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系鞋帶就是這么簡單(小班社會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3 社會教案幼兒園小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幼兒園社會教案

小編:今天小編教小朋友們幾種系鞋帶的方法: 如果把系鞋帶當作一大問題來研究,很多人肯定會不屑一顧,系鞋帶小菜一碟,我很早就會了。的確如此,在這個世界上稍微正常一點的人,沒有不“會”系鞋帶的。但對于戶外運動或徒步旅行來說,我們將針對不同的登山鞋,給大家介紹幾種更好的,更舒適的系鞋帶方法。

典藏:★★★★

活動目標:掌握系鞋帶的正確方法,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一雙有蝴蝶結(jié)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系鞋帶的?

2、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fā)幼兒學習鞋帶的愿望。

3、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扎蝴蝶結(jié)的經(jīng)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系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中增設(shè)自理區(qū),投放扎蝴蝶結(jié)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xù)學習系鞋帶。

活動評析:本活動設(shè)計體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循序漸進,巧妙過渡。系鞋帶是一項幼兒較難掌握的技能,練習時幼兒往往會因為枯燥難學而失去興趣,扎漂亮的蝴蝶結(jié)卻是幼兒樂于學習的。該活動從讓幼兒聽故事開始,先學主人公扎蝴蝶結(jié),再遷移至學系鞋帶,如此循序漸進,巧妙過渡,幼兒愿意學,有興趣學。

2、以語言指導(dǎo)行動,且貫穿整個學習活動。故事中的短句實際上把系鞋帶的方法具體詳細地表達出來,而且念起來象兒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韻味,幼兒樂于接受。在整個活動進程中,教師充分發(fā)揮了這一指導(dǎo)語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顒右皇且淮握?guī)的教育活動?;顒佣t是保教方面的學習內(nèi)容。整個活動,教育是為保教服務(wù),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動延伸非常必要,因為幼兒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絕非一兩次學習活動所能達到的,必須在平時多次練習、鞏固。

生活教案—方法介紹:

快掛鉤 (A)

像通常那樣繞最頂層的鉤子,然后將鞋帶十字交叉,再繞著鉤子系成8字型。

穿過鞋帶孔(B)

B1.在每根帶子上結(jié)一個環(huán),把它們?nèi)^頂部的金屬孔。

B2.將鞋帶的尾端穿過另一根鞋帶的環(huán)扣,拉緊,如圖中登山靴的左側(cè)。腳踝腳掌舒適原則

把鞋帶拉緊不僅可以保護腳后跟,還會大大減少磨泡的可能。但是,這樣做也可能會壓迫腳趾,在長時間的運動中還會擦傷腳背,特別是里墊不太舒服的靴子更容易如此。以下的這兩個方法分別使你方便地調(diào)整腳趾和腳踝的張力,起到保護作用,不致妨礙血液循環(huán)。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這就是我》


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這就是我》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領(lǐng)域《這就是我》教案吧。

活動目標

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

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面鏡子。

幼兒操作材料“這就是我”

活動過程

出示表格一份,與幼兒一同討論操作方法。

介紹表格的名稱、作用:這是一張介紹我們自己的表格。

與老師本身為例,引導(dǎo)幼兒觀察了解表中的標記。

提問:表中眼睛的標記是起什么作用的?(請你選擇)你們看看老師的眼球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示范,在對應(yīng)的地方打鉤。

幼兒邊照鏡子邊利用自己的小表格進行選擇、繪畫。

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

分小組互相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每個幼兒將表格貼在墻上,相互觀察、比較。進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幼兒百科:外貌最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表,容貌。

團結(jié)確實就是力量(小班社會教案)


引言:從前有一個農(nóng)場主快要死了,就把他的三個兒子叫來,拿出一雙筷子,輕而易舉地把筷子折斷了,又拿出十雙筷子,想要折斷卻很費勁。于是告訴他的三個兒子:“一雙筷子再怎么堅硬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十雙筷子就算是很普通的筷子組成,其合力也遠遠超過十雙筷子的簡單相加?!庇谑侨齻€男孩懂得了團結(jié)的重要性。

目標 :

使幼兒懂得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準備 :

各種頭飾、道具、布帶若干。

過程 :

活動(一)

1.講故事《拔蘿卜》。講完后,引導(dǎo)幼兒理解“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主題。

2.故事表演《拔蘿卜》。體會團結(jié)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快。

活動(二)

游戲《兩人三足走》。兩人一組并肩站好,將兩人靠近的各一只腳用布條捆住,形成“兩人三足”,讓孩子分散練習,熟練后,可兩對兩對比賽。

建議 :

1.此類活動可在日?;顒又须S時進行。如組織大型積木建筑比賽,共同移動重物等。

2.幼兒進行活動。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這就是我》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

2、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面鏡子。

幼兒操作材料“這就是我”

活動過程:

1、出示表格一份,與幼兒一同討論操作方法。

(1)介紹表格的名稱、作用:這是一張介紹我們自己的表格。

(2)與老師本身為例,引導(dǎo)幼兒觀察了解表中的標記。

提問:表中眼睛的標記是起什么作用的?(請你選擇)你們看看老師的眼球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示范,在對應(yīng)的地方打鉤。

2、幼兒邊照鏡子邊利用自己的小表格進行選擇、繪畫。

3、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

(1)分小組互相講述。

(2)請個別幼兒講述。

4、每個幼兒將表格貼在墻上,相互觀察、比較。進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活動反思:

這就是“我”這一活動,是《幼兒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中的親社會行為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社會情感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向上的情緒,豐富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交往能力。

幼兒教育中最重要、最關(guān)鍵的問題是幼兒的健康心理素質(zhì)教育。本次活動的眼睛以《幼兒園適應(yīng)性發(fā)展課程》為指導(dǎo)思想,以主題活動《我在長大》為線索,在整個活動實驗過程中,意識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二是利用家園聯(lián)系。使我班的的此項研究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幼兒的參與性很高。

整個活動中,不免有毛病的出現(xiàn),主要是活動中有幼兒動手的內(nèi)容少,需要教師講的內(nèi)容多,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老師講個不停的毛病。

小百科:我,漢語常用字,讀作w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甲骨文本義指奴隸社會里一種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兇器,后由本義衍生出“手持大戉,吶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戰(zhàn)國時代,“我”字本義所代表的兇器被后起的更優(yōu)良的兇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漢唐以后便被普遍地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所以《說文解字》解釋為“施身自謂也”,此意沿用至今,且字音不變。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這就是我》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

2、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面鏡子。

幼兒操作材料“這就是我”

活動過程:

1、出示表格一份,與幼兒一同討論操作方法。

(1)介紹表格的名稱、作用:這是一張介紹我們自己的表格。

(2)與老師本身為例,引導(dǎo)幼兒觀察了解表中的標記。

提問:表中眼睛的標記是起什么作用的?(請你選擇)你們看看老師的眼球是什么顏色的?

老師示范,在對應(yīng)的地方打鉤。

2、幼兒邊照鏡子邊利用自己的小表格進行選擇、繪畫。

3、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

(1)分小組互相講述。

(2)請個別幼兒講述。

4、每個幼兒將表格貼在墻上,相互觀察、比較。進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活動反思:

這就是“我”這一活動,是《幼兒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中的親社會行為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社會情感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向上的情緒,豐富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交往能力。

幼兒教育中最重要、最關(guān)鍵的問題是幼兒的健康心理素質(zhì)教育。本次活動的眼睛以《幼兒園適應(yīng)性發(fā)展課程》為指導(dǎo)思想,以主題活動《我在長大》為線索,在整個活動實驗過程中,意識利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二是利用家園聯(lián)系。使我班的的此項研究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幼兒的參與性很高。

整個活動中,不免有毛病的出現(xiàn),主要是活動中有幼兒動手的內(nèi)容少,需要教師講的內(nèi)容多,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老師講個不停的毛病。

幼兒百科:我,漢語常用字,讀作wǒ,最早見于甲骨文,其甲骨文本義指奴隸社會里一種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兇器,后由本義衍生出“手持大戉,吶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戰(zhàn)國時代,“我”字本義所代表的兇器被后起的更優(yōu)良的兇器淘汰,于是“我”字在漢唐以后便被普遍地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所以《說文解字》解釋為“施身自謂也”,此意沿用至今,且字音不變。

相關(guān)推薦

  • 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這就是我》 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這就是我》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領(lǐng)域《這就是我》教...
    2021-04-04 閱讀全文
  • 快樂就是這么簡單的故事 1、快樂就是這么簡單的故事 一天,草莓小姐們正在吹泡泡,“咕嚕咕嚕”,一個個五彩的泡泡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極了!草莓小姐們歡樂的笑聲響徹天空。 杏子先生走上前去,問:“快樂是什么?” 草莓姐姐笑著說:...
    2020-10-06 閱讀全文
  • 團結(jié)確實就是力量(小班社會教案) 引言:從前有一個農(nóng)場主快要死了,就把他的三個兒子叫來,拿出一雙筷子,輕而易舉地把筷子折斷了,又拿出十雙筷子,想要折斷卻很費勁。于是告訴他的三個兒子:“一雙筷子再怎么堅硬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十雙筷子就算...
    2019-12-1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了解自己的...
    2022-03-25 閱讀全文
  • 系鞋帶 “老師,我的鞋帶散掉了”;“老師,我不會系鞋帶”。最近一段時間,總是聽見孩子們這樣對我說,而這時,我就會不厭其煩的幫他們把鞋帶系好,等空下來時我想到:我這樣每次幫他們系,他們得到的是什么?還不如教會他...
    2020-12-10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領(lǐng)域教案《這就是我》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xiàn)自己,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領(lǐng)域《這就是我》教...

2021-04-04 閱讀全文

1、快樂就是這么簡單的故事 一天,草莓小姐們正在吹泡泡,“咕嚕咕?!保粋€個五彩的泡泡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極了!草莓小姐們歡樂的笑聲響徹天空。 杏子先生走上前去,問:“快樂是什么?” 草莓姐姐笑著說:...

2020-10-06 閱讀全文

引言:從前有一個農(nóng)場主快要死了,就把他的三個兒子叫來,拿出一雙筷子,輕而易舉地把筷子折斷了,又拿出十雙筷子,想要折斷卻很費勁。于是告訴他的三個兒子:“一雙筷子再怎么堅硬其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十雙筷子就算...

2019-12-13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這就是我》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yǎng)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了解自己的...

2022-03-25 閱讀全文

“老師,我的鞋帶散掉了”;“老師,我不會系鞋帶”。最近一段時間,總是聽見孩子們這樣對我說,而這時,我就會不厭其煩的幫他們把鞋帶系好,等空下來時我想到:我這樣每次幫他們系,他們得到的是什么?還不如教會他...

2020-12-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