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擅其長、避其短
發(fā)布時間:2020-08-08 幼兒園工作計劃其他方面 短幼兒故事 幼兒短故事高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壓力下.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大事全權托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老爺。
面對這一普遍現(xiàn)象,特別是在幼兒的早期教育階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現(xiàn)的弊端,充分發(fā)揮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夠方便年輕父母騰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
拼出一番事業(yè)呢?
認清問題的弊端
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對孩子一生來講,個人品質、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0~7歲。如果在這個階段兒童幾乎都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與父母溝通交流、培養(yǎng)感情的機會,任憑“隔代親”特殊的寵愛泛濫
,就會對其身心發(fā)育造成很不利的負面影響。例如:
由于老年人對隔輩的孫兒女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
老人易受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教育及養(yǎng)育觀念相對滯后,多年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變,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有些年歲大、不愛運動的老年人還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揚長避短是良方
當然,隔代教育也不是一無是處。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事實證明,也有不少爺爺奶奶撫育的孩子成就了大業(yè)。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以避其短。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的爸爸媽媽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身的職責。只要你重視,時間總能擠出來的。比如:每天晚飯后和孩子作游戲、講故事,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經(jīng)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yǎng)育孩子的新經(jīng)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盡量減少正面沖突。
總之,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fā)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
近幾年,隔代教育成為一種無法回避的社會現(xiàn)象,究竟該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呢?
何謂隔代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忙于工作,幾乎無暇顧及寶寶,于是,撫養(yǎng)寶寶的重擔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這種由祖輩們對孫輩們施行撫養(yǎng)與教育的現(xiàn)象就稱之為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的弊端
1.過分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于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xiàn)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2.引發(fā)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
寶寶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畢竟,對寶寶來說,父母是他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就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他內(nèi)心深處留下陰影。另外,寶寶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yǎng)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nèi)接管寶寶,或者從祖輩手里完全將寶寶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于去扭轉寶寶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寶寶之間就極容易出現(xiàn)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寶寶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于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fā)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fā)。
3.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fā)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后,對寶寶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chuàng)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采取過于傳統(tǒng)的方式來教育寶寶,那么,他們落后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寶寶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寶寶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fā)展。
聰兒爺爺退休之前一直從事中學教育工作,接觸過大量的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引起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例子,所以,當孫女聰兒誕生后,聰兒爺爺就把自已畢生積累的經(jīng)驗,用在了聰兒的早期教育上。
隔代教育的益處
1.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
年輕的父母們往往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生存壓力比較大,很容易將工作當中那種緊張的情緒帶回家,造成不太和諧的家庭氛圍,帶給寶寶過多的心理壓力,妨礙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祖輩們已經(jīng)脫離那種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他們的心態(tài)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寶寶,也更容易融入小寶寶們的游戲,跟寶寶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為他們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輕松和諧的心理基礎。
2.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
祖輩在撫養(yǎng)和教育寶寶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他們對寶寶各階段的發(fā)展特點也了解得更準確,尤其在寶寶生病,或者遭遇其他問題時,他們更清楚應該怎么樣去做,并且不會像沒有經(jīng)驗的父母那樣,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慌了手腳,相反,他們顯得更為淡定。祖輩們這種處事的方式會帶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同時也能給父母一種心理上的支持,對解決這些問題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為年輕父母解決了后顧之憂。
