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班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8-21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十五篇。

老師都需要為每堂課準備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老師在上課時必須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想要查看“小班教案”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希望這些技能能夠為你的職業(yè)發(fā)展帶來更多機會!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操作活動的樂趣。

2、在游戲中探索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一樣多的技能。

3、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比較多、少、一樣多;難點是: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活動準備】

演示用教具:

1、請大班4個小朋友到我們小五班做客;在他們身上貼上數(shù)字1—4,讓他們在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里等候,當老師說:“有請客人時,他們依次出來?!?/p>

2、毛絨玩具4個,藍球4個;帽子4頂

3、幼兒操作材料。印有4娃娃卡片紙(數(shù)量同幼兒一樣多)、棗每人4個,山楂每人4個。

4、孩子坐成大半,桌子分成四組擺在后面

【活動過程】

引出課題。出示兩組實物教幼兒學習用并放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一樣多。

一、送籃球:

演示提問:首先請出個娃娃客人站成一橫排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客人,請客人按照從左到右擺成一橫排,再出示四個籃球,一一對應的擺在娃娃的前面,讓幼兒判斷兩組物體的多少。

二、送毛絨玩具

演示提問:將4只玩具一一對應分給4個娃娃客人

師:,娃娃和玩具一樣多嗎?讓幼兒說說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關系,啟發(fā)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玩具少了一份。

三、給娃娃客人戴帽子。

請一名幼兒為娃娃客人戴1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

四、為娃娃客人送食物

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4個多娃娃客人的卡片拿出來,進行操作活動。

1、給娃娃客人分紅棗,把棗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棗是不是一樣多?

2、為幼兒為娃娃客人分山楂,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山楂是不是一樣多?

啟發(fā)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山楂少1個。用什么辦法使娃娃和山楂一樣多呢?

我們今天學會了比較兩組物體一樣多的方法,我這里有許多小腳丫,我們班有許多小朋友,我們怎么知道我班的小朋友和小腳丫是不是一樣多呢?孩子自由發(fā)表意見,進行操作。結(jié)束。

小班數(shù)學《一樣多》說課稿

各位評委上午好,下面我來說一說,我設計的小班數(shù)學《一樣多》的說課。

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開始喜歡數(shù)學活動了,并從中體驗到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我班幼兒正處于好奇心強、對外界事物充滿渴望的階段,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數(shù)學活動《一樣多》。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感受操作活動的樂趣。

2、在游戲中探索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一樣多的技能。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比較多、少、一樣多;難點是: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shù)量關系。

我做的準備是:

1、請大班4個小朋友到我們小五班做客。

2、為客人準備了好玩的玩具:籃球毛絨玩具和好看的帽子;好吃的食物;紅棗和山楂,客人和本班幼兒都很感興趣,并且好組織教學。

為更好地完成以上目標,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使用了情景法、游戲法、操作法。引導讓幼兒通過操作來發(fā)現(xiàn)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探索發(fā)現(xiàn)兩組物體之間多、少和一樣多的關系。

整個活動通過教師和幼兒在游戲互動進行,通過為娃娃設計的情景來展開教學,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完成重難點的教學。

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情景氛圍中自己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學中玩,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教學反思: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yǎng)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后,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jié)課更完美。

小班教案 篇2

一、說課內(nèi)容

關于活動內(nèi)容天氣涼了,落葉飄飛,跟孩子們一起看落葉、撿落葉、玩落葉,是很有樂趣的事?!缎淙~,飄啊飄》勾勒了一幅充滿童趣的畫面,這首兒歌結(jié)構(gòu)符合幼兒的語言特點,易于小班幼兒接受、理解、記憶,更容易激發(fā)幼兒的欣賞愿望、學習興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鳴。

關于活動目標我希望通過各種體驗活動幫助孩子感知理解兒歌,學會念兒歌,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并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關于活動設計活動設計過程遵循逐層深入的原則,步驟大致為:欣賞感知兒歌→理解學習兒歌→體驗表演兒歌→嘗試仿編兒歌。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希望孩子的能力在前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具體流程是:

1.欣賞感知兒歌教師扮演大樹媽媽,示范朗誦兒歌,幼兒完整欣賞作品,重點讓孩子感知“飄、頭頂、肩膀、膝蓋”。

2.理解學習兒歌小班孩子記憶主要以無意記憶、機械記憶為主,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為此我利用直觀的圖譜,幫助孩子理解學習兒歌,也為孩子進行仿編活動打好基礎。

3.體驗表演兒歌表演游戲是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一種,可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幼兒正處在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而表演游戲正符合幼兒期語言表達特點,孩子們拿著小樹葉,扮演樹葉寶寶,在游戲中體驗兒歌帶來的快樂。

4.嘗試仿編兒歌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中,展開思維,充分發(fā)揮想象,從詞句的變換來加深游戲的玩法,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

二、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2.初步嘗仿編兒歌。

三、活動準備

1.平時帶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樹葉飄落。

2.兒歌《小樹葉,飄啊飄》自制圖譜,落葉若干。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感知兒歌

(1)出示樹葉,引導幼兒觀察小樹葉飄落,初步理解“飄”。

教師:小樹葉怎么了?小樹葉是怎樣掉到地上的?

(2)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完整欣賞。

教師:小樹葉飄到了什么地方?

2.理解學習兒歌

(1)教師利用圖譜引導幼兒理解兒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譜,鼓勵他們看圖譜朗誦兒歌。

3.角色表演游戲

教師扮演大樹媽媽,幼兒每人手持一片小樹葉扮演樹葉寶寶,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讓幼兒體驗兒歌中的樂趣。

4.嘗試仿編兒歌

(1)幼兒討論,“小樹葉除了飄到頭頂上、肩膀上、膝蓋上,還能飄到我們身體的什么地方?”

(2)將幼兒仿編的兒歌用圖譜展示,鼓勵幼兒大膽念自己仿編的兒歌。

延伸活動:帶孩子到戶外,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小樹葉還會飄落在哪里?啟發(fā)幼兒進一步創(chuàng)編。

小班教案 篇3

一、問候時光

活動目的:

1、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

2、學會說“我叫××”“老師好”。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靠墊

師:寶寶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認識靠墊,學說靠墊

師:靠墊寶寶今天見到你們可高興了,它和你們打招呼呢:寶寶們好!寶寶們,你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寶寶主動的與別人打招呼。

二、快樂時光:《靠墊變變變》

活動目的:

1、喜歡與家長一起念兒歌。

2、能跟著老師做簡單動作。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兒歌:《靠墊變變變》。

師:寶寶們真棒,剛才都能大膽的和靠墊寶寶們打招呼了,現(xiàn)在靠墊寶寶也要和寶寶們一起玩?zhèn)€變變變的游戲。

2、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靠墊做動作

——在活動中,家長協(xié)助幼兒某些動作,如將靠墊背在背上

3、家長鼓勵寶寶到前面來自己表演。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寶寶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讓寶寶感受念兒歌帶來的快樂。

三、音樂時光:傳靠墊

活動目的:

1、初步感受音樂的快慢

2、能夠用傳遞動作的快慢來表現(xiàn)音樂的快慢

活動過程:

1、寶寶試著圍圈傳遞靠墊

2、第一次聽音樂傳遞靠墊,在快慢處教師做提醒,并請家長協(xié)助在傳遞中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

3、幼兒第二次試著游戲,讓寶寶自己聽音樂來改變動作

家庭延伸:家長可在家玩類似的游戲

四、蒙氏生活教育活動:撕紙花

活動目的:

1、體驗撕的樂趣

2、訓練寶寶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3、發(fā)展寶寶的小手肌肉。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進行示范。

師:看,老師這有也有一個靠墊,可是沒有花紋,現(xiàn)在老師這有許多的漂亮的花朵,讓我們把這些飄亮的花朵給撕下來,呆會給靠墊粘上。

——教師示范撕的技巧

2、寶寶自己取材料進行操作。

3、家長指導和幫助,并及時鼓勵寶寶。

家庭延伸:家長盡量讓寶寶自己動手操作,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

五、藝術(shù)時光:貼畫:《美麗的靠墊》

活動目的:

1、體驗貼畫的樂趣。

2、學習粘貼的技能

活動過程:出示空白靠墊

師:看,現(xiàn)在讓我們把小花給靠墊給粘上,然后給它圖上漂亮的顏色

2、向?qū)殞氀菔菊迟N和涂色的過程,提出要求。

3、寶寶操作,家長指導。

4、將完成的作品貼在展示板上,供大家欣賞。

家庭延伸:家長在家可以指導寶寶正確的姿勢。

六、健康時光:體能游戲:《走小路》

活動目的:

1、喜歡參加集體游戲。

2、能大膽參與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靠墊圍成1圈

師:寶寶們,靠墊現(xiàn)在要來開火車了,快讓我們把靠墊一個跟一個圍成一個圓圈吧!

——幼兒操作

2、幼兒挨個從靠墊上走過去

師:烏,開火車了,寶寶們跟著老師的火車頭走吧

——引導幼兒從靠墊上一個個踩過去

3、引導幼兒從靠墊上跳過去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學小白兔從靠墊上跳過去

——幼兒游戲

4、 游戲:夾靠墊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夾著靠墊行走

小班教案 篇4

數(shù)學教案:小手比一比

教學名稱:數(shù)學

教學內(nèi)容:小手比一比

教學目的:1、教幼兒認識1——3的數(shù)字形。2、讓幼兒能用手指頭表示數(shù)字1——3。教學準備:1、卡通數(shù)字1——3。2、1——3的大數(shù)字卡以及相應圖片。3、魔術(shù)口袋以及小水果。4、小數(shù)字卡片1——3幼兒人手一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chuàng)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shù)字寶寶1、2、3。那么數(shù)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shù)字寶寶,用數(shù)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shù)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shù)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shù)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shù)字。

3、用手指表示數(shù)字: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shù)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shù)口袋中拿出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shù)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shù)量是幾。

三、結(jié)束部分: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數(shù)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shù)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shù)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jié)束。

小班:5的認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shù)字5,并能數(shù)出5以內(nèi)的物體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字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shù)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它們有多少條,好嗎?播放課件。課件內(nèi)容:魚缸里有四只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換一幅場景后,一個小男孩又放了一只小魚。出示問題:現(xiàn)在有幾條魚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魚缸:(里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魚缸里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shù)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里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并列放在一起,問:現(xiàn)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后加1個。(讓幼

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后就是5)

3、認識5的組成

數(shù)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shù)量。

4、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shù)量是5?

三、我是小畫家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shù)量必須是5個。

四、游戲活動:(站圓圈)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后師生一起數(shù):1、2、3、4、5,當數(shù)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里,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計算游戲:摘星星

游戲目標:

1.學習分類,6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及認數(shù)。

2.激發(fā)幼兒學數(shù)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能力。

游戲準備:

1.1—6數(shù)字卡各一張。

2.星星10顆,大的6棵,小的4顆(其中大的5個角的紅星星2顆,金黃的3顆,大的6個角的黃星星1顆,小的4個角的綠星星3顆,小的4個角的藍星星1顆)

3.把剪好的星星放在天空上。(黑板上)

游戲玩法:

1.幼兒觀察,說說星星有哪些顏色,哪些星星大?哪些星星小,每種星星各有多少?

2.按星星的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分別進行分類。

3.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幼兒根據(jù)卡片上的數(shù)到“天上”摘星星。

4.教師拍手,幼兒根據(jù)拍手次數(shù)到“天上”摘有幾個角星星。如師拍4下,便摘4個角的星星。

5.幼兒根據(jù)教師說的要求摘不同顏色的星星。如教師說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幼兒便摘3顆紅顏色的星星。

小班數(shù)學活動:花兒朵朵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分割成一塊一塊的花瓣拼成一朵完整的花朵。

2、體驗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分割成塊的卡紙花瓣若干,如桃花、水仙花、迎春花、郁金香等。2、幼兒每人一片不同品種的完整花瓣。

活動過程:

花瓣歸類

——出示單片卡紙花瓣,這些花瓣一樣嗎?

——誰能把同一朵花的花瓣歸放在一起?數(shù)一數(shù)每種花瓣有幾片。拼花朵

——請幼兒嘗試、探索將花瓣拼成一朵朵完整的花朵。

——幼兒集體檢查拼出的花朵是否完整。

——感知每朵花的花瓣數(shù)量并說出花朵的名稱。

游戲:花仙子

——幼兒手持一片完整的花瓣,觀察同伴手中的花瓣是否與自己的一樣?!谝魳分杏變鹤杂晌鑴踊ò辏灰魳仿曂?,持相同花瓣的幾名幼兒組成花朵?!殚g交換花瓣,繼續(xù)游戲。

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1、學習量詞:一個XX、一條XX、一根XX、一串XX、一片XX。

2、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3、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準備:

蘋果、香蕉、樹葉和橘子若干;動物掛飾與幼兒數(shù)量相同。

小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做客》

過程:

一、利用情景活動,引進幼兒興趣。

今天我請小動物到小二班做客,你們愿意去嗎?

二、學習量詞

1、師:“看,我今天準備了很多食物請你們吃呢,我們看看,都有寫什么,好嗎?看這是什么?”(蘋果)“有多少蘋果?。俊保ㄒ粋€蘋果)學習量詞:一個蘋果。

2、用以上的辦法分別學習一條香蕉、一根骨頭、一串葡萄、一片樹葉。

3、游戲:我吃了……

1)師:“你們看,桌子上有許多的食物,你們喜歡吃什么就去拿什么吧!”

2)幼兒去拿食物,然后回位置上做好,互相說說自己拿了什么食物,教師可以巡回檢查,看幼兒有沒有說錯。

3)教師請個別幼兒起立回答,他拿了哪些食物,要正確的說出量詞。

三、游戲:玩玩具

讓幼兒自由選擇一種玩具,并說出他拿的玩具是什么?如:我拿了一根球棒。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育活動,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特別適合小班的幼兒。因為小班的幼兒年齡較小,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整個活動過程,都是以“敲門”的情景游戲貫穿,運用幼兒喜歡的生動形象的小動物做角色,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n4507.cn

在整個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始終沒有忘記活動目標——學說“**,你好”、“**,我喜歡你”的禮貌用語,這樣,不僅使幼兒獲得了游戲的快樂,同時也在反復的學說練習中深刻鞏固了禮貌用語。

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通過連接點,將多個長條與長條之間的拼接,形成塔檐。

2.了解寶塔的結(jié)構(gòu)以及搭建寶塔的比例。

3.通過自己的想象,嘗試搭建各種各樣的寶塔。

從目標看,目標定的范圍太廣了,不適合大班的幼兒,而且和自己的教學不成不符合。

準備

PPT寶塔步驟圖、單體建構(gòu)

準備的不夠充分,在準備時自己可以多準備一些單體建構(gòu)。如:長條、圓形等,這樣有利于孩子的搭建,也能減少一些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時間太長了,到最后孩子們完成作品的沒有幾個,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重難點不夠突出,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不夠清楚,比較的簡單。教師的指導語言不夠精煉,如:當孩子說這個紅紅的地方比較難搭,可是自己并沒有小結(jié),應該說這個是塔檐,這樣孩子能更清楚的知道寶塔的結(jié)構(gòu),也達到了目標。教師自己在指導孩子的時候,指導語不夠準確,而且教師的指導要有針對行,這樣更能激發(fā)孩子的餓興趣。自己做的PPT也不夠精致,像第一張出示寶塔圖片時,比較的多,很難看清楚,可以一張一張的分開來放,讓孩子看的更加清楚一點。另外自己在提問方面不夠針對性,如:這些寶塔哪里不一樣了?孩子可以來說說,教師也可以具體一點。還可以提問寶塔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這樣比較有針對行,教師在小結(jié)的時候也可以著重講寶塔的結(jié)構(gòu),還要有專業(yè)的術(shù)語。

這樣整個活動看起來比較的有針對性。

通過這個活動,發(fā)現(xiàn)自己在建構(gòu)方面比較的薄弱,還要像一些好的教師學習,而且老師們給了我很多的建議,使自己在建構(gòu)活動中有所提高。

小班教案 篇7

目標:

練習走、跑、跳、投等基本動作。

喜歡一圈多玩,嘗試創(chuàng)新玩法。

準備:

直徑約50厘米的塑料圈若干個。

過程:

1:教師用有趣的語言引起幼兒參與‘圈圈套’游戲的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份很好玩的禮物,想不想和它做游戲呀?”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指導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幼兒排成縱隊,每人在身上套兩個塑料圈(排頭除外),飛別與前、后幼兒各套一個圈。每人雙手在身體兩側(cè)腰間,拿著塑料圈,形成一個縱列。全隊幼兒同步行走,做開火車游戲。

3:游戲還可以改變走的方法,如:腳尖或腳跟走、聽音樂走……。還可以改變方向走,如,橫著走……

4:幼兒掌握一種玩法后,再引導學習另一種玩法‘青蛙跳荷葉’游戲,要求幼兒落地要輕。啟發(fā)幼兒自己用圈擺不同的圖形,模仿青蛙的動作跳圈。

5:教師通過展示活動,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新表演,相互啟發(fā),增強自信心,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香蕉主要特征,能大膽、自信地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香蕉。

2、在游戲情境中快樂涂鴉,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體驗快樂涂鴉帶來的成功感與愉悅,提高對美術(shù)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PPT

2、黃、紅、藍顏料、白色紙人手一份、顏料盤、抹布。

3、輕音樂CD、實物香蕉朵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教師問:看看今天余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水果?

2、出示手中的香蕉(PPT圖一):這是什么呀?香蕉

3、教師啟發(fā)引導:老師今天給寶寶們帶來了好多有趣的香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了解香蕉,觀察香蕉形狀的不同,并進行想象觀察

1、播放PPT:咦?寶寶們,老師剛剛給你們看了哪些形狀的香蕉呀?(圓形、愛心等)

2、實物香蕉,認識香蕉

教師:香蕉是什么樣子的呢?它看起來都有哪些形狀呢?

3、繼續(xù)觀察各種形態(tài)的香蕉(PPT3、4圖)

教師:這些香蕉什么顏色?圖案看起來像什么?

4、教師點撥總結(jié)

教師:原來香蕉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想怎么變就怎么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范作畫“香蕉”

1、出示操作材料綠、黃、黑和棉花簽,引導幼兒討論作畫方法

教師:你們想來試試畫“香蕉”嗎?老師這里準備了綠色、黑色、黃色的顏料寶寶,我們和它們一起來玩畫“香蕉”的游戲好不好?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2、現(xiàn)場演示用棉花簽畫任意不同形狀的香蕉

教師出示一張白色紙,畫香蕉各種狀態(tài)(教師動作顯得夸張,好玩,讓孩子體驗“玩”色中形成各種形態(tài)的香蕉)

四、幼兒涂鴉作畫香蕉

1、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也來畫香蕉

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也來畫香蕉。想畫什么形狀就畫什么形狀,你們來試一試,看看誰畫的香蕉形狀最有趣。

2、播放輕音樂,鼓勵幼兒在畫“香蕉”大膽作畫。

教師:我們穿上畫衣開始畫香蕉嘍!

五、互動評價

1、隨機發(fā)現(xiàn)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點評。

教師:呀,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趣的香蕉,這個香蕉的形狀像什么呢?

