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求每天孩子帶水杯上學,有必要給孩子買一個豪華水杯?
發(fā)布時間:2020-07-23 教育孩子筆記 帶孩子去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 幼兒園水杯游戲這個確實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不過我覺得買給一年級的還是是否需要買一個貴的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一、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如果家庭條件不錯的話,買一個貴一點的杯子也沒什么,畢竟家里有錢,你想買牌子貨給孩子用,可能用的比較放心點。而且家里有錢的話孩子一直可能用的也都是牌子貨,那么從小用貴了那個牌子,孩子可能會比較熟悉,比較喜歡。
二、家庭條件不好
家庭條件一般或者不好的話,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作為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什么名牌。價格貴還是便宜并不是孩子看重的,孩子可能更看重這個杯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卡通圖案或者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款式。
我覺得買杯子還是讓孩子自己去店里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款式比較好
,畢竟是他自己的杯子,這樣他才會愛護杯子。
三、質(zhì)量是首先考慮的問題。
但是不管價格高還是價格低,父母首先要考慮的是質(zhì)量,因為杯子是裝水的,孩子每天都會用都會接觸所以材質(zhì)的安全才是最主要的。孩子現(xiàn)在有在生長期,所以安全才是最主要的。
綜上所述,如果你家是有錢人家,那么你可以買一個價格貴的,款式好看的,質(zhì)量好的,材質(zhì)安全的給孩子。注意哦,不要以為價格貴的就是材質(zhì)安全的,特別是有的材質(zhì)對大人是安全的但是對孩子不一定是安全的。
但是如果你家經(jīng)濟條件一般,那么就買一個價格低的,款式好看的,質(zhì)量有保證的杯子給孩子就好的。
喜歡的話,點個贊,加個關(guān)注吧!胖兔媽的育兒魔法書育兒問答達人
這個問題讓胖兔媽想起兒子大胖一年級時的情景。
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出于為大胖慶祝上學的心情,確實給他買了不少比較貴的東西,比如書包、文具等等,也包括一個60多塊的水杯(沒有保溫功能,因為大胖不喜歡喝太熱的水,學校提供的都是溫水)。結(jié)果上學第二天,小家伙就丟了一支筆、一個橡皮,水杯也不翼而飛。
當時我非常心疼,但馬上又給他買了一個差不多價錢的水杯,想著孩子用的東西還是貴點好。然而這個水杯的“命運”更“悲慘”,沒過幾天就被大胖摔得蓋不嚴漏水了,只能扔掉。
打那以后,我就只給大胖買十幾塊、二十幾塊的水杯,只要是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耐熱就行。一直到現(xiàn)在二年級了,大胖前后丟過的、用壞的水杯不下五六個。
所以我認為:沒必要給孩子買豪華水杯,同學之間攀比的問題倒是可以通過不告訴他價錢來解決,但如果孩子丟失了或是弄壞了,真的蠻心疼也蠻浪費的。當然,如果孩子平時做事就很有條理不會丟三落四,也懂得愛惜自己的東西,那給他買個好一點的水杯也未嘗不可。
胖兔媽,兩個男寶的母親,堅定的正面管教追隨者和快樂育兒實踐者,頭條育兒作者,頭條認證育兒問答達人,致力幫助有需要的父母解除育兒焦慮。
胖兔媽的問答和文章均為原創(chuàng),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zhuǎn)發(fā)支持,請注明作者:胖兔媽,頭條號:胖兔媽的育兒魔法書。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通知我以便及時處理,謝謝!
