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小小一粒米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方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教案 幼兒園米教案

本主題以常駐見的糧食——米為核心組織和安排教育內(nèi)容。主題的目標是:認識米及米制品,知道米是農(nóng)民辛苦勞動種出來的,要愛惜每一粒米,培養(yǎng)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并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一:認識米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

2、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裝有米的無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組1個;每組1張16開或8開紙。

活動組織:

1、讓幼兒搖動桌上的瓶子,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輪流搖桌子上的瓶子,聽聽有沒有聲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個搖過了要給另一個,不要爭?!?/p>

2、引發(fā)幼兒猜想瓶中的東西是什么。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搖過了,那你們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導(dǎo)幼觀察米,說出米的特征。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有的小朋友說瓶子里是米,好,現(xiàn)在我們把瓶子蓋開開,把瓶子里的東西倒在紙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一邊看一邊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誰愿意告訴大家米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好,剛才許多小朋友都說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長,有點圓,捏在手里硬硬的像個睡著的小娃娃?!?/p>

4、引導(dǎo)幼兒說出米的好處。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嗎?”“對了,米可以做成飯,可以讓小朋友吃飽,長身體,米是糧食?!薄昂?,大家把米撿到瓶子里去,我們一起把它送到廚房的阿姨把它們做成飯。要小心點,千萬別弄到地上,這是農(nóng)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一會吃飯時也要小心,不要灑到地上,要愛惜糧食?!?/p>

活動二:白米飯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稱,學會念兒歌,并樂意朗誦。

2、知道糧食來得不容易,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農(nóng)民種糧勞動的幻燈片,幻燈機。

活動組織:

1、放映幻燈片,讓幼兒了解農(nóng)民種糧的辛苦過程。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每天吃的噴噴香的米飯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農(nóng)民伯伯要插秧、澆水、施肥、除蟲、除草、收割、脫粒,然后食堂里的炊事員叔叔、阿姨做成白米飯。白米飯來的真不容易。我們要愛惜白米飯,一粒都不能浪費。

老師來念首《白米飯》兒歌。

2、教師誦兒歌一遍,并提問。

教師用語參考:“兒歌的名稱?兒歌講了什么?”

教師朗誦兒歌第二遍,并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依次提問。

教師用語參考:“白米飯怎么樣?誰種的糧?我們要怎樣做?”

3、幼兒朗誦兒歌。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來朗誦兒歌《白米飯》。”

附兒歌:白米飯白米飯,噴噴香,農(nóng)民伯伯種的糧。我們愛惜白米飯,浪費一粒不應(yīng)當。

活動三:小廚師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幼兒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2、幼兒與他人分享食品及良好的用餐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米粉若干,面盆1只,干凈的小碟子若干個,牙簽一人1根。各式糕點模子。

活動組織:

1、觀察糕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幼兒自制糕點的欲望。

教師用語參考:“嘗嘗這些糕點,好不好吃?我們會不會用自己的小手做糕點給大家?老師帶來了米粉和工具,請小朋友都來做小廚師好嗎?”

2、老師把米粉加開水和成團,分給每組小朋友,小朋友動手操作,老師參與活動,對幼兒提出行為要求和衛(wèi)生要求。鼓勵膽小、動作慢的幼兒積極參與簡單的活動。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從米團中分出一點放在手心,先把米粉搓成圓形的,然后把它放進模子里壓平,再倒出來,做好了把它放在碟子里?!薄白龈恻c時不講話,不用手摸頭擦汗,不碰臟東西,注意衛(wèi)生?!薄靶∨笥阎谱鞯母恻c品種多樣,很能干?!?/p>

3、蒸糕點:教師用語參考:“我們把糕點送到廚房,請阿姨蒸熟。”

4、品嘗,與人分享,讓幼兒體驗愉快的情緒,啟發(fā)幼兒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用語參考:“糕點熟了,請小朋友來品嘗。想一想,我們應(yīng)該把糕點分給誰吃?你們覺得糕點味道怎么樣?好吃嗎?”

