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又見烏鴉》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狐貍又見烏鴉》”的內容一文。讓幼兒根據故事結局孩子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寶寶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發(fā)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寶寶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根據故事結局孩子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發(fā)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圖片:(圖一)狐貍抬頭看見烏鴉嘴里叼著肉;(圖二)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簡筆畫圖;(圖三)狐貍和小烏鴉在一起分享美食。

2.操作圖:分別表示狐貍和烏鴉不同表現的對比圖,上貼角色頭像。

3.用于角色表演的狐貍、烏鴉頭飾各一。

活動過程

一、回憶情節(jié),感知圖標

師:小朋友們,你們記得狐貍和烏鴉第一次見面的故事嗎?

師:那狐貍為騙到肉,對烏鴉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當時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師:狐貍在問候烏鴉,現在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狐貍的頭像旁打上“?”),那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幼:烏鴉沒有回答。

師:對,老師也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烏鴉頭像旁打上“x”)

師:接著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的反應呢?你們想用怎么樣的圖標來表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相應的圖標或請幼兒畫)

師:第三次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呢?(在狐貍頭像旁畫上羽毛及音符,在烏鴉頭像旁畫往下的箭頭。)

師:畫上簡單的圖標,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二、根據結局創(chuàng)編故事,初步運用圖標

師:上當受騙的烏鴉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他發(fā)現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師:你覺得狐貍這次還能騙到肉嗎?覺得能的坐這邊,覺得不能的坐那邊。

師:請大家說說理由。

師:看來是各有各的理啊。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請你也給狐貍三次機會,編成一個故事,并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然后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

師:誰愿意到上面與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三、接受繼續(xù)創(chuàng)編任務,鞏固運用圖標

師:你想對烏鴉說什么?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其實故事還沒完呢,請看這張圖(出示分享圖)。他們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大家回去再編一編,并用圖標把它表示出來,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最適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孩子們能踴躍參加續(xù)編活動,想象力豐富、大膽。也能運用符號記錄自己的故事。并且給故事續(xù)編了很多不同的結局。

幼兒百科:狐貍身體纖瘦,毛長且厚。體長加尾長2到3英尺(60到90厘米)。狐貍毛茸茸的尾巴是頭部和身體的一半或2/3,尖嘴。大多種狐貍耳朵大、直立、呈三角形。不同種類的狐貍顏色不同,即使同類的狐貍顏色也有區(qū)別。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通過模仿、表演烏鴉和狐貍的語言、動作、表情,明白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喜歡聽好話。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通過模仿、表演烏鴉和狐貍的語言、動作、表情,明白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喜歡聽好話。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喜歡聽好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故事動畫

3、大樹林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孩子們,美麗的秋天快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出示大樹林的圖片。

“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烏鴉的頭飾,“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

“它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1)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里怎么樣?(高興)

(2)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3、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

(1)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

(2)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出動作。

(3)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聽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4、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5、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改編故事。

教學反思

因為幼兒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本次活動利用狐貍和烏鴉的頭飾以及一些圖片,讓幼兒明確故事的主要角色。這樣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有利于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容的欲望,使他們想要學。緊接著,師幼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孩子們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幼兒百科: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烏鴉》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狐貍和烏鴉》”的內容一文。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豐富詞匯:得意。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豐富詞匯:得意。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夠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活動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課件、故事動畫;音樂《去郊游》《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室外站好,導入:“孩子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聽《去郊游》進入活動室。出示課件:大樹林

“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課件:烏鴉“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聽《小烏鴉愛媽媽》做熱身運動?!八已秸?,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二、基本部分: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1遍。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情怎么樣?

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2、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出動作。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話、奉承話、贊美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3、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4、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將故事改編成《聰明的烏鴉》進行講述。

5、講評幼兒活動情況。

三、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表演區(qū)分角色表演故事。

2、請你續(xù)編《聰明的小烏鴉》

教后反思:

1、教師的提問要有效。提問應簡潔、明了,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感染力。

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每一次提問與回應,讓幼兒在與教師的互動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真正優(yōu)質的集體教學活動,應該是在精心預設的同時,靈活的生成與調整。也只有在有準備的調整中,幼兒的經驗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師在活動前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已有經驗,考慮孩子可能出現的回答或問題,進而又預設了第二層次的提問,即我們所說的追問。所以,我覺得,老師的提問應該落腳在對孩子的關注、了解,在活動前要多想、多思考!

2、教師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素質、較高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師的語言、語氣、語調、肢體動作都是演繹作品的關鍵?;顒印逗偤蜑貘f》有了一個較完善的設計,有畫面的沖擊,有音樂的渲染,再加上教師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繹的效果也會更好,孩子也更投入。

第三、對于幼兒的語言要及時進行鼓勵。

總之,童話故事不僅讓孩子感受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還為孩子養(yǎng)成“遇事要多動腦筋”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認識基礎。對大班孩子來說,這是次不可或缺的學習。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好聽、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遙不可及的地方,

而是近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之處,我們缺少的,只是靜心地去解讀和品味。

幼兒百科:狐貍身體纖瘦,毛長且厚。體長加尾長2到3英尺(60到90厘米)。狐貍毛茸茸的尾巴是頭部和身體的一半或2/3,尖嘴。

幼兒園中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能在朗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對狐貍和烏鴉的三次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體會故事的寓意。懂得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知道要正確認識自己。

3、能展開想像,續(xù)編故事。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能在朗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對狐貍和烏鴉的三次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體會故事的寓意。懂得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知道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位動物朋友,一位是——(出示狐貍圖片,板貼狐貍),另一位是——(出示烏鴉圖片,板貼烏鴉)。

在你們的印象中,狐貍和烏鴉是什么樣的人呢?