祖輩們對孫輩的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者保姆無法替代的,他們可以為寶寶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給寶寶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的加入還為年輕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人文基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祖輩們的加入,為那些單親家庭的寶寶彌補了家庭中父親或者母親缺失的問題,為寶寶提供了性別模仿的對象,也為寶寶學習與異性相處提供了鍛煉的機會,無形中給予了寶寶正確完整的性別意識教育,對寶寶性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此外,祖輩們一般更有耐心,他們也更能靜下心來傾聽寶寶的心聲,與寶寶有更多的交流,從而更好地了解并滿足寶寶的需求。加上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為寶寶奉獻,這使寶寶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實質性的保障。不僅如此,祖輩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對孫輩的成長也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4.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
中華民族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美德,它們對中國的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非凡的意義,而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與影響下逐漸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一輩會更多地保有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和美德,有他們參與教育孫輩,寶寶們不僅可以接受先進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機會更好地傳承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美德。
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方法
1.兩代人統(tǒng)一思想認識。
由于出生與成長的環(huán)境和時代有著顯著的差異,兩代人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自然也會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比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寶寶智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他們往往會更多地向寶寶傳遞知識,給他更多自由,讓他自由探索;而祖輩們則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會給寶寶更多的約束。在教育寶寶的事情上,兩代人要盡量平心靜氣多一些溝通,只有統(tǒng)一認識,才能避免在寶寶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這種分歧要挾父母或者祖輩,引發(fā)更多的問題。父母們最好盡量多向祖輩請教,多一些溫和的溝通,而祖輩們最好利用各種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用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
2.尋找合適的平衡點。
祖輩在養(yǎng)育寶寶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guī)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guī)則。否則,沒有規(guī)則的環(huán)境并不能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相反,一個缺乏規(guī)則的環(huán)境反而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輩和父輩之間很容易爭搶寶寶的愛,出現(xiàn)親子嫉妒的現(xiàn)象。寶寶本質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寶寶,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盡可能多接觸家庭里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3.承擔必要的責任。
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要盡量多抽時間與寶寶在一起,不要以忙為借口,把對寶寶的教育權、撫養(yǎng)權完全交給祖輩。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寶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比如,寶寶可能變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為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他也可能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行為,讓父母頭痛不已。
專家特別提醒:
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發(fā)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發(fā)生沖突。寶寶雖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xiàn)分歧時,他就會聰明地鉆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沖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
淺談隔代教育
淺談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泵戏蜃拥倪@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tǒng)一天下就如運轉于掌心一樣容易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對上要感恩父母,盡孝之道,對下要關愛子女,盡責之職。
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也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一代。也是跟隨著祖國日新月異地快速發(fā)展而長大成人,而今之時,我們也都成家立業(yè),為人父母。當然父母們也都到了花甲之際,按理說來這時候的他們應該是享清福的,但是為了我們能夠安心工作,為了滿足我們的“玩心”,我們年邁的父母”首當其沖”地幫助我們帶領我們的孩子,自覺地成為了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使之形成了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或許真的因為工作的關系,或許因為自己貪玩之心,或許因為依賴之心,我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則甚少,想來我們家也是一個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家庭。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純真的愛情。當然我所說的愛情,絕對不是什么男女之間的情愛,而是家庭之間的關愛和親情。無可非議,我們的父母肯定是全心全力的照顧著我們的孩子,但是由于時代的不同,觀念的不同,在教育幼兒方面,我們這一代和我們的父母必定是存在著一定的分歧的。
在我們家嚴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溺愛。不管是對是錯,事事都順著孩子。曾經(jīng)兒子跟我講過這么一句話:“寶寶、爺爺、奶奶三個人在一起,寶寶最大,爺爺?shù)诙?、奶奶最后,但是寶寶,爸爸,媽媽三個在一起,便是爸爸老大,媽媽排第二,寶寶變最小了。”后來我又試著問兒子:“那么我們?nèi)椅鍌€人都在一起,那又是誰最大呢?”兒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當然是爺爺最大!”可想而知,當我和孩子爸爸不在的時候,兒子又是如何稱王稱霸的?