活動四:米制品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幾種常見的米制品名稱及來源,進一步認識米的用處。

2、培養(yǎng)幼兒與人分享的習慣。

活動準備:故事錄音,幾種常見的米制品(米花,湯圓等)活動組織:

1、阿姨送食品給小朋友,并向幼兒一 一介紹食品的名稱,啟發(fā)幼兒,讓幼兒知道這些食物都是阿姨辛苦做出來的,不要偏食,不要浪費。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阿姨送來了許多好吃的食物,看看都是些什么?你們喜歡吃嗎?平時爸爸媽媽還有阿姨都想給你做這些食物,他們很辛苦,吃的時候可不能浪費,你們知道這些食品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嗎?

2、聽故事,知道這些食物的來源,并知道它們是米制品,知道米的用處及其與人的關(guān)系。

教師用語參考:你們聽過故事后,知道米有哪些朋友嗎?你還知道有哪些米制品呢?人要生活,離不開食品,離不開米,米的用處可大了。小朋友愛惜糧食,要從愛惜一粒米做起。

3、品嘗分享食物——要求幼兒按自己吃的分量取用食物不浪費。

附故事:小米粒,長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毙∶琢R贿叧枰贿吿M米缸去找朋友,他碰到了爆米花問:“咦,你是誰?和我長得很像,個了卻比我大得多?”“我就是你的好朋友爆米花呀!”小米粒一聽,高興地說:“好,好,好,你和我一起找朋友吧?!彼麄兂?,拉著手,一起去找朋友。

附詩歌:憫 農(nóng)鋤禾中當午,汗滴禾下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活動五:米粒畫活動目標:學習用米粒裝飾和繪畫,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與美感,并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米粒若干,顏料、棉簽、膠水、小瓶、小盒、彩筆、教師范畫。

2、教師事先畫好的小雞圖幼兒人手1張。

3、事先準備好的無色圖案,如太陽、花、草等。

活動組織:

1、用粘上顏料的米在盒子里滾畫,在盒底留下圖畫,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教師出示范畫)“這畫美不美?你們想不想試試?好,今天老師就來教會你們這個本領(lǐng)——滾米粒畫?!薄罢埿∨笥芽醋屑?,先拿一些米放入小瓶,然后往瓶里倒少量的顏料,晃動小瓶使米粒滾來滾去,然后米粒倒入小盒,米粒就會在小盒的底板留下美麗的圖畫?!薄艾F(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已動手制作滾米粒畫,在作畫時注意不要把顏料倒在瓶外,以免弄臟手。滾畫時,不要用太大的勁,防止米粒滾出小盒?!薄坝械男∨笥寻涯銈z的畫拿好,我們?nèi)ラ_個小畫展好不好?”

2、畫米粒畫,教師出示事先畫好的小雞圖,讓幼兒添畫米粒。

教師用語參考:(出示范畫小雞圖)“小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他們底著頭在干什么?地上有沒有吃的?我們想給他們畫什么吃的?小雞們肚子餓了,我們給他們送去小米,我們添畫小米時盡量畫得靠近小雞,這樣,好讓小雞們吃飽了回家?!薄拔覀冃∨笥讯贾?,米是一顆一顆的,畫的時侯就應(yīng)注意不要把米粒畫疊在一起,那樣,不但不好看,而且小雞們吃起來也不方便?!薄皠偛爬蠋熖岢龅囊竽銈兌悸犆靼琢藛??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添畫米粒。”

3、粘貼米粒畫:讓幼兒在現(xiàn)有的無色圖案上粘貼米粒并著色,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美感。

