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讓熱水變冷》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7-17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讓熱水變冷》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多種方法。

2、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3、樂意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Yjs21.CoM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塑料杯、玻璃杯、擦手干毛巾、冰塊、水盆(中間加水)、調羹、扇子、空杯子、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出幼兒思考。

1、小朋友看,鮑老師這兒有一杯水,請你猜猜這杯是冷水還是熱水?

2、你是怎么猜出來的?請一名幼兒上來摸摸杯子,感覺怎么樣?

3、如果我把這杯熱水一直放在這兒,結果會怎樣呢?

二、設計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案。

1、可是,現在鮑老師口渴了,好想喝水啊!但是這杯水又太熱,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我,使這杯熱水快點變冷嗎?小朋友來動動腦筋。

2、幼兒討論回答。

三、幼兒操作實驗。

1、我不想用你們的方法,我就讓這杯熱水自己冷,小朋友就按你們剛剛想的方法來做實驗。鮑老師和小朋友來比比,誰的本領大,誰的熱水溫度降得最低,好不好?

2、引導幼兒分工實驗。

3、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

四、交流討論。

1、我們現在來做小小觀察記錄員,用溫度計記錄你的水溫。

2、為什么我的這杯熱水溫度下降慢,而你們的熱水溫度就下降速度快呢?

五、教師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法,比如我們“用扇子扇”、“用嘴吹”、“用調羹攪拌”、“用空杯子相互調換”等方法,是將熱水的熱量慢慢傳遞到空氣中,降溫比較慢。比如我們“添加冰塊”、“添加冷水”、“放在冷水里浸泡”等方法,是將熱水的熱量傳遞到冰塊和冷水中,使熱水溫度降低,達到降溫作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老師口渴了倒了一大杯熱水,可水太燙喝不了,請小朋友想辦法讓這杯熱水快快變冷”這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于是,“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活動展開了,圍繞著“有什么辦法讓熱水變冷”,我讓孩子們充分猜想、討論,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的辦法可多了,“把熱水放在空調下吹”、“用扇子扇風”、“往杯子里加冷水”、“把熱水放在冰箱里”等等。這么多的方法使熱水變冷,我請幼兒進行了小小實驗,分成幾個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實驗。孩子們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在活動中應多讓幾位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使熱水變冷的。另外,應該多準備一些溫度計,讓幼兒自己來測量水溫。

幼兒百科: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讓熱水變冷》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讓熱水快點變冷》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發(fā)現幼兒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讓熱水快點變冷”的辦法。其實,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于是,我決定引領幼兒運用各種方法讓“熱水快點變冷”,關注、探究身邊的科學現象。

活動中,我首先通過“一杯熱水一直放著不動,結果會怎樣”的問題,讓幼兒了解熱水會自然冷卻的常識,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提出各自的想法,運用不同方法探究其中的小秘密,如借助空氣流動,在熱水中放進冷的東西,將熱水放在一個更冷的環(huán)境中,等等,都會使熱水冷得快些。

在整個活動中,我除了提供大量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大膽嘗試,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關注、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fā)現“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熱水冷得快些”,從而獲得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學知識。

目標:

1.知道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熱水快點變冷,探究熱水變冷的秘密。

2.樂意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準備:

1.玻璃杯(最好有刻度,可讓幼兒感知水量相同),內裝顏色水。

2.溫度計、毛巾。

3.冰塊、冰毛巾、冷水、鵝卵石等各種材料。

4.幼兒每人一份記錄板、筆。

過程:

一.提出主題

1.師:這里有許多杯熱水,如果想知道它現在有幾度,該怎么辦?

2.幼兒很自然地想到使用溫度計測水溫。個別幼兒試測并將水溫38攝氏度的結果告訴所有幼兒,大家記錄水的溫度。

3.師:如果這幾杯水一直放著,結果會怎樣呢?

幼:水溫會下降;熱水最后會變成冷水。

二.設計方案

1.師:你們能不能想出各種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

2.幼兒在實驗報告紙上記錄自己設計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并了解幼兒的想法。

3.在集體中交流各自的方法。

有幼兒說:“將水放在冰箱中,水溫會下降快些!”有幼兒說:“放在風口。”有的提出用扇子扇,有的說用調羹不斷攪拌------幼兒共提出16種方案,教師將方案一一記錄在黑板上。

三.實驗論證

1.幼兒開始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案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觀察每個幼兒實驗的情況,如:是否根據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是否改變了自己的實驗計劃,是否有困難需要幫助解決;詢問個別幼兒采用某種方法的理由;教師以幼兒沒有采用的方法,與幼兒共同實驗。