狐貍(狡猾)、烏鴉(聲音難聽、全身烏黑)

(二)、揭題

師過渡:在狐貍和烏鴉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有趣故事,大家想不想聽???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狐貍和烏鴉(指名讀題、齊讀)

(三)、動畫激趣

老師獎勵同學們看一個動畫片,講的就是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看完后要請同學告訴大家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故事。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知情問由(問候是假,想吃是真)。

(一)、讀通課文

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自己讀???那就請輕輕打開課本,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不加字不漏字。師巡視指導坐姿等。

(二)、理清人物關系

1、出示第一小節(jié),引讀: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森林里。

烏鴉在——大樹上做了個窩。大樹底下——有個洞,洞里——住著狐貍。

(三)、隨機學洞:個別讀、開火車讀。找朋友。

師:我們知道了,烏鴉住在(大樹上),狐貍住在(大樹底下的洞里)。

狐貍和烏鴉中班教案

(四)、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瞧小朋友們個個精神飽滿的樣子,我們昨天新認識的生字寶寶們可開心了!看,他們正手拉手來跟大家見面呢!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上課前,老師去了一趟動物王國,請來了兩位老朋友,(出示掛圖)小朋友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板書課題:狐貍和烏鴉

4、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狐貍和烏鴉》的故事。

(五)、進入情境,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1、找找課文中哪一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內容。

2、輕聲讀讀第一段,想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匯報,相機理解“叼”、指導讀“讒得直流口水”。

4、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只很餓很餓的狐貍,當你看到這片肉時,你會怎么想呢?

5、齊讀第一段。

學習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過渡:老師聽了小朋友們的朗讀,知道了狐貍很想吃這片肉,開始動腦筋了,它是怎么做的呢?

1、請小朋友們大聲讀課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同桌同學合作,數一數狐貍和烏鴉一共說了幾次話?并把狐貍的話用“?”畫出來,把烏鴉的反映用“――”畫出來。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理解。

(1)狐貍和烏鴉一共說了幾次話?誰來把你找到的狐貍的話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2)小朋友們找得真準,老師找得跟你們一樣呢,看,(出示小黑板)

(3)請大家自己讀讀這三句話,找找狐貍說的話中哪些是一樣的?

生活中誰對誰說“親愛的”?狐貍稱烏鴉為“親愛的”,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再找找狐貍對烏鴉說的三次話內容有什么不一樣呢?

相機板書:您好孩子好羽毛漂亮嗓子好

A、為什么狐貍要問起他的孩子呢?

B、圖片比較“狐貍”和“麻雀”的羽毛體會狐貍的假話。

C、引讀,相機點紅“真漂亮”“差不多”“真好”“都愛聽”

細心的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了嗎?狐貍每次說話時的動作表情不一樣呢,誰的眼睛尖找到了?

A、自己邊讀邊讀這幾個詞,邊讀邊學著狐貍做做動作。

B、從這幾個詞中,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是啊,狐貍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想盡辦法用親熱的動作,動聽的語言討好烏鴉,那烏鴉每次的反映有什么不同呢?

相機板書:沒回答看一眼得意唱

指導朗讀。

A、你最想讀狐貍的哪次話,就讀哪一次,看誰最會討好烏鴉。

B、指名讀,評價

C、范讀

D、分角色演讀

E、指名上臺帶頭飾表演。評價

學習第六段

1、引讀第六段。剛才聽小朋友讀這段時,有個詞跳進了老師的腦里,不知有沒跳進你們的眼里呢?

理解“一溜煙”

2、看著狐貍一溜煙跑的沒蹤影,烏鴉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三、小結故事,領悟寓意

1、采訪,被騙了肉的烏鴉,你現在的心情怎樣?心里怎么想的呢?

2、你們有什么話要勸勸這只烏鴉嗎?

3、烏鴉聽到小朋友們的真誠勸告,感動極了,他自己也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了一句名言送給小朋友呢。出示: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肉、叼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兩個字?

3、引導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學生描紅,師巡視,

5、練寫兩個

五、拓展延伸

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我們已經學完了,這兩只小動物也該回到動物王國去了,他們給小朋友們留下兩道作業(yè)當小禮物呢。

1、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烏鴉這次肉別騙走以后,他還會怎么做呢?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會怎么做呢?請展開想象,以《肉被騙走以后》為題,編一個小故事。

教學反思

因為幼兒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本次活動利用狐貍和烏鴉的頭飾以及一些圖片,讓幼兒明確故事的主要角色。這樣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有利于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容的欲望,使他們想要學。緊接著,師幼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孩子們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幼兒百科: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狐貍又見烏鴉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根據故事結局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發(fā)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圖片:狐貍抬頭看見烏鴉嘴里叼著肉;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簡筆畫圖;狐貍和小烏鴉在一起分享美食。

2. 操作圖:分別表示狐貍和烏鴉不同表現的對比圖,上貼角色頭像。

3.用于角色表演的狐貍、烏鴉頭飾各一。

4.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從“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到“哈哈!烏鴉你又上當了”)。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情節(jié),初次感知圖標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狐貍和烏鴉第一次見面的故事嗎?

