅強,受一點傷痛都能忍受,但是面對困難有時會退縮,會找些理由,我知道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通過慢慢的培養(yǎng),所以只要給她一定的時間,相信琦琦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育兒心得:任性的女兒變得懂事了
周末,一次意外傷到了腰。當時,一股鉆心的疼痛讓我癱坐在地上不敢動彈,眼淚忍不住的留下來。這可嚇壞了在床上的四歲女兒,她一邊拽著我的手使勁的拉我,一邊哭著喊:“媽媽,媽媽,你快上床。”我怕自己的舉動嚇著了女兒,便忍住疼裝作鎮(zhèn)靜的對女兒說:“沒事,媽媽沒事一會就好?!辈①M勁的爬到床上。女兒哭著隨手拿起床頭上的拔罐給我:“媽媽,給你!”我的腰以前就不太好,女兒以為我用拔罐拔一下就好。但是劇烈的疼痛讓我無法忍受,當時就我們母女在家,怎么辦呢?我對女兒說:“媽媽要到醫(yī)院看看”女兒更害怕了:“媽媽,醫(yī)生會給你打針的,不去醫(yī)院,不去醫(yī)院?!迸畠阂郧翱偢忻?,到醫(yī)院打針打怕了。我說:“媽媽只是去買貼膏藥不打針?!迸畠哼@才哭著點頭。她趕快下床穿好自己的鞋子,又忙不迭的給我拿來鞋子幫我穿上,小手緊緊握著我的手,嘴里咕囊著“媽媽慢點?!?/p>
可是,盡管她用盡全力牽著我的手我還是不能走動。“怎么辦,媽媽?”她滿眼含淚的看著我。“電話在我口袋里,幫我拿出來?!蔽艺f?!皨寢?,打120嗎?”我為女兒的機智想法感動了一下,但當時卻無心表揚女兒的學識和機智。我摸了摸她的頭:“不用了,沒那么嚴重,到就近的醫(yī)院看看就行,給你姑姑打電話吧。”女兒撥通了姑姑的電話。小姑很快來到我家,要背著我去醫(yī)院,我擔心小姑那苗條的身體背不動就不讓背。姑爺要背,我真不好意思讓他背,最后拗不過他們試著背了一下,結(jié)果更疼了,我想還是走吧。在他們的攙扶下來到醫(yī)院,女兒始終跟在我邊上用他柔柔的手牽著我的手,看著女兒怕的樣子,無形之中給了我一份力量,在女兒面前一定要堅強。來到醫(yī)院掛號就診,當醫(yī)生用手按壓我的腰部時疼得我忍不住叫了一聲,一向有些靦腆在外人面前不好說話的女兒連忙帶著哭腔說:“阿姨,別動了,媽媽疼?!蔽倚χ嗣念^:“寶貝,媽媽沒事。”隨后拍片,取藥女兒都乖乖的跟著,等看完回家都夜里11點多了??吹脚畠喉锏难劬Χ急牪婚_了,便說:“寶貝睡吧。”她說:“媽媽你不疼了,那你笑笑?!蔽倚α耍瑸榕畠旱亩滦α?,為親情感動的笑了。平時都讓媽媽幫著穿脫衣服的她自己脫了鉆進被窩睡了。
第二天早上,女兒睜開眼問:“媽媽,還疼嗎,你不上班了?”我說:“恩,好多了,媽媽不去了,媽媽跟園長奶奶請假了?!薄澳悴蝗チ耍乙膊蝗チ?,我在家陪你玩吧?!迸畠赫f?!安挥昧?,你得去幼兒園,要不老師會想你?!蔽艺f。這小家伙聽后竟抱著腿喊起來:“媽媽,我腿疼你快跟老師請假吧。”我笑了:“快去吧,老師想你了,再說你把幼兒園學到的東西,發(fā)生的事情,回來跟媽媽說說,下午回來媽媽陪你玩?!彼礇]有商量的余地了,就自己爬起來穿好衣服,再洗涮,吃飯,讓奶奶送她去幼兒園。
隨后幾天里我只能躺在床上,女兒每天早晨自己穿好衣服后再幫我穿褲子襪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跑進臥室問同樣的一句話:“媽媽,還疼嗎?”然后就會在我身邊給我講幼兒園里的事情。這時的我是幸福的。心想:女兒真是娘的貼身小棉襖啊。
是啊,生活是現(xiàn)實的,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會碰到很多的坎坷和挫折,經(jīng)歷了這件事,我感覺女兒似乎長大了許多,一向任性的她變得懂事了會體貼照顧別人了。
育兒心得:國學改變孩子一生
育兒心得:國學改變孩子一生
環(huán)境影響人的一生,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成長,孩子就會沾染什么樣的習氣。這個道理早在古代孟母就用三遷住所以給孩子好的環(huán)境告訴過我們了。我們做為家長都要很努力的去創(chuàng)設(shè)最好的環(huán)境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最好的成長空間,但在這喧囂的社會里,想要尋找一方心靈的凈土是何其艱難,所以我們很困惑,不知該怎么去給孩子建設(shè)心靈的家園。
