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毛豆殼拼畫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美術畫教案 中班美術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美術教案中班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嘗試用毛豆殼拼圖,能手眼協調地制作豆殼拼圖。
2.利用豆殼的正反凹凸特征大膽構思,能細心、耐心地創(chuàng)作。
3.感受利用生活中廢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獨特藝術效果,喜歡參與此類創(chuàng)作活動。
活動準備:
1.ppt、毛豆殼拼貼的范例數張。
2.積木、紐扣等小配件,用于局部點綴。
3.每組一筐毛豆殼和一塊抹布,有條件的可為幼兒人手提供一塊板。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結合生活經驗來談話交流,激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剝毛豆。)那你們有沒有幫爸爸媽媽剝過毛豆?(有。)豆豆剝出來的毛豆殼,你們覺得還有用嗎?一般會怎么處理豆殼?
(幼兒:我?guī)蛬寢尠阉舆M垃圾桶里;幼兒:奶奶說把它曬干了可以生燒爐子的;幼兒:……)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特別的手工作品,看看它們主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覺得它們漂亮嗎?你最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二、將兩張范畫進行對比,主要感受豆殼的正反凹凸面,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后提問:
這兩個小朋友分別用豆殼變成了什么?他們的拼貼方式一樣嗎?那他們分別用豆殼的哪一面來拼貼的?
找出兩種不同的拼貼方法。(主要讓幼兒了解豆殼的正面拼畫和背面拼畫的凹凸不一樣,拼畫的效果也不會一樣。)你們想用豆殼拼一幅什么樣的畫?你覺得他適合用那一種方式來拼貼?
三、教師講解演示,引導幼兒了解制作要點結合人物作品,幼兒觀察并講解:
1.制作豆殼拼畫首先要設計出物體的造型。
2.拼貼時,物體的不同部位可利用豆殼的正反凹凸面來表現。
四、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要求:
1.能自己獨立設計、拼擺出與同伴不同的造型。
2.可以用積木、紐扣等一些小配件作局部裝飾。
3.可以用凹面、凸面或凹凸結合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五、評價和分享幼兒的作品將作品展示在美工區(qū),供幼兒間相互欣賞,并讓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圖形拼畫
目標:1、認識圖形組合的簡單關系,發(fā)展觀察辨別的能力。
2、能用各種圖形進行拼畫,并能進行簡單的添畫。
3、體驗拼貼畫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準備: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若干,蠟筆、紙、漿糊、抹布
過程:一、導入:圖形機器人
1、小朋友們,今天顧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是誰呢?
2、那么你們知道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后舉手回答。(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半圓)
3、那你知道三角形是在機器人身體的哪邊呢?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呢?
那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呢?它們在機器人身體的哪邊呢?各有幾個呢?
4、小朋友說得真棒,機器人是由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半圓組成的。
二、新授
1、請個別幼兒嘗試,教師給予指導幫助
① 各種各樣的圖形可以組成機器人,那這些圖形還可以拼成什么呢?請朋友先想一想,然后再來說一說。
②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想要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嗎?(想)那么待會兒顧老師就請每個小朋友都來制作一幅拼畫。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在做之前顧老師有幾點要求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
①請小朋友有秩序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圖形,先在白紙上拼搭,拼好后用膠水粘在紙上。
②圖形拼好后,我們可以用蠟筆畫一些裝飾性的圖案,讓畫面變得更美觀。
3、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作品展示
今天呀,我們的小朋友發(fā)揮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拼了什么,有的拼了什么,拼出了一幅幅美麗的作品。課后你可以把它插到你自己的作品袋中,讓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一起去看一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樹葉拼貼畫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圖、組合,并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學習正確的粘貼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3、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認識并和家長收集各種不同的樹的葉子。
2、、物質準備:事先準備幾副樹葉拼貼畫的作品。幾種不同形狀的樹葉、彩筆、畫紙、糨糊。背景墻:"美麗的秋天"〔有楓樹,大雁,向日葵等,麥田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樹葉拼貼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副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幼兒欣賞)
這些畫有個小秘密,它們是用什么制作成的?(樹葉)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是的,這些畫是用樹葉拼貼而成的,所以叫做樹葉拼貼畫。
二、教師示范操作,讓幼兒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驟。
1、師:小朋友撿到了很多樹葉,我們也來制作漂亮的樹葉拼貼畫好嗎?看看這些樹葉一樣嗎?(不一樣)有什么形狀的呢?
