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有趣的種子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幼兒園種子教案 幼兒園教案種子 幼兒園教案有趣中班主題活動有趣的種子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背景,活動目標,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有趣的種子教案吧。設計背景
春天來了,種植角又要開始種植了,為了讓中班的小朋友能認識更多的植物,認識種子,我收集了很多種子,都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種子,從而萌發(fā)幼兒對植物的興趣,對勞動果實的愛惜,設置這次有趣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植物的名稱,顏色、形狀。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種子的果實。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按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來進行分類,并掌握一些種植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植物實物圖片、視頻。
2. 一次性塑料杯。
3. 各種種子,如:蠶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錄象讓幼兒認識實物,并能說出實物的名稱
1.幼兒觀看視頻自由討論,并小聲說出實物的名稱。
2.教師提問,讓部分幼兒說出看到了哪些實物。
3.說出這些實物的種子。
二、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種子,并講出種子的名稱
1.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種子寶寶?
2.讓幼兒挑自己喜歡的種子,并告訴同伴你喜歡的種子寶寶叫什么名字?
3.幼兒挑種子,要求每樣挑兩粒。
4.教師小結:原來種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著各種顏色的衣服、有各種樣子的、有的還可以吃呢,好玩嗎?
5.教師出示自己挑的兩種種了,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是誰?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三、讓幼兒按一種特征去選種子。
1.幼兒自由選取。
2.互相說出自己選取種子的特征。
3.說出自己選出的種子長大后什么樣子的?
4.再放視頻讓幼兒加深印象。
四、你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嗎?
1.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紹種子種植的簡單過程。
五、為了讓我們班的種植園更漂亮,我們把這些有趣的種子寶寶種到地里好不好?
六、帶幼兒到種植園進行操作。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這一活動課中,我的取材來源于幼兒身邊的事物,平時幼兒能容易接觸到的材料,讓幼兒感受知科學就在身邊。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特別是在看視頻教材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邊的植物,讓幼兒有很大的興趣。在操作過程中,有些亂,有的幼兒沒能按照老師的指令挑選種子,由于太興奮了,選了很多的種子混合在一起。在說出種子名字的時候,有的孩子選出了自己喜歡的種子,但是說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能夠認識了它們的名字。在按種子的特征來選取種子的時候,個別孩子沒能按照特征來選取,還是選取了自己喜歡的種子,可能是教師引導的不夠,總之整個活動層次清楚,層層遞進,從易到難,逐步解決教學重點,讓幼兒在與種子寶寶交朋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有趣的昆蟲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有趣的昆蟲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讓幼兒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形成昆蟲的概念,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有趣的昆蟲教案吧?;顒釉O計背景
幼兒對昆蟲的興趣產生濃厚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形成昆蟲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對昆蟲特征的了解
活動準備
昆蟲圖片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 幼兒說了許多自己知道的昆蟲,也觀察了圖片上各種各樣的昆蟲。
2、 我和幼兒總結昆蟲的主要特征是:三對足、一對觸角、一對翅膀、還有頭、胸、腹。
3、 兩位小朋友提出了疑問:“蠶寶寶沒有翅膀、沒有觸角為什么也是昆蟲呢?”
4、 平時幼兒常見的只是蠶寶寶的幼蟲,對蠶寶寶的成蟲很少了解,于是我便簡單地告訴他們蠶寶寶長大了便有翅膀了。
5、 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課后想到上午的回答是否太簡單了,孩子們能理解嗎,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一個原則性的錯誤;將非昆蟲類的蜘蛛當作昆蟲介紹給了幼兒,使他們形成了錯覺。于是我立刻生成了新的活動《昆蟲保安大隊》,為幼兒提供了蠶寶寶生長過程的標本、圖片,同時還詳細的向幼兒介紹了關于昆蟲和非昆蟲的知識。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有趣的刻畫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有趣的刻畫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樂于嘗試簡單的雕刻步驟,初步了解畫、刻、雕三步的基本流程,讓幼兒在雕刻、拓印的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作的歡樂,獲得成功的滿足感,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有趣的刻畫教案吧。教學目標:
1.樂于嘗試簡單的雕刻步驟,初步了解畫、刻、雕三步的基本流程。
2.讓幼兒在雕刻、拓印的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作的歡樂,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泥塊、刻刀、顏料、幼兒護衣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電腦、投影、背景圖,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 引導幼兒欣賞石刻畫,感受質樸單純的形式美。
1.老師帶來了幾幅畫,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師:“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的畫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呢?”“他們?yōu)槭裁匆堰@些畫刻在石頭呢?”