而正值我對孩子教育困惑時,正蒙學堂給我指了一條光明大道。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辦的正蒙學堂里誦讀國學經(jīng)典,孩子會背誦很多國學經(jīng)典,同時也學會了做人的道理,無論年齡大小孩子們待人都謙謙有禮??粗⒆觽兊倪M步,更堅定了我送孩子去讀經(jīng)的決心。而正值三班報名,我便報了名,再通過一個月的家長課堂學習后,孩子開始了試讀階段。而真正帶孩子去讀書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讀經(jīng)既是對孩子的一種考驗,也是對家長的一種挑戰(zhàn)。學堂所在的位置很偏且路途很遠,無論嚴寒酷暑,我們都要做到風雨無阻。孩子在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diào)的教室里堅持一個半小時,也真是對毅力的一種鍛煉,也給這些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的小皇帝里們上了很生動一課。當初我曾對孩子說,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媽媽一定會陪著你堅持下來。其實想想這樣是自己推脫的一種想法,很感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堅持的很好,所以我沒有辦法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學堂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宜都是所有家長來做,每個家長都各司其職,都是國學教育的參與者。我被安排當學堂的助教,幫助孩子們糾正坐姿,指讀方法,會帶著孩子們?nèi)衙恳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管教。我經(jīng)常會在學堂院子里那高大的泡桐花開滿樹的時候,讓孩子在去廁所的路上慢下腳步,嗅著花香,去傾聽花語。感受那兩人難以合抱的大樹厚重的滄桑感,在落英繽紛的時節(jié),把那些散落的花瓣收起來,重新埋在大樹下,讓她們更歸大樹的懷抱,感受化塵為土更護樹,在孩子的心里播灑愛的種子,讓愛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學堂里孩子們書聲朗朗,在休息的間隙孩子們會坐下閉著眼睛沉浸古典音樂里,孩子可以聽流水,鳥鳴,聽風聽雨,孩子會在著音樂的海洋里徜徉,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身心愉悅。老師也會給孩子講二十四孝的故事,讓孩子在故事里學會如何去孝敬父母,去學會感恩。而在學堂外是討論熱烈的家長課堂,每個家長都把自己的育兒心得拿出來分享,也會把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困惑拿出來討論尋找答案,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家長們也交到了朋友了。
學堂里不僅是誦讀經(jīng)典,還會讓孩子們?nèi)⒓由鐣嵺`。學堂組織了很多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會組織孩子們?nèi)ノ繂柟鹿牙先耍o他們送去溫暖,讓孩子們感受與人為善;會在周末的時候去免費發(fā)放報紙,讓他們?nèi)ソ佑|社會,學著與人交流溝通,體會給予的快樂;會在臘八節(jié)的時候,免費發(fā)放八寶粥,向人們講述臘八節(jié)的由來;會有端午節(jié)組織包粽子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動手的快樂等……這些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孩子與社會的交流能力,也給孩子們接觸社會的機會。
孩子誦讀經(jīng)典是一個學習過程,同時家長也是種學習的過程。雖然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有朋友的質(zhì)疑。會不會讓孩子總是禮讓,是不是會被人欺負。其實讓學習經(jīng)典國學是讓孩子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讓孩子把一些東西全傳承下去,因為我堅信這些會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東西。雖然知道一些國學經(jīng)典,但要我通篇背誦卻是很難的,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自己也在汲取著國學經(jīng)典的營養(yǎng)。我會用國學中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來規(guī)范自己日常的行為,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自己浮躁的心在誦讀經(jīng)典中靜下來,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孩子們一起向這個社會提供正能量。
