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出現(xiàn)安全事故,您該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06-13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幼兒園著火了怎么辦說課稿 幼兒園安全教案看到一則新聞:一個4歲的男童在幼兒園被燒傷眼部,原因竟是把玩具內(nèi)的紐扣電池放到了眼睛里!
新聞回放
男童致遠來自濟寧市汶上縣,剛滿4歲半。2017年8月27日一大早,致遠的媽媽將致遠送達幼兒園。8月28日,幼兒園老師打電話給韓女士,說孩子左眼可能是被小蚊蟲叮咬了,紅腫嚴重,讓韓女士去接孩子,送醫(yī)院看看。到了幼兒園見到孩子后,韓女士發(fā)現(xiàn)孩子左眼皮又紅又腫,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她立刻帶孩子到了濟寧市區(qū)的一家大醫(yī)院。醫(yī)生說孩子病情嚴重,已經(jīng)昏迷,懷疑腦炎,趕緊住進了兒童ICU病房。后來經(jīng)過檢查,才‘歪打正著’發(fā)現(xiàn)孩子左眼結(jié)膜囊有異物……
男童勿將紐扣電池放進眼里韓女士仔細詢問后,才得知致遠是在幼兒園里獨自玩玩具時,因好奇將玩具內(nèi)的紐扣電池放到了自己的左眼上瞼結(jié)膜囊內(nèi)(上眼皮),紐扣電池經(jīng)過近一天時間在眼內(nèi)與淚液等人體體液作用,釋放出堿性物質(zhì),將左眼眼內(nèi)組織嚴重腐蝕、燒傷。情況緊急,當?shù)蒯t(yī)院立即組織手術將紐扣電池取出。目前,孩子已完成手術,把壞死的眼異物取出并做了清創(chuàng)處理。眼部的狀況還需要檢查后制定治療方案,至于視力預后情況,則要進一步觀察。
孩子只有一個,家長花再多錢幫孩子進行治療,家庭得到再多經(jīng)濟補償,也無法彌補孩子受到的傷害。
同時,這起安全事件也給所有幼兒園敲響了警鐘。對園所和教師來說,安全工作是頭等大事。那么,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里出現(xiàn)了安全事故,園所、教師該怎么處理?家長又該做些什么呢?
1、及時處理受傷幼兒
教師要馬上判斷幼兒受傷的大致程度,程度輕的,如表皮擦傷,可自行處理;程度重的,如傷口流血、骨折等情況,叫園醫(yī)的同時為幼兒止血,使幼兒受傷的肢體保持不動。幼兒園不能解決的,要馬上送幼兒去醫(yī)院作處理,不得延誤治療時機。
2、保護幼兒的心理
教師及時幫助幼兒消除恐懼心理,給予更多的撫愛,鼓勵他們勇敢面對。如果發(fā)生的事故是一個幼兒對另一個幼兒的傷害,教師千萬不要指責傷害者,教育要適可而止,以免讓傷害同伴的幼兒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3、對受傷幼兒妥善護理
教師應懂得一定的護理知識,對受傷幼兒的護理根據(jù)其身體狀況和受傷程度、受傷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
4、抓住教育契機
幼兒身邊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可以作為幼兒安全教育的契機,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及如何避免事故發(fā)生,讓幼兒學會重視安全和保護自己。同時,教師還應教育全班幼兒關心受傷的幼兒,滲透情感教育。
1、園所領導給予精神安慰
教師一上班頭腦里就緊繃著的安全弦,在發(fā)生事故后幾乎接近極限,緊張、焦慮、惶恐、沮喪等情緒一齊涌上心頭,園所領導此時如及時幫助教師梳理心情,體現(xiàn)寬容和理解,可使教師的精神壓力得到釋放。此時切忌指責、批評教師。
2、分析與反思事故
