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托班數(shù)學教案:好玩的罐子(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0-03-02 幼兒園托班數(shù)學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在看看、說說和擺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樂意大膽說話。

教學準備:

1、方形與圓形的罐子若干2、大筐兩個3、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餅干4、各種輔助器具若干(積木、小棒、小動物等)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些好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呀?

2、他們都躲在這個圓圓的大筐子里了,誰愿意來請好朋友出來。

二、看看、說說、比比罐子的形狀、顏色與大小:

1、請其中的一位幼兒來摸出罐子:你請出的是什么朋友呀?這個罐子朋友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2、再請一位老師來摸出一個罐子:這是一個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罐子?

3、兩個罐子比一比,一樣嗎?(一個是方方的、一個是圓圓的。)4、誰也想來找個罐子做朋友?(請幼兒每人來找一個罐子、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一一交流比較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仔細看看誰的罐子和我的是一樣的,比一比誰的罐子大?找個好朋友比比誰的罐子大,誰的罐子小。

三、吃餅干:

1、師:噓……,什么聲音?哪里來的聲音?誰的罐子里有聲音?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打開看一看有什么東西?(原來是餅干呀。)2、說說餅干的形狀。(有圓形、方形、三角形)3、分餅干吃:說說自己想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四、罐子響叮當:

想想怎么讓罐子發(fā)出聲音?(拍拍它、敲敲它、在罐子里放東西搖一搖,罐子都會發(fā)出聲音。)五、罐子躲迷藏:

寶寶讓手中的罐子分別躲到圓圓的和方方的家。

小貼士:

老師可以按季節(jié)和幼兒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如小包、透明的小盒子,里面裝的物品也可以調(diào)整為花草植物或塑料小昆蟲等。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托班數(shù)學教案:罐子叮當響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和擺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樂意大膽 說話。

活動準備:

1、方形與圓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兩個

3、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餅干

4、各種輔助器具若干(積木、小棒、小動物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些好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呀?

2、他們都躲在這個圓圓的大筐子里了,誰愿意來請好朋友出來。

二、看看、說說、比比罐子的形狀、顏色與大?。?/p>

1、請其中的一位幼兒來摸出罐子:你請出的是什么朋友呀?這個罐子朋友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2、再請一位老師來摸出一個罐子:這是一個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罐子?

3、兩個罐子比一比,一樣嗎?(一個是方方的、一個是圓圓的。)

4、誰也想來找個罐子做朋友?(請幼兒每人來找一個罐子、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一一交流比較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仔細看看誰的罐子和我的是一樣的,比一比誰的罐子大?找個好朋友比比誰的罐子大,誰的罐子小。

三、吃餅干:

1、師:噓……,什么聲音?哪里來的聲音?誰的罐子里有聲音?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打開看一看有什么東西?(原來是餅干呀。)

2、說說餅干的形狀。(有圓形、方形、三角形)

3、分餅干吃:說說自己想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四、罐子響叮當

想想怎么讓罐子發(fā)出聲音?(拍拍它、敲敲它、在罐子里放東西搖一搖,罐子都會發(fā)出聲音。)

五、罐子躲迷藏:

寶寶讓手中的罐子分別躲到圓圓的和方方的家。

小貼士:

老師可以按季節(jié)和幼兒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如小包、透明的小盒子,里面裝的物品也可以調(diào)整為花草植物或塑料小昆蟲等。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厚薄


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qū)分2-5樣物體的厚薄,并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準備: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干,鞋盒,飲料,積木,籃子過程:

(一)目測1、師: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們現(xiàn)在穿的要怎么樣?。ê瘢┠乾F(xiàn)在的的呢(?。?、出示木板師:我這里有一塊木板,你們覺得是厚還是薄呢?

師:那我現(xiàn)在在拿出一塊,現(xiàn)在這塊木板是厚還是薄呢?

