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8-20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涵涵是我們班新來的小朋友,他的脾氣很大,經(jīng)常動手打人,別人一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也會不假思索地給人一拳,有時還會把小朋友推到地上。每天都有孩子來告他的狀,小朋友們也表示不喜歡他,而我卻拿他沒什么辦法,因為他總是在批評他之前就會搶先說:“老師,我知道錯了,保證以后不打小朋友了?!笨粗劾锖鴾I、可憐巴巴的樣子,我也不忍心多說批評的話。但過了沒一會兒,又會有小朋友來告他的狀。面對他一次次的承諾無果,我對他也逐漸失去信心了。
但在一次談話活動中,我卻有了意外的發(fā)現(xiàn),這次談話的內(nèi)容是“我最喜歡的玩具”,別的小朋友都在講自己喜歡的汽車,飛機,洋娃娃等玩具,而他呢,正在下面捧著一本《恐龍的世界》全神貫注地看著,于是我就讓他將書里的內(nèi)容講給小朋友聽,他很高興的答應了,而且很認真地講了起來,看著他津津有味地講著關于恐龍的故事,沒想到他也有這么安靜,這么專注的時候,我竟無法把眼前的他和整天打人的那個孩子聯(lián)系在一起。我猛的一想,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嗎?讓他當老師,給小朋友講,等他講完了我鼓勵表揚了他,并說“如果張子涵不打人了,你將會是一個更棒的小朋友”,一天下來,他已有了一些進步,我相信時間一長,他的進步也會更大。
在我們班像涵涵這么活潑調(diào)皮的孩子有好幾個,他們的調(diào)皮自然是自己變成了被批評的對象。有時我對他們幾乎失去了信心,但現(xiàn)在涵涵的進步使我看到了希望。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告訴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學會表揚和贊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加以表揚,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愛打扮的孩子
星期一的早上,微微走進教室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微微本來就是一個非??蓯鄣呐⒆?,那天早上她頂著頭卷發(fā)羞澀的走進了教室,兩個眼睛圓溜溜的,穿著碎花的裙子,一雙黑色帶有蝴蝶結(jié)的小皮鞋,就像韓劇里面的小孩一樣。教室里的幼兒們微微的新發(fā)型,有些幼兒笑嘻嘻的,有些幼兒跑過來問我,老師微微的是假頭發(fā)嗎?還有的幼兒之間跑過去摸摸微微的頭發(fā)。過了兩天微微的好朋友李小朋友頭上面帶了兩個彎彎的假發(fā),她奶奶跟我們說李小朋友看到微微卷了頭發(fā),回家也一定要弄一個卷頭發(fā),沒辦法只好給她買個假發(fā)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例外。她們也有追求美的權(quán)利。在中班這個年齡階段本身就處于好模仿的階段,對自己和他人的外表有自己的見解。就像常常聽到家長說,我們家孩子穿什么衣服都要自己搭配的,這個不要穿,那個不要穿的。孩子之間也是有攀比、好表現(xiàn)的。如果,過分的攀比很好表現(xiàn)這就要求家長的正確引導了。家長要以身作則,不過分打扮自己。對孩子提出的非分要求,做家長的不能一味遷就,應當制止。家長在給孩子打扮時,要盡可能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征,體現(xiàn)孩子的自然美與健康美。應教育孩子不挑揀衣服,好次新舊一樣穿,從小養(yǎng)成衣著整潔、樸素,不隨便弄臟衣服的好習慣。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
我非常不喜歡愛打小報告,認為他們是“多嘴多舌的小八哥”,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訴老師,可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小事是我對打“小報告”有了不同的看法。那天中午,小朋友準備午睡,一個急切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你看劉子禾----”我沒好氣的問,又怎么了。可當我順著李冠碩的小床看去,嚇得我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原來劉子和半截身子掉到了床下面,情況相當危險,我趕緊跑過去把他抱了起來。如果我晚一步,劉子禾堅持不住就會摔下來,后果不堪設想。
看著劉子禾被嚇紅了的小臉,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我對他說:“下次別讓老師擔心了好嗎?”他點點頭,事后我才知道,原來劉子禾幫別人解扣子,一不小心腳踩滑了,所以才會出現(xiàn)剛才的那一幕。
一場事故避免了,耳邊又響起了孩子們一聲聲的“小報告”聲,老師,夏振軒又打人了,李金浩把紙扔到了地上。
我突然覺得,這一個個的“小報告”,不正為我提供了教育素材嗎?借這次李冠碩的小報告,更是讓我避免了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怎么能說他們是“多嘴多舌的小八哥呢”這分明是小朋友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的體現(xiàn)呢? 作者:楊曉丹
讓孩子帶著快樂回家
幼兒離園前的一段時間雖然不是很長,卻是孩子們情緒很不穩(wěn)定、也是最難管理的時候。又到了孩子們離園的時候了,我先讓孩子們想一想,今天誰表現(xiàn)最棒,誰進步了,然后說一說自己想夸誰?夸她什么?過了一會,劉映含說:“我想夸一夸張興艷”,因為他今天畫的畫很棒,孩子們一邊拍著手一邊說,“張興艷你真棒”!李澤陽說:我要夸夸李津豪,因為他今天吃飯進步了。被夸的孩子有的咧開小嘴笑著,有的羞澀的低下頭,看得出他們都非常高興。