安全事故發(fā)生后,作為園長應該考慮讓這種情況不再發(fā)生,可以組織包括當事人在內(nèi)的全園職工開會,對事故的經(jīng)過進行分析,找出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討論怎樣做可避免事故的發(fā)生。目的在于使教師們學會反思自己的工作,將“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的理念落實在工作行為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失誤,減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1、不帶與幼兒園活動無關的物品入園
嚴禁幼兒攜帶有尖、帶刺等不利于幼兒安全的物品來園。如:釘子、別針、小棍、破損的塑料片、帶棱角的石子、金屬卡子等堅硬的物品,以免幼兒不慎受到傷害。
2、帶藥品入園必須要有用藥委托單
幼兒遇有生病或不適,家長需要為幼兒帶藥來園時,請家長務必將藥品交到班級教師手中,不可讓幼兒自己放在口袋中。家長要填好幼兒園喂藥委托單,委托單標明:幼兒姓名、服藥日期、服藥時間、服藥劑量,以及其他要說明的重要內(nèi)容,以便教師按時按量按家長要求為幼兒服藥。
3、送接幼兒必須要有固定人、固定卡
幼兒園會要求家長使用接送卡、固定接送人、準時接送幼兒。對于校車接送的幼兒,幼兒園可以請家長準時或提早幾分鐘持卡接送幼兒。被委托來園接送幼兒的成年人,必須持卡入園,接送時需出示其身份證并填寫接送表,幼兒父母應事前電話通知班級教師被委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特征以及與幼兒關系。請家長妥善保管好接送卡,如若丟失要及時與幼兒園聯(lián)系。
4、不給幼兒佩戴飾物
佩戴在幼兒身上的飾品被誤食或者在摔倒時扎傷幼兒,在幼兒玩耍時會卡在、掛在大型玩具上,所以幼兒園應提醒家長 :不要或者盡量少給幼兒佩戴飾物。
5、及時和園所溝通
(1)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幼兒來園時有異常反應,應及時聯(lián)系班級教師并及時交代教師給予注意,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對該幼兒給予及時的關注,隨時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以免幼兒發(fā)生意外。
(2)幼兒如果有先天性疾病或物品過敏等情況,需要家長在護送來園時告知教師,以便教師在平時活動和進餐中給予及時的關注。
(3)幼兒感染傳染病,如嚴重的感冒、水痘、麻疹、結(jié)膜炎、皮膚皰疹、口腔皰疹等,應在家靜養(yǎng),請勿送到幼兒園內(nèi),以免傳染給其他小朋友,痊愈之后可以回園,回園時需出示醫(yī)院證明。請假一個月以上的幼兒需持身體無疾病證明入園。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該怎么辦?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該怎么辦?
今天送涵寶上幼兒園,寶貝們都在玩玩具,我正準備離開,看到坐涵寶旁邊的那個小男孩動手打涵寶。于是我站到他旁邊說,涵涵的媽媽在這里,你都敢打她?于是我開始跟那小男孩講起道理,要他跟涵寶做好朋友,打人是不對的,你是最棒的最乖的之類的話,誰知小男孩根本聽不進道理。我又用了恐嚇的方法,再打人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也不管用,他一點也不怕。
在我再次離開走到門口的時候,他又開始打涵寶。于是我又返回去,在涵寶的耳邊說,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師講!而且要還手!(大家看到是不是覺得我這媽媽教育孩子方法如此之差?)
