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小動物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教案小動物 幼兒園說課稿小班科學 幼兒園小班科學觀察活動說課稿

活動目標1.知道幾種常見小動物的主要特征,感受它們的有趣之處。

2.在看看、說說、玩玩中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1.背景圖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園);2.小動物圖片:小鳥、小魚、小兔、小雞、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青蛙若干。

活動過程1. 激趣--知道小動物(小鳥、小魚、小兔)的主要特征(老師帶孩子來到活動室。)師:美麗的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啦!今天,有幾個小動物要和我們小朋友來做游戲。我們小朋友去找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吧(隨講解擺放四個放小動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動物朋友問個好!你找到的小動物朋友是誰呀?它的名字叫什么?小鳥(小魚、小免)哪里長得比較有趣?還有誰也找到小鳥(小魚、小兔)做朋友的?數(shù)一數(shù)。

(教師鼓勵并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包括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幼兒自由認知探索某種動物的信息,教師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發(fā)現(xiàn),把握幼兒的語言表述狀況,引導幼兒說一說、學一學小動物朋友的特征、有趣的樣子。)2. 探秘--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出示背景圖。)師:小動物想出去玩兒了。這里有什么(天空、草地、小河、花園)?我們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動物,想一想,它喜歡到哪里去玩兒? (請小朋友個別講,還可以請一位小朋友示范送一送,然后再分組送小動物游玩兒。)師:我們小朋友一起把小動物送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玩兒吧!

(1) 第一次送小動物游玩。幼兒送小鳥、小魚、小兔到背景圖。

師:看一看小朋友送得好不好?

師小結: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小魚在水里快樂地游來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興地做游戲呢??匆娦游飩兺鎯旱煤芨吲d,其他一些小動物也來了。

師:誰來了,猜一猜?(師模仿動物叫聲、動作演示、兒歌朗誦等。圖片出示:小雞、小鴨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2) 第二次送小動物游玩兒。幼兒送小雞、小鴨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到背景圖。

師:這些小動物也想去玩兒,想請我們小朋友把它們也送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玩兒。這些小動物喜歡到哪里去玩兒?

師:下面請小朋友把這些小動物送到它們喜歡玩兒的地方去吧。

(分組送小動物去玩兒,教師評價。)3. 活動結束師:小動物們都出去玩兒了,我們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兒吧!

放有關動物音樂,全體幼兒模仿小動物出教室,活動結束。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根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什么樣的根叫塊根

2、幫助幼兒了解這些根不僅能食用而且還能做根制藝術品

3、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創(chuàng)造的欲望

活動準備:

禮物包(裝有根)地瓜、土豆、蘿卜、胡蘿卜,幾種根制小動物

活動過程:

-、以郵包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讓幼兒去試一試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么禮物呢?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訴老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的?

你覺得可能是什么東西?

幼兒:我摸到的東西毛茸茸的;我摸到的東西有點刺手;我摸到手心里有點癢……可能是樹枝吧?……

2、讓幼兒通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樹根的外部特征

師:小朋友剛才大家猜了這么多到底猜對了沒有?讓我們一起打開禮物包看看是什么?哦!原來是一個樹根!

小朋友你們快看根是什么樣的?

幼兒:我看到的樹根是毛毛的……我看到的樹根是刺刺的……我看到的樹根是長的亂七八糟的。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們的根長在哪里?

幼兒:我看到樹有根、小麥有根、菠菜有根、芹菜有根……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師:小結:原來桿植物都有根,都是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愛住在泥土里。

二、幼兒通過嘗試初步認識一些植物的根

1、幼兒動手試著找植物的根

師:(出示種在盆中的植物)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植物,請你們找一找它們的根在哪里?找到后想一想你們找到的是什么?

植物的根?在哪里?它的根是什么樣的?(幼兒自己從盆中拔出各種植物:有土豆、地瓜、蘿卜、胡蘿卜)。

師:(找一幼兒)XXX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在哪里?它的根是什么樣的?

幼兒:我找到的植物是地瓜,它的根長在泥土里,是一串串一塊塊的。我找到的植物是紅蘿卜它的根是紅紅的胖胖的圓圓的……。我找到的根植物是胡蘿卜,它的根是橘紅色的粗粗的。

師:小朋友你們說 的很好,這些根不僅能吃還可以幫助植物吸水、儲水、固土,而且還可以做工藝品,你們看老師這里就有用土豆做的。

小刺猬,蘿卜做的小豬、小鳥,你們看這些小動物可愛不可愛?

師:你們想不想制做一個送給老師?

幼兒:想。

師:你們就用手里的這些根做一個你們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好嗎?

幼兒制做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三、互相介紹自制的作品,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師:小朋友你們制作的這些老師非常喜歡,你們能說說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嗎?

