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找尾巴》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語言教案幼兒園 幼兒園語言教案

教學準備:獅子、老鼠、猴子、烏龜各頭飾一張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調整與補充 放錄音 游戲活動 小 結 打開畫冊 情景表演延 伸教師拿出獅子的頭飾問:小朋友認識它嗎?

它有許多的好朋友,有一次,獅子遇到了一件很傷心的事,他的好朋友都來幫忙了,最終是誰幫助了它呢?

教師播放錄音請幼兒回報結果。

接著老師又問以下的問題:

1、為什小老鼠,猴子找不到尾巴呢?

2、小烏龜是怎樣找到尾巴的呢?

3、獅子的尾巴是在哪找到的呢?

所以可以看出烏龜比它們兩個都聰明。

我們?yōu)楠{子找到了子的尾巴而高興吧!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動腦子,這樣在難的問題也是能解決的。

再放錄音你最喜歡誰呀?為什呢?

老師把獅子和它的好朋友都做成了頭飾,讓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吧。(找了兩組表演)這個故事多有趣呀,回到家講給我們的家長聽一聽,也讓他們也高興一下吧!

是獅子幼兒邊聽錄音邊想以下的問題:

1、獅子遇到了什么傷心的事了呢?

2、都有誰來幫助了它呢?

3、誰幫助了獅子了呢?

因為小老鼠是東找找,西找找的,猴子是前找找,后找找的。

小烏龜是轉了一圈,然后又讓獅子站起來才找到的。

是在獅子的屁股底下找到的。

幼兒唱起歌曲《我們?yōu)槟愣吲d》

幼兒邊看書圖邊聽錄音小烏龜,因為它很聰明,遇到問題能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

幼兒自愿選頭飾,扮演小動物。

放錄音時最好是分圖播放的好,這樣幼兒就會聽的清楚,說的更準確。

可以讓幼兒做一下小動物的動作,為表演做準備。

幼兒表演的很精彩,故事復述的也很準確。

課后反思: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這篇故事放在了一課時來進行了,所以上起來很緊張,幼兒還沒有得到更大的快樂。如果放在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是讓幼兒進行感知,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體會獅子找不到尾巴的那種傷心的心情,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一個游戲進行也可以是在講故事中進行,從而進入《找尾巴》的故事情境中,也讓幼兒充滿興趣的來學習這個故事。第二課時主要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在復述中體驗獅子找不到尾巴的那種傷心的心情,在表演中體會朋友之間的那種友情,誰遇到困難大家都要來幫忙,從而教育了幼兒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這一課,不足的地方還有在聽錄音時,教師應注意的問題就是:因為幼兒的年齡較小,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在聽錄音想問題時,他們的注意力只是那幾分鐘的時間,時間過長幼兒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所以最好還是一幅圖一幅圖的來聽,這樣也讓幼兒聽的認真、仔細,回答問題時也就很容易了。

通過這節(jié)課我的感觸很深,那就是故事課要讓幼兒真正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才能很好的進行復述、表演,以及體會其中的道理。教師更不能忽視了孩子的說話能力,盡可能的要讓幼兒說完整話,讓別人聽的懂的話,所以這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我們平時的積累,平時的訓練,老師的責任是為之重要的。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幼兒園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小班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學習故事,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大尾巴和小尾巴》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

2.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課件《大尾巴和小尾巴》,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剪好的圖片)。

活動重、難點: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簡單復述。

教學過程:

一、教師先后出示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的圖片,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節(jié)的氛圍。

1.師:小朋友看一看它是什么?它長什么樣子?我們叫它大尾巴魚。那這一條魚呢?我們叫它什么呢?這兩條魚的家在哪里?

2.師: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看看美麗的海底世界,看一看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在干什么?

二、播放DVD。

1.教師播放DVD,在暫停處進行提問。

師:海水把藏在石頭縫里的小魚卷在了一起,它們會不會見面?見了面會說什么?這兩條魚可不是一般的魚,它們是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它們也會說“你好”嗎?