2、自由評論

教師:你喜歡哪個香蕉?為什么呀?

3、教師總結(jié)

教師:今天你們畫的香蕉都畫的很好,余老師好喜歡你們的香蕉。你們以后再畫出更有趣的香蕉好嗎?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并根據(jù)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小朋友可以插電插線板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們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幼兒操作:誰做的對。

每人一套用電方法的圖片,幼兒自己判斷正誤,并將笑臉貼在正確的圖片上,哭臉貼在錯誤的圖片上。

小結(jié):小朋友不碰電插線板,不用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并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動。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學習用目測比較的方法區(qū)分兩個物體的高矮。

活動重點

能正確區(qū)分高矮。

活動難點

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操作卡、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初步了解比較高矮的方法

小豬和小猴是鄰居也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倆為一件小事吵了起來。

二、操作卡片,進一步學習比較高矮

請小朋友幫小豬和小猴比一比他們的房子、樹等物體,是誰的高,誰的矮,給高的物體涂上喜歡的顏色。

三、親自體驗,學會比較高矮

幼兒分成三人一組,兩個人比高矮,一個人做裁判,說說誰高誰矮。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知道了怎樣比較物體的高矮,可高矮不是絕對的,會隨比較對象的不一樣而改變,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

實踐成果:這節(jié)活動應用了專家所講的觀察認識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探究、觀察、自己動手嘗試,從而掌握比較高矮的方法,初步感受到了比較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上完后覺得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用實踐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效果。

小班教案 篇10

目標

能按樂曲的節(jié)奏變化表演開火車的動作。

喜歡與同伴共同游戲,并初步體驗真中的快樂。

準備

幾個大班幼兒表演游戲。

音樂磁帶。

過程

熟悉音樂。

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小碎步動作,雙手握拳在胸前繞臂,做開火車的祥子。當音樂結(jié)束時,幼兒半蹲做拉汽笛狀。

朋友們一起坐著火車出去玩;其開心!瞧,火車出發(fā)了;火車鉆山洞了,火車到站了。

請幼兒完整聽一遍音樂,了解樂曲的結(jié)構(gòu)。

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游戲。

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游戲;說說哥哥姐姐是怎么做游戲的。

再次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游戲,說說這個游戲什么地方有點難。

長長的火車是由一節(jié)一節(jié)的車廂連接起來的,所以相互的配合很重要。第二段音樂時,最前面的兩個幼兒搭山洞,第三個幼兒做火車頭帶著大家鉆山洞;等火車鉆過山洞時,括山洞的幼兒立即排在最后面做車廂,游戲重新開始。

嘗試玩游戲。

在部分幼兒游戲后,引導幼兒思者:怎樣才能配合得更好呢?搭山洞的孩子要注意些什么?

提醒幼兒要想配合好,就要聽著音樂節(jié)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搭山洞的孩子雙手要舉得高一些,這樣火車才能順利通過。

幼兒分組同時玩“開火車”的游戲。

小班教案 篇11

教學名稱:美術(shù)教學內(nèi)容:小鴨子游泳(棉簽畫)

教學目標: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tài)。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教學準備:

1、每日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tài)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fā)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提問: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圓圓的)。

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橢圓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

它們喜歡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

那小鴨在水里游泳的時候,兩只小腳都看不見了,它的身體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兒回答困難,再補充問:想象一下它的身體像什么數(shù)字?)出示字卡(數(shù)字2)。那現(xiàn)在我們來畫一個像數(shù)字2的鴨子好不好?

2、教師示范畫小鴨。

1)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diào),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2)提問: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3、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wèi)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yè)。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小班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回憶表達,較完整地表述新年趣事。

2.在談話中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反應新年內(nèi)容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 歌表演導入

——小朋友,你們的春節(jié)過得開不開心?

歌表演《歡歡喜喜過新年》

二、說說新年趣事

1.說說自己的趣事

——看來大家的新年過得非常的快樂,有哪些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

引導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趣事。

小結(jié):原來大家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趣事,看來你們的新年過得很充實。

2.說說照片上的趣事

﹙1﹚分組觀察討論

——新年的時候老師也拍了一些照片,看看照片上是有什么高興事?

出示照片引導幼兒分組觀察表達。

——請大家四人一組選一張你們喜歡的照片,來看看說說照片上有什么高興事兒。

可選擇的照片內(nèi)容:放煙花,放鞭炮,吃團圓飯,拜年……

﹙2﹚說說照片上的事

——你們的照片上有什么開心事?。棵拷M請一位小朋友來代表大家說一說。

小結(jié):把開心的事講給大家聽,大家也能感受到你的開心!

三、畫畫新年趣事

——我們把自己的新年趣事畫下來吧,讓更多的人分享我們的快樂。

分析調(diào)整

價值分析:

——利用照片等媒體,幫助幼兒回憶新年的情境,利于孩子們講述新年趣事。

調(diào)整:

由于帶照片來的朋友不多,因此在請這些孩子講過之后,教師借助自己的照片幫助幼兒能更好的講述,如:放煙花、放鞭炮,吃年夜飯,收紅包等的照片。

價值分析:

——在分組的基礎上,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講述照片中的事物。

調(diào)整:

幼兒分組的時候,教師有意識的將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安插到不同的組里,使得孩子們在講述時有一個“榜樣”。并且這樣一來,也加強了生生互動的效果。

借助張吉舟帶來的畫,正好介紹了她的畫,通過她的介紹,孩子們明白了原來不僅可以用照片把新年里的開心事拍下來,還可以畫下來。

小班教案 篇13

一、設計初衷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币豢跐嵃捉】档难例X,不僅可以任你展現(xiàn)自信的笑容,對身體大有好處。在一天晨間談話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牙齒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如何保護牙齒”、“怎樣預防齲齒”、“當牙齒出現(xiàn)問題時該如何處理”等相關知識,了解得不多。如何讓孩子科學理解這些內(nèi)容,并消除即將來臨的發(fā)育換牙期的恐懼心理呢?正巧我班其其家長是位牙科醫(yī)生,于是我們抓住了這一難得的教育契機,帶領孩子走進了明珠口腔牙科醫(yī)院,一同去個究竟。

二、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牙科醫(yī)生的工作,消除補牙、換牙的緊張感。2.養(yǎng)成從小保護牙齒的好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三、客座教師:吳敏(牙科醫(yī)生,以下簡稱“醫(yī)”)

四、活動對象:中班

五、活動準備:

1.聯(lián)系明珠口腔醫(yī)院,與醫(yī)生溝通有關的口腔知識。

2.聯(lián)系好接送車輛。

六、活動過程

(一)認識牙科醫(yī)生

1.醫(yī):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明珠口腔門診室,我是這里的醫(yī)生。誰知道幫小朋友們看牙的醫(yī)生叫什么?

幼:牙科醫(yī)生。

2, 醫(yī):很聰明。怎樣讓看病的人一來就能認出我是這里的醫(yī)生?

幼:你穿著醫(yī)生的白大褂,還戴著白帽子和白口罩。

3. 醫(yī):我穿戴這些,除了便于病人辨認,白大褂、白帽子、口罩等還有什么作用呢?

幼:這樣很漂亮;這樣很衛(wèi)生……

醫(yī):對,因為我是醫(yī)生,白大褂是我的工作服,戴帽子,還有戴口罩和手套是為了衛(wèi)生。因為我們在工作時,和病人是近距離接觸,為了防止頭發(fā)、衣服和手上的灰塵、細菌或不衛(wèi)生的東西接]到病人,在工作時必須穿著白大褂,戴著帽子、口罩和手套,以保持清潔,這也是每個醫(yī)生的職責。

(二)了解護牙常識。

1 醫(yī):碰到什么情況,小朋友要上牙科醫(yī)院看病呢?

幼:牙齒痛了;長蛀牙了;牙齒爛了……

醫(yī):小朋友說對了一部分。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處理拔牙、補牙、鑲牙、洗牙、美白、正畸、修復等各類口腔齒科問題。

2. 幼:叔叔,我們在家都刷過牙了,為什么還要到這來洗牙?

醫(yī):小朋友問得很好。首先洗牙是預防和治療牙周病與牙齦炎的有效方法。人的唾液中溶解了很多礦物質(zhì),日積月累,沉積在牙齒上就形成牙結(jié)石,也叫牙石。牙石會引起牙齦發(fā)炎、紅腫、出血,還會引起口臭。刷牙等一般方法無法去除牙石。只有通過洗牙才能有效地去除牙石,保護牙齒。

其次,洗牙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方法。牙齒表面會附著牙菌斑和其他沉淀物,如茶漬、煙漬等,容易形成齲齒,也很不美觀,通過洗牙可以有效去除這些臟東西。另外,洗牙的同時可以對口腔進行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page_break] 3. 幼:什么情況下要拔牙?醫(yī):乳牙開始松動,又不落下來,影響了恒牙的長出;有些齲齒比較嚴重,無法治愈等,都要拔牙。

(三)參觀診所,了解治療牙齒的簡單過程。

1. 參觀。

(1)醫(yī):你們感覺我們這里的環(huán)境怎么樣啊?

幼:里面非常明亮、干凈,地上一點灰塵也沒有;這里的東西擺放得很整齊……

醫(yī):是啊,我們要打造一個干凈、舒適的就診環(huán)境,計病」L感覺像在家里一樣,以消除病人的緊張感

(2) 幼:咦,為什么這里是一間間隔開,像小房間一樣,還有椅子呢?

醫(yī):這是我們門診內(nèi)設的診療區(qū)、候診區(qū)、消毒室、放射室技工室。這些椅子是給病人看病時等候用的,而消毒室是消給拔牙工具消毒的地方。我們設立了這么多的區(qū),是為了方便、衛(wèi)生,提供病人看牙“一人一機,一套機械一人一用”的安全衛(wèi)生條件和舒適的環(huán)境,給予病人親情般的服務。

2.介紹治療牙齒的機器和工具

(1)醫(yī):你們看,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幼:這是椅子,是給看牙齒的人坐

(2)醫(yī):那上面都裝著什么東西呢?

幼:有燈 有椅子、有痰盂;還有水管、箱子……

(3)幼:醫(yī)生叔叔,這是什么機器啊?怎么上面裝著這么多的東西啊?

醫(yī):它是雅治療椅,也是全電腦牙科綜合治療機,上面有供水管、沖水管、強吸唾器、弱吸唾器、三用噴槍、電動牙科椅、氣壓表、口腔冷燈光、工具盤……

(4) 醫(yī):知道這口腔冷光燈有什么用嗎?

幼:這一定是照亮的,因為太黑了看不見;這是看牙齒時照明的`,我媽媽上次檢查牙齒時,也是這樣的……

醫(yī):是啊,口腔冷光燈可以照亮口腔,以便更好地檢查牙齒和修補牙齒。接下來我請一個小朋友坐在牙科治療椅上,給你檢查一下牙齒是不是健康的。(醫(yī)生檢查,幼兒體驗)

(四)講解孩子的換牙期。

1 醫(yī):你們知道我們每個人一般有幾顆牙?

幼:有22顆牙齒;18顆牙齒;有15顆牙齒……

醫(yī):我們小朋友一般是20顆牙齒左右。小寶寶生出來后,慢地長出了乳牙,到了六七就開始換牙了,新牙就是恒牙,要用一輩子的,我們要好好保護牙齒。

(五)結(jié)合生活說說自己周圍人的牙齒。

醫(yī):你們家里人的牙齒是怎么樣的呢?

幼:我姥姥老了,牙齒都沒了,要戴假牙呢;為什么我爺爺?shù)难朗峭岬摹?/p>

醫(yī):因為爺爺?shù)昧搜乐苎?,周圍的牙都松了就會歪?/p>

幼:我爺爺?shù)难例X抽煙抽黑了,他中午晚上都抽,牙齒里頇外面全黑了;爸爸的牙像黑疙瘩,有的牙是淡紫色的……

醫(yī):那是因為抽煙時間太長了

(六)怎樣保護牙齒。

醫(yī):怎樣才能有一副健康、漂亮的牙齒呢?

幼:要經(jīng)常刷牙;要經(jīng)常檢查……醫(yī):今天,叔叔就教你們保護牙齒的好方法:

1. 正確刷牙:這是去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拿出牙刷和牙齒模型,講解并示范

(l)將牙刷傾斜45度壓于牙面與牙齦之間,刷毛盡量進入齦溝和牙縫間,然后順著牙縫豎刷并輕輕旋轉(zhuǎn)刷頭,用力不要過大,按順序每個牙齒都要刷到,每次刷3分鐘。

(2)用正確的刷牙動作配合適當?shù)慕嵌惹鍧嵣舷卵例X的側(cè),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每個部位可重復刷6 次。

(3)刷牙內(nèi)側(cè)時,仍順著牙縫豎刷并輕輕旋轉(zhuǎn)的原則進行,不要只重視刷牙齒的外側(cè),不重視牙齒內(nèi)側(cè)的清潔。

(4) 互動:幼兒一起來學習刷牙的方法

2.合理飲食:甜食是小朋友偏愛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淀粉,例如糖果、巧克力、餅干和糕點等。黏性大的甜食很容易粘附在牙面上,為牙菌斑中的致齲菌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經(jīng)代謝后產(chǎn)生的有機酸致齲性很強。因此,要少吃甜食,尤其不要在睡前吃,睡前飲食后要刷牙。此外,日常飲食不要偏食。

3.定期檢查:應該每半年定期復查一次。

(七)小結(jié)

醫(yī):今天小朋友懂得了這么多關于牙齒的秘密和保護牙齒的方法,相信每俲嘲友從現(xiàn)在開始都會做一個保護牙齒的小能手。叔叔祝你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與牙科醫(yī)生告別)

七、活動成效

孩子們參觀了口腔診所,了解了乳牙。恒牙的生長過程和引起牙病的簡單原因。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獲是:他們知道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了解了刷牙的正確方法,消除了補牙、拔牙的緊張情緒。家長反映說:“寶寶回家教育我們怎樣保護牙齒,還主動提出堅持刷牙,你們幼兒園的教育太棒了?!?/p>

小班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練習向上拋物。

2、學習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對撕彩條。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活。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塑料夾子、彩色皺紋紙剪成的寬紙條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老鼠先生要去新娘啦!聽!它們來了!”放PPT課件(《抬花轎》音樂)

師:“哎呀!不好!禮花忘記買了,這可怎么辦呢?”

2、 教師示范,寶寶嘗試撕紙條。

師:噢!老鼠先生告訴我,可以用彩紙做禮花。孩子們看,老師這有什么呢?(幼:彩紙)

師:對!我這里有許多漂亮的彩紙。下面我要用彩紙做禮花了,寶寶們,仔細看!拿起彩條,用拇指和食指對著撕彩紙的上面,把寬紙條變成窄紙條。寶寶,你也來試試吧!

3、 教師提醒寶寶,要均勻的撕紙,不要橫著撕紙、撕斷。

師:看!XXX是沿著彩紙花紋,把寬紙條豎起來撕的,撕得寬窄一樣,她做的可真好!

4、教師示范“禮花”的做法,寶寶練習。

師:我發(fā)現(xiàn)寶寶們都撕完了,下面我用夾子夾住幾條撕好的彩條,注意了!我是夾住紙條的頂部。哇!一個禮花做成了!寶寶,你們也來試一下吧!

5、指導幼兒“放禮花”。

師:嗯!寶寶們做的禮花可真漂亮??!下面我們一塊來放禮花吧?。ń處煂⒆龊玫摹岸Y花”往上拋,提醒幼兒不要把“禮花”向小朋友的頭上拋。)

師:xxx的禮花放的好高??!快看?。√炜罩虚_滿了五顏六色的“禮花”,真好看!

6、結(jié)束

師:寶寶們,今天咱們都學會了制作禮花,還學會放禮花,你們的本領可真大!看!老鼠先生正等著我們和她娶新娘呢!(放音樂《抬花轎》)走!我們出發(fā)嘍!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jù)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體育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是完成幼兒體育任務,培養(yǎng)、促使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班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數(shù)字入詩的意趣,認讀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的興趣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活動重點:

背誦詩歌,引導幼兒講述樹葉還能用來做什么?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用書。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古詩“一望二三里”導入。(板書課題數(shù)一數(shù))

二、新授

1、故事、

教師示范公雞叫,大公雞的叫聲驚動了小馬,小馬呱噠呱噠地跑來了,小馬又帶來了幾位演員?請小朋友來數(shù)一數(shù)、(出示圖片1、2、3、4、5)小動物都來了,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大象伯伯寫了一首很好的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錄音)

2、提問:你從詩歌里聽到了什么?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教師總結(jié):這首詩有從一到十這幾個數(shù)字念起來特別的有趣、

三、讀詩歌、

1、教師范讀、

2、教師教幼兒讀、

3、游戲、

4、分組賽讀、

四、教師引導幼兒認讀數(shù)字,嘗試用這些數(shù)字再來仿編詩歌、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親近又平常的事物來表現(xiàn)詩歌的特色。

如:一只鴨、兩只鴨、鴨子下水嘎嘎嘎、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小班猴子教案十五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小班猴子教案十五篇”,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小班猴子教案 篇1

2、初步養(yǎng)成安全意識。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遵守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扮演小雞。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區(qū)草地玩。

雞媽媽: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一起到草地上捉蟲子,好么?

(老師和孩子們邊念兒歌《滑滑梯》邊走出教室,來到操場上的滑梯邊。)

雞媽媽:孩子們,你們看,這有一座山,草地在山的那邊,我們要翻過這座山才能到草地上玩,你會爬么?(請一個小朋友試著滑滑梯)

雞媽媽總結(jié):這座山一邊是樓梯一邊是滑梯,從樓梯這邊上的時候,要雙手扶好樓梯的兩邊把手,眼鏡看著樓梯,一層一層的往上爬,爬到樓頂后,慢慢坐下,雙手扶著滑梯兩邊,兩腿并攏,在慢慢往下滑。

2、雞寶寶和雞媽媽一起滑滑梯。雞媽媽:你們會過這座山么?我們現(xiàn)在一個一個爬過山去草地上捉蟲子吧。(教師觀察幼兒滑滑梯的情況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3、雞媽媽:孩子們,我們安全的過t這座山,現(xiàn)在到草地上t,我們一起來捉蟲子吧。

4、雞媽媽和雞寶寶回懟<β杪瑁漢⒆用牽天快黑t,我們回戇傘#教師帶領幼兒從另外一條路回恚路上有另一個滑梯)

雞媽媽:孩子么們,你們看,回淼牟t上有、還有一座山呢,你們能安全的爬過么?(引導孩子們回顧剛才學習的滑滑梯的方法)

雞媽媽:看來,我的寶寶們都會爬山,好吧,現(xiàn)在我們一起慢慢的爬過這座山,回戇傘#ㄓ錐滑滑梯,教師重點觀察,適當引導。)

小班猴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玩具城情境,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nèi)數(shù)量,發(fā)展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么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shù)4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shù)量的輪子,鞏固對數(shù)量的認識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么辦呢?