幼兒:老師我用胡蘿卜做了一只小老鼠;我用地瓜做了一只鴿子;我用蘿卜做了一只大公雞……

師:小朋友咱們把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放到展示廳去好嗎?

幼兒:好!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小烏龜


一、活動背景:

自然角新增的小烏龜,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孩子們的表現(xiàn)各異,有的用手去捉弄小烏龜,有的不斷地給它喂食,有的充滿好奇卻不敢走近……推而廣之,我覺得孩子們對小烏龜?shù)倪@種態(tài)度,肯定也表現(xiàn)在對待其他小動物上。親近小動物、喜愛自然,體驗和諧,這是喚起孩子"自然之心"的必由之路。就從身邊的小烏龜開始吧,帶幼兒逐步踏上親近自然的旅程。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猜、看、想的過程中了解小烏龜?shù)奶卣骱蜕盍曅浴?/p>

2.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達自己對小烏龜?shù)牟孪牒陀^察結果。

3.愛護小烏龜,喜歡動物朋友,激發(fā)對小動物的親近之情。

(二)活動準備:

1.教具:

小烏龜?shù)姆植匠鍪緢D(圖一蛋、圖二尾巴、圖三腳、圖四頭、圖五身體)、"有趣的小烏龜"表格。

小烏龜?shù)谋亲?、背、腳圖片,小烏龜?shù)囊曨l、歌曲《走路》

2.學具:實物小烏龜每組一只

(三)活動過程:

1、猜--初步了解小烏龜?shù)奶卣鳌?/p>

師(出示圖1 ):剛才老師在小河邊看到了一樣東西,看看是什么呀?

幼:蛋寶寶

師:蛋里藏著誰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師:我們一起請它出來吧

師:咚咚咚,小小蛋兒把門開,讓我猜猜你是誰?大家一起來念吧。

師(出示圖2 ):咦,露出了一個小尾巴,是誰呀?(幼兒猜測)

師帶領幼兒念:咚咚咚,小小蛋兒把門開,讓我猜猜你是誰?

師(出示圖3 ):這是誰的腳呀?(幼兒猜測)

師帶領幼兒念:咚咚咚,小小蛋兒把門開,讓我猜猜你是誰?

師(出示圖4 ),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什么?(幼兒猜測)

師(出示圖5 ),開出一只--小烏龜。

師小結(把圖2-圖5貼在表格中):剛才我們看到蛋殼里鉆出的頭、殼、腳和尾巴,猜出了一只小烏龜。

我們一起來跟小烏龜問聲好。

(評析:小烏龜?shù)某霈F(xiàn),是讓孩子帶著強烈的好奇心,經(jīng)過他們的聲聲呼喚而露出全貌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與小烏龜?shù)幕?,是巧妙而無痕的:孩子在不斷肯定與否定的大膽猜測中,逐步關注了小烏龜身體各部分的明顯特征,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認識小烏龜身體特征,打下了伏筆。)

2、看--進一步認識小烏龜特點

(1)提出觀察要求

師(出示實物烏龜 ):小烏龜是怎樣的?請你用小眼睛看一看,也可以用手輕輕地碰一下小烏龜?shù)谋成系臍ぁ?/p>

(2)幼兒分組進行觀察,教師指導。

(3)觀察后討論和記錄表格

A 討論和記錄小烏龜?shù)念^

師:小烏龜?shù)念^上有什么呢?

幼A:眼睛。(教師在表中畫出眼睛)

幼B:嘴巴。(教師在表中畫出嘴巴)

幼C:鼻子。

師:鼻子在哪里呢?有幾個鼻孔?

教師出示放大的烏龜圖,引導幼兒觀察鼻子。(教師再在表中畫出鼻子)

B 討論和記錄小烏龜?shù)纳眢w

師:小烏龜?shù)纳砩嫌惺裁茨兀?/p>

幼A:殼。

師:這個殼是怎樣的?

幼B:跟石頭一樣硬硬的。(教師在表中畫出殼、硬硬的石頭)

幼C::殼上還有一個個方塊呢。(教師在表中畫出龜殼上的花紋)

C 討論和記錄小烏龜?shù)哪_

師:它有幾條腿呢?

幼A:四條腿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一、二、三、四。(教師記錄四條腿)

師B:腳上還有什么?

幼C:腳趾頭。

師:有幾只腳趾頭呀?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D 討論和記錄小烏龜?shù)奈舶?/p>

師:它還有個尾巴呢,你覺得烏龜?shù)奈舶褪窃鯓拥模?/p>

幼A:長長的

幼B:細細的

幼C:短短的

師:小烏龜?shù)奈舶偷降资情L長的,還是短短的?

