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和大家一樣
發(fā)布時間:2020-06-24 幼兒園我的一家說課稿 我的一家說課稿幼兒園 幼兒園說課稿京劇大家唱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拔夷芎痛蠹乙粯印保?/p>
我們班有個女孩子叫小瑋,雖然已經(jīng)是大班的孩子了,但是她在生活自理方面,數(shù)學方面,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不及其他的小朋友,特別是在繪畫方面,更是不行,根本不會動手繪畫.所以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對她的要求比別人低,對她有時也會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不過,在一次手工活動中,讓我改變了對她的看法.
那次是一次紙工活動,在課前我就準備好了上課需要用的掛歷紙,每個孩子一張,當發(fā)到小瑋的時候,只剩下一張有點皺且有點破了的紙.我想:反正小瑋也不怎么會折,算了,就發(fā)給她,省得我再去別外為她準備.于是我便把這張皺且破了的紙給小瑋.誰知小瑋看了看,抬頭對我說:"老師,我要好紙,不要這種爛紙,我要和別人一樣的紙.”看著她那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我真的是很不好意思,沒辦法,只好臨時到別的班上拿了一張好且大的紙給她.沒有想到,這次折紙活動她竟然也學會了折,而且折得很不錯.對此,我真的覺得自己太小看人了,不禁又陷入了沉思.
對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兒,有時我真的太偏心了,其實我完全可以降低要求和標準,要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多表揚和鼓勵,而不是對他們另眼相看,更不能讓孩子感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樣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在我們的眼里,每個幼兒都應當是平等的,而且我們要不斷地去找尋他們的優(yōu)點,而不是只看到他們的不足之處.
不知道本文“我能和大家一樣”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希望他能和別的孩子一樣和別人交流
他叫淘淘,進入幼兒園已經(jīng)有一年了,智力、語言都和正常的孩子一樣,由于孩子的肢體殘疾,運動方面的欠缺,因而孩子進入了康復班。
今年他進我們大一班,進五個半天。初來我們班的淘淘,身材矮小,圓圓的腦袋總讓人覺得頭重腳輕,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為他捏著一把汗,因為他的腿有點問題,所以,走路很不方便。其他的孩子都喜歡稱呼他“淘淘”,孩子們知道他需要別人的照顧,一直很愿意照顧他。早上他進班了,孩子們就熱情的說“淘淘來了”??伤偸悄敲闯赡_實需要別人的照顧,他上廁所了,懂事的孩子扶著他過去。吃飯了,別的孩子幫助他找位子。初來的淘淘總是成默著,不和別的小朋友語言上的交流,也不和老師交流,總是安安靜靜地坐著。任由別人的幫助,他總是乖乖的“聽話”,但就是不說話,成默著……
在以后的幾天活動中,我有意無意地與他交談,并且經(jīng)常以親昵的舉動來拉近距離,幫助他參加游戲,替他想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孩子們與淘淘交往,可以試著和淘淘說話,讓他和孩子們交流。孩子們也不僅在生活中幫助他,他們也漸漸的學習和淘淘交流,學習和他相處,有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逗他,逗的淘淘呵呵的笑。
漸漸的他接受了我們,接受了別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游戲了,雖然他還是成默,但是和孩子們一起游戲,漸漸的,能聽見他的笑了,漸漸的,他愿意親我一下,漸漸的,他能和我說再見了……
他用他的智慧判斷著是與非、愛與恨,沒有人會抗拒陽光的味道,我用心去愛他,渴望走近他,擁抱他,他就會用最純真的眼神回應我們,誰說我們之間不能心有靈犀?
雖然他是成默著,但是,希望他能和別的孩子一樣,那樣快樂地和別人交流,那樣從容的和老師交談。我們大一班的孩子也在為他努力,自從他來了,我們的孩子學會了容忍,學會了關(guān)心別人,學會了照顧他人。
加油,淘淘!我們大一都在為你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
老師,我為什么和她不一樣?