2.實驗結束,請每個幼兒測量實驗后玻璃杯中的水溫,并將實驗過程記錄完整。

四.交流討論

1.出示一杯沒有使用過任何降溫方法的水,測量其溫度為34攝氏度。

2.請幼兒測量樣杯中的水溫,引導幼兒將自己水杯的水溫與之比較,并想辦法使熱水快點變冷,讓水溫低于34攝氏度。

3.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的?,!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有的幼兒將水杯放在一盆冷水中促使其降溫,有的幼兒嘗試在水杯中放些冰塊,有的幼兒在水杯中放入許多鵝卵石,有的幼兒對著水杯吹氣------于是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總結;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讓熱水快點變冷。

4.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師:為什么不斷地攪拌熱水,熱水就會快點變冷?

幼:因為熱氣出來了,冷氣進去了。最后一位幼兒這樣總結:在攪拌時,水杯中的熱空氣會不斷的往外跑,使熱水快快變冷。

師:為什么同樣往水杯中加東西,一杯放冰,一杯放鵝卵石,兩杯水溫會不同呢?

幼:冰塊更冷。

幼:鵝卵石放進去后,它自己變熱了,而冰塊不會變熱,它只會越變越小。

幼:因為水杯中的熱傳給了鵝卵石,鵝卵石也熱了。

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放進更冷的物體,能使水溫下降得更快。

5.引導幼兒發(fā)現新問題: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點的容器中,也快點變冷呢?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或許還會碰到其他各種問題,如:為什么熱水放在冷水中或冰箱里,能快點變冷呢?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點的容器中,也會快點變冷呢?(增加了與冷空氣接觸的面積);冬天,我們對著手呼氣,會感到溫暖,可同樣呼氣為什么卻能使熱水快點變冷呢?為什么許多塊冰放在水中,水溫會下降到0攝氏度,而等冰融后溫度又會上升到5攝氏度呢?

反思:

雖然活動中用到了溫度計,但教師又沒有將目標落實到知識點上,而是突出“做中學”的精神,讓幼兒通過活動需要來了解、使用溫度計,與此同時引導幼兒進行實驗記錄,充分表達自己的實驗經驗事實。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提供了多種材料,使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過程、方法,從中獲得相關科學知識,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熱水變冷》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多種方法。

2、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感受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塑料杯;溫度計;擦手干毛巾;冰塊;濕毛巾;小臉盆(中間加水);調羹;扇子;每組一塊記錄板、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

"這兒有杯熱水,如果想知道它現在有幾度,該怎么辦?"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我想讓它快些冷卻下來,有哪些辦法呢?

(幼兒介紹)

二)、小組實驗,記錄結果:

1、引導幼兒分組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請你們三人一組,把你們商量的方法記錄下來,然后 就按照自己記錄的方法進行實驗,讓熱水變冷,看看在5分鐘內下降到幾度。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溫度降得快。"

(1)"現在我和你們來做個實驗,我不用你們的那些方法,讓熱水自己冷,看它能在5分鐘內下降到幾度。你們就按照你們的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熱水的溫度降得低

(2)引導幼兒分工實驗。

(3)實驗步驟:

小組商量各自的實驗項目尋找材料--倒好熱水測量溫度并記錄--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5分鐘后再次測量水溫并記錄。

(4)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2、實驗結束,請每組幼兒測量實驗后杯中的水溫,并記錄。

三)、交流討論

1、提問: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實驗后的水溫是幾度?下降了幾度?(幼兒介紹)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發(fā)現實驗與非實驗的不同。

2、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1)為什么不斷地攪拌熱水,熱水就會快點變冷水?

(2)為什么在熱水中放入冰塊,熱水也會快點變冷水?

(3)為什么將熱水倒在一個大一點的容器中,也會快點變冷呢?

5、教師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法,用調羹攪拌、兩個杯子相互調換、用嘴吹,都能增加空氣流通、添加冰塊、放在冷水里,這些方法都能將熱水的熱量傳遞到冰塊和冷水里,使熱水的溫度降低,達到降溫的作用,而沒有實驗的熱水它只能將熱量慢慢的傳遞到空氣中,所以它的降溫速度就會比較慢。(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或留疑)