這是什么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jù)幼兒講述示范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并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么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shù)自己的輪子了?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么車去?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猴子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跟著音樂節(jié)奏行進走,并樂于用肢體模仿小動物的特征。

2、通過數(shù)數(shù)增強學習歌曲的興趣。

3、初步嘗試仿編歌詞。

【教學準備】

猴子圖片五張;立體樹一棵(猴子以及食物可以在樹上活動);食物若干;cd等

【教學過程】

一、音樂游戲:“聽聽,走走”

1、音樂停頓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個別幼兒模仿,大家一起猜

3、音樂停頓時,大家一起區(qū)分模仿幼兒的動作。如,小烏龜和小青蛙,它們一個是四肢著地;另一個是蹲在地上,雙手撐地

4、老師模仿,幼兒猜(引出活動主角---猴子)

5、幼兒和老師一起模仿小猴子的動作

二、出示小猴和香蕉

1、欣賞歌曲“五只猴子”

2、找找歌曲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藏著小動物和數(shù)字)

3、學習歌曲

4、通過動手操作增強學唱興趣(老師演示小猴子上樹摘香蕉或其他食物)

5、幼兒學唱歌曲(可以邀請幼兒去樹上掛小猴子喜歡的食物)

6、引出問題:“小猴還喜歡吃什么?”(幫助幼兒分辨小猴子喜歡吃的水果那些是樹上或、草地或藤上的)

7、仿編歌詞練習

三、律動―猴子

小猴吃到了喜歡的水果,開心地跳舞啦。

小班猴子教案 篇4

一、 教案方針:

1、 通度日動,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并劈頭區(qū)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2、 造就幼兒對數(shù)教案的樂趣,并學慣用語言來舉辦表達。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縱游戲教案,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

難點:劈頭進修區(qū)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按照小班幼兒進修數(shù)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shù)較量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解說教案。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質(zhì)料來感知“1”和“很多”這兩個差異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空氣中感知數(shù)觀念。

五、 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提高實驗

解說手段:師講——>個體游戲——>師生接頭——>集團游戲

(一)、提出問題——>實驗教案:

出示小雞:師:有幾多小雞?(很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游戲?(想)每個小伴侶和一只小雞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返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里)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么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接游戲法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很多)。本來我有很多蛋蛋,此刻我把它分給小伴侶。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三)、提高實驗:

1、 師:此刻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醒目,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保ㄓ變河螒颍?/p>

2、 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安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四)、講評:

2、匯報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小班猴子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小猴子》,使幼兒能在感受動物形象中演唱。

2、讓幼兒參與音樂實踐,使幼兒能主動地、輕松地表現(xiàn)歌曲。用其他藝術(shù)手段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想象力,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

3、通過學習《小猴子》使幼兒更加喜歡小猴子,更加熱愛我們的小動物。

二、教學重點:

能在感受動物形象的同時演唱歌曲《小猴子》。

(出示幻燈片2)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我們知道,森林里住著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咦!森林里好熱鬧!小鳥在枝頭歡樂的歌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森林里發(fā)幼了什么事?

導入:森林中漸漸恢復了平靜,一只小猴子百無聊賴的靠在大樹上嘴里姑姑叨叨,我們走進一聽,哦,念兒歌啊,我們也會!小猴子聽了很不服氣,我的兒歌念的最好了,你們哪能和我比!我們小朋友服不服氣?(幼兒自由回答)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子念的是什么兒歌呀?(出示幻燈片5)

教師總結(jié):小朋友們學的真快!這首兒歌將小猴子的特點全都展現(xiàn)出來了!小猴子愛吃什么?小猴子翻跟斗是不是很厲害?

三、歌曲新授:

導入:師:小猴子聽了說,雖然念的很好,可還不是和我學的!哼!

師:聽了小猴子的話,老師為大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們?yōu)檫@首兒歌配上優(yōu)美的旋律,把它唱出來看你服不服氣!大家說好不好?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學的.真好!真快!小猴子這下終于服氣了!而且還很佩服小朋友們!他趕忙跑去向他們的猴子大王報告,猴子大王是哪個???(幼兒自由回答)猴子大王聽了很高興,他說,小朋友們居然為他的猴子后孫創(chuàng)編了一首這么好聽的歌曲!

四、音樂活動。

1、師:他為了感謝小朋友孫悟空也想給我們小朋友表演一個節(jié)目。我們一起來看看猴子大王孫悟空的表演!同時同學很注意看看孫悟空的本領(播放幻燈片8)

師: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領是很高強的!他還為歌曲配上了很多動作,在我們小朋友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領。那我們也來為我們的《小猴子》配上自己的動作吧!

五、課堂小結(jié)。

師:小朋友們真的很有想象力,大家的表演也十分的精彩,老師仿佛真的看見花果山腳下一群小猴子在歡樂的玩耍!當我們今天也玩的十分盡興了,孫悟空派了一個猴子叔叔送我們出大森林,臨走的時候,猴子叔叔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再見!那我們小朋友也對猴子說一聲再見吧!(聽著《小猴子》的歌曲聲歡樂的走出教室)

小班猴子教案 篇6

1、掌握安全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正確方面,并能在日?;顒又凶袷匕踩娣ā?/p>

2、能對玩戶外器械過程中德各種行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斷。

3、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1、組織幼兒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滑滑梯和攀爬架嗎?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怎樣玩才是安全的呢?

2、請幼兒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滑滑梯部分。

教師:

(1)你剛才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2)圖畫中德小朋友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3)頭朝下玩滑梯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4)從滑梯下面往上爬,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5)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為什么?

3。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攀爬架部分。

(2)這幅圖畫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玩攀爬架的?

(3)擠在一起玩攀爬架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4)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為什么?

4。教師幫助幼兒總結(jié)玩戶外器械的注意事項,并引導幼兒在兒歌的幫助下掌握安全注意點。

(1)教師:我們在玩滑滑梯的時候要一個接一個地排隊,大家輪流玩。注意不能頭朝下玩滑梯,也不能從滑梯下面往上爬。玩攀爬架的時候要等前面的小朋友爬上去了自己再爬,不要擠在一起。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3)教師帶領幼兒再次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一邊玩一邊念兒歌。

教學變式有條件的幼兒園,教師可準備數(shù)碼相機,抓拍幼兒在玩滑梯和攀爬架中的正確或錯誤的行為,在教學過程中和掛圖上的行為一一對應,幫助幼兒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行為。

家園共育家長有時會再接幼兒離園的時候帶幼兒玩幼兒園里的戶外器械,也會帶幼兒玩公園或社區(qū)里的戶外器械,在這些非教師組織的活動中家長仍徐貫徹幼兒園關于戶外器械活動的要求,保證對孩子要求的一致性。

小班猴子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試著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學習有節(jié)奏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

2、嘗試創(chuàng)編各種猴子玩耍的動作。

3、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看一看猴子是怎么爬樹的?(老師操作教具)一起來學學看.

活動反思: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里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了解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表現(xiàn)的樂趣?;顒又泻⒆觽兎e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在最后的樂句中老師利用猴子從樹上滑下來,來引導幼兒聽音階??墒怯變簠s不愿意讓小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堅持要抓住樹枝。老師也就不強求幼兒,滿足了孩子的愿望。

小班猴子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兒歌內(nèi)容,感受“子”字兒歌的特殊韻味。

2.嘗試用簡單的食品名稱替換,仿編兒歌。

二、活動準備

1.掛圖、cd。

2.《小猴子做包子》(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掛圖《小猴子做包子》,理解兒歌內(nèi)容。

畫面上有誰?小猴子頭上戴著什么?手上拿著什么?在干什么呢?

2.欣賞并學習兒歌,在朗讀兒歌的過程中體驗“子”字兒歌的韻味。

教師有節(jié)奏地、完整的朗讀兒歌。

教師指圖,幼兒嘗試看圖朗誦兒歌。

“你們覺得這首兒歌與我們平常念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呢?”和老師一起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3.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

小朋友平時還看過什么餡兒的包子呢?

你們最喜歡吃什么餡兒的包子?

請你們把自己喜歡吃的餡兒編到兒歌里面去吧。

4.談話活動

如果讓你做一道餐點,你會想要送給誰呢?

為什么想做這道餐點給他們吃?

小班猴子教案 篇9

1、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學會正確的.玩滑滑梯,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2、提問:

老師說;“剛剛小猴子是怎么滑滑梯的?”

給每個孩子戴上小猴子寶寶頭飾,老師戴上小猴子媽媽的頭飾。

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小猴子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猴子,媽媽現(xiàn)在帶你們出去玩滑滑梯。”

小結(jié):糾正幼兒玩滑梯時的不正確姿勢。老師正確示范然后再請幼兒示范。

2、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小結(jié):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wěn)后,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并攏,再滑下來。如果做不正確的動作,就很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3、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小猴子媽媽:”剛才我們看了小猴子媽媽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小猴子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得好?!埃皶r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結(jié)束活動:讓幼兒自由玩滑梯,老師巡回觀察,注意寶寶們的安全。

小班猴子教案 篇10

小班優(yōu)秀游戲教案《小猴子爬山坡》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游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幼兒能根據(jù)指令變化手指動作,鍛煉小手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游戲《小猴子爬山坡》含反思教案吧。

游戲目標:

幼兒能根據(jù)指令變化手指動作,鍛煉小手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游戲準備:

小猴子圖片

游戲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誰來了?(出示小猴子圖片)

2、伸出小手和小猴一起做游戲。比一比誰找到的朋友最最多好嗎?

二、游戲玩法

小猴子爬山坡(幼兒伸出小手,用食指與中指扮演小猴子,從自己的小腳背開始往上爬山坡。)

爬到膝蓋等一等(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并輕撓。)

爬到腰上扭一扭(雙手叉腰,并扭動身體。)

爬到肩膀停一停(手指在幼兒膝蓋上停頓并輕撓。)

爬到耳朵聽一聽五個兄弟爬上山(手指在幼兒耳朵上停頓并輕拉耳朵。)

爬到頭頂轉(zhuǎn)一圈(手指在幼兒頭頂上做走路動作。)

嘰里咕嚕滾下來(從幼兒頭頂開始從上往下?lián)?

游戲重復進行。

三、觀察指導重點。

1、幼兒能否根據(jù)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2、幼兒能否積極得參與集體游戲,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反思:

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guī)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后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guī)則的培養(yǎng),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本文擴展閱讀:山,漢語一級字,讀作shān,最早見于金文,其本義是地面上由土石構(gòu)成的隆起的部分,因為山是高聳的而引申出“大”的含義,又引申出墳墓、隱居之處等含義?!墩f文解字》認為是“宣也”。

小班猴子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猴子爬樹》是一首節(jié)奏鮮明、旋律簡單、篇幅短小的樂曲。小班幼兒已經(jīng)能夠初步感知、理解簡短樂曲,但是受其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還不夠完善,記憶也很不精確。所以,一般不能用語言較好地表達對作品的感受,他們常用的創(chuàng)造性手段往往是自身的動作。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小班音樂游戲《猴子爬樹》。

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鼓勵幼兒用創(chuàng)編、模仿動作來表達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我注重活動的游戲化、情景化,讓幼兒在上樹、摘果子、下樹等情境中反復感受音樂旋律,學習分辨音樂上、下行,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旋律,感受音樂的變化,并能做出相應的動作。

2、嘗試創(chuàng)編猴子上下樹的動作,表現(xiàn)猴子的頑皮、靈巧。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物質(zhì)材料準備:《猴子爬樹》分段、完整音樂;一只猴子;圖片若干;音樂《給寶寶的禮物》。

活動過程:

一、快慢游戲,感受樂曲旋律。

1、進行“快慢游戲”。

“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慢的,請你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拍小手。當你聽到的音樂是很快的時候請你雙手握拳在胸前旋轉(zhuǎn)?!?/p>

2、引出主題。

“我們的聲音把小猴子也吸引來了。我們一起和小猴打個招呼吧。

二、感知音樂,創(chuàng)編相應動作。

1、感受、表現(xiàn)A段音樂。

(1)感受A段音樂。

”聽,這段音樂是小猴在干嗎?“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那小猴是怎么爬樹的呢?誰來試一試?“

”除了這樣爬樹還可以怎么爬樹呢?我們一起來爬一爬吧!“

小結(jié):原來,小猴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有節(jié)奏地從樹根往樹上爬的!

2、感受、表現(xiàn)B段音樂。

”我們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摘一摘果子吧。“

3、感受、表現(xiàn)C段音樂。

(1)感受C段音樂。

”聽,小猴又在干嘛了呢?“

(2)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除了這樣下樹,還能怎樣下樹呢?“

(3)再次練習動作。

”讓我們趕緊下樹,把果子分給好朋友吃吧。“

4、感受、表現(xiàn)整個音樂。

過渡:剛剛,我們和小猴一起聽著音樂玩了猴子爬樹的游戲?,F(xiàn)在,我們把猴子爬上樹、摘果子、下樹的'游戲連起來,聽著音樂玩一玩吧。

三、合作游戲,體驗游戲快樂。

1、隨音樂合作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更好玩的游戲:請小朋友兩兩合作,一位當小猴,一位當大樹,一起聽著音樂來玩一玩?!?/p>

2、手指游戲”給寶寶的禮物“,體驗快樂。

”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真棒!猴子媽媽還送禮物給我們了呢!你們想要嗎?讓我們一起聽聽有哪些禮物!"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動物總懷有極大的熱情,每次教學活動中有小動物,孩子們就會特別感興趣?;顒雍笏麄兊脑掝}也會圍繞著活動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展開。

今天韻律活動“猴子爬樹”,猴子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因為猴子的活潑、可愛;也因為《西游記》這部電視劇中“孫悟空”,孩子們總覺得猴子是非常厲害的,也就對猴子有一種特別的喜愛。我們在認識了解小猴子的生活習性的基礎上,以韻律活動的形式展開的,小朋友們一起聽聽音樂,在游戲的情景中嘗試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并跟著音樂學學小猴子的動作。從而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中,我以觀看幼兒用書中的《猴子爬樹》圖片開始。孩子們認真的創(chuàng)編猴子的各種動作、造型,感覺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有趣;他們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chuàng)編活動,體驗表現(xiàn)的樂趣。活動中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好玩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在最后的樂句中老師利用猴子從樹上滑下來,來引導幼兒聽音階??墒怯變号老聵浜?,就趴在了地上。孩子們說因為小猴子玩的太累了,所以一下樹就在趴在地上休息了。老師也就不強求幼兒,滿足了孩子的愿望。

小班猴子教案 篇12

1、觀察畫面理解兒歌內(nèi)容。

2、感受“子”字兒歌的特殊韻味。

3、嘗試用簡單的食品名稱替換,仿編兒歌。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1、兒歌《小猴子做包子》。

2、掛圖《小猴子做包子》。

3、猴子玩偶、猴子卡通頭飾、實物栗子若干。

一、“小猴子”出場,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想)。

師:(出示猴子玩偶)小二班的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猴子,很高興見到小二班的小朋友們。

二、欣賞并學習兒歌,在朗誦兒歌的過程中體驗“子”字兒歌的韻味。

1、觀察圖片,了解內(nèi)容。

師:(出示圖片)快看,小猴子頭上戴著高高的廚師帽,手上拿著鏟子。咦,它在炒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你看它在鍋里炒著,下面是個爐子,它是圓圓的,再用你聰明的腦袋想想哦。

師:來小朋友看看這個是什么(拿出實物栗子),你們真棒,猜對了!

師:噢,小朋友想的.真好,原來小猴子在炒栗子,它準備做包子給小兔子。

2、初步學習兒歌 師:來小朋友看看這首兒歌的名字叫做《小猴子做包子》,跟老師讀兩遍?,F(xiàn)在呢老師把它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認真聽看說了什么?

(1)出示圖片,老師指圖片有節(jié)奏、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兒歌。

(3)你們覺得這首兒歌和我們平時念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師朗誦時有意識強調(diào)“子”字)

師:(小結(jié))這首兒歌的每一句話后面都有一個“子”字,讓兒歌特別好讀也特別有趣,我們再念一遍。(教師帶幼兒打節(jié)奏,有節(jié)奏的拍手讓幼兒讀)

師:小兔子說它好餓啊,想吃包子了,我們一起變成小猴子送包子給小兔子吃好嗎?

四、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

幼:(幼兒自由回答)(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幼兒在念兒歌的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關心家人關心同伴以及老師的良好情感)

現(xiàn)在老師已經(jīng)等不及了,小朋友們,請跟隨老師來,我們坐上小火車,一起去做包子吧!

小班猴子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1、幼兒能分辨細微差異,按要求找出物品。

2、引導幼兒學會正確地觀察方法。

游戲”孫悟空七十二變“引入活動→集體游戲”尋找淘氣的小猴子“ →個人操作卡片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嗎?你們最喜歡誰???為什么?(讓幼兒自由的發(fā)言)師:“老師也喜歡動畫片中的孫悟空,因為它能七十二變。你們喜歡它嗎?”“咱們玩一個游戲吧。”(教師帶幼兒玩游戲)游戲:《七十二變》

玩法:幼兒“孫悟空,孫悟空,七十二變”同時幼兒擺出不同的動作。

(二)活動進行:

(1)小猴子貝貝也非常喜歡孫悟空它向?qū)O悟空學了七十二變,小朋友看它都能變出什么?變的好不好?(出示襪子大卡片)

(3)按照順序觀察比較卡片,教會幼兒細致觀察的方法。

2、幼兒操作:

(1)請幼兒從三張題卡中找出與其它兩張卡片不一樣的地方并用筆畫出來。

(2)能力強的幼兒繼續(xù)操作畫面比較復雜的卡片。

小猴子夸咱們小朋友真聰明,它每次變完都讓小朋友找出來了,現(xiàn)在小猴子還想請大家到外面去做游戲,說說它還能變什么?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看他們能不能把小猴子找出來。

小班猴子教案 篇14

活動分析:

滑梯是幼兒喜聞樂見又經(jīng)常接觸到的玩具,戶外活動時,滑滑梯是孩子們的最愛。每次一問孩子們出去玩什么?都是爭先恐后的說:“滑滑梯”。但是由于小班的幼兒年齡小,四肢運動不協(xié)調(diào),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可能會造成傷害的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也就使得“滑滑梯”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滑滑梯真快樂》。通過直觀的課件以及討論之后的現(xiàn)場體驗,輕松學習,自然習得,讓幼兒懂得滑滑梯的正確方法,同時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活動目標:

1. 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

2. 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知道玩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要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有玩滑梯的相關經(jīng)驗。

2. 玩滑梯視頻。

3. 歌曲《滑滑梯》flash。

教師和幼兒自由討論,幫助幼兒梳理生活中的零散經(jīng)驗。

“寶寶們到戶外活動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蕩秋千、玩滑梯……)“你是怎樣玩滑梯的?”

二、掌握方法,鞏固經(jīng)驗。

通過觀看錄像,了解玩滑梯時會遇到的危險,掌握玩滑梯的正確方法,鞏固經(jīng)驗。

(1)“誰來告訴大家,怎樣玩滑梯才安全呢?”“你覺得哪種方法又好玩又安全?”

教師小結(jié):玩滑梯時,先要用手扶著滑梯兩邊的扶手 ,從臺階爬上去,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聛硪院笠s緊離開滑梯,排到隊伍的后面去。

(2)“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做了不正確的動作,可能會發(fā)生哪些危險?”

(3)“玩滑梯時要怎樣保護自己呢?”