2.幼兒討論:
3. 教師小結:很久很久以前沒有紙和筆,可是人們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歡的東西畫下來,怎么辦呢?他們找來了工具,有鐵錘、石斧,用尖尖、硬硬的東西當筆,巖石當成紙,有的敲有的磨,在巖石上就留下了他們喜歡的各種東西。經過了很多很多年,這些刻畫被風吹過、被雨淋過,但還是留在巖石上,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人依然能夠看見、欣賞這些刻畫。
(刪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考慮了把在這個過程直接去掉,因為主題改了,改為泥刻畫——螃蟹,所以作為石刻畫的鋪墊就不需要了。可以直接進行螃蟹的主題,例如,聽著螃蟹歌,讓幼兒感知螃蟹的特征。)
師:“那你們喜歡這些刻畫嗎?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
二、 展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泥刻畫的創(chuàng)作。
1.師:“這是老師就帶來了軟一點的泥塊,這是刻刀,像筆一樣尖尖的這頭把你要畫的畫畫下來,然后再用刻刀這頭沿著你畫的輪廓用力刻下來,刻的時候要注意手勢,刻一刀左右搖一搖,最后我們還能利用雕,調出鏤空的樣子呢?,F(xiàn)在我們把陽澄湖的大閘蟹刻畫下來,好嗎?
(調整:這個介紹環(huán)節(jié)還是比較詳細的,所以暫時不做修改,保持這個三步驟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出示泥刻畫——螃蟹,讓幼兒感知泥刻畫與平時的畫有所不同。)
2.安全教育:一定要小心利用刻刀!
三、利用視頻轉換儀演示刻畫過程
1.師:“大閘蟹刻好了,那我們怎么樣才能把這只大閘蟹變到紙上呢”
2.幼兒討論:
3.小結:我們先用顏料在刻畫上來回刷一遍,然后用紙輕輕的貼在你的畫上,再輕輕的把按一按,最后慢慢的撕下來,這樣我們的刻畫就完成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修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把紙這個展示材料進行替換,想把這個螃蟹進行倒映在大的鉛畫紙上,并且紙上畫有陽澄湖的背景圖,)
四、幼兒創(chuàng)作,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顏色來拓印刻畫。
1.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刻畫。
2.幼兒自由選擇顏色拓印自己的刻畫。(放悠遠、神秘的背景音樂)
五、 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互相欣賞!
(調整:展示作品是就直接把畫幼兒陽澄湖的背景鉛畫紙展示即可了,這樣可能顯得比較大氣。)
活動延伸:
師:現(xiàn)在的人們也運用了這個技術,我們現(xiàn)在會刻在核桃上,變成藝術品,有的刻在竹筒上,有的刻在了玻璃上,還有的刻在玉器上供人家觀賞,我們這項藝術已經走向世界,讓我們這代再傳承下去吧!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是請的中班幼兒,所以在操作過程中有點困難,運用刻刀這個工具進行刻,都刻的不深,輪廓不清晰,所以導致最后的拓印的效果圖并不理想,都比較模糊,所以中班幼兒改為大班幼兒。在主題上我們把螃蟹刻畫作為重點,把認識“石刻畫,以及石刻畫的來源”部分全部刪去,直接讓幼兒學習認識泥刻畫 ——螃蟹,所以導致目標全部進行了修改。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有趣的顏色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有趣的顏色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有趣的顏色教案吧?;顒釉O計背景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幾種顏色,而是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所以,設計要注重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
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xiàn)象,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fā)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fā)展表現(xiàn)美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顒邮业牟贾靡守S富、協(xié)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并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后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么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涂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涂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涂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涂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顒雍蠼M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fā)現(xiàn)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制作活動,讓幼兒通過制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欲。
教學反思
此活動是一個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活動的特點。孩子們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勇敢地說。這是因為老師給小朋友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如談話的形式有自由交談、分組交談、個別交談、等形式,從而使小朋友都有鍛煉的機會。而老師活動設計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過引出話題—自由交談—分組交談—拓展談話范圍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輕松地解決了整個活動中的重難點。只是由于孩子對個季節(jié)的認識和興趣也分清了,我覺得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的想象力,觀察能力還提高。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種子的旅行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教種子的旅行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知道種子的來源,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種子的旅行教案吧?;顒幽繕?/p>
1.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2.知道種子的來源。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知道種子的來源。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嗎?
依次出示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看圖回答。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的種子寶寶都是什么嗎?它們都長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大膽回答。
出示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認物。
教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種子寶寶是怎么出生的?
先請幼兒猜一猜,然后教師給予常識講述。
2.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師:秋天到了,種子寶寶慢慢地長大了,它們都想離開媽媽去別的地方旅行,可是它們沒有手,沒有腳,不能自己走,這可難壞了種子寶寶們,可是它們都很聰明,各自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小朋友猜一猜它們各自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
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逐一講述。
教師: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特別棒,小朋友以后要是看到了子寶寶,就把咱們的好辦法告訴它們好不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這上面就有種子寶寶旅行的方法,請小朋友認真看圖后告訴老師它們分別是怎么旅行的。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后回答問題。
種子傳播的方式:蒲公英的種子通過風傳播;蒼耳掛在小羊的皮毛上傳播;大豆成熟后,種子從豆莢里蹦出來;椰子成熟后掉入海里;柑橘會被小鳥吃進肚里,種子會通過排泄物排出體外。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xiàn)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并了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