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活動教案:快樂串串串
發(fā)布時間:2019-12-25 幼兒園混齡游戲 幼兒園教案快樂 快樂幼兒園教案活動目標: 1、小班:感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帶給自己的快樂,培養(yǎng)積極主動、樂意與人交往的情感,愿意參加活動。 2、大班:感受作為哥哥姐姐一起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會主動找弟弟妹妹交朋友。體驗交好朋友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主動關愛同伴的情感。 3、中班:感受當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參與活動帶給自己的快樂,能主動找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交朋友。 4、通過大帶小水果快樂串活動,感受一起動手、親自制作、品嘗水果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小二班教室前) 2、切好的水果(如蘋果、香蕉、西瓜、菠蘿、小番茄等)、小竹簽
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 1、相互介紹、聊一聊 教師帶各班孩子到操場集合,引導大班孩子主動找弟弟妹妹做朋友,中班孩子主動找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做朋友,相互介紹,認一認、聊一聊。鼓勵小班幼兒大方地與哥哥姐姐交談。
二、嘗一嘗 1、品嘗切好的水果:請哥哥姐姐帶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兩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品嘗好吃的水果。 2、自由交流:相互講講自己最愛吃哪樣水果?味道怎么樣?
三、串一串 1、出示小棒簽并交代串水果的要求:一手拿棒簽,一手將自己想吃的水果慢慢地串在棒簽上,象個“糖葫蘆”一樣,成了“快樂水果串”了。 哥哥姐姐串給弟弟妹妹吃:弟弟妹妹喜歡吃什么,哥哥姐姐就串什么。使幼兒懂得與小年齡同伴一起玩時,要謙讓,有禮。 好朋友(哥哥姐姐與弟弟妹妹)一起串:先給弟弟妹妹串一串,嘗一嘗;再以同樣的排序方法為自己串一串,嘗一嘗。
四、結束活動 快樂水果串串串,串一串給爸爸和媽媽吃,要求哥哥姐姐幫助有困難的弟弟妹妹。
活動觀察記錄(一) 午睡起床后,小中大三個班的小朋友都聚集到了我們?。?)班的教室前,只聽見大班的仲昱培對劉琪說:“劉琪,你的鞋子穿反了,你看,你先把鞋子放在地上分清左右放好,再把兩只腳穿進去就對了。”劉琪照著姐姐教的方法做,結果穿對了。劉琪說:“謝謝姐姐?!敝訇排嗾f:“不用謝!”,孩子們不光學會了穿鞋的方法,同伴間友情也增進了一層,還培養(yǎng)了孩子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zhì)。 (zFw152.cOM 趣祝福)
活動觀察記錄(二) 在操場上,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要找好朋友了,我們就讓大班的哥哥姐姐要找兩個朋友(一個小班的弟弟妹妹和一個中班的弟弟妹妹),很順利,孩子們很快就手拉手地在一起了?!袄蠋?,沒有小班的弟弟妹妹了?!贝蟀嗟膮窃阶哌^來說。原來是只剩下幾個中大班的小朋友了,所以她就不知所措了。于是,我就提醒她說兩個也可以結伴,在我的提醒下,孩子們快樂地去品嘗水果了。
活動觀察記錄(三) 品嘗水果時,中大班幼兒始終忠于自己的責職,照顧好弟弟妹妹,邊吃還能向弟弟妹妹介紹水果的名稱。濮曉嫻對小班的夏佳奕說:“你要吃什么?我?guī)湍闳ゴ?,多吃點!”她從教室走到操場,一次又一次的幫妹妹串水果,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得很細心周到。夏佳奕樂滋滋地品嘗著姐姐的勞動成果。
活動后反思: 本次混齡活動,我們通過大帶小串喜歡吃的各色水果來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感受一起動手、親自制作、品嘗水果的快樂情緒。在活動中,中、大班的幼兒都能夠帶著弟弟妹妹去制作快樂水果串,他們在玩伴關系中認識自己和他人,也一下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變得能干了,從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什么是自信。孩子們嘗到了交往合作的成功,體驗到了交往合作的快樂后,進一步激發(fā)了交往合作的動機,愿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合作行為。在活動中,活潑開朗的孩子一般都能較快的找到好朋友,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一起彼此間的交流很少。活動開展后,有很多幼兒來問:“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再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活動啊?”孩子變得越來越愿意交往合作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花兒一串串
