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比較輕重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中班數學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用眼看一看、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幼兒小朋友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中學范文網 f215.cOm]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 學 準 備:

實物若干。圖片、天平秤教 學 重 點:

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么樣的物體輕,什么樣的物體重。

教 學 步 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師:星期天,動物樂園可熱鬧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1、動物樂園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噢,有馬、大象、小兔,還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呢!)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輕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1、看一看,比一比(1)在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你還知道誰輕誰重呢?課件出示幾種動物比輕重?

(2)你們又是怎么知道它們的輕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1)數學書和文具盒你們能看出它們誰輕誰重嗎?(你們都認為不能用眼睛看出來)那么,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呢?

(2)幼兒操作,掂一掂。(現在請一幼兒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數學書和文具盒的輕重,以及其它你感興趣的物體的輕重)(4)有幼兒說,他反復掂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它們的輕重不是很明確,你們想一想,該怎么辦呢?(對了,我們可以借助秤這種工具稱一稱,現在,我們用天平這種秤稱一稱。

3、稱一稱,比一比(1)教師示范稱一稱,課件出示稱蘋果和梨的圖畫。問:誰輕誰重呢?你怎么看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看出來了,放蘋果的這邊矮,說明蘋果重,放梨的這邊高,說明梨輕。而且,有的同學還發(fā)現,天平秤的指針會偏向重的那邊呢,可見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幼兒操作,秤物體,比輕重。(現在你們可以自己來稱一稱,比一比輕重。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比較物體的輕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的辦法,一眼就能看出輕重的物體,我們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當看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當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輕重》


活動目標:

1

.通過看一看、

掂一掂、

稱一稱的活動,

幼兒

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初步學會記錄。

2

.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大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

.培養(yǎng)

幼兒

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

、動物背景圖:草地一幅;動物圖片:馬、大象、小兔、小狗、小老鼠、蹺蹺板各一;

箭頭若干。

2

、實物:教學書,文具盒及其他能比輕重的食物各一。

3

、重量相似的蘋果與梨;自制天平稱一個,蘋果,梨,橘子各一,

4

、

。

每兩個

幼兒

一架自制天平稱、

一個小籃

(筆、

紙,

記錄單若干,

內裝玻璃珠、

木珠、

積塑等)筆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師:

師:星期天,草原可熱鬧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圖片出示情境圖。

1

、動物樂園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噢,有馬、大象、小兔,還有小

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呢

!

2

、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呢?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輕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

師:

1

)草地上有那么多動物,你知道誰輕誰重呢?

2

)你們又是怎么標記的輕重的呢?(箭頭)

2

、掂一掂,比一比:出示各種玩具、材料,讓

幼兒

分組用各種方法比出它們的輕重。

1

數學書和文具盒你們能看出它們誰輕誰重嗎?

(你們都認為不能用眼睛看出來)

那么,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呢?

2

)師:現在請一幼兒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數學書和文具盒的輕重老師這還有好多

東西,你們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輕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

有幼兒說,

他反復掂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它們的輕重不是很明確,

你們想一想,

該怎么辦呢?(對了,我們可以借助秤這種工具稱一稱,

現在,我們用天平這種秤稱一

稱。

4

、稱一稱,比一比

1

(教師示范稱一稱蘋果和梨)師:誰輕誰重呢?你怎么看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看

出來了,放蘋果的這邊矮,說明蘋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這邊高,說明梨輕翹起來了。

(這邊是垂、這邊是翹)

5

幼兒

第一次分組操作活動

----

比較兩種物體輕重。

1

要想準確比較物體的輕重還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

幼兒

每兩人一組從籃子里

拿兩樣東西比輕重,輪流操作。

2

幼兒

與同伴交流操作結果。

6

、教師出示三種水果:

老師這兒有三個水果:蘋果、梨,柑橘它們誰重、誰輕?老師請

一名

幼兒

用老師的天平稱,共同得出結論后,教師在黑板的記錄紙上示范記錄結果。

(學習

詞語:不輕不重)

7

、

幼兒

第二次分組操作活動

----

比較三種物體的輕重。

1

幼兒

沒兩人一組從小籃子里拿三樣東西比輕重、

一個幼兒記錄,

一個幼兒操作。

2

幼兒

記錄操作結果。

8

、結束:

師:小朋友們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比較物體的輕重一般用哪些方

法?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法?