這是我這段時間陪孩子誦讀經(jīng)典的感悟,我覺得孩子在學習經(jīng)典國學的路上,而我們了一樣在路上。希望有更多的家長能夠理解和體會學習國學經(jīng)典對孩子的影響和幫助,真正的加入進來。給每個孩子心靈播種愛的種子,那么將來迎接孩子的將是一片愛的海洋。
育兒心得:我陪你長大 你陪我變老
育兒心得: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接到一份神圣的任務(wù),要完成一篇育兒心得。說起這個,我真的很慚愧。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沒什么發(fā)言權(quán)。雖然我有兩個可愛的奧特曼,可他們都不那么優(yōu)秀,但在他們倆身上有個共同的特點:善良、純真、寬容。
與其說聊聊心得,不如說我讓我反省反省這些年孩子的教育問題我犯了多少錯誤,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一點點提醒和幫助。
一、信任和傾聽
信任這個詞說很寬泛,他不等同于縱容和溺愛。
案例一:添添有個哥哥,虎年,獅子座,因意外推延了預計的生產(chǎn)時間,所以他是傍晚出生的。大家可以腦補一下老人口中獅子座的下山虎是有多難搞。對,他真的是很難搞!
他好動,固執(zhí),有主見、有個性,在班級最小,表達能力的發(fā)育上略弱……處女座的媽媽對于孩子總是給老師惹麻煩這事總是很內(nèi)疚,幼兒園期間我見到老師都是繞著走的。每次遇到老師和家長跟我告狀,我總是青紅皂白,百分之兩百相信他們描述的事情經(jīng)過都是真的。加上孩子表達能力弱,總是有理說不清,到后來他索性就不解釋,拉著我不屑一顧的就要走。他越是回避,就讓我更相信,錯在于他。每每如此,我見到老師要么就是滿臉通紅,要么就是眼淚汪汪。心里就是想不通,我怎么就生了個這么讓人操心的孩子。
我曾經(jīng)多次聽取別人善意的建議:“好好講不行,就要打”……“男孩子就要打,一遍打的不狠,下次要打到疼,打到怕”……我真怕我的孩子長大了變成個問題小子,所以我當真了,下的狠手就不描述了。這孩子從來不求饒、不解釋,一度讓我認為他在革命時期肯定不會當叛徒。他像教科書里描述的劉胡蘭那樣,挨打時挺胸收腹,站的筆直。直到上一年級了,某次我們在車上聊天,他突然提起中班時期的某件事,一個小女生回家跟媽媽說了一件事情,她媽媽告訴我,希望引起我的重視。我曾經(jīng)很欣賞那個小女孩,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相信她。事情過去那么久,他問我:媽媽,當時你為什么就相信***的話,不相信我呢?我反問他:那你為什么不跟我解釋呢?他說:你們都不相信我,我不想解釋?!敃r的我,被他說蒙了,原來我認為他是默認,他是懶得跟我們說。
是的,這些年,我真的很少有耐心聽他說話。家里兩個孩子,每天都鬧哄哄的。工作忙且壓力大,回家就想安靜待會。他來找我,我總是讓他出去看電視,去找奶奶,去找爸爸……爸爸更忙,然后又讓他自己去玩。因為缺乏信任的基礎(chǔ),所以每次發(fā)生什么事情,我等不到他的解釋就亂下結(jié)論。久而久之,我們聽不到他真實的聲音,走不進他的內(nèi)心。
所以,在孩子間發(fā)生矛盾時,作為家長不能一味的袒護自己的孩子,覺得是對方的責任,但也不能像我這樣,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對,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他。家長和孩子之間要建立起信任的基礎(chǔ),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遇到事情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建議。
二、尊重和(適當?shù)模┍Wo
案例二:上周日,帶著老大參加了同學在的生日會。因為陪添添上課,所以我去的略晚一點。等我到的時候,同學媽媽在門口拉著正要奔跑的老大??礃幼佑职l(fā)生了什么事情,他氣成這樣。按照慣例,我上去就是一頓…這次,我沒有批評他,一邊請同學的媽媽先進去照顧好其他的孩子,一邊帶著他去附近的一個奶茶鋪坐下來聊聊。我不追他,也不拉他,如果他要離開這個生日會,我一定會尊重他,但是我想了解一下事情的經(jīng)過。他告訴我:是一個小男生挑釁他,可他又偏偏經(jīng)不住這種挑釁,所以鬧得不愉快。
我問他:你今天是來干嘛的?