設計意圖: 首先,選擇“一串花”進行欣賞和創(chuàng)作,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可在欣賞、表現(xiàn)(散點繪畫)單個花朵外形的基礎上,嘗試在花莖的兩側進行組合繪畫,豐富對花卉生長形態(tài)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已有經(jīng)驗。 其次,選擇水粉畫的形式表現(xiàn)“花兒一串串”,可以讓幼兒遷移運用已有的用蠟筆畫花朵的經(jīng)驗,如團繞的方法,同時根據(jù)水粉表現(xiàn)形式的特點,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嘗試新的表現(xiàn)方法,如用點、繞、拖等多種方法表現(xiàn)花朵。 目標: 1.欣賞并感受一串花(成串生長的花)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2.嘗試用水粉筆在花莖的兩側用點、繞、拖等多種方法表現(xiàn)一串花朵的特征。 3.喜歡參加欣賞活動,大膽表達自己對花朵造型和排列特征的想法。 準備: 1.幼兒欣賞用幻燈片4幅(多種形態(tài)的一串花,如小小的、一點一點的.圓圓的、一團一團的,有點長長的,等等)。 2.水粉筆、顏料(每組用分類盒分裝3~4種同色系的顏料,便于幼兒在繪畫中不用洗筆,自由調(diào)換顏色,讓顏色自然融合,使畫面色彩更加豐富。) 3.由大班幼兒事先畫好莖葉的畫紙。 過程: 一、欣賞串花的造型美及色彩美 1.欣賞“風信子花”(單色和間色),感知點狀花朵成串生長的美。 師:這些一串串的花朵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圓圓的,有點像葡萄,有點像小泡泡。) 師:小花是長在哪里的?怎么長的?(請幼兒用手指動作學一學,感知花朵圍繞花莖開放的特點。) 師:這些一串串的花朵的顏色一樣嗎? 師:原來它們是一層紅色一層白色間隔地開花,越開越高。 2.欣賞金鐘花,感知成串生長的花(圓形)的造型美。 師: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的?看起來像什么?(像蘋果,像燈籠。) 師:花兒長在哪里?(長在彎彎的花莖上,一朵一朵掛下來,像排著隊伍一樣。) 3.欣賞一串紅花等,感知長條形花朵成串生長的美。 4.小結:一串一串的小花真漂亮,有的花朵一點一點的像葡萄,有的花朵圓圓的像蘋果,有的花朵長長的像喇叭,它們都是一串串地長在花莖上的。 二、畫一串花 1.出示三張畫有花莖的示范圖,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師:這些小花開在哪里?你們想不想畫? 2.引導幼兒嘗試。 師:你們在畫的時候,可以用小點畫一點一點的像葡萄一樣的花,也可以用大點和圈畫圓圓的像蘋果一樣的花,還可以用短線畫有點長得像喇叭一樣的花。 3.幼兒嘗試創(chuàng)作,在花莖上用多種方法畫不同造型的一串花。 教師觀察幼兒的繪畫情況,提醒幼兒正確地用筆并更換顏色;引導個別幼兒有創(chuàng)意地使用顏色表現(xiàn)花朵的顏色間隔特征,畫出花蕊等。 三、欣賞交流 1.引導幼兒欣賞不同造型的花朵。 師:一點一點的像葡萄一樣的花在哪里?圓圓的像燈籠一樣的花在哪里?長長的像喇叭一樣的花在哪里? 2.結束活動。 師:我們?nèi)セ▓@里看看還有什么樣的小花。
小班美工活動教案:一串紅
活動目標:
1.學習擰紙和粘貼的技能,發(fā)展小肌肉動作。
2.對美工活動有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欲望。
活動重點:
學習擰紙和粘貼的技能。
活動難點:
將擰好的“一串紅”粘貼在莖上。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觀察過一串紅,了解一串紅的特征。
2.一串紅盆栽、已做好的范畫。
3.紅皺紋紙、畫有一串紅莖和葉子的作業(yè)紙、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認識一串紅。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盆花,誰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2)教師出示盆栽一串紅,引導幼兒觀察一串紅。
提問:一串紅的花朵是什么顏色的,它們一串一串的連在一起像什么東西?
