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角色游戲講評的一點看法

發(fā)布時間:2019-12-19 幼兒園游戲角色游戲 幼兒園的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幼兒園

導讀:角色游戲講評的一點看法廈門市海城幼兒園唐靜治《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角色游戲講評的一點看法廈門市海城幼兒園唐靜治《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著名教育家卡連柯也說過:培養(yǎng)未來活動家——從游戲開始。因此,我根據(jù)幼兒好動、好玩、好想象的特點,每天為幼兒開展不同類型的游戲,在實踐中,我更注意幼兒角色游戲的開展。角色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活動和語言,利用真實的或替代的材料,以及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和積累經(jīng)驗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角色游戲能讓幼兒體驗交往的樂趣、學習交往的技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從中使幼兒豐富想象,鍛煉能力、增長知識。幼兒喜歡玩角色游戲,如何使幼兒在每一次游戲中有所收獲呢?我想從多種角度進行講評,促進幼兒互相間的交流,又體現(xiàn)游戲的教育功能,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評價幼兒是否能正確反映生活經(jīng)驗幼兒往往會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內容照搬進角色游戲中,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評價,有意識地將游戲向健康的方向引導。還有的時候,幼兒所反映的事物和現(xiàn)實生活不相符,加入了他們自己的想像。有一次,小醫(yī)院里負責打吊針的孩子說:“我是專門打大人針的,他是專門打小人針的?!蔽覇査盀槭裁催@樣分”,他也講不出個所以然。結束時,我請大家說一說,你們去打針,醫(yī)生是不是這樣分。大家說不分的,大人和小孩打吊針都在輸液室,只是針頭有粗細之分,瓶有大小之分。這樣評價的結果,既培養(yǎng)了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豐富了必要的生活經(jīng)驗。2、評價幼兒的角色意識在游戲中,幼兒只有按照角色的身份行事才會被同伴接受。一次婷婷在當銀行的工作人員時,瑋瑋去領錢時,工作人員沒有與顧客問好,就說:“喂要領一塊錢還是領十塊錢”,不一會兒自己擅自離開崗位,去超市買東西,顧客領錢才發(fā)現(xiàn)銀行沒有工作人員游戲講評時,我們就這件事展開討論,小朋友都說:“婷婷不象個銀行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上班時間是不能離開崗位的”。。。。。評價幫助幼兒確認了角色身份,提醒他們按角色的要求做,有助于游戲的順利開展。3、評價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材料的水平幼兒只有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游戲材料,游戲的內容才會豐富,在游戲中幼兒喜歡用形狀和功能相似的物品替代不在眼前的物品。如,兩根小棍子既可當筷子,又可當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蠟燭;一塊積木既可當罐裝飲料、肥皂,也可當電話、對講機等。教師講評時,對這些以物代物的現(xiàn)象要加以肯定,促使幼兒的游戲插上想像的翅膀。4、評價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的主動性是角色游戲的靈魂,任何創(chuàng)造性游戲都是以交往為基礎的,它給幼兒提供了鍛煉社交技能的機會。幼兒在游戲中只有不斷主動與同伴發(fā)生交往,才能保持游戲的興趣。有一次,佳瑩和穎潔在超市當營業(yè)員,可是遲遲沒人光顧。最后,佳瑩提出:“我們可以問問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他們需要什么,或我們可以送貨上門”這是幼兒成功交往的事例,在講評中我給予了贊賞和肯定。5、評價幼兒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實踐社會道德行為的機會。幼兒在游戲中由于受角色的約束,對自己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行為問題。如,角色分配不公,爭奪游戲材料,不注意衛(wèi)生習慣或忘記整理玩具等。以角色分配為例,我們分別介紹了劃拳、輪流、競選等方法,并不一味強調謙讓。在講評時我們常常選擇游戲中的一兩個現(xiàn)象進行分析,大家說一說誰對、誰錯,怎樣做更好,讓幼兒在合作中學會自主,在交往中學會互助,在矛盾中學會謙讓。這樣,可以幫助幼兒確立正確的是非觀,提高幼兒的道德判斷力。6、注重對幼兒縱向發(fā)展狀況進行評價幼兒的先天素質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個性存在差異。而幼兒又往往是借助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對幼兒做縱向的比較,有利于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樹立自信心。例如,我班的鷺璐性格有些內向,剛開始介入游戲時表現(xiàn)比較被動,往往要等別人來邀請她。一次,我發(fā)現(xiàn)她在理發(fā)店里耐心地給顧客介紹理發(fā)店的服務項目,就在講評時表揚了她。以后,她做理發(fā)店的師傅更積極了,還邀請我去理發(fā)呢,整個人都顯得開朗、活潑起來。兒童的生活是游戲的生活,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游戲中能得到最大的調動,今后,我將更加強對各類游戲的研究,發(fā)展幼兒各種素質,培養(yǎng)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發(fā)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編輯推薦

我“看”幼兒角色游戲


如今,游戲漸漸成為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頭戲,許多幼兒園加大了對游戲的研究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也意識到作為觀察者,教師的“看”在角色游戲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有不少教師感到“不會看”,經(jīng)常在“讓幼兒自由自在地玩”和“指導幼兒游戲”之間徘徊。本人摸索并積累了一點實踐經(jīng)驗,現(xiàn)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如何“看”角色游戲

1.粗看。即快速和全局性地觀察。游戲開始和結束階段,教師可以粗看。游戲開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借助粗看來快速了解幼兒在選擇角色、布置場地和使用材料時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幫助幼兒盡快進入游戲。游戲結束階段,教師主要關注幼兒是否準備結束游戲和收拾游戲材料與場地。教師粗看時應站在可以觀察到所有活動區(qū)的位置,盡可能地環(huán)顧到所有的孩子,避免產生視覺的盲區(qū)。

2.細看。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細看,即細致觀察。細看可包括定點看和定人看。定點看,可以是看一個游戲區(qū)域,重點了解該游戲區(qū)在主題設定、場地設置、材料提供和規(guī)則制訂等方面的問題所在;也可以是看游戲情節(jié),重點了解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水平與問題。定點看的目的在于提升某一個角色游戲的整體水平。定人看,即根據(jù)教育需要觀察1個~2個幼兒,了解其在游戲中所表現(xiàn)的發(fā)展特點和水平,為個別教育提供依據(jù)。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都應該思考并確定下一次細看的對象與目標。

二、看懂了以后怎樣做

所謂看懂,是指教師發(fā)現(xiàn)了幼兒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知道了幼兒游戲的需求??炊變汉?,教師可以這樣做:

1.適時地“推”一把。教師“推”游戲,是推進游戲情節(jié)的豐富和幼兒游戲水平的提高。如觀看動畫片《小小消防隊員》后,班上幾個男孩扮成消防隊員,但他們只是手舉礦泉水瓶,“嗚哇、嗚哇”滿地跑,并無其他游戲內容。問題出在幼兒對消防員的生活與工作經(jīng)驗過于缺乏。于是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消防隊、給幼兒講消防員的故事。同時開設了“消防”游戲區(qū),提供了一輛消防車?!跋馈庇螒騾^(qū)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有任務時“消防員”開著消防車,沖向“火場”滅火,沒有任務時則進行卷水帶比賽、檢修消防車、檢查“娃娃家”的消防器械等,消防游戲的內容與情節(jié)都大大豐富了。

2.適當?shù)亍巴恕币徊?。教師面對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甚至是與眾不同的舉動,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給予理解,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適當退后,是為了激發(fā)幼兒更大的游戲熱情,讓他們獲得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如開展了“中國茶”教學活動后,班上開設了“紅茶坊”,可幾天后“紅茶坊”就無人去了。此時,教師并未急于幫助與指導,而是請幼兒回憶家人的喝茶經(jīng)驗,收集有關茶葉和茶室小吃的圖片,并將圖片貼在“紅茶坊”中。孩子們重新燃起了游戲熱情:他們用積木、雪花片做成豆腐干、紅棗、火腿腸等各類小點心,把手工紙撕成了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紅茶坊”里熱鬧非凡。又如,小希第一次擔任“肯德基”的外送員,他特別興奮,一次又一次自發(fā)地給“娃娃家”送去漢堡、薯條、可樂等,“娃娃家”到處堆滿了“肯德基”食品。教師沒有立即勸阻他,因為教師知道小希的表現(xiàn)是基于對他外送員這個角色的認識水平,簡單地阻止或指責,都會影響他的游戲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不久,小希逐步了解到“有人叫外賣,外送員才能送貨”的游戲規(guī)則,游戲行為越來越規(guī)范。

3.適時地“引”一下。角色游戲中,幼兒有時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與困難,教師應適時地“引”一下?!耙钡哪康脑谟趲椭變赫业浇鉀Q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

一次游戲時,小雨對可供自己選擇的角色都不感興趣,他沮喪地說:“我沒地方上班了?!边@時教師脫了一只鞋,問小雨:“你能幫我修鞋嗎?”小雨高興地拿著鞋到角落里去修。一會教師又問:“你會修包嗎?”這一招激發(fā)了小雨的靈感,他說:“我就開個修理店吧。”不久,小雨提著鞋子、包走到教師跟前說:“鞋子修好了,你的包也修好了?!苯處焼査骸澳銜弈敲炊鄸|西,但只有老師一個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怎么辦?”小雨說:“我畫一幅廣告。”不久,“修理店”成了班上最熱門的游戲區(qū)。

分工的“學問”——談混齡角色游戲講評點的選擇


近階段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有:寵物醫(yī)院、娃娃家、麥當勞、叮當小超市和櫻桃小劇場等。其中,麥當勞的主題剛開展了一個星期,就得到了各年齡段幼兒的喜歡。在前幾次的游戲中,幼兒了解了麥當勞工作人員的分工,如收銀員、服務員、制作食品的人等,但對經(jīng)理的職位了解并不清晰,認為只是管人的。

一天“下班”后,各年齡段的幼兒圍坐在一起講述自己的游戲經(jīng)歷。我先提議:“請生意不錯的麥當勞先來介紹一下吧!”大班的杰杰立刻跑到前面說:“今天我們麥當勞的生意很好,賺了好多錢,我們都要忙不過來了?!蔽覇枺骸坝心男┬】腿巳ミ^麥當勞?”10個幼兒舉起了手。中班的家家說:“收錢的欣欣搞不清楚,應該找的錢她沒有找給我。”“我也是的,欣欣收錢很慢的,還少給了我2元錢。”“還讓我等了很久。冰激凌送來就已經(jīng)化掉了?!睕]想到幼兒一個個都抱怨起來。

我忙說:“哦,看來小客人的意見還真不少呀!生意好了,服務員有些忙不過來了。今天的服務員是誰啊?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庇腥齻€幼兒站了起來,其中一個來自中班,兩個來自大班。中班的小光低著頭輕聲說:“是我負責收錢的。”大班的兩個幼兒也接著說:“我們負責做食品和送菜。”這時,杰杰想了一下說:“我是經(jīng)理,是管他們的?!?/p> 見此情景,我便引導幼兒說:“麥當勞事情很多,經(jīng)理要能把事情都分給大家一起做。想一想,怎樣分工才合適呢?”幼兒思考著,可并沒有人舉手。我又進一步啟發(fā):“工作人員中有大班朋友和中班朋友,哪些事更適合大班朋友做,哪些事更適合中班朋友做呢?”這下幼兒紛紛舉手說:“收銀員一定要會做加減法,小光是中班的,還不會做加減法?!薄八沐X的事情應該交給大班朋友負責?!薄叭绻裉焓且酪浪沐X肯定不會錯,她會心算的?!泵髅髡f:“制作食品最簡單,可以叫中班的弟弟妹妹做?!薄拔彝饷髅鞯囊庖?,而且最好是女孩子,她們做出來的東西又好看又好吃?!蔽矣謫枺骸澳敲唇?jīng)理除了管別人,還可以做些什么呀?”“可以去幫助中班的弟弟妹妹做事。”“誰比較忙他就應該去幫誰?!?/p> 最后,我總結說:“大家的建議真不錯。分工的時候還可以先問問別人你會嗎?你能做什么?這樣有利于把工作分配給合適的人,大家的工作才會做得更加出色?!?/p> “那么,如果今天麥當勞的工作人員中還有小班的朋友,他們可以做什么呢?”我的提問自然又引發(fā)了幼兒們新的思考。

混齡角色游戲講評形式多于同齡游戲,可以是大小年齡段分組講評,也可以是根據(jù)游戲內容分組講評,當然最常見的還是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坐在一起講評。因為幼兒的年齡差異,當不同理解水平、不同表達能力的幼兒圍坐在一起時,教師選擇怎樣的經(jīng)驗點供大家共同參與討論,讓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從不同層面都能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呢?對此,我的體會是:

1.選擇有共同生活經(jīng)驗的內容

要讓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共同討論游戲內容,首先必須是三個年齡段的幼兒都參與的游戲,也一定是三個年齡段幼兒共同感興趣的游戲。麥當勞家喻戶曉,教師在觀察中還發(fā)現(xiàn),中大班的幼兒大多在其中擔當組織者和服務員,而小班的幼兒更多的是充當客人。這樣的角色定位是合理的,因為幼兒都有相似的經(jīng)歷。區(qū)別在于小年齡幼兒更多關注吃什么,大年齡幼兒的興趣點從吃轉移到當服務員。這些經(jīng)驗,都是幼兒從不同的出發(fā)點出發(fā),共同進入游戲、參與游戲,推動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的契機。