一天,幾個小朋友都來告狀:浩浩老是往女廁所里跑,小朋友們都叫他小流氓,他為此哭了起來。我生氣的叫過浩浩問:“浩浩,你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是男孩?!薄澳悄銥槭裁蠢贤畮锱埽俊薄袄蠋?,我們男孩和女孩為什么不一樣?她們?yōu)槭裁茨蚰驎r蹲著,我們站著呢?”啊,我明白了:他只是好奇罷了,只是對這方面的事情不了解,想了解一下!
我想,這也許是許多孩子所關(guān)注的問題,于是我利用活動課時間向小朋友講解。我把浩浩叫到旁邊,講了一個故事: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爸爸就送給媽媽一個禮物:精子,媽媽也送給爸爸一個禮物:卵子。精子和卵子也成了好朋友,并變成了一體,在媽媽的肚子里的小房子里慢慢的長大,等過了10個月,媽媽肚子不舒服,就到醫(yī)院去,在醫(yī)生的幫助下,一個小寶寶來到了世界上,這就是你們。媽媽送給爸爸的禮物永遠是x,如果爸爸送給媽媽的是y,那么生出的就是男孩,如果送給媽媽的是x,生出的就是女孩。因為爸爸送給媽媽的禮物不一樣,所以生出的寶寶也不一樣,那么男孩和女孩就各有各的秘密,背心和褲頭遮住的地方就是秘密的地方不要隨便得讓別人碰和摸。“浩浩你聽懂了嗎?”浩浩點點頭,小朋友也高聲說聽懂了,我們都有小秘密,不能讓別人碰和摸。
經(jīng)過一節(jié)課的講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懂得了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學會保護自己。我也懂得了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一味的稱為壞,應細心的講解,耐心的教育。
幼教隨筆:我和孩子一樣高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仔細想一想:今天,你笑了嗎?
一、我和孩子一樣高
清晨,我張開雙臂,把一只只像小鳥般的孩子擁進我的懷里,忽然,帥帥用手在自己和我的頭之間比劃著,驚奇地說:“老師和我一樣高!”然后,立刻有好幾名孩子跑過來和我量高,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老師比你們高還是和你們一樣高?”“當然是一樣高了!因為這樣我可以看到我跑到老師眼睛里了!”“我可以對老師說說心里話!”“我可以親一下老師!”
我的心里涌動著一股暖流,原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竟這樣豐富:渴望親近、渴望傾訴、渴望擁有老師的愛,這是每個孩子的心愿。而只要蹲下來,就能滿足他們小小的心愿,讓他們的內(nèi)心充盈著無比的快樂。
老師們,告別居高臨下,告別挺直的腰板,彎下腰,蹲下來,走進孩子的眼睛里,你會發(fā)現(xiàn),在每個孩子的眼睛里,你是最美的!
二、今天,你笑了嗎?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人在山中旅游,走到一條河邊,甲看著湍流濺起的水珠,多愁善感地說:“河水哭了!”而乙望著河水中美麗的浪花朵朵綻放,樂得直拍手說:“看,河水在歡笑呢!”
同是一條河,甲看出了悲傷,乙看出了愉悅,河是一樣的,可是因為人的想法不同,感受不同,便會有不同的看法。
原來,快樂和痛苦全在于我們的內(nèi)心。有的人每天都在編織痛苦的網(wǎng)絡,“煩死了、真倒霉”掛在嘴上,那么好事也會變成壞事;而有的人從不怨天尤人,每天都在編織快樂的網(wǎng)絡,悲傷永遠是匆匆過客,任何事都會從容面對,每天回家,把煩惱關(guān)在門外,大聲地說:“我回來了!”