他答:參加**的生日會。
我:那么好的,今天**是主角。你想過在她的生日會上鬧這么一出,她是什么感受。
他不吭聲。
接下來,我說:如果你真的不想在這里繼續(xù)下去,那么出于禮貌,我們需要去打個招呼,然后媽媽帶你回家吃飯,好不好?
他猶豫了……
我:那你要不要聽聽媽媽給你的建議?
他點頭。
我: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當然,也會有一些性格不同的朋友。你和這個同學已經(jīng)交往三年了,每次在一起都要互掐,你們確認還可以做朋友嘛?……如果,他真的不喜歡你,你也不那么喜歡他。那么,你們可以保持距離。他再次挑釁你的時候,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告訴他,如果我們做不了朋友,我們就保持距離,互相不要去招惹對方。你有選擇朋友的權(quán)利,媽媽尊重你。
他似乎聽懂了,要求回到生日會現(xiàn)場,我陪著他一起。
進去后,他選擇了離那個男孩稍遠的距離,那個男孩依然用手和嘴不停的挑釁的他。前半場,他忍的挺好。直到那個男孩挑釁無果,離開了座位,站在他的身后,拿生日帽尖尖的部分戳他的頭,把吃剩的雞腿骨頭丟在他身上,嘴上還不聽的說:你來打我呀。如果換做以前,我沒有在現(xiàn)場,我肯定會認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肯定有他的問題。本著不嬌慣孩子的原則,我肯定要批評他或者動手打他??蛇@次,我真的覺得老大表現(xiàn)的還不錯,但是那個挑釁的孩子依然不罷休,他媽媽在現(xiàn)場也無力制止這樣的局面。老大轉(zhuǎn)過頭,眼神很無奈的向我求助,仿佛再說:媽媽,我已經(jīng)努力克制自己了……
在又一次丟骨頭的行為中,我叫住了那個孩子:你可以不要再拿骨頭砸他了嗎?你看看他的身高,比你還高半截呢,如果他脾氣上來了真要打你,阿姨拉不住的。
孩子畢竟是孩子,本質(zhì)還是單純的,他好像有點意識到這個行為有點過頭了,他媽媽過來勸他,小女生們也來打抱不平。接下來一番溝通過后,小伙子們和諧共處了。我走到老大的身后跟他說:我為你今天的表現(xiàn)點個贊,媽媽覺得你很棒!以后媽媽不在的情況下,也希望你可以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他突然抱住我,說:謝謝媽媽。我心里酸酸的,我當了他八年零兩個月的媽媽,可他對我卻少有如此的依賴。
回憶起這些年,我一直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和孩子素質(zhì)都很高,如果發(fā)生矛盾我總是自省,批評我的孩子不夠?qū)捜?,沒能跟小伙伴好好相處。我總是把一些局面丟給他獨自處理,嫌他他事多。我總是用語言和暴力對待他,可是問題從來沒被解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于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務(wù)必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應(yīng)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quán)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潛力與知識。
三、鼓勵和肯定
都在說,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做,但不當?shù)墓膭罨蜻^度的表揚,如只會說“你真棒!”“你真聰明!”“你做得真好!”等這些,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能成功是因為自己夠聰明,不用努力我也能成功,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樣,當他將來面對失敗挫折時,往往會不知所措,惶恐。
恰恰相反,我是個喜歡自黑型的家長。在我眼里,我的孩子總是有很多缺點。身邊優(yōu)秀的孩子太多,媽媽們聊天,總是覺得別人的孩子怎么怎么好,可我的孩子,怎么就這么多問題呢?!