2.選擇提高社會性品質的內容

提高社會性品質是游戲的重要落腳點,特別在混齡游戲中更要突出這一重點。將幼兒的合作、交往作為差異資源互補,如在麥當勞游戲的講評中,教師將“如何分工更合理”作為講評重點,讓大班幼兒明白分工不是簡單的,而是要進行思考的,分工的首要前提是合理性;讓中班幼兒明白做自己擅長的工作最合適;小班的幼兒能說出自己與同伴在游戲中交往的感受,并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也能學會使用簡單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讓各年齡段的幼兒在游戲中積累和分享與他人合作的經(jīng)驗。

3.選擇豐富情感體驗的內容

游戲中會有各種各樣豐富的情感體驗,有開心、有驚喜,也有沮喪或憤怒,而情感的體驗也沒有年齡界線。教師的游戲講評則大多從幼兒的情感需求出發(fā),如引導小年齡幼兒講述自己開心的游戲經(jīng)歷:讓大年齡的幼兒講述克服困難后成功的喜悅或遇到的困難等。幼兒在分享別人喜、怒、哀、樂的同時,也積累個人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和智慧。

角色游戲中的點滴體會


導讀: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

眾所周知“幼兒的生活是以游戲為主要活動的”。學齡前的兒童對于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角色游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在角色游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下面我就談談幼兒園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我們都承認“孩子是游戲中的主體”.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在角色游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愿,真正實現(xiàn)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jié)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游戲,我認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游戲才能變?yōu)楹⒆觽冏约旱挠螒颉N覀兌贾篮⒆觽冊诮巧螒蛑星榫w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jié)、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yōu)槭裁礇]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常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說一大堆理由。然而在游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游戲的朋友、伙伴,或者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一些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老師,如果在這方面順應了孩子的需求,整個角色游戲就會變得相當活躍,孩子們會在游戲中大膽地反映出很多很多內容。我們曾在餐廳這個主題中小朋友就先后玩出了:點心店、小吃店,民俗風味店等。在最原始的只知道買與賣的關系中,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又根據(jù)我班的主題活動進行調查家鄉(xiāng)的美食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又自創(chuàng)了一個加工廠和成品買賣部,擴大了原有的經(jīng)營范疇,延伸了新的游戲內容。久而久之,游戲變成了幼兒表達情感、反映思想、認識社會的一種手段.是他們一日生活中最開心的時刻了。然而,角色游戲僅僅作為幼兒的隨意游戲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角色游戲也是教師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因此,尊重幼兒五個“自由”的同時,老師應該把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目標和計劃時時刻刻裝在腦子里,并且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思維、意識、情感處于較低水平這一特點來有目的的教育。

那么以下談談我在角色游戲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允許幼兒自由選擇

只有出自自己內在的需要和興趣而選擇的游戲才是真正快樂的游戲。我在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前,首先是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xiàn),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以便采取恰當?shù)拇胧┙o幼兒適當?shù)膸椭?,或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建議。以前我也曾以導演的身份去控制游戲,生怕幼兒玩不好。這樣反而剝奪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打斷幼兒游戲的思路,造成游戲的停頓。但現(xiàn)在我先觀察孩子日?;顒拥那闆r,如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來感興趣的是什么,孩子通常和誰一起玩等。根據(jù)自己的細心觀察和了解,鼓勵孩子們自由地去選擇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游戲,從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獲得了自由選擇的快樂。在鼓勵孩子自己選擇時,我們應讓每個孩子都享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并且明確表明自己的支持態(tài)度,使孩子們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學會選擇,敢于選擇,由此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識。

另外,教師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游戲條件,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充足、豐富、可塑性強、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證足夠的時間、創(chuàng)設寬敞的空間、營造寬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只有這樣,孩子們才可以自主考慮可以玩什么,在哪兒玩,和誰一起玩。這為孩子選擇玩具材料,尋找游戲伙伴,選擇場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堅持分層次指導

不同的年齡階段,幼兒游戲發(fā)展的層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戲以模仿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戲則以創(chuàng)造為主。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側重點進行指導,以達到開展角色游戲的目的。教師通過細心地觀察、適時地參與,與幼兒在游戲中建立了友好平等的關系,教師作為指導者,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應教給幼兒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如當發(fā)現(xiàn)活動不能完全滿足幼兒需求時,可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活動得既高興又有意義?以便激發(fā)幼兒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對游戲質量的提高是大有益處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這樣做,往往在指導角色游戲時表現(xiàn)出很明顯的盲目性、隨意性,如:到了“娃娃家”就“嘟嘟嘟”敲門進去,問:“誰是爸爸?誰是媽媽?你們在干什么?”進了理發(fā)店便喊:“理發(fā)員,快給我來理發(fā)……。”每個區(qū)域都是走馬觀花般地進行指導,沒有重點,沒有觀察作鋪墊,這樣的指導也就成了無的放矢。恰當?shù)闹笇б欢ㄒ杏媱?、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當然隨機指導很重要),并注意游戲常規(guī)、語言交往、知識技能、創(chuàng)造性和堅持性的全方位指導,如此才能有效地循序漸進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三、適時給予隨機指導

在角色游戲中,不但要求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和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還要在了解和掌握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參與活動,以角色的身份采取建議、評價等方式影響帶動幼兒的游戲,使教師的意圖自然地轉變?yōu)橛變鹤约旱囊庠?。要機智地引導游戲的進程,協(xié)調幼兒間的相互關系,不可用“你必須這樣做”等命令式、控制式的語言,抑制幼兒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的發(fā)揮。我們中有些教師認為,游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玩,隨孩子怎樣玩都沒關系,成人不要隨便進行干預和指導,因為成人的指導會影響孩子游戲的正常開展。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游戲作為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教師少干預是正確的,但少干預并非說就不要教師的適當指導,教師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對幼兒進行隨機指導,不但不會影響孩子游戲的開展,而且更能激發(fā)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比如教師以角色的形式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就可豐富幼兒角色游戲的內容和情節(jié);教師參與到年齡小、能力弱、膽子小幼兒的角色游戲中,能幫助這些幼兒增強角色意識,他們在游戲中更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游戲的樂趣。這里要說明的是,教師的介入和指導應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干擾幼兒游戲為前提。