感謝閱讀!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兒子班里有個家長,一年級剛開學時,為了讓孩子有個完美的開始,給孩子買了個2000元的書包。
雖然他再三關(guān)照孩子,這個書包很貴,你要小心用。但那個書包還是在用了一學期后壞了,一年級下學期他們就換了個500的(現(xiàn)在書包都很貴,500元是比較平常的價格)。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給孩子準備上學用品,不管是書包還是水杯,或是飯盒,都不需要準備太貴的,但材質(zhì)要檢測過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天天向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边@是大家都深知的一句話,然而卻很少人把這句話履行的很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看到其父母的影子,他們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模仿和學習父母的行為,所以說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起好的形象。但是一些家長對孩子要求甚嚴而對自己卻相當“放縱”。有些家長經(jīng)不起麻將、燈紅酒綠的誘惑,對此過多的投入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負面影響,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成才是相當艱難的。所以說,要教育出好孩子,就要先律己。家長應(yīng)與孩子一起天天向上。
家長,即為一家之“長”就應(yīng)注意自我形象和行為,需要不斷地“自省自律”。事實上一些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孩子與其父母的不斷進取“天天向上”不無關(guān)系,正是在家長長期潛移默化的感召下,才促成了這些孩子自強不息的秉性。
至于“我這輩子完了。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供孩子上學”是另一種極具傳染力的頹廢情緒。這些家長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把“寶”押在孩子的身上,把對方壓得苦苦的同時自己也弄得很累。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發(fā)育都極為不利。事實上,通過“壓”成才的可謂曠古未聞。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能只定格在中小學學生身上,只有家長做到了“天天向上”,對孩子的這樣和那樣要求才具說服力。
孩子需要鼓勵,如同植物需要水!
孩子需要鼓勵,如同植物需要水!
有一個小女孩,在老師和父母眼里有很多的“缺點”,每次媽媽總是噼里啪啦的說很多。。。我總是笑而不答;沒過幾天孩子媽媽告訴我,因為我說她穿的衣服好看,原本是覺得特難看的衣服在她眼里成了最漂亮的。從不做家務(wù)的孩子,做起家務(wù)來仔細認真;而且自己買了十字繡,一有空就拿出來繡,要親手做一個禮物送給我;我們在一起外出或吃東西等,總是隨時照顧著我;甚至把瓜子剝好送到我嘴邊。很討厭做作業(yè)的她,就為一句,“龔老師那么相信我,我不能給龔老師丟臉”而很開心的做作業(yè),讓我感慨萬千。。。
每個孩子都想成長,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鼓勵和贊美!
對于哪些學習困難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補課,而是鼓勵和贊美!
鼓勵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我價值,給予孩子能力肯定的一種歷程。為人父母者借由這種里程,一方面增進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一方面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和潛能。鼓勵和贊美,很簡單,不用花家長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適時適地都可以進行。但鼓勵和贊美的用語和時機卻是需要斟酌:鼓勵可以是口頭上的表達,但也可以是非語言的表情和動作,如默默地注視著孩子、點頭、微笑、拍拍孩子的肩膀、握著孩子的手等。
鼓勵和贊美首先要表示接納如:
“我很高興看到你看書認真的樣子?!?/p>
“我欣賞你對待難題的方式?!?/p>
“我能感覺到你很喜歡這本書?!?/p>
“看起來你對老師對你的批評不滿意,你愿意說說嗎?”
“你這樣做讓我很生氣,不過我想你有你的原因,你能告訴我嗎?”
“我雖然不贊成你那樣做,不過我想你有你的理由,可以讓我知道嗎?”