教師用語參考:(出示無色的圖案畫和粘貼著色后的作品,讓幼兒比較)“小朋友,你們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喜歡它?”“老師這兒有一個太陽的圖案,先用棉簽蘸些膠水多余的米輕輕排開,這樣,太陽的圖案就變得很有立體感,最后,用棉簽蘸上紅顏色涂在米粒上,一幅畫就完成了?!?/p>

活動六:老鼠偷米活動目標:練習鉆的動作,鍛煉追躲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跳高架上拉繩或松緊帶,圍成正方形作為貓的家,小沙包若干,作為糧食。

2、貓家的4個角為老鼠籠子。

3、事先學會念兒歌,并教會兩個幼兒玩這一游戲。

活動組織:

1、出示扮演老鼠和貓的兩名幼兒,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愿望。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你們想玩嗎?”(兩名幼兒將這游戲完整地玩一遍)2、介紹游戲過程,采用邊講解邊示范的形式。

教師用語參考:我們今天玩的游戲名叫“老鼠偷米“。以前,我們已學會這兒歌,請小朋友集體念一遍。好,再請小朋友看一遍這兩位小朋友是怎么玩的。

扮演老鼠的幼兒躲在四角洞內(nèi)念兒歌:老鼠偷偷往外瞧,老貓呼呼正睡覺,老鼠輕輕鉆進去,偷了糧食快快跑。(當念到第三句時,便可進去偷糧食,但是,每人只能偷一袋糧食)扮演老貓的幼兒躲在自已家里閉上眼睛,假裝睡覺。

當老鼠念完第四句后,老貓醒來叫一聲“喵”時,貓立即去捉老鼠 ,把捉到的老鼠 關(guān)到籠子里,這個游戲就結(jié)束了,小朋友聽懂了嗎?現(xiàn)在,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玩這個游戲,演老貓的小朋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看見老鼠偷了糧食準備跑時要立即去捉。你們的任務(wù)就是要保護好糧食,不給老鼠偷走,知道不知道,老師要看一看哪一只貓最機靈,捉到的老鼠最多。(贛州市尋烏縣幼兒園)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小小一粒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

2、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裝有米的無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組1個;每組1張16開或8開紙。

活動組織:

1、讓幼兒搖動桌上的瓶子,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輪流搖桌子上的瓶子,聽聽有沒有聲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個搖過了要給另一個,不要爭?!?/p>

2、引發(fā)幼兒猜想瓶中的東西是什么。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搖過了,那你們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導(dǎo)幼觀察米,說出米的特征。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有的小朋友說瓶子里是米,好,現(xiàn)在我們把瓶子蓋開開,把瓶子里的東西倒在紙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一邊看一邊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薄罢l愿意告訴大家米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好,剛才許多小朋友都說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長,有點圓,捏在手里硬硬的像個睡著的小娃娃?!?/p>

4、引導(dǎo)幼兒說出米的好處。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嗎?”“對了,米可以做成飯,可以讓小朋友吃飽,長身體,米是糧食?!薄昂?,大家把米撿到瓶子里去,我們一起把它送到廚房的阿姨把它們做成飯。要小心點,千萬別弄到地上,這是農(nóng)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一會吃飯時也要小心,不要灑到地上,要愛惜糧食?!?/p>

教學反思:

指導(dǎo)學生認識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了解種水稻的過程和食品的簡單加工過程,明白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該學科與民族精神教育的結(jié)合點是:教育學生懂得愛惜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精神??紤]到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已遠離農(nóng)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采取生活模擬、圖像感知、情境體驗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積極引導(dǎo)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所學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自身體驗結(jié)合起來,不斷增強對愛惜糧食的深刻體會,把愛惜糧食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動和責任。

幼兒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屬植物的果實–稻谷經(jīng)脫殼、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也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全世界約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見當作主食的地區(qū)在亞洲和各地唐人街。

幼兒園小班教案《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引導(dǎo)幼兒體驗勞動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能簡單復(fù)述兒歌,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一粒米》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體驗勞動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2、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

3、能簡單復(fù)述兒歌。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照片:幼兒吃飯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

談話導(dǎo)入,引出課題。

1.幼兒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飯。

2.啟發(fā)思考: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引導(dǎo)幼兒知道糧食對人的重要性)

二、展開

1.幼兒欣賞兒歌,了解一粒米是怎樣來的?