四、及時調整游戲角色

兒童在角色游戲中扮演假裝的角色,而不是他自己。撇開自己,扮演角色,這要求達到一定的心理水平,既了解和認識成人的行動,能脫離成人行動進行概括,把頭腦中已有的人物表象重新組合。能用游戲材料、動作、語言扮演新形象。在游戲中,角色是游戲的中心,兒童常扮演他們認為重要的人物。游戲的實質在于扮演某個角色,創(chuàng)造新地位。如果是自己,那就不是角色游戲了。例如:幼兒扮演“媽媽”,可能是因為媽媽可以指揮家中其他成員。幼兒扮演“醫(yī)生”,可能是因為喜歡醫(yī)生使用的聽診器。幼兒所扮演的角色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的典型言語和行為,是以幼兒自己的標準選擇的。例如:“醫(yī)生”只是問“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就什么也不問了。拿起聽診器聽一會,一句話“拿藥去,吃了就好了?!薄安∪恕币蛔撸床【徒Y束了。而“病人”也不會對此提出異議,拿了藥心滿意足地走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看病的許多細節(jié),如:問病人的具體情況、各種檢查、關照病人的注意事項等都被省略了。這里表現(xiàn)的是概括化了的人物形象及主要活動過程,這與角色游戲的象征性特點是一致的,概括化了的角色就是現(xiàn)實人物的象征性代表。由于幼兒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他們在角色游戲時往往長時間地充當同一個角色。如:當“運輸工人”的幼兒老是重復裝運玩具的活動,累得滿頭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及時調整角色,如可建議幼兒去當“醫(yī)生”,坐在醫(yī)院里為病人看病開藥。

總之,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

優(yōu)化角色游戲的評價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優(yōu)化角色游戲的評價》,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隨著年齡的漸長,學齡前兒童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漸強烈,開始產生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愿望。而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正滿足了幼兒的這種愿望,成為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在游戲的發(fā)展過程中, 老師的指導非常關鍵,而角色游戲的評議,是對幼兒游戲的一種間接指導,開展角色游戲的評議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師深入到游戲中去觀察、了解游戲情況,改進指導方法,提高幼兒游戲水平。

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于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fā)展的效果。其原因有二個:(一)幼兒方面:作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評價別人壞的,不足的,對于別人的閃光點卻發(fā)現(xiàn)不了,評價漫無邊際。(二)教師方面:為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盡情地說,而沒有適時地 總結,歸納。新的評價觀只注重過程而不注重結果。如何優(yōu)化角色游戲的評價呢,通過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實踐,我摸索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評議方法。

一、保持新情境進行評議。

在角色游戲中,我較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對于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富有創(chuàng)新的行為、結果,通常采用保留現(xiàn)場進行評議的方法。如在娃娃家的櫥窗擺設上,剛開始幼兒都把一些灶、碗、瓢、盆放在上面,既零亂又不符合常理。可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卻把從商店買來的小狗玩具和電視機擺在了櫥窗上,兩個娃娃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于是在收玩具時,我讓幼兒保留了這一現(xiàn)場。通過對比討論,肯定了櫥窗裝飾的結果。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斷地想出各種方法,讓娃娃家變得溫馨些。如“我買一籃花放在格子上”、“我把我的玩具帶來!”、“我買一盤水果擱那!”、“我們做一臺VCD放在電視旁邊!”教師抓住了這一小小的創(chuàng)新,啟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豐富了游戲情節(jié),使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評議,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新創(chuàng)意進行過程中評議。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完美地設計角色游戲的全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定的角色身份同幼兒一起玩,在玩中指導。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隨機評議的方法,特別要靈活地抓住游戲中有意義的小事。及時地加以肯定。如在玩肯德基游戲時,“經(jīng)理”聽到一幼兒說:“我剛才坐公共汽車來吃,那司機也很想來吃肯德基,可惜沒空,等會,我給他送去算了!”一句話啟發(fā)了“經(jīng)理”,他馬上成立了一個送貨上門“熱線電話”,只要打電話,不論多遠都送,還主動為幼兒園的小朋友送去可愛的小禮物,“生意”也因此“紅火”起來。我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極大的關注。這件本來是一個孩子游戲中的事,經(jīng)過評議成了大家的事。娃娃商店的小朋友也說:“我們 也要送貨上門!”,“我們要買一送一”,“我們要免費為醫(yī)院的病人送水果”。幼兒從這件事中學到了如何把“生意”做好,如何關心別人,積極動腦筋就會使一些問題迎刃而解等良好的品質,并能在以后的游戲中得到發(fā)揚。隨機評議,變點滴小事為有意義的事,閃光點轉眼變成閃光片、閃光面,給全體幼兒以良好影響。

三、以發(fā)散性問題促進幼兒自主評議。

幼兒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得有主見,是非觀念也逐漸明確和增強,可引導他開展討論,在討論中尋找答案,解決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又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我班幼兒小班的游戲中沒有出現(xiàn)醫(yī)院游戲,到了中班才有醫(yī)院,結果“醫(yī)生”給每一位來訪的“病人”,一聲不響就給“病人”打針。我讓孩子們討論到底應該怎樣給病人看病,孩子們積極性可高了,有的說:“要先問哪不舒服?”“要用聽診器先聽!”“要先掛號”“可以吃藥,不用打針”“如果針打錯了,會死人的!”幼兒各持己見,最后達成比較一致的看法。不但產生了新的玩法,發(fā)展提高游戲,而且增強了孩子們的是非觀念,也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梢?,討論也是一種評議游戲的有效方法。

總之,角色游戲評議要注意針對性與科學性的結合,注意游戲過程的評議,注重能力與品德并重,注意發(fā)揮積極因素,以正面引導為主,促進角色游戲的深入發(fā)展。

談談角色游戲講評指導的體會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談談角色游戲講評指導的體會》,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綱要》明確指出: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游戲在幼兒園整個教育工作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特有的活動,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貫徹《綱要》的過程中,在進行角色游戲指導時我常常思考:怎樣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怎樣讓每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實踐中,我覺得游戲講評是很重要的,做好每一次角色游戲的評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游戲講評談談自己粗淺的體會。

一.學會觀察,善于分析,是游戲講評的關鍵。

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是組織游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發(fā)現(xiàn)幼兒游戲情況的窗口。觀察什么呢?也許有的老師說,游戲有什么好觀察的,他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玩得高興就行了。其實,觀察的東西還真多:孩子在游戲中是積極主動地玩,還是消極被動地玩;是創(chuàng)造性地、獨立地玩,還是模仿他人,跟著他人玩;和同伴相處的關系如何?動手操作能力怎樣?對待玩具和同伴的態(tài)度怎樣?語言交往能力如何?角色意識,角色間的關系,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怎樣等等,這些都是觀察的對象。游戲中我通過不斷地對幼兒進行觀察,然后分析他們游戲的經(jīng)驗、能力、態(tài)度,尋找他們在游戲中的反應和需要,再進行調整,或調節(jié)游戲或運用有效的指導方法,使幼兒在每次的游戲中都所發(fā)展,實現(xiàn)游戲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地進行觀察呢?我覺得:

觀察幼兒的游戲,首先要有耐心,要傾聽孩子的心聲。

教師在游戲指導中,觀察幼兒的行為是很重要的,幼兒游戲的行為有時是無聲的,但從無聲的動作中可以看到幼兒的內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師的耐心觀察,從而發(fā)現(xiàn) 幼兒游戲的能力。那天游戲一開始,我發(fā)現(xiàn)醫(yī)院的醫(yī)生張曼妮打開幾只空瓶,手里拿著牙簽坐下來,叫到:“驗血了,誰來驗血?看看你有沒有貧血,快來,一會我就要走了?!痹瓉砬皫滋欤變簣@小朋友體檢驗血色素。當每個孩子都有驗血的經(jīng)驗,他們似乎對驗血這段生活經(jīng)驗產生了興趣,果然很多人去驗血。“請你們大家排好隊?!睘榱擞^察游戲,我也排了隊。輪到我驗血時,我說:“醫(yī)生,我很害怕!”“不用怕,你那天不是很勇敢嗎,我會輕輕的。”原來他那天也看到我色素檢查。她邊說邊用棉花擦手指,再用牙簽頭扎一上手指,學著醫(yī)生的樣子把血注進小瓶,最后拿一小塊棉花壓在我的手指上并示意我捏住。我連忙問:“我貧血嗎?”她拿起小瓶在一塊鏡子下看了看說:“很好,沒有貧血。不過,還是不能挑食,要多吃菜和水果?!笨磥?,這個醫(yī)生還當?shù)貌诲e。生活經(jīng)驗是幼兒游戲的基礎,幼兒對什么印象深刻就會反應什么。但幼兒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同一個經(jīng)驗,由于幼兒體驗的不同,游戲表現(xiàn)也就不同,有的幼兒無動于衷,有的幼兒躍躍欲試,有的幼兒大顯身手,有的幼兒只是跟從別人,如果老師沒有耐心地認真地觀察,去參與游戲,也許指導就流于形式,因為游戲中曼妮小朋友模仿醫(yī)生擦試棉花、扎針等動作十分逼真,盡管如何進行色素的評定她只是隨便做做,而缺少正確的方法,但這只能說明缺乏相應的經(jīng)驗,我沒有向幼兒說明驗證血色素,因為它需要科學的方法。我參與游戲,扮演角色,是為了更好地觀察幼兒的游戲,為以后創(chuàng)造機會豐富他們的經(jīng)驗,也為更好的進行講評,給她最大的鼓勵。

其次觀察幼兒的游戲還要尊重幼兒的情感特點,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理解它。如:在一次游戲中,莊浩鐸小朋友在娃娃家當哥哥,只見他把所有的娃娃家東西全倒在地上,把桌子、椅子全打翻,手里拿著筷子、盤子跳著、敲著、比劃著,表現(xiàn)異常激動,我上前責問:“剛才好好的家,怎么變成這樣?你在忙什么?”他抬頭哈哈地說:“吳老師,我剛剛不小心,打開煤氣時,漏氣引起了著火,我在叫大家來幫忙呢!”經(jīng)他一說,我才看明白,于是也跟著忙撲火呢。幼兒的游戲不是四平八穩(wěn)的,往往在游戲中有的孩子會借題發(fā)揮。幼兒的興奮與想象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毫不掩飾,他們怎么想就怎么做。如果我不從浩鐸游戲想象的角度去考慮,他的異常表現(xiàn)的確是“瘋”,然而,當一了解他行動的“動機”來由,就會被他的行為所理解,在“亂”中引發(fā)情節(jié),這亂不是壞事,而是教師指導的最好契機,因此,觀察了解游戲過程,也是教師進行自 我調節(jié)指導行為的過程。教師面對孩子亂的游戲時只有冷靜,才能進行更好的指導。在講評時,幼兒對怎樣在家更好地注意防火安全和著火了該怎么辦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二.及時地靈活地捕捉游戲中良好的點點滴滴,讓它在評價中得到升華。

在和孩子游戲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能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到許多幼兒的閃光點,如果我們及時地將這些閃光點在游戲中點點滴滴地在游戲講評時將它“發(fā)揚光大”,將它肯定,那么,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要刻意去學習嗎?一次游戲時,莊澤弘小朋友故意摔跤坐在地上,我走過去說:“喲,疼嗎?有位小弟弟摔倒了?!甭牭竭@話的惟惟跑來看了看:“看,腳都流血了,快我送你去醫(yī)院,我是司機哪?!睗珊肼犃诉@話,便假裝爬不起來,于是惟惟又去請來許多人幫忙,看到他們互相幫助的情景,我感到游戲的教育契機蘊含的內容可真多。講評時,我充分肯定了幼兒的這種行為,使大家也深受感染。

有人說失敗與成功只差一步之遠,這話不無道理。游戲中,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很豐富的,但在活動中,有的幼兒往往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成功的機會,教師的細心觀察,及時的進行幫助,能給幼兒心理的帶來希望。在一次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宗杰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個藥瓶,在醫(yī)院里走來走去,還緊緊地皺著眉頭,我走過去問:“你是醫(yī)院的誰呀?”“我是配藥的醫(yī)生”“你是不是有困難,需要我?guī)兔??”“我想做些藥,可我不會做?!?/p>

“做什么藥?為什么要做藥?”“我要做一些水果藥,香蕉味,蘋果味,西瓜味,各種水果味,小孩吃了不會覺得苦?!薄罢媸呛弥饕?,想怎么做呢?讓我來幫你?!薄拔覀兙驮谄孔油饷尜N上哪種水果就是哪種藥。“真是好主意?!蔽医o他準備了紙和筆,與他一起做完香蕉后對他說:“香蕉藥做好了,其他水果你自己來吧?!彼麡芬獾淖鲩_了。對幼兒在游戲中的每個新的想法,教師給予鼓勵支持,這并不難,難的是老師如何了解孩子,捕捉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我從宗杰小朋友的不開心行為中發(fā)現(xiàn)他的需要,了解他的想法,并通過材料的支持幫助和他一起玩,滿足他的游戲和心理的需求,而且在講評中,充分肯定了他獨特的創(chuàng)造能力,給他予鼓勵。

三.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講評,感受游戲的樂趣。

幼兒在游戲中認認真真地扮演角色,認認真真地模仿角色的勞動,游戲結束講評時,能走上前來以角色的身份向同伴把自己如何扮演角色的事情告訴大家,這樣,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游戲的快樂和不開心,他們所說的快樂或不開心的事情都是同同伴間進行游戲產生的。如:“我今天玩的不開心,因為**同我起玩玩具店,可是他老跑到別處去,只有我一人在玩。”又如“我今天玩的很開心,因為我生病了**還照顧我,給我吃雞湯又帶我上醫(yī)院?!蓖ㄟ^分享游戲的事情,讓大家對角色身份的職責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同時,通過講述既發(fā)展了口語表達,又能達到相互啟發(fā)、交流的目的。