(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的辦法,

一眼就能看出輕重的物體,

我們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

當看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

當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時候,

我們可以用稱一稱

的方法

.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

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并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正確運用“輕”、“重”表述物體比較結果,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比較輕重》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正確運用“輕”、“重”表述物體比較結果。

2.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并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備對輕重的初步認識。

物質準備: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幼兒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積塑、石頭、核桃、積木圖片人手一套記錄表幼兒人數一份、示范記錄表二份

活動過程:

1.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能正確運用“輕”、“重”詞匯表述比較的結果。通過師幼互動游戲“抱一抱”,引導幼兒通過目測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1)師:老師和小朋友,誰重?誰輕?為什么?

(2)學習用“”符號表示物體輕重。

師小結:我們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師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師輕。

2.能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導幼兒通過提一提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

師:雷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袋子,小朋友猜猜,這兩個袋子哪個輕?哪個重?

小結:看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這時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斷物體的輕重。

(2)出示蘋果和梨,介紹天平,通過工具稱一稱,比較兩個物體輕重。

師:雷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蘋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個重,哪個輕?(介紹天平)

小結: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還可以用工具稱一稱。

(3)幼兒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第一組:乒乓球和實心球

第二組:花片和積木

第三組:實心球和綠球

師:

(1)請小朋友比一比它們誰重,誰輕?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斷的?

3.比較和討論三個物體輕重,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

師:(請出兩個小朋友)

(1)你們知道它們誰重?誰輕?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討論)那么老師和小朋友誰輕,誰重?

(2)為什么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重,一會兒說它輕?他到底是重還是輕?

(3)小結:看來這個小朋友是重還是輕要看它和誰比。

4.進行3個物體重量的正、逆排序練習。

師:請小朋友根據我們三個人重量給它們排排隊,怎樣排呢?

5.提供材料(石頭、積塑、花片),介紹材料的名稱及操作方法。

(1)幼兒操作,按照排隊的順序,用圖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師巡回指導。

(2)師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6.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5種材料(核桃、積木、石頭、積塑、花片)投放到數學區(qū)讓幼兒繼續(xù)比較。

活動反思:

今天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省領域中下《比較輕重》。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幼兒的實踐體驗為主線,通過體驗生成,方法引入,推理,來展示幼兒比較輕重的思維過程,使幼兒獲得數學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設計了:情境中體驗、活動中探索、操作中提升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來構架起本課的教學過程。

情境中體驗:老師和幼兒抱一抱比較輕重,一個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實情境導入讓全班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小孩比大人輕,大人比小孩重?!薄⒆玉R上從自己的知識儲備中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至此,至此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玩比輕重的游戲?!?/p>

活動中探索比較物體的輕重的多種方法:(1)先出示兩個袋子,“雷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個袋子,小朋友猜猜,這兩個袋子哪個輕?哪個重?”你能猜出它們誰輕誰重嗎?此時認知矛盾的設計,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單用眼睛看經驗估計這樣的判斷方式已經不夠準確了,必須要想出另外一種解決辦法。這時請孩子將帶著提進來,這時孩子發(fā)現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這時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輕,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蘋果和梨子各一個,“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你能猜出它們誰輕誰重嗎?這時單用眼睛看估計輕重的判斷方式已經不夠用了,必須要想出另外一種解決辦法。一個孩子左手拿蘋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時,其他的孩子開始了關注開始了模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推進源動力來自模仿與創(chuàng)新”我想我的孩子們已經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盡管如此,可是問題還是出現了,一部分孩子的說蘋果比較重,一部分說梨比較重,矛盾再一次出現?!靶∨笥?,你們除了用手掂一掂還能想到其他辦法嗎?”天平——這個測量物體質量的計量工具被順理成章的引入了課堂,當我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時,答案昭然若揭。此時的孩子已然體會到,當我們無法用雙手很準確的感受出輕重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從而完成預設目標中的通過實踐,讓孩子體驗具體比較輕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為幼兒提供了三組操作材料,第一組:乒乓球和實心球,第二組:花片和積木,第三組:實心球和綠球,請小朋友比一比它們誰重,誰輕?并說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斷的?讓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接下來比較和討論這三個物體輕重,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并進行3個物體重量的正、逆排序練習,最后延伸活動進行5個物體重量的正、逆排序練習。