教師: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聽一聽兒歌里是怎樣說的。

(1)幼兒欣賞兒歌《一粒米》。

(2)提問:糧食是誰種出來的?(引導(dǎo)幼兒知道是農(nóng)民伯伯)

2.講述《一粒米》,簡單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

(引導(dǎo)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

教師:你們知道農(nóng)民伯伯是怎樣種糧食的嗎?

(1)利用照片為幼兒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

(2)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先做了哪些事情?

(松土,播種)

播種后,農(nóng)民伯伯還要做哪些事情?

(施肥、澆水、噴灑農(nóng)藥等)

糧食成熟以后,還要做什么?

(收割)

小結(jié):農(nóng)民伯伯多辛苦呀!一粒米長大,他們要做這么多的事情,

流許多汗。它們不停的勞動,小朋友才能吃上白白的米飯,

我們一起謝謝農(nóng)民伯伯吧!

3.游戲:種糧忙。

游戲玩法:一半幼兒模仿小種子在泥土里,另一半幼兒模仿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

在松土、播種、

澆水。種子慢慢長大,破土而出。

兩組幼兒交換角色。

4.出示照片,幼兒進行行為判斷,學會愛惜糧食。

教師: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這么辛苦,大家看看圖中小朋友吃飯是怎樣做的?

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做得對?

我們吃飯時應(yīng)該怎樣做?

小結(jié):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應(yīng)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愛惜每一粒糧食。

三、結(jié)束

1.裝飾標志牌,宣傳愛惜糧食。

教師為幼兒提供不同形狀的標志牌,并幫助幼兒寫好“請愛惜糧食”的警示語。

2.幼兒涂色,添畫簡單的圖案。

一粒米

小小一粒米,別把它看不起

一粒一粒米呀,來的不容易

農(nóng)民伯伯早起晚睡,每天種田地

一粒一粒米呀,來的不容易。

活動反思:

教育學生懂得愛惜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精神??紤]到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已遠離農(nóng)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采取生活模擬、圖像感知、情境體驗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積極引導(dǎo)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所學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自身體驗結(jié)合起來,不斷增強對愛惜糧食的深刻體會,把愛惜糧食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動和責任。

幼兒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屬植物的果實–稻谷經(jīng)脫殼、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也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全世界約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

幼兒園小班綜合活動:玉米粒和爆米花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大的"、"小小的"等簡單詞匯來描述玉米粒、爆米花的形態(tài)。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3.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玉米粒、袋裝玉米粒(一袋)、微波爐、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紙杯。

三、活動過程(一)感知玉米粒。

(出示一個不透明瓶子,里面裝著玉米粒)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寶貝?(搖一搖)你們猜猜這個小瓶子里面裝著什么?(幼兒回答)師:我們給瓶子脫去衣服,現(xiàn)在你們看看是什么呀?(幼兒回答)師:噢!原來是玉米粒呀!今天玉米粒來我們班做客,你們來看一看,認識一下玉米粒朋友。

老師提問:

(1)你們看到玉米粒是什么顏色的?(有黃色的,也有白色的)(2)我們再看一下玉米粒是小小的還是大大的?(小小的)(3)你們想不想變成一個小小的玉米粒?玉米粒小小的,我們寶寶的身體這么大,如果我們也要像玉米粒一樣變得小小的,怎么才能把我們寶寶大大的身體變小呢?誰來做一做動作?。

(請幾個幼兒示范,最后教師示范:縮成一團,用手抱緊雙腿。)小結(jié):玉米粒是小小的黃色的。

(二)爆米花1. 師:現(xiàn)在玉米粒藏到袋子里去了,要來和我們寶寶玩一個變身游戲。

我們請微波爐和玉米粒一起來變魔術(shù)!等一下我們的小眼睛要仔細看好了,看看它是怎么變身的!