所以,當孩子們淘氣時,先壓壓火,對自己說:“別沖動,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想個好辦法來引導一下!”這樣,往往會想出一個個絕妙的辦法;當與同事產(chǎn)生矛盾時,先作個深呼吸,換位思考一下,想一想自己的原因,主動溝通,寬容大度會讓你擁有許多朋友;當家長不理解時,我們更要用真誠的笑容感動家長,以自己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來打動家長。
只要我們心中都種上一棵忘憂樹,鋪滿一塊芳草地,盛開一朵太陽花,涌動一股歡樂泉,只要我們擁有一份快樂的心境,美好的事物便會離我們很近很近,那么煩惱都會離我們遠去,笑容便會溢滿你的心窩,你便會永遠年輕美麗。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仔細想一想:今天,你笑了嗎?
我和別人不一樣(因材施教)
家長接孩子的時候,和往常一樣,我一邊和家長交談,一邊提醒孩子帶好東西。泓泓小朋友看見媽媽來了,張開雙臂撲過去:“媽媽,我想到樓下再玩一會兒。”平時經(jīng)常親親、抱抱孩子的我,一把抱起泓泓親了一下,并逗她說:“等老師抱夠了,你再和媽媽一起去玩?!闭l知孩子一邊掙扎,一邊叫:“不好,不好!”眼淚都流下來了。我連忙放下孩子,剛想跟她說聲對不起,孩子卻一轉(zhuǎn)身氣呼呼地下樓去了。
第二天,我向泓泓道歉后問她為什么不開心,孩子說:“我不喜歡開玩笑,也不喜歡別人親我?!薄翱衫蠋熓菒勰悴庞H你的,別的小朋友都希望老師能親一親抱一抱呢?!薄拔液蛣e人不一樣!”孩子很干脆地說。泓泓的話讓我深思。平時
,我總是認為只要是愛孩子,不管用什么方式和表達都行,孩子肯定是愿意接受老師的愛意的??山裉靺s讓我清醒地意識到孩子與孩子是不一樣的,他們還是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而是千姿百態(tài)、各有喜好的。我們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愛好,選擇適當?shù)谋磉_愛的方式。如果不恰當,反而會引起孩子的誤會,甚至反感。“因材施教”這一原則不僅在教育教學中要好好遵循,在對孩子的情感表達上也是如此。
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我們對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滿足,而對于孩子的無理糾纏,卻無條件地遷就。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培養(yǎng)什么,扼殺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無不愛自己的幼年子女,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了解小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愛;做父母的無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與孩子交往的重要。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坐在書房里看書、寫字是很重要的,不愿意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玩耍,有的甚至還要限制孩子去玩耍。要知道玩耍是孩子們認識世界學習社會的一種形式,有利于他們的智力發(fā)展。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當?shù)臇|西玩,相當?shù)氖虑樽?,要曉得不玩不做,不會發(fā)展的。……做父母的總是說小孩子的不好,其實是因為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樣教小孩子?!?/p>
幼小的孩子最喜愛和需要父母做他們的游戲伙伴,和他們一起游戲和交往。家長和3歲前的孩子多交往、同游戲,一方面能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別是當今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更需要父母做他們的游戲伙伴。
有些父母很愛跟孩子玩,但卻不大注意照顧孩子的程度,常常把游戲復雜化了。結(jié)果,不僅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反而使孩子厭煩。那么怎樣和孩子一起玩呢?