記得上次那個男孩打涵寶,老師站在旁邊跟涵寶說,他再打你你就跟老師講??墒乔闆r就擺在眼前,跟老師講了有用?老師就在不遠處,看見當沒看見,聽見當沒見。
那男孩打涵寶我看見已經(jīng)不是一次二次了,雖然是個孩子,但總是看見他欺負我家涵寶,這當媽的心里當然心疼了。
我家涵寶是那種別人打她也不還手的那種,也不主動打人。剛上幼兒園時,我也挺擔心她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大家都說有老師在呢,不怕??扇缃袷怯欣蠋熢?,問題還是出現(xiàn)了。
經(jīng)常我去接涵寶時,聽到孩子們這個在大聲說‘老師他搶我玩具’那個在說‘老師他打我’??匆娎蠋熉牭较駴]聽到,老師可能也是帶小孩太多,已經(jīng)對這些見怪不怪了吧。不過換個立場,自己每天帶一個孩子都挺累了,想想三位老師每天要帶30個孩子,更辛苦了。
以下是在網(wǎng)上搜索到一些家長對這個問題的回復,覺得有些說的很有道理:
一、我認為小孩在幼兒園出現(xiàn)的問題,1、先找老師,由老師在幼兒園解決;2、問清楚欺負你兒子的幾個小孩的家長姓名和聯(lián)系辦法,與他們?nèi)〉寐?lián)系,協(xié)助解決。
二、你遇到孩子被欺負,一定要和老師講清情況,老師才能多注意。大部分小孩子一次被人欺負就可能再也沒有反抗的勇氣,受慣氣的小孩靠他自己是不會扭轉(zhuǎn)被欺負的局面的,一定要有大人幫助,你要直接找那幾個小朋友嚴肅地告訴他們不準再打你的孩子,這比讓他們的家長制止自己孩子要有用的多。
而且要告訴孩子,他不是孤單一個人,爸媽、老師都能保護他,他不要怕任何人,勇敢地保護自己,為保護自己打了別人是勇敢的孩子而不是壞孩子。
三、你要他回打別人或告老師對他來說是要有勇氣的,所以會很難。我的孩子也是總會小傷不斷,他也很膽小,我就教他別人欺負他的時候就大聲的叫,我考慮一方面大叫會引起老師的注意,另一方面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一聲大叫足以使對方退縮了,對孩子來說叫一聲也不會很難。孩子被欺負家長總會不高興,不過有些時候要弄清是什么原因,然后再告訴他如何保護自己。
四、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個性(這位家長說的有道理):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太壓抑他,讓他太逆來順受
2、也不要太過份保護他,讓他事事太依賴家長
3、多帶他和小朋友玩并認真觀察他,讓他學會怎樣和別人和平相處
4、教他保護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
五、別強化孩子“老被人欺負”這種概念,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自信?,F(xiàn)在的孩子因為被成人保護的比較多,會向兩種極端發(fā)展,一種是在交往中退縮,一種是在交往中霸道,我想你的孩子應該是第一種,所以你應該和老師配合、交流,共同商量怎樣幫孩子學會與人交往,怎樣樹立自己的個人魅力。(我覺得這位家長說的很道理,可以借鑒)
六、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去培養(yǎng)孩子的膽量,平時多帶他去公共場所或去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學會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從而改變他的性格。(這個也不
當孩子當眾“出丑”,你該怎么辦?
你的孩子,當眾犯錯時,你會怎么對待?
6月17日,在從日本東京飛往美國加州圣何塞(SanJose)的飛機上,11歲的女兒和我剛剛用過午餐,那小小的餐桌上堆滿了用過的餐巾紙、飲料杯、紙餐盤、飲料吸管等等,看上去一片狼藉。
正在看書的我突然感到腿上不僅涼涼的,還好像有什么東西往下滑,然后聽到有東西撞到金屬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大書蟲女兒在過讀書癮,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盤。餐桌上剩下的食物和用過的餐具,一并從我的腿上灑落在地上的行李車架上。
餐盤撞擊行李車架的聲音,驚醒了許多半入夢鄉(xiāng)的乘客。百無聊賴的人們把瞳孔都放大了。那個瞬間,我和女兒同時被推上了飛機的直播現(xiàn)場。
現(xiàn)在我想問你,你小時候當眾出過“丑”嗎?你還記得你的父母當時是怎么反應的嗎?事隔多年,我仍記得我小時候出丑時母親那咬牙切齒、面紅耳赤的神情。
飛機仍在繼續(xù)飛行著,時光交錯,在乘客的注目禮下,我突然想起了杰森(Jason),那個當時只有4歲的小男孩。
有次去Jason家,他看見來了很多人,忘乎所以地大叫著跑來跑去,一會兒把椅子撞的七扭八斜,一會兒打翻水杯,在父母的央求并威脅下依舊搖頭晃腦不消停。到了吃飯的時候,Jason竟瘋到把自己的飲料倒進我兒子的杯子里,兒子奮起反抗:“你太過分了!”