小結:一串紅的花是紅顏色的,長在直直的莖上,是一串一串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的,有一點像一串串的鞭炮。
2.教師出示制作好的范畫
師:老師這也做一幅美麗的一串紅。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做一串紅的本領。
3教師講解并示范制作方法。
(1)讓幼兒觀察一串紅的花瓣形狀和制作材料。
師:我們先來看看老師做的這一個個的花瓣像什么?(像蝴蝶結)這些像蝴蝶結的花瓣一個接著一個貼在花徑上就變成了一串,就像小朋友們排隊一樣。那這些蝴蝶結是用什么變出來的呢?(方形的皺紋紙)是怎么變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學習擰的技能。
師:伸出我們雙手的拇指和食指讓它們變成小嘴巴,咬住紙的中間,然后向兩邊輕輕地擰一下,一個美麗的蝴蝶結就出來了。(請個別幼兒到前面操作)
(3)學習粘貼的技能。
師:剛剛老師用擰的方法做了好多的蝴蝶結花瓣,現(xiàn)在我們得要讓它們排排隊變成一串紅。伸出我們的右手食指,蘸一點漿糊抹在擰結的地方,然后貼在一串紅的花莖上。(請個別幼兒到前面操作)
(4)師:美麗的一串紅做好了,多漂亮啊。這么好看的一串紅,相信你們也一定會用能干的小手做出來哦!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寶寶身邊都有一幅畫,畫上的一串紅還沒有開花呢。孩子們,你們愿意幫助它開出美麗的花嗎?
(1)提醒幼兒把紙團擰緊,并將一串紅的花一串一串地貼在空白的莖上面。
(2)提醒幼兒抹過漿糊后,用抹布擦干凈,養(yǎng)成良好的美工習慣。
5.教師評價,欣賞作品。
師:寶寶們真能干,都讓一串紅開出了美麗的花?,F(xiàn)在我們就用這些漂亮的一串紅打扮我們的教室吧!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系列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一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幼兒園教案的內(nèi)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以下“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系列”由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建議你收藏本頁和本站,以便后續(xù)閱讀!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說話的能力。
2、訓練幼兒認真傾聽的能力。
3、讓幼兒能連貫說出水果的名稱,顏色,形狀,味道。
4、豐富詞匯:光滑。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水果圖畫幾幅水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話題
1、出示水果圖畫
問:小朋友看看老師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那小朋友都吃過這些水過嗎?那誰能來告訴老師它們的名字,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并且是什么味道的?
二、讓幼兒品嘗水果,并且自由討論
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名字,顏色,形狀,味道
三、拓展話題
讓幼兒知道多吃水果的身體有好處!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喜歡而熟悉的水果為教學內(nèi)容,利用直觀的教具,幼兒喜歡的課件,逐步滲透,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涂上漂亮的顏色。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人物、動物等,豐富畫面。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列畫好的火車、繪畫紙、油畫棒、幼兒有畫人物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列火車
1、嗚――看,誰來了?
2、猜猜看,誰會來乘坐這列火車呢?
3、水果寶寶們要出去旅行,可是現(xiàn)在火車快要開了,水果寶寶怎么還沒來呀?(幼兒猜測)
4、原來水果寶寶都很愛漂亮,在家打扮自己呢,現(xiàn)在火車快開了,我們幫它們打扮一下好嗎?
二、發(fā)揮幼兒想象,擴展幼兒思維。
1、你想給水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
2、怎樣才能使水果寶寶看上去更可愛呢?
3、討論想象:除了水果寶寶,還會有誰來乘這列火車呢?
三、提出作畫要求
1、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給水果寶寶涂色。
2、除了水果寶寶外,列車上還可以畫上其它的東西。如:人物、小動物等。
四、作品展示、評價
活動反思:
評價幼兒美術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diào)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現(xiàn)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為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把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術園地中,使每個幼兒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fā)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各類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品嘗水果的滋味,培養(yǎng)幼兒觸摸覺、嗅覺、味覺的能力。
2、幼兒感受秋天水果成熟的喜悅心情。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參觀果園
2、蘋果、梨子、香蕉、柑橘、柚子、石榴等水果若干個
3、塑料盤子五個,塑料刀子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引入:
今天,農(nóng)民伯伯給我們送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水果?