2.教師繼續(xù)播放完DVD。

三、示范講述。

幼兒看看幼兒用書,聽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

1.第一幅跨頁圖畫。

師:在美麗的海底,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有沒有住在一起?它們開心嗎?為什么?

師:兩條小魚都只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它們覺得自己太難看了,一個說自己尾巴大,一個說自己尾巴小,所以都藏在石頭縫里不愿意出來玩。

2.第二幅跨頁圖畫。

師:海底卷起了一陣海流,把兩頭小魚卷在了一起。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它們見了面之后會不會更加不開心呢?

3.第三幅圖畫。

師: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終于見面了,它們在干什么?

師:它們在說什么?(引導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再閱讀畫面內容確認幼兒的回答。)

4.第四幅圖畫。

師: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見面之后高興不高興?為什么?

師:大尾巴魚聽到有人夸自己的大尾巴漂亮,所以很開心。小尾巴魚聽到有人夸自己的小尾巴漂亮,所以也很開心。

5.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都因為得到了別人的夸獎,所以很高興。小朋友們也要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經(jīng)常夸獎別人,這樣才會很開心很快樂,對不對?

四、引導幼兒跟著動畫簡單復述故事。

師:那我們一起看著動畫講講《大尾巴和小尾巴》的故事吧。

幼兒百科;尾巴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后部,后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長尾巴


設計意圖:本詞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看圖講述讓幼兒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并學說一邊······一邊······。

活動目標:

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學習詞:一邊·······一邊······活動準備:

掛圖第九號,幼兒活動材料第14-17頁《長尾巴》。

活動重點:

觀察圖片,理解圖意,并能學習一邊······一邊······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講述圖片的大意,語句通順。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引出內容--(出示圖1)小朋友你們在這張圖上看見了什么?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為什么寶寶后面跟著那么多小動物(鼓勵幼兒自由猜想)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出示圖1)這是在哪里?寶寶在什么?

--寶寶是怎么吃飯的?(學說一邊······一邊·······)--你們吃飯的時候和他一樣嗎?你們覺得寶寶這樣吃飯好嗎?

--寶寶吃飯的桌子為什么會這么臟?

--掉下的飯被誰吃了?它們吃得怎么樣?

--教師總結:寶寶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飯菜掉在桌上、地上,小公雞、小貓、小狗吃得真開心。(請個別幼兒小結)--(圖2)小公雞為什么寶寶吃完飯了,小公雞、小貓、小狗還是跟著他跑?

--這樣一來,寶寶身后好像長了一條什么?

--教師小結:寶寶吃完飯時,小公雞、小貓、小狗都跟他后面,還想再吃,寶寶身后好像長了一條長尾巴。(請個別幼兒講述)繼續(xù)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忙寶寶改正壞習慣嗎?(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吃飯的常規(guī)對寶寶提出意見建議)--(圖3)寶寶現(xiàn)在是怎么吃飯的?(引導幼兒看圖說出碗、勺子怎么拿,殘渣怎么處理)--(圖4)在這張圖片上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小動物們都這樣吃飯了?

討論:你是怎么吃飯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看圖講述的時候應該側重知道孩子看,再慢慢的引導孩子講,教師應該以啟發(fā)和提示的方法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拋給幼兒答案,這樣孩子才有思考的空間,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顒又羞€有很多不足,語速過快,這些都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多多鉆研,多多實踐。

小班語言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活動內容故事:大尾巴和小尾巴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

2.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

活動準備課件:《大尾巴和小尾巴》,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剪好的圖片)。

活動重、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簡單復述。

教學方法與手段:直觀演示法,游戲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一、教師先后出示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的圖片,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節(jié)的氛圍。

1.師:小朋友看一看它是什么?它長什么樣子?我們叫它大尾巴魚。那這一條魚呢?我們叫它什么呢?這兩條魚的家在哪里?