其實每個人都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首先得接納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然而不完美里面正是蘊涵著成長的潛力,可以說真正的接納的態(tài)度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鼓勵和贊美對孩子的信心和信任,如:
“我很看好你,大膽去做就行了?!?/p>
“這道題很難,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來。”
“你會做得很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努力。”
“你說得很有道理,把我也說服了?!?/p>
“競爭確實很激烈,但是我相信你的能力。”
“你一定能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學校,老師很難去顧及到排名靠后的孩子,所以就需要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能力深具信心,否則如何能期望子女有良好的判斷能力呢?父母可以借由尊重并接納子女在穿著打扮、朋友的選擇、未來計劃、休閑時間的安排等決定,來表示對孩子的信心,父母也可以與子女商量重要的家庭計劃或購買的物品,以表示對子女的尊重。
鼓勵和贊美孩子的努力與進步,如:
“這次也許分數(shù)上沒有大的進步,但是我看到你真的盡力了?!?/p>
“你的這次考試雖然名次不好,但是我感覺你的進步非常大?!?/p>
“你能坐下來學習兩個小時,這比以前就有很大的進步?!?/p>
“你比一開始的時候自如多了,你的進步很快?!?/p>
“我一直在關(guān)注著你的努力,你真的很用心?!?/p>
“你看你的發(fā)音更標準了?!?/p>
著重努力和進步,才具有鼓勵的作用,過分強調(diào)事情的結(jié)果,只是告訴孩子說:除非你做得好,否則毫無價值。這種態(tài)度會使孩子以后因害怕不能成功,面對任何事裹足不前。因此,只要孩子努力了,或者只有一點小進步,父母都應(yīng)加以鼓勵。也只有不斷地如此,孩子才會有成功的希望。
鼓勵和贊美孩子的長處和貢獻,如:
“孩子你真懂事,媽媽剛一想起來,你就已經(jīng)做好了?!?/p>
“你的想像力真讓人佩服,能給我多描述一些嗎?”
“謝謝你的幫忙,沒有你真不知道怎么辦。”
“從你的微笑,能看出你很和善?!?/p>
“你喜歡上網(wǎng),一定了解很多知識吧,能跟我說說嗎?”
“看得出你對學習很有潛力。”
著重積極的一面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一個人感到有價值,是當他的能力有所發(fā)揮,且受到肯定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華和能力,孩子也有其特有的先天氣質(zhì)和潛能,如果給予機會,可以使他們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進而把能力發(fā)揮出來。當孩子對自己的表現(xiàn)開始滿意時,他才會更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以求考得更好、答對更多題目、字寫得更漂亮等等
當媽的每天要給孩子說多少“廢話”?
我們一天中,80%的時間都在與孩子無效溝通。怎樣說話才不是“廢話”,怎樣說孩子才肯聽,怎樣說才能促進孩子語言、情商等各方面能力發(fā)展呢?試一下這個清單吧!
(上面為不宜說的話,下面為有效的話。)
清單內(nèi)容:
(快吃飯了,孩子去想吃零食時)不行,馬上要吃飯了!
你可以吃三根胡蘿卜條、6個葡萄,我們馬上就要開飯了哦。
說了多少次,別再沙發(fā)上蹦!
看來你有好多力氣真不小啊,來,我們來找點事做吧。幫媽媽把這個椅子挪到廚房吧。
你真棒!你真聰明!
你很努力;你比上次進步多了;你獨立完成的呀!(夸點具體的、夸態(tài)度)
快把你的玩具收拾了!
小紅花只給愛干凈的孩子哦。(準備一個獎勵榜,適度的激勵)
怎么跟媽媽說話呢?。せ埽?/p>
跟媽媽說話要溫柔一點,好嗎?(軟化沖突)
小心點!別打碎了?。ú恍湃危?/p>
用兩只手拿著那個花瓶會更穩(wěn)。(善意的提醒)
你想罰站嗎?再鬧我打你屁股了?。ㄍ{)
來,咱們找點別的事做,你看那盆花開了誒?。ㄞD(zhuǎn)移注意力)
你怎么了?(孩子不高興時,這樣問多半不理你)
來,咱們找點別的事做,你看那盆花開了誒!(轉(zhuǎn)移注意力)
你畫的真好?。。▽χ⒆拥牟恢频耐盔f)
我看到了綠色、紅色、黃色,像紅綠燈一樣誒?。ǖ葘殞毚笠稽c,你可以問,我看到了綠色、紅色,這代表什么,你能告訴媽媽嗎?)
不許咬人!不許打人!
你這樣咬爸爸,爸爸很疼的;你打別的小朋友,他可能也會打你,你會受傷的。如果你真的很生氣,你可以打枕頭、打沙發(fā)。
你想吃點什么?
你想吃蘋果還是酸奶?(相對具體的提問,更利于孩子語言發(fā)展)
你為什么要搶東西??。ㄘ焸洌?/p>
你真的很想要那個小汽車對嗎?(說出心聲,再提出解決方案)
不許哭!別哭了!你是男子漢你不能哭!