教師小結(jié):玩滑梯時要做到不爭不搶、不推不擠,看到別人做危險動作要告訴老師,萬一不小心受傷了也要及時告訴老師。

2. 觀看歌曲《滑滑梯》flash,并學唱歌曲。

“有一首歌曲就是關于滑滑梯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三、實踐體驗,提升經(jīng)驗。

“剛才我們唱了歌曲,你會不會像歌里唱的那樣滑滑梯呢?”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滑滑梯,注意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讓幼兒在實踐玩耍中體驗正確玩滑梯的方法,理解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體驗玩滑梯的快樂。

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跟巧虎一起學了怎樣滑滑梯才是正確的,還學了關于滑滑梯的歌曲,說說看你們剛才是怎么玩滑梯的。(孩子自由發(fā)言)我們今后玩滑滑梯的時候一定要一個一個排著隊用正確的方法玩,注意安全。

小班猴子教案 篇15

1、能認真觀察物體并比較物體的大和小。

2、了解物體的大小是相對的。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1、大大小小的皮球若干。

2、大小不同的球形操作圖卡。

3、小兔的頭飾。

4、記號筆一只。

活動過程一、教師戴頭飾展示皮球?qū)殞殻l(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今天,小兔給小朋友們送來了很多很多的皮球?qū)殞殻銈冮_心嗎?我們快一起看一看吧!

2、教師帶領幼兒玩皮球,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玩法,體驗皮球帶來的快樂。

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皮球的大小。

1、師:這些皮球?qū)殞氁粯哟髥幔课覀儊碜鲆粋€“我舉你說”的游戲,我拿兩個皮球,小朋友們告訴我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與幼兒做若干組“我舉你說”的游戲,讓幼兒能正確的比較大小。

三、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大小是相對的。

1、教師準備大、中、小三個皮球?qū)殞?,先讓幼兒比較大、中兩個皮球?qū)殞毜拇笮 ?/p>

2、教師:請你告訴我,這兩個皮球?qū)殞毮膫€大?哪個?。孔屛覀冊谛〉钠で?qū)殞毶砩献錾蠘擞洶伞?/p>

4、教師:為什么同一個皮球?qū)殞氁粫鹤兇笠粫河肿冃×四??(幼兒自由回答)?/p>

5、教師小結(jié):物體的大小是相對的,當一個物體與比它大的物體比較時,它就顯得?。划斶@個物體又與比它小的物體比較時,它又顯得大了。

四、游戲《舉皮球》。

1、教師:今天我們請皮球?qū)殞殎碜鲇螒颍F(xiàn)在請你在操作盤中選兩個皮球?qū)殞毧ㄆ?/p>

2、教師: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手中的皮球?qū)殞?,哪個大?哪個?。?/p>

3、教師:請小朋友聽口令選皮球?qū)殞?,請把大(?。┢で驅(qū)殞毰e起來!

活動延伸教師準備兩個顏色不一樣的筐,一個用來盛放大皮球?qū)殞?,一個用來盛放小皮球?qū)殞?,讓幼兒把自己手中的皮球?qū)殞毎创笮》湃氩煌目蚶铩?/p>

家園共育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物品,如路上有大汽車和小汽車、有大樹和小樹、有大人和小孩,家里有大桌子和小桌子、有大碗和小碗等等。在讓幼兒比一比、說一說的過程中,家長有意識的向幼兒滲透大小的相對性觀念。

教學反思: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教案收藏十五篇


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要知道好的教案課件,是能讓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從哪些角度去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經(jīng)過搜索成功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內(nèi)容“小班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善加利用以下資料進行參考閱讀!

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1、練習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fā)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shù)學知識。3、培養(yǎng)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zhì)。

活動準備: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ji媽媽房子一座。3、場地布置:樹林、小路。4、幼兒已具有推、拉物體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靶∨笥褌兟?!這是什么聲音?冬天北風刮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有一種小動物不怕冷,大冬天的還喜歡在雪地里玩,喜歡在冰水里游泳,你知道是誰嗎?”“今天我們要來學做小企鵝,也像它一樣不怕冷,好嗎?”“我來當媽媽,你們做我的小寶寶!”“愿意跟媽媽去玩嗎?”“企鵝怎么走?”“我們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么走?”“對了!還會跳著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小小企鵝不怕冷,跟著媽媽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扭扭腰——扭扭腰,搖一搖——擺一擺,蹦一蹦——跳一跳,撲通!撲通!跳進水,快快樂樂洗個澡!”

二、基本部分:設計游戲情節(jié)。游戲一:企鵝運蛋。“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ji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只壞狐貍,專門來偷蛋,ji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ji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里,好嗎?”“天氣這么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著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薄罢l愿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范練習,教師講解并小結(jié)。

2、幼兒集體練習?!懊恐恍∑簌Z拿一個蛋,夾好后試一試,夾得牢不牢?!薄霸谒偷皩殞毜穆飞希瑝暮倳硗档埃阅銈円浅P⌒?,媽媽看到狐貍時就會叫‘狐貍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讓狐貍發(fā)現(xiàn)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訴你們‘狐貍走嘍’,我們再接著送蛋寶寶回家?!?“ji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jīng)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游戲二:運磚。“蛋寶寶已經(jīng)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們一邊休息一邊參觀ji媽媽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墻壁上有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磚塊不夠吧!我們再去幫ji媽媽找磚塊補房子吧!”幼兒跟教師聽音樂做跳的動作一起去找“磚塊”?!斑@些磚塊的形狀都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狀一樣嗎?”“動動你的小腦筋,看誰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補得最好!”“我們又可以用送蛋寶寶的方法來運磚塊,一會兒每只小企鵝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磚塊,用腿夾住它,把磚運到ji媽媽家?!鞍パ?!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這么多的小車!用小車來運磚的話應該會輕松許多吧!”“每人找一輛小車,把磚塊裝到小車上,把磚塊送到ji媽媽家?!保ㄖ笇в變喊葱螤畈煌?,補好“漏洞”。并啟發(fā)幼兒用小推車當刷子,粉刷墻壁,增強游戲性。)三、結(jié)束部分:放松活動?!拔覀儙蚸i媽媽送了蛋寶寶,還幫它補好了房子,真開心呀!那么開心的時候,你是用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鼓勵幼兒用大聲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xiàn)高興,以達到放松的目的?!盎丶业臅r間到了,我們拿上自己的小車,和ji媽媽再見,跟媽媽原路返回。(再次練習推、拉的動作)

小班教案【篇2】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玩“手指游戲”。我們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能變這么多的東西。(手指游戲輕松的引入課題。)評價:手指游戲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歡的一種游戲,邊做邊玩邊念的游戲形式,會讓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圍繞著老師。同時,孩子們就輕松愉快地進入了角色。

第二環(huán)節(jié):激趣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玩一個“變魔術(shù)”的游戲,一次出示需要的三樣道具,并逐一認識,穿插游戲。(用變魔術(shù)的形式吸引幼兒的興趣。)評價:孩子們的手指可以變出很多的東西,今天,老師又要玩一個“變魔術(shù)”的游戲,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吸引了,并且都睜著渴望的眼睛,想知道這個魔術(shù)游戲是什么。老師神秘地出示了三樣道具,孩子們也被一步一步的引入主題,而且不敢放松,生怕漏了什么。紙、顏料是孩子們較為熟悉的繪畫材料,老師通過提問的方法起到了鞏固和回憶的作用。水粉筆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水粉筆孩子們平時較為少用,對它不夠熟悉,那么一個和水粉筆的游戲就一下子拉近了筆與孩子們的關系。老師帶領孩子拿著水粉筆與身體各個部位做了一次游戲,并且用了“臉刷刷刷、手刷刷刷……”等形象的語句,讓孩子們掌握一定來回刷的技能,為下一步墊定了基礎。

第三環(huán)節(jié):示范有了這三樣東西我們就可以變魔術(shù)了。教師示范:先讓刷子在顏料里洗個澡,然后靠一靠,再在紙上來回刷;看刷出了什么、變出了什么?(刷出了××)用不同的顏料刷第二張圖。

小班教案【篇3】

目標:

1.分段欣賞故事,理解“粉紅鴨怕羞”和“遇到危險”的情節(jié),懂得怕羞的害處。

2.逐步克服怕羞心理,樂意和同伴一起玩。

準備:

數(shù)學掛圖:小圖書人手一本。小白鴨和粉紅鴨的圖片各一張(大小一樣)。

過程:

一.出示小白鴨。

這是誰?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吧?。ㄐ“坐啠愫茫。?教師模仿小白鴨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說完躲到黑板后面)。

這只小鴨怎么了?它為什么要躲起來?

二.分析欣賞故事。

1出示粉紅鴨,講故事第一段。小白鴨怎么會變成粉紅鴨的?

2出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粉紅鴨碰到了誰?它會怎么說,做些什么?

3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粉紅鴨這么怕羞好不好?為什么?

4出示圖片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快幫粉紅鴨想想怎么辦?(引導幼兒用語言尋求幫助)

5出示圖片三。誰來幫助粉紅鴨了?如果粉紅鴨不叫朋友們來幫忙,它會怎么樣?粉紅鴨得救了,它會怎么說?

6出示圖片四。它們在干?什么粉紅鴨玩得開心嗎?怎么樣才能交到朋友?

7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

三.翻閱圖片,再次聆聽故事。

四.談話結(jié)束。

1.你怕羞嗎?你交到好朋友了嗎?誰是你的好朋友?

2.和好朋友抱一抱,聊一聊。

附:

粉紅鴨

有只小白鴨,特別怕羞,從來不敢和陌生人大招呼,也不敢交朋友,還動不動就臉紅。時間長了,她就變成了一只粉紅鴨啦。

這天,粉紅鴨一個人在樹林中玩。有一只小花貓到樹林里來乘涼,看見了粉紅鴨。小花貓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闭f著就逃到草叢里去了。小兔子正在草叢里才蘑菇,看到粉紅鴨跑過來,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 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闭f著就躲到水塘邊去了。小烏龜正在水塘里游泳,看到粉紅鴨跑過來,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闭f著就躲到大石頭后面去了。

粉紅鴨一個人蹲到大石頭后面,忽然看見一條花花綠綠的大蛇向它游過來,還吐著紅紅尖尖的舌頭,真可怕!粉紅鴨很害怕,它急著忘記了怕羞,大聲地喊起來:“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快來幫幫我呀!” 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都跑來了,它們拉著粉紅鴨飛快地逃走了。粉紅鴨得救了,它拉著朋友們的手說:“謝謝你們,你們真是我的好朋友?!?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高興地說:“粉紅鴨終于愿意和我們交朋友了,我們一起玩吧!”

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房子變化的趣味,喜歡并嘗試續(xù)編故事結(jié)尾。

2.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試著面對。

材料提供:圖片、無色的畫有小房子的卡、字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聽故事的興趣

1.出示字:房子,你平時見過什么有趣的房子?

2.從房子引起興趣:熊哥哥: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樹林里也發(fā)現(xiàn)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聽聽猜猜故事情節(jié)

1.理解故事,出示圖片背景,邊講述邊插問

a小房子里的香味可能是什么?

b熊哥哥的手上是什么東西粘糊糊的?

c什么是不安?熊哥哥為什么不安?它會怎么辦?為什么?

d熊哥哥自己很喜歡吃蜂蜜,為什么還要把蜂蜜涂在墻上呢?

2.故事結(jié)束后提問:熊哥哥發(fā)現(xiàn)的房子與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嗎?

三、完整傾聽

1.教師講述并演示圖片

2、出示熊弟弟提問:熊弟弟會去樹林嗎?為什么?(可能分兩種)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四:遷移續(xù)編故事

1.出示卡片引導幼兒給小房子涂上有香味的東西,如橘子用橙色表示等

2.幼兒續(xù)編(關鍵是編到涂上什么味的果醬,就畫有對應顏色的房子的幼兒接著編)

附故事:

熊哥哥要給弟弟送一桶蜂蜜,他知道熊弟弟愛吃蜂蜜。

在路過樹林的時候,熊哥哥看到一座紅色的房子,這座小房子散發(fā)出很好聞得果醬香味。

“這房子里一定裝著好多果醬。”熊哥哥猜想著,一邊用力嗅著鼻子,一邊朝房子走去。

熊哥哥走到房子門口,這才發(fā)現(xiàn):門沒鎖上。房子里空空的。果醬在哪里呢?這兒既沒有一個桶,也沒有一個罐子。熊哥哥正糊涂呢,忽然發(fā)覺他扶在墻上的手黏糊糊的。

熊哥哥用舌頭一舔,咦!甜甜的,是果醬的那種甜味!熊哥哥這才明白:原來果醬都涂在小房子的墻上。怪不得小房子這么香,怪不得小房子是紅色的。

熊哥哥咂咂嘴:真甜呀。他忍不住朝墻上也舔了一口。這一舔可就沒完沒了啦。熊哥哥吧墻上涂著的果醬全都舔完了。他太愛吃果醬了。

舔完了果醬,熊哥哥有不安起來,他想:果醬真好吃。但這果醬不是我的,是小房子主人的。我把人家辛辛苦苦涂上的果醬吃了,把本來紅艷艷的小房子弄得這么難看。

熊哥哥發(fā)愁了。他忽然看到自己帶來的那桶蜂蜜,笑了:“我真笨,我可以把這桶蜂蜜涂到墻上!”

于是熊哥哥忙開了。等他離去時,小房子已被涂成漂亮的金黃色了。

熊哥哥回到家里以后,第二天熊弟弟來看他。

熊弟弟說:“哥哥,樹林里有座涂著果醬的紅房子,你知道嗎?”熊哥哥笑著回答:“我知道,不過現(xiàn)在這座房子是黃的了,涂的是蜂蜜?!薄安徊唬毙艿艿軋猿终f:“是紅的?!?/p>

“不,是黃的,說起來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呢?!毙芨绺鐝念^說起。

熊弟弟說:“哥哥,我說出來更不好意思呢。我本來是帶了桶果醬來看你的,可是后來我。我忍不住把你涂在校房子上的蜂蜜全都舔掉了,所以——”

熊哥哥哈哈大笑:“所以你又給小房子涂上了果醬!”

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方位詞:里、外、上、下等。

2.學說:我在xx地方找到了xx玩具,培養(yǎng)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頭飾一只,白貓警士頭飾人手一只。

2.手機玩具一只;背景圖一幅插入教具小老鼠若干。

3.情境設置:老鼠家(床下、桌上、門外、籃子里等放好玩具)。

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老師扮黑貓警長,幼兒扮白貓警士,分別戴好頭飾。

"黑貓警長":白貓警士!

"白貓警土":到!

"黑貓警長":今天我們要執(zhí)行一個重要的任務,白貓警士要聽誰的指揮?

"白貓警土":要聽黑貓警長的指揮!

2.運用游戲,理解方位。

(1)抓一抓,說一說運用背景圖及插入教具,引導幼兒抓住躲藏在房頂上、大樹下、花叢里等地方的小老鼠,并說說:"我在XX地方抓到了小老鼠"。

"黑貓警長"接電話:"喂,知道了,保證完成任務。"解釋:小老鼠見到我們這么多"白貓警士"來了,嚇得連忙躲起來了。我們一起看看它們躲到哪里去了,然后把它們抓住。

請個別幼兒來完成(出示背景圖),大家 幫助說不出的幼兒先說出來小老鼠躲在哪里,然后把它抓住。

(2)找一找,說一說引導幼兒在設置好的情境"老鼠家"中找出老鼠偷來的各種玩具,并要求"白貓警士"向同伴和"黑貓警長"正確表述:"我在 xx地方找到了xx玩具。"(如桌上、床下、籃子里、屋子外面等)"黑貓警長"接電話:"喂,我是黑貓警長。 什么?老鼠偷了許多玩具藏在他家里。好!我們馬上去他家找出來。"(向"白貓警士"解釋)出發(fā)!學小貓走,輕輕地來到了"老鼠家"。"黑貓警長":"大家仔細找一找老鼠偷來的玩具藏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告訴你的好朋友"。

(3)躲一躲,說一說引導幼兒集體"埋伏",找個地方將自己隱蔽起來,向"黑貓警長"報告一下自己躲的位置,如:"我躲在小椅子后面。"然后在"黑貓警長"的指揮下,抓住由配班老師扮演的偷了一袋玩具欲逃的"鼠大王",并齊聲歡呼:"我們勝利了!"

3.師幼共舞,慶祝勝利。

"黑貓警長":白貓警士!

"白貓警士":到!

"黑貓警長":今天你們的任務完成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跳個舞吧!

(放《黑貓警長》的主題曲,師幼共舞)

小班教案【篇6】

一、此活動的功能:

本活動適合小班3歲幼兒。從下學期主題《花兒開》中分題《太陽出來了》進行的。

二、此活動的提出:

在教材主題《花兒開》分題中的《太陽出來了》中展開。這個活動是把分題中《我要回家》和《白天和晚上》兩個活動合并成一個活動來完成?;顒印栋滋旌屯砩稀返幕顒幽繕耸?、樂于參與集體游戲;2、辨認黑與白;3、鍛煉觀察力。我認為從3歲幼兒年齡發(fā)展特點來看,此目標完全可以跟活動《我要回家》的目標一起來完成。這樣既節(jié)約了課時,又使活動增添了趣味性,幼兒更容易投入。

三、分題《太陽出來了》目標:

1、認識春天天氣回暖。

2、欣賞和感受春回大地景象。

3、辨別異同。

4、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四、分題:

五、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我要回家

活動目標:

(1)享受聽故事的樂趣,鍛煉觀察力。

(2)認識白天、晚上的區(qū)別。

(3)認識太陽發(fā)出光和熱。

(4)樂于參與集體游戲,發(fā)揮想象力?;顒有问剑悍纸M。

活動準備:

故事圖卡4份;小鴨頭飾;黑白卡片;太陽頭飾;魚頭飾。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課桌上的故事圖片。

(2)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任意講述故事。

(3)教師講述故事。

(4)提問:

①太陽出來和下山天空變化?分別是什么時候?出示黑白卡,認識黑白。

②小鴨為什么回不了家?請大家想辦法自由發(fā)揮。

(5)表演。

總結(jié)分享:

(1)跟幼兒討論小鴨子以后在天黑的時候知道回家了嗎?

(2)請幼兒說說白天晚上人們都做什么事情?天黑后要知道回家。

活動評價:

(1)能專心聽故事并簡單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揮想象力。

(2)知道白天和晚上的區(qū)別并能認識黑色和白色。

(3)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延伸:

請幼兒晚上回家觀察天色及周圍景致變化并請家長幫助記錄。

小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動物與食物之間的匹配關系,嘗試進行3以內(nèi)的等量匹配。

3、喜歡參加配對游戲,體驗配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

2、小貓、小雞、小狗圖片,與之相對應的食物若干

3、操作卡每人一套

4、小碟子、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興趣,說說數(shù)數(shù)小動物。

師:今天天氣真好,許多小動物來到了草地上玩,看看誰來啦?來了幾只小狗?

喵喵喵,誰來啦,有幾只小貓?一起來數(shù)數(shù)看?

小雞也想來玩了,小朋友數(shù)數(shù)有幾只呢?

二、"送動物回家"的游戲

1、師:小動物在草地上玩了一會兒,他們又來到了動物樂園,看到了許多漂亮的房子,我們看看有幾幢房子,小動物都想住進新房子,他們應該去哪幢房子呢?為什么呢?