2.師: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去看看美麗的海底世界,看一看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在干什么?

二、播放DVD。

1.教師播放DVD,在暫停處進行提問。

師:海水把藏在石頭縫里的小魚卷在了一起,它們會不會見面?見了面會說什么?這兩條魚可不是一般的魚,它們是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它們也會說“你好”嗎?

2.教師繼續(xù)播放完DVD。

三、示范講述。

幼兒看看幼兒用書,聽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

1.第一幅跨頁圖畫。

師:在美麗的海底,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有沒有住在一起?它們開心嗎?為什么?

師:兩條小魚都只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它們覺得自己太難看了,一個說自己尾巴大,一個說自己尾巴小,所以都藏在石頭縫里不愿意出來玩。

2.第二幅跨頁圖畫。

師:海底卷起了一陣海流,把兩頭小魚卷在了一起。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它們見了面之后會不會更加不開心呢?

3.第三幅圖畫。

師: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終于見面了,它們在干什么?

師:它們在說什么?(引導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再閱讀畫面內容確認幼兒的回答。)

4.第四幅圖畫。

師: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見面之后高興不高興?為什么?

師:大尾巴魚聽到有人夸自己的大尾巴漂亮,所以很開心。小尾巴魚聽到有人夸自己的小尾巴漂亮,所以也很開心。

5.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都因為得到了別人的夸獎,所以很高興。小朋友們也要能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經(jīng)常夸獎別人,這樣才會很開心很快樂,對不對?

四、引導幼兒跟著動畫簡單復述故事。

師:那我們一起看著動畫講講《大尾巴和小尾巴》的故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找尾巴》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找尾巴》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訓練幼兒觀察力比較,分析的能力,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找尾巴》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

訓練幼兒觀察力比較,分析的能力。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可以摘掉尾巴的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剛才老師和大家學了一首尾巴的兒歌,現(xiàn)在老師手里有很多小動物它們都沒有尾巴,那我要小朋友來幫他們找一找。

2、展開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蝌蚪)對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老師來幫她找找,是這條嗎?(不對)再試試,這條對了。

2)小朋友你們想試試嗎,請每個小朋友到老師這里須操作材料,你們和媽媽一起來找一找,請媽媽用老師剛才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孩子做。

1、結束活動:小朋友都不錯,媽媽都獎勵自己寶寶一個,呱呱。

活動延伸:

媽媽在家里要多引導寶寶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

活動反思:

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基礎,是幼兒認知世界的眼睛,通過幼兒良好的觀察力,可以主動獲取知識,滿足好奇心、求知欲。

幼兒百科:尾巴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后部,后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幼兒園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小班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學習故事,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
    2020-10-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長尾巴 設計意圖:本詞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看圖講述讓幼兒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并學說一邊······一邊······。 活動目標: 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學習詞:一邊·····...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小班語言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 活動內容故事:大尾巴和小尾巴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 2.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 活動準備課件:《大尾巴和小尾巴》,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剪好的...
    2019-1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找尾巴》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找尾巴》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訓練幼兒觀察力比較,分析的能力,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找尾巴...
    2021-04-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熊的尾巴》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變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4.能...
    2021-01-07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大尾巴和小尾巴》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學習故事,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

2020-10-26 閱讀全文

設計意圖:本詞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看圖講述讓幼兒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并學說一邊······一邊······。 活動目標: 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知道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學習詞:一邊·····...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內容故事:大尾巴和小尾巴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幼兒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 2.通過學習故事,讓幼兒認識美麗的海底世界。 活動準備課件:《大尾巴和小尾巴》,大尾巴魚和小尾巴魚(剪好的...

2019-12-2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找尾巴》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訓練幼兒觀察力比較,分析的能力,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找尾巴...

2021-04-1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句式:“XXXXX的尾巴能XXX,多好呀!”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變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4.能...

2021-01-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