在整個活動中我極力引導孩子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質疑,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正處在好奇又好動的年齡,課中我極力鼓勵他們多動手,多表達,多思考,引導幼兒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輕重特征,并用相應的詞語描述。我認為本次活動的不足是活動時間較長,下次活動各環(huán)節(jié)應更緊湊。

小百科:輕重,指重量的大小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比較遠近


活動目標:

1、理解遠近的含義,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遠近,并初步學會記錄。

2、在游戲中體驗比較遠近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有自然測量的經驗。

2、各種可以用來測量遠近的工具:紙棒、盒子、綠茶瓶、書本、小筐……3、6個裝有(即時貼1條,記錄表1張、記號筆1支、粉筆1支、五角星貼貼紙1枚的小筐。

4、地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目測遠近。

1、幼兒排成一隊隨老師進教室,立正站好。

師:誰離黃老師最遠?誰離我最近?

2、幼兒坐成半圓形。

師:誰離我最遠?誰離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原來用目測可以比較遠近。

二、工具測量遠近。

1、A和B(兩個坐得比較近,目測不出來離老師的距離)誰離黃老師近?誰離我遠?(出現爭議)2、目測不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什么來測量遠近?(工具:如手、腳等)3、請一個幼兒用手或腳測量,老師觀察指導。

師:現在我站起來,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預測:1.幼兒測量正確:他量得真好,開始量的時候手或腳會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會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兒測量不正確:開始量的時候手或腳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腳跟腳尖要碰住等。)4、出示箱子里的各種物品(紙棒、盒子、綠茶瓶、書本、小筐……)。

師:我這有好多東西,它們能測量遠近嗎?

幼:能。

師:我請一個孩子來試試。(師及時糾正和指導)三、跳遠比賽。

1、比賽: 剛才我們學習了用工具測量遠近。你們想不想來一次跳遠比賽?現在我請小朋友三個人一組去領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貼上及時貼,每個人輪流跳,跳到哪用粉筆做記號,其他兩個人分別測量、做記錄,記錄表的上面一行寫學號,下面一行寫遠近,最遠的貼上代表冠軍的星星。

2、檢驗(重點檢查兩份記錄表)四、延伸活動--測量地圖。

師:剛才的跳遠比賽每組都產生了一位冠軍,現在他們要代表我們班去體育館參加比賽。這是一幅幼兒園到體育館的地圖,你們看得懂嗎?

幼:有一條路上有酒店,有一條路上有醫(yī)院,有一條路上有銀行……師:你會選哪條路?為什么?

幼:近,可以節(jié)省時間。

師:到底哪條路最近呢?我們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比較粗細


中班數學活動:比較粗細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比較物體的粗細,并能正確表述比較結果。

2.能從細到粗給物體排序,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粗細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積木、香腸、記號筆、蠟燭等數量若干;課件ppt;幼兒操作材料。

三、活動過程:

1.探索發(fā)現粗細。

(1)玩一玩,發(fā)現粗細。

師:今天,林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會兒請你們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2)討論,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師:現在,誰愿意來告訴我,你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它們有什么不一樣?你是怎么發(fā)現的?

(3)小結。

師小結:哦,你們都發(fā)現了,這些東西有的粗,有的細。要知道是粗還是細除了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動手插一插、疊一疊、比一比。你們都很棒!那到底什么東西粗什么東西細呢?我們一起來比比看。

2.比較判斷粗細。

(1)比較物體粗細,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①教師先出示不同粗細的紅色和綠色積木進行比較。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塊紅色的積木,你認為它是粗的還是細的呢?我們請綠色的積木來幫幫忙,和它比一比。

②繼續(xù)出示藍色的積木和綠色的積木進行比較,知道粗細的相對性。

師:咦,為什么剛才和綠色的積木比,是紅色的積木粗,現在和藍色的積木比,紅色的積木就變細了呢?誰知道為什么?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

(2)比較三個物體的粗細,找出最粗和最細。

師:現在,我們把這三塊積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認為哪塊最粗,哪塊最細呢?