二、感知水果
1、分組觀察水果(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來感受水果的色、香、)
2、集中交流討論。鼓勵幼兒大膽把自己看到、摸到、聞到的感受告訴他人。
三、水果拼盤比賽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制作水果拼盤
2、幼兒分組制作水果拼盤(提醒幼兒用刀時要小心)
3、欣賞各組的水果拼盤,幼兒進行評價
四、品嘗水果拼盤大會引導幼兒品嘗自己做的水果拼盤,并說說吃到的滋味如何
五、游戲運水果結束。
活動反思:
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整個過程通過幼兒分組交流探索的結果,分組合作制作水果拼盤,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水果的特征嘗試編謎語,能較完整的講述自己編的謎面。
2.能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體驗編謎和猜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各類水果。
2.水果謎語。
3.卡通的水果組合畫。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趣。
1.老師講一個謎語,請幼兒來猜一猜,體驗猜謎語的樂趣。
2.鼓勵幼兒動腦筋,根據(jù)謎面猜謎底。
二、學習猜謎。
1.教師出示有關水果的謎語,讓幼兒猜。出示實物,分析謎面,邊說邊看,理解什么叫謎面,什么叫謎底。
2.出示一種水果,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嘗試用形象的方式說說它的特征,學習編謎。鼓勵幼兒將謎面編完整。
3.為其它水果編謎。談談看過,吃過的各種水果的特征,進行想象,鼓勵幼兒將其編成完整、形象的謎語。
活動反思:
幼兒對猜謎語比較感興趣,幼兒能較快的根據(jù)謎面和老師的提示猜出謎語,但是在編迷的過程中,只有少數(shù)幼兒會編且謎面也比較簡單,也常常在謎面中出現(xiàn)謎底,容易把謎面和謎底混淆,需要老師不停地提示!以后應多加強謎語這一塊的游戲活動!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5)
活動意圖:
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節(jié),各種形狀的水果,引起了孩子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水果的不同形狀,更喜歡水果各種漂亮的顏色,讓孩子進行水果制作活動,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活動,為引發(fā)孩子活動的興趣,我將活動設計成游戲形式,寓教于樂,大大激發(fā)了孩子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秋天的幾種水果,知道他們的不同。
2、學習用橡皮泥、彩色紙制作水果娃。
3、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水果化妝舞會的課件
2、秋天的水果實物
3、橡皮泥、彩紙
活動過程:
一、播放水果化妝舞會的課件,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孩子們,水果王國要舉行化妝舞會,好多水果都要參加,你們知道都有哪些水果參加了嗎?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教師邊說邊播放水果化妝舞會的課件,提問:你們看到了哪些水果?他們漂亮嗎?他們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你還知道哪些水果?請你說一說好嗎?(請幼兒說自己見過的水果)
二:認識秋天的水果:
老師這也有一些水果,都藏起來了,你能根據(jù)袋子里摸到的水果形狀,猜出是哪種水果嗎?教師邊說邊出示封好的水果袋子,找幼兒前來摸水果袋子,并憑自己摸到的水果的形狀說出是什么水果?再拿出來看一看是不是這種水果,并讓幼兒說出這種水果的顏色,形狀。
教師:這些水果有的在秋天成熟,有的在夏天,請小朋友說出在秋天能吃到的水果。
三:制作活動:漂亮的水果娃
我們認識了好多水果,這些水果也要參加水果王國的化妝舞會,我們也把他們打扮一下,讓他們也去參加舞會吧。
1、教師示范制作水果娃,老師這里有橡皮泥,老師用橡皮泥給水果變個魔術,讓它去參加舞會,教師邊說邊用橡皮泥制作水果娃,老師這還有彩紙,小朋友能用彩紙給水果化妝成水果娃嗎?化妝成水果娃需要給水果貼上什么?(五官)誰來試一試?找幼兒嘗試用彩紙裝飾水果,并進行鼓勵
2、現(xiàn)在老師這有好多材料,橡皮泥、彩紙,小朋友可選你喜歡的材料、水果進行制作,把他們化妝成水果娃,不過制作時要注意水果的五官粘貼位置要合適,比如兩只眼睛要一樣大,不要太近,也很不要太遠,嘴巴不能太靠上,水果娃可以是各種表情的,笑的,生氣的都可以,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開動你的小腦筋,開始制作吧。(幼兒自選活動材料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評析:
小朋友制作了這么多水果娃,有高興的咧嘴笑的,有撅嘴生氣的,咱們看看哪些水果娃漂亮,有趣,可以參加舞會吧
五:結束部分:
我們做了這么多水果娃,高興嗎?讓我們跳起來表達我們快樂的心情好嗎?(跳歡樂舞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美術課上課時,對幼兒的示范要詳細并且最好能夠讓幼兒自己來思考和參與,這樣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操作欲望