師:那狐貍為騙到肉,對烏鴉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當時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師:狐貍在問候烏鴉,現在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狐貍的頭像旁打上“?”),那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幼:烏鴉沒有回答。

師:對,老師也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烏鴉頭像旁打上“x”)

師:接著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的反應呢?你們想用怎么樣的圖標來表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相應的圖標或請幼兒畫)

師:第三次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呢?(在狐貍頭像旁畫上羽毛及音符,在烏鴉頭像旁畫往下的箭頭。)

師:畫上簡單的圖標,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二、根據結局創(chuàng)編故事,初步運用圖標

師:上當受騙的烏鴉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他發(fā)現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師:你覺得狐貍這次還能騙到肉嗎?覺得能的坐這邊,覺得不能的坐那邊。

師:請大家說說理由。

師:看來是各有各的理啊。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請你也給狐貍三次機會,編成一個故事,并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然后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看看老師會給你幾顆五星。有信心挑戰(zhàn)嗎?

師:誰愿意到上面與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個故事《狐貍又見烏鴉》(附后),里面講了些什么呢?請看情景表演。

三、接受繼續(xù)創(chuàng)編任務,鞏固運用圖標

師:你想對烏鴉說什么?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其實故事還沒完呢.請看這張圖(出示分享圖)。他們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大家回去再編一編,并用圖標把它表示出來,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故事: 狐貍又見烏鴉

話說當年小烏鴉被狐貍騙走了肉以后,又生氣又著急?;氐郊?,烏鴉媽媽安慰他說:“孩子,沒關系,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乖孩子。但你要記住,最美的東西不是羽毛,也不是聲音,而是心靈?!薄靶撵`美有什么好處呢?”“心靈美的人會得到真正的快樂?!?/p>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咦,這不是那只傻得可愛的小烏鴉嗎?哇。還有一塊肉!‘嘿嘿,運道真不錯!不過這次不能再用老辦法了,我該想個什么計策再騙到這塊肉呢?”

狐貍眼珠一轉,裝出一副可憐樣兒,說:“我是真心跟您道歉啊!自從騙走了您的肉,鄰居們都把我當壞人,不跟我說話。就連我的孩子也不理我了!我好后悔啊!”說著,流出了眼淚。

小烏鴉聽了,有點兒心軟了,想:我該如何安慰他呢?狐貍一看這一招有點兒管用了,接著說:“親愛的小烏鴉,您要是不原諒我,我就一頭撞死!”說著,狐貍真的向樹跑去。小烏鴉一看著急了,馬上叫道:“不要……”一開口,肉被狐貍接住了。

狐貍哈哈大笑。說:“小烏鴉,你又上當了。”

狐貍剛要張嘴吃肉,小烏鴉急忙說:“別吃,別吃,這塊肉是壞的,我準備拿到很遠的地方扔掉哪!”

“你騙誰啊?你以為別人都像你一樣笨嗎?”狐貍說著,吞下了肉。

不一會兒,狐貍覺得肚子開始痛了起來,而且越來越痛,他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哎呦,哎呦……”

正在這時,小烏鴉飛回來了。他累得滿頭大汗,說:“這是止疼藥,快點兒把它吃了吧!”

“不吃,不吃!我騙了你的肉,你想害死我!”

“這真的是止疼藥,再不吃,您的肚子會更痛的?!?/p>

“你會那么好心嗎?我騙了你的肉,你還來幫我?你是存心來看熱鬧的吧?”狐貍的肚子越來越痛,就昏了過去。

小烏鴉趕緊把藥給狐貍喂下。過了一會兒,狐貍才睜開了眼,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咦,不痛了!再看看滿頭大汗的小烏鴉,狐貍什么都明白了,他笑著對小烏鴉說:“小烏鴉,你真的很美麗!”

相關推薦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
    2020-06-20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烏鴉》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狐貍和烏鴉》”的內容一文。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豐富詞匯:得意。 活動目...
    2020-06-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
    2021-01-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狐貍又見烏鴉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根據故事結局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發(fā)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結合故事...
    2019-12-17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2020幼兒園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的內容一文。讓幼兒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分析畫面內容,能較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
    2020-05-27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

2020-06-20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狐貍和烏鴉》”的內容一文。讓幼兒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豐富詞匯:得意。 活動目...

2020-06-04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

2021-01-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根據故事結局大膽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發(fā)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結合故事...

2019-12-17 閱讀全文

下面是“2020幼兒園語言教案《烏鴉和狐貍》”的內容一文。讓幼兒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分析畫面內容,能較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

2020-05-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