看到離園時孩子們那一張張笑臉,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孩子們帶著快樂回家,這些贊美和歡樂僅會使他們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還能使他們慢慢調(diào)整自我的評價,特別是那些能力相對弱的孩子們和那些特別調(diào)皮的孩子,不被同伴認可的幼兒。贊美能使孩子們用一種積極態(tài)度去學習、去交往、去生活,提高自我約束能力,主動積極的向著目標去努力,這樣,他們會變得更不樂觀、更自信?!∽髡撸簵顣缘?/p>
觀察記錄:愛打人的小孩
幼兒姓名:**,男
幼兒基本狀況:喜歡打小朋友
觀察日期:**年**月**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目的及由來: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動空間也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互相打著玩。
**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和老師在一起玩,但是她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我告狀,說**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觀察實錄:
在我觀察了**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他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排隊時**排在第一個的,他很高興,而這時別的小朋友站到了他的前面,于是**就推了別人一把,結(jié)果手重了,那個小朋友哭著向我告狀說**推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叫了過來,對她說:“你為什么推別的小朋友?。俊彼f:“我沒推他,他每次排隊就跑到我前面來了。”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別人,還能怎樣告訴她啊?”**沉默了一會,對我說:“我先來,你后來,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面站”我笑了,摸著他的頭說:“對??!你要是這么對別人說,人家就不會給告你狀了呀!”**點了點頭。
主要措施:**是個聰明的小男孩,老師說的都會聽,告訴他遇到事情不能夠打小朋友,能夠過來告訴老師,教師必須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
和孩子打成一片
每次組織戶外活動的時候,總擔心他們不小心磕著碰著,或鬧出什么事情來,所以每次都瞪起眼睛緊盯著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不敢有一絲懈怠。
這不,還像往常一樣我?guī)ьI孩子們在玩蕩秋千,但是,今天情形發(fā)生了變化了,小宇小朋友走到我的面前,問:“老師,你為什么老站在邊上看呢,不和我們玩呢?”“老師怕你們磕著呢”我隨口而出,“老師,我們磕不著,你和我們一起玩吧?”看著滿臉疑惑的小宇,我趕忙解釋道:“秋千太小,蕩不動老師”,“能蕩的動,老師來和我們一起玩吧”這時,一邊做老鷹的東陽跑來說:“老師來和我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吧!”看著孩子們期盼的目光,我便接受了邀請,由于我的加入,蕩秋千的,滑滑梯的孩子們,也都一個接一個的排起了長隊做小雞,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我心中也充滿了幸福感。
是啊,孩子們真希望老師成為他們的朋友,平等的伙伴,而我們老師和家長卻往往擔心孩子這個、擔心那個,總以為他們年齡小,照顧不了自己,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感覺到只有放開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這樣孩子們才更快樂,老師也感到輕松。
不能敲打小孩子的頭顱
日常生活中,少數(shù)脾氣急躁的父母,盛怒之下對待他們不聽話、好動、學習不專心的孩子,用手或隨手拿起東西劈頭蓋腦地朝孩子頭部打去。殊不知,這種體罰除了讓孩子無所適從外,更為危險的是,可能引發(fā)癲癇,造成終身遺憾。
眾所周知,孩子的大腦很嬌嫩,封閉在堅硬的顱骨里面,是顱骨保護著大腦??茖W家早就發(fā)現(xiàn),初生兒的大腦約為390克重,但大腦細胞的數(shù)目恒定,7-8歲時腦的形態(tài)才與成人相差無幾,只不過功能上不夠成熟,分化還未完善而已。正因為孩子大腦的動脈和毛細血管發(fā)育還不夠完善,倘若成人用棍棒或手猛力打擊孩子的頭顱時,輕則有可能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重則可能引起顱內(nèi)血腫,臨床小兒就會出現(xiàn)頭痛、嘔吐、惡心甚至昏迷等現(xiàn)象,如不及時診治可危及生命。
當然,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頭部被打后,往往只哭叫一陣,并不會出現(xiàn)頭痛、哎吐癥狀,數(shù)天后也沒有訴說有哪兒不適。但很可能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其腦子另有一處或多處的血管出血,隨著時間的推移,短則2-3個月,長則4-5年甚至到成年后,這些顱內(nèi)出血小病灶,有的被吸收,有的則形成疤痕組織。這些病灶如同定時炸彈。一旦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力降低,在某些誘因激發(fā)下就會引起癲癇發(fā)作。醫(yī)學上稱繼發(fā)性癲癇。
近年來,有從事小兒神經(jīng)疾病研究的學者認為,孩子經(jīng)常頭部被外部打擊,雖然既沒有造成腦部微小血管的破裂,也沒有引起顱內(nèi)血腫等器質(zhì)性病灶,但年幼的孩子多次受到腦外打擊,也能破壞大腦神經(jīng)細胞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從而導致神經(jīng)細胞生化代謝的異常,這同樣可以誘發(fā)癲癇發(fā)作。