小結:原來一樣東西是不能比的,要兩樣或兩樣以上的東西才能比較厚薄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這塊木板厚的(用眼睛看)師:你們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書師:那請你們再來說說這兩本書誰厚誰薄師:請你上來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啊4、出示鞋盒師:咦,那這兩個盒子呢,請你上來指指看,你用這么辦法啊小結:我們能通過自己的眼睛,來比較東西的厚薄。

(二)觸摸1、教師出示圍巾師:天氣變得冷起來了,我要圍怎樣的圍巾,那請你們想想看,這兩條,我要圍哪一條呢師:你們都覺得是這條厚嗎師:那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呢師:對了還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來比較2、教師請幼兒上來摸,上來區(qū)分師:那金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是哪條厚,哪條薄小結:我們剛才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摸一摸,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3、在每張椅子下面放兩樣厚薄不一的東西師:老師在你們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個籃子,請你來比較籃子里的東西,在最厚的東西上面貼上紫色的記時貼,貼好的小朋友把籃子送到這里,記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師檢驗2-3樣物品小結:我們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觸摸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二)、并放比1、教師出示兩塊厚薄不明顯的肥皂(桌上地面上)師:那請你來看看,這兩塊肥皂,誰厚誰薄師:哇,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那底是誰厚呢,請你來想想辦法比一比。

師:恩真棒你的辦法真好,是把兩塊肥皂,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師:咦,那里又有一塊肥皂,跟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還是薄的啊師:你用什么辦法進行比較啊講述比較厚和比較薄2、出示餅干盒師:現(xiàn)在的這三盒餅干誰最厚誰最薄,請你也來比一比師:你用什么辦法比較出來的小結:對于有些物體厚薄不明顯的,我們可以用并放比較的方法三、超市1、出示不同厚薄的東西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并放比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貨員,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原來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東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區(qū),飲料區(qū),食品區(qū),玩具區(qū)師:等一下請每個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們的家,然后再進行比較,你可以從厚到薄,也可以從薄到厚的給他們排排隊。

檢驗: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排的對不對,這一組,這是最薄的,這是最厚的,。

教師依次檢驗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很多種辦法去比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四、尋找,操作師:我們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用來比厚薄,那現(xiàn)在我們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設置好表演情境。

教學過程:

1、引導幼兒學習在同一平面上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

設置表演情境。請兩個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問:他們倆究竟誰高,誰矮呢?這樣能比出高矮來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倆人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

幼兒示范正確的比高矮方法。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么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說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

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說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

3、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指導語:一天,幾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么排隊,現(xiàn)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后要說說你們是怎么給它們排的隊。

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玩游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頒發(fā)獎牌,并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

教學延伸:

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并比較它們的高矮。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活動過程:

1、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讓它變粗或變細。

2、幼兒在活動室中尋找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并說一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fā)幼兒知道是通過比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讓幼兒從中摸出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4、出示圓柱讓幼兒找出最粗或最細的,并按從粗到細進行排序。

5、分組操作:

(1)、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2)、按粗和細把物品分成兩類

(3)、讓幼兒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1)給粗細不同的小棒排順序.

(2)將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細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后比較家里各種東西的粗細并做記錄?!?/p>

幼兒百科:粗細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粗細的程度。

相關推薦

  • 幼兒園托班數(shù)學教案:罐子叮當響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和擺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樂意大膽說話。 活動準備: 1、方形與圓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兩個 3、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餅干 4、各種輔助器具若干(積木、小棒、小動物...
    2019-12-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厚薄 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qū)分2-5樣物體的厚薄,并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準備: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干,鞋盒,飲料,積木,...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
    2020-09-2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托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沙子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的操作嘗試活動,感知沙的特性: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小的、不溶于水的。 2、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及教育玩沙的安全。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yǎng)初步的探索嘗試精神。...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和擺弄中感知罐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樂意大膽說話。 活動準備: 1、方形與圓形的罐子若干 2、大筐兩個 3、方形、圓形、三角形的餅干 4、各種輔助器具若干(積木、小棒、小動物...

2019-12-24 閱讀全文

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qū)分2-5樣物體的厚薄,并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準備: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干,鞋盒,飲料,積木,...

2019-12-12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

2020-09-22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的操作嘗試活動,感知沙的特性:沙是松散的、一粒粒的、細小的、不溶于水的。 2、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及教育玩沙的安全。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yǎng)初步的探索嘗試精神。...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