由于我們天天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缺點總是被我放大,優(yōu)點總是被我忽視。直到……今年的暑假,因為學鋼琴太隨意散漫,老師建議我送他去參加一次比賽,讓他受受“刺激”后回來“發(fā)奮圖強”。結(jié)果,準備了一個月,他居然拿了個市級初賽一等獎回來,老師看到我頭直晃。(我解釋一下,這次絕對是個意外,并非他成績優(yōu)異,只是因為優(yōu)異的孩子們通常都去其他賽區(qū)參賽了。)
從不參加考級的我們,準備參加一次播音主持考級,考完了這次此項課程告一段落了。結(jié)果老師在群里說:這次所有的學員狀態(tài)都不好。而我私下問,老師卻很有信心的告訴我:你家肯定過。
今年的少年宮招考合唱團學員,2000多人的海選最終選了不到200個孩子,試訓的時候又淘汰一批。這個號稱淘汰率65%的社團,讓我到現(xiàn)在都極度緊張。可他卻在一次一次的考核當中,從合格到良,再到良+。
一定會有寶媽寶爸覺得我在炫耀,其實他的成績比起他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一直以來我對他只有否定,在老師面前否定,在家長面前否定,在他面前否定,最重要的是我忽視了他也是有思想,有耳朵的。我在跟別人說的同時,他一直再聽,并記在心里,從不表達。
在孩子心理是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肯定的,我們可以少一些命令式的語言和要求,多一些鼓勵,這樣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是很棒很棒的。或許,是我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句表演的話語,一個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會滿足孩子的需要。
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完美的嗎?!如果你不是,為什么一定要求你的孩子是。
分享一個最近朋友圈里轉(zhuǎn)發(fā)量很大的段子——
某位校長在家長會上說:“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慢養(yǎng),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有讀書的資質(zhì),有的孩子沒有。沒有資質(zhì)的孩子是來報父母恩的,因為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去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靠視頻,讀書沒資質(zhì)的等我們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載著我們?nèi)コ耘H馔?,明天載我們?nèi)コ院ur,想想真美好!”
說到底,都別再羨慕別人家有什么樣的兒子或女兒,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必太過強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五、爸爸的重要性
添添爸爸是一個非常敬業(yè)的男人(俗稱工作狂)。以前的他不知道尿不濕怎么換,不知道奶粉怎么泡。不會買孩子的用品,孩子喝什么牌子的奶粉他統(tǒng)統(tǒng)不知道。他從不起夜,高興的時候逗逗孩子,搞不定就喊奶奶(外婆),過得像個快樂的單身漢。自有了添添后,他才開始慢慢有個爹樣。
我一直認為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爸爸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在老大出生不久后,添添爸爸就去了外地工作。當時我給他寄了幾本書:《陪兒子說說話》《再忙也要做個好爸爸》,要求他放在辦公室時刻提醒自己。在我看來,男孩子是需要以爸爸為榜樣的,他能教給孩子勇敢、邏輯、理性、男子氣質(zhì)、保護自己等,而這些恰恰是作為媽媽很難教給他的。但是,他工作很忙,周末才能回家。從添添出生后,他才開始慢慢給孩子洗澡、給孩子泡奶、講睡前故事。近幾年添添的睡前牛奶是指定爸爸才可以泡的,御用的洗澡大臣也是爸爸,洗澡的過程中父子有很多互動的機會,可以增進父子感情??傊?,我非常很滿意他這些年的改變和努力。所以,各位寶爸們,孩子的教育之路上不是只有媽媽和奶奶。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六、家庭教育的目標要一致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從孩子漸漸懂事起,父母和爺爺奶奶要統(tǒng)一意見,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即使覺得對方的做法可能不對也要避開孩子溝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起爭執(zhí),否則孩子會利用家長意見的不一致而“投機取巧”,和諧的家庭氣氛能讓孩子心靈健康成長。
七、德育比成績更重要