Jason爸早已忍無可忍,連拉帶拖地把他帶到另一個房間。盡管他壓低嗓門,但聲音還是從門縫飄了過來。
“你讓老子的臉往哪里放?再這樣下去,非打死你不可!”
“啪……啪……”先是聽到巴掌聲,接著是Jason歇斯底里地喊叫著:“哇,姥姥,哇,姥姥,爸爸打我呀!”
只聽爸爸威脅道:“叫,再叫就往死里打!”
聽到這話,Jason真的不叫也不哭了,可是坐在我身邊的姥姥卻再也坐不住了。
“哪有這么管孩子的,嚇著孩子怎么辦?”姥姥正要去救外孫,被Jason媽一把攔住了:“媽,饒了我吧,小心我老公又埋怨你嬌慣孩子!”
老人極不情愿地坐下來:“唉,這孩子脾氣倔著呢,哪肯受一點兒委屈!”
老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好意思地朝著我咧了一下嘴,嘆著氣:“算了,今天就讓人家爸爸管吧,王老師,吃菜?!?/p>
老人邊說邊往我的碗里夾菜。飯桌上的局面很難再輕松起來,大家都在“皮笑肉不笑”,個個看上去“心不在焉”。我想了想,也許作為客人,Jason爸會給我面子的。我站起身:“讓我去瞧瞧。”
從門縫望進去,Jason爸陰沉的臉是鐵青的,他用極為蔑視的眼神注視著Jason。小Jason低著頭,眼睛睜得大大的,向上挑著盯著爸爸,毫不示弱!
那情景讓人不寒而栗。
我推開門:“Jason爸,我兒子也是小題大做,別太難為Jason了?!?/p>
我話音剛落,Jason爸轉(zhuǎn)向我怒氣沖沖地說:“這孩子特沒記性,每次家里來人,他都給大人丟臉,今天我要讓他明白這樣做的后果!”
聽他這樣說,我只好默然離開。
Jason父母喜歡烹飪,他們還喜歡收集各地的菜譜,嘗試作不同風味的佳肴,為了請我們,他們早在兩天前就開始各種準備,結(jié)果到了品嘗的時候,大家的食欲被“父訓子的課堂”給攪得無影無蹤。
后來,又有機會和他們在一起聚餐,小Jason還是一樣地不守爸爸的規(guī)矩。其實,我那會兒也同樣用威脅、懲罰的方式來讓女兒明白出錯的后果??墒呛⒆右琅f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目睹Jason的不改,體驗自己孩子受罰后的照舊,我終于明白:“每次孩子出丑,我用的都是同樣的方法,威脅加懲罰,還總是期待著不同的結(jié)果!”
明白這些后,我決定在孩子出錯后,平靜地問自己兩個不同的問題:
1.我能不能讓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2.我如何利用孩子出錯的機會,教孩子怎么對待他人的錯誤?
這兩個問題幫助我把“孩子打翻盤子的事情”解釋為“一個教孩子做人的機會”。
游離的思緒返回機艙內(nèi)。望著地上的殘局,帶著女兒能從我的反應中學會處理困窘場面的希望,我輕松又夸張地說:“哎呀?!你這一激動,感染著所有的垃圾都跟著跳起舞了,看樣子你得收拾到明天啦!”
平日里,女兒最不高興的事就是收拾碗筷。聽到我的話,她如釋重負認真地收拾起來,看到我沒有幫她的意思時有點兒困惑,但沒說什么。乘客們好像也如釋重負,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正在女兒手忙腳亂地收拾殘局時,一位漂亮的黑人空姐過來準備幫忙。我拉住她,悄悄耳語:“讓她自己處理這事,請不要幫忙!”
空姐不解地望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離開了。不一會兒,她拿來了很多餐巾紙給女兒用。
女兒不僅沒怨我不幫忙,她收拾時還幾次對我說:“真是對不起,媽媽!”