師:樹葉形狀有桃形、卵形、扇形、柳葉形、棗核形、圓形、掌形,……每一片樹葉和不同的樹葉組合就會有不同的圖形……。
2、現在,老師要變一個魔術,看,把這兩片樹葉放在一起,你們看象什么?(象帆船、小傘等)這么漂亮的樹葉拼的圖畫我們要拿出去展覽給別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會掉下來,你有什么好辦法?(幼兒回答:用膠水,用雙面膠……)嗯,你們真聰明。我們拼好樹葉后,再一片片在樹葉后面抹上糨糊,貼在畫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最后,可以用彩筆添畫和裝飾,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樹葉上,這樣一幅漂亮的樹葉拼貼畫就好了。
3、教師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狀的葉子,啟發(fā)幼兒想象。
師:你們也想來試一試嗎?那誰來告訴老師你想用樹葉做成什么?()
三、介紹樹葉拼貼畫的方法。
師:小朋友可以先選自己喜歡的樹葉,再在紙上拼出圖形,圖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樹葉后面抹上糨糊,貼在紙上,再用手輕輕壓一壓。最后,可以用彩筆添畫和裝飾,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樹葉上,要突出樹葉拼圖的特點。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并選用合適的樹葉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
2、師提醒小朋友使用漿糊時應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潔。
五、結束貼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賞。
師:請完成的小朋友,把圖畫貼在背景墻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歡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圖,你看出來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發(fā)現告訴你的好朋友。
幼兒已有經驗:
1、引導幼兒認識樹葉的形狀并和家長收集各種不同的樹的葉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葉形、棗核形、圓形、掌形等)
2、請家長幫助與幼兒共同拼貼樹葉畫。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美術活動毛毛蟲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美術活動毛毛蟲
活動:毛毛蟲(紐扣貼畫)
目標:
1.嘗試在即時貼底板上用紐扣組合黏貼成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
2.通過觀察玩具毛毛蟲的變化和教師所繪的毛毛蟲造型,嘗試用紐扣按一顆緊挨著一顆的方法連接拼貼毛毛蟲。
3.知道將不用的紐扣按顏色放回相應的盒中。
準備:
1.各色鮮艷的可反復使用的即時貼底板(可用廢舊紙盒的內底板貼上即時貼做成)人手一塊。
2.足夠數量的各色大紐扣。
3.絨布玩具毛毛蟲。
過程:
一、調動對毛毛蟲的已有經驗
1.出示絨布玩具毛毛蟲。誰來了?這只毛毛蟲是怎么樣的?你們用手來比比看。(引導幼兒注意到這是一條長長的毛毛蟲。)
(分析:讓小班幼兒用動作比劃“長”,利于加深幼兒對毛毛蟲“身體長”的印象,為后面創(chuàng)作時表現長長的毛毛蟲作準備。)
2.這條毛毛蟲可調皮了,它不停地把身體變來變去。(教師將毛毛蟲扭成交叉狀。)你們看,它的身體變成什么樣了?你們來學學看。(教師用線條畫出毛毛蟲的交叉造型。)
3.它又變成什么樣了?(教師將毛毛蟲的身體變成拱形。)這次,誰來學一學它的樣子?(教師用線條畫出拱形毛毛蟲。)
4.毛毛蟲的頭也會變。(教師將毛毛蟲的頭扭向后方。)你能發(fā)現毛毛蟲現在想做什么嗎?(引導幼兒發(fā)現:頭向后的毛毛蟲就好像在向后看。)
5.如果我想讓毛毛蟲向地下鉆,頭應該怎么變呢?