四)、延伸: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內容來源于生活,能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與實驗的欲望?;顒又型ㄟ^引導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這些方法都能使熱水變冷”,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樣的效果,使幼兒獲得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學知識。對于本次活動幼兒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由于溫度計我們小朋友平時接觸的并不多,所以在課前我豐富了幼兒關于這方面的經驗,而孩子們通過課前的準備,活動中基本都能用溫度計進行讀數。但是活動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中的語言要規(guī)范,特別是在科學活動中,提問需精確,對于幼兒的回答應回應給與提升,能讓幼兒更清晰地理解教師提問的目的或實驗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不應只限于3種,應給與幼兒更開放的探究空間,可把現在可以實行的方法都提供給幼兒,使幼兒有更開放更自由選擇的空間,更好地體現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記錄表的設計有些局限了幼兒的思維,可以再開放些,不要把方法都事先展示在表中,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畫出并記錄下來等等。總的來說,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活動目標基本達成。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熱水怎樣變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變化。

2.能運用生活經驗,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難點:

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能夠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扇子、杯子、冰塊、等,數量能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

2.溫度計、熱水杯、抹布每人1份,每人一張記錄單、筆。

3.活動前已學會使用水溫表看讀數,并會記錄兩位數的數字。

方法手段:

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設想讓熱水變冷的各種方法。

1.師從熱水瓶中倒一杯熱水:我有點口渴了,水太燙了!你有辦法讓熱水快點變涼嗎?

2.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出各種方法的簡筆畫:你有什么辦法?

3.帶領幼兒數一數: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種方法?

4.師幫助幼兒歸納出現在可行的方法:哪些方法現在就可以用的?

(分析: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把孩子們一下子帶進了我們今天所進行的活動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當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時,教師用簡筆畫記錄下每個孩子的方法,調動了幼兒開動腦筋踴躍發(fā)言的欲望,并從中滲透了數學知識,豐富了活動內容。)

二、引導幼兒討論實驗的操作方法。

1.提問:那老師想考考你們了,怎樣才能知道用了這些辦法后,熱水是不是真的變涼了?(用手摸、喝一喝)

2.提問:可以用什么來測量水溫?(溫度計)

3.師在投影儀上給幼兒觀察溫度計:溫度計上有什么?怎么測呀?

4.提問:怎樣就證明水變涼了?

5.教師:要證明水變涼了需要用水溫表測量兩次,實驗前先測一下,用過了一種方法后再測一下。

(分析: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講述用大家想的方法是否會使水變涼,用怎樣的方法可以知道水溫的變化等等,問題的層層深入,使幼兒對活動內容越來越感興趣。并且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認識到要證明水變冷了必須用溫度計測量兩次,突破了活動的重點。)

三、引導幼兒試驗使熱水變冷的方法。

1.出示記錄表:今天老師請你們在這X種方法中選擇一種試一試。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記錄表,想一想,第一次測量的水溫記錄在哪里?選擇的方法畫在哪里?實驗后再測的水溫記錄在哪里?

2.要求:現在先請你去選擇一種方法,先測一下杯中水的溫度,記住一定要等紅線停了才能讀數,然后記錄下來。

3.在幼兒記錄好后:現在我們一起開始實驗,準備,開始!

4.師巡回觀察幼兒的實驗,看到使用冰塊的基本化了之后,喊“?!薄?/p>

5.引導幼兒第二次測水溫并記錄下來。

(分析:記錄表的運用,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到幼兒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另一方面,這是老師介入幼兒活動的一個好辦法,也是觀察幼兒使用水溫表測量水溫變化的情況,從而突破難點,使活動順利開展。在幼兒做實驗時,教師控制兩次測量的時間間隔,為了幼兒能更好、更準確的完成測量結果。)

四、引導幼兒講述實驗過程、結果,并通過比較得出哪種方法能使水溫下降的最快。

1.提問:誰來說說你使用的是哪一種方法?最先測量的水溫是多少度?后面幾次測得的水溫分別是多少度?你們認為這種方法能讓熱水變涼嗎?你們是根據什么知道的?(幼兒講述:一開始測的水溫是XX,后來測的水溫是XX,水溫下降了,說明這種方法是可以使熱水變冷的。)

2.提問:誰和他用的是不一樣的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和總結:那你們知道這些方法中哪種可以讓水溫下降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4.利用記錄表進行小結:原來我們選擇的這些方法都可以使熱水變冷,但是通過實驗我們知道,XX的方法可以最快讓熱水變冷。

5.延伸:回家后我們可以試一試今天沒有用到的方法,看看哪種方法最快能讓熱水變冷!

