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梯形在哪里》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在哪里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沒涂色)梯形的圖畫若干張、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給每位小朋友發(fā)了一張含有幾何圖形的圖畫,讓幼兒把圖中自己不認識的圖形涂上顏色。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中間距離是一樣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通過比較,簡單的告知幼兒: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直角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等腰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動室來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嗎?教師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兒從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3)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4)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梯形娃娃,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huán)節(jié)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5)讓幼兒找一找畫冊8頁中的梯形寶寶,指一指,并說一說。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梯形在哪里》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感知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幾何圖形的興趣。

根據(jù)目標,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定為。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二.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我做出以下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布置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兒學具:包含有(沒涂色)梯形的圖畫若干張、含有梯形的操作材料、不同的梯形餅干若干。

三.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薪處熞闹杏心繕?,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采用了操作法,情景法,互動法,并設計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四.活動流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shù)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地規(guī)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fā)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復習整理基礎上,滲透新知識點--新授活動--鞏固活動--生活化延伸

1、通過尋找、涂色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課前我給每位小朋友發(fā)了一張含有幾何圖形的圖畫,讓幼兒把圖中自己不認識的圖形涂上顏色。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中間距離是一樣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不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提問: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通過比較,簡單的告知幼兒: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直角梯形。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等腰梯形。

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3、通過再一次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活動室來了一些小客人,你知道這些客人那些是梯形娃娃嗎?教師出示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兒從中找到梯形娃娃。

(2)小客人說肚子餓了,想吃梯形餅干,小朋友能幫助他們嗎?

(3)先請小朋友們從各種形狀的餅干中挑選出1塊梯形餅干,舉起來給老師檢驗。

(4)再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梯形娃娃,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教師在旁注意檢驗)

此環(huán)節(jié)是我在教學中有意設置的一個難點,給小客人喂梯形餅干幼兒得選擇2塊不同的梯形餅干,給同伴檢驗后喂小客人,并對小客人說:“請吃梯形餅干”。這里必須選擇不同的梯形餅干,對一部分幼兒來說,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讓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跨越過去才能從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心底里得到滿足。

(5)讓幼兒找一找畫冊8頁中的梯形寶寶,指一指,并說一說。

4、通過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1)讓幼兒在活動室周圍張貼的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2)鼓勵全體幼兒尋找生活中的梯形,跟同伴和老師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在整個指導過程中我注重“四最”:即最大的觀察(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避免籠統(tǒng)評價);最小的干預(教師角色進行退位,不干預替代);最多的鼓勵(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最大的延伸(學習生活兩結合)。

另外,努力把握“玩數(shù)學”的度。不在游戲中刻意地“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fā)泄情感,感受愉悅。

這節(jié)課,我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guī)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五、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幼兒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

失敗之處:在找圖形之后,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折剪,而是讓他們在梯形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尋找生活中的梯形,應該和長方形、正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征,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布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 長方形娃娃 梯形娃娃 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涂色的)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ɡ蠋煄ьI幼兒進入活動室)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2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么?

3、小結: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不管它們怎么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結: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fā)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五、結束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為了表揚小朋友今天的表現(xiàn),國王決定將這些圖形造型送給我們,大家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將它們帶回我們的活動室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中國在哪里


活動目標1、了解中國地圖明顯的輪廓特征(像大公雞),在地球儀上能找到中國的位置。

2、感受祖國真大,地域遼闊。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 我的祖國叫中國》

2、中國地圖一張;大地球儀一個;五星紅旗貼紙若干活動過程1、提問引出主題,出示中國地圖(幼兒報出一個地名,如上海、北京、香港等,教師按照大致方位畫個圓圈。)師:你們看過中國地圖嗎?今天啊,茅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張中國地圖。2、了解中國地圖輪廓的明顯特征。

◆中國地圖的形狀像什么?師幼用手指畫國境線,感受祖國疆土的輪廓。

◆我們所在的省名字叫什么?(浙江)在地圖的什么位置上?教師在地圖上做記號。

◆(教師在地圖上指出臺灣的位置)這是什么地方?形狀像什么?

3、在中國地圖上,觀察不同顏色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棕色表示山丘,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并請幼兒看一看浙江的地貌圖的顏色。

4、每組發(fā)一個地球儀,找找中國在地球儀上的位置,貼上五星紅旗。再次觀察了解地球儀上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意義。

5、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閱讀《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第二頁“我們的祖國真大”,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提問:詩歌里說什么了?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進行討論回答。

◆與幼兒討論:

為什么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穿棉襖,有的戴涼帽呢?

為什么說我們的祖國真大呢?

◆集體朗誦詩歌。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梯形》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幼兒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配套課件:中班數(shù)學課件《有趣的梯形》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昨天老師去小兔家做客了,它們家有一間特別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體由什么圖形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門是什么形狀(三角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二、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來一陣風,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個梯形的房頂(PPT)

2、幼兒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較梯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3、教師小結:有四條邊四個角組成,上面的短邊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長邊是下底,兩邊象滑滑梯一樣斜斜的,這樣組成的圖形就叫梯形。

4、不過,梯形寶寶特別調皮,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豎著放,他們都是梯形),提問:只有一個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來一陣風,梯形不見了,小兔子怎么啦?(哭的PPT)請小朋友幫忙蓋一間房子。

三、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蓋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PPT)

四、復習鞏固:梯形。

課前打印操作材料:“下面哪個是梯形,請小朋友把它圈出來”(幼兒操作材料一)

五、幼兒操作活動。

桌子上有好多圖形,請小朋友一起用這些梯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幫助小兔重新蓋一間新房吧(幼兒操作材料二)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梯形在哪里》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中國在哪里 活動目標1、了解中國地圖明顯的輪廓特征(像大公雞),在地球儀上能找到中國的位置。 2、感受祖國真大,地域遼闊。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中國地圖一張;大地球儀一個;五星紅旗貼紙若...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梯形》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
    2021-05-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梯形變變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鞏固幼兒對已學幾何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了解中國地圖明顯的輪廓特征(像大公雞),在地球儀上能找到中國的位置。 2、感受祖國真大,地域遼闊。 活動準備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中國》 2、中國地圖一張;大地球儀一個;五星紅旗貼紙若...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

2021-05-2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鞏固幼兒對已學幾何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3、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

2019-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