(3)小結。

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了比較粗細的三個秘密。第一,最少要有兩樣東西才能比較粗和細,單獨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的;第二,和不同粗細的物體比,結果是不一樣,粗和細是相對的;第三,三種以上的物體比較粗細,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細的。

3.粗細差異排序。

教師出示ppt課件。

(1)引導幼兒認識從細到粗排序標記圖。

師:小朋友們,小眼睛看到這里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片,請你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意思?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隊。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師:請你們每個人拿四種材料按照從細到粗的順序給他們排排隊,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合作哦?,F在請你們輕輕地走到材料邊上去排一排。

個別提問。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排的嗎?你先怎么做?

(3)師幼共同小結從細到粗排隊的方法。

教師邊說邊操作ppt課件。

小結:第一種方法是先找出4個圓柱體當中最細的放在最左邊,然后找出最粗的放在最右邊,再把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按順序排好隊。第二種方法是先找出最細的排第一;再找出最細的排第二;依次只用這種方法。

4.分組操作活動。

師:“我為你們準備了四種材料,一起來看看?!?/p>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

材料1:找出每組圖中細的物品,并在底下的方格里打“√”

材料2:找出每組圖中最粗和最細的物體,分別在它們下面的圓圈里涂上紅色和綠色。

材料3:提供三種粗細不同的吸管,從細到粗排排隊。

材料4:提供橡皮泥讓幼兒搓出三條不同粗細的“面條”并能從細到粗排序。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在請你們搬起小椅子,輕輕地坐到你喜歡的材料邊上,去比一比,排一排。

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進行粗細排序。

重點指導幼兒進行粗細排序。

5.幼兒自由結束活動。

師:比較完粗細的小朋友可以去喝喝水,上上廁所。小朋友們再見!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輕重》 活動目標: 1 .通過看一看、 掂一掂、 稱一稱的活動, 讓 幼兒 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初步學會記錄。 2 .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大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 .培養(yǎng) 幼兒 的觀察能力、...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小班數學游戲活動比較輕重 小班數學游戲活動比較輕重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游戲目標,游戲準備,游戲過程,游戲反思等內容,引導幼兒步入神奇的數學領域,幫助幼兒理解物體輕重所具有的相對性,掌握正確的比較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游戲活...
    2020-10-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并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
    2022-04-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比較遠近 活動目標: 1、理解遠近的含義,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遠近,并初步學會記錄。 2、在游戲中體驗比較遠近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有自然測量的經驗。 2、各種可以用來測量遠近的工具:紙棒、盒子...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比較粗細 中班數學活動:比較粗細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比較物體的粗細,并能正確表述比較結果。 2.能從細到粗給物體排序,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粗細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積木、香腸、記...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 .通過看一看、 掂一掂、 稱一稱的活動, 讓 幼兒 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并初步學會記錄。 2 .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大小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 .培養(yǎng) 幼兒 的觀察能力、...

2019-12-12 閱讀全文

小班數學游戲活動比較輕重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游戲目標,游戲準備,游戲過程,游戲反思等內容,引導幼兒步入神奇的數學領域,幫助幼兒理解物體輕重所具有的相對性,掌握正確的比較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游戲活...

2020-10-21 閱讀全文

現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中班教案《比較輕重》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理解輕重的相對性,并按物體輕重進行正、逆排序,感知物體的輕重,能用多種方...

2022-04-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遠近的含義,學習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比較遠近,并初步學會記錄。 2、在游戲中體驗比較遠近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有自然測量的經驗。 2、各種可以用來測量遠近的工具:紙棒、盒子...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中班數學活動:比較粗細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比較物體的粗細,并能正確表述比較結果。 2.能從細到粗給物體排序,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粗細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積木、香腸、記...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