一是了解孩子愛玩哪些游戲。3歲前的孩子大致喜歡玩下述幾種游戲:(1)模仿性游戲。例如,過家家、開汽車、開火車,當醫(yī)生等。(2)智力游戲。玩紙牌,魔板,分辨聲音等。(3)音樂體育游戲。如:賽跑、捉迷藏,鉆圈、玩沙、玩水等。
二是做孩子的好伙伴。大人與孩子玩時,作為長者加以指導,大人又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真正伙伴。例如,玩看病的游戲,孩子肯定愿意當醫(yī)生,大人就可以當病人,有時“醫(yī)生”不知該說什么時,大人就可以提醒他該吃藥了或給開個藥方等。還可以按照圖畫書里的人物來扮演角色。如:講《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父母與孩子可以分別扮演大灰狼,兔媽媽和小白兔,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了口語表達能力及復述故事的能力。再如,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又跑又唱,孩子很開心還鍛煉了身體。
三是每天固定時間和孩子游戲。有時家長工作很忙,而孩子又非要讓父母陪他一起玩,結(jié)果吵鬧不休,雙方都很生氣,特別是孩子很委屈。如果每天固定時間與孩子玩,讓孩子明白何時大人工作不應打擾,何時爸爸媽媽又可以和自己玩了。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很有益處。
大家的心都是一樣的
接到幼兒園的通知下周四[11月24號]舉行感恩節(jié)活動,布置下任務來,要求家長參與的活動有好多,而且要求家長們獨立完成,看上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啊!流程如下【家長參與部分】一,開場二,感恩節(jié)的由來故事講述三,家長情景劇表演四,家長帶動游戲五,結(jié)束另外,還會有孩子們的精彩表演。為班級設立班徽,吉祥物及其海報.活動通知下達的那一天,房琛杰的媽媽第一個積極報名,認領(lǐng)了家長情景劇表演的編排工作,當天到家就組織了三個家長一起商討情景劇的活動【李盈璇媽媽,汪茂鑫媽媽】,而且把排練地點定在李盈璇家,每天晚上七點準時排練,可沒想到的是,情景劇中不能讓孩子參加時,似乎大家都有些失望,可是家長們主動站出來說,沒關(guān)系,咱們在組織幾個家長,就這樣,甜爍的爸爸也參與了進來,王昊翔的媽媽,張郅昊的媽媽,隨著人數(shù)的增多,大家把排練地點轉(zhuǎn)移到了凱瑞景園健身俱樂部一樓。當?shù)弥议L們?nèi)绱伺浜瞎ぷ鲿r,我感動了!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孫語君的媽媽也不甘示弱,主動承擔起了感恩節(jié)的由來的故事講述,這也是一個不小的任務,還需要做ppt,并且把稿子背過,因為在場的不止是家長,還有兩個班的孩子,要想穩(wěn)定好局面,必須要精彩,君媽深知重要性,所以一直很辛苦的搜集材料,不明白的還會主動聯(lián)系老師,在李老師的幫助下,ppt終于完成了,大家都很高興!她說“為了咱們的寶寶們,我拼了!”遠在上海的東兒媽媽,今天聞訊來了電話,電話那頭我聽得出那是一個思念的媽媽,話語中多了幾絲憂慮,幾絲懇求,當像她匯報完孩子的情況,她笑了,很開心!說著說著,說到了下周的活動,她突然肯定的說,我能為你們做點什么?我雖然回不去,但是我永遠支持著你們!心一下子揪了一下,好想緊緊擁抱著她,就好像哄一個孩子一樣!商量之下東兒媽媽決定為我們設立班徽,我說那就這段時間辛苦一下了,她說“不辛苦,為你們做事我是在享受”!作為老師,我真的很開心,很感動,大家的付出,我一定會為他們畫上完美的句號!一起加油吧?。。。?!
教育隨筆: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教育隨筆:大人怎樣和孩子一起玩
我們對于孩子美好的求知欲望,往往不愿滿足,而對于孩子的無理糾纏,卻無條件地遷就。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培養(yǎng)什么,扼殺什么,且好好想想吧。
做父母的無不愛自己的幼年子女,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能了解小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愛;做父母的無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與孩子交往的重要。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坐在書房里看書、寫字是很重要的,不愿意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玩耍,有的甚至還要限制孩子去玩耍。要知道玩耍是孩子們認識世界學習社會的一種形式,有利于他們的智力發(fā)展。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當?shù)臇|西玩,相當?shù)氖虑樽?,要曉得不玩不做,不會發(fā)展的?!龈改傅目偸钦f小孩子的不好,其實是因為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樣教小孩子?!?/p>
幼小的孩子最喜愛和需要父母做他們的游戲伙伴,和他們一起游戲和交往。家長和3歲前的孩子多交往、同游戲,一方面能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家長和孩子交往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別是當今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更需要父母做他們的游戲伙伴。
有些父母很愛跟孩子玩,但卻不大注意照顧孩子的程度,常常把游戲復雜化了。結(jié)果,不僅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反而使孩子厭煩。那么怎樣和孩子一起玩呢?