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不管在什么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臟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里,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臟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并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于承認。。
我比較關(guān)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他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jié)的孩子。期望他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他的社會交往潛力、心理承受潛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yīng)變潛力。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fā)言。
八、孩子比家長寬容
開學前的家長見面會中,班主任任老師曾經(jīng)跟我們分享過一個案例,是關(guān)于家長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小矛盾的,案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女生和一個小男生,相信參加過的家長都記得。案例中的小朋友離不得見不得,一會好一會鬧,家長反而弄得不開心。
事實說明,孩子真的比我們大人更寬容,我們眼里的矛盾在他們的心里根本就不是事,“互掐”是他們的樂趣。
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和兒子真實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批改老大的數(shù)學作業(yè),是道思考題,有點繞。這道題反復訓練好幾遍了,這次又錯了,我忍無可忍,一邊說一邊拿著戒尺。老大跟我解釋:媽媽這道題……他說著解題的步驟。我根本聽不下去,拿著戒尺朝著他的手心一遍一遍的打,他委屈的大哭。然后,我讓他仔細的讀題三遍,然后讓他思考后告訴我正確的解題步驟。這時我也認真的在讀題,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這道題孩子的解法是對的,是我沒仔細看清,當時真是尷尬和后悔。我看著老大的臉上還掛著淚珠,一臉委屈,我都不知道怎么緩解當時的局面。最終,我選擇了認錯,承認了這道題是我沒有仔細看題,誤解了他,對于懲罰他這件事我深表歉意。當然,大人犯錯理應(yīng)受到相應(yīng)的懲罰。我認真的和他道歉,并把戒尺交給他,讓他用同樣的方式來懲罰我。此時,寶爸寶媽們能想象到孩子會怎么做嗎?
他選擇了原諒我,并不對我進行懲罰我。我覺得過意不去,就用戒尺在自己的手心里開打。不打不知道,原來這個東西打人這么的疼。這些年,我已經(jīng)記不清打過他多少次,每次打了他多少下。8歲的小男生已經(jīng)很有力量了,他一把搶過我手里的戒尺,說:媽媽,我原諒你,不要打了,不要打了,真的好疼。我非常的內(nèi)疚,我在他犯錯,教訓他的時候,怒火掩蓋里離職,沒有絲毫的留情。我突然覺得,原來我的孩子是這樣的愛我。
從那以后,我每一天都要對著孩子們認真的說一句:“我愛你”,無論是什么時候。有時候是他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他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瞇瞇的跟我或者他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就應(yīng)用行動來表示的,從那刻開始,我決定要讓他和我一樣,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育哥哥之路上犯得錯誤在添添的教育過程中做了改進。再忙,我們也會抽空陪陪哥倆。我們學著尊重他,并建立了信任的基礎(chǔ),努力塑造哥哥作為榜樣的形象。添添最喜歡的人是哥哥,不管是食物和玩具,愿意和哥哥分享;他尊重哥哥,即使哥哥不在家,哥哥的玩具他不會輕易去碰。哥哥是他的偶像,生活中我們給他們提供相對公平的機會,不再一味的讓哥哥讓著弟弟。
我認為,作為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磨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tài)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后他的處事態(tài)度會更自如,人際關(guān)系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忙和機會。
欣賞孩子不是只贊賞他的優(yōu)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立自強,學會感恩,能夠在自己父母身上攝取更多的愛,當我們作為父母能夠把愛傳遞給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也必須會繼承并且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最后,我給大家推薦兩本書,一本是《正面管教》,一本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會說》。希望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