當她把一切整理停當回到座位時,我問她:“感覺怎么樣?”
女兒盯著我:“太感謝你沒有讓我當眾難堪,你的理解實在太重要了?!边呎f邊用力握住我的手。
“是你自己有責任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你一定為此感到驕傲,是嗎?”聽到這話,女兒的臉上出現(xiàn)了她常有的自信的樣子!
后來,在機艙過道上遇見了那位空姐,她好奇地問我:“請問你是那個女孩的媽媽嗎?”
我說:“是的?!彼Q起大拇指:“你女兒有你這樣的母親很幸運,長大后,會感激你的,我為她祝福!”
女兒這次“出丑”,我沒有感到難堪,而是因勢利導,把出丑解釋為引導女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機會,實實在在地教孩子一招!既維護了孩子的尊嚴,孩子自己也收獲了為自己過錯負責的驕傲。我的我際關系直接影響著我和孩子的關系,給孩子面子,孩子積極擔當!
思考:
孩子當眾“出丑”時,更需要愛、理解和引導。如果為了面子訓斥孩子的話,弄得所有在場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說,還失去了教孩子正確面對錯誤,處理錯誤,負起責任的機會,更重要的是:
1.把孩子和父母的距離拉遠了;
2.當別人出丑時,孩子不知道如何對待。
孩子出錯,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最佳時機。希望孩子多出錯,希望父母能夠引領孩子在出錯中積累經(jīng)驗,培養(yǎng)擔當?shù)暮闷焚|(zhì)。
教育感悟:
“人生須知負責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薄簡⒊?/p>
孩子上幼兒園愛哭家長該怎么辦
有的孩子會一開始就哭,有的則是頭一兩天新鮮,然后才發(fā)現(xiàn)白天要跟爸爸媽媽分開了,也開始哭起來。尤其是早上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哭著抱著爸爸媽媽不放手,家長往往很心疼,不忍心離去。面對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呢?
孩子上幼兒園哭怎么辦:
一般孩子上幼兒園會哭兩個星期左右,家長在這段時間一定要堅持住,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樣會使孩子的情緒更不穩(wěn)定,甚至會造成前功盡棄。
個別的孩子會持續(xù)哭上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候家長要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寶寶每天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比如跟其他孩子合不合群,能不能參加集體游戲,吃飯睡覺怎么樣,從中找出吸引孩子的方面,想辦法吸引孩子的興趣。還要將孩子的喜好、特長告訴老師,請老師多照顧一些,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展示孩子的優(yōu)點,樹立孩子的信心。必要時可以給老師送點禮物表示謝意。
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常帶他到幼兒園參觀,參與其他小朋友的活動或是與老師有一些接觸,也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如少年宮、兒童樂園等,從而實現(xiàn)孩子心理秩序的過渡。此外,進入早教機構(gòu),由父母帶孩子一起上一段時間的課,讓他初步感知老師與自己、教與學、同學與自己的關系,建立安全感。同時要提醒家長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讓孩子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上幼兒園哭的原因
那我們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原因是什么呢?
0~4歲是孩子秩序的敏感期,2~3歲尤為明顯,這個時期的孩子做事總是按一定的程序,比如說孩子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玩具放在特定的位置,不允許別人改變。同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已經(jīng)形成了家庭教養(yǎng)的秩序,上了幼兒園之后,這種舊秩序還沒過渡到新秩序,而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隨之就會產(chǎn)生恐懼和不安,以至哭鬧。另外,4歲以下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你、我、他的關系,這也是造成他心理不安的一個原因。
孩子上幼兒園哭多長時間正常
對于新入園的寶寶來說,這也是他們走向幼兒園、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孩子從家來到幼兒園,從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的哭也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這時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配合幼兒園堅持送孩子入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樣表面上看,是心疼了寶寶,但是這樣會使孩子適應幼兒園的過程無形中加長,不管孩子如何哭鬧,一定要堅持入園。將孩子交給老師后,馬上離開,不要中途回來看孩子。因為這時候的寶寶,關注點放在了窗外,而老師的關注點在孩子身上,往往造成了“老師沒看見,孩子看見了”的情況。孩子就會錯誤的認為:只要我哭,爸爸媽媽就會回來!孩子就會“堅持不懈”的大哭。
一般來說孩子在2個星期左右就會適應幼兒園生活了!