2、師:我們把小狗送回了家,這幢房子上有幾個圓點?想想哪個小動物住進去?

3、我們來看看有幾只小雞,應該住在哪幢房子呢?為什么?(引導幼兒講出房子上有三個圓點)

三、給小動物喂食

1、師:小動物玩累了,肚子餓了,想什么辦法幫助它們?

2、小朋友都知道小狗喜歡吃肉骨頭,1只小狗喂它吃幾根肉骨頭?

3、師:給小動物喂食物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一只小狗吃一根肉骨頭。誰來幫助小狗?

4、師:這里有2只小貓喂它吃幾條魚?(引導幼兒用兩只**吃兩個**)

5、送食物給小動物

老師這里給小動物準備了許多的食物,小朋友也來喂一喂好嗎?

四、分組活動

1、教師示范講解。(每組操作講一到兩個)

小動物們?yōu)榱酥x謝小朋友,還帶來許多好玩的游戲,我們來看看小狗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游戲?

2、幼兒分成三組,進行配對。

第一組(生活連線)

第二組(根據(jù)食物數(shù)量畫點)

第三組(給小動物喂食)

第四組(大小配對)

3、請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教師進行講評。

六、結(jié)束活動

小動物還想和小朋友去玩其他游戲的,我們一起去玩吧!

小班教案【篇8】

幼教小班數(shù)學教案-點數(shù)1-10

活動名稱:點數(shù)1——10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1、教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10以內(nèi)的數(shù),并會說出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數(shù)概念的形成

活動重難點: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1——10

活動準備:一樣的水果掛圖

活動與執(zhí)導:1、出示10個蘋果的掛圖,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多少個蘋果嗎?先讓小朋友自己點數(shù)。

2、教幼兒點數(shù)1——10

要求正確點數(shù),手指一個蘋果,嘴里數(shù)一個數(shù)。

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能說出總數(shù)。

3、反復教幼兒點數(shù)。

概念小班教案【3】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5以內(nèi)的數(shù)

活動目的:

1、認識數(shù)字5,能點數(shù)5的數(shù)量。

2、學習一對一的點數(shù)5以內(nèi)的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張掛圖(草地`小河)雞媽媽,雞寶寶,蝴蝶,青蛙,魚吐泡泡,刺猬圖片,數(shù)卡1-5。

2、雞媽媽,雞寶寶,蝴蝶,青蛙,魚吐泡泡,刺猬(大張的)。

3、練習,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數(shù)字5,初步感知5的數(shù)量

師:1: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今天(出示圖片雞媽媽)雞媽媽特別高興,因為她生(出示圖片蛋寶寶)蛋寶寶了,請小朋友幫雞媽媽數(shù)一數(shù),她生了幾個蛋寶寶?那我們用數(shù)字幾表示?(數(shù)卡5)5像什么?5個雞蛋就用數(shù)字5表示,請小朋友跟老師學說3遍,5個雞蛋。

2:雞媽媽每天非常辛苦地在雞窩里孵蛋,終于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蛋寶寶有動靜了,蛋殼破了,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操作蛋殼),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雞?(數(shù)卡5)5只小雞也可以用數(shù)字5表示,那老師要問問小朋友了,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我們的左手可以表示5,我們的右手也可以表示,請小朋友伸出

那么的左手,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在伸出你們的右手,我們再數(shù)一數(shù)。

二、通過掛圖,小雞去捉蟲,點數(shù)5以內(nèi)的數(shù)

師:1:雞媽媽可高興啦!她帶著雞寶寶去捉蟲,她們來到草地上,看到了誰?看到了美麗的蝴蝶在跳舞,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蝴蝶有幾只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幼兒數(shù))5

只蝴蝶,我們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5只蝴蝶也可以用數(shù)字5表示(出示數(shù)卡5),蝴蝶這么開心,我們也加入她們,一起來學蝴蝶飛,飛5下。

2:雞媽媽帶著小雞來到了小河邊,看到河里的小魚在游來游去玩游戲,吹泡泡,有幾條魚呢?(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數(shù))那我們用數(shù)字幾表示?2條魚我們就用數(shù)字2表示(出示數(shù)卡2)他們吹了幾個泡泡?(個別幼兒回來,再全體數(shù))那我們用數(shù)字幾表示?(出示數(shù)卡4)我們也來加入小魚的游戲,我們游2次,吹4個泡泡。小朋友你們看,小河里除了有小魚,還有誰呢?小青蛙有幾只?(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數(shù))3只青蛙我們就用數(shù)字幾表示?小青蛙在唱歌,唱得真好聽,我們也來唱一唱,邊唱邊跳3次。

3:她們又繼續(xù)往前走,走呀走,遇到了誰?有幾只小刺猬?(全體回答)用數(shù)字幾表示?(出示數(shù)卡1)小刺猬告訴雞媽媽和雞寶寶,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獲水果了,太陽快下山了,雞媽媽也要帶著幾7寶寶去多收獲些蟲子了,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我們一起喊5聲加油!

三: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

師:1: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老師是雞媽媽,

小朋友是雞寶寶

2:寶寶們,我們一起去捉蟲咯!

3:寶寶們,我們來到了草地,你們看,那是誰???我們向蝴蝶問好:“蝴蝶,你們好!”寶寶們,有幾只蝴蝶呀?小手比給媽媽看,我們可以用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比,我們跟蝴蝶一起飛,飛5下哦,寶寶,我們要繼續(xù)走咯,跟蝴蝶說再見!

4:寶寶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小河邊了,河里有誰呀?我們想他們問好:“小魚,你們好!”寶寶,小魚有幾條呀?小手比給媽媽看,(我們可以這樣比,也可以這樣比),小魚在干什么?吹了幾個泡泡?也比給媽媽看,(這樣比,這樣比)我們跟小魚游,跟小魚一起吹泡泡,游2次,吹4個泡泡。寶寶們,你們看,河里還有誰?我們向小青蛙問好:“小青蛙,你們好!”小青蛙有幾只?比給媽媽看,(這樣比,這樣比)小青蛙唱的歌真好聽,我們也來加入他們,邊跳邊唱3下,寶寶,我們不要打擾小魚和小青蛙了,我們跟他們說再見!

5:咦,寶寶們,前面那是誰呀?有幾只呀?我們向小刺猬問好:“小刺猬,你好!“小刺猬,你要去哪里???”小刺猬告訴媽媽,果園里”

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獲水果了,我們不要耽誤他,我們跟他說再見吧!

6:太陽快下山了,寶寶們,我們趕緊捉蟲吃吧!(小雞捉蟲)寶寶們,吃飽了嗎?來拍拍肚子告訴媽媽,來拍自己肚子5下。吃飽了,我們回家休息吧!

四:完成練習

師:1:天亮了,寶寶們,起床咯!

2:昨天,媽媽帶寶寶出去捉蟲子,有的寶寶捉了一只,有的寶寶捉了2只,現(xiàn)在,媽媽要請寶寶來幫媽媽完成作業(yè)了。3:教師示范講解練習做法(連線題),幼兒完成練習五:結(jié)束

小班教案【篇9】

設計思路:手在人的個體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有了手以后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和事情。在生活中,有許多機器可以幫助手完成很多任務,在機器的幫助下可以完成的更快、更好,但,機器的本領再大,也要靠手來操作。有了這樣的認識和理解,有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幼兒將會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手,更自覺地運用手。他們將對自己的手充滿自信,并且充滿激情地運用手。

教學要求:

1.了解機器需用手操作,進一步感受手的作用。

2.感受故事蘊含的幽默感。

材料準備: 掛圖、磁帶,用手套做成的小手寶寶。

教學過程:小手不高興了?!鍪拘∈謱殞?。自從來了機器,小手覺得自己該休息了?!v述故事第一段,小手為什么不高興?它休息了會發(fā)生什么事?小手休息了?!Y(jié)合掛圖,教師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手開動挖土機后去干什么了?挖土機著急了,他是怎么對小手喊的?(學說對話)小手不把挖土機關掉,挖土機會怎么樣?(挖土機就會不停的挖土)結(jié)果怎么樣呢?(他把土都挖光,掉進了自己挖的大坑里)——小手開動吊車后,又去干什么了?吊車著急了,他是怎么對小手喊的?(學說對話)結(jié)果怎么樣?(一個勁地吊東西,吊完了倉庫里的箱子,又吊起倉庫柱子來,最后倉庫倒塌了。)——本領最大的是誰?(學說對話:本領最大的還是你手啊?。シ乓魩?,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小手和機器。——請一名幼兒做小手,其他幼兒扮演一種自己熟悉的機器,比如洗衣機、吸塵器等。被“小手”拍到臂膀的“機器”馬上開動,當再次被拍到時,“機器”就要停下來,保持當時的姿勢不動。沒有保持姿勢的幼兒換做“小手”?!變悍磸瓦M行。小班語言《今天,我休息》教學反思本人覺得雖然這個故事內(nèi)容是教材上的,但對于小班的年齡特征來說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同時,自己在環(huán)節(jié)與教學方法上還有待改進。比如在第三環(huán)節(jié),可以與幼兒來個分角色表演,老師戴上頭飾當手,幼兒當挖土機和吊車,戴上頭飾或胸飾來進行角色對話和表演可能幼兒會比較感興趣。故事中的形象幼兒雖然認識,但并不常見,如果事先有機會能帶幼兒到建筑工地去參觀一下,了解挖土機和吊車是怎么工作的,大人們是如何控制和操作它們的,這樣幼兒就對故事中的機器有更多的認識,活動中可能會產(chǎn)生更多共鳴,教學效果會更好。

小班教案【篇10】

活動目標:1、能用感官知道蛋的味道、顏色、形狀。2、初步學會剝雞蛋?;顒又攸c:了解蛋的形狀會剝雞蛋。活動準備:人手一只雞蛋或鵪鶉蛋、毛巾、小盤活動過程:1、猜猜這是什么:“請幼兒猜測蛋里面有什么”2、剝雞蛋:鼓勵幼兒敲碎蛋殼剝開來看看,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況。3、 品嘗交流:與幼兒邊吃邊聊:雞蛋的味道、顏色、形狀、告訴幼兒雞蛋有豐富的營養(yǎng)。4、提出問題:“蛋還可以怎么吃?”活動二:活動名稱:母雞下蛋嘍(音樂活動)活動目標: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nèi)容,初步學唱歌曲。2、能用有節(jié)奏的叫聲和動作表現(xiàn)母雞下蛋?;顒又攸c:理解歌曲內(nèi)容,能邊唱歌曲邊做動作。活動準備:1、布置活動室場景:草地、花叢、小木屋等。2、音樂錄音、幼兒用書《母雞下蛋》活動過程:1、游戲—母雞下蛋:角色游戲:方法: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小雞,在音樂的伴奏下出去玩。一會兒來到花叢里,一會兒走在草地上,玩得真高興(注意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進行簡單的動作表演)。在游戲中,“雞媽媽”拍拍翅膀,大聲叫“咯咯咯咯噠,咯咯咯咯噠?!比缓蟆吧毕乱粋€大雞蛋。2、熟悉音樂的旋律和內(nèi)容:(1) 幼兒欣賞歌曲:—“母雞媽媽帶小小雞們出去玩得時候,有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們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覺得母雞媽媽下蛋的時候,心里什么樣?”(2)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見解。(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母雞媽媽生蛋的時候是怎么叫的?好像在說什么話?”(4)幼兒練習有節(jié)奏地念母雞下蛋時的叫聲:咯咯咯咯 噠 ,咯咯咯咯噠,咯噠 咯噠 咯咯噠3、幼兒學唱歌曲:(1)幼兒輕聲跟著教師演唱歌曲,注意示范、提醒幼兒開始兩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頓。(2) 幼兒分組演唱,一組幼兒唱歌,一組幼兒做動作,然后輪換。(3) 引導幼兒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生蛋:—”媽媽生蛋時,地方不能太小太擠,否則蛋要擠破的?!保?) 示意幼兒在游戲時人要適當?shù)胤珠_:—“你是在什么地方生蛋的?”“生了幾只蛋?”(5) 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顒尤阂魳窂d組織幼兒到音樂廳,玩各種樂器并學會整理。

小班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會沿著邊線大膽地撕紙。

2、發(fā)展小肌肉的動作。

活動重點:

學會撕貼紙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動物媽媽生寶寶》、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配對游戲:

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今天,來了許多的動物寶寶,它們的媽媽是誰呢?請你們來給它們找一找?!?/p>

幼兒為不同的動物寶寶找媽媽。

師生共同檢查檢查操作的正確性。

2、撕紙貼畫:

(1) 教師介紹制作的基本方法。

(2) 強調(diào)兩手要貼近,沿著線條慢慢撕。

(3) 幼兒學習沿邊線撕紙。

(4) 教師巡回觀察幼兒學習情況,加強個別指導。

3、作品交流:

(1) 介紹自己為哪個寶寶找到了媽媽。

(2) 教師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小班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1、結(jié)合圖譜學習兒歌,體驗問答兒歌的樂趣。

2、激發(fā)幼兒對車輪數(shù)量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玩具車(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

2、圖譜、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觀察車輪。

1、出示玩具車(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

2、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輪子個數(shù)。

教師:我這里有四輛車它們都說自己的輪子多,想請小朋友幫忙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

二、結(jié)合圖譜,學習兒歌。

1、觀察圖譜,了解兒歌結(jié)構(gòu)。

教師:這首兒歌有幾句話?兒歌名稱叫什么?

(每句話做成一張圖譜)

2、欣賞兒歌,掌握兒歌內(nèi)容。

教師:你剛才聽到了什么?

觀看相應的圖譜。

3、學看圖譜,學習兒歌。

(1)根據(jù)圖譜多種形式完整讀兒歌。

(2)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3)兩兩結(jié)伴讀兒歌。

三、運用游戲,鞏固兒歌。

1、引導幼兒把自己一只腳想象成一個輪子,

師幼討論怎樣表現(xiàn)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火車等。

2、幼兒邊念兒歌邊結(jié)伴組合進行游戲。

四、活動延伸,鼓勵創(chuàng)編

1、教師;車的家族非常大,除了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還有什么車?

(摩托車,大卡車等)

2、教師:我們也可以把它編進兒歌里,二個輪子什么車?二個輪子摩托車。

六個輪子什么車?六個輪子大卡車。

小朋友回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車都編進兒歌里。

附兒歌:《輪子歌》

一個輪子什么車?一個輪子獨輪車。

二個輪子什么車?二個輪子自行車。

三個輪子什么車?三個輪子三輪車。

四個輪子什么車?四個輪子小汽車。

許多輪子什么車?許多輪子小火車。

小班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大口袋》這個故事,內(nèi)容簡短又充滿機智與趣味,故事講述了一只被大灰狼追逐的小白兔在袋鼠媽媽大口袋的幫助下,最終逃脫危險的經(jīng)過。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在語言教學活動時,由于小班幼兒保持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語言經(jīng)驗較缺乏,表達的時候往往不能較清淅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是他們對熟悉、具體、生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應該為他們選擇內(nèi)容短小生動、情節(jié)簡單,一次能看完的圖書。

基于這些特點的考慮,所以選擇了早期閱讀《大口袋》這個故事,它的畫面色彩鮮艷明亮、主體形象可愛、大而且突出,書中的角色少而擬人化,容易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和認同。也符合小班幼兒形象直觀的思維方式。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圖意,想象并說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2、樂意扮演角色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PPT,呼救聲錄音,《小白兔和大灰狼》游戲音樂,把大布縫在大呼啦上做成一個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ppt小兔。

1、教師:今天我們班除了來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師,還來了位動物朋友,瞧,它來了,它是可愛的小白兔,你們愿意跟它做朋友嗎?今天小白兔要到森林里去玩了,開心的它還唱起了歌。

2、教師邊做動作變唱歌:《小兔跳跳跳》小小兔子跳跳跳/跳到森林里/豎起耳朵仔細聽/風兒呼呼吹/樹葉沙沙響/哎呀,真好玩。

二、觀察、理解圖意,想象并說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一)觀察第二幅圖——播放呼救聲的錄音,引導幼兒傾聽。

1、師:“聽,是什么聲音???猜一猜,小兔可能遇到什么危險了?

師:我們平時遇到危險也要大聲呼救:一起學學“救命!”

2、兔子真的遇到大灰狼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書吧(原來是大灰狼要抓她)

3、提問:大灰狼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狼瞪著大大的眼睛,露出尖尖的牙齒,師做動作引導,我要吃掉你!)

4、幼兒學學大灰狼的動作。

5、呀,大灰狼追來了,我們快想想辦法幫助小兔吧?(引導幼兒大膽表達)

(二)觀察第三副圖,學說對話。

1、你們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有自己的辦法,她躲起來了,大灰狼沒找到兔子,它遇到了誰?(袋鼠媽媽)

2、大灰狼會怎么問袋鼠媽媽呢?(袋鼠媽媽,你看見小兔了嗎?)誰來學學這句話。

3、袋鼠媽媽會怎樣說呢?(沒看見,沒看見。)

4、請幼兒扮演大灰狼,老師扮演袋鼠媽媽進行對話式角色表演。(重點學習說對話)

5、小兔到底躲哪兒去了?

(三)觀察第五幅圖

1、是誰救了小兔子?那它會對袋鼠媽媽怎么說呢?