幼兒爭論。

師(出示不同的尾巴):我們來看看圖上的小烏龜吧,原來有的小烏龜,尾巴是細細長長的,有的小烏龜,尾巴是粗粗短短的。(教師記錄不同的尾巴)

(評析:與實物小烏龜?shù)幕?,利于幼兒在真實情景中,了解了小烏龜?shù)奶卣鳌km然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但幼兒的觀察基本還是處于無序狀態(tài)。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巧妙地運用了表格,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討論,整理,有效地幫助幼兒提升了經(jīng)驗。)

(4)觀看視頻,了解烏龜?shù)纳盍曅?/p>

A 師:你看到小烏龜是怎樣爬的?

幼A:慢慢的。

幼B:四只腳一起走呀走。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幼學習小烏龜走路。

B 師(讓小烏龜翻身):哎呀,小烏龜摔了一跤,四腳朝天了,它會自己翻過來嗎?

幼A:會。

B幼:不會。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

用視頻轉換儀觀看小烏龜翻身的過程。

師:我們一起來表揚一下它,真是只勇敢的小烏龜。

C 師:小烏龜還有哪些秘密?我們一起來看一部關于烏龜?shù)匿浵瘛?/p>

播放錄像。

師:小烏龜喜歡在哪里玩?

幼A:在水里游泳。

幼B:在沙地上爬來爬去。

幼C:在石頭上捉迷藏。

師:看看小烏龜遇到危險的事情,會怎樣呢?

幼A:把頭藏起來

幼B:把頭和腳都藏起來。

幼C:把頭、腳和小尾巴都藏起來了。

教師總結烏龜?shù)奶攸c:會在水里、沙地、石頭上爬行,遇到困難,會把頭和身子、尾巴都藏起來。

(評析:在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尋找小烏龜?shù)拿孛堋U鎸嵡榫臣与娨曚浵竦姆绞?,不斷地拓展著幼兒的認知:在模仿中,感受小烏龜?shù)呐佬?;在猜疑中,目睹小烏龜?shù)姆?;在好奇中,認識小烏龜?shù)奶由卦E。教師的主導作用,都暗化在教學材料的提供中,以片言只語的點撥,不斷地啟發(fā)著孩子思維的運轉。)

3、想--怎樣和小烏龜做朋友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經(jīng)常去捉小烏龜,小烏龜會怎樣呢?

幼A:小烏龜心理不開心。

幼B:小烏龜生氣了。

幼C:小烏龜會很難受,哭了。

師:所以我們不能經(jīng)常去捉小烏龜玩。這樣小烏龜才會和你做好朋友。

師:我們要和小烏龜做好朋友,還要喂給它喜歡的食物,你知道小烏龜愛吃什么嗎?

幼A:烏龜飼料

幼B:小魚小蝦的肉

幼C:還有豬肉

幼D:我家的小烏龜喜歡吃螺絲肉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點擊課件,出示相應物品。

師小結:小烏龜喜歡烏龜飼料、小魚小蝦的肉、豬肉、小螺絲肉等,這些都是它的美食。

(評析:怎樣和小烏龜做朋友,需要從情感上引起孩子的共鳴。從小烏龜?shù)牟幌矚g,到小烏龜?shù)南矚g,孩子不但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了和小烏龜做朋友的欲望,更了解了和小烏龜做朋友的方法,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和小烏龜和諧相處,提供了行動保證。)

4、學--模仿小烏龜?shù)膭幼?/p>

小烏龜還有許多好朋友呢,他們一起出去春游啦,我們來學一學吧。

放音樂《走路》,孩子邊模仿小動物走路,邊走出教室。

(四)活動延伸:

平時帶領孩子照顧好自然角的小烏龜,進一步探究小烏龜生活特點,和進食特點,并進行好觀察記錄。

三、活動評價:

活動以明暗兩條主線進行貫穿,暗線體現(xiàn)在:孩子對小動物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如何引導孩子從"好奇心"走向"探究心",以至滿懷"愛心",成為該活動的主旨。明線體現(xiàn)在:本活動以"表格記錄"為主線貫穿活動,采用"猜、看、想、學"四大環(huán)節(jié),不斷地激發(fā)著孩子的探究心。孩子與烏龜圖片、烏龜實物、烏龜視頻產(chǎn)生多種互動,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不斷累加,隨著表格記錄的逐步豐富,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在逐步升級中。