孩子上幼兒園的心理準備
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幼兒呢?可以通過以下四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做好準備,逐步過渡。
在幼兒入園前,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幼兒逐步做好心理上、生活習慣上和能力上的準備工作。比如帶幼兒去參觀幼兒園的環(huán)境,用積極的語言介紹幼兒園的生活;不要拿老師或幼兒園作為做規(guī)矩的“殺手锏”,說一些“再不聽話就告訴老師”、“再不乖就送你去幼兒園”等之類的話;逐漸改變幼兒不良的生活習慣,形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注意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的培養(yǎng),讓孩子從小就盡可能地與更多人接觸,而不是事事都依戀家里的某一個人。
第二步:正確認識,冷靜對待。
幼兒初上幼兒園,難免有哭鬧、情緒波動,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有些家長卻感到特別心疼,一看到孩子大哭大鬧就不由自主地跑過去安慰,即便勉強離開了也放心不下,老想著去看一眼,其實這是不必要的。父母越舍不得,孩子焦慮感便越強,越不容易適應。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暫時哭鬧,要相信在幼兒園老師的教育照料之下會一點點好起來的。
第三步,細致交流,游戲促進。
幼兒在幼兒園接觸新的環(huán)境、新的同伴,每天都會有許多新的感受,家長要比平時更加細致地關注幼兒的表現(xiàn)和體驗,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可以引導幼兒講講幼兒園的生活、說說有趣的事,認識了哪些新朋友等。這種交流要盡可能地積極化、游戲化、趣味化,比如讓孩子告訴心愛的玩具小兔,他今天上幼兒園有沒有哭等,也可吸引孩子把幼兒園學的東西教給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表演幼兒園的各種游戲。用這種游戲化的語言,游戲化的形式來促進幼兒的入園適應。
孩子上幼兒園的物品準備
現(xiàn)在幼兒園的設施設備情況越來越好,為寶寶和家長考慮的也越來越周全。一般來講,幼兒園會統(tǒng)一準備床具、餐具、杯子、毛巾等生活必須品,并在教室統(tǒng)一制作柜子給寶寶們放衣服、鞋子、書包等物品。所以,媽媽要在考察了幼兒園的情況和詳細詢問幼兒園統(tǒng)一配備哪些物品以后,再根據(jù)需要為寶寶準備上幼兒園需要的東西。
1、書包
為寶寶準備一個漂亮的小書包。即使原來有也不妨在入園時給寶寶再買個新的,而且買書包時可以帶上寶寶,讓他在適當?shù)膸讉€品種中自己做主選一個他最喜歡的?;貋硪院?,在書包表面繡上或?qū)懮蠈殞毜拿?,以利于與別人的區(qū)分也便于老師辨認。讓寶寶記住自己的書包什么樣,名字繡在哪兒,還可以告訴他:“背上新書包去上幼兒園,就說明寶寶長大了、長本領了,媽媽相信寶寶一定會非常非常棒的?!睂τ趧?cè)雸@的寶寶來說,書包里裝些什么都無所謂,但每天能背著心愛的新書包上幼兒園,會增添寶寶上幼兒園的新奇和快樂,還會有一種成就感。
2、衣物
要為寶寶準備上幼兒園穿的上衣、褲子、襪子等。外衣最好是開身的,寶寶穿脫容易些,在游戲活動時也方便隨時增減衣服;褲子要裝松緊帶的,容易穿脫,舒適、方便。褲子最好是死襠的,衛(wèi)生一些。一來幼兒園的小椅子大家隨便坐,要避免不潔物質(zhì)和孩子間一些疾病的感染;二來,也避免游戲中寶寶可能席地而坐的不衛(wèi)生。如果個別的寶寶自己脫褲子上廁所還有些困難,至少最外面的褲子要是死襠的。不要給寶寶穿背帶褲,上廁所和睡覺時穿脫都不方便,寶寶自己還弄不好帶子。男孩子最好不要穿前門襟裝拉鏈的褲子,以免寶寶拉拉鏈時不小心夾到生殖器。讓寶寶認好自己的衣服,并在所有的衣褲上繡上寶寶的名字,以免拿錯、弄丟。除了每天穿在身上的,最好根據(jù)季節(jié)為寶寶準備里里外外一整套衣服,包括一雙襪子,有條件的存放在幼兒園或把它們裝在書包里,以備寶寶不小心尿床、尿褲子了或因其它活動弄臟時換用。
如何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
在開學前,爸爸媽媽要為寶寶做足功課。提前做好過渡,讓寶寶喜歡上幼兒園。
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老師
對于要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最大的恐懼就是離開所有熟悉的環(huán)境和熟悉的人,所以要提前帶寶寶到幼兒園參觀玩耍,讓他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老師。