你現(xiàn)在真的很傷心(幫孩子說出情緒)
今天在家和奶奶玩的怎么樣啊?
今天你做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什么?(更能促進孩子語言發(fā)展和描述能力)
你把書收起來,媽媽就給你看ipad。(不當獎勵)
哇,媽媽謝謝你哦,你可以幫我做家務(wù)了!
如果孩子不愛做,提醒他們。還記得上周你幫媽媽掃地嗎?真是幫了媽媽大忙了!(每一次做家務(wù),都給予態(tài)度上的肯定,下次寶寶才愿意做,否則孩子可能學會要挾你)
(走獨木橋、游泳,或者任何對孩子有挑戰(zhàn)的事時)
快下來啊,你看別的小朋友都下來了?。又睾⒆泳o張)
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到的?。ㄐ湃巍⒐膭睿?/p>
你真漂亮!or真帥!(外貌不是值得夸耀的資本和技能)
你今天穿的好整潔,媽媽帶你出門都特有光彩。你的頭發(fā)洗的真干凈,看起來特別精神。(因為自己的整潔干凈,外表看起來才更好看)
別磨蹭了,快點!再不穿衣服媽媽就走了!
咱們來比賽,看看誰先穿好褲子。(別總當教練,讓你和孩子在一個隊伍里)
這個車太貴了!你已經(jīng)有個差不多的了!
媽媽不給你買這個車,是因為我們要把錢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如孩子不聽,你正好可以繼續(xù)給他講講理財課,比如這輛車的價格可以買10噸水哦,你知道10噸水可以做多少好玩的事嗎?)
別和陌生人說話!(讓孩子困惑)
假設(shè)場景:如果有個生人給你一塊糖、一個玩具,你會怎么做?再根據(jù)孩子的回答進一步解釋。進一步告訴孩子,如果有任何人讓你害怕、不舒服,要立刻告訴媽媽!
小心點!(一句讓孩子分心的廢話)
如果他在走平衡木,打滑梯,你擔心的話就安靜的站在可以協(xié)助孩子的地方,準備隨時出手。
稍稍調(diào)整說話的方式,
你就可以離孩子的心更近一點。
給孩子做智力測試有必要嗎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父母多么想知道。其實,孩子不需要依靠智力測試來鑒定聰明才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細心的父母就能觀察到孩子的能力,這也是有科學方法的。
近來,市場上有些機構(gòu)稱可以用指紋檢查推論人的智力和學習能力;用腦電波檢測,能測出孩子學習能力與人格,卻因不負責的診斷錯誤而上新聞。但仍有許多父母想帶孩子去做測查,四處打聽能給孩子做智力測試的機構(gòu)。
事實上,無論是指紋檢查或腦電波檢測,醫(yī)學界或是心理學界都已經(jīng)證實與大腦運作沒有關(guān)系。但在商業(yè)目的和父母沖動之下,最后受傷害的將是孩子。
提示一:不要讓孩子受父母認定影響
父母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龍是鳳,或什么也不是。誰能告訴他們?