2、袋鼠媽媽該怎么說?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師:袋鼠媽媽真好,用自己的大口袋救了小兔子,我們把剛才的故事連起來講一講吧,題目就叫“大口袋”。(出示封面)

2、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與老師一起講故事。

四、游戲:大口袋

先請配班老師當大灰狼,游戲一次。再請一個小朋友當大灰狼,其他幼兒當兔子。碰到大灰狼時,小兔子趕緊躲進袋鼠媽媽的大口袋里。

小班教案【篇14】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我愛探索

活動目標:

1、學會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對事物進行觀察。

2、知道并能說出五官和手的功能。

活動準備:

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飼養(yǎng)箱。

圖意說明:

幼兒從秋天戶外活動中學習運用五官去認識環(huán)境,并能探索大自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幼兒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利用五官發(fā)現(xiàn)季節(jié)的特征,再讓幼兒自己動動眼睛、手、耳朵,鼻子,說說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

(小朋友對于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他們都不知道,老師告訴他們的“秋天來了”,由于在開學小班適應期里,與孩子們一起做過“小手拍拍”的游戲,因此,我說一個器官,孩子們基本都能夠指出來,并能夠說出它的名稱,如:嘴巴、眼睛、鼻子……。)

二、課堂活動:

1.讓幼兒伸出手來,摸一摸桌子,告訴幼兒手可以摸東西。

(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夠跟老師一起把小手伸出來,我讓他們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們都很高興,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還用小手去摸摸別人的小椅子,很興奮)

2.讓幼兒看一看幼兒用書,告訴幼兒眼睛可以看東西。

(當讓孩子們看書后,問他們“眼睛用來干什么的?”大部分孩子能夠說出看書、看東西的。)

3.拍拍手,引起幼兒的注意,并告訴幼兒因為耳朵可以聽到聲音,所以才會聽到教師的拍手聲。

(當我拍拍手時,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跟著我拍手,我問“剛才老師在干嗎呀?”楊蘇芮小朋友就說:“老師在拍手?!薄澳悄銈冊趺粗牢遗氖帜兀俊庇械恼f“用眼睛看的”?!澳桥氖质鞘裁绰曇舻摹??“啪啪啪”“你們用什么器官來聽到聲音的?”“耳朵”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4.拿出一條有香味的手帕,讓幼兒聞一聞,告訴幼兒因為有鼻子,所以可以聞到香味。

(我出示了一條有香味的手帕,給每個孩子聞了聞,孩子們都說香。問他們,“用什么聞到香味的?”“鼻子”一部分認真聽的孩子在回答。)

三、課外活動:

1.先帶著幼兒到一棵大樹下,讓幼兒用手摸摸樹千、樹葉,并讓幼兒用眼睛觀察,整棵大樹及大樹的葉子、枝干等。

2.帶著幼兒蹲在草地上,看一看草地上有沒有小昆蟲等,然后問幼兒剛剛看到什么。

3.問幼兒用手摸樹干、摸草地的感覺。也可以撿一塊石頭讓幼兒摸一摸。

4.當幼兒都能明白眼睛可以看東西,手可以摸東西后,讓幼兒安靜。

(我?guī)Ш⒆觽儊淼酵尥蕹悄抢锏臉湎拢屗麄冏约喝ッ?,摸摸草,和小樹、小草親近親近,孩子們好興奮呀!都用手去摸,張群淳小朋友還告訴我,“顧老師,這個樹摸摸是毛的?!薄靶〔莺瞄L呀?!薄斑@個樹尖尖的?!薄⒆觽儼炎约嚎匆姷亩紒砀艺f了。)

5.教師隨機尋找各種聲音,如:風聲、鳥叫聲……

6.當教師找到聲音時,立刻請幼兒聽聲音,或間幼兒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

7.教師可以多找?guī)追N聲音,讓幼兒聽,并讓幼兒說出那是什么聲音,也可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他的聲音。

8.帶領幼兒到花叢旁邊,讓幼兒看花的顏色,并提醒幼兒看這是眼睛的功能。

9.再讓幼兒聞一聞花香,提問幼兒花是什么味道呢,并請幼兒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鼻子聞到了花香?!苯處熆梢該煲恍┤~子、石頭、花 朵……帶回教室。

(在小朋友互相交流后,我就讓他們安靜下來,用耳朵聽聽,能夠聽到什么聲音?這時,孩子們都靜下來,用小耳朵來聽,“老師,我聽見小朋友說話的聲音?!薄奥犚姾艹车穆曇簟!薄奥犚娦∨笥涯顑焊璧穆曇簟薄?/p>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的就是讓孩子學會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對事物進行觀察以及知道并能說出五官和手的`功能。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的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對于五官倒基本已經(jīng)知道了,今天通過讓幼兒在教室里感受,以及在教室外來感受:用眼睛看大樹、草地等;用手觸摸椅子、樹干、樹葉、石頭;利用耳朵聽聽風聲及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拍手聲、鋼琴聲;利用鼻子聞聞花的香味及手帕的香味……讓幼兒在大自然中體會觀察的樂趣。孩子們在觀察、感受的過程中很興奮,也很享受,能夠跟著老師的思路來走,我感覺這個活動上起來還是比較輕松的,雖然孩子們剛剛上幼兒園,對于他們來說有點困難,坐不住,但是,今天這個活動,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可以玩玩、看看、摸摸……他們很開心的,因此也能愉快地學。

其實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都是不錯的,只要我們老師稍微點播一下,去做引導人,孩子們就會認真地去做,去觀察、去分析、去了解。

因此,我覺得,在孩子們的任何活動中,多讓孩子們走近生活,,體驗生活,了解生活……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感受到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樂趣!

小班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一、培養(yǎng)幼兒對節(jié)奏的認識。

二、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動過程

1、 情節(jié)引入“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我們?nèi)蛶退?。”怎么幫助它呢?幼兒討論。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小鴨子,我們?nèi)タ纯此麄冊诟蓡幔?/p>

突然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該怎么辦呢?

我們?nèi)フ宜龊门笥押貌缓媚兀?/p>

2、 欣賞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 教師: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啟發(fā)幼兒答: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 帶領幼兒一起唱歌,先感受音樂,做動作

3.當幼兒熟悉音樂后,帶領幼兒齊唱

4.請個別幼兒(接受能力較強的)先在老師帶領下唱~并給予獎勵。

5.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

——由教師發(fā)起,配合音樂節(jié)奏玩找朋友的游戲。請所有幼兒齊唱“一二三….在哪里”。唱到在這里的時候請一個幼兒請出以為好朋友,然后2個幼兒找好朋友。以次類推

結(jié)束延伸:

此活動可以用于音樂游戲中。

小班教案(精選十五篇)


教師在工作中需要編寫教案課件,但是編寫教案課件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只有一份好的教案才能使教師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已經(jīng)為您準備好了關于"小班教案"的信息,希望本文能夠為您打開新的視野!

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欣賞兒歌。

2.嘗試運用多種方式作畫。

3.體驗集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

4.欣賞彩繪作品的美。

活動準備:

準備2米長,6米寬的畫布,油畫棒,各色水彩顏料,毛筆,舊報紙,海綿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欣賞兒歌《魔術(shù)師》引入活動主題。

2.教師提出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提議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用各種顏料作一幅畫。

3.教師介紹材料,并提出作畫要求。

(1)提醒幼兒保持衣服的整潔。

(2)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色彩和工具大膽作畫。

(3)建議幼兒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嘗試作畫。

4.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找一塊空地,集體作畫。

教師觀察、拍攝幼兒作畫過程,根據(jù)幼兒的畫,指導幼兒展開想像,表現(xiàn)一定的事物。

5.展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

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快樂和難過的情緒,知道人人都需要朋友的道理;

2.讓幼兒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以及了解與人相處的方法;

3.體驗與朋友友好相處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難過的小白”、幼兒與朋友友好相處的范例照片七張、音樂磁帶《抱一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難過的小白”,引出主題

介紹今天的小客人“小白”,觀察小白的表情,猜猜它為什么難過。

(二)討論:怎樣幫助小白

1.分組討論: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它快樂起來呢?

2.幼兒分享自己的辦法。

3.觀察幼兒與朋友相處的范例照片,說說小白的朋友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

(三)游戲:找個朋友抱一抱

播放《抱一抱》音樂,玩“抱一抱”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小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手腳配合的向前爬走。

2.體驗與同伴的相互合作。

3.喜歡戶外活動。

活動準備:

1.海洋球

2.頭飾

3.課前組織幼兒捉螞蟻并進行初步觀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說一說。

——誰見過螞蟻是怎么走的?

2.學一學

——誰來給我們大家演示一下?

——大家一起來學一下螞蟻走路。

3.游戲“螞蟻搬豆”

放背景音樂《螞蟻搬豆》,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

教師扮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各戴頭飾。

——孩子們,在山坡對面有許多豆豆,我們一起爬過山坡,鉆過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媽媽帶領下,小螞蟻分成兩組,快速爬過小山坡,鉆過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爬行回來,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將豆豆搬完,看哪組搬得最快。

三、結(jié)束部分

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

畫螞蟻

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兩兩合作,利用竹竿交替走,發(fā)展協(xié)調(diào)性。

2、體驗玩竹竿的樂趣。

活動準備

竹竿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價值分析:通過身體活動,激起活動欲望。

指導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來練習一下本領??凑l能把本領練好。

放歡快的音樂,做熱身運動(上肢、下肢、全身)

二、探索玩法

價值分析:探索利用竹竿走的方法,嘗試合作走。

1、探索

提問:竹竿可以怎么走?你是怎么走的?

幼兒自由探索,交流走的方法。

提問:怎么樣才能使兩個人走得又快又穩(wěn)呢?(請幼兒來示范。)

小結(jié):原來他們是兩個人合作走的,兩個人交替走的時候要同時走同一個腳,口令一致。

2、練習

提問:3、4個人如果綁在一起怎么走得又快又穩(wěn)?

幼兒再次嘗試(請一組幼兒示范)

小結(jié):原來一組的人多也沒有關系,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口令一致地走,也會很快很穩(wěn)的。

3、游戲:火炬?zhèn)鬟f

交代規(guī)則:奧運會火炬?zhèn)鬟f開始了,需要我們合作,穿過艱難險阻。

三、放松運動

價值分析:使幼兒在激烈的運動中逐漸放松身體。

跟著音樂作放松動作。

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涼拖的造型、色彩、圖案等。

2.嘗試用彩紙、棉簽點畫、拓印等方式裝飾涼拖。

3.感受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雙鞋底樣和鞋面的硬紙。

2.各種涼拖若干雙,陳列在活動室四周。

3.彩紙、皺紋紙、亮紙、棉簽、顏料、亮片、花邊、積木、車輪等。

4.剪刀、雙面膠若干卷。

活動過程:

1.欣賞

師:快到夏天了,我們在家里都會穿上漂亮的涼拖,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準備的涼拖吧

。

教師帶領孩子隨意地觀看、欣賞涼拖,邊欣賞邊引導:這些涼拖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

些什么圖案?鞋底有些什么花紋?鞋面是什么樣的?

2.講述

師:說說你最喜歡哪雙涼拖?喜歡它的哪里?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出示幾雙典型的涼拖。

★鞋底色彩鮮艷的

★鞋面有特殊裝飾的

★鞋面的帶子交叉連接的

3.裝飾

師:你想怎么設計你的涼拖?主要裝飾哪里?

簡單介紹輔助材料:

彩紙、亮紙、亮片——可以撕貼,也可以剪下上面的漂亮圖案進行粘貼。

皺紋紙、花邊——可以直接粘貼,也可以揉團或者辮扎等進行裝飾。

棉簽——可以蘸顏料進行作畫,也可以涂色。

車輪、積木等——可以蘸顏料進行拓印,也可以進行滾畫等。

師:左右兩只涼拖有什么特點?(對稱)

請幼兒自選一種或幾種材料進行裝飾涼拖。

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和幫助。

4.表演

師:現(xiàn)在你們每人都有一雙自己設計的漂亮涼拖了,真了不起!

師:我們把鞋子脫了,穿上自己制作的涼拖來走一走吧!

孩子跟著音樂,穿上涼拖在活動室里走一圈,體驗藝術(shù)創(chuàng)作帶來的成功感!

小班教案(篇6)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唱歌并較合拍地做動作

2.初步學習節(jié)奏型:ㄧXXX-ㄧXXXXㄧ會看圖譜拍節(jié)奏

3.嘗試增編歌詞,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能力

4.體會表演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三個節(jié)奏型圖片:ㄧXXX-ㄧXXX-ㄧXXXXㄧ,小手小腳圖片各兩個,錄音機歌曲伴唱帶,每人一個小馬鞭

活動過程:

1.發(fā)生練習:小喇叭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2.復習歌曲:《干凈的小手》

3.分別出示小手、小腳的圖片,引出主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剛才我們唱了小手真能干,今天能干的小手、小腳又來到我們這里,小朋友喜歡他們嗎?他們要比賽打節(jié)奏,看看誰的本領大”教師以小手小腳比賽游戲口吻引出主題。

(1)出示小手節(jié)奏性:ㄧXXX-ㄧ幼兒練習拍打,做出動作“拍拍手”

(2)出示小腳的節(jié)奏型:ㄧXXX-ㄧ加上動作朗誦“踏踏腳”

(3)出示小手小腳圖片:同時出示節(jié)奏型:ㄧXXXXㄧ加上動作朗誦“拍手踏腳”

4.教師放錄音《拍拍踏踏》,讓幼兒感受歌詞旋律

(1)第一遍傾聽感受音樂的美。

(2)第二遍放音樂,讓幼兒自由參與加動作表演。

(3)教師糾正難點“拍手踏腳拍手踏腳”要合拍。

(4)和老師一起聽音樂表演歌曲。

(5)增編歌詞:啟發(fā)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在老師的幫助下,填入曲調(diào)中并唱出來。如:拍腿、拍肩、拍頭等,提示幼兒每段歌詞要有兩個不同的動作,讓想出動作的幼兒帶領大家唱和做動作。

5.律動:小騎士

發(fā)給幼兒小馬鞭,騎著馬奔向遼闊的草原。

活動反思:

我上了一節(jié)音樂教育活動《拍拍踏踏》,這是一首節(jié)奏與唱歌相結(jié)合的歌曲,在拍手踏腳動作表演中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感與身體的韻律美。在活動中,我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采用了游戲化、擬人化的形式和新穎豐富的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這次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是:認識節(jié)奏,表演唱節(jié)奏,用節(jié)奏動作增編歌詞。從中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腳、動口、動腦、動耳的能力。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亮點是:一教具的利用適中,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形象思維。在學習節(jié)奏型時,我采用了圖片與節(jié)奏型一一對應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并以游戲化的情節(jié)展開:以小手小腳比賽節(jié)奏樂為導線,引出主題,激起情趣。在直觀生動的教具吸引下,幼兒很快掌握了節(jié)奏型的打法和動作要領。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歌曲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生動的教具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但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還不夠完善,在做”拍手踏腳拍手踏腳“動作合拍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手忙腳亂,顯然不夠靈活,于是,我讓幼兒放慢速度多練習幾遍,并以小手小腳的口吻及時對幼兒的進步加以鼓勵,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幾遍的練習之后,幼兒的情緒高漲,就連平時不愛表演的孩子,也能隨著音樂做動作進行合拍了。三結(jié)構(gòu)緊湊,層次清晰,不忽視每個環(huán)節(jié)。在最后復習律動《小騎士》時,我為幼兒提供了新穎的馬鞭道具,幼兒們揮著馬鞭充分感受大膽表現(xiàn)音樂的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本次教育活動。

當然,本次活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老師的語言組織有時不夠嚴密。二是在學習節(jié)奏時,配上響板樂曲敲擊效果更精彩些。三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還要加強些。

記得貝多芬說過:“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迸發(fā)出火花,”音樂教學中應貫穿這一主線音樂形象的整體性,從教學氛圍到教師范唱、范奏;從學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歌曲的處理,都應強調(diào)音樂形象的整體性,使學生能在美好的音樂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樂的美。

小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彩虹的色彩及形狀,感受彩虹的美。

2、學習畫弧線。

3、能耐心作畫,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虹圖片、水粉筆、顏料、色盤、白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彩虹。

——出示彩虹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在哪里見過彩虹,它是什么形狀的。

——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彩虹有哪些顏色,一共有幾種顏色。

——教師念兒歌《彩虹橋》,讓幼兒感受彩虹的顏色、形狀等。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進一步鞏固對彩虹的認識。

二、繪畫彩虹。

——教師激發(fā)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和幼兒討論彩虹的畫法:用什么材料畫、畫什么形狀,用什么顏色。

——教師示范繪畫方法:

方法一:先用蠟筆用弧線畫出彩虹,然后為彩虹涂色。提示幼兒順著一個方向涂,色彩要涂均勻,盡量不涂出界。

方法二:用水粉在紙上畫出不同顏色的弧線變成彩虹。弧線之間盡量不要隔太遠,也盡量不要重疊。然后在彩虹周圍涂上藍色。

——幼兒自由選擇繪畫工具進行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欣賞作品。

——教師請幼兒互相介紹和欣賞繪畫作品。

活動應變

1、蠟筆畫的組也可以改為讓幼兒為彩虹簡筆畫涂色。

2、水粉畫組可以在畫彩虹前涂一遍清水再畫彩虹,感知色彩的暈染效果。

活動延伸

可以開展其他形式繪畫彩虹:如用皺紙粒粘貼彩虹等。

區(qū)角活動

1、美工區(qū):為幼兒提供蠟筆、水粉筆、皺紙粒等工具和材料,請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彩虹。

2、科學區(qū):用光盤制造彩虹:將光盤對著太陽或者手電筒,可以在光盤上看到彩虹?;蛘哂霉獗P將太陽光或者手電筒光反射到墻上,可以在墻上看到彩虹。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在展示區(qū)張貼幼兒繪畫作品。

家園同步

請家長為幼兒提供蠟筆、水粉等多種繪畫工具,讓幼兒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繪畫。

隨機教育

日常如果發(fā)現(xiàn)彩虹,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彩虹,體會彩虹的神奇和美。

相關鏈接

通過視頻或者圖片,讓幼兒欣賞彩虹以及其他的自然景觀(雪、北極光等)。

附錄:《找彩虹》

夏天的雨就是多,前幾天才下過雨,今天又下雨了,不過唯一的好處是,雨后會很涼快。這也是咕嚕熊不那么討厭雨的原因。很快,雨就停了,天空放晴了?!翱炜矗】炜?!”咕嚕熊仿佛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寶貝。

“什么呀,大驚小怪的!”可樂猴順著咕嚕熊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是一道彩虹。

“好漂亮的彩虹??!”咕嚕熊說,“走,咱們?nèi)フ也屎绨?!?/p>

“什么,找彩虹?”可樂猴覺得很新鮮。

“那彩虹離我們一定不是很遠!”

于是,咕嚕熊和可樂猴便出發(fā)去找彩虹了,跑了好多路,它們終于看到彩虹了,七種色彩,閃閃發(fā)光,咕嚕熊和可樂猴走到彩虹邊,伸手摸了摸彩虹,胖乎乎的彩虹真可愛。

“嘿嘿!”彩虹的身子忽然扭了扭,“別摸我了,好癢癢呀!”原來是彩虹在說話。

“真有意思!”咕嚕熊很開心,“彩虹還怕癢癢呀!哈哈哈!”

“你們是不是非常喜歡雨呀?”可樂猴問,“為什么每次下雨后經(jīng)常會見到你們?”

彩虹又扭了扭身子:“不是我們喜歡雨,而是大雨過后的天氣條件,有利于我們出現(xiàn)呀!所以我們和雨是分不開的好伙伴呢!”

“原來是這樣!”可樂猴說,“彩虹你可真漂亮,像一座彩色的橋一樣,跨在天空上!”

“謝謝你們!”彩虹也很開心,“希望我會給你們的夏天帶來一點兒夢幻感覺!”

和彩虹聊了會天,咕嚕熊和可樂猴便回家了,但是它們真的喜歡上了那個可愛的彩虹。

小班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耳朵的重要,了解愛護耳朵的簡單常識。

2.聽辨同伴的聲音,發(fā)展聽覺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

掛圖3號;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主題

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大山看不見。

2.游戲“猜猜我是誰”

教師交代游戲玩法,進行游戲。

提問;游戲時眼睛看不見為什么還能猜出小朋友的名字呢?

3.耳朵還能聽見什么聲音?

你的耳朵聽到過什么聲音?

請幼兒聽聽磁帶中的各種聲音,說說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并學一學這些聲音。

4.看看我們的耳朵

引導幼兒相互觀察耳朵,摸摸同伴的耳朵。

出示掛圖,進一步了解耳朵。

教師小結(jié)。

5.愛護我們的耳朵

說說我們該怎么愛護自己的耳朵?