現(xiàn)在多數(shù)幼兒園在正式開學前都會舉辦幼兒園開放日活動,這時最好帶寶寶去玩,一方面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熟悉幼兒園的各個層樓布局,讓幼兒知道洗手間在哪里、課室在哪里、宿舍在哪里;要喝水、要上廁所怎么辦;另一方面,讓幼兒熟悉園里的人,教他們都有哪幾位老師,盡量帶寶寶認識這些老師。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參加開放日活動就更好了,可以讓小朋友互相認識,一起玩耍。
在入園前,有條件的可以多點帶寶寶去幼兒園玩。讓寶寶和老師一起玩,熟悉之后,家長就可以趁寶寶和老師玩的時候離開一陣子,讓寶寶慢慢習慣離開家長和老師玩。多到幼兒園玩幾次,等到開學時將寶寶交給他熟悉的老師,見到認識的小朋友,寶寶就不會有恐懼感了。
帶上寶寶熟悉的玩具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也許開學時他認識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少,幼兒園里面的各種東西都比較陌生。這種情況,就可以讓他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能夠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一段時間后,再考慮不再帶玩具。
寶寶不愛上幼兒園寶媽該怎么辦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孩子基本已經(jīng)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有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很開心,第二天早上起床時,卻堅持不想去上幼兒園。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就可能用哭鬧等方式表示拒絕,有的小孩還會謊稱肚子疼、頭疼等,騙取家長信任,達到不去上幼兒園的目的。
孩子不想去上幼兒園,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里一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學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癥
周末或長假過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長就會由著孩子晚睡晚起,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約束。
3、生病后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家里養(yǎng)病,孩子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病好后,就會想方設法找借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
孩子答應其他小朋友的承諾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借口。
早上,楚楚眼睛還沒睜開,就嘟囔對媽媽說著:“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媽媽早已司空見慣,但只要幫楚楚穿好衣服,他也會乖乖的出門。媽媽并未特別在意。果斷的幫楚楚穿好衣服,吃過早餐,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出門。媽媽好說歹說,楚楚都堅持著不要去上幼兒園。無奈之下,媽媽只能說:“楚楚,昨天我在樓下看到好多漂亮的紅果子,我們?nèi)フ雍脝???/p>
好不容易把楚楚哄出門,楚楚一路走,一路堅持著說:“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媽媽也沒有在意,總覺得到了幼兒園門口楚楚就會很自如的進去。就這樣一路走到幼兒園門口,楚楚卻無論如何不肯再往前走一步。這種情況以前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媽媽有些疑惑,媽媽本想強拉硬拽把楚楚給拖進去,但看著楚楚一副堅定的表情,媽媽決定問問清楚。
“如果你告訴我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聽聽看,如果確實合理那我們就不去幼兒園好嗎?”媽媽說。
可是楚楚卻只是低垂著頭,兩手拽的緊緊的,一言不發(fā)。
就這樣,媽媽與楚楚在幼兒園門口磨蹭了20幾分鐘,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肯進去。媽媽決定帶楚楚先去附近的兒童游樂場玩一會,待楚楚心情放松后再看看。
在游樂場玩了一會,心情放松下來的楚楚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帶蛋糕去給小朋友可以嗎?”