許多父母都這樣想,若能通過指紋、腦電波或智力測試來認識和了解孩子的潛能,就可以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但是,父母想過沒有,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自驗預(yù)言”(即成人怎么認定,你的孩子就怎么成長),會影響孩子的發(fā)展。其實,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永遠是父母。在此,我們通過介紹一些觀察孩子的方法,幫助父母了解自己和孩子,那么,就從“智力”這個問題開始探討吧。
提示二:正確看待智力測試
正規(guī)的智力測試是指經(jīng)過專門訓(xùn)練的研究人員采用標準化的測驗量表對人的智力水平進行科學測量的一個過程。但是,智商并非絕對。
首先,智力測試會有技術(shù)誤差,若智商相差10分以內(nèi),可能不反映真實的智力差別。
其次,一個人的智商會隨年齡而改變。有些孩子智商較低是因健康欠佳、環(huán)境不良、教育不當所致,改變這些因素,智商便有可能提高。即使智商正常的兒童,也會發(fā)生學習困難,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等。
因此,父母絕不能對智商高的孩子掉以輕心,對智商較低的孩子灰心喪氣,應(yīng)對孩子作全面的研究,找出影響智商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
提示三:日常生活中能看出孩子的能力
在一些咨詢場合,許多家長在描述孩子閱讀、計算、繪畫或其他“特別”的能力后會問:“哪里能做智力測驗?”“我的孩子想是多動癥,做個智力測試也好放心呀!”對此,專業(yè)的回答是:“不必要?!币驗椋改覆恍枰蕾囍橇y驗,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就已經(jīng)可以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能力了。
我們來聽聽爸爸媽媽們聊天時常有的內(nèi)容:“我家兵兵按照圖示搭積木,我都嚇一跳。這么復(fù)雜的圖,他都弄得清,沒想到他這么厲害。”
“我女兒才有趣,模仿張靚影,唱得有模有樣,這么長的歌才聽了幾遍,就能不跑調(diào)。唉,叫她坐下看書就不行了?!?/p>
明白了嗎?絕大多數(shù)孩子不需要“測驗”鑒定。父母在生活中和學習上,也看得出孩子的能力。
提示四:父母該怎樣理解聰明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或聰明的孩子是怎樣的?這是父母想知道的問題。心理學家是這樣說的:“無論在哪一個領(lǐng)域,有效率的反應(yīng),就算是聰明。”這里有兩個條件:“領(lǐng)域”和“反應(yīng)”。
“領(lǐng)域”,小到指不同的作業(yè),大到指不同的學科。這里以父母熟悉的多元智能為例,多元智能按照定義,分為八個類別:語言、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視覺空間、身體律動、自然觀察、人際和內(nèi)省。每個類別有不同的能力與表現(xiàn)。
“反應(yīng)”則指面對不同領(lǐng)域(或類別)的處理行為,或是很專注、很快找到“解題訣竅”,或是熟視無睹,甚至愁眉不展,不知如何下手。
每個人對不同的領(lǐng)域有不同的反應(yīng)。例如:媽媽學說不同的方言很快,但是方向感很糟糕,是轉(zhuǎn)個圈就迷路的人;爸爸可以很快在一堆數(shù)字中理清股市行情,但不善言談,唱歌也總是跑調(diào)。
提示五: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智能強項
在多元智能的8個類別中,語言、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這3項,常常被直接等同于語文、數(shù)學和音樂三個學科,這種認定窄化了多元智能的定義。
通過附表,我們針對語文、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做一些行為上的描述,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然表現(xiàn)。
當然,這些行為是比較出來的。也就是說,與同年齡兒重比較,這個孩子在此行為上會顯出更多的興趣、表現(xiàn)更專注或是反應(yīng)較快。父母不妨一起討論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強項、特點。