父親和母親也曾多次跟我說:“兒子太難帶了,總是不可吃,不肯睡,亂吵亂鬧!”但是說實話,每個周日當我獨自帶著兒子的時候,我真心的沒感覺到兒子有如何的難帶?兒子自己吃飯,自己玩耍,自己穿戴……但是爺爺奶奶的一起包辦代替,即時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要孩子動手,漸漸的就養(yǎng)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同時也使其任性霸道,與其他小朋友很難融洽相處,形而久之地也失去了一些本該有的生活本能。
人總是一個矛盾體,爺爺奶奶一方面說著:“你們自己的孩子,你們自己帶領。”一方面還是不辭辛勞的代替著我們。我們一方面嫌棄爺爺奶奶帶領方式不對,一方面有使勁地把孩子往我們的父母那里塞。
就如同就現(xiàn)在所談及的“隔代教育”,勢必也存在著有利的地方。祖輩家長們比我們有更多的育兒經(jīng)驗,有更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另外我們的父母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也是可以促進我們的下一代的發(fā)展。
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溝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感情更為圣神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當我們認為父母對待我們的孩子過于溺愛而做的不對之時,請不要對父母大聲呵斥,學會尊重,學會溝通,當時說不通,可以借助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來講明。愛屋及烏,因為他們是愛我們,才會愛我們的孩子。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父母者,子女之啟蒙之師。凡為父母,莫不愛其子。愛不僅僅只是掙錢給其穿好,吃好,學好!更為重要的是從心靈從道德上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以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早期教育家長也該參與其中
最近我和一些家長談些教育性的問題,當時家長一致認為,早期教育重要是重要,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卻艱難的很。我覺得也是。早期教育不該當成事業(yè)來做,而是需要用心去做。這是筆者的感悟,也是最近一段時間里想要表達的事情。用腦袋做出的事情說明早期教育還在經(jīng)濟化的旋渦之中,那么用心做的教育呢?是用心靈去做的教育,所以我一再提倡用心去做早期教育。但是盡管這樣,我覺得家長必須把自己融入其中,因為任何孩子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是長期性的,父母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這是環(huán)境的問題。父母必須參與其中才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當下的這個階段,普遍忽視的早期教育如何能夠被提倡起來呢?我覺得需要家長和早期教育專家達到共識?;蛘哒f,家長應該多讀些關于孩子早期教育的書籍,隨時和教師保持聯(lián)系。筆者認為現(xiàn)在社會節(jié)奏加快,大部分父母忽視了孩子的發(fā)展,早期教育中孩子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而且大部分也忽視了這個特殊的時間,甚至許多家長說孩子的早期教育根本不重要;當然有一部分家長說重要,但是卻難去做出相關的措施,這就導致了孩子的早期教育被父母的陳舊觀念嚴重耽擱了。早期教育在教育之中的重要位置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筆者最近研究早期教育,發(fā)現(xiàn)家長缺乏早教的一個基本意識形態(tài)。所以早期教育最先給予的教育主體人應該是家長。
家長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直接指引著孩子的成長。早期教育不僅需要老師的指導,更需要家長的親自學習。所以,中國早期教育的路還比較遙遠。
隔代教育的壞處
隔代教育的壞處
1、思想觀念陳舊: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于爸媽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后。在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之中,祖父母的觀念無意中會傳播給孩子,還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祖父母不是怕孩子摔了,碰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問題,思想上比較保守。認為只要孩子不磕不碰就好,不了解孩子的愛玩、愛動的天性,不了解孩子年齡、生理的特點,阻礙了孩子的正常運動、發(fā)展。
3、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多數(shù)祖父母會經(jīng)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shù)綄O輩身上的想法,造成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4、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影響。隔代撫養(yǎng)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chǎn)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癥、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5、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
家長教育經(jīng)驗:投其所好——拼裝
兩年前的暑假里的一天,早上剛起床太陽就開始烤著大地。為了鍛煉我那8歲小兒子的頑強意志,我和妻決定早飯后帶著兒子去爬山。
開始,兒子的興致很高,一路上小跑著前進。后來,氣溫越來越高,爬山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以致走上兩三步就要坐一會。最后,實在走不動了,我們也只好打道回府。
當經(jīng)過一家商場時,我們情不自禁的走了進去,看著兒子滿臉的汗水,聽著兒子稍稍急促的喘氣聲,我心疼了。于是,我掏出20元錢,對他說:“現(xiàn)在這些錢都由你來支配,你想買什么就買什么?!闭f完,我把錢交給了他。兒子拿著錢,在商場里走了一圈回來了,手里抱著一個大方盒子。我以為是什么小吃或者是飲料,問他:“這是什么?”他說:“拼裝玩具”,“可以吃嗎?”我又問,他搖搖頭?!板X用完了嗎?”他臉上現(xiàn)出畏懼的神色
,點一下頭。我想:這么熱,這么渴,不買水喝而去買玩具,也許就是一種愛好吧。我們沒有責備他,又拿出錢買了水,喝著往家里走。
回到家里,我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妻進廚房做飯。一小時后叫吃飯了,我才發(fā)現(xiàn)兒子沒見,一連叫了三聲,才在書房答應。我跑過去看,呵,“奧特曼”“飛機”“摩托車”整齊擺放在書桌上。原來,是他用20元錢購買的部件,照著圖紙拼成的玩具。
從那以后,我才知道兒子他酷愛拼圖,每次出差回來,都給他買拼裝玩具,因為我覺得拼裝的過程可以訓練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可以開放他的智力,拼裝的結果,可以讓他得到成功的體念。如今小學三年級的他更愛他的拼裝了,與此同時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
四川省南江縣大河鎮(zhèn)小學羅定佳
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隔代教育的現(xiàn)狀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yǎng)和教育。一些年輕的家長或者因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xiàn)代父母”。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托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
在我國城鎮(zhèn)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xiàn)象愈來愈普遍。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fā)揮其教育優(yōu)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xiàn)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