四.充分討論,積極回應,讓游戲講評成為解決矛盾、提高游戲水平的階梯。 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幼兒的事非觀念、主見都得到逐步增強,我充分地利用游戲的講評組織幼兒對游戲中發(fā)生的問題進行討論,讓幼兒在討論中在爭執(zhí)中尋求答案。記得一次坐車的游戲中,有位媽媽抱孩子上車,有一位腳受傷的人,車上有老人還有小孩,他們一起去游戲玩,由于司機緊急剎車,結果出事了,翻車了,大家都受傷到醫(yī)院去,許多人都手斷腳斷了,于是醫(yī)生都在忙著接,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他們只是用繩子在手上或腳上一綁,結果是松了又松。在游戲講評時,大家對怎樣綁繩和接斷手展開了充分的討論:有的說,接手的繩子要粗一點;有的說,接手時手上要先抹藥;有的說,我們就是不會打結。。。。。。。對幼兒的討論,我并不急于告訴他們,而是讓他們回家與家人一起看書或請教醫(yī)生。第二天,有幼兒來告訴我,接手時要用一個板把它固定,這樣就會更快的好起來。有的幼兒說,要多喝骨頭湯才會更快好起來;還有許多幼兒來告訴我他已經(jīng)學會了用繩子打結了。

幼兒的集思廣益,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不需要教師的單純灌輸,而喜歡在游戲中自己嘗試,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認識的知識,只是周圍生活中最粗淺的,所以有時無法直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而游戲結束的講評正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好機會,把從孩子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再放回到幼兒中去,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同伴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幼兒不會覺得負擔,又可以在大家爭論的基礎上積極思維,不但提高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了他們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從孩子的游戲中我們可以捕捉到許多東西,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只要我們仔細地去觀察,并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了,讓幼兒去解決、去觀察周圍的事和物,那么這樣的游戲會越玩越豐富,越玩越有創(chuàng)造,只有從孩子中來的東西,孩子才樂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識通過游戲自由地表現(xiàn)出來。

角色游戲


活動一:角色游戲——娃娃家、超市、冷飲店

活動目的:

1. 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 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強游戲的集體性。

3. 能夠為游戲選擇替代玩具。

活動準備:

1. 繼續(xù)收集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綿,各種瓶子,罐子等)

2. 繼續(xù)布置冷飲店,添加各種杯子。

活動過程:

一. 以回憶上次的游戲情況引入活動。

1. 師: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戲?你扮演了誰?

2. 師;你最愛玩什么?你在冷飲店里扮演誰?冷飲店里有什么?

3. 師:冷飲店的生意好嗎?(不好,人手不夠,很多顧客來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夠賣)為什么?

引導幼兒分配角色。(冷飲店的老板,服務員, 收銀員,顧客等)

如何優(yōu)化角色游戲的評價


導讀:隨著年齡的漸長,學齡前兒童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漸強烈,開始產生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愿望。而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正滿足了幼兒的這種愿望,成為幼兒最喜愛的游戲。

隨著年齡的漸長,學齡前兒童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漸強烈,開始產生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愿望。而幼兒園的角色游戲正滿足了幼兒的這種愿望,成為幼兒最喜愛的游戲。在游戲的發(fā)展過程中,老師的指導非常關鍵,而角色游戲的評議,是對幼兒游戲的一種間接指導,開展角色游戲的評議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師深入到游戲中去觀察、了解游戲情況,改進指導方法,提高幼兒游戲水平。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于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fā)展的效果。其原因有二個:(一)幼兒方面:作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評價別人壞的,不足的,對于別人的閃光點卻發(fā)現(xiàn)不了,評價漫無邊際。(二)教師方面:為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盡情地說,而沒有適時地總結,歸納。新的評價觀只注重過程而不注重結果。如何優(yōu)化角色游戲的評價呢,通過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實踐,我摸索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評議方法。一、保持新情境進行評議。在角色游戲中,我較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對于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富有創(chuàng)新的行為、結果,通常采用保留現(xiàn)場進行評議的方法。如在娃娃家的櫥窗擺設上,剛開始幼兒都把一些灶、碗、瓢、盆放在上面,既零亂又不符合常理。可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卻把從商店買來的小狗玩具和電視機擺在了櫥窗上,兩個娃娃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于是在收玩具時,我讓幼兒保留了這一現(xiàn)場。通過對比討論,肯定了櫥窗裝飾的結果。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斷地想出各種方法,讓娃娃家變得溫馨些。如“我買一籃花放在格子上”、“我把我的玩具帶來!”、“我買一盤水果擱那!”、“我們做一臺VCD放在電視旁邊!”教師抓住了這一小小的創(chuàng)新,啟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豐富了游戲情節(jié),使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評議,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抓住新創(chuàng)意進行過程中評議。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完美地設計角色游戲的全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定的角色身份同幼兒一起玩,在玩中指導。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隨機評議的方法,特別要靈活地抓住游戲中有意義的小事。及時地加以肯定。如在玩肯德基游戲時,“經(jīng)理”聽到一幼兒說:“我剛才坐公共汽車來吃,那司機也很想來吃肯德基,可惜沒空,等會,我給他送去算了!”一句話啟發(fā)了“經(jīng)理”,他馬上成立了一個送貨上門“熱線電話”,只要打電話,不論多遠都送,還主動為幼兒園的小朋友送去可愛的小禮物,“生意”也因此“紅火”起來。我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極大的關注。這件本來是一個孩子游戲中的事,經(jīng)過評議成了大家的事。娃娃商店的小朋友也說:“我們也要送貨上門!”,“我們要買一送一”,“我們要免費為醫(yī)院的病人送水果”。幼兒從這件事中學到了如何把“生意”做好,如何關心別人,積極動腦筋就會使一些問題迎刃而解等良好的品質,并能在以后的游戲中得到發(fā)揚。隨機評議,變點滴小事為有意義的事,閃光點轉眼變成閃光片、閃光面,給全體幼兒以良好影響。三、以發(fā)散性問題促進幼兒自主評議。幼兒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得有主見,是非觀念也逐漸明確和增強,可引導他開展討論,在討論中尋找答案,解決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又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我班幼兒小班的游戲中沒有出現(xiàn)醫(yī)院游戲,到了中班才有醫(yī)院,結果“醫(yī)生”給每一位來訪的“病人”,一聲不響就給“病人”打針。我讓孩子們討論到底應該怎樣給病人看病,孩子們積極性可高了,有的說:“要先問哪不舒服?”“要用聽診器先聽!”“要先掛號”“可以吃藥,不用打針”“如果針打錯了,會死人的!”幼兒各持己見,最后達成比較一致的看法。不但產生了新的玩法,發(fā)展提高游戲,而且增強了孩子們的是非觀念,也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梢姡懻撘彩且环N評議游戲的有效方法。總之,角色游戲評議要注意針對性與科學性的結合,注意游戲過程的評議,注重能力與品德并重,注意發(fā)揮積極因素,以正面引導為主,促進角色游戲的深入發(fā)展。