(分析:教師請幼兒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并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方法是否使熱水變涼了。接著,老師繼續(xù)請用同樣方法的幼兒來講述他們的實驗結果,從而讓大家知道這種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再請其他幼兒介紹不同的方法的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得出這些方法使水溫下降的快慢,加深了知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內容來源于生活,能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與實驗的欲望?;顒又型ㄟ^引導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這些方法都能使熱水變冷”,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樣的效果,使幼兒獲得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學知識。對于本次活動幼兒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由于溫度計我們小朋友平時接觸的并不多,所以在課前我豐富了幼兒關于這方面的經驗,而孩子們通過課前的準備,活動中基本都能用溫度計進行讀數。但是活動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中的語言要規(guī)范,特別是在科學活動中,提問需精確,對于幼兒的回答應回應給與提升,能讓幼兒更清晰地理解教師提問的目的或實驗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不應只限于3種,應給與幼兒更開放的探究空間,可把現在可以實行的方法都提供給幼兒,使幼兒有更開放更自由選擇的空間,更好地體現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記錄表的設計有些局限了幼兒的思維,可以再開放些,不要把方法都事先展示在表中,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畫出并記錄下來等等??偟膩碚f,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活動目標基本達成。

幼兒百科:熱水是沸水或溫度曾達到沸點的水。

幼兒園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出現一些印記。于是早上入園孩子們總圍到窗子邊很好奇地對著玻璃吹氣,接著用小手畫畫,玩得非常開心。我想:孩子們對這現象很感興趣,設計一堂科學活動《水的變化》,他們會有更大的積極性。于是,我設計了這堂科學活動《水的變化》。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水的三態(tài)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2、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樂于發(fā)現平時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感知水的三態(tài)及三態(tài)的變化條件

活動準備

冰、水、酒精燈、燒杯、酒精爐架、夾子、火柴

活動過程

1、開始環(huán)節(jié)

根據幼兒平時發(fā)現的生活現象,即是:玻璃窗上在冬季的早晨是霧蒙蒙的,在霧蒙蒙的玻璃上可以畫畫。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啟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是什么季節(jié)才會有這種現象?

2、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問題的情況小結:我們吹出的熱氣遇到玻璃上的冷空氣,就會凝結在玻璃上,形成一層水汽。然后出示實驗需要的器材,引導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猜猜會出現什么情況,然后教師用實驗驗證,引導幼兒探索。實驗過程:用夾子取一塊冰放在燒杯中,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后用火柴點燃酒精燈,把裝了冰的燒杯用酒精爐架固定,請幼兒觀察冰慢慢變成水,然后蒸發(fā)的過程。

3、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總結實驗結果:燒杯里面的冰慢慢變成水,然后水慢慢蒸發(fā),燒杯里面有水蒸氣冒出來,用一個燒杯收集起來,水蒸氣又變成了水,然后把水放到冰箱里面,又變成了冰地這個循環(huán)的過程。

教學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產生了極大地興趣,由于這個現象是幼兒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過的,幼兒比較熟悉,在教師的講解和實驗過程中,幼兒對這個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水的三態(tài)可以轉換有了一定的了解,互動也比較好,能夠根據老師的提醒積極思考。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由于酒精燈,燒杯,火柴,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都比較危險,幼兒不能動手自己操作,需要有家長或者老師的陪同或者幫忙,所以缺乏自己對該活動的實際的操作,實際感受,也許幼兒的世界中,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還不是完全懂,在后續(xù)的活動中,可以請家長參加,幫助幼兒完成,相信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幼兒能夠充分理解,能夠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夠積極探索,在平時生活中能夠仔細觀察,自己發(fā)現生活中的科學想象,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并接受,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幼兒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讓熱水快點變冷》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發(fā)現幼兒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讓熱水快點變冷”的辦法。其實,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于是,...
    2021-09-09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熱水變冷》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多種方法。 2、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感受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塑料杯;溫度計;擦手干毛巾;冰塊;濕毛巾;小臉盆(中間加水);調羹;扇子;每組一塊記錄板、...
    2021-10-07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熱水怎樣變冷》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變化。 2.能運用生活經驗,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
    2020-07-14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活動讓熱水快點變冷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讓熱水快點變冷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發(fā)現幼兒己在生活中...
    2021-07-17 閱讀全文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發(fā)現幼兒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讓熱水快點變冷”的辦法。其實,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于是,...

2021-09-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熱水快點變冷的多種方法。 2、體驗參與實驗操作活動的樂趣,感受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塑料杯;溫度計;擦手干毛巾;冰塊;濕毛巾;小臉盆(中間加水);調羹;扇子;每組一塊記錄板、...

2021-10-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變化。 2.能運用生活經驗,想出多種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

2020-10-03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

2020-07-14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科學活動讓熱水快點變冷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思路 有一天,有幼兒問:“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發(fā)現幼兒己在生活中...

2021-07-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