課堂的引入可以更情景化,盡量避免常規(guī)平淡,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來吸引幼的注意,引起幼兒的興趣,也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的情景來對幼兒的操作提出一定的要求,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6)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如何在組織教學時,讓孩子們感興趣,提高主動學習的欲望呢?!毒V要》中明確中指出: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讓幼兒的主動探究學習的空間,我們?yōu)橛變籂I造了一個游戲的情境空間,讓幼兒在布置水果店購買水果活動等一系列操作、游戲活動中主動獲得5的加減法的有關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加減互逆的關系。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口編應用題,會正確書寫加減法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3、能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1、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貝貝水果店(共分為4塊,并貼有不同的與每組幼兒身上顏色相同的即時貼),帶有不同數(shù)字(圓點)的玩具40個,裝水果的小盒每組5個(上面貼有數(shù)字5)。
2、教師用的大展示板2張(田字格)。
3、幼兒每5人為一組,每組幼兒身上貼不同顏色的即時貼;供幼兒記錄的記錄卡40張(田字格);每人一個信封,裝有硬紙幣5個;泡沫墊20塊。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與教師一起布置貝貝水果店。激發(fā)幼兒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師: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兒園的許多水果玩具,都貼上了價格標牌,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它布置成貝貝水果店吧!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5的加法,并請幼兒記錄算式。
1、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水果身上有不同數(shù)字的粘貼。
教師: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卡片上的數(shù)字和圓點數(shù)是相同的。
2、教師提出整理的要求:
※觀察每個盒上的大小、數(shù)字,引導幼兒了解每個盒里只能放兩個水果,它們身上的數(shù)字相加必須等于5。教師舉例:先拿一個數(shù)字是4的水果放好,啟發(fā)幼兒說出再應該拿數(shù)字是幾的水果(1)。
※請幼兒觀察小盒下面的記錄紙,教師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應該怎樣寫加法算式記錄整理結果(4+1=5),邊出示寫好的算式。
※請幼兒觀察小筐上的即時貼顏色,告訴幼兒負責整理與自己身上即時貼顏色相同的區(qū)域。
※看哪組幼兒整理的快,記錄的準。
3、幼兒分組記錄,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及時記錄整理結果,并督促幼兒整理后馬上回位子坐好,[.教案網(wǎng)出處]鼓勵整理好的幼兒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記錄結果。
4、全部整理后,與幼兒一起檢查整理結果是否正確。
三、請各組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
1、教師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引導幼兒講講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換的規(guī)律。
2、鼓勵幼兒給水果店取個好聽的名字。
四、以買水果的游戲形式學習5的加法。
1、教師:水果店布置好了,我要5元錢去買一個喜歡的水果(拿出信封里的5元錢),我買了一個4元錢的※※,還剩幾元錢?應該怎樣記錄?教師出示范例5-4=1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幾元錢?請幼兒用手里的5元錢到水果店買喜歡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買一個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也要向老師一樣記錄下來。
五、小結活動,表揚活動中積極動腦的幼兒。
活動反思:
1、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讓幼兒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幼兒的生活實際,讓幼兒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幼兒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jīng)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幼兒提供了數(shù)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活動,提高幼兒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shù)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這些算法都是幼兒根據(jù)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串水果教案活動與反思(篇7)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體驗學習兒歌進行游戲的快樂。
2.樂于嘗試仿編兒歌。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二、活動準備
《火車開啦》伴奏帶、水果圖片、人手一個西瓜爺爺圖片、火車圖片
三、活動過程