敏銳的媽媽立刻判斷這可能就是楚楚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媽媽問:“是不是今天沒有帶蛋糕,所以不想去幼兒園啊?”楚楚卻沉默不回答。
媽媽帶著楚楚玩了一會,楚楚還是堅持著不要去幼兒園??纯磿r間,已經(jīng)臨近幼兒園做操的時間,媽媽說:“這樣吧,我們回去看小朋友做操好嗎?看完操,我們再考慮!”
回到幼兒園,小朋友們剛好出來活動,同班的小朋友快樂的與楚楚打招呼,楚楚一邊揮手一邊像小伙伴們大嚷:“我明天帶蛋糕給你們!”聽了楚楚的話,媽媽更加堅定楚楚拒絕上幼兒園的原因。老師和同學們看見楚楚都非常熱情的與楚楚打招呼,聽完媽媽的描述,老師更是熱情的邀請楚楚:“楚楚,我們馬上要玩游戲了,快來吧!”媽媽也鼓勵道:“楚楚,原來老師和同學這么歡迎你啊,趕緊進去,媽媽下午接你的時候帶蛋糕給你和小朋友分好嗎?”聽完媽媽的話,楚楚開心的跑了進去。
下午幼兒園放學時,媽媽準時接了楚楚,還帶了一個大蛋糕,楚楚開心的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第二天早上,楚楚很早就起床,吃好早餐,乖乖的去了幼兒園。
家長要智慧的解決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首先,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對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時溫和的堅持。如果孩子大哭大鬧,家長可以抱抱他,待他情緒穩(wěn)定后,再問他:“我們今天帶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呢?托馬斯還是閃電麥昆?”只要家長心態(tài)平和,孩子哭鬧一會之后,也會平靜下來,乖乖的去上幼兒園。
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幼兒園看似無關緊要,卻能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如果孩子表示不愿去幼兒園時,家長無條件的配合,尋找借口與理由幫孩子請假,孩子就會看到撒謊的好處,有樣學樣,千方百計找借口逃避去幼兒園。
如果孩子是患上假日綜合癥而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就要適當?shù)淖⒁?,假日期間盡量保證孩子的作息與平時一致,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
如果孩子平常都很輕松的入園,某一天無論用什么方法孩子都拒絕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定是發(fā)生了一些特殊的事情,導致孩子心生抗拒。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不去的原因,可以想辦法引導孩子說出來,或致電給老師看看有沒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fā)生,再適當?shù)奶幚怼T?jīng)有家長自豪的告訴我:“葉老師,我家今天的說不想去幼兒園,我給了他一個大耳瓜子,你看,這不乖乖的來了嗎?”對于這樣使用暴力手段強迫孩子就范的行為我是堅決反對的。
上幼兒園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孩子如果突然不去,一定是有事情發(fā)生,家長只有幫孩子打開心結(jié),孩子才會放下,如果家長使用暴力強迫孩子,短時間內(nèi)看是“卓有成效”,但對孩子的心靈健康確實不利的,也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幼兒園。
總之,家長相信幼兒園,堅持孩子必須去幼兒園,把上幼兒園當成一件能認識更多朋友、學會有規(guī)律生活的快樂的事情,孩子才能堅持到底。有的家長覺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就是讓孩子去吃苦受罪,這樣的態(tài)度會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抗拒感,孩子自己也會覺得上幼兒園是“吃苦”,自然不愿去!
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用智慧解決。首先,家長態(tài)度一定要堅定。當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溫和的守住底線,告訴孩子幼兒園一定要去。其次,家長一定要始終如一的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除了節(jié)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況,家長一定要堅持讓孩子上幼兒園,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更不能隨著孩子的性子。家長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態(tài)度,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讓孩子學會規(guī)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