活動中,孩子笑聲陣陣、驚喜連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成為了學和玩的主人。以身邊的平凡之物為媒介,讓整個課堂,充滿自然的魅力和充盈的生命力,這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海綿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海綿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活動準備1.大型海綿積木一套。2.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海綿塊若干。3.廣口瓶子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同。4.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毛線每組一團。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幼兒隨意的拼搭海綿積木。教師提示幼兒摸一摸這種積木有什么感覺,它和別的積木有什么不同。二、基本部分1.剛才大家玩了積木,誰能告訴老師這種積木和別的積木有什么不同?2.幼兒相互交談議論。3.你知道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嗎?(拉開拉鏈讓幼兒觀察),告訴幼兒這叫“海綿”。4.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請4―6位幼兒說一說見聞。5.通過玩一玩,做一做,看一看,讓幼兒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分組,每組桌面上放有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海綿塊、彩色顏料盒,廣口瓶子、毛線等。教師巡回觀察幼兒操作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干什么?6.待幼兒活動10分鐘后,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玩這些物品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我把海在顏色盒里,盒里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拔野汛笠稽c的海綿捏成一團放進瓶子里去了,到了瓶子里它又變大了?!?.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說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我們能把海綿捏成一團或扎成蝴蝶,但松開后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延伸活動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里還有什么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海綿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有趣的圖形》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證,了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區(qū)分各種幾何圖形,通過情景游戲,能用語言大膽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感受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體驗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圖形的"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做成鋪路的石頭。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樂、課件。

三、活動過程:

?、以情景導入撿石頭,引起幼兒探索幾何圖形的興趣。

(?)教師用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小朋友,今天老師發(fā)現(xiàn)寶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寶貝?(隨音樂進入場地)(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歡的,?進行觀察、探索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征)"哇!有這么多五顏六色的石頭,我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石頭玩一玩、看一看他們有什么特征。"(3)?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小結:圓形,四周是圓滑的,沒有棱角;正方形有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2?、鋪小路:試一試,擺一擺幾何圖形,感知幾何圖形的特征。

(?)?第一次鋪小路: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幾何圖形的鋪法,并交流發(fā)現(xiàn)的秘密。

"我們這里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見有個小朋友在上面騎自行車摔倒了,哭的可厲害了。為了不讓大家再受傷我們用撿來的石頭,來鋪一條石頭路,好嗎?"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們把手中圖形放進與你手中的圖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鋪平?。ㄟ呏v解邊示范)幼兒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的鑲嵌在相應形狀的坑里?。

(2)、第二次鋪小路,探索感知幾何圖形的特征。

問:為什么三角形要鋪在三角形的坑里?圓形要鋪在圓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鋪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勵幼兒表達出探索過程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3、踩石頭,繼續(xù)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小路鋪好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吧。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幼兒隨音樂跳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歡的石頭上,并說說踩到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兩到三次。

(3)小結。

?4、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在幼兒園里,我們的周圍你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的形狀像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兒自由交流回答。)(2)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的形狀是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3)布置任務:生活中還有好多不同形狀的東西,咱們回家找一找,回來告訴老師好嗎?

5、延伸活動:帶幼兒到戶外繼續(xù)尋找不同形狀的東西。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根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什么樣的根叫塊根 2、幫助幼兒了解這些根不僅能食用而且還能做根制藝術品 3、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創(chuàng)造的欲望 活動準備: 禮物包(裝有根)地瓜、土...
    2019-12-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小烏龜 一、活動背景: 自然角新增的小烏龜,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孩子們的表現(xiàn)各異,有的用手去捉弄小烏龜,有的不斷地給它喂食,有的充滿好奇卻不敢走近……推而廣之,我覺得孩子們對小烏龜?shù)倪@種態(tài)度,肯定也表現(xiàn)在對待其...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海綿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海綿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2019-12-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有趣的圖形》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證,了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區(qū)分各種幾何圖形,通過情景游戲,能用語言大膽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感受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體驗探...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蓋子 活動目標:1、使幼兒認識各種形狀、質地、大小不同的帶蓋的瓶子、盒子。2、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蓋子,并用語言簡單的表述出來。3、培養(yǎng)幼兒了與參加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顒訙蕚洌?、各種...
    2019-12-25 閱讀全文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什么樣的根叫塊根 2、幫助幼兒了解這些根不僅能食用而且還能做根制藝術品 3、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創(chuàng)造的欲望 活動準備: 禮物包(裝有根)地瓜、土...

2019-12-25 閱讀全文

一、活動背景: 自然角新增的小烏龜,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孩子們的表現(xiàn)各異,有的用手去捉弄小烏龜,有的不斷地給它喂食,有的充滿好奇卻不敢走近……推而廣之,我覺得孩子們對小烏龜?shù)倪@種態(tài)度,肯定也表現(xiàn)在對待其...

2019-12-12 閱讀全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海綿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2019-12-25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證,了解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區(qū)分各種幾何圖形,通過情景游戲,能用語言大膽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感受幾何圖形在生活中的用途,體驗探...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使幼兒認識各種形狀、質地、大小不同的帶蓋的瓶子、盒子。2、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蓋子,并用語言簡單的表述出來。3、培養(yǎng)幼兒了與參加游戲、體驗成功的快樂?;顒訙蕚洌?、各種...

2019-12-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