小班角色游戲指導的6妙法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然、自主開展的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形式,帶有很大的自發(f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又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然而,要實現(xiàn)游戲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戲和其它活動結合起來,必須有教師的支持。那么,小班角色游戲中教師如何有效支持?使小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滿足需要、體驗快樂、積累經(jīng)驗、充實發(fā)展。

一、豐富幼兒生活經(jīng)驗

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拓寬角色游戲的內容來源是合理構建角色游戲的前提條件。由于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大多來自家庭和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因此,我們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幼兒多方面地去觀察和了解社會生活,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生活印象。讓幼兒多接觸生活,多觀察生活,使幼兒有更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幼兒就會在所進行的角色游戲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戲內容變得充實新穎。

例如“理發(fā)店”剛開之際,我?guī)Ш⒆尤⒂^理發(fā)店,讓孩子了解理發(fā)的步驟、各種理發(fā)用品的擺放以及理發(fā)店里分工不同的工作人員,而且還請理發(fā)師現(xiàn)場給一個孩子理了發(fā)。孩子們回來以后就像模像樣地模仿起來,而且自發(fā)地進行了分工,顧客進去了,美發(fā)師會說:“歡迎光臨,請問你要剪一個什么發(fā)型?”洗頭工會說:“我來幫你先洗個頭吧!”等等,幼兒不僅能模仿各種人物,而且有“專業(yè)”的角色語言。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使游戲中的角色鮮活起來,游戲情節(jié)生動起來。

二、創(chuàng)設“逼真”的情境

角色游戲的核心就是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依據(jù)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水平和年齡特點,應該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滿足幼兒溫馨生活的情感需要和再現(xiàn)生活經(jīng)驗的游戲需要。游戲情境中相同種類的玩具數(shù)量要稍多些,玩具的體積要大些,顏色要鮮艷些,現(xiàn)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讓幼兒見了這些玩具就產生對游戲的強烈愿望。

小班幼兒往往看到什么玩具就會玩什么游戲,如“娃娃家”提供娃娃床、玩具娃娃、廚房用具、生活日用品、不同款式的衣服、襪子、鞋子等物品。當幼兒摸著自己喜歡的物品時,很快就進入了角色游戲的狀態(tài)之中。又如在我們“樂樂理發(fā)店”里,其中的玩具無論是種類還是數(shù)量都比較齊全,有洗頭的水槽、蓮蓬頭、燙發(fā)罩、洗發(fā)水和護發(fā)素的瓶子等,還有全套的理發(fā)工具,這些使用安全、顏色鮮艷又逼真的材料,增強了游戲的情境性,從而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

三、引導幼兒漸入“主題”

小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動作交往多于語言交往,更多的依賴玩具進行游戲,滿足于玩具的擺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很少有意識地按主題開展有情節(jié)的游戲。因此,需要老師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語言,幫助幼兒回憶生活經(jīng)驗,萌發(fā)角色意識,并引導幼兒逐漸進入游戲的主題,開展自己熟悉的有簡單情節(jié)的游戲,促使幼兒游戲更生動、有趣、有益。

如一次我看到“樂樂火鍋店”里坐滿了客人,可“服務員”無序地擺弄著材料,我就啟發(fā)幼兒說:“火鍋店有這么多的客人,那誰是火鍋店的服務員和廚師呀?”孩子們都說:“我是,我是。”在我的啟發(fā)下,孩子們有了角色意識。繼而我又提醒幼兒:“服務員、廚師都應該做什么事情???”招待客人的主題游戲產生了,服務員負責顧客點菜和上菜,廚師負責給顧客配菜,游戲便開展得更加深入、細致、豐富了。

四、幫助幼兒進入“角色”

小班幼兒往往充當了角色,但并不明確自己應如何去做,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而轉移注意力,時常忘記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教師給予提醒和幫助。為了幫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象征扮演角色的材料。如給“娃娃家”提供各種角色的頭飾、圍兜等;給“火鍋店”廚師提供廚師帽、服務員提供小圍兜和牌子,給“理發(fā)店”的美發(fā)師、洗頭工提供不同的胸飾等,用這些材料來提示幼兒,這樣他們能盡快地進入角色,知道扮演的是誰,繼而產生角色行為。

如在一次游戲中,當一個娃娃家的媽媽正在燒飯,看到“魚塘”里的農夫釣了好多魚,就放下了手頭的事情,跑過去看釣魚了,完全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時我走過去說:“媽媽,你看家人都等著急了,他們肚子都餓得呱呱叫了!”她似乎才記起自己的身份,抬頭看著我,這時我馬上又和農夫商量:“你能不能把釣來的魚送幾條給娃娃家的媽媽,讓她帶回去燒給家人吃呀?”農夫爽快地同意了,而媽媽興高采烈地帶著魚繼續(xù)自己的游戲。而針對一些平時較內向的幼兒,我就帶他們參加游戲,如當顧客,當娃娃家的客人等。

五、參與幼兒的游戲過程

教師平時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并針對每個幼兒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游戲的不同主題、不同角色對幼兒給予支持。但在觀察與幫助時,必須注意保持他們做游戲的自然狀態(tài),這樣他們更容易接受。教師作為玩伴參與到游戲中或者在一旁與幼兒開展平行游戲,起到觀察、示范和暗示等作用,要以不打斷和干擾幼兒的游戲為前提。

如當我發(fā)現(xiàn)“小舞臺”的演員無所事事,表演的積極性有所下降時,我就過去扮演看演出的客人,以客人的身份提出了對節(jié)目的建議,小演員們欣然接受,饒有興趣地開始編排起了節(jié)目。又如在“小醫(yī)院”的游戲中,當我發(fā)現(xiàn)游戲內容較為單調時,我就會扮演病人,詢問在哪里掛號、找哪個醫(yī)生、哪里取藥等等,當醫(yī)生不知道怎么給我看病時,我就提示性地問:“醫(yī)生,我今天頭有點痛,要不要、給我量量體溫?”這種是詢問又是建議的引導語,讓醫(yī)生知道了應該怎么給病人看病,也知道了病人看病的流程,于是孩子們玩得更加投入了。

六、靈活地評價游戲

角色游戲的評價是游戲組織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能對游戲的發(fā)展起導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評價對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發(fā)展游戲的情節(jié)、鞏固游戲中所獲得的情緒體驗等都有著直接的作用。