例如,媽媽告訴爸爸:“晶晶向奶奶道謝時說,‘謝謝!切、切’;‘謝謝!捏、捏’,邊說身體還依節(jié)奏擺動。她好像知道‘謝’和‘切’‘捏’都有‘ie’音,可以壓韻哎!”這表示晶晶有表格中的語文的(2)和音樂/節(jié)奏的(1)方面的能力。
提示六:認識孩子的多元
對照附表,父母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不一定在每一類中的四項都反應(yīng)快或有興趣。以語言為例,其中分語音的敏銳、敘述的精致與詳細及對文字的興趣。父母也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可能語音敏銳,但不一定喜歡閱讀。因此,籠統(tǒng)稱他“語言智能”高,并不準確。而語文成績好也不一定表示有語言方面的智能。這就是所謂的多元。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自己帶孩子我休了7個月的產(chǎn)假,因此,女兒7個月之前,孩子基本是我自己帶。我坐月子的時候,父母在,月子一過,他們回了老家,換作婆婆來照顧我們。婆婆平時給我做飯吃,周五就回自己的家過周末,也算放松兩天。
為什么說是基本都是我自己帶呢?因為婆婆基本不管孩子的事兒,吃喝拉撒是我,帶孩子出去玩兒、曬太陽是我,給孩子洗澡也是我一個人,婆婆基本沒進過我給女兒洗澡的衛(wèi)生間。婆婆一來就宣布,她不會幫忙給孩子洗澡,怕衛(wèi)生間太悶;她不會帶孩子睡覺,帶著孩子睡不好。這些我都沒意見,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沒有權(quán)利要求別人幫我做什么,即使是孩子的奶奶,我的婆婆。
那時候我們住在三樓,沒有電梯,我都是連孩子帶車一起搬下樓再一起搬上樓。就是那幾個月,我兩個手腕都是腱鞘炎,腱鞘炎一直到我上班以后好長時間才好。還有一陣子半夜起來,十個手指都伸不直,鉆心的疼。朋友說是沾涼水太早了。我也曾經(jīng)抱怨過,有一次還因為孩子和婆婆吵了一架。原因是孩子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大哭不止,可是婆婆卻一直堅持到看完股評(婆婆以前炒股),才來看孩子怎么了。我很傷心,也很失望,我知道我指不上任何人。
好在,我的婆婆是個不記仇的人,我也是不記事兒的人,我們兩個吵完了,事情也就過去了。后來,我們依舊很愉快地相處,很親密的一家人。
后來,7個月以后,我上班了,白天帶孩子的任務(wù)自然就落到了婆婆的身上。我中午從食堂買完飯帶回家給婆婆和女兒吃。所以從那時候起,女兒基本就和我一起吃食堂。有時候我從食堂買的飯實在沒有什么可給孩子吃的,婆婆也會給女兒煮點面條、包餃子吃。我知道白天婆婆帶孩子很辛苦,所以,在孩子吃的方面,我也不能要求精致,只要保證女兒能夠吃飽就好了。也因此,孩子2歲5個月的時候,為了解放婆婆,也為了孩子能夠吃得好些,規(guī)律些,我送女兒去了幼兒園。
所以,我贊成這樣的觀點:婆婆能幫忙最好,不愿意幫忙也不能強求。因為老人畢竟有老人的生活,老人也有老人的喜好,我們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因為孩子畢竟是我們自己的。
但是,如果讓我重新選擇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全職回家?guī)Ш⒆?。孩子最初的幾年很寶貴也很關(guān)鍵。因為我的婆婆是自由慣了的人,讓她在家?guī)Ш⒆哟_實難為她。她并不喜歡帶孩子,但是因為確實沒有別人能夠幫忙帶孩子了,所以,婆婆放棄了她的股票,留在在家?guī)臀覀儙Ш⒆印T谶@點兒上,我很感激婆婆。
也因此,我上班以后,放棄了很多的東西,我不能出差,更不能在外面住。凡是需要在外面住的,能帶著孩子我肯定會帶著,不能帶孩子我就不去了或者是不能去了,家里人不批準,孩子也不批準?,F(xiàn)在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雞肋,沒有多大發(fā)展,但是能夠養(yǎng)活我和閨女。也因此,我是事業(yè)沒干出個樣子,孩子也沒有全心全意的付出,感覺有點兒難過。因為,有時候工作忙起來,累得要死,回家還要把百分之百的時間都交給孩子,孩子睡覺了才能加班,真的特別煩躁,煩躁了就容易發(fā)火,而且經(jīng)常把火發(fā)到最無辜的孩子身上。有時候想想,既然這樣,真的不如當年就直接辭職,請個保姆幫忙,是最好的組合,自己不至于太累,還能和孩子相處地更加和睦些。
所以,如果家里的老人真的不是非常喜歡帶孩子,還是媽媽自己帶好,既減少了婆媳間的矛盾,也增進了和孩子的感情。我認為帶孩子最理想的方式是媽媽+保姆。媽媽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保姆幫忙做家事,最好!這樣,媽媽不太累,也就能夠和孩子更加愉快地相處。平時還有時間帶孩子多出去走走,真的挺好!