教師小結(jié)。

小班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集體活動,開始接納、喜歡教師。

2.體驗在幼兒園里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魔術(shù)盒

活動過程:

1.觀看魔術(shù)表演。

教師介紹魔術(shù)盒,引發(fā)幼兒觀看魔術(shù)表演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魔術(shù)盒,它可以變出好吃、好玩的東西。

(1)變糖果

教師打開魔術(shù)盒的一頭,讓幼兒看看、摸摸有沒有東西,當幼兒確定沒有東西的時候,教師對著魔術(shù)盒數(shù)1、2、3,并同時轉(zhuǎn)動魔術(shù)盒,將裝有糖果的一盒轉(zhuǎn)到前面來,打開盒子拿出糖果,給幼兒一個驚喜,并將糖果分發(fā)給大家品嘗,使孩子們感到快樂。

(2)變玩具

用同樣的方法變出玩具。

教師可以用喊話、吹氣的形式吸引幼兒參與到魔術(shù)表演活動中,在神秘的氛圍中變出玩具。

2.玩玩具。

請幼兒玩一玩從魔術(shù)盒里編出來的玩具。

活動反思:

幼兒剛剛脫離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新環(huán)境里,一下子還難以適應這個集體生活,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各種游戲來吸引他們,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幼兒在《快樂變變變》活動中,玩得很開心。老師就象魔術(shù)師一樣,一會兒變出甜甜的糖果,一會兒又變出許多好玩的玩具。在他們看來,老師的本領真大,由此看來,有趣的魔術(shù)表演能吸引這些剛?cè)雸@的幼兒,以后我們要經(jīng)常開展這種活動,以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

小班教案(篇10)

設計意圖: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接受成人對自己的評價。

2.根據(jù)成人的評價對自己的行為作出:“我很乖”、“我做對了”等評價。

二、活動準備

“對”(YES)與“錯”(NO)標志牌若干及彩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結(jié)合圖片,引出兒歌內(nèi)容,并與幼兒分析兒歌內(nèi)容

(二)對比兒歌,評判行為

1.請幼兒對比兒歌中的小動物行為,然后回答每種行為的對與錯,對的舉“YES”,錯的舉“NO”。

2.評價自己,如:你走路的時候像小花貓嗎?是就舉起YES(對于坐著、唱歌的提問,依次類推)。

3.介紹三個新朋友,請幼兒根據(jù)三個朋友的要求進行自我評價,分別是走路輕悄悄、吃飯不挑食,不偏食、睡覺靜悄悄,如果做對了,給花涂上顏色;如果沒做好,給圓圈涂上顏色,教師觀察、指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

(三)學習故事

1.教師引出故事《三個好朋友》,講述前半段,請幼兒續(xù)講。

2.提問:你有像三個好朋友一樣的小毛病嗎?應該怎樣改正?

附兒歌:

《學好樣》

走路要像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

不要學那小螃蟹,橫沖直撞真霸道。

坐著要學小公雞,昂首挺胸真精神;

不要學那大青蝦,彎腰駝背真糟糕。

唱歌要學百靈鳥,聲音響亮多美妙;

不要學那小烏鴉,唱起歌來呱呱呱。

附故事:

《三個好朋友》

森林里有三個好朋友,他們是“呼呼豬”、“唧唧鼠”和“皮皮猴”,他們十分友愛,可是他們都有一些小毛病?!昂艉糌i”最怕鍛煉身體,“唧唧鼠”最愛挑食,“皮皮猴”太好動,上課時總是安靜不下來。

后來發(fā)生了一些事,三個好朋友都改正了缺點。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幼兒發(fā)揮想象,續(xù)講故事的后半部分)

小班教案(篇11)

活動來源:

幼兒園里有很多魚缸,班級幼兒對各種各樣的魚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在帶領幼兒研究過魚的外部特征之后,幼兒對魚的吃法也產(chǎn)生了興趣?!?-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在藝術(shù)領域要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同時小班幼兒喜歡粘粘貼貼并樂在其中。正好班里有兩名幼兒最近吃過烤魚,于是我設計了“請你吃烤魚”這個主題藝術(shù)活動。

活動名稱:請你吃烤魚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制作烤魚的美術(shù)活動,體驗做烤魚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2.能運用撕、涂、擰的方法制作“烤魚”。

3.愿意選用喜歡的顏色大膽創(chuàng)作烤魚。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紙盤、報紙小魚、衛(wèi)生紙小魚、顏料、刷子、印有彩色蔬菜圖案的紙、花椒、大料、生菜、菠菜

2.教師經(jīng)驗準備:了解本班幼兒認識色彩的水平,了解幼兒已有的藝術(shù)作品制作技能。

3.幼兒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掌握涂、撕的藝術(shù)作品制作方法。

活動重點:能運用涂、撕的方法制作“烤魚”。

活動難點:能自己用雙手抓緊紙,同時一前一后擰的方法制作小魚。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利用問題導入、圖片導入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烤魚照片,調(diào)動幼兒興趣?!靶∨笥褌?,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吃大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么?”出示圖片

(2)問題調(diào)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烤魚么?你們吃的烤魚是什么樣子的呢?”“烤魚里面除了魚,還有其他的東西么?”

(3)再次出示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烤魚里面都有什么材料,為后續(xù)制作烤魚提供經(jīng)驗準備?!翱爵~這么好吃,我們一起來看看烤魚里面到底都放了什么好東西”請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他發(fā)現(xiàn)了里面有什么。

(4)激發(fā)幼兒興趣?!敖裉炖蠋焷碚埬銈兂钥爵~好不好?不過想吃烤魚得自己動手做,你們會做烤魚么?”

2.進行部分

通過動作和兒歌熟悉重點操作過程后出示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1)通過動作和兒歌熟悉重點操作過程。“有一首兒歌就是教朋友們怎么做烤魚的,兒歌是這樣的”“刷刷醬啊刷刷醬,放小魚啊放小魚,放蔬菜啊放蔬菜,撒調(diào)料啊撒調(diào)料”??偨Y(jié)“做烤魚的步驟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那么做烤魚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材料。介紹小魚:“我們的小魚是用紙做成的,有報紙做的脆脆的烤魚,有衛(wèi)生紙做的軟軟的沒有刺的小魚。”介紹醬料(顏料)“我們今天給大家準備了四種醬料,分別是紅色的“番茄醬”、綠色的“xx醬”、黃色的“xx醬”和橘色的“xx醬”,待會小朋友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口味”把醬料刷到盤子上?!薄笆卟恕碧罂昧瞬缓贸?,小朋友們要把蔬菜撕碎放到盤子里方便吃,最后還要記得撒上香香的調(diào)料。”最后進行小結(jié)“烤魚的制作過程也學會了,待會小朋友們就可以跟著我們的兒歌一起做一條烤魚啦?!?/p>

(3)鼓勵幼兒復習兒歌,選取喜歡的小魚和顏料動手操作。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3.分享部分

請幼兒拿著做好的烤魚坐到教室中間的椅子上,互相欣賞同伴做好的烤魚,互相說一說用了什么顏色的醬料,放了什么蔬菜,聞一聞烤魚的味道并將小貼紙送給自己覺得最香的烤魚。

4.延伸部分

請幼兒將烤魚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吃烤魚,并且找一找,還有哪些蔬菜可以放到烤魚里面?

“今天我們一起做了美味的烤魚,小朋友們都變成了小廚師。你們的烤魚我覺得做的非常香。這么香的烤魚我們也拿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好不好?”“今天我們小朋友選用了一種蔬菜做了烤魚,那今天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還有哪些蔬菜也可以放到烤魚里呢?”

小班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1.感知太陽鏡的基本特征,嘗試用線條與等同的圖形連接建構(gòu)表現(xiàn)太陽鏡。

2.在觀察的基礎上,樂意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交流。

3.情緒愉快的參與建構(gòu)活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建構(gòu)幾何形狀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雪花片、森林場景、毛絨玩具、課件、多媒體教學設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夏天到了,太陽真刺眼,我們臉上都戴了什么呀?(太陽鏡)

帶上太陽鏡感覺怎么樣?(不刺眼、涼快、舒服,有點黑黑的)

小結(jié):夏天到了,帶上太陽鏡會很舒適,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

2、觀察比較,感知特征:

(1)幼兒自由觀察、交流探索。

師:太陽鏡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個鏡框,是什么形狀的?它們一樣大嗎?

摸一摸鏡腿在什么位置?兩根鏡腿是什么樣的?

看看旁邊小朋友的太陽鏡跟你的有什么不同?

(2)師幼共同小結(jié),梳理經(jīng)驗。

(點擊播放ppT)小結(jié):太陽鏡有兩個一樣大的鏡框。

戴在耳朵上的兩根鏡腿一樣長,尾部有點彎。

太陽鏡的鏡片顏色也不同。

3、情境創(chuàng)設,探索方法:

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也想有一副太陽鏡啊,我們用雪花片來為它們插一副太陽鏡,你想插什么樣的太陽鏡呢?(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來表達。如:“我想插XXX的太陽鏡送給小動物?!保ɑ脽羝シ牛┯變航涣魈接懡?gòu)太陽鏡的方法。

小結(jié)建構(gòu)方法:先建構(gòu)一樣形狀大小的鏡框并對接起來,在鏡框兩邊向后連接出線條表現(xiàn)鏡腿,鏡腿的尾部要彎曲。

4、幼兒建構(gòu),教師指導:

(循環(huán)播放ppT)提醒幼兒接插緊作品,拿一片插一片。

鼓勵幼兒大膽建構(gòu)自己喜愛的鏡框形狀并添加線條表現(xiàn)太陽鏡的鏡腿。

提供半成品,提醒幼兒插完眼鏡后選擇相應的鏡片放入鏡框。

5、作品展示,幼兒欣賞:

請幼兒將建構(gòu)好的作品送給小動物和客人老師。

鼓勵幼兒大方地與小動物及老師對話。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插的是什么形狀的太陽鏡?

你是怎么插的?

小結(jié):今天我們小朋友真棒,幫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佩戴上了一副太陽鏡,小動物們可高興了,我們一起戴上太陽鏡去戶外玩一會兒吧。

延伸活動:

在建構(gòu)區(qū)域中,進一步引導幼兒建構(gòu)不同形狀鏡框的太陽鏡,滿足幼兒對太陽鏡的好奇與建構(gòu)興趣。

小班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

2.自由創(chuàng)編高人和矮人走路的樣子。

3.通過游戲產(chǎn)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和矮人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這里有兩位好朋友,一高

人一個矮人。

2.高人和矮人他們天天都要一起到樹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fā)現(xiàn)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二、聽音樂分辨高低音并用動作表現(xiàn)

1.聽兩段音樂,分辨高低音。

2.這兩段音樂分別表示高人和矮人,哪一段是高人?哪一段是矮人?

3.高人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矮人呢?

4.集體表現(xiàn)高人和矮人。

三、游戲“爬山”

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高人和矮人爬山游戲。

反思

整個活動教師利用高低音,讓幼兒逐步感受音階的高低,同時以游戲高人和矮人爬山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鞏固音樂,在環(huán)節(jié)上都是層層遞進的,可是教師拋出的問題還是不夠精簡,整個活動流程還是比較流暢的。

小班教案(篇1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斜插、圍合的方法建構(gòu)三角形,添加傘把,表現(xiàn)小傘的外形特征。

2、樂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建構(gòu)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幼兒有打傘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場景:展臺、小動物玩具若干;各色雪花片;音樂。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天氣這么熱,我們出門的時候可以帶一把什么來保護自己?”(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遮陽傘來保護自己不被曬。

2、觀察小傘的外形特征,討論建構(gòu)的方法:

師:小傘是什么樣的?上面是什么,像什么形狀?下面是什么?

教師小結(jié):小傘是由傘面和傘把組成的。上面的傘面有點像三角形,下面的傘把像一根棍子。

師:“怎樣用雪花片插一把小傘呢?三角形的傘面怎么插?”

教師小結(jié):可以用斜插、圍合的方法建構(gòu)三角形,再加上直直的傘把就成功了。

師:“瞧,小動物在沙灘邊玩熱了,請你用雪花片插一些小傘送給小動物遮太陽好嗎?”

3、幼兒建構(gòu),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將雪花片接插緊。

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插出三角形的傘面完成作品。

鼓勵幼兒注意顏色搭配。

4、交流、欣賞作品,評價作品: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小動物有禮貌地交流。

師:哪一把傘是你送給小動物的?是什么顏色的?你是怎么插的?

延伸活動:

師:三角形除了可以變成小傘,還可以變成什么呢?

鼓勵幼兒在區(qū)角中用形狀變出生活中的各種物品。

活動反思:

在這次小班年級組教研活動中,我能積極承擔教研任務,與年級組老師集體備課,思考課題。在備課討論中,讓我感到課題的選材必須結(jié)合幼兒實際,教師首先要去嘗試、式孩子,才能定出適當?shù)恼n題。最終把課題范圍定在:建構(gòu)三角形方面,嘗試添加表現(xiàn)遮陽傘。

我們結(jié)合幼兒園十二五課題的研究,將幼兒自主性發(fā)展性合理的定在目標里,分別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提出了三點目標。在教學具的創(chuàng)新性上,我選擇運用ppT變化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傘的形狀、樣子,發(fā)揮想象,從而建構(gòu)出各種各樣的變化出的魔術(shù)棒的物品。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建構(gòu)出后能積極向老師、同伴交流。

當然,在活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三角形的建構(gòu)方法還有待討論和研究,即孩子剛開始學習插三角形時,大多數(shù)是用圍合的方法建構(gòu),而不是用斜插。其次,在表現(xiàn)傘面上,還可以給幼兒欣賞更多種類的傘,如半圓形、動物頭型,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力。

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以幼兒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著眼點,注重在平日的建構(gòu)活動中幫助幼兒提升經(jīng)驗。

小班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1。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2。了解的火的用途。

3。鍛煉身體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有關火災的圖片。

3。準備教育掛圖《主題活動·冬天到·噴火龍》。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火災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這是什么地方?怎么了?

2。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噴火龍》。

討論:

(1)噴火龍有什么本領?

(2)為什么噴火龍沒有朋友?

(3)噴火龍為什么不敢大聲說話了?

3。教師再講述一遍故事。

4。討論:

(1)火對人類有什么作用?

(2)火會給人類帶來哪些災害?

5。游戲——小火焰。

小班自己做教案十五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匯總的“小班自己做教案”,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務,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教案和課件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相信教師對于編寫教案和課件并不陌生。教案是有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活動難點:

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的背景圖

2。圖片:小朋友、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3。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導入活動。

師:這是誰?小熊怎么了?猜猜它為什么會哭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師:那么小熊為什么會哭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①故事第一段問:小熊怎么啦?小熊摔倒了,那該怎么辦呢?

②故事第二段可愛的小羊出場了問:誰又來了,它是怎么做的?

③故事第三段小兔出場"蹦蹦跳"問:

(1)誰又來幫助小羊了?

(2)小兔是來幫助小羊的,但是小兔把小羊拉起來了嗎?結(jié)果自己還怎么樣了?

④故事第四段小老鼠出場:小朋友們好!

問:誰來啦?小老鼠來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教師表演"摔倒"環(huán)節(jié)(練習說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⑤故事第五段美麗善良的小朋友出場問:小朋友來了,會說些什么呢?

小結(jié):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寶貝。

2。師生完整講述故事,請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

①交代表演名稱。

②要求幼兒一邊看表演,一邊可以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遷移運用:

問:如果你摔倒了,你怎么辦?看見別人摔倒了,你會對他說什么?

小結(jié):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三)結(jié)束部分

和孩子一起看開學時候哭鬧的照片,再看看現(xiàn)在勇敢的自己走進幼兒園的視頻,師小結(jié)。

活動反思:

從教師制定的目標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既有語言活動的要求,練習短句。同時也滲透了德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因此,從活動的選材和制定的目標都是非常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對重點的把握也是比較準確的,突出了語言活動的語言性。

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來看,采用了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jié)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教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注重了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比較緊湊,過渡較自然。良好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的參與性較好,師生間的呼應體現(xiàn)較好。運用頭飾進行表演的時候,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活動達到了高潮?;顒咏Y(jié)束部分的照片和視頻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相連,所以幼兒很容易的懂得了"不能哭""勇敢"的道理。

但作為語言活動,總的說來幼兒學的對話量比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讓更多的幼兒練習講講。此外,從幼兒在活動開始就說出了"自己爬起來",教師沒有給予回應,過渡顯得稍微生硬些。在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及時地調(diào)控。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2】

目的要求: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干什么?(解鈕扣),誰給小不點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扣,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么放?”起床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老師小結(jié):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干。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后,扣鈕扣一邊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從那以后,我不再幫幼兒穿衣服,而是限制時間讓他們自己穿,并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現(xiàn)在的孩子嬌生慣養(yǎng),幼兒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找機會鍛煉他們,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能讓他們經(jīng)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長。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3】

活動設計背景

隨著小班幼兒對環(huán)境的熟悉,我們對孩子早晨的入園和放學后的離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長手拉手自己走。這樣既鍛煉身體,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間談話、平時的個別教育,以及語言故事、兒歌的多種教育形式后,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早晨依舊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背著白白胖胖的孫子從門口搖搖晃晃地往教室走;放學后,背上趴著,肩膀上扛著,手上抱著,姿態(tài)各異。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家長在人群中邊喊邊追;有時還會出現(xiàn)孩子走散、家長到處找的情況。

看到以上這些發(fā)人深省的場面,我找到了靈感:何不利用我園的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把這些具體的、來自孩子身邊的場景拍下來,讓他們自己來分析、評價呢?使他們真正從認知、情感上意識到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于是我設計了本次社會活動——《我會自己走》。

活動目標

1.知道放學回家時應小手拉著大手,跟著家人有序地走出園門,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

2.掌握自己與家人走散后最基本的解決方法。

3.知道自己長大了,要自己走。

4.激發(fā)自己走的榮譽感。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自己與家人走散后最基本的解決方法。

2.知道自己長大了,要自己走。激發(fā)自己走的榮譽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兒歌《我要自己走》。

2.物質(zhì)準備:幾個錄像片段:

A.家長蜂擁著從園門口走進來;

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著、背著走;

C.幼兒跟著家人手拉手,隨著人群有序地走出園門;

D.放學時幼兒離開家人,跑得很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E.在幼兒園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3.動畫課件:兒歌《回家啦》。

活動過程

1.看錄像導入,激發(fā)交流的興趣。

(放錄像片段A:家長蜂擁著從園門口走進來。)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的是什么地方?有誰?他們是來干什么的?(幼兒園放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接小朋友的'。)放學后,家長們來接我們小朋友了。離開教室后,你是怎樣到幼兒園門口的?

2..看錄像分析討論,與同伴互相學習。

導語:老師把平時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從教室到幼兒園門口的情景拍了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1)幼兒看制成ppt課件的錄像片段:(錄像片段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著、背著走;(錄像片段c)幼兒跟著家人手拉手,隨著人群有序地走出園門。最后定格在場景總圖上。

提問:

你認為他們中誰做得最棒?