2. 引導(dǎo)幼兒觀察感知玉米粒到爆米花的變化過程。

(1)看,袋子在里面干什么呢?(轉(zhuǎn)圈圈)來,我們也來學一下?。ㄓ變焊蠋熢谠剞D(zhuǎn)圈圈)(1)聽,爐子里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學一學:啵、啵、啵)(2)用小鼻子聞一聞,聞到了什么味道?(香香甜甜的)3. 取出爆米花,引導(dǎo)幼兒觀察(1)(師取爆米花,縮手)喲!老師怎么了?(幼兒回答)師:恩!老師被燙到了!我們小朋友自己不可以玩玉米粒變身的游戲,因為它很危險,而且剛剛在微波爐里轉(zhuǎn)過的東西是很燙的,要等它涼了,小心翼翼地拿。

(2)(再次取出爆米花)看一看,袋子的肚子現(xiàn)在怎么樣了?(大大的)(3)(打開爆好的包裝袋)玉米粒寶寶呢?沒有了,它變成了什么?(學說:爆米花)4. 比較:我們來看一看(1)爆米花是什么顏色的?(白色的)(2)爆米花是小小的還是大大的?(和玉米粒比較)(大大的,像一朵白色的花)(3)那我們可以怎么做爆米花呢?(張開雙腳,伸出雙手,向周圍展開)(三)游戲師:剛才我們看了"玉米粒寶寶"變身的游戲,現(xiàn)在我們也一起來玩"玉米粒"變身的游戲。

交代游戲玩法:引導(dǎo)幼兒表演玉米粒,老師發(fā)出加溫的指令,小小的玉米粒,在微波爐里轉(zhuǎn)呀轉(zhuǎn)呀轉(zhuǎn)呀,"啵、啵、啵"變成大大的爆米花。

(在游戲時請另一個老師把爆米花倒在事先準備好的紙杯里。)(四)品嘗爆米花師:我們都回到小椅子上去,我們想不想嘗一嘗爆米花呀?(請老師每人發(fā)一份爆米花)(1)我們嚼一嚼,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2)那我們請客人老師也來嘗一嘗爆米花吧! 我們要跟客人老師說:"老師,我請你吃爆米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會跳舞的小米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索喇叭通電后的振動現(xiàn)象。

2、嘗試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細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能夠?qū)茖W探索活動感興趣。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準備:

1、每桌一筐低音喇叭、一筐1號電池、一碗小米。

2、PPT、播放器。

活動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探索通電后喇叭的振動現(xiàn)象,激發(fā)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在操作過程中,能夠通過小米在喇叭的跳動感知喇叭的振動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引導(dǎo)幼兒觀察電池、喇叭。

2、提醒幼兒正確取放喇叭,不要碰喇叭中間很軟的地方,要拿喇叭的兩邊,擺放的時候喇叭口要朝上。

二、探索如何使喇叭發(fā)出聲音。

1、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喇叭發(fā)出聲音呢?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引導(dǎo)幼兒用語言表達操作過程。

3、請1-2名幼兒演示操作過程。

4、教師小結(jié):當喇叭上的兩根線分別連接電池的正極、負極上時,電路通了,喇叭就會發(fā)出聲音了。

三、感知喇叭通電時小米在喇叭上跳動的現(xiàn)象。

1、請幼兒給喇叭接上電池,觀察喇叭是否發(fā)出聲音呢?用手摸一摸喇叭口,說一說有什么感覺呢?(喇叭口在輕輕振動)

2、把小米放在通電后的喇叭上會怎么樣呢?