親子教育——每天夸孩子一句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經(jīng)常受到父母夸獎的孩子和很少受到父母夸獎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5倍。那么,每天夸孩子一句,重要嗎?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今天夸孩子手干凈,第二天他的手會更干凈;如果今天夸畫畫比昨天畫得好了,明天的畫準畫得更漂亮;如果今天夸他講禮貌,明天他就會更注重禮貌......孩子畢竟是孩子,在受到大人的夸獎時,他不僅心情愉悅,而且懂得了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大人提倡的,什么是大人反對的。這樣比直接對他說應(yīng)該做什么,不應(yīng)該做什么,效果要好得多。
每天夸孩子一句并不難,但夸獎得好并不是一件易事。重要的一點是要夸得準,如果夸得不準,孩子就會感到是受了欺騙,起不到激勵作用;如果夸錯了,那反而會引起不良后果。孩子會把錯的當成對的,會起到非常嚴重的負作用,即使以后你想更改過來都很難,因為他心中的是非標準因你的錯誤夸獎而混淆了。因此,父母和老師要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每一點細微進步,及時給予夸獎和鼓勵,讓孩子產(chǎn)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斷進步。每天我都會有選擇的夸獎幾個孩子,被夸獎的孩子很自豪;沒有被夸獎的孩子希望老師可以夸獎他,他們也會做得更好,這樣就可以得到老師的夸獎??洫労⒆雍螅诜艑W的時候我會告訴孩子的父母,這樣孩子也會在父母那里再得到一份夸獎,他們會更開心,也會做得更好的。每天夸孩子一句吧,你會很快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春天里要帶孩子做的事情
談季節(jié)變化 有幼兒園做過這樣一個練習:讓孩子們在畫冊中找出“春天開放的花”。許多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因為根本不知道哪些花開在春天,哪些花開在夏天,又如何辨認得出呢? 春天,讓孩子到自然中去,通過觀察季節(jié)的變化,來培養(yǎng)孩子的季節(jié)感,這不僅可豐富孩子對大自然周期性變化的知識,而且促使孩子將各種現(xiàn)象加以聯(lián)系,由此認識到大自然變化的因果關(guān)系,對孩子邏輯思維的形成也是有幫助的。 建議: 在春天,帶孩子到戶外收集并談?wù)摵痛禾煜嚓P(guān)聯(lián)的物品。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風箏,談?wù)勓嘧印Ⅱ球?,收集各種各樣的種子等等,讓孩子們認識到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 幫助孩子認識季節(jié)變化的另一種方法,是帶孩子在不同的季節(jié)到同一個地方散步,觀察那里發(fā)生的變化??梢悦總€月去一次,并拍下照片,如春天小草變綠了,柳樹抽枝了,冰雪融化了;夏天萬物生長茂盛等等。通過照片讓孩子回憶以前這里是怎樣的,現(xiàn)在又是怎樣的,這樣他們可以逐漸意識到季節(jié)的變化,時間的流逝。
種些植物 “這是什么花呀?”“那種花什么時候開呢?”孩子常常會饒有趣味地問這些問題。據(jù)幼兒教育專家測試,大多數(shù)孩子都喜歡植物,喜愛植物的孩子,大都富有好奇心,而好奇心,則是獲取知識最寶貴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 建議: 春天里,不妨在某個角落開辟一塊土地,種點向日葵、西紅柿等植物。播種時,先讓孩子看種子的形狀、大小和顏色;出芽、長葉后,引導(dǎo)孩子繼續(xù)觀察,給他講植物的生長過程,了解空氣、水、陽光對植物生長的作用;還可以收集關(guān)于植物、花卉的兒歌、童謠、兒童歌曲,和孩子一起吟唱。 當然,孩子也會很樂意干些澆水、拔草的工作,讓他們?nèi)ジ?,還可以借機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習慣,讓他們學會初步的勞動技能。
養(yǎng)只小動物 幼兒園的動物角養(yǎng)了幾只小白兔,亮亮三番四次地往那兒跑,看了一遍又一遍,媽媽接他回家時,他都要先去和小白兔告別,然后才戀戀不舍地離開?!皨寢?,小白兔怎么是紅眼睛呢?它吃什么東西呢?”媽媽告訴他小白兔吃草,亮亮就到處給小白兔拔草吃。 當孩子喜歡上某種小動物,他會投入感情去照料它,悉心留意小動物的生活習慣、生長變化,這本身就是在豐富孩子的知識結(jié)構(gòu),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體驗到愉快勞動的同時,還會與小動物建立良好的感情,這有助于在培養(yǎng)孩子智商的同時,使孩子成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
建議: 幫助孩子養(yǎng)些金魚、蝌蚪、小雞,讓孩子親眼看到小動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讓他了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慣、生長變化過程和飼養(yǎng)方法,并邀請孩子講講他的小動物。孩子通常會非常樂意和你分享他的心得,縱然是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也會繪聲繪色地說他的動物故事。