1.以游戲進入情境,熟悉兒歌內(nèi)容
(1)師: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開啦》伴奏)
幼:火車的聲音。
師:小耳朵真靈呀,是火車開動的聲音(邊說邊出示火車)。原來是西瓜爺爺開著火車準備去旅行啦,我們和西瓜爺爺打聲招呼吧。(西瓜爺爺你好!)師邊說邊有節(jié)奏的拍手:西瓜爺爺開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誰知道旅行是什么意思?卡嚓卡嚓又是什么聲音?(開火車的聲音)
(2)西瓜爺爺還請了其他水果寶寶一同去旅行,我們來看看他請了誰?(出示蘋果,請幼兒說說蘋果的形狀、顏色等)蘋果寶寶也想去旅行,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我們一起來請?zhí)O果上火車。蘋果蘋果一起去旅行吧老師把它編成了好聽的話來請它上火車。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蘋果蘋果上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師幼一同說。我們來看看蘋果寶寶有沒有上火車。
(3)接下來西瓜爺爺又請誰上火車呢?(出示香蕉,請幼兒說說香蕉的形狀、顏色等)誰會用剛剛好聽的話來說一說。請個別幼兒(2個,2個以后一起來。)
(4)誰來猜猜接下來會是誰上火車呢?(請幼兒猜一猜),原來是葡萄。這回老師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話來請葡萄上火車。(請個別幼兒2個幼兒后集體一起來)
2.完整欣賞兒歌
(1)西瓜爺爺請了這么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興了,它一高興就給我們念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水果寶寶去旅行》。(邊伴奏邊念:西瓜爺爺開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蘋果蘋果開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香蕉香蕉去旅行,卡嚓卡嚓去旅行。葡萄葡萄去旅行,卡嚓卡嚓去旅行??ㄠ昕ㄠ辏麑殞毴ヂ眯?。
(2)好聽嗎?現(xiàn)在我們看著西瓜爺爺開的火車,一起來學學西瓜爺爺編的兒歌好嗎?(師幼一起來)
3.仿編兒歌
(1)可是呀,還有一節(jié)車廂空著呢,誰想請別的水果寶寶上火車?那你會用好聽的話來請水果寶寶上火車嗎?(請3個菠蘿、草莓、櫻桃等等)
(2)剛才呀,我們用了好聽的話來請水果寶寶上火車,那西瓜爺爺要再考考小朋友,看看你會你們會不會用更好聽的話來邀請水果寶寶?(教師提示:紅紅的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那我們看著西瓜爺爺?shù)幕疖囋賹W一學吧。
(2)小朋友們這么聰明,西瓜爺爺真高興,它也想請你們上火車。但是呢西瓜爺爺給你們每人一個水果,叫到你手里水果的名字你就答應,水果爺爺才讓你上火車。(每人一張水果圖片)老師先來叫一下:蘋果,香蕉
(3)好,現(xiàn)在我來做西瓜爺爺,請你們這些可愛的水果寶寶去旅行,我請到什么水果寶寶什么水果寶寶就跟西瓜爺爺一起去旅行(邊說兒歌邊請),小耳朵可要聽仔細了。
(4)師帶幼兒圍場地一周帶著水果寶寶去旅行。
活動反思:
在組織活動時,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將水果擬人化,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兒,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我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經(jīng)驗,將認知內(nèi)容巧妙地融人各種游戲之中,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啟發(fā)引導,探索發(fā)現(xiàn),形成了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教育效果顯著。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活躍了氣氛,拓寬了教學途徑,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充分地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想說、敢說、愿意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的環(huán)境。不足之處是,孩子仿編的水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常見的、常吃的那幾種。
串糖葫蘆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你們高興嗎?那你們想不想送給他們一份禮物呢?今天,老師就來教你們做糖葫蘆,然后把你的 糖葫蘆送給客人老師好嗎?
二、教師出示三串用泥工做的糖葫蘆問:那么看這三串糖葫蘆有什么不一樣呢?(一串最大、一串大一點、一串最?。?
教師出示其中的一串糖葫蘆問幼兒,這串糖葫蘆的三個果子有什么不一樣呢?(哪個最大、哪個最?。磕撬麄兪窃鯓优抨牭哪??
三、教師講解示范
教師出示畫有竹簽的紙,請一名幼兒幫忙串糖葫蘆。請其他幼兒檢查看他串的對不對。教師點評,并講解幼兒操作時的要求。
四、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并幫助那些能力弱的幼兒。
五、請幼兒將做好的糖葫蘆送給客人老師,讓他們幫忙看看誰做的糖葫蘆最漂亮。
評析:本節(jié)課幼兒玩的很開心,一聽說做糖葫蘆,他們就以為要做真的糖葫蘆了,所以他們在聽的時候聽的聽認真的,不過就是本節(jié)課我給他們設計的難度大了一點,因為這一節(jié)是第一節(jié)學習三個物體之間比較大小,而且我選擇以不干膠貼的方法進行的,由于幼兒比較小,他們還不會撕不干膠,導致這節(jié)課上下來的整體效果就不是如此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