小班的游戲有時可以在過程中進行講評,及時地鞏固孩子的游戲經(jīng)驗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游戲水平,但有時在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這時我就會把幼兒組織在一起,進行評議、小結。如請大家說一說“理發(fā)店”中誰是最棒的美發(fā)師?為什么?可以把評出來的“優(yōu)秀美發(fā)師”是如何為客人服務的過程詳細地作評價,也可以請幼兒來進行情境再現(xiàn),肯定他們在游戲中好的表現(xiàn),從而起到榜樣的作用,并為幼兒進一步游戲提出了方向。而對于游戲中還有待改進的地方,老師可采用不指名的辦法提出來,讓幼兒引起注意,提高游戲水平。

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教師不是領導者、控制者,而是準備者、支持者和示范者,應當盡力去幫助、支持、引導幼兒快樂游戲,并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在實踐中,經(jīng)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探索,小班幼兒在游戲時已漸漸地由原來的平行游戲過渡到聯(lián)合游戲,并且具有初步合作游戲的意識,角色游戲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組織角色游戲過程的點滴體會


角色游戲是幼兒園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一種,也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形式。通過游戲,可以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也可以促進幼兒良好情緒的發(fā)展;還可以宣泄一些消極的情感;并能滿足孩子控制環(huán)境的欲望;還可以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促進認知的發(fā)展。通過自己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教師在組織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時,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在指導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游戲開展前要先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

開拓眼界是開展角色游戲的基礎。比如,要開展“醫(yī)院”這個游戲主題,首先就應該先讓孩子了解醫(yī)院一些部門的名稱及其職能和分工等等。在心中有數(shù)了,才能分配角色,并扮演好角色,促進游戲的順利開展。

要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有很多的途徑:可以用“參觀、散游、看電視和VCD或請相關職業(yè)的家長來講授等等……生活經(jīng)驗豐富了,自然就引起了幼兒游戲的興趣了。

二\在游戲開展過程中要尊重幼兒的意愿

從主題的選擇到角色的確定,都應該尊重幼兒的意愿,游戲是自發(fā)自愿的,從中也反映了幼兒的生活認識和鍛煉了幼兒的組織處理能力。教師要更多給予引導,提供多樣化的玩具材料供幼兒選擇,允許幼兒扮演各種角色,但要提醒其有始有終。

三、在游戲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針對不同情況,適時進行個別教育和引導

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在游戲中表現(xiàn)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如,我班有個能力較強的幼兒,總是喜歡充當“領導者”的角色,分配別人做事,組織能力不錯,主意也很多。但是他講話不夠和氣,態(tài)度過于高傲,有“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針對他的情況,我先是表揚肯定了他的優(yōu)點,接著再用游戲的口吻說:“哇,你這個超市經(jīng)理可真能干,生意真好!要是你對客人和你的部下更客氣一點,講話更輕一點,能用上禮貌用語,大家一定更喜歡你了,那你的生意肯定會更好了!”經(jīng)過提醒,我發(fā)現(xiàn)他的態(tài)度改善了很多,語氣也客氣多了,他的笑容也很快感染了一起游戲的其他孩子,所以整個游戲的氛圍更濃了。

還要根據(jù)游戲的開展情況參與到游戲中,促進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參與到游戲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游戲情況而定,一般是當游戲過程出現(xiàn)困難或不順利的時候,及時參與到游戲中,促進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在開展“麥當勞”主題的游戲時,出現(xiàn)了“服務員”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食品。直接用手拿,并掉到地上還撿起來給“客人”等情況后,我就以“衛(wèi)生檢察員”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引導“服務員”改正自己的做法,讓游戲更順利進行。

四\在游戲結束時,應與幼兒共同來評價本次游戲的開展情況

游戲評價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如:角色的扮演,主題的選擇,游戲材料的使用和愛護情況,角色語言的使用等,都是評價的內容。

評價時,可以采用小組互評、個人自評或老師對典型例子適當評價等等。但在評價時要注意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充分給孩子說的機會,評價的內容要有利于下次活動的開展。

以上幾點看法,是我自己在組織角色游戲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jīng)驗,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更好改進的地方,希望在以后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中能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文章來源: //n4507.cn/y/5017966.html

相關推薦

  • 我“看”幼兒角色游戲 如今,游戲漸漸成為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頭戲,許多幼兒園加大了對游戲的研究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也意識到作為觀察者,教師的“看”在角色游戲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有不少教師感到...
    2019-12-16 閱讀全文
  • 分工的“學問”——談混齡角色游戲講評點的選擇 近階段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有:寵物醫(yī)院、娃娃家、麥當勞、叮當小超市和櫻桃小劇場等。其中,麥當勞的主題剛開展了一個星期,就得到了各年齡段幼兒的喜歡。在前幾次的游戲中,幼兒了解了麥當勞工作人員的分工,如收...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角色游戲中的點滴體會 導讀: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
    2019-12-19 閱讀全文
  • 角色游戲活動:講評節(jié)目單 在今天的角色游戲活動中,小舞臺的孩子們在我小小的提示下制作了節(jié)目單,并且在講評的時候他們高興的出示了小舞臺的節(jié)目單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粗麄兠硷w色舞的介紹自己的節(jié)目單,還不時的引發(fā)提問:“你們猜猜這...
    2021-04-20 閱讀全文
  • 角色游戲的觀察:點心店 小妍在點心店選了面包和茄子兩樣食物,彬彬說:“在店里吃還是打包?”小妍說:“帶走。”于是彬彬拿了三個面包、兩個茄子放在秤上,按了幾下告訴小妍“四百塊”,隨后從秤上拿下面包和茄子放入鍋子里,嘴巴里還念叨...
    2020-03-31 閱讀全文

如今,游戲漸漸成為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頭戲,許多幼兒園加大了對游戲的研究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也意識到作為觀察者,教師的“看”在角色游戲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實有不少教師感到...

2019-12-16 閱讀全文

近階段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有:寵物醫(yī)院、娃娃家、麥當勞、叮當小超市和櫻桃小劇場等。其中,麥當勞的主題剛開展了一個星期,就得到了各年齡段幼兒的喜歡。在前幾次的游戲中,幼兒了解了麥當勞工作人員的分工,如收...

2019-12-16 閱讀全文

導讀: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

2019-12-19 閱讀全文

在今天的角色游戲活動中,小舞臺的孩子們在我小小的提示下制作了節(jié)目單,并且在講評的時候他們高興的出示了小舞臺的節(jié)目單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粗麄兠硷w色舞的介紹自己的節(jié)目單,還不時的引發(fā)提問:“你們猜猜這...

2021-04-20 閱讀全文

小妍在點心店選了面包和茄子兩樣食物,彬彬說:“在店里吃還是打包?”小妍說:“帶走?!庇谑潜虮蚰昧巳齻€面包、兩個茄子放在秤上,按了幾下告訴小妍“四百塊”,隨后從秤上拿下面包和茄子放入鍋子里,嘴巴里還念叨...

2020-03-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