打開孩子探究的一扇窗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打開孩子探究的一扇窗”,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一天下午放學后,大部分幼兒被家長接走了,只剩下韓小濤、李知言和楊碩三位小朋友的家長沒來接孩子,我把他們安排在活動室自由活動。
只見他們興高采烈地擺弄著積木,把幾塊圓形積木隨意地擺來擺去,好像沒有任何目的的樣子。
他們?nèi)齻€什么話也不說,只是各自玩各自的,好像互相不認識似的,“你們胡亂擺弄什么呢?”我心想,輕輕地問身邊的李知言:“你在擺什么呀?”她好象被我嚇了一跳,抬起頭來,看看我小聲地說:“不知道。
”“怎么會不知道呢?”我正想繼續(xù)問,她好像想起了什么,手舞足蹈地對我說:“老師,你看我插的荷花好看嗎?”還沒等我回答,一旁的韓小濤說道:“這是什么荷花呀?荷花有花瓣的,這好像是向日葵,圓圓的。
”在旁邊擺弄的楊碩也走過來,說:“不對不對,這個像蘑菇房子。
”李知言聽了很不服氣,撅著嘴連聲說:“我看到的荷花就是這個樣子的,很好看!”說著說著,他們爭執(zhí)了起來,各有各的想法,各抒己見。
過后,我一想,他們說得還真“各有各的理”。
幸虧當時我沒有打斷他們的想法,否則怎么能聽到這么精彩的爭論呢?或許他們的想法不是很準確,但可能打開了他們探究的一扇窗。
給孩子思考發(fā)言的時間,就是給他們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有時候我們的一些教育行為,不能過于“專斷”,孩子自我探究的機會,不能剝奪。
不知道本文“打開孩子探究的一扇窗”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有一次,,我在打掃院子.這時,楊慶俊小朋友就拿著掃帚就來了,就和我一塊掃起地來.可是,孩子太小,根本就不會掃地,只是這一掃帚那一掃帚的掃起來.這樣,我的心里就不高興了,便說:楊慶俊小朋友,老師自己掃把你去玩吧,之間楊慶俊小朋友撅著小嘴,拿著掃帚就離開了.我看到她的樣子心想這不是在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嗎?于是,我就喊楊慶俊小朋友請你幫老師拿過垃圾桶來好嗎?這是,他便高高興興的拿著垃圾桶跑過來,積極地去做,這才是我想到以后,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今天下午,我班的小朋友在桌面上玩玩具,他們正在玩的高高興興,興趣很濃.這時,我一看表就到了孩子們離園的時間了,我就組織孩子們到院子中站對,這時,之間小朋友隨手幾把玩具丟到了地上,我看到了這情景,便笑瞇瞇地對孩子們說小朋友是哪位小朋友就這樣隨手扔在了地上,這樣做的小朋友對不對,,這時,孩子們異口同聲說不對.玩玩具的小朋友就站出來說:我們錯了,就讓我們把玩具撿起來吧,我們再也不這樣做了.
讓幼兒之間相互教育
我班有兩個小朋友都長得色很漂亮,特招人喜歡,但這兩個孩子可不爭氣,每天不是你哭就是我哭,我總是耐著性子,開到幫助,總不見效.
有一天下午,楊清雯小朋友,不知道為什么哭,楊清雯無意中說了一句,不要哭了.今后,我們要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在庫誰也不喜歡你了.之間楊清雯連忙擦掉眼淚笑了,我看到高興起來了,心想這回可有辦法了.就這樣,當一個小朋友哭是,我就用這個辦法,從此以后,這兩位小朋友再也不哭了.
這件事我深深的認識到了兒童之間的相互幫忙,相互教育,比成人對他們的教育收效更大.而且可以相互促進,發(fā)展他們的能力.
孩子為何不打凳子了
為了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每天早晨幼兒入園或下午離園時,我都會安排幾個早到園或晚離園的幼兒,幫老師把小凳子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于阿姨打掃衛(wèi)生。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打凳子為榮,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幫老師打凳子,要求早入園、晚離園。班內(nèi)出現(xiàn)了幼兒爭先恐后幫老師打凳子、打掃衛(wèi)生的現(xiàn)象。可最近幾天,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孩子不愿打凳子了,我很納悶。一天,我問幾個正不情愿地搬著凳子的幼兒:“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著幫老師打凳子,可現(xiàn)在怎么都不愿打了呢?”“老師……”琪琪欲言又止?!盀槭裁??大膽告訴老師!”在我的鼓勵下,紅紅說話了:“老師,打凳子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戲,小凱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打凳子了嗎?”我愣了一下。
哦,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鉆圈游戲時,調(diào)皮的小凱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鉆,還影響了后面的小朋友鉆圈。我一氣之下,說:“小凱,你不愿做游戲,到教室里打凳子去!”小凱不情愿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沒想到,我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感到幫老師打凳子是不光彩的事。為了挽回影響,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小凱道了歉,并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們又爭著打凳子了,我心里又是一陣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