我們一起為他鼓鼓掌。

為什么你覺得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對他說些什么?我們一起對他說一說。

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已經(jīng)長大了,變重了,家長抱不動我們了;同時我們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變得能干啦,要自己走。

(2)播放兒歌,幼兒跟著一起朗誦復習兒歌《我要自己走》。

導語:你們看,不但我們小朋友很能干,連小鳥、小兔這些小動物們也很能干,它們也不要爸爸、媽媽抱呢。

播放兒歌:媽媽,媽媽,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鳥自己飛,小免自己跑,小狗自己跑,小魚自己游,我為什么不能自己走?媽媽,媽媽,你快撤手,我要自己走。

(3)幼兒看錄像片段D:離開教室后,幼兒離開家人,跑得很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離開家人自己一個人跑得很遠。你覺得這個小朋友的表現(xiàn)怎樣呢?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

(4)看錄像片段E:在幼兒園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提問:發(fā)生什么事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結(jié):如果在幼兒園里找不到家人,我們要回到教室里請老師幫忙,等家長來接你。

提問:老師是怎么說的?這次他是怎么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

3.學習兒歌,提煉行為要求。(看動畫課件。)

4.回家游戲,在游戲情景中進行行為練習。

老師扮演家長來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導孩子自己說:我長大了,我要自己走。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借助多媒體,采集了孩子們放學離開教室后的情景,讓孩子看看——大家在離開教室后的不同表現(xiàn);評評——他們誰對誰錯,為什么對,為什么錯;聽聽——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做做——我們一起來跟著兒歌學學該怎么做,營造出生活化的學習情景,使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得到提升。

建議: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本次活動中的錄像短片,可以在家長會上播放,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育兒,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4】

設計意圖:

以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引出今天的主題通過孩子的進一步的示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所在,并進行進一步的提示鼓勵寶寶大膽做畫。

活動目標:

1、感受假期的快樂,愿意繪畫自己。

2、能夠大膽做畫,感受樂趣。

1、你是怎樣過新年假期的?

2、在假期里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今天我們用畫筆畫出來,看看你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2、請幼兒嘗試進行范畫。

3、教師幼兒的情況給予重點的講解。

2、把自己快樂的表情畫出來。

活動反思:

在美術(shù)活動中,激發(fā)幼兒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對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活動中多多給予肯定、鼓勵和贊賞。幼兒通過本次的活動,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對周圍的事物都有了較好的認識。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5】

設計意圖: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加上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家長更是很多事情包辦代替,使孩子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生活習慣。此活動從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幼兒模仿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練習和操作,培養(yǎng)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和習慣。

2、通過學習疊襪子,讓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務技能。

活動準備:

PPT、襪子若干雙、晾衣繩、夾子若干個、音樂CD。

1、出示PPT1-4,讓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說出小豬魯魯為什么什么事都不會做?

4、出示圖5,幼兒繼續(xù)欣賞故事,說出小豬后來是怎么做的?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之后,你是什么樣的心情?

7、小結(jié):原來自己的事情做了之后,心里很高興,很開心……

1、認識襪子的“頭”、“跟”、“口”。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表現(xiàn)都很好,所以老師請來了神秘的客人和小朋友們做游戲,你們看這是誰???(襪子)

2、襪子的匹配。

幼兒把襪子按照頭對頭,跟對跟,口對口放。

3、疊襪子。

小結(jié):你們都會疊襪子了,那以后自己的襪子還有爸爸媽媽的襪子就教給你們啦,我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播放音樂,模擬做一些事情,結(jié)束活動。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6】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誰來了?(小寶),小不點在干什么?(解扣子)誰給小寶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寶。問:衣服脫下來怎么放?鞋子脫下怎么放?這時放起床音樂。問:誰給小寶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幼兒答:小寶自己穿。老師小結(ji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寶真能干。

2、老師問小寶: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做呀?小寶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像我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4、全班小朋友練習穿鞋、脫鞋之后選幾個能干的孩子進行表演,老師給予幫助。

通過這節(jié)課,我班的幼兒85%的幼兒都會穿脫衣服和褲子及鞋子,只有個別幼兒還是分不清鞋子的左右,總是穿錯。我相信在練習中他們總會分清的。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班級入廁的地方,學習自己上廁所,知道大小便即使入廁。

2、欣賞“我會自己小便”,了解正確的小便方法,初步指認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3、小便后主動尋求幫助,并塞好衣褲,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朋友,你們會自己小便嗎?你知道小動物是怎樣小便的嗎?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篇好玩的故事書《我會小便》。

教師:小狗是怎樣小便的?這樣小便好嗎?小貓是怎樣小便的?

――引導幼兒用“誰急急忙忙進廁所”的句型講述故事內(nèi)容。

教師:那里是男孩子小便的地方?女孩子小便的地方呢?

――分別請男女小朋友自己小便,提醒女孩子抓緊扶手,跨過小便池;提醒男孩子站著小便,注意不能將小便灑在便池外面。

教師:男孩子如何小便?女孩子怎樣小便?大小便后應該怎么做?

――告訴幼兒想要大小便,可以自己上廁所,也可以告訴老師,不能憋著。

――上廁所不能奔跑,不推拉小朋友,不將小便灑在便池外面。

――走進廁所后再脫褲子,小便后穿好褲子再進教室,做一個文明的孩子。

――小便后及時洗手,講究衛(wèi)生,當一個健康的.寶寶。

分析和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著,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于尿拉褲子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根據(jù)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fā)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yǎng)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的好習慣。

通過活動,我發(fā)現(xiàn)設計的活動存在三個大問題:首先從目標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范圍較廣,突不出活動重點,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其次,從整個活動設計環(huán)節(jié)來看,我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幼兒學會在活動中大膽表達有便意的需求,這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可在活動中只是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了一下,其它環(huán)節(jié)如:熟悉廁所環(huán)境、區(qū)分男女廁所等占了很大的比重,給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覺。再次,活動內(nèi)容偏多,在短短一個活動內(nèi),既要讓幼兒體驗尿褲子的感受,又要學習表達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環(huán)境等,不可避免地導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動在環(huán)節(jié)上還需梳理(體驗感受―了解原因―解決問題―鞏固練習),緊緊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jié)合起來。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仔細觀察畫面細節(jié)并理解畫面重點。

3、能運用保護方法來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掛圖:《我會保護自己》、糖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律動《手指》。

二、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nèi)容

1、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我會保護自己》。選擇其中一個說一說:

——你們看到了什么?

——發(fā)生了什么事?

——畫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教師依次完整的說出畫面上發(fā)生的事情。

三、思考,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幼兒分組討論)

——在家里的時候,如果有人按門鈴,你會怎么辦?

——如果有大人來問路,你會怎么辦?

——和一起出去的時候,應該怎么樣?

——陌生人想要給你吃東西,你會怎么辦?

——放學或外面玩時,有陌生人要帶你回家,你會怎么辦?

——如果不熟悉的人觸碰你身體的秘密部位,你會怎么辦?

四、情景表演:

1、教師扮演陌生人敲門。讓幼兒思考應該怎么做?

2、教師扮演陌生人給幼兒吃糖,讓幼兒思考該怎么辦?

3、教師小結(jié):在沒有爸爸媽媽的情況下,陌生人給的東西我們不能接受,也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跟著陌生人走。在外面迷路了我們也不要著急,我們可以給爸爸媽媽大電話,如果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我們可以打警察叔叔的電話號碼110.所以還沒記住爸爸媽媽電話號碼的小朋友要努力記住哦。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好奇心強,善于模仿,但缺乏生活經(jīng)驗,分辨是非能力比較差,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在于,結(jié)合幼兒生長、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初步掌握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和方法,調(diào)動他們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本次活動中,我所設置的目標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對于大班的在語言發(fā)展方面要比中班的要好一些,讓他們觀察掛圖并說出圖中發(fā)生什么事的時候,孩子能連貫的講述出來。對于目標“能用一些保護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孩子們幾乎都能做到陌生人的東西不能要,不能吃、不能和陌生人說話等等。我在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用了一個現(xiàn)炒現(xiàn)賣的方法,把剛學的知識有效的運用到課程當中,這樣也加深了孩子們的記憶?;顒又形易陨碛X得不足的地方是“在提問方面不是很好“我們要采取有效的提問。如果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能注意提問的有效性相信活動的效果會更好。但是,幼兒的意識和知識不是光靠一節(jié)課,一個教育活動就能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將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滲透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9】

目標預設:

1.通過觀察,畫出自己臉部的特征及服飾。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認識五官,發(fā)現(xiàn)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并把自己的樣子畫出來。

活動準備:

1.水彩筆,白紙,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比較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教師提問: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嗎?你們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請幼兒找朋友,看看兩個人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結(jié)伴,與同伴相互比較)

二、談談自己和同伴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一樣: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jié):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照鏡子觀察自己。

教師:下面我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小鏡子,我們一起來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的是什么樣的,我們的臉上有什么?你和別的小朋友長的哪里不一樣?

教師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師畫一畫自己的樣子。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小朋友們,畫的時候要仔細,把五官畫的大一點,清晰一點,這樣才比較漂亮哦!

五、幼兒觀察圖畫,猜猜畫面上畫的是誰?

教師拿兩幅幼兒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請幼兒猜一猜這副畫是哪位小朋友畫的自己。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有自己吃飯的愿望,初步學習正確使用調(diào)羹的方法。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熊媽媽喂小熊吃飯;一碗飯。

(2)小碗4只、調(diào)羹4只、小熊4只(此教具由幼兒和老師共同制作,幼兒帶一個較大的雪碧瓶來,老師貼畫小熊的`頭,在嘴巴處挖個洞),小木珠做的飯粒若干。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自己吃飯的愿望

出示圖片并講述小故事:小熊自己不會吃飯,總要媽媽喂。熊媽媽說:“別的寶寶都會自己吃飯,而你還要媽媽喂。”小熊說:“我才不信呢!”他要媽媽帶他去看那些自己吃飯的寶寶。熊媽媽帶著小熊去看小貓吃飯,小貓的胡須上沾滿了飯粒。小熊說:“小貓吃飯一點也不干凈!”熊媽媽帶小熊看小鴨吃飯,小鴨的飯桌上也都是飯粒。小熊說:“小鴨吃飯一點也不干凈!”一只喜鵲飛過來,對熊媽媽說:“告訴你吧!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都是自己吃飯的,吃得又快又干凈?!毙軏寢尭吲d地說:“太好了,我要帶我的小熊去看看幼兒園里的小朋友,他們是怎樣吃飯的,讓小熊學學他們的好樣子?!?/p>

提問:熊媽媽要帶小熊來看小朋友吃飯,我們是怎樣把飯吃得又快又干凈的呢?

2.老師示范吃飯

(1)老師邊講邊示范:我用小調(diào)羹舀飯,不多也不少,把飯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吃完第一口)

(2)老師示范吃第二口飯時,老師先說:“我用小調(diào)羹舀飯,不多也不少,把飯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桌上沒有飯粒,地上也沒有飯粒,嘴上沒有飯粒,真干凈,真干凈?!边@樣共示范吃4調(diào)羹飯,每次均強調(diào)上述要求。

(3)示范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飯,然后教幼兒把飯粒撥在一起,最后全部撥到嘴里。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理解木偶表演的內(nèi)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2、能夠做到不怕困難,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3、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木偶表演的內(nèi)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故事圖譜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呀?(出示大象摔倒在哭的圖)咦!大象它怎么了?

(引導幼兒說說圖片內(nèi)容。)設計意圖:通過直觀觀察,引起幼兒的興趣,為下面的內(nèi)容做好準備。

二、初步感知:(分段講故事,邊聽邊討論)

1、第一段故事(小兔出場)教師:我們的第二位小客人到了,看看它是誰。

教師:小兔子在干什么,我們來聽聽它是怎么說的。(“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引導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先個別幼兒回答,后集體練習)教師:后來發(fā)生了什么。

(小兔說:“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2、第二段故事(小豬出場)教師:小豬來了,我們看看那它是怎么說的?

(集體練習以上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保┙處煟盒∝i把大象伏起來了么?(沒有)教師:小豬會說什么呢?

(小豬說:“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3、第三段故事(小貓出場“喵喵喵”)教師:下一個小動物看到這么多的小朋友有點害羞,我們一起來喊它出來吧。(與幼兒一起說“快出來吧”)教師:你們猜猜小貓看到大象摔倒在地上會對大象說什么?

(請個別幼兒上臺來對大象說“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

4、教師:誰在幫助大象???(小兔、小豬、小貓)它們把大象扶起來了嗎?(沒有)教師:三個小動物都扶不起大象,這可怎么辦?

(1)請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讓大象起來?

(2)個別幼兒講自己的辦法(2-3名)。

5、最后一段故事。

教師:小動物對大象說了什么話,大象爬起來了嗎?

(引導幼兒練習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鋪墊,向幼兒分段講述故事,出示相關的圖片,并通過讓幼兒學說小動物的話,理解故事內(nèi)容,讓幼兒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反復感知:(完整看圖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著講講)

1、交代故事的名稱。

2、要求幼兒一邊看圖,一邊和教師一起學著講講。

四、遷移運用:

1、出示小朋友的圖片,他摔倒了。

教師:哎呀,小朋友摔倒了,我們應該怎么對他說?

2、教師:如果你摔倒了,你怎么辦呢?

3、小結(jié):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設計意圖:從故事中遷移到幼兒的生活中,讓他們懂得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也要像故事中的大象一樣“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大部分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唱唱、聽聽、動動、想想、試試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也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從而達到活動的目標。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2】

一、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xiàn)方法。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xiàn)活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啟發(fā)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進行表現(xiàn),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三、教學準備:

教師:圖片、大畫紙、油畫棒

學生:小鏡子、彩色筆或油畫棒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紀律、檢查用具

(二)導入

1、“猜猜我是誰”請幾位學生用硬紙板遮擋頭部,由老師引導進入教室。請大家猜猜他們是誰,憑什么來判斷?

2、請表演的同學往下移紙板,露出頭發(fā),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頭發(fā)的特點。

3、繼續(xù)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

4、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

5、比較臉型。

6、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7、請學生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

8、說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特征。

9、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講臺前講講自己的特征。

(三)新授:

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演示畫自己。

邊畫邊講步驟:

1、根據(jù)臉形勾畫輪廓;

2、添畫頭發(fā)及五官;

3、上色。

師: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請把自己畫出來后剪下畫像貼到老師的畫像旁邊,我們一起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揭示課題:畫自己)。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四)小結(jié):展評優(yōu)秀作業(yè)

作業(yè)展評:

欣賞與評價:在大合影中,你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

藝術(shù)大師在畫自己時,特別注意表現(xiàn)臉部的神情,從中,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五)課后延伸。

展示用各種方法與材料制作的頭像作品,請學生回家以后也來試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制作自畫像。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學會穿衣的方法。

2、進一步認識衣服的各個部分,領子、袖子、拉鏈。

活動準備:

一件用袋子裝好的衣服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大公雞喔喔叫,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兔子揉揉眼睛起床了,咦!我的衣服怎么不見了,小兔子著急的哭起來了,小朋友快來幫幫忙,幫小兔子找一找衣服,提示幼兒到椅子下面去找一找。

2、衣服找到了小兔子可高興了,一邊穿一邊念起兒歌。"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了""吱吱扭扭上房子"

3、小朋友小兔子棒不棒,你們想不想學習一下穿衣服呢?

二、介紹衣服,解釋兒歌

1、"抓領子,蓋房子"是什么意思?衣服的領子在哪里?

2、"小老鼠"指的是什么

3、"吱吱扭扭上房子"是在干什么?

三、小兔子穿衣服真有意思!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首兒歌。

1、幼兒學念兒歌,教師示范動作。

2、幼兒邊念兒歌邊穿衣

3、衣服穿好了,讓我們?nèi)セ顒踊顒影?/p>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4】

設計背景

由于本班幼兒年齡大多都在4歲左右,對于社會安全意識還比較淡薄,還需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知道外出時不能和陌生人說話。并且記住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F(xiàn)在社會上有一些人把發(fā)財?shù)男乃挤旁诹撕⒆觽兊纳砩稀6⒆觽兊奶煨远际翘煺婵蓯鄣?,沒有一點防人之心,很容易上當受騙。為了提高幼兒對自我保護的意識,所以我設計了《我會保護自己》這堂課程。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能大概的理解畫面的內(nèi)容。

3、能運用保護方法來保護自己。

重點難點

1、能運用保護方法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活動準備

1、《我會保護自己》掛圖。

2、糖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律動《》。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我會保護自己》。選擇其中一個讓兒說一說:

你們看到了什么?

2、讓幼兒觀察掛圖上其余的畫面,讓幼兒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小班自己做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五官中特別的地方。

2、通過欣賞大師的自畫像,嘗試用繪畫、粘貼等方式表現(xiàn)出自己五官的主要特征。

活動準備:

大師自畫像圖片、鏡子、各色彩紙、油畫棒、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圖片里是誰,你認識嗎?

師:這是繪畫大師的自畫像,說一說你認為大師的自畫像中哪里最有特色。

(幼兒同伴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發(fā)言后小結(jié))

梵高:深邃的眼睛、濃密的胡子,用色大膽。胡子和頭發(fā)橙色的運用,和背景的藍色形成對比,突出濃密的胡子。

畢加索:大眼睛、大鼻子、富有特色的鼻子,線條有力。

二、觀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一樣”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特征

師:剛才欣賞了大師的自畫像,現(xiàn)在來看看我們自己吧。

教師引導幼兒依序觀察自己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齒等部位。

2、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長相中最有特點的地方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給大家說一說,自己認為長得最有特點的地方。

三、創(chuàng)作自畫像“特別的我”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大師的自畫像,也認真的觀察了自己,現(xiàn)在將自己畫下來吧。

1、教師介紹材料、工具及作畫要求。

2、幼兒自選材料開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時突出自己明顯的五官特征。

四、幼兒作品展示

1、幼兒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在展示欄上進行展示。

相關推薦

  • 小班教案收藏十五篇 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要知道好的教案課件,是能讓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從哪些角度去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經(jīng)過搜索成功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內(nèi)容“小班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善加利用以下資料進行參考閱讀!...
    2024-07-12 閱讀全文
  • 小班猴子教案十五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小班猴子教案十五篇”,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2024-04-26 閱讀全文
  • 小班教案(精選十五篇) 教師在工作中需要編寫教案課件,但是編寫教案課件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只有一份好的教案才能使教師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已經(jīng)為您準備好了關于"小班教案"的信息,希望本文能夠為您打開新的視野!...
    2023-12-05 閱讀全文
  • 腳步聲小班教案十五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大部分的教案都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由小編收集整理的《腳步聲小班教案十五篇》,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小...
    2024-09-20 閱讀全文
  • 小班自己做教案十五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匯總的“小班自己做教案”,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務,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教案和課件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相信教師對于編寫教案和課件并不陌生。教案是有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
    2023-10-27 閱讀全文

新入職的老師需要備好上課會用到的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應該他細設計教案課件。要知道好的教案課件,是能讓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從哪些角度去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經(jīng)過搜索成功為您找到了一些有用的內(nèi)容“小班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善加利用以下資料進行參考閱讀!...

2024-07-12 閱讀全文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一般來說,提升學生的效率最好是準備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小班猴子教案十五篇”,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2024-04-26 閱讀全文

教師在工作中需要編寫教案課件,但是編寫教案課件并不是隨便寫寫就行的。只有一份好的教案才能使教師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已經(jīng)為您準備好了關于"小班教案"的信息,希望本文能夠為您打開新的視野!...

2023-12-05 閱讀全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教師通常會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教案,大部分的教案都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由小編收集整理的《腳步聲小班教案十五篇》,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小...

2024-09-20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匯總的“小班自己做教案”,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更多信息和服務,請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教案和課件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相信教師對于編寫教案和課件并不陌生。教案是有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

2023-10-27 閱讀全文