家長每天都要問孩子的四個問題
家長每天都要問孩子的四個問題
我有位教子有方的朋友,他女兒學習很棒,情商也超高,而且和他非常親,有什么事兒都愿意和爸爸說。但卻很少見這位朋友教育女兒,我覺得非常神奇,卻發(fā)現(xiàn)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
具體怎么獨特呢?他從來沒有特地輔導(dǎo)過女兒做功課什么的,就是每天回來跟女兒聊一會兒,而且只聊四個問題,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這四個問題是:
1,學校有什么好事發(fā)生嗎?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現(xiàn)?
3,今天有什么好收獲嗎?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我回家仔細品味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四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1,學校有什么好事發(fā)生嗎?
第一個問題調(diào)查價值觀。孩子的觀念問題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健康的三觀塑造優(yōu)秀的孩子。而小學生有時獨立思考思辨能力不強,在班級整體風氣不好時容易隨大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壞了”。
這個時候孩子如果拿一些陋習來當好事說就能及時引起家長的警惕,在三觀出問題前把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現(xiàn)?
第二個問題是激勵。孩子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一定會仔細的回顧一下今天的校園生活,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的好的表現(xiàn),而在孩子驕傲的向你展示這些小事時,也會無形中增加了自信。
同時,家長可以通過這個過程給孩子一些好的反饋,如恰當?shù)谋頁P等,這對孩子來說更是一個正向的激勵,長期下來孩子會在其中積累起堅不可摧的自信心,對以后的人生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3,今天有什么好收獲嗎?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么。這里要明確的是:收獲不是物質(zhì)上的,是精神上的,可以是今天的學習成果,這是對一天的學習的總結(jié),或者是明白了什么道理,這是對一天生活的總結(jié)。
經(jīng)過和家長的確認,孩子會潛意識中將內(nèi)容捋順,讓知識變得更有條理,所以也相當于一種變相的復(fù)習,利于孩子培養(yǎng)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guān)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
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難免有一些煩惱,限于自身的閱歷,有些很難靠自己解決,但家長不問的話,偏內(nèi)向一點的孩子也不會主動跟父母說,這就可能造成一些隱患,小事如作業(yè)不會,大事如校園暴力,如果家長不問,就會釀成大錯。
每天的日常詢問能夠給孩子另一個解決的渠道——向家長求助。這些問題就很大程度上可以迎刃而解。所以這個問題也就顯得重要了。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包含了很多關(guān)愛關(guān)懷在里面,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關(guān)鍵的就是親子關(guān)系要處理好。如果家長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絕對的責任,孩子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相信家長所有批評、表揚的出發(fā)是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潛意識里對此達到完全相信,那么這種關(guān)系是良性的,是相互關(guān)愛、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穩(wěn)定關(guān)系。
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孩子就是最簡單的事情,用蘇聯(lián)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伴隨孩子成長”。但是,現(xiàn)實生活大部分人的親子關(guān)系是不穩(wěn)定的,或者說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長。
而每天的四個問題,恰恰是一座親子關(guān)系的橋梁,在給孩子關(guān)愛關(guān)心的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在這樣充滿愛與尊重的環(huán)境下塑造出的孩子,哪里能差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