(分析:改變頭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毛毛蟲的造型,幼兒如果能體會到這一關鍵點,便可以在后面黏貼時表現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同時,教師的提問可以提示幼兒根據頭的方向想象毛毛蟲所處的環(huán)境,如毛毛蟲在向上吃樹葉、在向下鉆地洞、在草地上玩等,這樣幼兒在后面黏貼時就能自發(fā)地添畫毛毛蟲的背景,使畫面更豐富,更有吸引力。)
二、明確黏貼的任務和要求
1.今天老師請你們黏貼出一條長長的毛毛蟲,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調皮的毛毛蟲。用什么來做呢?
2.教師逐一介紹紐扣和即時貼底板。
3.誰會將紐扣黏貼在底板上?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在即時貼上黏貼紐扣的方法。
4.教師講解并演示黏貼的方法:先將紐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貼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貼時,要一顆紐扣緊挨著一顆紐扣,這樣才能黏貼成長長的毛毛蟲。
5.請全體幼兒用動作模仿并說出黏貼的方法。尤其強調要一顆緊挨著一顆,不用的紐扣按照顏色放回對應的盒子里。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明確黏貼的方法,降低操作難度,使他們更有信心地、快樂地投入黏貼活動。)
三、在教師指導下黏貼毛毛蟲
1.教師提醒幼兒將紐扣一顆緊挨著一顆黏貼,鼓勵幼兒擺出不同姿態(tài)的毛毛蟲??捎们榫承哉Z言引導:“你的毛毛蟲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蟲的頭在轉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還是在向后喊朋友呢?”
(分析:情境性語言的使用不僅有利于幼兒展開想象,關注毛毛蟲的姿態(tài)和造型,而且能自然地引發(fā)幼兒畫出小草、地洞、樹等簡單的背景,豐富畫面。)
2.提醒幼兒將不用的紐扣放回盒中。
四、相互欣賞作品,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1.誰能告訴我,你的毛毛蟲在干什么?
2.引導其他幼兒驗證,通過頭部方向的變化和身體的扭曲,變化出毛毛蟲的不同姿態(tài)。
3.針對幼兒將不同顏色的紐扣混雜在一個盒里的情況,強調按顏色分類擺放的方法和要求.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好看的毛線畫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富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
2、能夠利用多余的線頭裝飾圖畫。
3、養(yǎng)成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毛線若干。
2、固體膠、白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fā)活動興趣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請小朋友摸一摸,猜猜里面裝了什么呢?
2、小朋友猜了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3、請幼兒從口袋里摸出毛線,提問:這是什么?毛線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1、毛線可以織毛衣、毛褲、毛毯,有了這些可以讓我們抵御寒冷的天氣, 可是今天老師要用毛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一、二、三"。
2、教師將毛線彎曲成"8"形,問:看看它變成了什么形狀?像什么?
3、毛線真好玩,可以根據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你們想不想來變魔術呢?
三、玩一玩,鼓勵創(chuàng)造表現1、師: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既好看又好玩的毛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線來變魔術。
2、幼兒自由彎曲毛線,將造型好的毛線擺在地板上。教師觀察指導。
3、師:你把毛線變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啟發(fā)思考探索1、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把毛線彎一彎、繞一繞,做出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擅€悄悄地告訴我,它還有很多朋友,看看他們是誰。
他們在一起可以變出一副美麗的畫。老師這就有一副,一起來看看吧。
2、師:誰能告訴我毛線和他的朋友是怎么變出這幅畫的?
3、幼兒討論并嘗試操作。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興趣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2、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用毛線和它的朋友們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美麗的毛線畫,除了今天小朋友變的各種美麗的毛線畫外,還可以變更多有趣的毛線圖案、圖畫呢。小朋友回去以后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