一是了解孩子愛玩哪些游戲。3歲前的孩子大致喜歡玩下述幾種游戲:(1)模仿性游戲。例如,過家家、開汽車、開火車,當醫(yī)生等。(2)智力游戲。玩紙牌,魔板,分辨聲音等。(3)音樂體育游戲。如:賽跑、捉迷藏,鉆圈、玩沙、玩水等。
二是做孩子的好伙伴。大人與孩子玩時,作為長者加以指導,大人又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真正伙伴。例如,玩看病的游戲,孩子肯定愿意當醫(yī)生,大人就可以當病人,有時“醫(yī)生”不知該說什么時,大人就可以提醒他該吃藥了或給開個藥方等。還可以按照圖畫書里的人物來扮演角色。如:講《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父母與孩子可以分別扮演大灰狼,兔媽媽和小白兔,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練習了口語表達能力及復述故事的能力。再如,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又跑又唱,孩子很開心還鍛煉了身體。
三是每天固定時間和孩子游戲。有時家長工作很忙,而孩子又非要讓父母陪他一起玩,結(jié)果吵鬧不休,雙方都很生氣,特別是孩子很委屈。如果每天固定時間與孩子玩,讓孩子明白何時大人工作不應打擾,何時爸爸媽媽又可以和自己玩了。養(yǎng)成良好習慣,很有益處。
我和你們一起玩
今天在區(qū)角活動時.三個孩子在玩“小醫(yī)院”的游戲。巧巧扮演醫(yī)生,凱博扮演護士,涵涵扮演病人,大家分工合作,玩得很愉快。但是,過了一會兒,涵涵覺得扮演病人經(jīng)常耍躺在床上“打吊針”,不好玩,于是,她提出要做護士,巧巧和凱博也不愿意當“病人”。沒“病人”來看病,“醫(yī)生”“護士”只能閑著,游戲就無法繼續(xù)下去。這時,我走進“小醫(yī)院”,對他們說:“我也來和大家一起玩吧!”孩子們個個歡呼起來:“朱老師,你真好?!炖蠋?,你要做醫(yī)生還是護士呀?
我和孩子商量如何分配角色,當大家都不愿當病人時怎么辦。經(jīng)過討論.我們決定每人都當一次“病人”,這樣既公平。又能體驗多種角色。輪到我當“病人”了.我先到“涵涵護士”那里掛號。然后到“凱博醫(yī)生”那里看病?!扒汕舍t(yī)生”還真是有點“專業(yè)水平”,摸了摸我的頭,看了看我的喉嚨.然后用聽診器聽了聽我的心肺部位,說我既感冒又發(fā)燒,得打兩支針。于是由“涵涵護士”和“凱博護士”各幫我打了一針。我假裝怕打針,“涵涵護士”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打了針、吃了藥,病很快就會好的?!鼻汕蛇€像大人似的說:“你看我的針頭很小,打針的時候就像蚊子咬你一下,很快就不痛了?!钡却蛲赆樢院?,小醫(yī)生和小護士還表揚我:“你真棒!”
游戲結(jié)束后,三個孩子還不停地對我說:“下次我們再到小醫(yī)院來玩吧?!焙⒆幽挲g小,當游戲中出現(xiàn)矛盾和問題時,他們就會不知所措,以至于游戲無法繼續(xù)。這時教師就要及時介入.有時還得以參與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游戲并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使游戲得以繼續(xù),而且能引導孩子通過制訂規(guī)則解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