3、幼兒操作并觀察小米的跳動現(xiàn)象,啟發(fā)幼兒用比較確切的語言表達小米“跳舞”的樣子。

4、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小米為什么會跳舞呢?

6、教師小結(jié):喇叭通電后引起的振動使小米跳起“舞”來。

四、探索接上不同數(shù)量的電池,小米在喇叭上的跳動的幅度有什么變化呢?

1、接上不同數(shù)量的電池,在喇叭上的小米會有什么變化呢?

2、幼兒操作,啟發(fā)幼兒相互合作,并仔細觀察接上不同數(shù)量的電池,小米跳動的不同情況。

3、剛才你們是怎么玩的?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小米的活動圖,幫助幼兒梳理知識。

5、教師小結(jié):電池接的越多,喇叭振動的越厲害,小米就跳的越高。

五、游戲:快樂的小米。

教師做喇叭,小朋友做小米。老師說出電池的數(shù)量,“小米根據(jù)電池的數(shù)量來跳舞。比如老師報“1節(jié)電池”?!靶∶住碧牡汀⒗蠋焾蟆?節(jié)電池”“小米跳的高”。

反思:

以上活動過程在我們眼前展現(xiàn)的是一幅充滿“動感”的畫面。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覺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興趣。所以本節(jié)活動孩子們都是在不停的操作,振動是物體運動的一種方式,也是幼兒可以理解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以觸覺為手段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振動,其感受相對比較微弱。在“會跳的小米”中,將喇叭較為細微的振動借助小米的跳動使其更為明顯,更易為幼兒所覺察。這一做法在材料的選擇及活動的構(gòu)思上無疑是別具匠心的。在這一活動中老師摒棄了“傳授灌輸”的教學方式,為孩子設(shè)計了一個又一個的極具操作性的活動,使孩子沉浸在歡樂的帶有游戲性質(zhì)的自主活動中,使其思維和感官處在興奮與敏感的狀態(tài),最終使孩子的情感表現(xiàn)、感知效果都達到了比較理想的境地。在現(xiàn)場,孩子們活動的熱情使旁觀者深受感染。

幼兒百科:振動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總體分為宏觀振動(如地震、海嘯)和微觀振動(基本粒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一些振動擁有比較固定的波長和頻率,一些振動則沒有固定的波長和頻率。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小小一粒米》...
    2021-04-0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一粒米》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引導(dǎo)幼兒體驗勞動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能簡單復(fù)述兒歌,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一粒米...
    2020-10-21 閱讀全文
  • 小小一粒米 好吃的白米飯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缎⌒∫涣C缀贸缘陌酌罪垺?!教案分類:幼兒園中班知識普及,中班教案 表現(xiàn)內(nèi)容:通過學習知道大米是從何而來,學會珍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米。 小小一粒米好...
    2021-08-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綜合活動:玉米粒和爆米花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大的"、"小小的"等簡單詞匯來描述玉米粒、爆米花的形態(tài)。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3.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會跳舞的小米?!芳敖虒W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索喇叭通電后的振動現(xiàn)象。 2、嘗試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細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能夠?qū)茖W探索活動感興趣。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養(yǎng)成敢想...
    2020-10-10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小小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小小一粒米》...

2021-04-06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一粒米》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良好習慣,引導(dǎo)幼兒體驗勞動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能簡單復(fù)述兒歌,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一粒米...

2020-10-21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缎⌒∫涣C缀贸缘陌酌罪垺?!教案分類:幼兒園中班知識普及,中班教案 表現(xiàn)內(nèi)容:通過學習知道大米是從何而來,學會珍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米。 小小一粒米好...

2021-08-07 閱讀全文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大的"、"小小的"等簡單詞匯來描述玉米粒、爆米花的形態(tài)。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3.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索喇叭通電后的振動現(xiàn)象。 2、嘗試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細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能夠?qū)茖W探索活動感興趣。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5、養(yǎng)成敢想...

2020-10-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